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韩寒青春读后感2000字

韩寒青春读后感2000字

拾乡愁,忆青春,颂改革——《群山绝响》读后感2000字。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中外经典名著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只要我们认真的看过一本书并投入进去,就一定会在书中感悟到不一样的人生道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有没有写过有关中外经典名著的读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拾乡愁,忆青春,颂改革——《群山绝响》读后感2000字”,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拾乡愁,忆青春,颂改革——《群山绝响》读后感2000字:

淳化作协通知读方英文长篇小说《群山绝响》,我也报名参加了阅读活动。

书是学生任红妮从县文联捎回来的,红妮把原著《群山绝响》(后简称原著),是隔门递给我的。(去时正午,午饭加午休,学校有纪律,周内师生不准随便出入校门,不得会客,内不能出,外不能进。校门外度留着几个拿书本的通宿生,到校尚早,等候启动大门,进入校园,因而,我只能隔门接书。)

一本未启塑封的、且厚实的原著,一页黑底镶嵌着金黄色字体的封面,在午阳地照射下,黑黄互相映衬,显得庄重与肃穆,深沉而凝重,看得出这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性小说。

开起塑封,只见作者近照和两页原著毛笔手稿外,无前言、无目录、无说明、无梗概、无名序、无自序、无美图、无评论的“八无作品”,带着浓浓的墨香,赤裸裸地把我带进了“七年级教室”,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同原著内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一本307页,25万6千字,分65个小节,一气呵成的原著。承载着历史,溢满着乡愁,回味着青春,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气神,蕴藏着真善美、假丑恶的时代故事扑面而来。迫使我不到四天时间就囫囵吞枣地吞完了全部内容。

吞完原著,仰起头,远眺绝响的群山,深深地呼出一口长长的气。换气之间,迸发出内心的读书感悟:“好书,妙,绝,憾。”终于有人敢说了,有人敢写了,出版社也敢出版了。

妙,不但奇妙,而且美妙。原著描写的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少年时代。少年是美好的,少年是阳光的,少年是时代的花朵,少年是河水清澈的上游,是鸟儿在树上活蹦弹跳的欢叫。原著就把四十年前一群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纯真无邪的少年跃然纸上。读着原著,心里却想着去寻找少年的自己,和原著人物是否可以对号入座,或者寻找故事中的现实人物。原著把现实与故事融为一体,好像在诉说着自己,你说妙不妙。

绝,绝对,独一无二。少年时代的事是人一辈子最难忘的、印象最深的,也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原著就把40年前的乡村社会,通过描绘乡村少年的生活、学习、成长,还原了人民公社时期的人生百态,并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40年前,恰好是改革开放初期,从侧面解读了“为什么要改革要开放”这一社会大主题。用少年时代的生活史、成长史,解读社会大主题,以小见大,以小映大。我今年67岁了,头次读这样的小说,你说这还不绝吗?前无古人。

憾,震撼,十分震撼。读着原著,解着乡愁,听着乡音,寻着童韵,觅着童趣。从七年级教室进入,把我们引进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白天黑夜。原著把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矛盾、社会现象揭示得淋淋尽致,使人感到震撼。

震撼一,原著是小说体裁,却以散文语言阐述,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萝卜一个坑,慢慢进入,层层推进,渐渐扩展,节节上升,达到高潮,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真实客观地记录。小到一个火柴盒,一个鸡蛋多少钱,人们一天挣多少工分,十分工值多少钱等等。语言平淡,语气平顺,但读后让人感到荡气回肠,亲切有加,回味无穷。这的确是人民公社时期,乡村山野生活的真实写照与再现。

震撼二,原著精细逼真地描写了人民公社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和生活。人民公社时期,众生不易,却都能顺应与变通,展示出令人叹息的生存智慧。原著中的不同人物,不同角色,在不同环境中,采取不同的生存方式,都能生存自如。就连乞丐也像“佛”一样对待与供奉。乞丐只要求在门下,定会赠与或饱腹食物,或急用所需。原著内接近十次呈现了对乞丐的描述。其中一位乞丐还对赠食者加以报怨:“我已经饿了三天了,再饿一天就死了,你救了我,不该这样做。”折射出人民公社时期,天下人民生活既清苦,又辛酸;既包容,又怜悯;既互帮,又互助。原著尽量保持了强烈的日常性、平常性、平淡性、普通性、大众性。还原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社会现状,再现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生存场景。平淡地让人感到震撼。

震撼三,原著表现风格既清新幽默,又满目惆怅,故事设计的真实而传神。从公鸡踏蛋,到狗娃连蛋;从猫娃洗脸,到鸡鸭踏翻食盆;从给军嫂擦奶水,到元尚婴谈情说爱,写出了人民公社时期人民情感的纯净。原著没有压抑和暴力,却给人们带来一种伤感和哀怨。诸多形象生动的人物让人好笑又心酸。幽默的让人感到震撼。

震撼四,原著的故事情节曲折婉转,起伏有度,起落恰到好处。原著一开始,各路人马,各路故事像溪流一样,慢慢的、平缓的、平淡的、平静的向读者娓娓道来。特别是元尚婴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元尚婴从小就有上高中的奢望,到了上高中年龄,为了疏通关系,送完了所有肉票。小队盖印章,怎么也找不到印章,结果被老鼠叼到了洞口,又被小鼠啃咬。为了元尚婴少跑路,会记施展自己的权利,用自己的五个手指头分别为五个党员按手印;大队盖章时,要拿大队长的半拉核桃;公社丘干事接受礼物不说,还要现成的烟熏肉。看来一路畅通,水到渠成,结果却事与愿违,上高中无望。幸亏万水贵的死,给了元尚婴上高中的机会。而且好事连连,吴小根的牺牲,给元尚婴带来了奇迹。一夜之间吃上了商品粮,有了月收入24元5角钱的固定工作,故事达到了高潮。本来这就是最好的结局,然而,原著笔锋一转,干了一天邮投的元尚婴,除了干完分内工作外,又积极干了分外的工作,“给军哥拍发电报”,干得很出色,一片赞扬拥护声。谁知一夜之间,就因一张大字报,使元尚婴的命运又有了很大很大的逆转。辞退工作,劝其退学。故事戛然而止,原著落笔谢幕。给读者留下了千丝万缕的牵挂、回味、反思、呐喊、想象。此时此刻,人们不由得鼓与呼:还是改革开放好。

以上就是读了方英文老师《群山绝响》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有不妥,还得请方英文老师海涵。还得请文友多多指正交流。作者:魏志孝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忆亲恩》读后感1000字


《忆亲恩》读后感1000字:

当我轻轻点开(忆亲恩)这篇文章时,我依然抱着一贯的漫不经心。因为,那些乡土.乡情.乡愁的文章实在看了太多。其中亦有真正的好文章,让我共鸣,让我的情感跟着或悲或喜。但许多时候,也常因文章中一些隐匿的情感刻意而反感。

我始终认为,情感文章,特别写亲情类型的文章,应该是最朴实无华的,它不需要任何修饰词,也不需要任何语法上的投机取巧。当然使用修饰词可以让文章生动深刻,但若使用过多或不当,便给读者一种情感上的虚假。一旦融进这些额外的东西,那么,这篇文章写的再好,都会予于读者一种无聊的作。这就像一个人,有了一副好皮囊,却非要再去整容。

我并不是想否定文章中作者对往事和亲情或乡愁的良苦用心。我只是讨厌在情感文章中对情感的虚浮和包装。至少在我的三观里,诚实的写文章,是我的信念。看到好文,我可以毫不吝啬我的溢美之词,毫无心机毫不做作的夸,当然,还有虚心的学习。

之所以今天写上这些话,皆因这篇(忆亲恩)。这篇文章,并没给我惊艳之感,却让我一口气读完,逐字逐句,没舍得停下半分钟。读完整篇文章,我为之前的怠慢而不安。闭上眼睛,仿佛内心被灌满了风,那渐来渐去的风声里,是作者苦涩仿徨的童年,伟大质朴的母亲,寡言似乎薄情的父亲,困苦窘迫的生活,无能为力的心酸和心底执着的渴望。所有生活的百味,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酣畅淋漓得以解脱。

静心品读,或者说是我有意在文章中寻找那些令人生厌的造作。但是,我不是奉承也没必要奉承。整篇文章让我感觉作者竟是一气呵成。文章衔接自然,脉络清晰,人物个性的描述真实形像。难能可贵的是文章中的情感叙述,丝毫找不到一丝的浮躁和用词的刻意。倘若亲情文章借用那些溺宠或惊心的词汇来表达,那么文章便落了俗。

对于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经历和环境,我是从未经历过。但我相信,文字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是思想与灵魂的独白。通过文字,与作者可以惺惺相惜,可以温暖也可以对话。在文章的后段,作者所表现的对亲人的理解,宽容和大度,对亲情的感恩,对生活的不屈,对往事追忆中那日夜纠结无法释怀的遗憾,让我动容。唯一让我觉得欠缺的是,最后一节有些拖泥带水画蛇添足的感觉,倘若删除,结尾更会憾动人心深处的思考,更有力度和回味无穷。

此刻,我依然陷入此文的情绪里,皆因这篇文章赋与我内心深处的安宁和对亲情的感恩与深思。作者|伊莲

《梦在青春在》读书笔记2000字


《梦在青春在》读书笔记2000字

最近看了两本书,都是让我爱不释手、一有空就立马捧在手里的好书。

一本是毛姆写的《月亮和六便士》,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原型是印象派画家高更,看完后不禁为他的一生唏嘘不已。中年以后的高更抛家弃子,在塔希提岛过了一段世外桃园的生活,后来染上麻风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双目失明,整个村子的人都远离他们,不敢靠近。他与土著妻子、三个孩子和一位老人在岛上一座被鲜花和绿树包围、远离人群的孤独却美丽至极的房子里度过了最后的时光。临死前,他天天关在黑乎乎的屋子里,不停地在墙上作画,四面的墙被他画满了塔希提岛的生活场景。他要求妻子在他死后把房子全部烧掉。他的妻子真的一把火将它化为灰烬。高更的一生不仅触动我的内心,而且产生了很多的共鸣。我能够理解他读懂他的想法,他的寻找,他接受到的生命的感召,甚至他的怪癖,他的与众不同,他的不顾一切和义无反顾。

又偏题了!嘿嘿!

另一本就是我想说的重点,新东方俞敏洪所著《梦在青春在》。

似乎我永远都在流连青春的题材,梦想的主题。呵呵!这样挺好。无论如何,我对未来充满希翼,对生活充满激情。尽管我有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狂想,和也许根本无法实现的所谓理想。即使是最最牛逼的人,也无法实现所有的理想吧!何况我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女人。

可人活着的意义不在于现在已经拥有的,而是永远对生命保有的好奇心和激情,不断涌现的新想法新思路新的追求,精神的,物质的,都有。

记得,一定要时常仰望星空。

老俞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炫目的文采、矫揉造作的情感,有的只是平实、朴素和真实。可是你能深切地感受到,在55岁的他身上,青春的闪光。

以颜值控的我的眼光来看,老俞算长相困难的一类。如果回到大学校园,绝对是我也不会搭理的那类男生。但这本书的封面,戴着普通黑框眼镜的老俞背着户外休闲双肩包,穿着墨绿色的体恤和卡其色休闲裤,自信而从容地裂开嘴微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我只想说:真***帅!

也许你会说,女人都是势利眼,不就是觉得人家现在功成名就吗!

这的确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事业有成的男人会得到更多的肯定。

但有权有势、有名有利的人多了,比如煤老板、位高权重的官员等,不是每个人都有思想、有情怀、有理想,还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

老俞在书中写道:“是不是穷光蛋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你的气质,气质包含你的志向、梦想等。”

所以,即使没有很辉煌的事业、丰厚的财富,但有积极向上的能量,有不因善小而不为的精神,有认真生活、热爱生命的态度,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我更加推崇和认可的是作为一个有使命感有良知的企业家的老俞,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是他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跟我有太多相似之处。

比如,他喜欢晨浴,以唤醒沉睡的细胞、精神抖擞地迎来新的一天;晚上通常不洗澡,因为睡前洗澡会让人清醒,影响睡眠。我能说我也喜欢晨浴、常常晚上不洗澡带妆入睡吗(偷笑和脸红)。

又比如,他喜欢喝酒,并且酒量惊人;喜欢大排档;喜欢一个人旅行;同时喜欢一个人静静思考和一群人喝酒聊天说笑;热爱旅行并且从不跟团;喜欢写日记……

书中有很多所谓的“鸡汤”,不是那种令人生厌喝完想吐的鸡汤,而是照耀前路、开启智慧的光芒。

“一个人可以过贫困的生活,一个人可以过孤独的生活,但是一个人不能过内心没有火焰的生活,一个人不能过内心没有渴望和向往的生活。”

“‘人这一辈子活三条命,分别是性命、生命和使命’。这三个层次一级比一级高。”

当你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挫折和成功对你的人生来说都是宝贵的收获,永远比你在一个已知的世界中洞悉全部的未来会有更大的收获。”

“我喜欢北大人那种不理性的气质,北大人的理想主义,哪怕是空想主义,都是北大这一百多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和思想的源泉。”

他翻阅了白落梅的《岁月晴好,现世安稳》,评价是“除了文笔的堆砌,实际没有什么太多的内容,更多的是矫揉造作的感情,和假装悟透生命的梦呓。”我也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文章。

昨天在书吧快速地浏览了一本很早就知道的书,尽管作者也费了不少力气,但内容苍白无力,能感觉到作者各种知识的缺乏。这是一点都藏不住的。一个人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人间沧桑和跌宕起伏、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还阅人无数后,才能写出有思想m.i1766.com有灵魂的东西,否则就会象一杯白开水一样言之无物,或者无病呻吟。就象我自己写的文章一样,肤浅而幼稚。哈哈!

“Think big do small.”

“十年前,我有很好的机会去做房地产……但我没有能力应对资源拥有者如狼似虎的眼神,也不愿意用尊严交换资源。”

“我为什么要买游艇呢,一艘游艇要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年最多玩几天,其他时候就放在码头,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买。”

“在中国,你出生以后,得到的教育是等级教育,这是你爸爸、这是你妈妈、这是你老师……这是你的领导、这是你的父母官,其实父母官是侮辱你的词,他们是父母,你就是儿子。”

“当奴隶变成主子以后,通常比主子更加凶恶。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人最后拥有了资源,做事情最狠,因为他们从什么都没有到拥有资源的过程,就是不断被社会侮辱的过程。”

“一个铜板看的比磨盘大的男人简直应该自己一头撞死,因为这样的男人让男人世界黯然失色。读到这句简直想为老俞拍手叫好!我也最讨厌这样的男人。

“人有时自以为得到某个东西后会解脱,比如没钱时觉得有钱就是解脱,没事业时觉得有了事业就会解脱,自卑时觉得自信就是解脱,结果发现,人生不过是从一个坑跳出来又跳进另一个坑……追求幸福快乐带来的是更多的痛苦。”

……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业经营、人生悲苦的看法,无法在此一一引用,如果有兴趣,那就买一本来看吧!

最后,送给你们书中的一句话:青春就是拥有激情,相信未来!

文字润人心——《忆儿时》读后感600字


文字润人心——《忆儿时》读后感600字:一幅妙趣横生的漫画、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这似乎便是丰子恺生活的全部,简单而又清雅,如“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是人间至味,忘不掉的清欢。

他的文字是如此的恬淡,像一条缓缓在山涧流淌的小溪,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以致于不觉得丝毫的枯糙,反而蕴含着无尽的意境于深情。在他所有的随笔之中,我最喜的还是《亿儿时》了。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作者回忆了童年三件难忘的事,养蚕、吃蟹和钓鱼。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从丰子恺的笔端流淌出来,却仿佛有着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在干涸世道中粗粝的心灵都会被滋润如水,像久玩成玉的手串,细腻又令人心安。事情虽微小,可仍能从中窥见丰子恺的的善良之心、童趣之心。若无童趣,他的笔触绝不能如此活泼,读文之时便可见小时候的丰子恺在跳板上的行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蟹的那幅其乐融融的场景了。若无善良,那么文末三处的愧疚又从何谈起呢?

甚是不解为何丰子恺能写出这么令人温暖与感动的文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国仇家恨面前,大多数人选择了以笔做枪、以墨做箭,痛斥外虏,讦骂国贼,可他却选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在当时并不能为人接受甚至遭到白眼与嘲笑的路,一条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为之的路,可丰子恺却顺利地走完了,也走出了自己的光芒。他用并不华丽甚至于平淡的文字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用并不夸张但温柔的漫画使创伤结疤。他将在战争中难得一见的美与自然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他们忘了悲伤与愤恨,给他们最好的希望,向最纯正的美奔去。

在我眼中,丰子恺是最有儒者风度的作家,亦是人间不可多得的“活佛”,这一切都源于他内心的真、内心的纯。作者:周徐鸣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纪实文学《梁家河》读后感2000字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纪实文学《梁家河》读后感2000字:

一年春深处,读书好时节。前不久,交警支队党委为三大队党支部28名党员每人购买了一本《梁家河》。作为一名政工民警,我第一时间将领回的书发放到单位每一位党员民警手中。“又是一本学习资料,等有时间了再看吧”心想道。将书发完后,我随手拿起一本翻看,没想到竟一口气将它看完了!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封面上的这句话,是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封面的照片上,习近平总书记笑意盈盈的和他年轻时的小伙伴走在梁家河村子的道路上。走在习近平总书记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已年过半百,写满沧桑的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欣喜。“立春后的阳光暖融融的洒在人们的身上,远处的山上,冰雪正在消融。”温暖的笔触,简朴平实,却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梁家河,一个地处陕北腹地的小山村。我在路遥《平凡的世界中》读到过陕北,也亲身到过陕北,多年前就见识过陕北的风情,山山峁茆,滚滚黄尘,几分壮美几分苍凉,更不用说40年前的这里是怎样一幅景象。青年时期的总书记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七年,几乎是一个人青春时光的全部。对一个充满青春激情的灵魂来说,身处当时的政治氛围和艰苦贫瘠的生存环境,面对理想和现实的激烈碰撞,该有多么绝望和孤独。

然而优秀的人很难被埋没,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充满了强大的力量,不但不怕吃苦,不忘修身,还能够做到攻坚克难,一心为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而青春正是用来奋斗的。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读完此书,我的思绪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何能让青春的枝头在逆境中绽放梦想之花,我由衷的渴望能够汲取到这种强大的力量。

为民造福的初心

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描写了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到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和对相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如今他已位高权重,回来时却像一个想家的孩子,一声声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亲切自然拉家常,村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他念念不忘。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近平总书记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很多基本的特点,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饮水思源,拳拳赤子,不论走的多高多远,心中装着百姓,才能不忘根,不忘本。

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初到梁家河,艰苦简陋的环境,穷困饥饿和繁重的农活都没有将这位年轻人打败,在磨砺中他虚怀若谷,不忘修身,刻苦学习,脱胎换骨。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范围非常广,从文史哲学到外国名著,甚至美术作品和当地县城文学期刊都是他阅读的涉猎范围。任何时候精神的力量都是不可估量的,难以想象没有书籍,身处逆境的年轻人怎样才能够坚持自我。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实践中也一样,书中写到,在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时,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脚踏实地做实事,亲身调研取真经。正是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让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我认为这一部分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的启迪非常大,从读书到实践,有了知识和真理的充实,才能够更有底气的干事创业。追求真理,就要一往无前,永不松懈。

干事创业的方法

第三部分“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做行动上的巨人”,“一碗水端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做好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领导干部身上要留住泥土味”。这些曾经受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影响的人们,在他们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读书笔记为当地人民群众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广的天地,青年民警,尤其是扎根基层的民警,如何在平凡和琐碎中书写人生的精彩,为人民群众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书中给了我们答案——“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复兴民族的梦想

第四部分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收尾。走进新时代,要有新面貌,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梁家河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整洁的农家小院,灰瓦盖顶的平房,新修的柏油马路,发展了特色种植和养殖,成立了现代化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农民们变身上班族,在自己的家门口创业就业。同时,村上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营造美丽宜居环境,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这里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梁家河,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曾经是筑梦的地方,如今是梦想成真的地方。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年初,我在大队党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片中各种大国重器的研发应用,一个个超级工程的诞生,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无不让我们青年一代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更进一步......

青春因梦想而激昂,因拼搏而精彩,因奉献而厚重,“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我是一名基层交通民警,以人民为中心,尽心做好本职工作,维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平安畅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是我所能做并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这样才能不负青春。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作者:铜川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杜程程

《拾乡愁,忆青春,颂改革——《群山绝响》读后感2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韩寒青春读后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