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紫陌醉羽》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俗话说:“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有怎样的格式吗?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紫陌醉羽》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画者的文人情怀——《紫陌醉羽》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著名画家未君的新书《紫陌醉羽》甫一面世,第一时间象一只灵鸟从北方翩翩飞来,停落在我向阳窗台的案前,我如同精神的饿蜉迫不急待的扑上去啃食般阅读起来,尽管这本书作者曾数次与我对相关艺术话题进行过交流探讨,如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文化与艺术理论的研究等,未君对此书也珍视有嘉策划良久了,我亦备加期待,但读后还真是让我大喜过望。

这几天湖南持续高温,炽热炙烤着城市的角角落落,仿佛不让生灵有躲避的地方,为了尽快阅读完此书,我只得一头钻进空调房里贪婪地阅读……

该书由江西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对画家的成长,艺术经历,传统绘画美学理论,中国画教学,艺术创造感悟等方面有独到的阐述。全书诗,文,画,书法盛装一册,新超感纸印刷,精美无比,全书共计300多页,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全面搜理一个青年画家,一个北漂求索者,一个孤独而拼搏的灵魂几十年来在漫漫文化艺术苦旅上的心路历程。有对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钻研学习,有求索者苦涩的孤独灵魂倾诉,有艺术教学的蓝缕艰辛,也有学长朋友的反馈评说,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文学艺术作品穿扦其间,点缀文华,可谓是洋洋洒洒,珠连玉结,琳琅满目,蔚为壮观。

有人说,有无文化是区别一个画家是画匠与艺术家的分水岭。未君从小对传统文化矢志热爱,潜心求学。从他拿起画笔的第一天起就一头扎进宋画的斑斓世界求学钩沉,从春秋战国到魏晋风流,从院画知识到文人画神韵,都可以在书中《艺理探微》中看到清晰的搜理轨迹。画家要读书要有学问早有定论,像末君老师这样,一个画家特别是青年画家对泱泱几千年中国绘画史研讨如此之深且广,并把学习传统的心得发而为声著而成书,是不多见的且罕为奇妙,也是未君长于他人的不同之处。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未君的求学之路一开始就启点甚高,他把师自然与师传统有机地结合并择取其中的优质资源为其所用。未君在不同时期遇到的三位老师从不同方面给了他不一样的文化艺术滋养:霍春阳老师的绘画理论及思想特别是他对宋元明清传统文化,对中国古老哲学,道家理念的研究,为他打开了第一扇知识的心窗,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时,郭怡孮老师的“大花鸟意识”,“大花鸟精神”再次点亮了未君北上求学的灯塔,给了他花鸟画创作的方向,特别是遇到了著名工笔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长,诗人,老乡贤林凡先生,在眼界,视野,学识,做人诸方面又帮他提升了更高的空间与平台。未君一路走来三位恩师的引领让他步入了文化艺术深广幽邃的广阔领域。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同时,他注重师自然,大量写生,踏遍千山万水,博取广猎,中得心源。

高处不胜寒,求学路漫漫。孤独是智者永远的心灵伴侶。在求学路上未君是个寒士孤狭。不满足不停歇不安逸永远伴随着他的求索努力与拚博路途。从家乡闯荡到沿海城市深圳,求一份安稳谋一份工作对于未君不在话下,但情未了,他来到天津美院求学,毕业后他分到了广州美院教书育人但心有不甘,又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临行前,朋友们劝他:未君!你就不能停下来吗?他依然孤身北上。这些经历他都写在《丹青文档》的篇章里,其中《享受孤独的滋味》一文特别耐读,而读后让人血脉贲张,心潮难平。正如文章说的“我们悬浮于这个闹市,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重叠往昔的影子,笔底落花梦依稀,流年似水情不移,孤独是一种美丽。在寻寻觅觅中走过春秋冬夏,我不知道我要什么?那是因为我知道我心底深处最需要什么,对自已的追求从不轻言放弃。”

未君曾与我说:“我要做—个有诗情的艺术家”,当下,浮躁是社会通行的流感,能潜心读书默默做事而言及“诗情”与“远方”者已寥寥无几。我想大家在阅读了《紫陌醉羽》之后,—定会分享到一个学者型的画家北漂求索者的艺术经历。懂得生命在于创造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原创:崔建平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第一次对中国农村社会主动有意识的去观察和思考是偶然的机会读到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当时读书纯粹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没有什么方向,买这本书大概是电商搞活动凑满减。但11年那个寒假我真的被这本以南阳一个小村庄—梁庄—为缩影呈现一个典型中国村庄的生活状态、村里每个人的成长和故事、乡亲邻里之间的纠葛与情感还有村里的正直与权力的变迁的纪实文学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自己本身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村庄,里面描述的每一件事都能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找到,每一种状态的人都在我的生活中鲜活的存在着,所以我更能理解梁鸿想要除了将这样的生活呈现在舆论的视野外,更多的是对于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和变革的大环境下这种农村社会的变迁和未来命运的思考。梁鸿后来又写了《出梁庄记》,但这两本书里更多地侧重纪实和调查,对于深层次的为什么、如何解释这种种存在和现象却未涉及,《乡土中国》则从从社会结构这一社会学研究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解读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及其生存活动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乡土中国》认为中国的社会是基于差序格局运作的,这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以一根根私人联系向外推演所形成的圈子,在这个圈子中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形成一种差序,同时每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且圈子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可因时因地自由伸缩。团体格局则以个人为本位,强调团体中个体之间关系的平等,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团体的边界也有明确界定,个人是否属于团体一眼即能辨别出来。

那么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具有那些特征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者首先阐述了为什么叫乡土中国、乡土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的,我们的传统文明是农耕文明,自然离不开土地,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最后死于斯的、生活被土地所囿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流动的文明。在这个不流动的社会形态中社区的基本单位是村落,人生长在一个先于自己而存在的无需选择的环境中,村落是一种熟人社会,一切问题都可以依照自古累积的经验来解决,人与人之间是乡亲,且与外界是孤立的。读后感

·

“土”本身并不具有贬义,一方面“土”是土地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重要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土”只是基层传统社会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不熟悉所致,不等于愚笨,这种土气就如同城里人不认识麦子的道理一样。

然后作者阐述了基于这种差序结构产生的一系列中国乡土社会的显著特征,包括文盲较多、私人的道德观、家族的概念、男女有别、婚育制度、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正直、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分离、欲望与需要等都如何理解,相比基于团体格局的西方社会特征都有哪些不同。书中探讨的具体一系列特征,在现在的中国基层社会不只是农村依然很容易找到,这里就不赘述了,推荐大家找来读一读。

这本书对于从事社会学尤其是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学者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读这本书的意义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是他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们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社群。这个社群到底是为什么成为这样的、具有哪些特征、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只有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我想“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这一问题才会有清晰的方向。

二是它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这个国家,了解我们的同胞,在看待许多事情上不再犯“何不食肉糜”的错误。例如前几天杀鱼弟自杀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都对其父母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但这个新闻除了这个关注点外我觉得更有启发的地方是“原来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孩子承担着这样痛苦的命运”。了解多种生活状态的存在,认识到世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便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平凡人做平凡梦,平凡人看“平凡”书。我不喜欢读那种云山雾罩的武侠,也不愿意看那种换取小资眼泪的言情。

读路遥是在读一种沉重、一种沉甸、一种沉实。《平凡的世界》这次应该是重读了——初中时在课余、在自习课、在数理化课上课桌的抽屉里、在被窝里手电筒微弱的灯光下,或光明正大、或遮遮掩掩、或偷偷摸摸,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才“啃”完了这部“大块头”。那是伴着我数理化成绩一落千丈、史地生水平直线下降,任课老师呵斥、班主任训教、同学们的白眼读完的。那种状态下,只能是粗读。沉不下心来的阅读,其实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缺憾。尽管如此,我还是被孙少平的坎坷、执着、坚毅、包容、正气所感动;被孙少安勤劳里的世故、拙朴里的睿智、固守里的思变、挫折里的奋起所吸引;我为田润叶的婚姻痛惜,为郝红梅的遭遇痛心,为田晓霞的殉职痛哭。很长时间,我没走出《平凡的世界》,没走出路遥。

我曾读过路遥的《人生》,抚摸过刘巧珍的善良、痴情和伤口,也诅咒过高加林的寡义、薄情和背叛。应该说孙少平的人物形象是高加林的叠加、提炼和升华,他走出了高加林的人生轨迹,却始终没跳出高加林们的人生圆圈。这个圆圈不是某只手划定的,也不是某支棒划定的,它是时代的轨迹,历史的年轮,人生的策划。

重新捧起《平凡的世界》,捧起已经作古的路遥,不是重温学生时代的旧梦,也不是重读已经破碎了的残梦。身处喧嚣的俗世,身边皆是往来的凡人,我的交际圈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平凡的空间、平凡的空气、平凡的接触、平凡的交往、平凡的聚、平凡的散,构筑了我平凡人生的平凡履历。这次重读,是一次精读,洋洋洒洒120余万字,我不放过一个章节,一个段落,甚至一个句子——这是对文学的负责,对路遥的负责,同时也是对芸芸平凡人的负责。路遥构筑的平凡世界,将我融入了一个时代的一群人。我参与了他们的困苦、抗争、拼搏、奋起。我同孙少平一起进入“八百米深处”黑黢黢的巷道;我同孙少安一同挥汗浸泡制砖的黄土;我同田晓霞一并跑进风雨如注的救灾现场。我设身分担了田润叶的痛苦,我处地分享了郝红梅的苦难。我从书外走进书里,从幕后走进前台,我从艺术走进现实,我从虚构走进真实。这些艺术世界里真实的平凡人,成就了一个真正作家的艺术人生,也造就了我们生存的平凡世界。

其实人生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划定的那道圆圈,别人闯不进去,自己也轻易走不出来——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一树一菩提,一人一世界”。只有模仿的人生,没有复制的世界。戏里戏外,书里书外,凡是让人刻骨铭心的形象、终生难忘的人物,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人生,都有他固有的世界。虽然艺术形象是典型个体,不是泛泛之众,但世界就这么大,属于一个人的世界就这么有限,谁也不可能一个跟头从花果山翻到南天门。

帝王将相屈指可数,英雄人物凤毛麟角,平凡人布满了地球的角角落落。就像辽阔无际的草原,一些挑起的花朵炫炫耀耀,企图霸占春光,但能遮住匍匐在地的小草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每一个平凡人都是一棵不抢春光的小草,遍地连天的小草却占尽了春光,你能不感慨平凡的抢眼吗?你能怀疑无数平凡人创造了这个世界吗?

我们都是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个体,我们的平凡来自我们的平静、平实。这个世界本来够浮躁的了,再也容不下过多“虚”的东西。做好一个平凡人,做好一件平凡事,踏踏实实为世界创造实用的财富。在我们的平凡人生里,没有比做好一件实事更快乐的事情,也没有比做成一件实事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是一群来自“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人,我们的命运平凡,我们的境遇平凡,但我们的人生不能平凡。追求不平凡,不是虚荣,也不是好高骛远,是一种人生姿态。

偷影子的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偷影子的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幻般的童年。“我的童年就在那里,带点忧愁,又有点悲痛,在这外省的小城市里,我拼命的等着伊丽莎白垂怜而看我一眼,在绝望中等待长大。”

主人公是一个瘦弱的男孩,父亲离开了他和妈妈,他在学校里备受欺负,但他可以通过影子看见人的心事,听见人心中的秘密。但是通读全文之后,我并没有感觉主人公由于这个特异功能而做出什么惊人之举。

主人公用所谓特异功能救助的是在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安慰他的学校保安伊凡。“我重抄了我妈写给我的信,就我记得的部分,不一定字字正确,但我重现了大致的意思。你知道吗,这真的是个好主意。虽然已经不是她的笔迹,但我重读时,还是能从信中找回同样的感动。”但伊凡妈妈的信从来不曾存在,伊凡的妈妈在生他时过世了,早在他会认字前就死了。“想想看,要捏造一份未曾谋面的妈妈写的信,他的心里隐藏着多少悲伤啊,妈妈的存在就像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一口无法被填满的悲伤之井,而伊凡只能以杜撰出来的信为这口井封上盖子。”读到这里,我满含热泪。

当“我”小的时候,“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我将来能开心地茁壮成长,她期盼我找到一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不论我在人生中做出什么选择,不论我会去爱或是被爱,都希望我会实现所有她对我寄予的希望。”这是小主人公的妈妈,也是成千上万妈妈的写照。

“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的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

当我们逐渐长大,“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都已不是在学校操场放纵青春的孩子,我只是你生活里的一个影子,你却在我的生命里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影子是妈妈。

“童年的爱是很神圣的,什么都无法将之夺去,它会一直在那里,烙印在你心底,一旦回忆解放,它就会浮出水面。”童年的爱是妈妈的爱,让人难以忘怀!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牢牢与过去连在一起。”当我们成人成家、生儿育女之后,我们可以忘记很多事情,但不能忘怀的一定是和父母一起经历的童年的点点滴滴。

“那些对你们怀有感情,并且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你们,好让你们替他们活下去的人,会永远活在你们的心中,不会消失。”这是我们的爸爸妈妈。

当妈妈骤然离世,我悲愤欲绝。“我再也不能看到你,再也不能听到你叫我的名字,就像从前每天早上你所做的那样。我再也嗅不到你衣服上适合你的香味,再也不能与你分享我的快乐与忧伤。我们再也不能相互倾诉,你再也无法整理插在客厅大花瓶中的含羞草,那是我一月底为你摘来的。读后感

离开了妈妈的日子里,“我从未停止思念妈妈,她存在于我生命里的每一刻。看到一部电影,会想到她可能会喜欢,听到一首歌曲,会想到她会哼唱。而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闻到一个女人路过时空气里飘来的香味,也会让我想到她;我甚至偶尔还会低声跟她说话。牧师说得有理,不论信奉上帝与否,一位母亲绝不会全然死去,她会永垂不朽,在她爱过的孩子心中。”

最后,我想说,父母就是我们的影子,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他们都跟着我们,照看着我们,只是我们却常常忘记了自己还有影子。作者:李鹏辉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这本书是写给15岁的孩子们看的。我今年才看到,嗯,所以我今年15岁。

这本书有两条线,一条线介绍了从古希腊自然派哲学到战后存在主义哲学的漫长的西方哲学史历史进程,一条线讲述了少校为了给女儿过生日,通过写作创造出苏菲这个人物以及她的故事后,将苏菲的故事装订成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女儿,但他笔下的苏菲却产生了自我意识,从书中逃离的奇妙故事。

这两条线的交织和互相推进,使得这漫长的哲学课也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孩子们来讲,在窥探苏菲的秘密的过程中,顺便了解了整个西方哲学史,是一举两得的阅读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轻松愉快。所以这本书的科普价值很受世界各国推崇,比如德国这个哲学家的国度,就毫不吝啬的给了这本书很多高级别的文学奖。

像我这种非哲学专业的门外汉,虽然二十年后才读这本书,读完也收获很多,一点儿也不觉得此书幼稚—而且我读了好久呢,因为信息量太大,没办法一目十行。

回想我学生时代,那时候我就很喜欢哲学,初中和高中的暑假我都会买一堆哲学书自发性的学习,但缺人指点,因此学的也很不成体系。不过我通过这本《苏菲的世界》捋了一遍西方哲学史后,发现自己除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没深入接触过以外,其他学派从冷门到热门都自学过了,给自己鼓个掌。

然而哲学和我研究生读的文学一样,都是在这个功利社会中受人冷落的学问。文学的地位甚至比哲学还高一些。哲学已经很过时了,就像拉丁语一样,早在一百多年前,哲学的时代就已过去,现在的哲学只剩落日余晖,靠反射往日的辉煌苟延残喘。

借用熊逸老师在“得到”《哲学的尴尬与〈时髦的废话〉序言》的所说的:

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的研究被细分到其他各学科里。比如,以前哲学研究的“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现在在遗传学家手里,以前哲学研究的“宇宙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现在在物理学家手里,即便是那些偏于文科的哲学内容,也被语言学、逻辑学、政治学、心理学瓜分掉了。

但在功利的社会里,研读哲学对个人来讲也还是有些用处的。它可以让你在各种生活境遇中保持一种“抽离感”,有助于在遇到各种不顺的时候能保持较为良好的心态(毕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对吧?),这点儿其实很重要。有些人碰到有些坎儿,翻不过去,气出毛病,花钱治病,全家受累。读点儿哲学,想想我们都是宇宙大爆炸后飘落的一些些星尘,想想庄周梦蝶,焉知谁在梦中,想想哲学世界之高远与人生之渺小,再回头看很多生活中让人心浮气躁的小事情,就会超脱许多。不过都是星尘而已。所以哲学家们普遍长寿,比如康德,那个年代活到了75岁,堪比当今时代活到150岁。

这本书书里金句太多了,不可能一一摘抄到这篇文章里,但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也处在做人生一个重要决定的阶段,所以书里有句正好给我勇气的话,值得我单独挑出来:“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是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哲学促人思考。我边读边思考人生,越来越坚定不能被自己桎梏、不能因为害怕未知而去忍受未来几十年无聊生活的想法,毕竟一个人只有一辈子,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好了开心,做不好也没什么。一切都是星尘而已。

写这篇读书笔记,其实是一个告别,也是一个开始。

开始的意思,就是开始准备一门考试,希望明年年底能考过,然后换个状态生活。如果考不过,那就多来几次—当然还是希望一次成功吧。

告别的意思,是说我暂时可能不会再频繁写读书笔记了(乐观情况下大概有一年半时间),因为要准备的这门考试挺难的,挺要求花时间准备的。我人笨,家务也多,还要辅导刚刚入学一年级的孩子的功课(前几年要帮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连载小说,平时工作也是忙到飞起……所以实在是时间不够用。所以先把写读书笔记时间砍了--不是不读书,只是少写些笔记而已。我知道读书有助于思考,也深刻体会到“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说法很有道理,不读书就是放弃进步,这个是不可以的。

总之,正巧在思考并筹划人生变化的时候读到这本哲学书,是奇妙的缘分。作者:江边桃

喜欢《《紫陌醉羽》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