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天才读后感800字

天才读后感800字

阅读《天才雷普利》读后感1500字。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阅读《天才雷普利》读后感1500字,感谢您的参阅。

阅读《天才雷普利》读后感1500字:

美国女作家海史密斯的代表作,犯罪小说的经典,不废话了,直接看剧情吧。

汤姆·雷普利是个普通的人,普通到就像我们身边的loser,没钱,没前途,仅有的一点优势是擅长说谎,有点数学天赋。有一天,他发现被一个人跟踪了,以为自己做坏事被发现,但是最终发现那个人是本篇的男二号-迪基的父亲。他突然想起来这个迪基是个富二代,与他只能算泛泛之交。迪基的父亲希望他儿子回来继承家族船厂的生意,而迪基在外面泡女人,吃喝玩乐。所以迪基的父亲希望这个同龄人去欧洲跑一次,让迪基回来,当然也会给雷普利一些钱。

我们的主人公当然非常开心的接受了,并且有一种即将走上舞台的亢奋。在去欧洲的路上,雷普利看了一些真实世界里的励志小说,算是作家海史密斯对前辈作家的致敬。来到了意大利那不勒斯,雷普利就找到了迪基,一下子对这个万人迷迪基有了好感,但同时也对迪基身边的女作家玛姬有敌意。

雷普利传达了迪基父亲的说法,但被迪基拒绝,并且迪基迅速的感染了雷普利,让雷普利和玛姬同他一起居住,这时候雷普利为了讨好迪基,拿出了迪基父亲预留的钱财。但是迪基的父亲也发现了不对,断了他的财路来源,另一方面,迪基也觉察出雷普利的异样。

有一天,雷普利看到迪基和玛姬在卿卿我我,非常的吃醋,迷惘中,他穿上了迪基的衣帽,并模仿他的样子,并自言到:玛姬,我不爱你。就在得意忘形的时候,迪基出现,并警告他不要再动自己的东西。这时候,雷普利感觉突然被打醒,自己与迪基不在同一社会地位,他感到被深深的嘲讽了。但最严重的问题是,雷普利已经觉得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再也回不去了。

雷普利对迪基产生了杀意,他抓住了迪基去圣雷莫游玩,玛姬又不在场,将其骗到一艘游艇上。游艇行驶到茫茫大海上,他怂恿迪基跳入海里,正当迪基准备的时候,雷普利举起木浆对准迪基后脑勺打下去,接下来迪基不断的求生,雷普利不断的下重手,终于经过了搏斗,迪基被推下了大海。

雷普利没有畏罪潜逃,而是开始了他的计划,他先回到那不勒斯,镇定的告诉玛姬,迪基已经去罗马了,并卷走了迪基的衣物。接下来你可以知道为什么书名叫做天才雷普利了。他在开往罗马的列车上,构思怎么用迪基的身份安抚女友,欺骗其父母,之后无论在罗马还是巴黎,都假扮着迪基的身份和装扮出现,因为来派对的人都只是与迪基点头之交,所以一直没被揭穿。

从穿上迪基的衣服到扮演迪基可以看出,雷普利杀掉迪基就是为了成为迪基。他也随时切换汤姆·雷普利的身份,慢慢的给他开了一个银行账户,以迪基的身份给他转移财产。美国超级英雄之后都沿用的这种模式,记者克拉克肯特和拯救世界的超人,白天的布鲁斯韦恩和夜晚的蝙蝠侠。

故事不可能一直让雷普利这么发展,危机也马上到来,迪基的富豪朋友弗雷迪跑来罗马,这时候雷普利只能切换回自己勉强应对,佛雷迪发现疑点越来越多时,雷普利迅速用烟灰缸打死了他,并且假装搀扶醉汉将他的尸体转移到了外面。罗马警方很快立案,雷普利又切换到迪基,把警察的怀疑转向迪基,由于这样有了不在场证明,警察没有证据只能耽搁。

接着圣雷莫的游艇浮出了水面,还带着血迹,法国警察一度以为是迪基杀了雷普利,也就是说,雷普利利用迪基的身份确保了自己的清白。当人们都熟悉了迪基的身份后,雷普利让迪基慢慢退场,又恢复了雷普利的身份,只不过现在他拥有了迪基的一切。

在之后的系列小说里,雷普利不断的作恶,逃脱警方的追捕,同时在欧洲各国游荡,与黑白两道都有接触,但又神奇的不受牵制,甚至给了自己貌似美满的婚姻和家庭,他本人的身份也从“演员”进化到了“导演”。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DNA等技术,雷普利的手段已经不能再有他的舞台了,但是从文学角度讲,他是少有的通过第一人称犯罪而写的小说,同时不失紧张的情节和悬疑的剧情。这一类型的小说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小说类型,给人以另一个想象空间。小说介绍到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以此改编,1999年上映,马特达蒙,裘德洛主演的电影《天才雷普利》。作者:托马斯熊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中外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小编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尽在小编,欢迎您的关注阅读!

【篇一】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花了将近一周零散的时间,读完了傅雷家书,感触很多,首先想说,很幸运自己可以在这个年纪,刚上大学的这个阶段读完这本书,我有着和刚出国时的傅聪相似的年纪,又是和那时的他一样,刚刚离开父母。看到傅雷在书中对傅聪说的话,仿若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说的一般。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两个字----爱与孝。

不得不说,傅雷写给傅聪的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对傅聪的爱。其实从小,傅聪就被傅雷严格地管教着,父母都是希望子女成才的,或许傅聪没有一个被父母宠着的童年,但傅雷对他严厉的爱,是他日后成才必不可少的。

在傅聪刚刚出国学习的那段日子里,相信他是很不适应的,毕竟第一次离父母这样远。但是傅雷给他写信,他以这种方式告诉傅聪,父母还是在你身边的,这会给傅聪那孤独的心莫大的慰藉,会让傅聪有一种与父母天涯若比邻之感吧。

在傅聪小有成就之际,傅雷如良师益友一般,告诉傅雷不能骄傲,好让傅聪明白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提高自己,为他日后更大的成功做了很好的指引。虽然傅聪常常不回信,但是傅雷依旧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在其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父母对子女那深切而又默默的爱,只求为子女付出多一点,而不求有什么回报的爱。

在国内反右的时期,傅雷深受困扰,但是他为了不让傅聪担心,为了能让此时小有成就的傅聪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宁愿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承受这份痛苦。

傅聪成家之初,傅雷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他的新婚生活指导,要知道,此时的傅雷,是受到国内反右斗争的巨大困扰的。一面要承受改造自己的巨大压力,一面要用心教导孩子,相信如果心中没有对傅雷满满的爱,是做不到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想到当前我们的教育方式,现在有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家庭环境好了以后,子女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再吃很多苦了,也不需要被历练。从小父母便让他们过着优越安逸的生活,在此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孩,想必早已被这种生活方式消磨了意志,早已失去了向上攀登的勇气,还常常有一种自我优越感,也难怪当下如此多的“富二代”了。反观傅雷的教育方式,虽然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但是他从小还是严厉对待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傅聪还是傅敏,从小都受到了正确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傅聪可以成为钢琴家,而傅敏可以在教育界小有成就了。

同样是对子女的爱,现在有些家长选择了用物质来表达,而傅雷选择了用他自己的精神来表达,而真正对子女有用,可以有益于子女日后发展,而不是仅仅是他们一时受用的,正是这承载在严厉教育中的爱了。这真正是一个让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何社会在进步,而有些人的教育方式,却在退步呢?

其次,我想说的是一个孝字。

读完整本书,觉得有一个会令我特别感慨的地方,傅聪给父母的回信,可能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他刚刚出国的那段时间,从傅雷的信可以看出,傅聪时常是几个月都不回一次信的。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又与父母分隔如此之远,几个月不回信,换做是我,绝对是做不到的,父母对自己是如此关心,而傅聪却让父母担心,这是在我看来傅聪做得不好的地方。相信哪怕一封信中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也可以给父母莫大的慰藉吧。

傅雷与他的妻子走得是如此的突然,没有再给傅聪尽孝的机会,在我看来,日后傅聪自己想起这段年轻时的往事,也会后悔不已吧。我们现在也处于这样一个年龄段,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父母却正在一天天地老去,而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大了。父母仍然是关心我们的,或许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我觉得我们再没有时间,也应该不时抽出点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哪怕是一两句嘘寒问暖的话,也会使父母感到欣慰吧。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到去尽孝,才想去关心父母。不要像傅聪一样,留下这种遗憾。

不得不说,一本好书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它的色彩,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对我们当代的人也是如此重要,要是人人都看得懂傅雷家书,要是人人都能体会其中的感情,当下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空巢老人了,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不孝子女了,社会也不会如此地缺乏爱和温暖了。

很庆幸自己可以在这个年纪读到这本书,可以让我从傅雷的角度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可以让我知道更多自己该做的事。

【篇二】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傅雷家书》这是读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的一本书,知道是一本好书,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去看,去细细的品位,在放假的时候,终于逮到了时间,翻开了几年前买过来的书,细细地品位。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着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着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感想。

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

读书之《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读书之《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鲜少在读完某本书后写下些许感想,当初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师要求我们写课文读后感,后来长大,以前读不懂的诗词歌赋、散文、书画某一瞬间突然就懂了,如今回想起来竟有些懊恼自己似乎真的没有认真写过一篇读后感。

初读《傅雷家书》时,就已经深刻感受到傅雷先生与妻子在写给孩子的信中对孩子炽热而深沉的爱,更有傅雷先生在为人处世上的悉心指导,艺术的探讨,精神的交流,字里行间更多流露的是关怀与思念,父与子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沟通,傅雷先生不仅是严父也是良师更是益友。

刚读前面几篇给孩子的信,被傅雷先生的才华所吸引,钦佩他所写那些极其富有哲理且耐人寻味的话语,句句都让人陷入深思,叫我如何不想到我的父亲。虽然书信中有些许的说教口吻,但是到底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热烈的爱与骨子里的疼惜。其实我的父亲也可以说是一个“文人”,从小在他的熏陶下非常喜欢看书,打小有记忆以来就爱买书爱看书爱往书店钻,每每趁着父亲去书店买书总要跟着也买上两本书。一直到现在,虽然纸质书已经不如以前人手一本,大家如今都选择手机或者Kindle,但我仍喜欢买实体书,可能是习惯也许是情怀,其实我很享受读完一本书的瞬间,因为又可以摆书架啦,更重要的是自我安慰,读完这本书我肯定又进步啦,嘻嘻。

读完《傅雷家书》其实已经有半年了,心里想着要写一篇读后感,因为这本书总是能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我非常羡慕能有傅雷先生这样的父亲,虽说我的父亲对我亦是悉心教导,居高临下的教育,我很感谢我的父亲,对我极其富有耐心,偶尔喜欢跟我进行长时间的谈话说教。那么多年以来,我其实是内疚的,我似乎不曾耐心听过父亲的真切教导,我相信我的父亲是一个很好的父亲,或许是因为近些年与父亲的代沟愈来愈大,一直没能与父亲好好沟通,似乎我与父亲之间的隔阂也愈来愈深。就如傅雷先生对孩子的教导一样,我的父亲在我为人处世的方式与学习能力上一直都在背后默默的教导我,父亲一直都希望我成为坚强又独立的人,更要勇敢与善良,我也在为此一直努力。读后感

摘录了一些傅雷先生给孩子的信中让人深思的句子:

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生活要过得体面而省俭;要小心而勿小气;慷慨而勿易于上当;享受生活乐趣,但切勿为满足一是欲望而过分奢侈,即使当时觉得这种欲念不可或缺也罢。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傅雷先生能够与孩子在生活与艺术上有交流与探讨、相互映照,希望日后能与父亲耐心相处,尊重与理解。让人十分羡慕。书信里,感受到不仅是父子之间的真切与炽热,家人之间的温情,更是一种让人羡慕的人生智慧。傅雷先生的智慧与学识,体现在其对生活、工作、艺术、道德、音乐、文化、理想独有的深刻的见解,并以自己的艺术和人格修养陶冶感染着我们,傅雷先生可谓“德艺具备,人格卓越”。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献给一切“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_傅敏

利未记读后感


利未记读后感(一)

我们花了二十七天的时间,读完了利未记。老实说我以前很不喜欢读这卷书,每次读到这里不是直接跳过,就是一目十行,读完了头脑中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但在上一次跟着读经群一起读圣经,在Adam Shao传道的带领之下,我第一次认真的读,才真正地感受到这卷书的宝贵。利未记中许多之前自己看为新约已经废去、与我无关的内容,就发出那样的亮光来,深深地吸引、感动我,让我真正得以明白主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赎。在写分享的时候,总希望将自己从圣经经文及查经参考书中所读到的感动,全部分享出来,所以写得很长,但愿读的人没有被这卷难读的书、这么难读的分享吓倒,而能够看到这经文中美好又宝贵的丰富来。主啊,求你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

我们知道旧约中的律法原是“影儿”,却反映出本物的真像来,那本物的真像就是基督。律法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利未记先讲到如何让人藉着献祭除罪,在新约主基督为我们在十架上成就了救恩,让人因信就得以称义;而利未记后半部分讲到神颁布的圣洁条例,人若遵行就得以在神面前活。今天我们靠着基督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藉着圣灵成圣,随时得享与神同在的福气,这些全是神宝贵的恩典!

利未记讲到献祭的四种动物:牛、羊、斑鸠或是鸽子,这些都是驯良顺服的动物。我们看到这些祭牲是预表基督。

“祂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赛53:7;徒8:32)”主耶稣在教导门徒时也讲到鸽子的驯良(太10:16)。

公牛很健壮,能够完成工作,使命必达;公山羊,步履稳健,不会左摇右摆,偏离正道,一步都不差。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将死的瞬间,仍在寻找拯救失丧的灵魂,拯救了与祂同钉十架却并悔改了的强盗(路23:43)。在十字架上,祂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就,经上的话必要应验在祂身上,就说:“我渴了(约19:28)”,直到祂说“成了(约19:30)”,我们的主完成祂的使命,所行的道路丝毫不偏离神的旨意,完全的献上,惟愿神的旨意成全。

斑鸠和鸽子,柔和敏感驯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祈求神饶恕因属灵无知、不认识耶稣是基督,并把祂钉在十字架上的人,这是何等的温柔良善!“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在巨大的痛苦之中,祂仍顾念祂的母亲马利亚心中的伤痛,将母亲托付给自己最爱的门徒约翰(约19:26-27)。这份对母亲的关顾与孝顺,给为人儿女的所有人立下何等的榜样啊!

用作献祭的无瑕疵的祭牲,虽然无罪,却代替有罪的人献上为祭;主耶稣虽是无瑕无疵、全然无罪的,却背负世人所有的罪孽过犯,被钉在十字架上,且在十字架被圣洁、公义的神离弃,为的是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祂在十字架上痛苦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祂本是圣洁的神,却为我们成为罪,这是何等样的恩典啊!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是:“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23:46)” 这让我们看到燔祭的完全献上。“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来10:5-10)” 基督来,就是为把自己全然献上给神,为人作了赎罪祭,除去我们的罪,让我们脱离罪的辖制,得以自由,成为圣洁,回到神的面前来。被罪辖制的人,没有自由不犯罪,没有自由成为圣洁。我们这些蒙神的恩典,被主重价买来的,岂不应当遵行神的话,活出圣洁来,在我们的身子上荣耀神吗?这实在是理所当然的啊! 当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我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圣经实在是宝贵的。“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 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诗119:103)”利未记虽然难读、难懂,却是何等宝贵甘甜!主啊,求你开广我们的心,我们就往你命令的道路上直奔(诗119:32);愿你吸引我们,我们就快跑跟随!(歌1:4)愿所有的颂赞、荣耀、尊贵、权柄、能力都归给你,因为唯有你是配得的! 感谢主!阿们! 阿们!

作者介绍

侧耳倾听(Christine Han)于2000年10月8日在多伦多城北华人基督教会受洗信主,之后转会至多伦多北约国语宣道会聚会至03年回国。目前在广州参加东山堂及林献羔牧师家庭教会的聚会的姊妹。

利未记读后感(二)

许多人读圣经常常会觉得旧约看不懂,尤其是读到利未记,各样的祭物让人觉得枯燥,各样的律法让人不解,对待事物,皮肤病等处理与今天全然不同,我们需要了解背景,这群以色列人被带出了埃及,要有按照上帝的启示来敬拜过圣洁的生活,与过去埃及文化和将来迦南地都要分别出来,与我们今天的文化截然不同,这次读利未记这卷书没有之前那么枯燥,反倒是有很多收获和亮光。

有位牧师说过从一个犹太人的角度来思考,这是神的律法,如果你不知道这卷书,很可能你会失去你的财产甚至生命,就像我来到新加坡,如果不懂的交通规则与中国相反,那么我很快就违背了交通法,这个国家上班很严肃,不能打瞌睡,不能玩微信,工作要求极为认真严肃,与国内很多有冲突,如果不了解这些恐怕会遭受很多处罚。所以我们基督徒务必要了解神国度的律法。

为什么律法中会那么严格?干犯神和一些条例甚至要被处死?为什么有那么多奇怪的生活洁净要求?比如安息日,各种婚姻以外的性,乱伦等?答案一方面就是神的圣洁,神又是烈火,威严神圣干犯不得。当初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文化习俗各方面受到埃及异教文化的影响,将来去的迦南地偶像巫术文化盛行,乱伦性犯罪盛行,神要百姓分别出来,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礼仪,饮食上的圣洁(利未记16),敬拜神上面的礼仪都表明神要他的百姓分别为圣,过圣洁的生活。(个人觉得单是饮食就已经非常高明,饮食文化保持自身习俗是很难和其他民族融合的)

从建立律法初期,有些案例是杀一儆百,要让百姓明白神的律法干犯不得,就像建立教会初期,彼得也惩罚亚拿尼亚那对欺瞒圣灵的夫妻,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情况和背景,明白早期来说这些很重要,为了保护神的百姓,建立对神制度的敬畏,忠心,遵行等非常重要,所以神容不得那些干犯神的人,但神同时也赐下怜悯,虽然很多死刑(20章),但实行的过程中很多怜悯和饶恕,并不是完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模式。神强调的是爱神,并爱人(19),善待仇敌,邻舍等。在以后我们看到耶稣来到时,对待这些有了新的解释,对待麻风病人和血漏妇人以及各样病症的边缘人,重新阐释了人们对神权柄和大能的认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1500字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1500字心得感想范文:这是一本精神病以及疑似精神病的访谈录。

精神病,通常叫神精病或者疯子,在我概念里大致就是神经不正常的人,武疯子打人文疯子疯颠或呆滞。上中学时曾经被个疯子惊吓过,是个个子不高的男人,总是穿着一件很新的有折印的衣服等在我放学回家的半道上,当年矮东瓜的我骑辆迷你小自行车,那个男的总是冷不丁的从天而降横冲过来挥手就打或是作势拽车,吓得我那阵子对那段路的心理阴影巨大,此后N多年直到现在但凡做到放学的梦就总是在绕路绕路绕路。

当然这本书写的不是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疯子,而是各种奇异的案例。其实还挺佩服作者的,为了满足好奇心可以真的去做精神病访谈这种事,我也对奇型怪状的人很好奇,但也仅只限于坐马路牙子边窥觑各色行人,真是弱爆了。

如果按一个普通人的眼界,这本书例举的疯子大都属于妄想症类型,有妄想到杀人的,有妄想到自残的,更多的是痴迷于量子物理,时空转换,外星人,科学目前无解的,以及神神鬼鬼什么的,越琢磨越神奇,就把自己琢磨进去了,而这类型的往往智商很高,思维清晰,逻辑分析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有些论调想要看懂还得颇费些脑细胞才成。

其实这么看来,疯子的界限变得很模糊,有说“不疯魔,不成佛”,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刹那,可能成就为天才,也可能沦为疯子。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就天才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马云跑去跟唐玄宗说,亲,荔枝顺丰包邮,支付宝走起?马疯子必卒于欺君之罪。所以,一个爱因斯坦后面站着千千万万个精神病,社会的发展推进还真离不开这些脑回路清奇的疯子们。不合时宜的天才就一定是疯子,如果真有穿越这回事,得务必记得悄悄地进村,声张滴不要,不然百分百被当成疯子被拍成肉泥。

我打心底里佩服那些因探究人类未知领域之真相而走火入魔的男女猪脚们,比如那个琢磨玛雅文化的神人,那位精神病院的“镇院之宝”,和那只全世界最香的苹果,如果我是作者,估计我就被他们带着跑了,兴许得求着镇院之宝带我去往时间的尽头瞅上一眼,或者也闭个关感受一下所谓“感觉”到底是个什么感觉。

我也爱看那些神奇又显得很有逻辑的故事,比如迷失的旅行者,如果我是他会不会在这个地球活得特别得瑟,比如转世和永生的故事,听上去真没毛病。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些奇异的人,就好比我们是生产线上的标准件,可也总会有些非标产品流出,读书笔记它们具备标准件所不具备的某些特性,但不被公众所认同,便被认为是异已。心怀秘密的人独孤求败,得不到大众的认同,内心孤独,郁闷至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神神鬼鬼的故事那就真是疯子界的翘楚了,有些症状大概跟种蛊一样,来去莫名,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未知的东东存在于我们周围,天知道我打字的时候旁边有些神马我五官感受不到的东东在盯着我。

瞧,他们琢磨过的大多数问题我也想过,比如,四维空间到底什么样,我们是不是一个巨物头发丝里的一个小细胞或是一个头皮屑,整个宇宙是不是某个小孩子手里的一个溜溜球,阿里的碎石山的那些碎石头是不是漫山的大石头有一天集体自残的结果。瞧瞧,我果然是有疯子的潜质,我是一个被耽误了的精神病----被懒惰耽误了,因为懒得仔细琢磨。我离疯子只差一点——执念。

网上质疑这本书的很多,大都认为作者偷换概念,科学知识匮乏,虚构成份多。其实看小说而已,何必较真,有趣就好,可以放下柴米油盐之日常烦心事,抱着一本书天马行空一番,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作者:米粮

《阅读《天才雷普利》读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天才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