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自在独行读后感1000字

自在独行读后感1000字

爱和自在读后感600字2024。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爱和自在读后感600字2024”,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第1篇】

近些天,翻阅了孙瑞雪的书《爱和自由》,让我明白了,爱孩子就要给他充分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

《爱与自由》的一个最具有颠覆性教育观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论,所谓的“精神坯胎”是说,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一瞬间,内在就有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的发展,指导儿童该去抓什么,摸什么……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

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内容,而只需要为儿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的过程,就不难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斥的语言声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而这种自我发展基于感觉之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个与中国大陆“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错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自我教育,家长和老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能够让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纪律和约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规则。这个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网上现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热,家长们热衷于送孩子们上数学班,音乐班,大大小小的教学机构都高悬蒙氏的金字招牌。转也赶过潮流去上过几期早教课,当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当然现在也不是很了解。对当时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缭乱的教具。我觉的现在中国的早教机构已经把蒙氏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已经有些脱离了爱和自由的原则。我们带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征得他们的同意了吗,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我们遵从他们的意愿了吗?我想答案是没有。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反省,我们带孩子上早教班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还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

【第2篇】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不求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止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好孩子。

我们从来没有或者有过却没有答案去问自己: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眼前这些就是我想要的吗?我们的身体已经成熟,我们的心智却停滞不前,面对纷扰的社会,我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远远大于自尊自信,这就是传统教育带来的后果。为什么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拼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说的去做,但不要学我”?为什么父母以自身的经历和教训教导孩子却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自强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们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第3篇】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叫做《爱和自由》的书,这是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一个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自己有限的教育经验是否能够满足于这么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话题——怎样因人施教。即书中提到的“爱的能力”之一。

我觉得要树立孩子的一种比较良好的自我评价感觉,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大部分评价都来自成人。所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孩子”更容易教育。

当孩子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他的种种不是,而是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能够不断发挥和扩充自己原有的优势,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案。

读了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发现,原来作为老师,我是那么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缺乏对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急于批判学生。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聆听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爱!

总之,需充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来寻找相应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有足够的洞察能力,在每个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闪光点,我们也将更加具备了爱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做人。” 通过阅读《爱和自由》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同时,也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用我们火热的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个学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地成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爱和自在读后感800字2024


【第1篇】

四年前就看过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经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老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己和孩子都很痛苦。一直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己好像已经尽全力了,但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老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老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特别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老师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己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己身体很累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么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非常的无力也非常的无奈。现在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希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赖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己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知道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第2篇】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第3篇】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这是看《爱和自由》最初打动我的地方,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从事幼儿教育四年来,自认为是位充满活力与爱心的老师,但是看完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我们的爱对于我们的宝贝来说是一种“虐待”。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不可以,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能力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成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我们的安排,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而我们的理由就是:“因为我爱你们。”可是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成长规律。

幼儿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故,哪怕是小擦伤也好也会让我们觉得无法向家长交代,因此我们处处小心,时时留意,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整天对宝贝们说:“孩子们不能这个样子,不能碰那个东西会划伤你的手,你们就听老师的吧,老师是为你们好,老师爱你们。”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老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和自由》,作为80后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同时,我们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家长,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园密切合作,我们才能给予我们的宝贝真正的爱与自由。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我们是引领幼儿前行的教师,我们怎样去“教授”知识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孙老师说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身边的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有爱没有自由,孩子就会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没有爱,孩子便会冷漠。爱与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导和体恤,让孩子们要学会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在指责中长大的,现在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 这是我们的遗憾,因此我们更应该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充满爱、自由与温情,对宝贝更是应该用心去关爱,弥补我们的遗憾。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让他们充满快乐,我们给与孩子爱与自由,孩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第4篇】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受此启迪,我感觉:爱是尊重,爱是珍视尊严。

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孩子得到的是被动的爱,缺少的尊重。

在此我想来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有以下教育观点:

1、遵循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3、重视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

4、支持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活动获得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遵循、注重、重视、支持,在这几个词中,汇总一个词:“尊严和独立”:,其实,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

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责任,需要平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担负各自的责任。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

书中谈到了神游一词,让我深受启发。其实,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书中有一个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

您可以尝试去看一下《爱和自由》这本书。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己,成长自己。

“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尝试,并且相信会越做越好!

“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从我开始,从你开始,从此刻开始!

【第5篇】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它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她曾经说过“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代替: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务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本书将蒙氏思想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觉练习,敏感期,智力的形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绍,并用相应的事例做了说明,虽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强了可读性。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会记住一些叮嘱,会改善你的一些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但如果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把这些作为望子成龙的手段,而不是从本质上放弃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些改良能坚持多久呢?当升学的压力和诱惑摆在你面前,能给孩子多少真正的选择自由呢?

如今,我已经是一位小学教师,对于孩子的“爱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关的知识。有时候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忍不住经常问自己,我该怎么让儿童能更加好的学习,更加做到在游戏中学习。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时候会让我忍不住发火,但是我爱他们,爱的那样深切,爱的那样无奈,更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来面对他们。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规矩来压制他们,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好,但是在爱和自由中,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那时候的我甚至认为爱和自由不能存在。但是孙瑞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她说无人打扰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姿态。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而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破坏,发泄自己。

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收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断定,那些不守纪的现象就变成偶然的现象了。但是在我们的国家中,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知识和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

原来爱和自由真的可以并存,而且非常重要。爱和自由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的更有趣,学的更加自信,学的更加开心。作为教师,让孩子学的开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不学。现在起,我该试着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自我学习,在我的爱中幸福的过完每一天。

爱和自在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近些天,翻阅了孙瑞雪的书《爱和自由》,让我明白了,爱孩子就要给他充分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

《爱与自由》的一个最具有颠覆性教育观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论,所谓的“精神坯胎”是说,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一瞬间,内在就有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的发展,指导儿童该去抓什么,摸什么……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

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内容,而只需要为儿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的过程,就不难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斥的语言声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而这种自我发展基于感觉之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个与中国大陆“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错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自我教育,家长和老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能够让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纪律和约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规则。这个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网上现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热,家长们热衷于送孩子们上数学班,音乐班,大大小小的教学机构都高悬蒙氏的金字招牌。转也赶过潮流去上过几期早教课,当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当然现在也不是很了解。对当时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缭乱的教具。我觉的现在中国的早教机构已经把蒙氏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已经有些脱离了爱和自由的原则。我们带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征得他们的同意了吗,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我们遵从他们的意愿了吗?我想答案是没有。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反省,我们带孩子上早教班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还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

【第2篇】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不求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止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好孩子。

我们从来没有或者有过却没有答案去问自己: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眼前这些就是我想要的吗?我们的身体已经成熟,我们的心智却停滞不前,面对纷扰的社会,我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远远大于自尊自信,这就是传统教育带来的后果。为什么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拼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说的去做,但不要学我”?为什么父母以自身的经历和教训教导孩子却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自强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们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第3篇】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叫做《爱和自由》的书,这是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一个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自己有限的教育经验是否能够满足于这么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话题——怎样因人施教。即书中提到的“爱的能力”之一。

我觉得要树立孩子的一种比较良好的自我评价感觉,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大部分评价都来自成人。所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孩子”更容易教育。

当孩子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他的种种不是,而是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能够不断发挥和扩充自己原有的优势,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案。

读了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发现,原来作为老师,我是那么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缺乏对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急于批判学生。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聆听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爱!

总之,需充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来寻找相应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有足够的洞察能力,在每个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闪光点,我们也将更加具备了爱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做人。” 通过阅读《爱和自由》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同时,也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用我们火热的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个学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地成长!

爱和自在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读到孙瑞雪教授这样一些话: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里面灌东西。”“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是啊,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赏书名中的自由二字,从前我也是片面的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么会和纪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但通过亲身的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很有感触。首先,我觉得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倾听和交流是很好的桥梁,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弹力带。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样,老生常谈到”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 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这是我们的心愿和目的!

【第2篇】

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有听过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这个词时更是一头雾水,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虽然现在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继续学习的欲望。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而又有几个母亲真正懂得爱孩子的?

作者这样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 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而爱是什么?书中是这样写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虽然读完了这本书,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还不太明白,而自己更感兴趣的就是作者所举出的例子,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不要以大人的观点去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让孩子在过程中自己去判断事物的真伪对错。思索自己的行为,每日从我们口中吐出多少个“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承认,在教育这方面,我了解的还远远不够,但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不能让它走向一种极端,这本书里触动我心灵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强力支撑,加油!

爱和自在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四年前就看过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经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老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己和孩子都很痛苦。一直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己好像已经尽全力了,但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老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老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特别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老师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己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己身体很累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么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非常的无力也非常的无奈。现在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希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赖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己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知道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第2篇】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第3篇】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这是看《爱和自由》最初打动我的地方,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从事幼儿教育四年来,自认为是位充满活力与爱心的老师,但是看完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我们的爱对于我们的宝贝来说是一种“虐待”。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不可以,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能力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成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我们的安排,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而我们的理由就是:“因为我爱你们。”可是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成长规律。

幼儿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故,哪怕是小擦伤也好也会让我们觉得无法向家长交代,因此我们处处小心,时时留意,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整天对宝贝们说:“孩子们不能这个样子,不能碰那个东西会划伤你的手,你们就听老师的吧,老师是为你们好,老师爱你们。”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老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和自由》,作为80后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同时,我们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家长,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园密切合作,我们才能给予我们的宝贝真正的爱与自由。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我们是引领幼儿前行的教师,我们怎样去“教授”知识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孙老师说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身边的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有爱没有自由,孩子就会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没有爱,孩子便会冷漠。爱与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导和体恤,让孩子们要学会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在指责中长大的,现在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 这是我们的遗憾,因此我们更应该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充满爱、自由与温情,对宝贝更是应该用心去关爱,弥补我们的遗憾。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让他们充满快乐,我们给与孩子爱与自由,孩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第4篇】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受此启迪,我感觉:爱是尊重,爱是珍视尊严。

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孩子得到的是被动的爱,缺少的尊重。

在此我想来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有以下教育观点:

1、遵循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3、重视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

4、支持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活动获得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遵循、注重、重视、支持,在这几个词中,汇总一个词:“尊严和独立”:,其实,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

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责任,需要平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担负各自的责任。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

书中谈到了神游一词,让我深受启发。其实,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书中有一个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

您可以尝试去看一下《爱和自由》这本书。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己,成长自己。

“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尝试,并且相信会越做越好!

“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从我开始,从你开始,从此刻开始!

【第5篇】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它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她曾经说过“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代替: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务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本书将蒙氏思想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觉练习,敏感期,智力的形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绍,并用相应的事例做了说明,虽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强了可读性。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会记住一些叮嘱,会改善你的一些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但如果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把这些作为望子成龙的手段,而不是从本质上放弃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些改良能坚持多久呢?当升学的压力和诱惑摆在你面前,能给孩子多少真正的选择自由呢?

如今,我已经是一位小学教师,对于孩子的“爱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关的知识。有时候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忍不住经常问自己,我该怎么让儿童能更加好的学习,更加做到在游戏中学习。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时候会让我忍不住发火,但是我爱他们,爱的那样深切,爱的那样无奈,更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来面对他们。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规矩来压制他们,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好,但是在爱和自由中,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那时候的我甚至认为爱和自由不能存在。但是孙瑞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她说无人打扰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姿态。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而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破坏,发泄自己。

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收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断定,那些不守纪的现象就变成偶然的现象了。但是在我们的国家中,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知识和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

原来爱和自由真的可以并存,而且非常重要。爱和自由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的更有趣,学的更加自信,学的更加开心。作为教师,让孩子学的开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不学。现在起,我该试着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自我学习,在我的爱中幸福的过完每一天。

读《家》有感600字2024——追求自在


《家》这本书中中主要描写了高公馆这个大家庭,因为一直生活在封建社会,家中大部分人不愿接受新思想,而反受其害,产生悲剧,逐渐走向灭亡的故事。

书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其中觉新原本有着打破旧社会的封建制度的精神,但又因为担当着持家的重任,凡事都委屈求全。面对黑暗的封建社会,他选择了沉沦,选择了逃避,但他永远阻止不了悲剧的发生,她的妻子瑞钰因为有了身孕,恰好祖父刚刚离世,陈姨太便提议让瑞钰搬到城外去生孩子,因为在封建迷信中长辈灵柩在家,家中便不得生产,不然会有“血光之灾”,最终瑞钰终因难产而亡,临死都未能见丈夫一面。

觉慧的思想就与他的大哥觉新恰恰相反,他具有着坚韧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所爱。在高公馆这个大家庭中,不顾长辈的反对,毅然担当着反对封建迷信的角色,参加学生联合会的各项活动,来抨击所有封建家庭,告诉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高公馆的丫鬟鸣凤也是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但封建造成的迫害依然波及到了鸣凤这个十六岁的少女身上,她将被迫与冯老太爷结婚,刚烈的鸣凤最终选择了在新婚前夜投河自尽。

我认为高公馆所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的家庭遭到了迫害,许多人都失去了自由,可见封建迷信对但是人们所造成的痛苦。我也体会到了巴金先生写这篇长篇小说的用意,在小说的后记上,巴金先生也提到了他在重读《家》后依然非常悲愤,可见封建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虽然当今社会充满了阳光与自由,但仍然可以进步,仍可以改善,这样的进步需要靠我们,需要靠每个人,需要靠所有人的支持与努力!

追求自由,其实追求的不仅仅是自由,更是社会的进步,是每个人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而不是被旧社会锁在牢笼中

规矩和爱读后感800字2024


【第1篇】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常常被这一样一个问题所困扰:“怎样让孩子在幼儿园既快乐又能主动遵守规则?”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也让我获益匪浅。

他认为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不是父母的私属品。父母可以爱孩子,但却不能占有孩子。作者的另一个观点也为我所推崇,即:尊重孩子。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因此动辄对孩子进行呵斥。实际上,孩子也有其人格,你不尊重孩子,就不要期望获得孩子的尊重。你所采用的方式,实际上也会被孩子所学习。权威教育表面上很有效果,但是却存在隐忧。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置换。

就像王涛博士所说的:当孩子闹情绪,很抓狂的时候,我们不能和他讲道理,这时他们没有接收能力,没有学习能力,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交流,而且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不仅要有语言交流,还要有目光的交流,要轻声轻气地说重话。通过这种交流帮助孩子避免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错误; 对待孩子,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按照孩子的特点,用孩子可以理解或是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进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就能被我们带领……

这些方法不正是我们老师常用的吗?

所有的孩子都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让他懂得尊重、礼让、感恩,悲悯,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爱;另一个是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条。要建立正确的规矩,在这规矩中充满爱,才能培养真正健全的孩子。书中有很大篇幅介绍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我们的情感教育是一致的,相信我们合理的有效的借鉴书中的方法,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快乐幸福的成长!

本书看似是给家长准备的,其实对于我们老师也是非常实用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仅只有孩子还有家长。我们也需要这些有效的家教方法来指导家长,为他们答疑解惑。让我们和孩子、家长们一起快乐的学习,一起健康的成长!

【第2篇】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从教也将近30年,但是怎样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心里却是没底。读了《规矩和爱》真的令我大开眼界,感触良多。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

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条。要建立正确的规矩,在这规矩中充满爱,才能培养真正健全的孩子。

宽严相济,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的法则。

自己的成长环境,就是那种严父慈母形的家庭。很少体验过父爱的温暖,常常听到父亲数落我们儿女的口头禅,好像我们都不是父亲眼里的最优秀的孩子,也很少听到父亲对自己的鼓励和表扬,因为都是服从父亲的教诲和指令,也就没有过现在孩子的叛逆期,甚至没有过青春期的朝阳感受,直到一次对孩子乱花钱的管教过为严厉,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抗“难道我们小孩子就没有自己可以喜欢的事情吗?”使我猛醒:我自然而然的传承了父亲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惩罚严厉了。过分的严格教育会压抑孩子内心的快乐。父亲对我的言传身教,有些是有益的。比如:做人要诚实守信、为人要热情善良、做事要踏实肯干、不好高骛远、不徒有虚名等等都是精华的要传承下去的,但有些地方也不是很好的,比如生活中不敢有任何闪失,小的打碎了一只水瓶,大的办错一件事,都会遭到父亲的责骂的,所以做事都小心谨慎,惊恐惊慌的。要给孩子充分信任,理解,宽容,和自由成长的空间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父母对子女爱的体现。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孩子每次做完作业在收拾书包时,摸摸这摸摸拿,基本是10几分钟都收拾不好。后来发现他是收拾书包时,一会儿想起这件事,一会儿又拿起玩具看看,根本不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我和孩子妈就给孩子制定了规矩,书包必须在5分钟内收拾完,且中间不许打岔。起初效果不是特别好。我们就站在一边盯着他收拾,偶尔也会给他一句督促,偶尔也给予鼓励。也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对这件事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渐渐地孩子学会了收拾书包。

当然为人父母要身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先要自己做到。你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得多。

【第3篇】

无意间在学校淘到一本书《规矩和爱》,一拿到手就爱不释手。我对书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规矩和爱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乃是像太极图那样相互融合又相互相互区别。

我看到或是听到很多关于父母因为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铸成大错的事件。比如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李刚的儿子,药家鑫……他们的事例很值得我们这些当妈当爸的人借鉴。他们在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家长的疼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把好的先给孩子,他们想要什么、想去哪里玩都尽全力满足。

但真正的爱是有底线的,并不是不是放纵的爱。否则这样的爱就变成了害,在有关孩子个人品德、学习习惯、性格培养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是必须有一定的规矩的。规矩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平时一点一滴习惯的养成。真正的爱不是忽略型的爱,而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爱。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这就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必须做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好与不好的习惯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书中还提到了情商与智商的关系,认为情商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更多的作用。我们现在的父母往往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智商情况,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刚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不怎么重视情商,等到意识到了情商的重要性了,却已经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弗郞西斯·培根说过,“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使孩子们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是大有稗益的一件事。通过通篇的阅读,我其实感觉是受益匪浅的。尤其是看到那段“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更让我激发强烈的给家中小儿竖规矩的使命感。老人们常说“从小看到老”,殊不知,孩子们长大之后的一言一行与从小养成的规矩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家长们在这一点上勿必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现在出现的很多的孩子成绩很优秀,甚至考上名牌大学,但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而付出惨痛代价的不乏其数。轰动一时的卢刚事件也是其中的一桩。所以对于我所教的学生们,我往往更在乎的是他们的情商,他们的态度和对事物的世界观,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授。

这本书看了之后,对于我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班级里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看一些好书,不断地思考,去面对这些需要改变的孩子们。让爱和规矩正真做到统一,我们要一起努力!

范爱农读后感600字2024


【第1篇】

《范爱农》是鲁迅实践自己“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为文主张的典范作品之一。今天阅读此文,它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与一个普通的进步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所具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倒有可能退居次要,因为散文的容量毕竟比不过他的小说。然而,那蕴寓于平实冷静的叙述笔调之中的真诚深挚的感情,却跃居首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直面自我,才敢直面世界。鲁迅正是带着自我批判的歉疚心情描述对范爱农的最初印象的:“白眼看鸡虫”的傲态,“钝滞”而“冷”的话语,“离奇”而“可恶”的表现,使“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这样写一下子就勾勒出人物的独特形象,同时也毫无掩饰的暴露自己的偏狭。“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让我们想到阿Q对王胡和小D的态度,先生的这种自嘲,使文章一开始就带上无比真诚的感情色彩。

有了真诚,才知己知彼、论世,而能够客观地、本质地对待世界和人,也才可能有真诚。真诚是贯穿全文,并推动叙事发展的感情动力线,这条线,有两条线索交织构成。一条记叙和范爱农的交往过程,一条抒写对范爱农的逐步理解。使用精炼、传神的白描手法,刻画其外貌、言谈、举止、,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内在思想与凄凉境遇。一位朴实、平凡、耿直、孤独而又软弱无力,渴望革命,追求革命,不愿与旧势力同流合污却最终被吞噬的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写出对人物的理解过程。误会的消除,友情的交往,共事的经过,死因的疑惑,无不贯注着真挚的感情……

让我们从情感中领略鲁迅,品味鲁迅,或许你会发现一个正义而又多情的情感世界。

【第2篇】

“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1926年的冬日,让作者深沉地、衰痛地悼念和追怀自己的知己――范爱农。

那时的他们,曾在日本发生过争执――只是为了电报的事,然而后来,两人成了好朋友。在因“经费案”而回到南京之后,又在兵们袭捣后,作者又突然得知爱家的死讯。

这样一个水性好的人,何尝不是自尽呢?这样一桩自尽,又何尝不是被“知识”社会所逼呢?知识社会之所以如此,那么,又是因为什么呢?难不成是因为自古以来的歧视与排斥?但是知识分子也有善恶之分的啊!从“焚书坑儒”到“文革”,这就是“知识”社会了吧!但是,政府啊,你们好好想一想,如果没了知识分子,中国,还有发展的余地吗?

要说知识分子,恶的,最显著的就是秦桧吧,那么像他这样的,会多吗?

大部分都是善良的知识分子!古代有屈原、杜甫、文天祥,近现代还有钱学森,他放弃了美国优异的绩业和前途,一心回国,创造了原子弹、氢气弹,他也是知识分子;以及地理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从古至今,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然而谁又能擦亮双眼,正确认识“知识”社会呢?

知识社会!又是谁正不断编织它、浇灌它呢?

《简爱》读后感600字2024——爱,无价


有时候,千言万语不如静静的守候。-----题记

我捧着一本新书,走在路上。这本书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送我的,她说,这里面有着许多的人生哲理,可我就是渗不透。那天,她要搬家了,我望着她在她家的车上,来回的翻着什么东西,突然她从车上跳下来,我一惊,只看见她的手上捧着一本书,紫色的页面,上面画着一位年轻的女子。当我抬头时,她家的车已经远了,不知何时,我的眼泪落下来了,掉落在那个女子的脸上。我连忙拭去,对着这个女子,我微微的笑了,突然抱着这本书向她的另一边跑去。我把书贴在胸口,企图感受她最后一丝的温度,可这都是徒劳,该走的总是会走的。

那时起,我才知道,她离我的距离不能用长度来衡量。我只知道,这本书是唯一能代替她的东西,我将好好保留。

我漫不经心的抱着这本书,把自己从回忆里拉出来。傍晚的余晖照在我的脸上,再次睁眼时,不知何时,身边出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奶奶,她努力着,想把三轮车骑上坡,可她的力气有限,没能将三轮车骑上去,反而慢慢往下滑了。这坡不陡,三轮车只是滑到了平路上,当老奶奶想再次冲上坡的时候,一个老爷爷握住了车头,老奶奶看了老爷爷一眼,想下车去。这时,老爷爷说:“你怎么这么冲,慢慢来好了。”老爷爷的话带着乡音,我不清楚他说的话,但意思还是明白的。老奶奶也就没多说什么,又坐在了三轮车上。“来,一二三!”老爷爷说着,拍了拍老奶奶的背,老奶奶也点了点头。于是,老奶奶在前面用力骑,老爷爷在旁边推,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三轮车推了上去,这时,老爷爷和老奶奶相视一笑,脸上的皱纹仿佛也舒展开来,比吃了蜜还高兴。老爷爷摸了摸老奶奶的脸颊,两个人微笑着。我看见,他们的影子在黄昏的余晖里渐渐消失了。和自己爱的人做好一件事真的有那么高兴吗,我不懂。

一次冬天的夜里,我搓着手,缩着脖子,企图在获取一丝热量,这时我看见了一对中年夫妇,那个阿姨穿着手套,还是忍不住的呼气搓手,旁边那个叔叔突然脱下阿姨的一只手套,阿姨一惊,叔叔握住那只手,微笑着说:“别吹了,热不了的,捂着我的手吧。”阿姨笑了笑,虽然嘴上说着不冷不冷,但那位叔叔还是感觉到阿姨的瑟瑟发抖,“怎么,还冷啊。走,我们去跑跑,身上就热乎了。”说完,拉起阿姨的手跑起来,我看见阿姨一直笑着。他们呼出的白气还好像留在那个地方,我看着他们雪中的背影和雪地中留下的脚印,默默地,嘴角勾起一个漂亮的弧度。我隐约想起了什么。

是的。我想起,一个女子曾经冲入火海,一个女子曾经等了那个男人好几年,一个女子曾经不顾一切的爱着这个男人。我想,这就是爱啊。

我望着那个孩子漂亮的大眼睛,想对他说:你妈妈给了你爸爸无价的东西,是爱啊。

简爱,你真的爱得很简单。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600字2024


暑假里,我看了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写的一本书,书名叫《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老夫妻生了两个儿子,哥哥名叫大林,弟弟名叫小林。兄弟俩十岁那年,他们的父母去世了,为了生存,兄弟俩只好出去找工作。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怪物。于是他俩商议分头跑,终于把怪物给甩了,但是兄弟俩就这样走散了。后来,弟弟被一只狗绅士和一只狐狸当成废物捡回去了,然后又被拍卖给了四四格先生。四四格每天都让小林没完没了地干活,没有饭吃,没得休息,没有工资,小林和他的同伴们受尽了四四格的虐待,终于大家团结起来把四四格打死了,可是打死一个四四格又来了一个四四格,小林他们最终都无法摆脱四四格们的欺压,于是他们就一起逃跑。结果小林遇到了开火车的中麦伯伯,他就跟着中麦伯伯学开火车,后来他成了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可以自食其力了。大林逃跑后,他也遇到了一只狐狸,那只狐狸用诡计把大林送给世界第一富翁——哈叭先生做干儿子,他从此就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了。后来,哈叭先生去世了,大林打算和蔷薇公主去海滨玻璃馆结婚,可是中途掉到了海里,辗转来到了一个叫富翁岛的地方,那岛上都是金银财宝,而且也只有金银财宝,没有人劳动,没有人创造财富,最后没有食物,大林就被活活地饿死了。

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金钱不是万能的,劳动才是最重要的,创造财富才是最幸福的。如果我们仅仅拥有金钱,并不代表我们就拥有了生命、健康和幸福。我们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地劳动,去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那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其实,很多时候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用不完的钱,可以买许多许多的零食,买许多许多爱看的书,买各种各样的心爱的东西……但是想到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形,我就觉得自己其实已经生活得很优越了,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有时候我也希望自己可以不劳而获,但想到如果人人都不劳动的话,那么想象一下:城市里没有清洁工人了,那么到处都是垃圾,又脏又臭;工地上没有了建筑工人,哪来的高楼大厦呢?农民伯伯不种田了,那我们去哪儿买粮食和蔬菜呢?工人不做工了,衣服、汽车还会有吗?……如果真那样的话,那我们该如何生活呢?

想到这里,我明白了,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辛勤的劳动和创造的基础上的。我们少年从小就应该努力学习,热爱劳动,勤于思考,勇于实践,长大了才能不断创造财富,才能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

《爱的故事》读后感600字2024


今天我读了《爱的故事》这本书。它把我深深吸引住了。我从书中悟出:勇气产生新生,爱,就象阳光,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这本书主要讲了李姬赛的爸爸在她五岁的时候自杀了。而梧罗的妈妈也在一天清晨失踪了。他们俩的人生也在外婆家生活的那一刻起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姬赛终于有勇气面对爸爸自杀这一事实,而梧罗也因为他的坚强与豁达,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放下书,我掩卷沉思,欧伯恩揪出姬赛爸爸自杀这一事实,使多年来对爸爸的爱与恨和满腹委屈,一瞬间崩溃,像决堤一般潮涌。而梧罗面对母亲突然失踪的打击、舆论的压力和自身的缺陷,没有使他变成一个问题少年,而使他变成一个聪明、坚强、热情、勇敢、豁达的少年。再想一下,生活中有没有像他们一样坚强的人呢?有,但不多。在哈尔滨居然有为了两千块钱而跳楼的成年人。他是何等的脆弱,跟梧罗简直有天壤之别。一个十二岁的小孩便能承受住母亲失踪的打击,而一个成年人竟然为了两千块钱而跳楼。这不是缺乏勇敢造成的吗?

前不久电视报道,有位年轻女子在深圳打工,回家时不知道路,而且没有路费。她便到电视塔上想自杀,正被巡逻的武警看到,便派人在下面喊话:“别跳楼啊,有什么困难我们帮助你。”后面则有三名武警突然抱住她,对她说:“小妹,这样不值得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呀。为了你,我们上来的时候险些掉下去,摔的粉身碎骨。你看下面多少双眼睛关注着你。”下面也在喊:“姑娘,你下来,有什么事情我们帮助你。”在大家的关注下,这位姑娘在武警战士的护送下,走到了地面。在大家的关怀下回到了老家。与家人团聚,走向新的生活。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谐社会,需要人人互相关爱,救助轻生女子的事情不就是爱的阳光普照的结果吗?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爱和自在读后感600字2024》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自在独行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