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900字

读后感900字

《训俭示康》读后感9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训俭示康》读后感900字,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读完《训俭示康》,颇有感触,缘于司马光那种教育方式,他用自身“以俭素为美”来告诫后辈,崇尚节俭,继承俭朴家风,司马光之所以能够“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适皆知司马氏子”与其父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司马光教子时说,他“独以俭素为美”,并非空洞的说教,他“不喜华扉”“闻喜宴独不戴花”“衣取蔽食,食取充腹。”时时处处,所作所为,都足以让晚辈心悦诚服,实际中自会以父为鉴。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诸多家发虽对子女不断灌输勤俭节约的思想,然收敛甚微,追溯根源,恐要缘于家长,一些人在教育子女的同时,自己却摆阔气、论大款——“花28万元买一双鳄鱼皮鞋”“35万元吃一顿饭”……如此又怎能教人呢?若想教育孩子,自己就得首先“以俭素为美”,否则,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


已俭方能教人,知之者不乏其人,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虽然名声赫赫,但对钱财似乎格外“吝惜”。他对所有财政出入都要做翔实的记录,即使买一张邮票也不放过。在家里,子女除必要的费用外,不会从他那里多得一分钱,他告诉他们说:“若想获得更多的钱,你就去打扫客厅,去厨房干活。”难道他家没有佣人吗?不,这正是洛克菲勒教育子女的高明之处。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司马光身处“以俭相洉病”的封建社会,却“出淤泥而不染”虽官居显位,俸禄厚丰,却自行节俭,不喜奢侈,给子孙乃至黎民百姓做出了榜样。追古思今,有些党员干部言行不一,口口声声“杜绝贪污受贿,发扬传统美德”,实际行动中,却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人生信条,利用职权,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见利忘义,亵渎了公仆的称号。自身不为表率,何以昭示他人呢?自古,廉洁奉公,流芳百世;贪赃枉法,遗臭万年。不论何时提倡节俭,居高位者务须先俭其身,树榜样于民众,方能上行下效,取得民心。


身为华夏子孙,当知节俭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外国人尚且继承了我们祖先的遗风,而我们有些人却把它忘却了。


读一读《训俭示康》吧!记住己俭方能教人,相信人人讲节约,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我们的民族一定会强盛,国家一定会富强。如若不信,盍试为之。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示儿读后感


示儿读后感(一)

《示儿》这首诗,我开始并不在意,但是我又看了一下《示儿》的作者陆游写的诗的主题:主要为坚持抗金,反对议和,收复中原的意见。我又仔细的读了一遍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多么盼望祖国胜利的人哪,即使即将死去也要让家人在收复中原的时候,在家祭上告诉他,如此的人,如果我是皇上,定会把封为军师,可惜,我并不是一位皇帝。

刚开始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只是想复读机一样的背,但是现在我看了这首诗之后,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陆游是个幸运的人,他并没有受到皇上的重视,使他免去了奸人的嫉妒、陷害。当年岳飞就是坚持抗金,受到奸人的陷害、莫须有才在风波亭中被勒死,死的的时候,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示儿》这首诗真是妙


示儿读后感(二)

每每读起宋代着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我的心里总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分。短短四句话,却强烈地表达了陆游那炽热的爱国情怀。

这首古诗主要写了陆游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28个字2020,字2020字2020珠玑,发自诗人肺腑,真挚感人。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了陆游在弥留之际,却还依然为祖国的安危、建设着想,表现出他执着而强烈的爱国热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可以看出诗人豁达的生死观,他并不怕死,只是为不能看到支离破碎的国家重新统一而悲伤,可见陆游是一个十分爱国的诗人。

古往今来,像陆游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为我国航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来往;宋代岳飞,儿时母亲就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2020,他牢记心头,最后为抗击金兵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时代,黄继光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舍身炸碉堡,刘胡兰不怕牺牲、英勇就义,毛泽东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俗话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先人们都这么爱国,何况我们这些后来人呢?如果没有这些爱国人士,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牢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因为他们的存在,祖国才变得繁荣富强。是他们让我们的国家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贫穷走向富裕、从黑暗走向光明,让中国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这一代孩子生长在这么优越的环境里,一定要向爱国志士们学习,勤奋学好每一门功课,争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


示儿读后感(三)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国情怀。

陆游在临死前明白了一个道理,死去元知万事空,可他唯一遗憾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于是他临死前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完整首诗,我仿佛看到了身患重病的陆游躺在床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了《示儿》的情景。短短四句诗表达他那炽热的爱国情怀。

古今中外有多少爱国人士的事迹让我感动。如詹天佑,他是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有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铁路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的要挟嘲笑,不怕工程中的千难万险,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还有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卓越的贡献。

肖邦在异国他乡都不忘自己的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的前途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常常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弥留之际他嘱咐姐姐把他心脏带回祖国。

俗话说的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先人们都那么爱国,何况我们这些后人呢?我一定像爱国志士们学习,勤奋学好每一门功课,争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

《勤和俭》读后感


《勤和俭》读后感
勤和俭这篇文章主要讲有个王老汉,带着两个儿子辛勤劳动,从不乱花一分钱他们的日子过得很不错,村里人特意送给他一个匾,写着“勤俭”二字。不久,王老汉死了。两个儿子把家产分成两半
门上那块匾也锯成了两半。哥哥扛上“勤”字,弟弟拿走“俭”字。哥哥把“勤”字挂在自己家门上,弟弟把俭字也挂在自己家的门上。哥哥每天看一眼“勤”字就拼命干活,但是挣一个钱就要花两个。
弟弟呢?心里总记着那个“俭”字,天天省吃俭用,就是不勤快。日子一久,兄弟俩都穷了。有一天,哥哥到弟弟那借粮,看到弟弟糠里没米,大人小孩穿得破破烂烂的。哥哥叹口气说:“嗨!我家的日子比你还苦!”说完,兄弟俩抱头痛哭。这时有个老头走进来,问明白他们的事后,老头语重心长地说:“过日子,不能光勤不俭,也不能光俭不勤;勤和俭是形影不离的俩兄弟,把勤和俭分开了,日子就会越过越穷!”兄弟俩这才恍然大悟,忙把“勤俭”重新拼在一起,挂到门上。两家合成一家,跟父亲在世时一样,他们辛勤劳动,生活俭朴。不久,兄弟俩又过上了好日子。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现代人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多挣钱,如何不乱花钱。理财是一门学问!

康康人体历险记读后感范文400字


在我读的很多书中,康康人体历险记是我最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它是我从外公家附近的一个小书店里挑了许久才挑中的一本书。
这本书以童话式的描述,通过曲折惊险的故事情节,生动讲解了人体解剖的卫生知识以及一些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书中主要讲的是健康神被病魔用从海洋女巫那购来的毒品海洛因打倒了,健康神的儿子康康和他的两个好伙伴克斯和赖巴一起借助那些免疫战士和细胞精灵的帮助下进入健康神体内,去与盘踞在健康神各个身体器官的病精灵作激烈的斗争,并最终粉碎了病魔统治世界的梦想,救醒了健康神,而且还使神通广大的海洋女巫藏身海底。
我一字一句地认真读着,心情随着书中的情节而变化,当我读到克斯用变出的三角翼带着小康康和劳改犯大肠杆菌中士险些被具有腐蚀性的胆汁淹没时,我的心顿时紧张起来,替他们捏了一把汗,而当读到病精灵被武装起来的肝城居民们痛扁时,我又深感高兴。
每次我读这本书时,总会沉醉在故事情节中。这本书让我认知了自己的身体特点,懂得了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从小树立保护环境、拒绝烟酒、远离毒品的健康生活信念。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一)

金晓阳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惟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

简单几句话告诉我们立志的重要性,心之所之,心之所向,即个人或团队都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心中有志,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如王阳明先生所讲:心有所思虽然停留在意识中但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心中所想还要付之于行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一步步接近目标,达成目标。如同团队发展,团队中从上至下都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所有人员都向着目标前进,最终团队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会取得成功。

勤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既然有了明确目标如何实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切勿以过往资历,过往成就夸夸自谈,更不可依仗聪明敏锐优势贬低轻视他人。时刻应以谦虚勤学的态度去他人之长,清自身之短,尤其在现在复杂多变的汽车市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虚心借鉴成功案例才能完成团队志向。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归于能改过。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做的是去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不足,隐藏不足只会让我们不能清晰认识自己,影响团队的成长丧失团队的战斗力,我们要通过发现问题然后去改正问题,不断纠错,不断提升才是团队渐循渐进的发展之道。

责善

使吾而是也,因得以名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责善,朋友之道,然需忠告而善道之。

责善当是朋友相处之道。也是职场相互提升之道,在工作中一路扶持,真诚的互相指出错误以求改善。指出错误目的是避免以后再出现,而不是显示威风,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团队成员能听劝告并付出行动,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在团队出现错误时切勿当众批评。

以上是这次学习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日后工作谨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并学以致用。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二)

思4林夏苗

1、听导读 《教条示龙场诸生》

2、谈心得

今天开始认真学习阳明先生的思想体系。阳明先生《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是他在“龙场悟道”时为龙冈书院的学生所书,读完,感觉如被圣人当面示教一样受教,收获甚多。先生对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作了全面的引导。

关于立志。先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即是说,人如果不立志,就像没有方向的船和没有龙头的马,终究达不到目标,只要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为贤人。所以,我们来到世上,就应该志存高远,敢于担当,立志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企业家更应如此,要经常问自己:“你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公司的使命是什么?”“世间各种美好,哪个由你创造?”

关于勤学。先生说“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说的是人要成为君子,必须虚心学习,勤学好问,善于学习别人,善于查找不足,忠诚守信,乐观豁达,表里如一,即使他的资质略有不足,也可成为贤人。我们现在处于知识经济年代,新知识不断“扑面而来”,不更新知识,很快就会落伍,必须坚持终生学习。

关于改过。先生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意思是大贤大能的人也可能犯错,没有谁能免除,然而过错对贤能之人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能知错就改。不以没有过错为贵,而以善于改正错误为贵。所以,我们应该“吾日三省吾身”,要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适时“归零”,怀有空杯心态,方能达致更高境界。

关于责善。先生说:“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我的理解这段有三重意思,一是说对于朋友,我们应该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二是说如果直言告诉朋友过错和缺点,痛骂他的过错,让他无地自容,即使他表面服从,但内心抵触,反而达不到效果,所以不要揭别人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隐私。第三重意思则表现了阳明先生的“豁达”,他说在老师面前提意见,直言相谏不能说是冒犯,如果老师做错了,也能够接受和改正错误。这段话体现了阳明先生的大智慧,一是教导了与人相处的道理,人应先自我检讨,洗去自己的污垢才去帮助别人去掉尘埃,且应该以诚相待,婉言相劝。二是对待别人的批评应该有“海纳百川”的心态,在包容心态下不断修正自己,做人如此,做企业更如此。

以上是我学习《教条示龙场诸生》的一些体会,希望得到各位同修的指点。感谢立平老师的导读。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三)

我是通过关注集团的“致良知”微信公众号开始,学习和了解明阳先生的文章。通过近期来的学习,感悟颇深。现将读完《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的感悟,记录如下:

该文通过: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个方面阐述了明阳先生对学生的期许和勉励。如今体会,也是包含很实用的道理。第一:感觉类似于我们目前广泛使用的pDCA管理法: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不由的感叹我们中国古代学者的惊人智慧。再深入阅读,发现文章的含义不仅于此,他不只是讲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字字触动我的内心。

立志-树立志向

他不仅是要给我们的所做的事情树立一个目标,更是对我们人生的目标进行的一个策划。每个人的人生起点及状况各有不同,当然也不可能树立同样的人生目标,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酌情树立一个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目标设立之前,我们的志向要是正确的,也就是我们要有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志向错了,越努力就距离成功越遥远,偏离了方向,将无法到达终点。作为一名远通集团的老员工,要树立与集团共拼搏、共患难、共辉煌的坚定志向,就像我们《远通之歌》里唱的:“远通成长我成功”。再有能力的人,都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来展示自己,所以维护这个平台,人人有责。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志同道合,才能让这艘大船一帆风顺,我们每个在船上的人才能平安前行。有了正确的志向还不够,我们还要将志向付诸于行动进行实施。也就是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设定短期及长期的工作目标,尽职尽责,为整个集团的发展添砖加瓦。作为一名主管经理,除了自我努力以外,还要带着自己的团队勇往直前,带队伍是一个部门负责人的首要任务。我们不能只是超人,我们还要当好一个教练。

1、 勤学-即勤奋学习

上面讲到了立志,既然树立了目标,就需要去努力,努力的过程中需要方式方法和经验,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来完善自己,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在自己提升的同时,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带领整个队伍不断学习,进步。

2、 改过-即改正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不可怕,只要勇于面对和改正,错误终究会成为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经验积累。有的人,永远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整天生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沾沾自喜中,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人要一天三省,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的面对是与非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自满自大,娇纵浮躁,只会让自己的错误越来越严重,从而最终铸成大错。还有的人,当听到别人指出的错误时,自己也能认识到自己错误,但是就是不愿意去改正,觉得唯我独大,听不进别人的忠告。以上两种人,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理解集团管理层对我们的监管和指正,所谓旁观者清,集团指出我们的问题,不代表否定了我们的成绩,只是觉得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完美一些。这时候我们要虚心接受,并认真改正。纠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当我们改正了一个错误时,说明我们又有了新的起点,更高的起点。想想也是一件和令人振奋的事情。

3、 责善-即善意的责备

在我们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要婉转一些,最好用一些被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出于好意的提醒,不要因为方式的不恰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好事变成了坏事,那就有悖初衷了。在日常的工作中,作为一名管理干部,在指出员工的错误和不足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力求让对方“有所感而无所怒”。力求让员工对于我们指出的错误能够由衷的认知,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达到让被管理者“心服口服”。如果只是简单的“以暴制人、以权压人”也许短期内从表面看不出什么,可是时间久了,员工就会爆发出心中的不满,或者不爆发,也会带着情绪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总结和学习管理经验,注意:语言、态度、方式,沟通三要素。

以上陋见,望予指正。

华源租赁 王立群

2017/3/25

读《示儿》有感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国情怀。

陆游在临死前明白了一个道理,死去元知万事空,可他唯一遗憾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于是他临死前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完整首诗,我仿佛看到了身患重病的陆游躺在床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了《示儿》的情景。短短四句诗表达他那炽热的爱国情怀。

古今中外有多少爱国人士的事迹让我感动。如詹天佑,他是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有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铁路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的要挟嘲笑,不怕工程中的千难万险,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还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卓越的贡献。

肖邦在异国他乡都不忘自己的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的前途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常常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弥留之际他嘱咐姐姐把他心脏带回祖国。

《勤和俭》读后感作文


《勤和俭》读后感

勤和俭这篇文章主要讲有个王老汉,带着两个儿子辛勤劳动,从不乱花一分钱他们的日子过得很不错,村里人特意送给他一个匾,写着“勤俭”二字。不久,王老汉死了。两个儿子把家产分成两半

门上那块匾也锯成了两半。哥哥扛上“勤”字,弟弟拿走“俭”字。哥哥把“勤”字挂在自己家门上,弟弟把俭字也挂在自己家的门上。哥哥每天看一眼“勤”字就拼命干活,但是挣一个钱就要花两个。

弟弟呢?心里总记着那个“俭”字,天天省吃俭用,就是不勤快。日子一久,兄弟俩都穷了。有一天,哥哥到弟弟那借粮,看到弟弟糠里没米,大人小孩穿得破破烂烂的。哥哥叹口气说:“嗨!我家的日子比你还苦!”说完,兄弟俩抱头痛哭。这时有个老头走进来,问明白他们的事后,老头语重心长地说:“过日子,不能光勤不俭,也不能光俭不勤;勤和俭是形影不离的俩兄弟,把勤和俭分开了,日子就会越过越穷!”兄弟俩这才恍然大悟,忙把“勤俭”重新拼在一起,挂到门上。两家合成一家,跟父亲在世时一样,他们辛勤劳动,生活俭朴。不久,兄弟俩又过上了好日子。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现代人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多挣钱,如何不乱花钱。理财是一门学问!

德川家康读后感


政治婚姻的诅咒与祝福——《德川家康》读后感(一)

武志红

日本小说家山冈庄八的巨著《德川家康》中译本共13册,约550万字,以极其细腻的笔法,描绘德川幕府创始人德川家康的一生。

从去年以来,我一直在读这部小说,许多地方读了多遍,对作者很钦佩,觉得山冈庄八不仅令人信服地讲透了关于政治和军事的道理,也讲透了爱恨情仇的种种人性的纠缠。

譬如,德川家康的祖母华阳院,本是一方诸侯水野忠政的妻子,已为他生下5个儿女,但是,强邻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贪恋华阳院的美貌,一半认真一半戏谑地让水野忠政将妻子转给他。水野忠政答应了,一半是无奈,因松平清康势力远胜于他,一半是谋略,认为妻子再嫁到松平家后,可以作为水野家的内应,最终里应外合地攻破松平家。

这种谋略的计算堪称可怕,至少在水野忠政看来,他的计算是很精密的。但最终,水野忠政发现,他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将人性计算在内。如果水野家攻击松平家,那么与松平家对垒的,都是华阳院的儿女,但他们仍深爱着妈妈,所以不可能这样做。对此,水野忠政感慨说:“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

水野忠政的这番感慨,或许是小说家自己的揣测,但仅仅从事实上看,你会从这部小说中发现,日本战国时代最常用的谋略——政治婚姻——的确有着非常可怕的效果,任凭哪个诸侯,如果他仅仅是将政治婚姻当作消灭敌人的谋略,最终势必会收获可怕的报应。

被誉为“第一兵法家”的诸侯武田信玄,他的姐姐嫁给了东海道诸侯今川义元,后来其长子武田义信也娶了今川家的女子。今川义元一开始堪称全日本第一强势力,但他以数万兵力攻击仅有数千兵力的织田信长时,在桶狭间遭遇织田信长奇袭而毙命,今川家迅速衰落,武田信玄则乘机与德川家康联手分别占据了今川家各一半领地。

武田义信对父亲背信弃义的做法非常不满,想发起叛乱,但被父亲识破而被勒令自杀,同时被迫自杀的还有武田家的数名重臣,这大大削弱了武田家。

内讧,仿佛是擅长谋略的武田家的一种报应。其实,武田信玄取得权力,也是通过设计将父亲武田信虎囚禁在今川家而实现的。

最可怕的报应发生在武田信玄四子武田胜赖身上。武田信玄死后,他最喜爱的四子武田胜赖成了领主。胜赖极其好战,不断发动战争。在长条战役中,他让闻名天下的武田家骑兵,一波一波地去攻击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兵,而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部队,躲在坚实的栅栏后用步枪射击。结果,武田家精锐经此一战损失殆尽,织田和德川盟军基本没有任何损失。

这一战役中,武田胜赖的表现非常诡异,他的第一队部队,没有任何成果就被织田和德川的步枪全部消灭,但武田胜赖仍然挥舞令旗,让自己的部队一队又一队徒劳无益地去送死。

对武田胜赖的这一表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原因是武田胜赖想超越他的“第一兵法家”父亲,但发现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越时就破罐子破摔了。但假若用海灵格的系统排列理论解释,武田胜赖那一刻或许是在替母亲一家复仇。

原来,武田信玄在拓展领土时,消灭取访一族,取访家只剩下一个女儿,她极其美貌,武田信玄娶了她做夫人。在他多个夫人中,他最爱这个夫人,而她后来也爱上了武田信玄,只是不幸早夭。

武田胜赖是这个夫人所生,武田信玄爱屋及乌,对胜赖极其喜爱,想让他继承家督权,其长子武田义信之所以试图谋反,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不管武田信玄多么疼爱胜赖,胜赖心中总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力量,令他不信任父亲,并一味试图超越父亲,终将武田家带向了万劫不复的结局。

用海灵格的理论来说,这股莫名的力量,是武田胜赖想向母亲的家族表达忠诚。

孩子天然是既爱父亲又爱母亲的,假若这两种爱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孩子内心就有了矛盾,假若矛盾发展到了致命的对立,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就有了可怕的冲突。

德川家也有类似的故事。德川家一开始托庇于今川势力下,而德川家康娶了今川义的养女今川濑名为妻。今川义元毙命后,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平分了今川家,武田家由此遭到的报应是武田义信谋反,而德川家也遭到了同样的报应,今川濑名与臣子通奸,并内应武田家试图颠覆德川家。德川家康对今川濑名没有什么感情,所以这一行为对德川家康的打击尚不算太大,但要命的是,他和今川濑名所生的文武双全的儿子德川信康出现了一系列混乱行为,最终被逼自杀。

德川信康的这些混乱行为,原因是他既想忠于父亲,又想忠于母亲,而父亲和母亲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所以他的内心也分裂了。

更著名的例子发生在丰臣秀吉身上。丰臣秀吉原是织田信长属下,织田信长死后,他继承织田信长势力统一日本。织田信长的一个妹妹叫市,被誉为日本第一美女。一直以来,丰臣秀吉和诸多织田信长家臣一样偷偷垂涎织田市的美貌,但命运却将他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织田市先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嫁给了织田家附近的豪强浅井长政。织田信长希望藉此让浅井家成为自己盟友。本来这没问题,但当织田信长进攻朝仓家时,分裂产生了。朝仓家许多年以来一直是浅井家盟友,这种联结的力量远胜于与织田家这一次政治婚姻的份量。所以,浅井家最终和朝仓家站到了一起,和织田家为敌。

作为织田信长的重臣,丰臣秀吉攻破了浅井家,浅井长政自杀,而织田市带着三个女儿回到了织田家。

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市再嫁给织田信长的头号猛将柴田胜家,而丰臣秀吉又灭掉柴田胜家,柴田胜家与织田市一起自焚而死。

也就是说,丰臣秀吉尽管对日本第一美女织田市念念不忘,但他却两次令织田市成为寡妇,最终也令织田市身死。不仅如此,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死后还将屠刀挥向织田家,逼迫织田信长之子织田信孝自杀,并占了织田家的领地,令织田家彻底衰落。

织田市死前,将三个女儿托庇给丰臣秀吉,其中大女儿茶茶相貌和织田市颇为相像,最终被丰臣秀吉纳为妾。

这是何等可怕的结合!丰臣秀吉先逼死茶茶父亲,又逼死茶茶继父和母亲,还迫使茶茶舅舅自杀,并占了茶茶祖父家的残余领地,但他硬是试图成为这个女子最亲密的男人。

这首先是心念的力量。之前,我写过文章《不要成为心念的囚徒》,但丰臣秀吉这等强人恰恰最容易成为心念的囚徒,因这等强人的特点是超级自恋,对自己所有心念特别执著,会不计代价地将一切心念付诸实施。

丰臣秀吉这个纠缠了他几十年的心念最终实现了,但这个心想事成的另一面就是可怕的诅咒。

丰臣秀吉有很多妻妾,但她们都不能怀孕,唯独茶茶两次为丰臣秀吉生下孩子,且都是儿子,第一个儿子鹤松丸在丰臣秀吉下令侵略朝鲜前早夭,第二个儿子丰臣秀赖终长大成人。

尚在丰臣秀赖幼小时,丰臣秀吉已因侵略朝鲜失败积郁而死。他死后,日本成了德川家康的天下。在与德川家康较量的过程中,茶茶犯下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错误,最终被德川家康攻下居城而和儿子秀赖一起自杀。

在《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冈庄八笔下,茶茶经常担忧,她的两个儿子会受到父亲和祖父两边死魂的诅咒,这或许就是她犯下那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根本原因所在吧——她一旦想忠于父亲或祖父两边的家族,内心就会对丰臣秀吉产生种种仇恨,这势必意味着将丰臣家推向毁灭。

这一系列故事显示,政治婚姻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很多政治婚姻,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为,但政治利益常是短暂的,政治婚姻的影响却是异常深远的。甚至,很多政治婚姻一开始结合的基础就是仇恨、报复和毁灭,这天然成为了一种诅咒。

我所了解的无数故事也显示,我们最在乎的正是亲密关系,但是,我们容易认为,亲密关系不可靠,利益譬如金钱才可靠,所以很容易为了钱权名利这些东西而将亲密关系当成工具,这便是政治婚姻的逻辑所在。

但正如水野忠政所言,这种政治婚姻的逻辑“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

明白这一道理后,水野忠政又推动了一次政治婚姻,将他和华阳院所生的女儿於大,嫁给了松平清康的儿子松平广忠(广忠不是华阳院的儿子)。

水野家和松平家很多人认为,这是水野忠政试图毁灭松平家的阴谋,但在山冈庄八笔下,这是水野忠政希望水野家和松平家的血脉能有一次真正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因为算计与仇恨,而是因为爱与和平。这次融合的产物,也即松平广忠和於大的儿子,正是德川家康,而他不仅成为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还开创德川幕府,为日本带来了近三百年的和平。

政治婚姻,真的是不能随便玩的,而如果真要玩,就请认真的玩。

《德川家康》读后感(二)

一直都想写关于《德川家康》的读后感,今天终于有了时间,一个人在家,约人吃饭又有约。那就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德川家康》,一共十三本,五百万十万字。是我看过的篇幅最长的一本书。看到后面,前面的故事又忘记了许多。所以,这本书注定了一次是不够的。书中国共产党有几千个有名有姓的人物,这就是历史的底蕴和无穷的乐趣。所以,我对美剧不感兴趣,也同情没有历史的国家。当然,日本的历史,比之中国又如杯水与车薪。日本除了镰仓、室町、江户三个幕府时期外,剩下的就乏善可陈。日本的战国时期比中国晚了两千年。然而我们春秋战国时期孙子的兵法,一千多年后还仍然同样为日本人所学习和遵循。战神武田信玄的大旗上面就写着: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当然,日本人也有创新的:例如织田信长的部队就已经开始大量地使用火枪。这一点大大出乎我的所料。 《德川家康》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就掀起历史长河中的层层巨浪!

文韬武略,织田信长更胜一筹。秀吉作为信长的部下,智谋、器量和才识显然不及。论治国,信长甚至可能还超越了家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革新,尾张及随后纳入囊中的势力范围都是欣欣向荣,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论军事,论战绩,战国时代恐更无人能出其右。最为经典的“桶狭间之战”仅凭三千人就阵斩敌首今川义元的首级,打败至少八倍于己的兵力,将“擒贼擒王”诠释得淋漓尽致!织田信长面对的敌人和所处的时代比秀吉和家康要困难、复杂得多。虽然数次濒临绝境,但他终实现了日本的初步统一。但是,他的缺点又是非常明显:残暴又恃才傲物。最终他于本能寺被自己的部将倒戈,饮恨而终。

正如那个著名的“做饼”的论断一样,丰臣秀吉在信长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日本的统一。但是他又功亏一篑,原本灿烂光辉的历史,却最后抹上一笔惨淡的暮色。丰臣秀吉几乎打败了所有人,但是却输给了自己。他的一生都在与自我抗争。首先,他要与自己的出身抗争。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没有显赫的背景和高贵的血统,他一直害怕他人的嘲笑,一生都在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在封建时代是可悲的。一个从农民奋斗至“国王”的英雄人物、典范式的教科书人物,居然要如此在意他人的讥讽,这一点决定了他的性格。其次他要抗争的是织田信长的影子。作为部下和后继者,很长时间内他都似在完成信长未尽的事业。治国的方略也大体如出一辙。正是他自身急于超越信长,才产生了征服大明,征服天竺的“愚蠢”念头。侵略朝鲜的溃败成了丰臣秀吉最大的羞辱,同时却也成了日本武士征服世界野心的开端。第三个要抗争的是后嗣。晚年得子,丧子,再得子。命运给他开了个戏剧性的玩笑。十几个妻妾,居然生不出孩子!显然,病根是自身。弱小的丰臣后嗣也成了家康崛起取而代之的重要原因。

终于轮到主人公出场:德川家康。一位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一位朴实而又异常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与多数的英雄人物不同,德川家康的天下与其说是争霸的结果,还不如说是“退让”的结果。他的成功我认为主要在两个字:仁和忍。仁,是其对家臣和部下乃至天下苍生的博爱。德川家自始至终能够屹立不倒于纷争的重要原因便是内部的精诚团结。而家康更是将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正如他自己口中说的那样,他也是如此做的。他自己非常节俭,而对家臣等人却是毫不吝啬。当然,德川家臣的俸禄还是少得可怜,但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为之肝脑涂地、前赴后继,这便是“仁”的威力!所有人都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效忠。这一点上,有点像刘备。但是本质的区别则是刘备仁而无能,但家康则才能卓越。更准确讲,德川家康和刘邦是同一个类型的人物。另一个字“忍”.忍常人所不能忍,那是因为胸怀天下,目光长远。家康6岁做人质,之后又分别“寄予”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麾下,最后终于在关原合战中“拔刀”.正应了那句武林佳话,高手一般不拔刀,出刀则一招致命,剑术和战争都是需要高深的境界。关原合战的数章是我最感痛快的部分,那天晚上直看到凌晨四点。只看得热血沸腾,不忍释卷,好一场惊天动地的历史大决战!按照家康的思想,一切结果都是水到渠成。“神佛”眷顾你,他自然就会把天下交到你的手上。而你要做的便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的成熟,最后的瓜熟蒂落伸手便摘就是。历史上,多数的天下都是争斗的结果,而依靠不断地忍让便能坐拥整个江山,《德川家康》教育我们一定要“韬光养晦”,切忌小有成绩便沾沾自喜。

《德川家康》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优秀的思想取之不尽,每读一章便有一番领悟,每读一本就又长一番见地。运筹时像涓涓细流,决战时则如排山倒海,情节松紧有度,高潮迭起。

德川家康,确是一本伟大的小说。

《德川家康》读后感(三)

近日拜读完柏杨先生所策划的中文版《德川家康》,现将读后感略微整理:

此书是日本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集大成之作,洋洋五百万言,将日本历史上最荡气回肠的战国中后期展现在读者面前。山冈君写作风格大器不乏细腻,因此整书气势恢弘,节奏紧凑,在腥风血雨的历史斗争大背景下将各主要政治人物的内心起伏挣扎描写得丝丝入扣。全书于德川家康之父因政治婚姻迎娶敌方之女,从而导致家族形势动荡爱子家康被迫为质为开始,于家康一统天下平定日之丸,成就最后一代幕府将军的霸业为结束,共70余年历史,此中大小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冲突变化一一文饰阐述,畅快凌厉。

我读此书,一在于为了解日本历史,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二在于为了解日本国民精神的渊源。一自不必说,二因为作者仅从文学角度解释该段历史,所以渊源无从考究,但日本国民精神的具体体现则在此书中表达得酣畅淋漓,让我有叹为观止之感。

不过除了这个两点之外,最大也最深刻的体会在于家康身上所体现的为成就一番事业所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我总结为四点:(1)执着(2)勇敢(3)隐忍(4)智慧。

家康从小即作为人质生活在其他大名的宫邸,过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生活,但自他人生导师教授他孔孟自他完成事业交接生命结束,统一天下的信念时刻未曾动摇。此为执着;家康在他的一生中,面临过的生死时刻远超常人所能想象,在任何时刻,即如人生最危险的本能寺之变,也从未退缩,此为勇敢;家康因政治原因,被迫先侍奉今川义元,后与织田信长结盟,再与丰臣秀吉君臣相待,每一次都通过忍耐保全自己的事业,等待时机,甚至为霸业,不得不忍痛将自己不忠的老婆和不成器的嫡子赐死。隐忍之力非比寻常;家康的智慧在于能够审世度度,永远能看清大势所趋,不盲动。同时在一身中从不忘检视对手的缺点,完善自己的行为。因此才最后笑傲于各大名之上,成为幕府的主宰者。凡此四品质,塑造了家康的一生,让他能从一个人质成为问鼎天下之人,旁人看来不可思议,吾辈却能从中收获不少。

非常可惜的是,柏杨先生在这套小说翻译到一半之时因病去世,因此国内现存只有七册(共13册),希望不久的将来能一睹全貌。

推荐欲励志、了解日本历史的朋友观看此书,相信绝对受益匪浅。

读《示儿》有感 800字


曹新果
上几个星期,我学习了《示儿》这首诗。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诗人陆游,全诗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陆游的诗大部分是反映民间疾苦的。在晚年85岁时,奄奄一息的他还不忘祖国的统一,吩咐儿子拿了纸和笔写下了这首《示儿》。把这首诗改为白话文是: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可悲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儿子啊,在家祭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这样我在九泉之下才会安心。
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形成了对自己祖国最真挚、最深厚的感情。在这种爱的鼓舞下,一个又一个的仁人志士在反抗外来侵略、报效祖国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为祖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文天祥,是南宋的抗战派将领,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北宋的杨家将,几代人为保卫祖国战死疆场。现代的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科学家,他们为了祖国的需要,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的怀抱,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从古到今,热爱祖国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但是卖国求荣的败类也大有人在。像秦桧、潘仁美、袁世凯、汪精卫之类的东西以及闹台独的陈水扁,他们为了得到位子和票子,出卖自己的灵魂,出卖生他养他的祖国。他们这些人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遗臭万年的,将永远得不到人们的饶恕,将永远被钉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现代著名作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这句话是说,我们要热爱祖国,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是啊,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脚踏的是祖国的土地,头顶的是祖国的蓝天。祖国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是哺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是我们温馨安全的家。没有国,哪来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十三亿中国人都有热爱祖国的寸草心,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祖国就能振兴、腾飞!所以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才能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让祖国更加富强!

《德川家康》读后感2500字


终于看完了山冈庄八写的《德川家康》。
一共13册,共计550万字;出版社一册一册地吊着出,我一本一本地追着买,一章一章地嚼着看,成了近一年来生活中的乐事。
该书从德川家康的出生写到他的往生,时间跨度近80年。准确地讲,德川家康生于1542年(明嘉靖21年),死于1616年(明万历44年),享年75岁。
有趣的是,德川家康死的那一年,有三个世界级的大文豪离世: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中国的汤显祖。更有意思的是,正是1616年,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建立了清朝(当时叫后金)政权。再往后过30年,大清八旗十万铁骑横扫中原,统治中国,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造化变迁在全世界应的什么宿命格局?这里面有什么样的逻辑必然,还是纯属历史偶然?德川家康自1603年得到征夷大将军的名号,在江户开设幕府对日本的统治,直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结束。
德川家康东征西杀一辈子,呕心沥血,历尽艰辛才结束了日本的战国乱世,在打完大阪夏之阵后,含笑九泉,放心往生去了。真正做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日本的战国乱世起于应仁元年的应仁之乱,时间约在1467年;终于元和元年的元和偃武,时间约在1615年。战国乱世时间长达近一个半世纪。按说,应仁之乱的起因并不复杂,系室町幕府的足利将军家族围绕将军继嗣问题发生冲突所致。宽正五年(1464年),将军足利义政因无子,遂使其已在净土寺出家的兄弟足利义寻还俗作为养子(变态吧),改名足利义视,欲使其继任将军之职。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足利义政的正室在千呼万唤中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取名足利义尚。俗话说,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将军足利义政反悔了,想由自己的亲生儿子继嗣做将军。于是,两派于应仁元年(1467年)在京都大打出手,上演导致日本乱了150年的应仁之乱的大戏。
此时,大海彼岸,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正处在明成化3年。成化皇帝是大明朝的第8个皇帝,名朱见深。此皇帝统治中国23年,是个仁厚的皇帝,史书说他恢恢然有人君之度。一般说来,明朝的成化及其后的弘治两朝为太平盛世。尤其这个弘治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张皇后。这个世界上的皇帝哪个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可真少见。可惜,这么好的皇帝只活了36岁。
与中国的太平盛世相反,此间的日本已经乱成一锅粥,由此,日本进入战国时代。这一乱,使得小小日本豪杰并起,群雄争霸,一时多少豪杰在日本的历史舞台上登台亮相。日本的国土面积虽小,却被分成一百多个蕞尔小邦,帮主被称之为大名。
这些小国彼此毗连邻近,互争雌雄,厮杀不断,战事频仍,老百姓则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武士阶层却应运而生,靠嗜血打拼而大富大贵。由于危机无处不在,随时有被袭击的危险,现实所逼,武士们不能不对四面八方有十二分的警戒,谁也不信任。从那时起,日本的侦探术特别隐秘阴沉,精巧诡谲;几百年来积累使得日本人大半都是间谍天才。直到今天的商场上,日本人还喜欢用诈术和阴谋而牟取暴利。
战国后期,众多豪强之中,最为突出者有三个: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织田信长生于1534年,死于1582年的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生于1536年,死于1598年。就是这个崛起于草莽之间的猴子,指挥大军于1592年开始,两度进攻朝鲜,并企图征服中国。当然,结果不言而喻,丰臣秀吉一败涂地。
在这里用毛老人家的两句诗最恰当不过: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不过,丰臣秀吉这个日本的平民太阁乃风云际会的时势英雄,死时留下了颇有内涵的辞世歌:露落露消我太阁,浪花之梦梦还多。细品觉得蛮有庄周的哲意玄想。
算起来,丰臣秀吉小织田信长2岁,比他多活了12年,当了几年关白、太阁,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比织田有福气;德川家康比他两都小,小织田8岁,小丰臣6岁;比他两长寿,活了75岁。
有人用一句通俗的比喻讲:如果说日本的统一和太平盛世是个白面馒头的话,那么,织田信长是种麦之人,丰臣秀吉是磨面和蒸馒头之人,德川家康是享用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之人。这样讲来,德川家康比前二位更有福气,大受幸运女神的眷顾。这有点类似司马昭或朱元璋得江山的历程。
日本的战国乱世,是袖珍版的《三国演义》,且比三国乱的时间长,整整乱了148年。德川家康亲历了了其中的下半叶时光。德川家康亲眼看到乱世之中的芸芸众生如何命贱草芥,生灵涂炭;众多大名之间征战不断,滥杀无辜,豺狼当道,强梁横行;当权者草菅人命,老百姓生不如死。充满罪孽和血腥的人世间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再加上,德川家康本人自出生起,命运多舛,忧患重重。3岁便与母亲分离,6岁就被送出去做人质,途中又被劫持到敌方,随时都可能被砍头,在生死之间的炼狱中一呆就是2年,期间父亲又不明不白被杀,自己成了孤儿。刚在一个地方呆习惯,又被作为人质交换到另一方。这回呆的时间更长,度过了整整青少年时代的10年时光。
在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感知世态炎凉和生活的艰辛。对于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苦难,感同身受。这是从小养尊处优的其他大名所不能及的。在他身上正应了孟子的一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从小立志要结束这魑魅魍魉群魔乱舞的战国乱世,开创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还老百姓以康乐的生活。其立志弘远,心雄万夫,足智多谋,胸襟沉毅坦然,气宇轩昂;又忍常人难忍之事(德川家康讲百忍成精,千忍成神,万忍成佛),吃常人难吃之苦;且能等待天时,用时间来消耗对手;充满权谋机变,以活人之法去杀人,虽杀不怨;为人稳重宽厚,思维慎密深刻;对人性之思考透彻骨髓,参透人情世故;在四方征战中,关心民生大计,注重休养生息;服人以德,不唯力取胜。
德川家康是一个乱世之中的有德战神,他清楚王和霸的区别,也明白胜和败的辩证,更通晓进与退的微妙。就是这个人把日本打点得安安静静,妥妥帖贴之后,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去,正说明他乃天命所归,肩负使命并完成之。
日本有今日的繁荣,与他结束乱世,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有很大的关系。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人口由1600年的1200万,增长到1700年的3000万,到江户末期的1868年,日本人口达3300万;这种速度的人口增长对于日本孤岛,山地占80%的现实状况,颇能说明问题。
诚然,他所建立的德川幕府政权并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开放的;相反,还有些闭关锁国和愚民政策。但有德川幕府作为前奏,才使得日本今日的君主立宪制完善、公正、稳定,为全日本人民所认同。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和英国的相类似,都是封建势力和新生的资本势力相互妥协求同存异的结果。这种妥协在中国就难以变为现实,中国人的要么好上天,要么坏透顶的成王败寇之习惯思维,一定是一个王朝推翻并赶尽杀绝另一个王朝,一定是不共戴天。德川幕府还有一个贡献,就是开发建立了江户城,即今天的东京。东京有今日的繁华富足,全拜德川氏所赐。

《德川家康》的读后感2000字


《德川家康》 , 一部畅述了日本战国长河的史诗,一本影响了日本世世代代的长篇著作,从〈乱世孤主〉到〈长河落日〉 ,共13册,550万字,从德川家康的出生到他的往生,时间跨度近80年,历史世界观之庞大可与《资治通鉴》 媲美,智谋权谋不让《三国演义》 ,是我阅读过的最长,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忍常人所不能忍

德川家康一生经历的日本战国时代,正是日本历史上最混乱、最险恶的时代,几乎每天都命悬一线,一步不慎,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家康自出生起,3岁便与母亲分离,6岁被送往今川氏做人质,途中被劫持到敌方,在随时都可能被砍头的生死炼狱中一呆就是2年,在此期间其父亲被暗杀,自身成了孤儿。成功返回本城冈崎城后,仅十日又作回今川氏的人质,在八岁到十九岁整整十二年间,他一直过着人质的生活,命运多舛,忧患重重。他身上正应了孟子的一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在今川义元与织田信长的决战中,作为义元的部下,家康巧妙地保全了自身。义元死后,为化解信长对自己的疑心,他竟毅然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儿。然而,这看似令人可耻、自私无情的背后,实质蕴含着对其家臣、国民的深厚的爱和责任,在他心里,早已有了为保全国家在必要时侯牺牲自身妻儿的觉悟,他早已不是为了他自己一个人而活!

织田信长身亡后,丰臣秀吉乘乱而起,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天下人。次年,丰臣秀吉亲率原织田氏20万精锐,与家康决战,家康以声东击西之术一举将从无败绩的丰臣秀吉置于举手可除之地。在属下众人力主要乘胜灭掉秀吉之际,家康的选择却是:乘胜言和。放弃随手可得的胜利而向敌人臣服,举目古今中外,实在罕见。当时德川集团的实力并不足以一统天下,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选择的,仍然是忍耐与等待。

论文韬武略,信长更胜家康一筹;论军事,论战绩,战国时代恐更无人能出信长之右,信长最具开天辟地的王者之气,然而他起于武功,也败于武功,他的残暴与恃才傲物使他最终被自己的部将倒戈,饮恨而终。丰臣秀吉长于变通,赢于太极,但终因好大喜功不自量力攻打朝鲜而迅速衰落。

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家康始终臣服于别人的膝下,他没有信长的雄才伟略,也没有秀吉长于变通,也许你会觉得他是缩头乌龟,然而,正是他忍常人所不能忍、在忍耐与坚持中慢慢储蓄力量,使他最终结束了120年军阀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日本,一举奠定了明治维新之前,德川幕府长达260年统治的基础。

女性之光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女性往往成为政治利益的牺牲品,她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在政治与战争的漩涡中承受着巨大的煎熬。然而,正是这些女性,她们坚韧,忍耐,忠贞是她们保留了这个民族的种子,是她们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优秀品德。

家康的祖母华阳院与生母於大同因政治原因被迫多次改嫁,她们被迫接受着一次又一次政治联姻。然而,她们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凭借自身的贤淑与坚忍打动了身边的人。於大为冈崎城民留下了棉花种植技术,得知儿子竹千代在织田作人质后,更孤身一人向信长求助,求得他对儿子的庇护,暗中给儿子送衣送食,使得儿子在人质生涯中感受着母爱。

华阳院和於大作为政治牺牲品,她们牺牲了个人的幸福和尊严,委屈求全。作为母亲,她们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运用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庇护着下一代茁壮健康地成长。她们并没有动人心魄的外貌,亦没有滔滔渊博的知识,她们只是平凡普通的妇女。《三国演义》里的女性是美人计,《水浒》里的女性是衣裳,是像男人一样的母夜叉,《德川家康》里的女性,则是善良博爱的母亲,她们默默地履行着母亲的义务,就是这样一群平凡而普通的妇女,为这个灾祸连绵的年代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也许很多人忽略了这样一点:男人走完了一生,他们就消失了;而女性走完一生,她们却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就是她们的子孙,她们延续了生命,她们创造了世界。《德川家康》就是这样一本书,它让你看到了平凡生活中最不平凡的一面。

书的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计、杀机,但也充满了忠贞、效命。人物丰富多彩,性格也各不相同,唯一不变的,就是主人公们的坚持与忍耐。日本在二战后对美国惟命是从,然而,他在短短二十年内便东山再起,经济突飞猛进,甚至一度威胁到美国。同样的起点,为何我们历经二十年后却相距甚远?我想,答案就在这里。我们所缺乏的,正是这份坚持与忍耐。

曾有人问:杜鹃不啼,如之奈何?

织田信长:杜鹃不啼则杀之!

丰臣秀吉:杜鹃不啼则逗之啼。

德川家康:杜鹃不啼则待之啼。

忍耐乃长久无事之基石,我想,无论是做人还是发展经济亦是如此,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将一败涂地。

《德川家康》读后感800字


了凡四训读后感800字:了凡四训读后感


到此刻为止,《了凡四训》大概听了有六次了,每次听都有新的认识。最初决定去听,只是因为觉得好奇,此刻越来越感觉到:去听课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取。

首先,和谐友好的气氛让人感觉很舒服,没有人要求你付出什么去得到这些教诲,你只管去听就好了,并且那里的所有人都是友好的,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我相信这就是佛在心中的人的气质的自然流露吧,尤其是崔瑞同修,每次都忙着为听众们准备吃的喝的,在此感谢她。

再说说课堂,刘老师讲课比较风趣幽默,对其中道理的阐释也做得很详尽,同时,又不忘让同修们共同参与,除了最初的读ppT之外,还发动大家自己做ppT来讲,这是对大家的信任与培养,也让我们学习的动力更大了。到目前为止,三个同修的分享和讲解各有所长,刘亚斌师兄讲课比较有激情,都是从自身找例子,生动形象,很勇于进行自我批评;韦泽睿师兄对理论的讲解很到位,也找了很多资料,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小紧张;于寒松师兄的讲解无论从理论到实例都很精彩,他谦虚好学的态度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观众;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佛教怀着虔诚的信仰与极大的热情。

之后再说说我,听了几次课之后,我开始对《了凡四训》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我来说好处重大,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内心很脆弱的人,有时候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一个做人做事的指导原则,无法处理一些坏情绪和心理问题,对过去的事情不能释怀,对将来的未知又感到恐惧,敏感,多想,容易受伤,爱抱怨,这一切,都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糟,虽然表面看不出什么来,这些只有我自己明白,自从开始听课,尤其是每周二上课时与崔瑞和刘老师一齐谈话,每次都给我以很深的启迪,我的心渐渐变得平静下来,我开始明白内心的平静是应对一切最好的法宝,我也很赞同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的道理,我相信我一向是一个善良的人,只但是由于自己欲望太多,自招烦恼而已,刘老师说,学佛教最基本的就是明白因果报应这个道理,此刻我也就处于最基本的阶段。对于《了凡四训》的原文,我承诺刘老师年前要读够三十遍,此刻我正在享受着阅读的乐趣,真是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我期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样幸运,得以了接触并了解《了凡四训》,能得到内心的平静,能过一种行善而快乐的生活。

读后感《《训俭示康》读后感9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9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