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琅琊榜读后感1000字

琅琊榜读后感1000字

读历史——《琅琊榜》观后感1500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当我们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可能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以往的看法。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读历史——《琅琊榜》观后感15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读历史——《琅琊榜》观后感1500字

首先声明一下,本文与《琅琊榜》关系不大。

大四上学期,我重读唐史,有所思,便构思了整个骨架,然当时并未成文。近日因夜班值岗,百无聊赖之际,灵感突发,加之观《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有所叹,遂成稿。原文标题为《唐史读后感之论中国帝王的死结》,今改为《琅琊榜观后感》吧!

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里,萧庭生身为大梁亲王,执掌17万北境长林军,将领任命不需要经过朝廷认证,长林军似乎成了长林王府的私有财产,这也难怪宋浮、荀白水等人处心积虑地想要削弱长林王府的势力。亲王掌兵,历朝历代都会让人诟病,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当时的皇帝强武有力,倒也不会生出什么大祸,怕的就是出现臣胜君衰的局面。

月前(大四上)读完《唐史》,感慨最深的就是藩镇之乱。唐廷每平定一处藩镇,为奖赏功臣,敕封其为节度使。然而,不久之后,对方又演变为新的藩镇。即使是从中央内部派出大臣担任节度使,结果也还是一样。

当时我在想,为什么不派出宗室子弟外出担任某镇节度使,这样既可以解决新的藩镇形成问题,必要时又可以拱卫中央。两全其美的办法,多好!

然而,这却永远是一道无解题。

安史之乱时期,永王李璘割据江南,欲与肃宗争夺天下。或许后世的唐帝王均不敢轻易任命宗室子弟。因为宗室子弟坐大的后果比藩镇更为严重,藩镇割据只是不服从中央,而宗室子弟坐大的后果却是威胁到皇帝的皇位和生命。等到唐哀帝时期,用亲王掌兵,可惜为时已晚,2万神策军被迫解散,亲王也一个个死于非命,唐朝灭亡。(当时我还感慨唐哀帝挺明智的!)武王伐纣成功后,建立周朝,分封宗室和功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结果几百年过去,各国血缘关系越来越远,互相攻伐,到了战国只剩下七个国家(小国忽略)。七个国家里没有一个周子弟受封的国家,真是悲哀。秦统一六国后,以周为鉴,实行郡县制,使全国各地直接受命于中央,算是当时一种明智的做法。可惜秦末的农民起义,项羽攻入咸阳后,杀子婴,毁秦宗庙,秦朝连个祭祀香火都没有留下。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一种制度。(干掉异性王之后,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称王)刘邦估计是吸取了秦的教训,分封了刘姓诸侯王拱卫中央。结果事与愿违,诸侯王坐大之后,终归会有想法,大家都姓刘,凭什么你一个庶出的当皇帝(汉文帝非刘邦嫡子,生于薄太后)。结果,吴楚七国叛乱爆发,还好有个周亚夫镇得住,不过事情得到解决却是在汉武帝时期。

让画面转到三国,司马氏篡魏成功后,也是鉴于曹魏没有强有力的诸侯王拱卫中央,让自己轻易篡位,从而分封了一大堆诸侯王,个个兵权在手。结果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的元气,后被胡人给灭了。还好有个琅琊王司马睿跑到建康建立东晋,延续了帝祚,也算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我们来到印象不太好的宋朝,宋朝历来都是积贫积弱的代名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为防止出现藩镇坐大局面,实现强干弱枝政策,皇室子弟均留在汴京。到靖康之变,宋朝皇族差点被金人一锅端,康王赵构逃出生天,宋太宗这一脉才算没完全覆灭。而在明朝,以藩王造反成功起家的明成祖朱棣也是费尽心思削藩,并规定藩王未经允许擅自入京形同造反,以此来杜绝藩王逆袭的可能性。

然而这个死结终究还是解不开。

曹升公子曾借李斯之口说:历朝先君不废宗室之意,盖以宗室为内援。勿使秦王之位沦为外姓之手,此宗室守望之责也。在内忧外患的时候,读书笔记宗室子弟将会是这个王朝最忠诚的守护者!正如辛亥革命期间,以良弼为代表的满族少壮派曾上书宣统皇帝言:奉天八旗子弟请愿前往湖北前线杀敌,护卫大清江山。因为这是一个以家族血缘为纽带建立的利益共同体,王朝若被颠覆,众人所享有的一切身份特权将不复存在,泯然众人或许都不可得,只有被赶尽杀绝、斩草除根的命运!

这一纽带关系的使用一直在泛化,近代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袁宫保的北洋六镇,均是以师生、同乡、亲友等关系招募组成,战场上不会丢下同伴逃命,官场上可以守望相助、互相扶持,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我想,正如那句老话说得那样:有些人,可用,不可信;有些人,可信,不可用。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从我记事开始,宗族关系问题影响了我近20年,近几年才真正读懂。家族血亲之缘很难得,我也很珍惜,但是思想、风骨的传承更为重要。我一直很欣赏电视剧《秦始皇》里高明饰演的吕不韦,记得他对嬴政说过:嬴秦一族的血脉从你这里才算是真正开始!

路远,人总归要散的!作者:不老的淘金者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穿越历史看孔子》读书笔记1500字


《穿越历史看孔子》读书笔记1500字及读后感范文:

《穿越历史看孔子》这本书,让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对孔子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我试着对孔子做了一次专题小研究。

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三十七日,孔子出生于战乱纷飞的春秋时期。而那时的人们不曾想到这个婴儿十几年后会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孔子的母亲名叫颜徵在,父亲名纥,字叔梁,他是当时有名的武士之一,为鲁国立过两次功,曾任陬邑大夫。孔子名丘,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名伯尼,又称孟皮。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母亲便带上孔子和孟皮去他们的老家:曲阜城内的阙里。曲阜在当时是鲁国的国都,如今,中国每年都会在山东曲阜举行祭祀孔子仪式,不仅如此,全国还建立起孔子思想学会;儒家学派,孔子与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并称为四位思想史上的顶级宗师。孔子主张儒教,老子主张道教,苏格拉底主张目的论,但是他们都是以“百善孝为先”为根本和最基础理论,由此可见,“孝”和“善”是多么的重要和分不开呀!

再说孔子,他刚来到曲阜,就被这素有“礼乐之邦”的城市感染了,于是他更加勤奋学习,这也为他日后做为“圣人”打下坚固的基石。

公元前523年,孔子到晋国,向闻名于诸侯的乐官师襄学琴。师襄,春秋时期出生于鲁国,为乐官,他擅长于磐,《史记》里说师襄:“以击磐为官,然能于琴”。孔子向师襄学琴,非常刻苦,他曾三番五次地领会《文王操》的曲调、技巧、志趣神韵和作者周文王的风貌精神。由此可见,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认真、虚心的。也因为他喜好音乐,领悟力、欣赏力都很强,以致后来在周游列国时,在齐国听到了优美的《韶》以后感叹到:“尽美矣,又尽善也!”其实《韶》是世俗结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也表达了文化思想,这也让孔子达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入迷程度。

在雒邑,孔子遇见了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于楚国,世代都为掌管周王室的典籍的史官,所以孔子便向他虚心请教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计算)。他还去请教了周王室的乐官苌弘,他也是孔子的老师之一。他擅长六艺,他还是个占卜、星象家。孔子从他那里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和“善”,孔子也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兴于诗”于孔子另外一句名言有着详细的解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看来,上一句话是对自己特长的一个小总结,而下句话就是对“诗”的一种具体描述,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早已学会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进而去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怪不得人们都说春秋时期是文化的顶峰、思想的萌芽期。后来,孔子返回鲁国后,不禁对他人感叹道:“老子像龙一样志趣超凡脱俗,能像蛇一样屈伸,又像龙一样应时变化,老子,他真是我的好老师!”这也让孔子明白了世界还很大,比他历害的人还多着呢。

到晚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后,便带着弟子们返回了鲁国,此时孔子已经见闻丰富,便开始删改《诗》、《书》,定《礼》、《乐》,修改《春秋》,孔子为此注入了许多心血,是他把中华民族的古代历史文化集合起来,这些书是中华民族思想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史上一颗闪耀的明珠!

朱熹曾说:“天不出仲尼,万古如长夜。”没错,假如没有孔子,世界上不会出现儒教,也不会出现“尽善尽孝”这个理论。世人都在学习孔子,纪念孔子,领悟孔子思想,他是世界的一代“十全十美”的思想圣人!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一本《穿越历史看孔子》帮我打开了圣人的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四(5)班贺一城指导老师:马敏

站在历史天空下的感念-《南京!南京!》观后感


最近看了下电影《南京!南京!》,影片只有两个小时,但给我带来的内心上的波澜与震撼,可谓久而不息,一直在脑海中徘徊萦绕。

电影,无疑是成功的,它基本上忠于这段历史,并没有过多商业化的手段。从宋希濂的部下与国军十万军兵的冲突到教堂里国军士兵混在平民队伍中举枪投降的镜头,还有唐先生走向日本司令部的路上对日本巡逻兵鞠躬弯腰的画面,以及那个日本兵角川在教堂里无意枪杀几个藏在暗格里的中国女子而不住道歉的场景。我认为,这些可能都是真实的,也许都能在真实的历史中寻找到事件本身的原型。至于对战争场景的刻画,对人物典型的描写塑造,那也是堪称极致。独特的历史视角,极具张力的黑白叙事影像,使得影片一开始就给人以一种心灵上的渲染。之前提到的唐先生,日本兵角川,以及国民军官陆剑雄的刻画,也一个个鲜明活现。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些即将要被屠杀的国军士兵齐声呼喊中国万岁,和几个女人边打麻将边学日语的情节。把当时战争过程中,中国军民的各种该有或不该有,值得称赞或令人痛惜的精神层次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这部影片,我体会得最多的,并非日本人之于南京大屠杀的残忍。确实,在观看的过程中,也数度气愤不已,甚至乎这种强烈到涵盖了深深的恨意。但是看完之后,我曾深深思索,所以,不想带有一种仇恨或是一种报复去理解、叙述这个问题。然后也找了一些关于史实和影片的资料,也让我有了更多的了解。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当时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国军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之后的12月4日,司令官唐生智一方面下令集中力量固守复廓阵地,另一方面命令销毁长江上全部渡船,并令宋希濂部三十六师看守城内通向下关的唯一通道挹江门,严禁部队从此处退出。可就是这个准备背水一战的国军司令,12日晚7时,却突然下令突围撤退,自己则乘保留的汽艇出逃。这和影片一开始,国军溃兵冲击城门时喊的那句长官都跑光了,让我们过去的话一样,都让我深为痛惜。其实当时日军经过数月连续作战,进攻南京,几乎没有了后勤支持。而侵华日军老兵曾根一夫的亲历记里也曾写道:自从就地征收的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军人们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这个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并且强暴了中国妇女,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

堂堂十数万大军,面对补给已经不够的敌人,主将阵前脱逃,以至于土崩瓦解,多么的令人深思!而看到教堂里躲着的黑压压的平民以及混在其中那些已经散乱的国军士兵面对着日本兵一个十多人的小队举枪投降,然后日本兵吓得赶紧派出一人向外面大部求援,上气不接下气地边跑边大喊快来人!有支那兵,有支那兵!的时候,真的觉得心在滴血。于此,我想到了某委员长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自古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此众多的人数,竟然被小股敌人压制,集体丧失战斗意志,真的是太不应该!

而后,在豆瓣上看到的《三联周刊》王小峰对话影片导演陆川的那部分内容则让我更为感触。记得陆川导演的一句话:我不是想拍一个指着自己脸上的伤疤或者头上的包说你打过我(这样的事件)。是的,翻翻我们的教科书,这段历史的描述里,似乎根本就没有中国人的事情,我们所能看到的都只是一种哭诉,中国人就只有被杀,这根本就不叫事儿。难道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要以弱者的姿态去愤怒这个事情吗?似乎历史学家们的理解就是:我们没有抵抗,你们就不能屠杀。被侵略而抵抗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抵抗了被俘虏了,也不能因为抵抗了而屠杀。而我想要问一句:为什么不反抗?我们真的没有反抗吗?

事实上,国军72军军长孙元良与军长74军军长俞济时,擅自率部向下关码头转移,撤退至挹江门的时候,迎来的却是守将宋希濂黑洞洞的枪口,元良兄,上峰有令,令你务必返回中华门防线不得后退一步,若要临战脱逃,休怪我枪炮无情! 日本兵日记里记载的:我们一个小队进城,刚刚走过一辆被烧毁的德国坦克,突然有一挺机枪从这个坦克里伸出来,把小队的人打死一大半,里面的两个中国士兵就不跑,子弹打完了也不出来,最后被浇上汽油烧死。还有在慰安所,有七八个妓女拔出日本兵的刺刀去扎他们,而日本兵受伤跑掉在外面吹集合哨要弄死这几个慰安妇的时候,这几个人便用刺刀纷纷抹脖子...

影片中也还原了一些这样的场景,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才终于缓了一口气,直想大声说道: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我堂堂中国空无人!我为这些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人们而自豪,我们更应该相信,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必定有很多支撑着我们的不屈不饶的东西。英魂犹在,壮怀激烈!而后,我所能体会到的是则战争对人性、人伦的一种伤害,战争双方的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伤害。似乎是处于绝望边缘的羸弱无助的人们歇斯底里的嘶喊。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陆川导演的叙述里面还有一段话: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快胜利的时候去德国的轰炸,当时红军对完全不设防的德国城市进行毁灭式的轰炸,最后从上面看完全就跟月球表面似的,一个一个环形坑,一夜之间十几万人全部死亡。所以丘吉尔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即使是正义的战争,多走一步也是邪恶。当战争胜利方的统领者,他们站在了顶峰,权力以及欲望的高度扩张,便发展成了一种暴行的施展,甚至于惨绝人寰的杀戮,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人的劣根性。

其实,现今不少青年人在说很多事情的时候,也常带有一种很片面的思维。经常会有如下的口吻:什么西方欧美如何如何,什么中国的题目谁都会做,而美国更注重创新注重自由体现,甚至还加深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迂腐以及愚昧。且不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有几个人读懂,更不说《诗》《书》《礼》《易》《春秋》有多少人还记得。最简明扼要的诚心正意、修身齐家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先人的一点皮毛都没有真正领悟学得,便成日以自己觉得是就是(这句话我很容易这么理解:自己=自,觉得是=以为,就是=是,那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语调来为自己辩解,来自圆其说。更提出各种诸如抵制日货的口号,殊不知国家、外交、经济、市场和文化、感情是不同于一线的。然后,还有各种用别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的错误是正确的行为,把法不责众作为集体闹事的带头口号。一味的崇尚错误理解的自由、理想主义,不提高一点个人内心的修养,更因为一些哗众取宠的言论而血脉贲张、趋之若鹜...这难道就是当下青年人仅有的思想吗?

不得不再次引用梁启超先生的那段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历史,有时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翻手覆手之间勾勒出人生百态,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刚也从网上看到一句话:往往是没什么想法的人过得挺滋润,而有想法的人都特痛苦特郁闷。其实,有想法的人没想通才会特痛苦特郁闷,终于明白了之后,事情便突然变得很简单。正如之于这个事情,我想,今人要做的,不该是继续从过去的历史中体会痛苦、绝望、仇恨、报复等一系列反面的情绪,而是正确的认识自我,团结好身边的朋友,自强自立,努力做得更好。努力为将来,为以后,为自己,为亲朋,为下一代,做得更好!

诙谐爱情与历史感——《天之娇女》读后感1500字


诙谐爱情与历史感——《天之娇女》读后感1500字:

老实说我一贯都不喜欢女作者的作品,这主要是被女性作者的作品戕害多次之后产生的后遗症。一般来说男性作者的作品关注的焦点大多是权力斗争、冒险、奇遇等方面的东西(当然爱情也包含在内);而女性作者的作品往往都是爱情为主。而且她们中极端点的更是认为——为了爱情即使做了任何事也可以原谅,这种观点与一些男性作者的作品中一男娶N女的套路一样广受非议。在我看了一些爱情可以解决一切的作品后终于产生了一些偏颇的看法,于是也有近5年的时间没有看女性作家的作品了。

我第一次听说《天之娇女》(以下简称《天》)是看见了作者自己的求评贴,在这个帖子中我看见了很多在玄幻圈子中有名的人的推崇,终于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看了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的情节很简单男主角斐豹在郑国的社祭节上遇见了女主角徐无忧,然后斐豹在晚上闹别人的洞房的时候很倒霉地先是被女主角威胁立下了非她莫娶的誓言,随后又被晋国入侵的军队抓住,成为了范家的女隶。身为的家女的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晋国大出风头,并在挫败了一场叛乱后,终于获得了自由,与女主角终成眷属。那么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印象。

一、诙谐。本来是漫不经心地浏览文章的我,当在文章中看到“‘爱叫唤的鸟,躲在河中岛。爱打扮的姑娘,先闯进我心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你这个傻酷傻酷的臭小孩!’(狂童之狂也且!)”等作者故意写的通俗版的诗经解释时,不知不觉中笑了出来。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作者很有恶搞的天赋,但是当我结合上下文来看,我的看法却改变了,作者这样的描写不但很符合当时男、女主角的心理,巧妙地突出了男主角斐豹的青涩与女主角徐无忧的慧黠,也为男主角的六年相思埋下了伏笔,而且这样的笔法也给全文打下了一个轻松的基调,可谓是匠心独具。

二、爱情。在我看多了爱情可以解释一切的作品之后就对女性作家笔下的爱情产生了审美疲劳,在看《天》时我已经有了看到男主角为MM生、为MM死的觉悟了。我怀着恶意地想男主角是会失忆、残废、重伤还是被误会而生死两难,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却没有发现这些老掉牙的场面出现,而且斐豹也没有一般言情小说中的花瓶男的特点。在斐豹身上可以看见的是一颗赤子之心以及他对于自由的执着追求,而且他在面对范约(他的家主的女儿)和姬孟(晋国的公主)时也没有因为她们两位的高贵的身份而移情别恋,这在他当时的地位(范家的女隶)上是很难得的。斐豹一心只想立下功劳然后获得自由去履行誓言——娶徐无忧,一个在近期的言情小说中难得一见的男性形象跃然纸上。

三、历史感。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要想使一般读者了解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天》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书中提到的国家就有九个,晋国的世家贵族也有六个,再结合当时国与国之间、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想想就让人头痛。但是在作者笔下不但驱逐栾家、诸侯大会、晋吴联婚、栾家叛乱、郑国平乱等重要事件井井有条,而且春秋时期那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风情等也历历在目,让我深为佩服。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天》仍然没有一般历史作品那种凝重压抑的感觉,它的风格依然是轻松活泼,容易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在现在玄幻和武侠小说中充斥着血腥、暴力的时候,象《天》这样可以被称为清新的作品已经不多见了。虽然《天》中也有权力斗争、武打场面但是这些在作者的处理下并不显得暴戾,可以说是老幼咸宜的作品,值得推荐。

《全球通史之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读后感1500字


全球通史之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读后感1500字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此为历史等社会人文学科热点讨论的问题。在《全球通史》中作者提到1971年,全世界都已经发现了塔萨代人。这一感到惊奇和兴奋的发现对于解释上述问题有帮助。书中讲到塔萨代人的相处。他们过着几乎完全相同的生活。他们根本就没有武器。战争这样的十词语与他们毫无关系。其自从与外界接触后,他们采用了菠萝刀。但是他们拒绝使用矛和弓箭,因为他们不能运用这些武器。他们具有平等的观念。在群体中,所有成员中分配自己采集来的所有食物。塔萨代人的这种生活真实性,有人表示怀疑,有人提供辩护。不幸的是,所有的塔萨代人在已经知道的同时。人们又在新几内亚发现了另一个有30人的小群体,即分途人,这个部落的人都是凶暴的武士,他们不断的用弓箭进行战斗。历史上类似的矛盾现象,在美洲印第安人中间也出现过。科曼奇人和阿帕契人将他们的孩子培养成战士,但另外一拨人去培养他们孩子过和平的生活。而且至今仍存在这样培养人的状况。

上述情况对我们认识人性的本质究竟有着怎样的启示呢?历史记载表明,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他们的基因,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单独就这一问题专门进行过研究。他得出结论说,人性是一种巨大的潜在性或因社会影响而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侵略性不是人类与与生俱来的或不可变更的特性,而是一种鼓励侵略的社会环境的产物,“人性”问题,对我们大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变的更加致命,同时也更频繁。在包括人类历史大部分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战争并不多见。小型的食物采集者群体只能占用那么大的地盘,占领相邻部落的地盘,对他们来说并无多大用处,事实上,他们很可能在战争中失去一切。因为那时全球的人类少得可怜。血腥的战争极可能毁灭整个人类。小猴子只需要完全依赖父母一年就可以独立生活。而人类需要长达六到八年的年时间。族群中的合作体系能给能给小孩提供必要的食物和保护。从而,更好的保证他们在漫长的依赖期中盛传生存。简而言之,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中,乐意合作的血亲社会之所以能占上风就因为,他们十分适合人类智这个物种的生存。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所有这一切都起了变化。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不断增加,村庄拓展成城镇。从而,拥有巨大宫殿和庙宇,以及多年来的财富的帝国,由于此时可以争夺的东西时在太多了,战争变得越来越频繁,也愈来愈多。但是,到了近代之时,大屠杀却已变得很普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840万军事人员和130万平民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军事人员和平民分别增加到1690万人和3430万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话,伤亡人员肯定还会有更加惊人的增加。有来自30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于1985年9月报告称核武器攻击造成的冲击波和辐射效应会直接夺走几亿人的生命,但是全世界50亿人中,有10亿到40亿人将死于饥荒。这种饥荒其起因于冬季核爆炸。核爆炸产生的黑色蘑菇云形成的巨大云层会遮盖地球。从而使全球的植物得不到热量和阳光。历史给予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核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由于“人性”,而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缘故,而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重新构建,以下是人类学家阿舍利蒙塔古就人性问题得出的结论要点,毋庸置疑,我们生来就具有吸引所赋予的,做出各种行为的潜能,但这些潜能变成实际能力的方式,则取决于我们所受的训练,取决于学习,我们真正继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使自己不成为奴隶,而成为命运的主宰。人在社会中成长,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成长成熟之时,也是人成长和成熟之时。

作者:陈金淮安区林集中学

《读历史——《琅琊榜》观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琅琊榜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