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成功的智慧读后感

成功的智慧读后感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一)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一书中看到: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和德智。我将它理解为,教师的教育需要智慧,智慧的教学、智慧的与学生交流、智慧的因材施教、智慧的处理每次偶发事件。

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不仅能够挖掘教材的深度,更能够用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独创性思维的产物吸引学生,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不断吸收成长。

智慧的与学生交流。师与生的交流,往往缺乏平等,生与师的对话常常有所保留,有的甚至会话到嘴边留半句。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话出学生心声,产生共鸣,再抛砖引玉、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人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智慧的因材施教。我们常说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个性。在一个班集体中,往往会有那么一两个个性特别鲜明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是成绩最差的,也不会是让人最操心的,但常常是令人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孩子,除了必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需要用耐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恒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再以闪光点为突破口,用机智的话语放松孩子的心情,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辅以课后辅导,逐步实现因材施教。

智慧的处理偶发事件。我想这应该称之为教育机智。课堂教学充满了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向师性。面对偶然性问题和突发的意外情况,教师作为一名引路人,应当在瞬间激活奇思妙策,机动灵活地处理。这种智慧,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更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

教育智慧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逐步形成的,它能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捂,从而逐步地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二)

人人都是教研的主角。这是书中的一个关于教研形式的篇章,这是一本分享教育智慧的书籍。教师的教育智慧,是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给学生以快乐感受的一堂课,让学生留下难忘印象的一次活动,使学生醒悟的一席话,对突发事件的一个解决过程,这些都蕴含着教师的智慧。而这本汇聚各科教师教育、教研智慧的书籍出发点却非常简单而质朴,就是:持久做小事。

这句话简单,也易做,但最怕要持久,在班级管理中是如此,作为班主任,事事皆小事,但事事是大事,学校教研活动亦是如此,每个学期制定的计划美好却周全,但在操作过程中总有一些无法坚持,总有一些不过全面和彻底。现在大多教研的主角是上课老师,上课老师需要在年级组内反复磨课,然后改进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展示,接着说课,说说教学思路,说说授课感受,一同参与磨课的老师进行点评。然后是教研组范围评课,大家发言中听到最多的是某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授课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较好。虽然在评课中,授课老师需要更多的是建议,但是反过来想想自己上完课,自然也想听到好的评价,(.org)但对于教研的质量,教研的效果而言,这些显然的不够的。也常常因此而困惑。

看到这本书中一个章节叫做:人人都是教研活动的主角。觉得很有启发,它是由组织者搭建平台,营造氛围,让参与者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专业支持的过程,以一种发散聚合的梯进式三度研讨教研形式。三次分散以教龄为基准为每个组配备不同教龄的教师组成小组,分散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课堂观察改进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设计;查阅相关书籍,小组间交流,再次改进设计。而三次聚合分别是分享中初步形成共识;相互交流中深入思考;思辨中提升教学素养。关键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教研的课堂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不失自己的个性特点,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进而提高了教研的参与度与教研的实际收效。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三)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融汇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科研活动和借鉴实践经验,把个体智慧与团队结合,把优秀经验学一学、改一改、用一用。

刚一拿到书本,我就被封面上几行浅颜色的字2020所吸引,它是着名作家萧伯纳说过的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这话说得多好啊!

分享智慧,是指教师们在工作、学习、研究过程中的交流、分享、合作。本书中介绍了两位教师以上的各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如课堂观察、课程开发、考试命题、师徒结对、专家指导、读书小组、科研写作、教研沙龙、网络交流、小课题研究、非正式研究等多种内容和形式。从中,我们可以分享到众多优秀教师的教改经验和教育智慧。

内容确实丰富,从书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教育智慧的分享,更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个个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正因为有这样的团队,才会擦出朵朵闪亮的智慧的火花。我不禁思考:这些形式适合我们的团队吗?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 郭元祥教授的《教师的20项修炼》,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盏指示灯一样,眼前顿时一亮。

本书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通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都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其中郭教授在第一篇 修炼教师形象中谈到了 “教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意义”。记得自己以前做学生的时候,每次和同学在校园里碰到学校老师、学校领导都会热情主动打招呼:“老师,您好!”基本上老师们,都会有回应,要么点头,要么微笑,要么看你一眼。而作为学生我们最希望等待的就是老师能够微笑着回应“你好”。

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宽容,能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觉醒;是对良好行为的鼓励和赞许,能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取。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微笑,微笑着面对学生,面对教育;微笑着面对同事领导,面对事业;微笑着面对亲人朋友,面对人生……

教师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阅读让我明白了读书不只只是让眼睛去享受文字,更应该让我们用心灵去理解和体悟。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离开了书籍,人类不可能进步,因为书籍是思想的宝库,是智慧的魔盒。中国的谚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中国古代,黄金和宝玉,一个代表尊,一个代表贵,说明在书籍中能获得尊贵。通过阅读可以来拯救自己,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中茁壮成长,如果我们不去进补自己的知识,我们还能胜任这个教师的职位吗?在课堂中,我们要应付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如果不自己充电,我们也会落伍,经受不起学生的问。因此当我们在工作之余去阅读,既能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又能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修养。所以想拯救自己,就让我们加入到教师阅读行列中吧。

自从当老师后,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老师的每天工作就像上打仗,只要跨入学校大门,神经每时每刻的都是紧绷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上课、备课、处理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学生的问题等等,有时下班回家还得继续工作,甚至节假日也无法完全清闲的脱离工作好好休息。就这样忙忙碌碌着,一晃就工作十多年,却感觉没有什么收获,有时候对自己当初选择当一名教师都产生了怀疑,完全找不到工作的激情。不仅如此,还从工作中养成了一些坏脾气,遇到事情总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由于经常面对的是一些繁琐的小事,经常面对不懂事的调皮孩子),读了本书后,我豁然明白,自己之所有产生这种困惑,是因为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过好好的规划,没有学会正常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造成自己工作既累,弄得自己既累又没有成就感。于是明白,对自己的人生作规划和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书的封底写着一段话: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意修炼自己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值得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去认真品味。 

总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全方位修炼自己,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精彩!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一)

【教师的20项修炼】主要通过修炼教师形象、一精一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大方面阐述了教师应该不断完善的20项修炼。所谓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的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每个教师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细心品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也慢慢懂得教师的修炼原来有着这么大的学问。

书的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中的教师的微笑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笑一笑吧!让太一陽一冲破一陰一霾,让温暖取代严寒。笑,是语言的礼貌,教师的一个微笑能够让自己赢得学生,也能够让学生赢得整个世界!

教师的微笑身一体的教育意义。着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比他身上穿的更重要。微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朴实的一精一神动力;微笑即是对孩子的关注,使孩子觉得在你心中有地位,微笑是赞许,能给人以不夸张的肯定,微笑是宽容,好像对孩子说没关系。微笑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肯定与鼓励。微笑不单单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感情

驹于教师而言,微笑能在我们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情感交流、心灵感应的桥梁,能使我们的孩子像如饮甘醇般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喝下科学与艺术的琼浆。那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微笑我们要吝啬给予呢?所以,我们对孩子微笑,生活就对孩子微笑,孩子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

因为教师的微笑,就像一盏灯,照亮暗淡的心灵,驱散孩子尚还羞怯的情绪,温暖学生还不够坚定的脚步。教师的微笑,就像一座桥。引导孩子踏上天上的彩虹,追求真理,一往无前。它给胆怯者以胆量,它给失败者以温暖和宽容。它是一张醒目的名片,看到了它,就看到了一颗纯净慈祥的心。

一浪一漫的诗人说,微笑是一缕一陽一光,每个人都像需要面包需要空气一样需要它。社会活动家说,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的润一滑剂,再庞大的社会机器,有了微笑的润一滑,也能运转得红红火火。我从【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中,感受到的微笑教育的无穷魅力。每每在灯光下品读这本书,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在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洗涤。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我惊喜发现:微笑是一种兴奋剂,它让班中腼腆、胆怯的孩子变得大胆一爱一表现;微笑是一种镇静剂,让调皮好动的孩子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微笑更是一种催化剂,它使原先沉闷的课堂如今有了生机,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活力四射。是啊,教育是充满一爱一的事业,这种一爱一并不惊天动地,它可能只是一个微笑,但却象润物无声的细雨,点点滴滴洒下孩子的心田!

轻轻地合上这本书,我脑海里立即呈现出孩子们清晰的身影:他们积极地、热情地围着我转,叽叽呱呱地打开话匣子,老师,和我们一起看书吧!老师,给我们讲个故事吧!老师,我让您猜个脑筋急转弯。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真心的微笑,和他们在一起我不觉也充满了童心,永远不会老

让我们用微笑迎接每一天的工作,让我们微笑着面对同事和家长,让微笑送去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爱一,让发自内心的微笑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愿我们的周围永远充满微笑!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二)

文/罗克华

教师培训班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郭元祥教授的【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郭教授在前言中写到:这是我用10年时间写成的,但却是我自己和有志成为有品位的教师朋友们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书。确实,这本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去用心品位的好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修炼教师的形象、一精一炼教师的生活、锤炼教师的专业。其中给我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微笑身一体的教育意义

修炼教师的形象,我觉得对提高教师的自信,博得学生的喜一爱一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郭教授在谈到的教师的微笑身一体的教育意义。书中有一句话: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

微笑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微笑呢?微笑是教师最美的语言,它像星光照耀着我们的心房,像春风融化师生之间的隔膜。微笑能在我们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情感交流、心灵感应的桥梁。

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只有价值观正确的教师才能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努力寻求献身教育的归属感;只有教育思想到位的教师才能微笑面对每一个幼儿,像清风一样掠过幼儿心灵,润物无声;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微笑面对工作,积极进取的创造出业绩。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会心的微笑,几句温暖的话语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便展现在这些细微之中。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微笑着面对学生时,学生回报我们的也是微笑。上学期接新小班,为了缓解孩子们的分离焦虑,我进行的主题活动快乐的我,其中的一个小主题是今天你微笑了吗?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每天入园时,老师用真诚的笑容迎接可一爱一的孩子们,孩子们以天真无邪的笑容回报老师并戴上笑脸,以示自己的快乐,渐渐地孩子们不再哭泣,有的孩子甚至会像小鸟一样张开双臂飞过来抱着我的大一腿不放,他们在享受着老师的一爱一,虽然微笑只是一个小小的表情,但却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微笑更为重要,它能赶走陌生,带来信任。让我们用微笑这个纯真而自然的表情,来浸染一颗颗稚一嫩的童心吧!

峻、教师的阅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

关于一精一炼教师的生活,我的收获特别大。尤其是关于教师的阅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的内容,让我深受启发。以前我总是以忙为借口,顾不上博览群书,最多也只是在需要时看一些与幼教有关的书籍、杂志。读了这本书,激发了我读书的欲一望。

书中指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读书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而阅读有一种境界是读出自己。读出自己,不仅要读出理解、体会,更要读出问题。让我明白了读书不只是让眼睛去享受文字,更应该让我们用心灵去理解和体悟。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中茁一壮成长,如果我们不去进补自己的知识,还能胜任这个教师的职位吗?以前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又有人指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应付形形色一色的问题,如果不自己充电,我们也会落伍,经受不起时代的考验。因此当我们在工作之余去阅读,既能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又能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修养。

所以郭教授指出要成为一个有品味有修养的教师,要把教育作为一种人生来体验,来一经营,就必须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养,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需要。我非常感谢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这次读书活动,正因为这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接触到这本好书,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读书的好处,今后我会把阅读作为一种好的习惯慢慢强化,由被动变为主动,慢慢内化为一种力量,更好的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来。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让我们与书交朋友吧!让读书来提升我们的品质,促进我们成长。

三、教师的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

本书中让我有所感触的还有第13项修炼教师的写作。一直觉得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件头疼的事。看罢本书,我豁然开朗:郭教授离我们很近,他理解教师,知道教师,特别是理解教师有繁重的负担、过重的责任、琐碎的事情、枯燥的生活等等。在郭教授的书中,他写的每一项修炼都有一个基层教师的实例来引导,这些事例让我感觉好像就发生在自己周围,于是觉得写作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只要对自己每天的工作有一个回顾,做一点反思,就能写出深刻的文章,就能让这些文章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通过本书的阅读,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写作既可以帮我们归纳经验,也可以帮我们进行反思,更可以帮我们释放日益繁重的压力。郭教授在书中说: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其实在我们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会发生一些事、都会有一些想法和反思,只是我们很少去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读过此书后,让我的思想有了转变,写作是教师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只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乐于总结,总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

如书中后记所言:只要我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用心体味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通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以上只是一些点滴感触,其实每一个篇章都有其独特的见解,也为教师全方位的发展提一供了良好建议,所以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再次感受教育人生的真正含义。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三)

文/方晓春

最近我认真的阅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这本书是郭元祥教授用10年时间才写完的一本书,是教师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好书!因为每个教师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细心品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需要我们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

我懂得了教师的职责和修炼原来有着这么大的学问!其中教师的形象主要包括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服饰、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行、智慧和情感,教师生活的修炼包括教师的规划、阅读、研究、反思、写作和幸福,教师专业的锤炼包括以生为本的课程意识、教学艺术、寻找声音和教育之梦共20项修炼,每一项修炼都让我深受启发,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古人云见贤思齐,是呀,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为什么不行呢?我一遍一遍不断的追问自己,在追问中我开始强烈的要求自己摆脱原先的教育方式,我要提升自己!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自己更明确地认识到,做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振兴教育,振兴民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其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培养的质量,因此,作为教师应懂得教育的最高原则是尊重人,学生不只是受教育的对象,他们首先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有权接受教育,正像他们有权犯错误一样。所以教师实施教育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在认知、审美、情感、品德、劳动等方面的文明成果,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充分得到提高和发挥。

【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只是用书的形式帮我们提炼作为教师应该修炼哪些内容,而修炼却要靠我们教师自己。最后我想把书中值得我们反思与领悟的一段话送给大家,那就是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灵动。需要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范文一

最近看了《教师的智慧》一书,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范文二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方式的变革。现代知识增长,已经不能单纯用变化来表达,应该称为变革,或者称为革命的变化。针对这种变革的特征,教学方式也需要变革。

有一个孩子,从入初中开始,数学就不及格,久而久之,连数学作业也完成不了,数学老师感到实在忍无可忍,终于把这个孩子撵出了教室,并要求他在放学前必须把数学作业补上,否则就别想再走进教室。这个孩子实在不想和教室永别,只好捧着一本数学书在走廊里看,结果是他竟然看懂了,交上了数学作业。这以后,每到数学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自己看,期末考试时,他数学成绩破天荒第一次考及格了。老师让他介绍经验,他推辞不过,只好介绍经验。让数学老师哭笑不得的是,他介绍经验所拟的标题是:《感谢数学老师把我撵出教室》,他说,数学老师如果不把我撵出教室,恐怕我一辈子数学都不会及格。

一、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

老师讲学生听,这是我们的基本教学模式和基本学习方式。在知识增长比较缓慢的时代,这样学习方式方法是合适的,所谓一朝学习,终生受用。但如今终生受用的知识越来越少了,生活中有用的知识,越来越需要不断的补充,而这种补充来自于自我学习,特别是积极的探索性的学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索问题。在学习中能不能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衡量学习成败的根本标准。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知识是目的,通过问题帮助掌握知识是手段;可是在现代学习中、学习知识是手段,能够运用解决问题是目的。

二、从线性学习向T型转变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思想方法基本是线性的,即擅长什么学什么,将来希望干什么学什么,所以高中就实行分科,分文理科、大学填报专业总是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知识分化明显,分支学科主导的情况下,这也很自然的选择。但是在知识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剧,处理综合问题更显重要的今天,要把自己培养成为T型人才,这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个巨大冲击。在变化中学习,能否在不断变化潮流中适应这种变化,这就决定了这个人在社会上发展的可能性。

三、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普遍的学习观念是,读书是重要的学习,而且书要反复读,要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这就是功夫。问题是,知识数量的膨胀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时间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要学会利用知识,准确地说,是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获取掌握知识。学会用现代信息手段,寻找知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你会逐渐的发现,是否善于从网络上寻找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决定了你的工作岗位上的地位,收入和发展前景。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懂得的东西再多,不会应用也白搭。理论要联系实际,理论要结合技术,理论要运用方法。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论向技术转化的速度在加快,理论和技术的转化几乎是同步的,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

四、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

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时间,与书本知识学习有冲突,但与提高学习成绩,并不冲突。社会活动只要不过度,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有益于提高学习成绩。因为,第一,社会品质与学习品质有许多是一致的,比如用心、自律、坚韧,比如整体性、分类、抽象、概括,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第二、在社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可以学习对事情结果的预料和判断,可以增加对自己个性特点包括优点、缺点和弱点的了解、增加自知之明,可以提高对自己规划的能力。

每位教师对如何上课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应该经常问自己:我凭什么教书?是凭自己的经验、传统、权威,还是凭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


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不仅能够挖掘教材的深度,更能够用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独创性思维的产物吸引学生,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不断吸收成长。

智慧的与学生交流。师与生的交流,往往缺乏平等,生与师的对话常常有所保留,有的甚至会话到嘴边留半句。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话出学生心声,产生共鸣,再抛砖引玉、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人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智慧的因材施教。我们常说“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个性。”在一个班集体中,往往会有那么一两个个性特别鲜明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是成绩最差的,也不会是让人最操心的,但常常是令人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孩子,除了必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需要用耐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恒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再以闪光点为突破口,用机智的话语放松孩子的心情,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辅以课后辅导,逐步实现因材施教。

智慧的处理偶发事件。我想这应该称之为教育机智。课堂教学充满了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向师性。面对偶然性问题和突发的意外情况,教师作为一名引路人,应当在瞬间激活奇思妙策,机动灵活地处理。这种智慧,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更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

教育智慧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逐步形成的,它能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捂,从而逐步地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读后感:“智慧”的偷懒


《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让我思考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除了有爱心还要有智慧。在爱与学生成长间有一架桥梁叫“智慧”,看了整本书后,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做一名老师,要善于思考

“要做一个善于用心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

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二、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师德要求之一,教育需要爱,但光仅仅有爱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教育有爱,但是不等于爱,我们不能过分的迷信“师爱”,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位老师对学生不写作业,每天叫过来写,不批评,学生写得较好,但还就是慢。像这样的例子,这个孩子看来属于“蜗牛族”。如果这位老师具备关于蜗牛族的教育专业知识(蜗牛族的多种成因及治疗方法),他就不会迷信关心和爱了。医生治不好病人,一般不会检讨自己对病人爱得不够,他一定会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正是教师 应该着重学习的科学态度。

读了《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后,结合自己的学生,知道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当一位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知识,而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教育问题的时候,他用什么武器来迎战?除了手中的权利之外,就只有爱了。权利是硬兵器,爱是软兵器。他手中没有别的武器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那些神话师爱、高唱师爱颂歌的老师是可以原谅的,他们没有想害人。师爱是绝对不可否定的,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根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把爱说得太神了,师爱承受不了如此重担,该减负了。“爱”与科学并非水火不容。爱是一种情感,情感完全可以从科学角度加以研究和处理。听说“爱”很神奇,我们就去“爱”;又听说“赏识”管事,我们就做作地“赏识”学生;我们的同事又常常说“不能给学生好脸”,我们就每天绷着脸给学生看……然而,我们只是“学”,最终有没有形成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我们所谓“爱心教育”常常庸俗化了,不理智,没有什么科学思维方式。我们如果自身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或者把科学的思维方式仅仅局限于教学及业务工作,那么,我们对学生无论怎样爱,你在其中也很难找到科学的影子,教育他们又怎能得法,有效?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他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综观自己的教育不足,最典型的毛病是“说教”,迷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老师认为“嘴利用率过高了”,头脑就会严重开工不足。的确,从教年份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想想以前的学生,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可以使之感动莫名,一些发自肺腑的关怀,会让我们铭刻于心。然而“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少感动能力,越来越缺少对世道艰辛的体验,对老师的说教,他们甚至会有天然的免疫力和抵抗性。别人的方法可信,但那仅仅只适应于他们的学生。很多事还得要我们摸索着去做,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试着探索更适合教育我们学生的方法。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


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一)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郭元祥教授的《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盏指示灯一样,眼前顿时一亮。正如作者郭元祥所述,这是一本值得教师朋友一生去读的书:书中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魄力,太多的艺术,值得我们去追逐,去领悟,去反思、去品味。全书从修炼教师形象到精炼教师生活,再到锤炼教师专业三个部分,由外及内,层层剖析,指出了我们教师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诸多要素。

慕然回首,从师范毕业至今已有十余年。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忙忙碌碌地走过了一年又一年,确切地说,我是碌碌无为地过了不少年。这些年来,我从未精读过一本教育理论着作,更别说是结交一位教育专家或学者,当然我也很少静下心来细读一些教育方面的专着。如书中所说近几年来,人们总是用一个概念来描述一线教师的教育生活现状,那就是失去了职业的激情,缺失了职业的新鲜刺激,缺乏了职业的理想或梦想,失去多卓越的追求,失去了真我的深刻职业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麻痹、自我迷失、自我放弃的结果,是一种精神萎靡,思想停滞,无无精打采的状态这似乎就是对我的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我该怎么办?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书中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都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郭教授在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中谈到了教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意义。书中关于教师的微笑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的,教师的微笑,是一盏灯,能照亮暗淡的心灵,驱散学生尚还羞怯的情绪,温暖学生还不够坚定的脚步。书中修炼教师形象中的教师的微笑中有一句话是: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作为老师就更应该懂得微笑,微笑能在我们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情感交流、心灵感应的桥梁,能使我们的孩子像如饮甘露般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如果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对学生微笑,学生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对每个人多一点微笑,给自己多一点信心,让别人对你多一点信任。我们的一个微笑能为一个孩子开启另一扇通往更高领域的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进行反思,这也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思想和新做法。教师的反思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我们每做完一件事,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学会反思,不一定说做得不好才反思,做得棒的地方就好好的记录下来,做得不好的地方多多想为什么?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只有反思才能有意识的觉醒,我们教师反思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和行为。反思要有目的,反思的目的是要更新观念,完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够的地方,因此,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盲目的反思,是没有结果的。对我们老师来说,就是对教学进程安排是否合理、上课的程度、学生的理解程度等。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决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用自己的经验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反思,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新的情况,新的要求。

书的封底写着一段话: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意修炼自己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值得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去认真品味。

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二)

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中有这样一节:教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是我感兴趣的内容。

这一节一开篇就有孔子的一句话: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什么习惯?书中说: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我觉得,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常常,在我们的身上,有一些习惯,我们不以为然。然而作为教师,这些习惯往往超出了个人的意义,会在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给孩子们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常常,有一些事情,我们做着、做过,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怎么样。然而对于我们教育者,这些事情因为联系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所以值得去思索与拷问。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有效地改变我们习惯的这个能力。改变习惯的关键是什么呢?自我控制的能力、长期的坚持不懈、长期的累积。

教师对教育习惯保持警觉、反思是完全必要的。回想起来偶尔我也会犯些小错误喜欢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教育孩子,忽略了每一个孩子个体的情况,漠视孩子甚至误解孩子,常常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目中无人的教育或对牛弹琴式的教育,这些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所以我一定要彻底改变,怎样做?也许不能一下子都作到,那就从几个简单的做起,(.org)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教育行为习惯。

完善自己!修炼自己!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的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在这个平凡但是崇高的岗位上奉献,把我们的爱,我们的情,我们的德都留下来!

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三)

《教师的20项修炼》看完这本,一些点滴的感悟零零碎碎:教师形象的修炼诸如服饰、微笑、智慧教会我更应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精炼教师的生活让我明白应该如何才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锤炼教师的专业,让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要以人为本,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书中有这样的赠言: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文中提到了教师的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名教师,对孩子必须有宽容之心,孩子是在学习阶段,学习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有了错误去改正才能进步。教师不应该对孩子的错误、缺点穷追猛打。孩子就像一棵小树,需要老师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具备宽容之心这点尤其重要,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自始至终都在用那纯洁的心灵感悟周围的所有。所以我们对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宽容,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

正如文中所讲:有品位的教师既是一位严格的教师,更是一位宽厚仁爱的教师。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宽容的老师呢?郭元祥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他肯定了宽容和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放松!我认为一个宽容的老师应该严而有爱,爱中有严,严而有宽,宽中有严,而不是一碰到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就大声训斥。

首先,宽容善待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心,只有人格受到尊重与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心才能调动起来。但孩子有了错误,也并非排斥批评教育,但这种批评教育应该是出于爱心和耐心,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幼儿的心灵造成伤害。

其次,宽容的内心是爱,去包容孩子的过失,去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而要善于激励孩子、鼓舞孩子。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即使再顽皮的孩子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我们幼儿教师应热忱的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看到优点就表扬,有了进步就鼓励。孩子们在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中会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奋进向上的动力。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的着作,本书主要通过“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大方面阐述了教师应该不断完善的20项修炼。所谓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的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作者率先提出了“教育人生”这一术语。“教育人生”就是要求教育中的人和教育相关的人,特别是教师自己,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要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教育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教育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信念,要有追求卓越、反对平庸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良好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还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本书作者从三大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有“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等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修炼教师形象”共有8项内容,有“教师的服饰——服饰是信任的外衣,有调查研究表明60%的人认为得体漂亮的服装能够增加自信;教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意义,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对一点微笑呢;教师的语言——沟通无限,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改良与更新、发展和进步;教师的宽容——用德性育人,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教师的智慧——成为一个大智的人,教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的情感——做一个多情善感的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的第二部分“精炼教师生活”,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之乐”。乐从何来呢?从有魅力的教育中来。教育是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种人生的样式;教育就是教师的专业生活。因为,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体验产生于教育。精炼教师的专业生活,乃教师修炼必需。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要通过阅读来拯救自己,要学会表达教育生活体验,要反思教育生活,要追求成就体验,要学会释放压力,要从教育中寻找快乐,要珍爱身体,要真正成为人师。

教师的规划——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缺少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教师的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开拓胸襟,拓展思路,都可以用阅读来拯救自己。教师的研究——专业发展必经之路,“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境界。教师的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写作即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必须写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而且要写得真确、诚恳才成。

教师的反思——新型教师的必备能力,盲目的反思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启发,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所谓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就是理论和观念。理想地说,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理念基础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对自己的策略选择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和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阐释。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内容,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反思主要是总结性反思,总结,其实是一个将零散的、过程性的点点滴滴进行整理的过程,是将其系统化的过程,总结其实就是一种反思的过程;总结是反思的起点,总结过去的经历和经验、感想和感悟,就是反思的开始。

教师的幸福——体悟教育之美,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要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对着镜子朝自己笑一笑,每年做一次体检,每月听一场音乐会,每周唱一首歌,每天多喝一杯绿茶或酸奶,每小时伸伸胳膊踢踢腿,每分钟都保持乐观阳光的心态!教师的健康属于自己,也属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教育精神、教育专业品格的人。她不仅拥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教师的专业品格。他们善于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艺术;他们善于擦亮眼睛看教育,反思课程、教学、德育、管理,形成自己的教育行为品质;他们善于变革,改变自己,向往卓越和崇高,对学生展现出充分的文化影响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责任重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重要的是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成为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作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必须有信念,作为一位有品位的教师,还要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成功的智慧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