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和父母共读书读后感

我和父母共读书读后感

暑期亲子共读体会:读书,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暑期亲子共读体会:读书,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暑期亲子共读体会:读书,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孩子的第一个假期就快结束了,又该进入新学期了,回顾一下假期生活,也真是丰富多彩,收获满满。现将几点感受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体验式读书能激发孩子的热情

首先感谢牛老师的用心,在假期前的一封信,已高效地指导着家长和孩子的假期读书计划。除夕之前的5首小诗,恰如其分地和传统节日相结合,二十三辞灶王、喷喷香的年夜饭、过年红等,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颇深。不光吃着,穿着,玩着,还能学着,唱着,用着,物质和文化双丰收;一场瑞雪又让牛老师给孩子做了非常丰富的飘雪大餐,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了解了很多雪的知识。我和她爸也跟牛老师学了一把,把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给靖华一起讲了,她也很快地背下来,还伴随着在大雪中表演动作。同时答应已久的去五莲滑雪的愿望也付诸了行动,在滑雪的时候,靖华摔倒了,让她实时的了解了雪有很美丽的一面,但也有不方便的一面,她还好奇地问起为啥在雪中走路很累?问东北是不是天天这样?那地方的人为何不搬走呢?出去会不会把耳朵冻掉?呵呵,我们一一回答,让孩子自己多体验,多参与活动,热情就高涨起来,这种沟通效果更好些。另外,在拜年时,女儿还煞有其事的拿着一个小本,每到一户在拜年的同时把门上的对联记下来,像那么回事呢,呵呵。

二、互动式读书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说起给孩子读书,我需要检讨一下,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懒妈妈,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因工作性质确实时间少,从心底里羡慕时间相对充足的宝妈们,但我自己认为,首先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孩子做个表率,才能对孩子更好的言传身教,这也是陪孩子少的一个借口;二是女儿有个特点,喜欢自己读书给别人听,我给读的她还得自己再读一遍,这样一来,我也将计就计,彻底做个旁听者。每天只要有时间我和她爸一定是个忠实的听者,但为了培养孩子有成就感,和孩子约定,她当老师,我们听完后一定要回答问题的。在接受孩子的提问,我们有时故意把问题回答错,让女儿纠正。像《笨狼的故事》里的苹果树开的是白花,我就回答是粉色的,女儿你就会批评我没认真听讲,要拽一下耳朵的,呵呵,还蛮严厉的。有时我们一家4个大人学生还排队打分呢,排名在前的有好大的一个大苹果,落后的只有一粒小瓜子呢(抠门)。在互动中让孩子享受读书的快乐,同时对老师付出劳动的艰辛增加感受。在这个假期里,孩子读了大约10本书,我只和孩子共读了《一年级鲜事多》,还是她读一章,我读一章,这本书太好了,就是发生在一年级家长和孩子活生生身上的事,都能找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我们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了,然后对号入座,让女儿说说主人公哪些做的好的,哪些不好的,她自己身上有的需要改进,有的要好好保持,女儿说上一年级太有趣了。

平时晚上,基本是孩子读书,我一边忙着家务,一边做学生,享受着陪孩子读书的乐趣,尽管速度慢点,孩子的收获也不小,不过我这个学生也不好糊弄,问题很多也很刁钻,有时也把女儿给难住了,我也好趁机当一把老师。

三、点滴鼓励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1. 我一直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敢于表达,错了也不要紧。女儿喜欢写字2024,经常在纸上写写画画,假期里,我鼓励她把想写的东西记录下来,尽管让她固定在一个本上,但还是因为假期在父母亲戚间来回走动,就成了记录在3个本上,也算是日记的雏形吧,但我觉得只要是开始做就一定有收获。

2.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点滴的鼓励是孩子增加自信心的加速器。一天晚上,女儿在和院里的小朋友玩,我们大人在一边说话,忽然女儿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你看什么花那样香?我走过去一看,在花坛的一角有一颗梅花正独自开放,花香顺着黄色的花瓣沁出来,真的好香啊!我说这是梅花啊!女儿早在旁边大声背起来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她背完了赢得了大家的一片喝彩,我也为女儿的联想及时地奖励了一个大拇哥,女儿自信地说牛老师教过他们,接着和她的伙伴们背诗、进行成语接龙,整个院子沉浸在孩子的笑声和诗书中。在鼓励中成长孩子更自信了!

一年级四班有着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家长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经常为不能为班级做点贡献和少时间陪孩子而惭愧,害怕拖了后腿,也希望老师和家长们多帮助我,这次老师安排亲子共读的读后感,让我对亲子共读这一形式上有了更深的感悟,亲子共读,其实不是让我局限在具体哪一本书的感想上,而是通过这一形式让父母做家长在孩子成长中该做的事。

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轻轻老师和家长们指点。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暑期亲子共读体会:让阅读为孩子点亮慧灯


暑期亲子共读体会:让阅读为孩子点亮慧灯

总感觉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孩子的假期快要结束了,这个假期,我们过得很充实,我们做了许多的事,有一件事我们一直没有间断,那就是读书。

放假后,舒仪就拿出了以前看过的绘本,每天都看,看得很投入。《三毛历险记》、《三毛从军记》、《不一样的卡梅拉》这系列的书她看了好多遍了,可是还是看不够。总是沉浸在精美的图画里,动人的故事里,每次看完,都还意犹未尽地说:真好看啊!

她看书不一定会马上跟我讨论,但一般会在某个时间,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出书中的某个人物、某个情节怎么怎么样,我为了跟她有共同语言,也会读她看过的书,这时舒仪会说:你在看我的书啊?我说:是的,可以看吗?她会接着说:嗯,看吧,很好看的,故事的结尾这样我们就会开始讨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时我会偷懒,说书太厚了,让她讲给我听,她就会说出整本书的大概,说完我再翻看,发现她竟然说得都对,让我非常吃惊!

这个假期,舒仪做了扁桃体手术。恢复期间,我就读书给她听。我有意读一些开心的故事给她听,调节她的情绪,比如《魔鬼头上的三根毛》就让她很开心。我们还会一起做益智游戏,如《找不同》、《走迷宫》和《视觉发现》,比比谁更聪明,谁更观察仔细。阅读给枯燥的住院生活增添了快乐。

与孩子共读,我走进了孩子那洋溢着快乐、飞扬着活力、纯真的童年世界,与她做到真正零距离接触。与她一起为书中的情节紧张、欢笑,一起分享对书中人物的赞赏、厌恶,各抒己见。

亲子阅读,也让孩子在平时的讲话和理解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时候她的一番讲话能让我们大吃一惊,从来没想到她的话里能迸出一些不常用的词句,问她是从哪里学来的,她会很自豪地说是从书里。

让阅读为孩子点亮一盏慧灯,我想以后我会和孩子一起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的。

暑期亲子共读体会:爱听故事的小龙


暑期亲子共读体会:爱听故事的小龙

----张z亲子共读笔记感悟

【前记:明天就开学了,我终于静下心来写一写陪孩子读书的体会,其实早就想写,但却一直没有动笔,不是因为忙碌,只是因为懒惰罢了。凡事喜欢到最后一刻完成的习惯似乎并没有随着2013年的到来而有所改变,我终究是一个自制力不够强的人。好在,今晚,终于完成了。动力来自于硕硕班家长们的读书感悟,看到人家家长一个假期陪孩子读了十几本书,我的心开始有了久违的紧张。呵呵,总是这样,有了榜样,才会进步。】

为了让暴躁的龙

安静,不再捣蛋

我给他把故事念念

双手托着下巴,龙说:

念一段,请再念一段

最后一段

最后再加一段

再加最后一段

一直到一本

厚厚的故事书

全部念完

---张秋生《听故事》

读着上面的小诗,有没有觉得很好笑?你的孩子有没有像诗中那条暴躁的小龙,只有听故事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并且央求着,央求着,直到把整本故事书读完?我家也有这样的一条小龙。

那天晚上,我和张z开始读到《小巴掌童话》里的这首诗时,他笑了,我也笑了。我说:你也是一条小小的龙。他应着:我也是一条爱听故事的龙。

他真的是一条爱听故事的小龙。每次听故事的时候,他都会变得很安静,很安静,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故事中。蝴蝶在花间飞舞,浏览一张张香喷喷的报纸时,他会陶醉地说:真香;雨滴奏响美妙的旋律,演奏乐曲的时候,他会很认真地说:音乐很好听;他会跟随着太阳做粉刷匠,让花儿更红,草儿更绿;小波纹里藏着一个个童话,他会好奇地看一看,认真地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童话是他可以参与的。因为故事,他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起来。

他确实是一条爱听故事的小龙。他会拽着我的胳膊,可怜巴巴地看着我,说;妈妈,再读一个,再读一个就好了。我不忍心拒绝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的请求,虽然我知道读完这一个,还会有下一个。于是,每天晚上读书的时间会拉的好长好长。他变得越来越狡猾,他会很心疼地说:妈妈,喝口水再读吧,你的嗓子都有点哑了;他还会这样说:妈妈,你难道不爱你的儿子了吗?他很喜欢听故事呀。我当然很爱他,于是我们的故事就一直继续下去。

他真的是一条爱听故事的小龙。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懒得自己读,虽然他几乎认识书中的每个字2024,但每次想让他自己读的时候,他总会装模作样,一会儿说嗓子不舒服,一会儿说肚子不舒服。这时候我就会威胁他:如果你不和我一起读,我读完这一个就睡觉了。这时候他就会和我讨价还价,并最终为了多听几个故事,不得不和我每人读一段。有时候累了,他就会耍赖,或者挑字2024数较少的段落读。我放纵着他的耍赖,看着他一脸得逞的狡黠,暗自偷喜。

因为每次读故事我都会很需要他的参与,而他自己又不喜欢独立读书,所以我们读故事的进程不由得就慢了下来,一个假期,也不过读完了《洋葱头历险记》《笨狼的故事》《木偶奇遇记》和《电话里的童话》四本,一本《小巴掌童话》刚读完一半,但我的心已经和他一起沉浸于美丽的童心世界中。如果不是陪着孩子这样读,我很难想象自己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一本童话书中的语言所特有的美感、灵气以及韵味无穷。好像也因为他,我也成了一个爱听故事的人,并且听得还都是孩子的故事,似乎慢慢地,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可能是因为听多了这样的故事,总觉得他的想法特别天真,看一个笑话可以笑得喘不过气来,看到喜洋洋就拔不动腿,他相信沿着长长的梯子可以爬到月亮上去。于是,上了一年级的他,个子长高了一大截,但却一如既往地幼稚着,并相信着发生在书中的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沉浸在故事中的他,沉浸于美妙童年中的他,每天绽放着世间最灿烂的笑脸的他,应该是很幸福的一条小龙吧?

亲子共读体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身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感到读书的乐趣。我们的做法是:找一些相关的、充满童趣的书籍,和孩子共同阅读,慢慢地,孩子的知识面会变得开阔起来,孩子的思路会变得活跃起来。在此谈两点体会。

首先,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要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一是家里要有书,让孩子经常接触到书,把书放在孩子每日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的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在家里,我们专门有一间书房,买了许多相关的、充满童趣的书籍,如《漫画三字经》、《图说天下》及中外童话名著等。二是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喜欢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阅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是多阅读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时间,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孩子自觉自愿的想去读书,孩子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地,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会变成了“我要读”。自从郭芷键读小学后,我们基本坚持在睡觉前和孩子共同用普通话轮流读2-3篇童话或小故事,至今已读完了《夏络的网》、《中外著名童话选》、《格林童话选集》等书籍。

周末,我们利用在家休息时还经常鼓励郭芷键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

其次,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要把权利交给孩子。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通常,孩子所阅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别人去决定,而该由兴趣决定。不要规定孩子读书时一定要摘好词好句或写读后感,结果导致孩子把读书当作一种负担。成人尚且喜欢寻一处幽静的地方喝茶看书,悠然自得,为什么偏偏要孩子一看书,就要正襟危坐,还要写无感可发、无言下笔的读后感呢?因此,给孩子阅读的自由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对初接触阅读的孩子来更是如此。我们家里从不限制孩子读书的内容,只要郭芷键喜欢都可以自由翻阅,所以他看的书很杂,他在无拘无束的阅读中感受到了书中的乐趣。

暑期亲子共读体会:在淡淡书香中共同成长


暑期亲子共读体会:在淡淡书香中共同成长

陪儿子读书,是自儿子幼儿园到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情:从开始的断断续续到现在的每天必读;从最初的短小故事到后来的长篇小说;从美丽的童话世界到神奇的百科丛书在我的陪伴下,儿子已将读书当成了一种习惯,在书的陪伴下,不知不觉就迎来了儿子上学的第一个寒假。

还是在儿子进行期末复习时我就开始想寒假再和儿子一起看什么书,正在考虑着,牛老师的信就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我的难题,于是参照牛老师信里推荐的书目马上到网上采购一通。巧的是这些书自儿子考完试那天就陆陆续续地寄到了,我们娘俩又继续嗅着书香、相依相偎的在故事的海洋里畅游。

天下或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玩的孩子。在观念上,不少大人把阅读或其他类似的学习活动看作是相当严肃的事情,总把读书当作识字2024练习,我起初也是这么想。后来读了牛老师推荐的《朗读手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寒假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这个假期里和儿子读过的书中最令他着迷的就是《木偶奇遇记》这本书,而这本书恰恰也是我最喜欢读的。

《木偶奇遇记》是一个很适合为孩子读的作品典范,它从一开头就抓住了孩子:从前有

有一个国王!我的小读者马上要说了。

不对,小朋友,你们错了。从前有一段木头。

读这段时我是得意洋洋的,因为儿子像多数孩子一样会以从前有一个国王来接我的话,然而我的话锋一转变成从前有一段木头,儿子立马来了精神,瞪大眼睛听我读下去。自那时起每天儿子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要听《木偶奇遇记》。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木头人匹诺曹,最初的它身上有着现在许多孩子身上所共有的一些不足:撒谎、贪玩、挑食、不讲道理、爱慕虚荣等等,后来匹诺曹经过种种努力,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终于长大了,他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

合上书本,从精彩的奇遇旅程中走出来,儿子感叹道:匹诺曹真幸福!他真的经过奇遇就会变成像我一样的孩子吗?听完这话我和儿子讨论起来:匹诺曹是真的因为奇遇才变得吗?在我的引导和他的思考下他终于明白:是爱让匹诺曹找到了幸福,这份爱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

读完这本书我对孩子的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成长的道路上,幼小的孩子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失误,我们只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给他充满阳关的爱,孩子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有这么一句话:没有读书的家庭就像一件没有窗户的房间。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而亲子共读又是连接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共读能让父母和孩子拥有共同的语言,相互走进对方的心灵获得情感上的交流。

书香家庭最幸福,书香寒假快乐多!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和儿子一起继续在浩瀚的书海中翱翔,在淡淡书香中共同成长!

寒假亲子共读体会:女儿带我来读书


寒假亲子共读体会:女儿带我来读书

在学校和老师的号召下,我们家也把读书放在了重要位置。大部分时间是不看电视的,我们讲好了都要多看书。我还找了一个笔记本,准备记录所读的书并写写感想什么的。因为我现在的记性特差,不记下来很快就会忘了书的内容。好多天过去了,我还没确定出来看哪本书。女儿思锦急了,说她给我选,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既然《绿山墙的安妮》不想看,那我就再给你推荐一本《五彩龙鸟》吧。

我总是答应着说这就看,但还是好几天没翻开书本。有一天早晨,我上班时拿起包,咦,怎么这么沉呢?拉开拉链一看,包里面躺着《五彩龙鸟》这本书。回头一看,思锦冲着我在狡黠地笑,不用说,是她放的了。

在思锦每天几遍的催促中,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五彩龙鸟》。这是沈石溪写的第一本关于恐龙进化的书:澄和岫同是一种槽齿类爬行动物,却在经过一次大爆炸劫难后,各自演变成了大齿甲龙和树栖龙,一种是穷凶极恶的掠食者,一种则为胆小如鼠的被掠食者。两个原是同类的恐龙族群,命运却大大的不同。岫的后代越来越强大,澄的后代却越来越弱小;岫的后代变成了可怕的食肉恐龙,澄的后代越来越瘦小,并长出了彩色的羽毛;岫的后代让自己的卵自生自灭,而澄的后代却发明了抱窝孵卵;岫在陆地上由于食物的缺少而残忍的杀害同伴,而澄因为顾及未出世宝宝的安危而爬到了树上生活;岫冷酷无情,澄感情丰富;岫在侏罗纪大黑暗中彻底灭绝,而澄却展开双翅,翱翔蓝天,变成了五彩的龙鸟!

这一切是多么的神奇。是谁制造了这种神奇?是大自然!是爱!如果,澄的后代没有发明抱窝孵卵;如果,澄的后代并不在乎它的孩子,也不会爬到树上生活;如果,澄不懂得亲情,没有感情,那么五彩龙鸟就不会进化、生存、繁衍下来。所以,爱是生命进化的能量。

强大不是永恒的,弱小也不是永恒的。只要有爱,大自然的选择固然重要,可是生存者自己的选择也是那么的重要。懂得了爱,懂得了生存,才拥有了更强大的进化力量,从而获得永恒的辉煌。

作者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苦难进化智慧,悲痛催生灵感,感情净化灵魂,爱是最宝贵的、不可替代的生存技能!思锦说她也喜欢这句话,用的是排比,读起来很顺口。哈哈。

我对思锦说,这真是一本富有感情和逻辑的好书啊。她得意洋洋地昂起头:那是,我推荐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五彩龙鸟》的故事并不一定是史实,你也可以用你自己的知识推理出另一个精彩的进化故事,我对你可是充满了期待哦。思锦眼里充满了神采,笑了笑,然后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你还应该再看看《绿山墙的安妮》,真是一本好书呢。鉴于你推荐的《五彩龙鸟》不错,这《绿山墙的安妮》我也一定看。我现在特想搞明白,这书里有什么魔力让你成天枕着它睡觉?说完,我们母女俩会心地笑了。

在女儿的影响下,我又开始成为爱读书的人啦。

寒假亲子共读古诗体会亲子共读有感


寒假期间,我按照老师制定的读书目录,从中选择了几本女儿较喜欢的几本书,诸如:《有老鼠牌铅笔吗?》、《小英雄雨来》、《我是白痴》、《舒克贝塔航空公司》、《寻找快活林》、《一粒种子和旅行》,这些故事情节较吸引人,女儿非常喜欢,常常读得爱不释手。

这个寒假,收获最多,因为我家里多了一个小书迷,以前女儿不太喜欢读书,更是谈不上是个书迷。可现在变了,每天有空就会捧起书来,读得津津有味。我看在眼中,喜在心里。这也是我天天盼望的,喜欢读书,多读书就能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我们做家长的哪个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呢!正是这位小书迷带动了我家的读书气氛,每天晚上7点—8点半是我们一家人共同读书的时间,爸爸看《三国志》,女儿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书。

白天爸爸忙工作,女儿写作业,只有晚上才能聚在一起,静下心来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以前基本上是我读给女儿听,现在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基本上不用我读了。怕我不高兴还告诉我:“皮皮鲁讲故事讲了一个通宵,舌头都打不过弯了,用水泡了5个小时,舌头才好了。我可不希望妈妈也变成皮皮鲁”。

我们读书的方式有很多,有时坐在沙发上一起读,读完之后,再选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讲给大家听一下。有时一起坐在床头上,女儿依偎在我的身边,感受一下温馨。有时坐在写字桌旁,边读边写写画画,并不断提问几个问题,问到我也不懂的问题,我就会快去查资料。我们共同感受着读书带来的乐趣。

经过一年半的阅读积累,在牛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刚开始是讲故事,慢慢地引入阅读训练。女儿学到了大量的课外知识,阅读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家长在女儿的带动下,也正慢慢地适应与书为伴,放弃电视。与女儿一起读书,一起体会书中的快乐,感受书中人物的善恶,享受着书中动人的故事情节。通过一个个简单动人的故事与哲理,让我们感悟做人的道理。

寒假亲子共读体会:《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寒假亲子共读体会:《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前几天,和女儿宋扬共同阅读了黄倍佳的倾情小说《我要做好孩子》,感触很深,不知不觉地跟书中的女儿和妈妈做起了比较。

小学六年级的金玲,身高1.55米,体重50公斤,标准的重量级选手,小脸圆嘟嘟,招人喜欢,忍不住都想揪一把。她机敏、善良、正直,为了做一个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作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同样是小学六年级的宋扬,身高1.55米,体重40公斤,标准的模特身材,有一双会笑的眼睛,特别招人疼爱。她活泼、开朗、自信,为了做一个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可算绞尽脑汁,讨好老师,教育家长(因为家长在教育方面不如老师好),也算用心良苦。金玲最大的特点是自来熟,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她都能搭上话,成为忘年交。宋扬最大的特点是有人缘,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小区的小朋友一见她就追着她不放,成为大姐大。

宋扬的学习成绩与金玲的差不多,语文、英语比较优秀,数学成绩忽高忽低,计算题错误太多,要么抄错数,要么算错答案,属于粗心一族,两人有的一拼。可金玲爱看书啊,从小就博览群书,每次作文都能酣畅淋漓、妙语连珠。金玲脑筋灵活,知识渊博,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需要课外阅读的知识进行补充的题目,总能出奇制胜。而宋扬从小就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遇到喜欢看的看一看,不喜欢的懒得瞅一眼,书架上的书大多成了摆设,这一方面宋扬应向金玲多学习。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对子女的期盼。作为金玲的妈妈、我---宋扬的妈妈,有着同样的心愿。金玲的妈妈,在教育女儿方面,可算是煞费苦心,甚至有点走火入魔。我自惭不如,平时对女儿的学习关照太少,很少检查孩子的作业,更谈不上陪着一起复习、预习功课了。女儿一考不好就训,有时还把工作中的怨气撒到女儿身上,搞得娘俩的关系很僵,这一方面我应向金玲妈妈学习。

通过与金玲、金玲妈妈的比较,我和女儿逐渐达成共识,取其所长,补己之短。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平缓心情、增长知识,提高作文水平、提升语文成绩。亲子共读可以拉近距离、心灵相通、没有隔阂,母女关系更密切。还有半年宋扬就要升初中了,作为家长,我要像金玲妈妈一样,使出浑身解数,糖衣炮弹一起上。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努力,和女儿一起成长。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暑期亲子共读体会:读书,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和父母共读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