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西行漫记读后感1000字

西行漫记读后感1000字

西游漫记读后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你也许需要"西游漫记读后感"这样的内容,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西游漫记读后感(一)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英文名《allstaroverchina》)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进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着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从一开始,这本书的序言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了,情不自禁的多看了两变。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历史着作,而是一本新闻报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不畏艰难困境,根据采访所得的一本书。作者在序言中强调指出:这本书绝对不能算做正式的或正流的文献。在这里我所做的。

中国革命的大小事件。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了,我喜欢着本书的原因之一,是它够真实,够细致,里面的内容,所描叙的事情的经过并不是我以前在中学历史书上所学道的那样的简明扼要。相反,它把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就拿书中第五篇《长征》来说吧,我们所熟悉的第一,二,三,四,五围剿中,由于某些掌权着对局势的错误判断,外加上战略上的失误,使江苏区这快革命根据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但是对于围剿的各种战略,以及当时蒋介石的军事行动,江西区共产党员的对策,这一切一切都在此书这有了详细的记载。如果说我们所读的历史课本是一间房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房里面的家具,很具体,很形象,很实在。 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线。面队敌人强大的军事实力,穷追猛打,红军则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危险境,其中渡江这一环节,犹如电视剧里面的惊险万分,但是确实千这万却。当时长江边的渡船早一被敌人焚毁,面对这事实,红军奇迹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冒充敌人来到对岸解除武装,但红军的主力军在没有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的红军。接下来的是巧夺大渡河。这环节主要不是渡河的经过了,而是中国共产党与少数名组之间的关系了。红军当时面对着敌人的炮火威胁,还要应付骁勇善战的土着居民,独立的黎族人民,桀骜不驯的黎族人民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族人征服过,同化过,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更是闻所未闻。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情况也是差不多的。但毕竟是红军,他们的功绩,他们的作为,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了。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看着本书的时候,刚好我参加了党校的学习,想的东西更加多了,认识也更加深了,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斯诺眼中的中国革命,和平时期的共产党员,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我忽然觉得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肤浅。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不如斯诺那样了解中国感的革命,了解中国感的共产党。他在器弥留之际,还说了一句:我热中国。


西游漫记读后感(二)

非常惭愧的说,如果不是学习《中国近代史》这门课,如果不是这次期末论文,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拜读这本曾经轰动世界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名着。由于时间仓促非常遗憾的不能全部看完这本名着,只是略微看了前几章并大致浏览了后面感兴趣的几节。但是仅仅这几章却也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先说说这本书的整体印象。埃德加斯诺斯诺的《西行漫记》意义重大,他首次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他是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红军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东方的大国有着这样一个政党,这样一只队伍。作者长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甚至于和许多中共领导面对面交流,本书的内容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着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书中内容描写的细致入微,包罗万象。而且作者站在非常客观的角度,从小人物的小事件中,不仅反映出当时苏区人民百姓的生活、心理状况,更是从侧面的角度表现出红军以及那些重要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所以,我觉得《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情况,它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因而对于我这种政治历史相对薄弱的理科生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当时的人民、红军、毛泽东等等有了新的认识。书的开头,是作者长篇的问号。这一连串众多的疑问不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更是全世界不了解中国现状的人的疑问。正是带着这些疑问,带着对真相的渴望,作者踏上了寻觅真相之旅。接着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后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显然斯诺并不是一个乏味的说教主义者,他的逻辑非常清晰,在叙述中国红军从成立到迷失方向再到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他非常巧妙地将苏区的风土人情、当地群众对革命的态度、所谓白军和红军的区别还有常常为当权者或舆论所忽视的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家长里短及普通人对于政治那份朴实无华的见解一一生动地表述出来。作者见到的第一个共产党员邓发,文中这样写道邓发泄露了他的身份以后高兴的跳了起来,他压捺不住自己,对目前这样的情况感到好玩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中国人,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赤匪,邓飞打破了作者印象中关于赤匪的猜想,短短几段文字2020刻画了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为革命献身乐观向上的共产党人。作者见到的第一个红军战士,文中这样写道他弄清楚却是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文章对这位战士刻画不多,但是笔下的这位战士却如此真实,平易近人不是谣传的那种土匪样。作者见到的第一个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文中这样写道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他确实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面对周恩来这样的传奇人物,作者没有夸大没有刻意描述,以一种客观的外人的眼光刻画出一个普普通通却又不普通的中国伟人迸发出的巨大人格魅力。

这本书细节描写非常多很多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作者也没有放过。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如文中记录自己招呼一个小孩拿水的事,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来帮忙。他们不是佣仆。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精神。就是这个看似没有用,平常不能在平常的细节小事却能表现出苏区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一个小孩反衬出苏区人们生活现状和精神境界。由于时间关系很遗憾只看到介绍周恩来的章节,但也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评价。

读了《西行漫记》,我看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看到了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看到了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看到了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看了这本书,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这也就是说,千百万人民群众不是少数领袖们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一:西行漫记读后感】

我站在书架旁,翻开了这本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西行漫记》,读了后给我不想放下它。爱不释手。被书中的一切深深的吸引

主要写了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西方新闻记者采访红色中国。他带着无数当时无法理解的问题来到中国与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产党)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众多中共领导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他得眼中,像毛泽东、朱德这样的大人物为人民而奋斗有许多不理解。而老百姓则是那么的纯朴拥护(共产党)。

埃德加斯诺以他热情、真实地笔触,记录下中国渐渐强大的(共产党)的点点滴滴。大到像毛泽东的领袖。人物的语言、红军的故事、小到老百姓纯朴的神态。让读者真实的感受到一个外国人眼中的红色中国。我十分的由衷的敬佩埃德加。斯诺这个(洋鬼子)他能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战乱的中国,来到战争前线,写下了这本书。我不仅认识了埃德加。斯诺这个人。他向全世界介绍那神秘的中国,向全世界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我也通过读这本书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知道革命的胜利是无数战士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学好本领。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共产党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精神。学习

【篇二:《西行漫记》读后感】

书橱里,有一本已经泛黄的书《西行漫记》。现在正是南京解放60周年,爸爸就把它推荐给我看,希望我能明白当年在艰苦环境下一些烈士的精神。而我刚看了一点,就一下子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后,细细咀嚼,不由的感叹起来。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斯诺写的,介绍了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其中《红小鬼》这一章中说的是有一些孩子才十岁就当上了红军,其后一生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都会有一个少年先锋队的模范连,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十几岁的少年。

我们现在也跟他们差不多的年纪,可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忧无虑,生活条件也很优越。就拿吃的来说吧!在那时,吃的东西很少,经常用树皮和树根来充饥,而现在呢?不管在家还是在饭店,吃不掉就扔,真是浪费啊!在那时红米饭、南瓜汤就是美食了,想吃一个苹果都是奢望。

在那时,因为革命的信念,每个人做什么事都尽全力去做,没有一点松懈。而现在我们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做事都会漫不经心,马马虎虎。有时正是这一点点的马虎,就会出现失误,事情就会做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当年红军的奋斗精神。想想在那时的那些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承受了和大人一样的责任,经受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苦难,很多甚至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年幼、宝贵的生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这就是《西行漫记》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和教育。

【篇三:《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

作为一个整天和公式与数字打交道的理科生,我对近代史的那么一点点了解估计就来源于那忘得差不多的枯燥的初中历史课本,所以,这样一本有趣的书让我在阅读时不仅不觉得无聊,反而充满了探知历史的好奇与兴奋。读完全书,总算对早期党史有了些许了解,这都归功于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的本书作者埃德加斯诺。

1936年,中国国内形势剧变的一年,当年6月初,陕西驻扎的是与红军关系良好的张学良少帅的军队,斯诺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进入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的红区的机会,于是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个机会把握在手中,他对职业负责与奉献的精神,不知当今众多无聊的狗仔队有何感想。这四个月的红区之行也没有让斯诺失望,他得到了当初那些感到兴趣而未获解答的问题的答案,《西行漫记》这本畅销世界同时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书也因此诞生。

四个月的西行里,斯诺既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旅者,他详细记录下了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的内容,同时也毫不吝啬笔墨地描写了他所见到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其中有红军与共产党的领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双眼炯炯有神的毛泽东,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的周恩来,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的彭德怀,因骑马碰掉了两颗门牙的徐海东,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朱德;有信仰坚定不畏牺牲的红军战士,有刚毅坚忍的红小鬼,有心地善良殷勤好客的农民。这些人物描写绝对不是单纯的一笔带过,斯诺通过它从侧面展现出了当时苏维埃社会与红军的物质精神状况。在写到毛泽东、徐海东等共产党领袖时,斯诺总是不忘提到南京对他们的悬赏,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把那些鼎鼎大名的学员的首级赏格加起来总共超过二百万元等等,这些几乎天价的赏格无疑表现出了西北红区已对国民政府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这些领袖仿佛事不关己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的态度更显示出他们的自信与魅力,表现了苏区的团结一致。写到红军时,在第八章第六节政治课与第十章第二节红小鬼中,我们不难发现政治教育和讨论是每个红军战士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程度不亚于身体的锻炼。我们革命青年不能想到事情是不是困难或辛苦;我们只能想到我们面前的任务。如果要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如果要走二万里,我们就走二万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大家都有要团结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必须收复失地!这是斯诺记录红军政治课上的几句对话,从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红军的政治觉悟是很高的,当然这绝不是希特勒那样的政治理念煽动和灌输,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红军战士自己的意愿,而党将他们领导起来,帮助他们将意愿上升为政治觉悟,铸就了一支团结顽强连蒋介石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的红军。写到农民时,在第六章第二节死亡和捐税中有一段作者亲眼目睹的悲惨情景,挂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的每一根骨头;他的眼光茫然无神;他即使是个二十岁的青年,行动起来也象个干瘪的老太婆,一步一迈,走不动路。他早已卖了妻鬻了女,那还算是他的运气。他把什么都已卖了房上的木梁,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卖了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他在烈日下摇摇晃晃,睾丸软软地挂在那里象干瘪的橄榄核儿这是最后一个严峻的嘲弄,提醒你他原来曾经是一个人!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象生了肿瘤一样。女人们躺在角落里等死,屁股上没有肉,瘦骨嶙嶙,乳房干瘪下垂,象空麻袋一样。这就是持续了约三年的西北大灾荒,对于第一次蓦然看到了人们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饿死的作者来说,最令他震撼的还并不是这,而是囤积大米小麦的商人、地主老财、土地税和附加税达收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干扰赈济物资的运输的军阀,若不是这些原因,百万生灵可以免于在饥饿与疾病中痛苦的死去。那么红军与共产党来到西北之后,农民的生活有了什么变化呢?大谈各种政治措施总是显得枯燥乏味,不如看看作者与农民谈话中一位十几岁的少年是怎么说的,咱们国家以前有过免费学校吗?红军把无线电带来以前咱们听到过世界新闻吗?世界是怎么样的,有谁告诉过咱们?你说合作社没有布,但是咱们以前有过合作社吗?还有你的地,从前不是押给了王地主吗?我的姊姊三年前饿死了,但是自从红军来了以后,咱们不是有足够的粮食吃吗?你这说苦,但是如果咱们年轻人能学会识字,这就不算苦!咱们少先队学会开枪打汉奸和日本,这就不算苦!这两个部分没有把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政策进行直接的比较,而是通过农民自身的亲身经历与他们的意见强烈的地反映出了农民将红军与共产党当作希望和自由的象征。作者就是这样把他在红区碰到的人物作为深入了解红区的最佳途径,在四个月的旅行中,红区的样貌因这些人物在斯诺脑中越发地清晰,而他对共产党以及共产党人的感情也越发真挚热烈。

本书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部分是第六章的第三节苏维埃社会与第四节货币解剖,由于苏区从一开始起就得为生存而战,他们的主要任务一直是建设一个军事政治根据地,以便在更广泛、更深刻地规模上扩大革命因为我这个学期选修的经济方面的课程,而这样一个军事政治根据地必然就是要以西北为基础展开建设,这个学期我选修了经济方面的课程,经济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的,西北的苏维埃社会也离不开经济建设,这和我以前所想的红军只要顽强拼搏不畏牺牲,在人民的支持下就必定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是截然不同的。哪怕红军的游击战术再出神入化,作战再英勇神武,他们也不可能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获得最终的胜利,正如彭德怀总结的只有巩固农村苏维埃中的根据地,只有掩护在群众之中,游击战才能带来革命的胜利。

众所周知,西北在当时是很荒凉的(即使现在似乎也是如此),共产党要怎样在这样一片黄土地上顶着白军不时偷袭围剿的压力建立起稳固的军事政治根据地呢?我在这里仅从经济方面做了一些探究。西北没有任何有重要意义的机器工业,它主要是农业和畜牧区,这就决定了这个苏维埃基本没有工业经济,基本全部依赖农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一物质性的局限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实行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西北苏区的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社会主义的奇怪混合。这样的概念让非经济专业的我们难以理解,故而从具体措施来看可能更好理解:没收和重新分配土地,动员尽可能多的农民参加劳动生产以扩大生产力,通过合作化运动进行集体劳动,政府贷款帮助合作社发展,合作社组织群众辅助偷运工作以加大出境贸易等等,可惜的是本书关于经济的内容并不多,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出这些经济改革在当时无疑是一项创举,也基本达到了苏维埃经济的两个基本任务:供养和装备红军,为贫苦农民济燃眉之急。总之,战争是无法脱离经济而存在的,有时候,战争胜负甚至直接取决于经济上的强弱,所以我们关注近代史时,不妨研究一下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我相信一定有所裨益。

最后,作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红色世界,他把自己对共产党的看法及其未来局势的预测做了这样的总结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象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正如本书所证明的一样,如果说它证明了什么的话),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不得不说,斯诺不是一名普通的记者,他对战争与政治的观察分析同样令人敬佩,就在这本书出版八年之后,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十二年之后,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篇四: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英文名《allstaroverChina》)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进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著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从一开始,这本书的序言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了,情不自禁的多看了两变。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历史著作,而是一本新闻报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不畏艰难困境,根据采访所得的一本书。作者在序言中强调指出:这本书绝对不能算做正式的或正流的文献。在这里我所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翻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作者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如实地向全世界的人民报道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中国共产党员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而奋斗不惜的精神,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红色革命是正义的,中国共产党员不是传言中的赤匪。对这本书的作者:斯诺。我有一种由衷的敬佩。他在一九三六年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关键性的一年,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仗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这四个月的旅行使他这个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情感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人,革命战士,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争挚的热烈的情感,从而对于在革命月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正确的认识。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吗?斯诺就是这个身体力行的人,他排除万难,力尽艰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应证了这个事实

这个书总共分为十二章。根据作者来华的时间顺序,所经历,采访的一系列事情以及中国红色革命的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很的多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听到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大小事件。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了,我喜欢着本书的原因之一,是它够真实,够细致,里面的内容,所描叙的事情的经过并不是我以前在中学历史书上所学道的那样的简明扼要。相反,它把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就拿书中第五篇《长征》来说吧,我们所熟悉的第一,二,三,四,五围剿中,由于某些掌权着对局势的错误判断,外加上战略上的失误,使江苏区这快革命根据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但是对于围剿的各种战略,以及当时蒋介石的军事行动,江西区共产党员的对策,这一切一切都在此书这有了详细的记载。如果说我们所读的历史课本是一间房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房里面的家具,很具体,很形象,很实在。

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线。面队敌人强大的军事实力,穷追猛打,红军则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危险境,其中渡江这一环节,犹如电视剧里面的惊险万分,但是确实千这万却。当时长江边的渡船早一被敌人焚毁,面对这事实,红军奇迹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冒充敌人来到对岸解除武装,但红军的主力军在没有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的红军。接下来的是巧夺大渡河。这环节主要不是渡河的经过了,而是中国共产党与少数名组之间的关系了。红军当时面对着敌人的炮火威胁,还要应付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黎族人民,桀骜不驯的黎族人民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族人征服过,同化过,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更是闻所未闻。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情况也是差不多的。但毕竟是红军,他们的功绩,他们的作为,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了。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看着本书的时候,刚好我参加了党校的学习,想的东西更加多了,认识也更加深了,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斯诺眼中的中国革命,和平时期的共产党员,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我忽然觉得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肤浅。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不如斯诺那样了解中国感的革命,了解中国感的共产党。他在器弥留之际,还说了一句:我热中国。他的那种真挚的情感,实在令我十分的感动,也令我感到十分的惭愧。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对我们的国家,历史,以及我们的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我要推荐大家看这本书。

斯诺为中译本《西行漫记》初版写的序文里说:从字面上讲来,这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西行漫记》是中国革命青年创造的,那处于和平世道的我们又应该去创造一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我们不用行军打战,但是我要有这个意识:我们不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打算年我们要有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而长征。

处于时代前沿的中国青年应该回顾历史,永记历史,发展历史的优良作风,对于《西行漫记》,我是想见恨晚,对于它的作者,我由衷的敬佩,在这里我诚心的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西行漫记》,它绝对比散文更动人,比小说更精彩。

【篇五:《西行漫记》读后感】

久闻德加斯诺和《西行漫记》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书面上一直有历史风沙在吹,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对红色中国那份历史的把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区参观学习,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观印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时过七十年了,依然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同事们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应,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黄土和太阳能晒开石头的缺水区。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朴实的语句却感觉别样而新鲜,外国人看中国的革命对每个读者和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还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别样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描述。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的初步认识和认同(当然象中国人地战斗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战斗)。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从他的记叙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难得看到的、很有点神秘色彩却极为悲壮的西路军的有关资料。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而那种信念、意志也令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感受过西北的风沙,有幸、有缘你可能在宁夏、青海依然能听到当地百姓将一种树叫红军杨,折断树枝略呈红色的液体慢慢地渗出来,百姓们说那是当年红军的鲜血,每一节树枝中间有一个非常规则的、鲜红的五角星,百姓们说那是红军当年头上的红五星。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我们无须去分辩真假,而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却是真实的,至今放在档案里、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而经济仍欠发达或者说贫困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那份感情言语间听来让你落泪,你是男人也会的。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篇六:西行漫记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令我震撼的著作《西行漫记》。《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它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我国西北革命的真实情况。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在写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赫赫战绩和长征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通过上网进一步了解,我知道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的交流、谈话,得到了许多极其珍贵的历史材料,最终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埋头写作,终于写成了这部一出版就震惊全世界的历史著作。

看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被长征中发生的英雄事迹感动了。但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点是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军事策略。

面对如饿狼一般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跟国民党硬碰硬,而是采取了一个暂时回避,打迂回持久战的方法,减缓了压力,最终取得胜利。这是一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优良的军事战略。

这其实也是一个在社会中实用的处事方法学会忍让。

如果你学会忍让,你就能在困境中求生。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条山谷。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雪松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当雪松上的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又反弹过来,完好如初。正是因为雪松的忍让,使它在雪大的东坡生存下来。而其他杂树没有这个本领,于是它们就只能在西坡生长。

这儿还有一个例子:越王勾践战败,被俘于吴国,受尽耻辱,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在薪草做的床前挂了一个苦胆,天天尝胆,已不忘国耻。最终,他重新建国立业,起兵灭了吴国。试想,如果当初勾践没有一直忍着,发泄了,他还会重建越国,打败吴国吗?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就证明了一点:学会忍让是人生的大道理。

如果你正面对一个异常巨大的困难,那么,你不妨先退一步,忍让一下。这忍让并不代表你向困难屈服,反而,忍让可以使你积蓄力量,最终厚积薄发,一举击溃那个似乎无法击溃的困难。

退一步海阔天空。

【篇七: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的阅读过程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其中最能感染和震撼人的就是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和在那里为自己国家和民族奋斗着的人们。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在此基础上,他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西行漫记》。该书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

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我为读到这样的情景而无比兴奋,我想我的兴奋丝毫不会亚于写这本书的新闻记者斯诺,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这一本书出版之后风行各国,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这本书而排除万难前往延安,投身革命。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读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这些真实的新闻通讯,而不是像嚼蜡一样苦咽没有任何感情的教科书,那么我们应该会多么的喜爱与崇拜先辈。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绝对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优秀的力量: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德国和英国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他们的领袖们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我印象中,领导们年纪大都在六旬以上,很多人都戴着老花镜,总感觉有些死气沉沉,再对照斯诺的文字,反差太大了:1936年,朱德五十岁、毛泽东四十三、周恩来三十八、林彪二十九、杨尚昆二十九,彭德怀与贺龙也都不超过四十岁,超过六十岁的领导只有三个: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分别主管财政、教育。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

共产党那时的领袖们,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相比于毛泽东,朱德给我的震撼甚至更大,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很不熟悉朱德,虽然他的名声很大。朱德年龄比较大,经历更为丰富。他早年上过云南讲武堂,后来又参加同盟会,跟随蔡锷推翻清朝统治,1921年就是云南警察厅厅长甚至他还染上过烟瘾。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他大失所望。他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他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不停地寻找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却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最后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最终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丁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出席世界学生大会,环游欧洲,到了苏联,在欧洲一共呆了四年,到一九二六年才回国。这些都与我原来对朱德的印象相差十万八千里。除此之外,还有年年得奖学金,法国英国德国都去过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的贺龙;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的洛甫;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

【篇八:《西行漫记》读后感】

你可以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全部历史看成一场宏大的巡回宣传。他们要保卫的与其说是一种思想的绝对正确性,毋宁说是这种思想存在的权利。斯诺

难以想象这种有着深刻思考和理性思维的句子出自于一个之前对共产党略知一二的外国人之笔,而在这个外国人笔下这样的句子数不胜数,他就是埃德加斯诺,一个以《西行漫记》驰名中外的美国记者。

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西行漫记》既是一部报道作品,也是一部长篇的通讯。斯诺把他身处西北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在书里面,因而书中充满了大量生动传神、而又恰到好处的比喻和真实、细腻、个性化的描写。此外书中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不胜枚举,那些句子读来都轻松有趣。可书中并不缺少场景再现式的真实描写,那些令人发怵的、悲愤不已的真实又把读者带入了另一番境地。这为这部书赢得了更多人的阅读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斯诺虽然是在向外界提供红色中国的信息,但他并不是在替共产党宣传,真实客观的报道为他赢得了读者的尊重,在书中我们看不到那些溢美之辞和夸张、激进的语言,你会发现毛泽东也曾想去学习制作肥皂,朱德曾有三妻四妾,贺龙原是土匪起家;而蒋介石也并非平庸之辈,在西安事变后他十分冷静的进行各项和解举动,斯诺称之真不愧是一个善于政治韬略的天才。斯诺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国外专家的调查,国内外的新闻报道等,通过事实来说话。这突出的体现了他作为新闻记者的坚持真实、客观的职业精神和操守。

《西行漫记》,让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意义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一本《西行漫记》囊括了红色中国的全部,从它的政治纲领到经济政策,从文化宣传到群众基础,从领导层面到普通战士,无一遗漏。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人们通过这本书了解了红色中国,相对应的,共产党人也通过它把自己的战斗历程公诸于世。斯诺凭借着自己的胆识和能力担当了这一重要的历史角色,结果很显然的,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教海漫记》读后感


由于信息闭塞,没有学习的机会,踏上三尺讲台好几年我都不知道有一位特级教师叫于永正。一次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聆听到于老师的古诗教学《草》,从此我便认识了于老师。在课堂上,我被于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深深地震撼着。出于崇拜,在活动结束后,我也买了一本于老师写的《教海漫记》。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只是看一下目录,然后随便翻翻而已。由于自身内在的要求,本学期,我认真地拜读了于老师的《教海漫记》,读完以后,感受很深。

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其中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掩卷沉思,觉得幽默风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种历尽人生的沧桑的凝重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润与字里行间。《教海漫记》这本书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和其他篇。作为班主任我对教育篇很有感触,作为语文老师看了教学篇受益良多,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看了修养篇更是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老师,就得要做到教书育人,而且首先得育人,所以我最为关注的还是于老师写的教育篇。其中有一篇名为《忍耐·宽容》的文章让我记忆犹新,读了还想读。我认为:忍耐与宽容是老师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养人,如果我们还以一种“叫、喊、打、骂”的高压政策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就失去了一大半。我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一个对教育事业缺乏信仰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学生有忍耐与宽容的,许许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与宽容应该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永远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去仔细思量,只要你对这个话题还感兴趣就行。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

另外,我对教育篇中的《翘起大拇指》一文深有感触。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为小的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也不乏其人。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非常希望老师来表扬自己呢?梦想着老师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呢?有的从事教育的同志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无疑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老师表扬鼓励了自己,我们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还要好,要赢得老师更多的表扬。而受到表扬之后就会骄傲,就会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扬,那是极少发生的事。依我看来,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了过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们的孩子翘起小尾巴的程度,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老师的大拇指竖得太少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为优等生竖起大拇指,而为需要努力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却少得可怜,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多数情况下是为学生的成功而竖起大拇指,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竖大拇指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为讨老师喜欢的同学竖大拇指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为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竖大拇指的时候却非常少。教育是一门艺术。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尽管学生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就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了解到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能不能进步了,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积极、良好、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烈的挑战。

此次拜读《教海漫记》,我深深地被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所感动,也被他对于问题处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地汲取于老师的教育教学精华。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

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一

我站在书架旁,翻开了这本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西行漫记》,读了后给我不想放下它。爱不释手。被书中的一切深深的吸引。 主要写了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西方新闻记者采访红色中国。他带着无数当时无法理解的问题来到中国与西北地区与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众多领导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他得眼中,像毛主席这样的大人物为人民而奋斗有许多不理解。而老百姓则是那么的纯朴拥护。

埃德加·斯诺以他热情、真实地笔触,记录下中国渐渐强大的的点点滴滴。大到像毛泽东的领袖。人物的语言、红军的故事、小到老百姓纯朴的神态。让读者真实的感受到一个外国人眼中的红色中国。我十分的由衷的敬佩埃德加。斯诺这个“(洋鬼子)”他能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战乱的中国,来到战争前线,写下了这本书。我不仅认识了埃德加。斯诺这个人。他向全世界介绍那神秘的中国,向全世界讲述了毛主席、周总理和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我也通过读这本书了解了中国党,知道革命的胜利是无数战士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学好本领。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爬雪山过草地的精神。

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二

书橱里,有一本已经泛黄的书——《西行漫记》。现在正是南京解放60周年,爸爸就把它推荐给我看,希望我能明白当年在艰苦环境下一些烈士的精神。而我刚看了一点,就一下子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后,细细咀嚼,不由的感叹起来。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斯诺写的,介绍了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其中《红小鬼》这一章中说的是有一些孩子才十岁就当上了红军,其后一生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都会有一个少年先锋队的模范连,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十几岁的少年。

我们现在也跟他们差不多的年纪,可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忧无虑,生活条件也很优越。就拿吃的来说吧!在那时,吃的东西很少,经常用树皮和树根来充饥,而现在呢?不管在家还是在饭店,吃不掉就扔,真是浪费啊!在那时红米饭、南瓜汤就是美食了,想吃一个苹果都是奢望。

在那时,因为革命的信念,每个人做什么事都尽全力去做,没有一点松懈。而现在我们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做事都会漫不经心,马马虎虎。有时正是这一点点的马虎,就会出现失误,事情就会做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当年红军的奋斗精神。想想在那时的那些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承受了和大人一样的责任,经受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苦难,很多甚至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年幼、宝贵的生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这就是《西行漫记》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和教育。

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三

久闻德加·斯诺和《西行漫记》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书面上一直有历史风沙在吹,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对红色中国那份历史的把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区参观学习,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观印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时过七十年了,依然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同事们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应,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黄土和太阳能晒开石头的缺水区。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朴实的语句却感觉别样而新鲜,外国人看中国的革命对每个读者和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还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别样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是对周总理同志的描述。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的初步认识和认同(当然象中国人地战斗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战斗)。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从他的记叙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难得看到的、很有点神秘色彩却极为悲壮的西路军的有关资料。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而那种信念、意志也令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感受过西北的风沙,有幸、有缘你可能在宁夏、青海依然能听到当地百姓将一种树叫“红军杨”,折断树枝略呈红色的液体慢慢地渗出来,百姓们说那是当年红军的鲜血,每一节树枝中间有一个非常规则的、鲜红的五角星,百姓们说那是红军当年头上的红五星。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我们无须去分辩真假,而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却是真实的,至今放在档案里、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而经济仍欠发达或者说贫困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那份感情言语间听来让你落泪,你是男人也会的。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


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

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第2页

教海漫记读后感


前段时间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甚有感触。其中对于《微笑教学》,我印象尤其深刻。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说实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里琐事的增加,上有老下有小,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奢望,说起作业带着任务去读,最初还有一点点敷衍,只是想随便翻翻随便弄个读后感算了,哪知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手。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一位老教师跟你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口气读完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不自觉的拿起笔来抒发一下心中的感慨。

于老师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让我更喜欢教师这个行业。我很欣赏于老师的“翘起大拇指”的做法,原来教育的魅力也就在这些小的细节上。

本书中写道,于老师在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在他的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的两句话“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如果老师写上四五句,他非把作文揣烂了不可。虽然于老师把作文投寄过去。直到今天也没发表,但那句话却启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他一辈子。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表扬和鼓励确实能给孩子以动力,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侯成功了某一件事情而受到表扬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所以,我们做为教师,也应该为孩子的成功而努力,对于初中的孩子,正处于第二个叛逆期,他们对于一般的表扬和赞扬,已经有些麻木,所以真诚的恰到好处的表扬,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真正的赞赏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微笑着面对学生,真诚的不吝啬的口头表扬,也会像于老师那样,奖给学生有“你真棒”字样的小纸片,上课认真听讲的,作业做的好的,发言积极的,都有的奖。一块糖果,一支笔,奖品虽然少但学生却把它们当宝似的。特别是后进生,都非常渴望得到。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于老师的书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读来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啊!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

喜欢《西游漫记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西行漫记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