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红旗飘飘引我成长初中班读后感

红旗飘飘引我成长初中班读后感

《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1000字。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在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往往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也许以下内容“《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1000字”合你胃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坚持信念永不言弃——《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1000字:

《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这本书,生动地介绍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如革命烈士方志敏、铁血将军陈树湘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红军长征过雪山时年轻女战士小董的动人事迹。

她那年才13岁,本以为过雪山很简单,可真正爬的时候却困难重重。寒冷、饥饿、疲劳、高山缺氧等种种不利因素时刻威胁着她年轻的生命。

眼看有的战友牺牲在雪山上,但她仍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前进,永不言弃,最后随大部队胜利地翻过一座座雪山......是什么力量让小董和其他英雄那样做?

那是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光明一定会驱走黑暗的崇高信念支撑着他们。正因为有成千上万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像小董那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壮士,我们才能战胜一切敌人,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的上空高高飘扬!

无数英烈的感人故事时刻在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并指引着我成长。去年暑假,我报名参加福建省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赛前的一个月里,我每天冒着酷暑去集训。

老师让我学习“蛟龙”号航模的拼装,我就按照说明书一步步地付诸行动。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美工刀太锋利,我不小心把右手指割了一道深深的伤口。当时鲜血直流,我忍着疼痛,在妈妈的陪伴下到医院包扎处理。

第二天,我受伤的手指又不慎被502胶水粘到,又烫又疼,我还是坚持集训。回家后妈妈见状对我说:“乐霖,不然你就放弃比赛吧,在家把伤养好。”读后感我马上回应妈妈说:“不,我一定要坚持到比赛那天。这点小伤口算不了什么,比起长征中的小董姐姐,真是天差地别呢。”第三天,我拼装航模的螺旋桨。螺旋桨的零件非常细小,我忍着伤口的疼痛,仔细地逐一拼装.....第六天,我终于把整艘“蛟龙”号航模拼装好并试水成功。

比赛结束,我如愿以偿地取得了福建省航模锦标赛“蛟龙”号拼装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初次参赛的我是选手中年龄较小者,却能获得好名次,就是因为小董坚持信念、永不言弃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鞭策着我。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还会像小董那样坚持到最后胜利。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是多么温暖和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身边的一切,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之栋梁。

五星红旗,我永远爱你!作者:曲乐霖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中外名著:《红旗谱》读后感


读书至少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小编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尽在小编,欢迎您的关注阅读!

【篇一】红旗谱读后感

经过了漫长的几周,又到了我们交作业的时间。这次,老师让我们读的是《红旗谱》。这本书在老师给我们留下作业的第一周就接触了一点,一直都是稀稀落落的读着,以致于读完以后,没有什么没完整感,更不知道写这篇读后感要写些什么。那个时候时间很急夜很紧,就没有什么空余的时间来完成着篇作业,以致于把它拖到了最后才上笔来写。

《红旗谱》这本书,说实话,读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因为依照个人兴趣来说,我平时不爱读这类的书籍,要是读的话也是强制性的读一些,又因为这本书读的真的不是很完整,很清楚。所以,在周末的时候在网上找了《红旗谱》的*来看了一下。看完这部《红旗谱》的*,感觉关于这本书的一些小小的琐碎的记忆就统统的都被串联在了一起,能够理清了这本书的脉络,形象的了解到这部作品它究竟讲的是什么内容,通过这个过程,引发了我的一点小小的思考,在理解文章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篇目的时候,如果不是很懂,就可以借助一切别的方式,来帮助你来理解这些篇目或者文章。我觉的这个方法真的很有帮助,这也提醒我们在一种办法行不通的时候可以换个思维方式来想一下,这样就能让问题很容易的被解答。

在还没接触过这本《红旗谱》的时候,觉得这本书肯定特别的无聊,讲的很老很老的一些事,记得当时学校的音乐厅还有南开大学关于《红旗谱》的巡演,同学们都去了,而我因为一些事情没有去成,当时还在自我安慰的说,没有什么好看的,不去就不去了,因为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一些类型的话剧,所以也就心安理得的没有去,但是,等到该写作业的时候就后悔了,因为真的不知道怎样把这些小片段串联起来,只能自己找*来看,做重复性的事情。所以,通过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要只顾及自己的兴趣,要广泛涉猎知识,这样才能在用的时候为我所用。不至于像个无头的苍蝇一样,不知从何下手,好了,好像有点跑题了,该步入正轨了。

《红旗谱》这部书主要讲了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的变迁,深刻的描述了中国农民在*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的曲折历程。其中,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冯兰池斗争结果却家破人亡。朱老明最后也是倾家荡产而告终,朱老忠和严志和作为新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吸取了教训,在斗争中找到了*,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随之,新一代的革命者也诞生了,他们在斗争中逐渐成为了无产阶级战士。那个年代注定动荡不安,《红旗谱》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和地域的基础上,塑造了性格鲜明地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他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

通过这部书,我也能学习到语文的一些知识,书中人物的形象鲜活,爱恨分明,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刻画生动的展现了北方农民的豪放粗犷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这本书的了解,也让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入党有了更高的热情,所以,我们应该多读红色经典,了解历史,了解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学习,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个性,学会理解,学会忍耐,学会珍惜。紧紧拥护在党的周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篇二】红旗谱读后感

阅读《红旗谱》,自己好像回到了旧*主义革命的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因为《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反应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矛盾老先生曾称赞过这部作品:“《红旗谱》是里程碑的作品,《播火记》也是里程碑的作品。《红旗谱》揭开了悲壮的中国农民斗争史,是一部撼动人心的作品。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

所以在阅读这部作品之前,我先了解了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才知道为写《红旗谱》,梁斌曾“三辞官”:第一次是辞新武汉日报社长之职;第二次是辞中央文学研究所机关支部书记之职;第三次是辞天津市副市长之位。梁斌辞官的初衷只有一句话:不写好《红旗谱》,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于,共计120万字的《红旗谱》三部曲长篇画卷,即《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问鼎文坛。梁斌的脾气很倔,倔得硬气、刚烈。“*”期间,他被造反派批斗。有人问他《红旗谱》是不是大毒草,是不是“王明左倾”路线。梁斌坚决回答:不是。一次,有个造反派叫他站在高凳上,一脚踹倒凳子,将他重重摔在水泥地上,问他承不承认,梁斌爬起来依然坚决回答:不是。平时没事梁斌就爱和老百姓聊天,门口卖菜、修鞋、拉煤的无不说“梁老是个大好人”。遇到不平事,梁斌定要管。有位革命老同志的遗孀生活比较困难,有关部门说,老同志去世了,以后不会常来了。老太太找到梁斌哭诉。梁斌火了,马上质询那个部门负责人,事情很快便解决了。梁斌一生最珍视的莫过于他的手稿。19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纷纷逃跑,梁斌却冲向书房,“我的手稿!我的手稿!”他不顾一切地喊着,将手稿紧紧搂在怀中。当时书柜里还有他多年收藏的近300幅珍贵名画,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惟有手稿。梁斌写了《红旗谱》,《红旗谱》中也写着梁斌的一生。作者不是在创作文学作品,而是用自己的亲眼看到过的事件来告诉大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且最终一定会获得胜利。

这个故事给我们呈现了在建国之前一个偏僻的山村祖孙三代不断反抗地主阶级,军阀统治等压迫,最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仔细品读了这本书,感觉作者在用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了一段发生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身上的抗日故事,这不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而是真正存在的一段历史,里面的人物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他们被压迫着,他们希望得到解放,虽然在斗争的过程中不免挫败,不免伤心,但是只要不放弃,勇敢的向前,一定会获得最后的胜利。而在其中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最为突出。朱老忠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的艺术典型。他急公好义、有胆有识、坚忍不拔,在他身上,体现了深广的历史内容。朱老忠具有中国农民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己为人的朴实品质。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斗争精神,当他寻找到革命道路后,又有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当然在《红旗谱》中,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比如青年一代如江涛、运涛、大贵等成为作品中革命思想的领头人,反抗斗争的真正战士,是中国革命的希望之苗,是用熊熊烈火燎原的带头人,正体现了革命思想根固人心,体现*的精神无处不在。运涛、江涛都是农村知识分子,在广大农民还没有觉悟时候,起着革命的先锋与桥梁的作用,直到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屡遭失败,并在唤起了民众之后,有组织有觉悟的农民阶级才逐步承担了历史的革命重任。总之,梁斌在《红旗谱》中不仅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在这过程中更向我们展现出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当然,小说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物关系中,通过各种境遇多侧面地全面刻画,人物形象能够十分丰满,栩栩如生的原因除了作者非常高明的写作手法之外,还有作者的亲身经历。梁斌发表的《漫谈<红旗谱>的创作》的文章里,梁斌反复谈到了他的经历、经验和个人记忆,朱老忠、严志和、运涛、江涛、大贵、二贵、春兰等人物,都有原型,都是他少年、青年时代经历的人和事,并且在他过去的中短篇小说中都出现过。但也不全是现实。梁斌说革命文艺需要加强美学因素:“书是这样长,都写的是阶级斗争,主题思想是站得住的,但是要让读者从头到尾读下去,就得加强生活的部分,于是安排了运涛和春兰、江涛和严萍的爱情故事,扩充了生活内容。”

不过,我还是觉得《红旗谱》这部作品还是真实的,有效的,它将生活气息和革命斗争精神达成统一。它既写出了祖国历史的风云,农民心灵的演变,又再现了中国农民走向革命的历程,总结了两千多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以及革命获得重大的成就。

在读完《红旗谱》之后,我更感受到了我们中国*的伟大。体会到了中国在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之后,最后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才建立了新中国,并使国家走上繁荣富强之路,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在过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这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也会为了我们后代而奋斗,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的。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读后感1000字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读后感1000字
在这个很忙碌的假期中,几乎每一天都挤出了点时间,即便是在旅途中,飞机上、大巴上、火车上,我都会读几页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这本书的。之所以从几十本书目中选择了这本书,是因为连着两年在上海培训学习都聆听过于漪老师的教诲,感受过这位教育前辈的思想滋养。每天几分钟的阅读,更让我觉得是在和于漪老师对话,也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之路。
书中有很多话是值得细细品读的: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教师应该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人,他对这个世界永远有一种好奇,保持着发现的眼光,每逢遇到一个新的领域,他不是畏缩后退,而是积极地进入,去了解更多,包括他周围的世界也要去发现。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很有魅力,因为他经常会跟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和发现。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领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递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如果没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么能要求我们的学生呢?要使学生有文化,教师首先是文化人,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中吮吸养料,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以高尚情操熏陶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方能如春风化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专业,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唯有创造,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新挑战,创出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唯有创造,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领悟教师的真谛。
教师的教育魅力中,形象魅力是表面的,初步的;情感魅力能使学生受感化;学识魅力能使学生真正信服;才敢魅力则有利于凝聚学生;品格魅力既影响学生的品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读后感)

品读《教育魅力》,让我认识到,教育魅力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精神。就如同于漪老师说的那样,生命与使命同行。作为教师,我应该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我的教育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引领着我的学生,散发恒久的光辉。因此,在工作之余,更要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有着人格和学术魅力的教育者,我的生命也将在三尺讲台上一直延伸

在历练中成长_《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在历练中成长_《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傅雷家书》是小队友所赠的一本书,读来让我受益匪浅,深表谢意。读此书犹如受教于一位学识丰富,见多识广的父亲,说来傅雷先生真的是一位情感和文化水平都很高的大师。

也不免觉得他是一个很会为孩子操心的人,想必这样的情感状态也着实让他比较辛苦。但我还是很欣赏这样一个恨不得把毕生智慧都奉献给自己孩子的人。

关于他教育孩子的观点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值得我们从中汲取营养。这样的教育并不局限于家庭和个人发展,更是有许多是上升到家国层面。可以称之为有情怀、有涵养的家庭教育。

傅雷的家书言语平淡朴实,意蕴深刻。作为一个翻译家,他是博学多才的。饱览群书铸就了他深厚的修为,崇高的追求让他的情感不至于泛滥。

尽管他内心的情感是多么丰富,但他懂得理性与克制。

第一辑中所谈的主题是编者将其概括为“历练”,谈到痛苦、罪过、感情、修养、名利、孤独、赏识、交情、反思、节制等。

我且挑一二谈谈我的看法和感受。首先说说原文笔记的第一句话,处于第一辑的首页。这句话便很好地阐述了一个人的经历塑造品格的重要性。而对于整个主题“历练”有着非常独到的概括,所以以上所谈到的痛苦、名利等都是人生的历练。

在面对这些历练的时候,傅雷先生与他的孩子倾心长谈,同时也提到了他自己过往的一些错误,如句3所说亦是傅雷先生对自己过往教育孩子严苛的一个反思,觉得自己的严格和不近人情给孩子带去痛苦的童年。

句14其实就深刻诠释了傅雷先生自己的人生态度,他的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去跟他的孩子传授人生真理,而是用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以及自己的反思去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他通过反思自己过往时期的不足而警示自己的孩子不再重蹈覆辙。他既是以一位父亲在教育孩子,也如孩子的良师益友那般。他的父爱是平等的而不至于在孩子面前高高在上,他的道理是身体力行的而不至于让孩子只是在听教,这也就很好地诠释了身教的意义。

他时常鼓励孩子遇到什么事情跟自己说。给孩子极大的情感慰藉。这是现在多少父母所不能给孩子的。“父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又还有谁关心自己的孩子呢?”文中大概说了有这么一句话。他的口气里都没有什么责备,而是一种谈心的方式,在和自己的孩子拉家常一般地讲述着人生的道理。那些

我想这些无论是身为人父母的还是处于年少之人,都是值得领会和品读的。无论身于何种职业、身处人生哪个阶段,本书的灵魂教育都将不可多得。

本书不仅给我带来深刻的道理,亦是灵魂的陪伴。我开始真正地领会到:在经典中可以寻找到灵魂的陪伴和精神的充养。傅雷先生的家书,让我对自己的情感更加自信,让我的灵魂有了引领,让我的内心多了一份力量。

这些日子,每逢读起他的文字,我便会心静如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又会震撼多少灵魂?人生的历练,有傅雷先生的家书相伴,灵魂将永不孤独,更不会迷失。

最后还是要谢谢小星星为我所挑到的这么一本好书,给我带来的是灵魂深处的伴侣,这亦是一份独特而极具价值的精神食粮。

《成为我自己》读后感1000字


世界上没有没有创伤的人,人一出生就带着创伤而来。

有些创伤可能一生都无法和解,但我们可以带着创伤前行。

读亚隆的回忆录《成为我自己》,在他母亲去世10年后,在他的晚年,梦中妖魔鬼怪缠绕着......滑入黑暗,他挥舞着双臂拼命喊到: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

在被黑暗吞噬之前再度大喊: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

亚隆继续写道:我从枕头上爬起来想把梦境甩掉,即使在这时候这些字眼依旧哽在我的喉咙: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

亚隆是多么的沮丧,他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都以这名可悲的妇人为主要听众?终我一生我想要逃离逃开我的过去。终我一生我都在追求解放和成长,难道我既没有逃脱我的过去,亦未摆脱母亲?

看到这里我无比的触动,泪流满面。

一定意义上每个人都带有原生家庭的创伤,即便大师也不例外。

01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从小父母都很严肃不苟言笑不善言辞。虽然没有被粗暴的打骂过也没有被夸赞认可和欣赏过。

从小到大每做了一件自己觉得还比较满意的事情,幻想中就想到老师领导或者更多的人认可欣赏自己的样子。

我大多时候是个自力更生的人,很多事情不求人独立完成。

其实更深层,害怕去寻求帮助的时候被拒绝不被支持,似乎自力更生成了一种自我保护。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体验到能力的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

这些年也做出了些成绩,每次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就特别的开心和愉悦。

每个人都有想要被拯救和提携的幻想,这个渴望贯穿人的一生。

02

我的朋友小琪给我讲。

她从小看到妈妈的脸色总是不开心,她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做了什么错事惹妈妈更不开心。

有时小琪内心中会隐隐有些愤怒,一直不明白在生什么气。

成年后,父亲年老生病后不能自理都是妈妈在照顾。

一次回家看到妈妈正在给父亲喂饭,脸上的表情就是小时候熟悉的不开心的皱着眉头的表情,妈妈看着疲惫极了。

小琪突然间理解了妈妈,她已经很累了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她不开心却没有把情绪释放到孩子们身上。

那一刻小琪突然间感觉到原来不是自己不好妈妈才不开心,而是妈妈真的太累了,小琪也看到了妈妈。

从那刻起小琪释然了。

如果一个人不能去感受自己遭遇的苦难,痛就不是痛了,只不过是运用了一些原始的防御,这种苦难会传递给下一代。

科胡特说环境需要让人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人。

环境应该能够提供人去感受自己的可能,不光是爱,还包括恨。

温尼科特说过,人只有感受恨时才是完整的,才能真正的成为人。

所以,我们不做完美的人,做一个完整的人,对苦难充满恐惧,但不影响我们在人生中勇往直前。

没有好父母的引领,那就自己成为好父母。

这样可以弥补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缺憾,这也是一种升华和利他。

在亚隆的回忆录中,他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个完整的人。

读他的书本身就是疗愈。

最后讲一个故事:

一个婴儿即将出生,他很不安。

问上帝:明天我就要到地球上,可我什么都不会,也听不懂他们的话,怎么办?

上帝说:你不同担心,我已经为你选好了一位天使,她会守护和照顾你。

婴儿又问:听说地球上有很多坏人。

上帝安慰他:放心,那位天使会保护你,她爱你胜过自己的生命。

婴儿很开心:真的吗,快告诉我天使的名字!

上帝笑着说:你可以叫她妈妈!

相信《《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红旗飘飘引我成长初中班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