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亲一爱一的安德烈读后感(一)

亲一爱一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一爱一,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文化部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一性一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一性一解放和自一由平等,尊重人的理一性一思考,关怀人的一精一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一性一的自一由解放,尊重人的理一性一思考,这些,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一由解放,又谈何尊重理一性一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一性一,缺乏质疑与反抗一性一,这不都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一爱一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一性一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一爱一的安德烈读后感(二)

就像我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本书我还真的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说我能在十八岁或者更早的时候读过这本书,或许我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会有所转变,即使是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也足以让我受益一时。

【亲一爱一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一妈一一妈一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一妈一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一妈一一妈一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一妈一一妈一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还有,你们谈的总是房子、车子、票子、关系,官一场,乐此不疲,你叫我怎么好意思插话,和你们畅谈一个二十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啊?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一妈一一妈一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也许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里,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一妈一一妈一的襁褓中。

写到这,我想起了发生在我们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饭,酒足饭饱之余,我爷爷突发奇想,建议我们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游。三叔听后,便问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一早有没空一起去郊游,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太早了不愿出去。这时爷爷不高兴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这是家里少有的聚会,明天一早你们必须去!话音刚落,轮到三叔不高兴了,他反驳道,孩子去不去是他们的自一由,你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去呢?结果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弄得最后好好的饭局不欢而散。其实,爷爷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爷爷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长幼辈分之分,要有家庭礼节,辈分小的必须服从家里安排,以家庭大局为重。而三叔的观点是,小孩再小也有他们自己的自一由,在一些事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什么可以同意,什么可以拒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就算是父母也无权干涉。照我理解,爷爷和三叔的争论进一步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自一由文化的一种冲突,在这里我还真的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家庭稳定重要,个人自一由也同样重要,要我在这两者之中取其一,我还真的做不出选择。我只能说,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处,交一融。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一精一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一精一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亲一爱一的安德烈读后感(三)

文/韩素静

【亲一爱一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在安德烈十四岁那年,龙应台离开欧洲去台北市政一府工作,这一走,就是四年。等龙应台四年之后再回到安德烈身边时,她发现安安变了,以前那个让一妈一一妈一拥抱、亲一吻、牵手,以至于让一妈一一妈一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站在龙应台面前的,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样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等,龙应台都一无所知。四年的时间,犹如一道鸿沟,把龙应台远远地阻隔在一个鲜活的世界之外,以至于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面对母子之间这样的陌生和距离,龙应台决定打破。

这样的场景,一点也不难理解,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个阶段,成长的不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当两人的交往出现四年休眠期时,当两人有了四年的距离时,你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就必须想办法打破阻隔两人的坚冰,即使你们是母子。

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

在35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5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这35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是两种文化在对话。

驹于作为母子关系的两个人来说,两人之间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母亲拒绝奢华、崇尚简单生活,在生活上从不一浪一费、不奢侈,对于这样简单的生活,儿子怎么看待呢?儿子的评价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地毯,儿子非常疑惑:为什么不花点时间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自己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再例如,对待写作,龙应台总是在好多天前就准备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写稿子;龙应台写作时是吹一毛一求疵,注重细节,安德烈写作时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和朋友写MSN一边写信给一妈一一妈一;龙应台把写作当做事,安德烈把写作当做玩,他希望写的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

这就是一妈一一妈一,这也是孩子,很多时候,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家长的看法。家长要想培养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许孩子对自己说不。

驹于作为中西方代表的两个人来说,两人的对话又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上。龙应台很惊奇欧洲青年为什么没有任何畏惧,背起背包就敢千里闯荡;为什么满脑子都是玩;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要求他们努力读书,出人头地;为什么他们的学校对他们没有期待,期待他们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其实,这一系列的疑惑背后,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崇尚个人思维,东方人崇尚集体思维。也就是说,在西方人意识里,一个人背起背包就可以走天下;而在东方人的意识里,即使玩,也应该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大风吹或者躲猫猫,也要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要从群体中寻找安全和快乐。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则是更为闲适的生活方式:三两个朋友,坐在咖啡馆里,就为了友情而来相聚,就为了聊天而聊天,就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感受一下微风习习的下午

这就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东方人习惯于集体主义思维模一式,西方人习惯于个人思维模一式。很难说,是集体思维高于个人思维,还是个人思维优于集体思维,但有一点不能否定,在西方个人思维模一式下,他们变得愈加的独立和自尊,而我们的盲从和随大流意识,跟我们的集体思维也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龙应台的文字,我再次审视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到底是什么关系?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吗?是父母的私有产品吗?父母有权利对子女的一生做出规划吗?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一向采取的是放养态度。但,看看龙应台的文字,我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父母仅仅是子女来到世界的一个通道,父母仅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护者以及成一人后的守望者。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热切地望着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愿景,而父母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对于长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权利参与他的生活,或者帮他做出决定呢?我们再看看龙应台的做法。当二十一岁的安德烈开始一抽一烟时,龙应台也很生气,恨不得把他嘴里的香烟拔一出来,扔进大海。但,龙应台没有这样做,她在内心对自己说: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一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成一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是一个别人。二十一岁,已经到了独立自主的年龄,是成一人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一抽一烟,做父母的就没有权力或权威约束他。龙应台只能说的一句是:你得尊重你共处一室的人,所以,请你不在室内一抽一烟。

关于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看法,龙应台的文字也给人很大的启示。当安德烈对一妈一一妈一说,他也许会很平庸时,龙应台这样说: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什么样的工作能够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你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比较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还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是的,人生过程本无意义,而我们就是要赋予它意义,我们赋予它意义的唯一方式就是体现自己的价值,感受生活的快乐。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时,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

除了对工作的看法,龙应台对朋友关系的思考也很一精一辟。她又打了一个比方: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拦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以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一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一陽一光似的伙伴。很多时候,我们在感慨友情的难得,殊不知,是自己没有一精一力和能力再去培植友谊。

较之龙应台的【目送】和【野火集】,【亲一爱一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种温情,因为她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去书写,但,即使是和十八岁的儿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里行间播撒下思考。亲一爱一的朋友们,在读艰涩的文字之余,在繁忙走亲访友的间隙里,不妨,也拿起这本书,放松一下,看龙应台到底在怎么说。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爱的安德烈》,记载的是龙应台女士与她十八岁的儿子之间三年来互通书信的书。书中拥有太多饱含哲理的语句或是语段,我边读,边做些笔记。边做笔记,边思考。

笔记一:你知道吗?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另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

是啊,人生的决定就是过了河的“卒”,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不论你选择的是一条直通罗马的平坦大道,还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弯曲小道。这不由得让我看到孩子们对于学习的选择,有的没有兴致,成绩不好,有的卯起劲来学,越学越优秀。学习好的,“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而这份“有时间有意义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脱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学习不好的,相对来说,将来的选择会窄很多。

成人也有成人的选择与决定,比如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虎妈狼爸”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急于求成,抓住周末的一点时间将孩子送往各个培训班,剥脱了孩子应有的快乐童年生活。童年的快乐失去了,将无法找回。我们的家长里边也有当“甩手掌柜”的,把孩子的成长看作一棵树,想怎样生长,就怎样生长,长得笔直,就笔直,想旁逸斜出,给足自由。

笔记二: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龙应台女士也经历了这样的尴尬,“他和儿子,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他亲吻,让他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但这份尴尬,因母女之间的书信交流得以解决。

我和儿子也都爱着对方,我提着一袋东西,儿子会马上接过来。我忘了被絮上的那层毯子没盖好,儿子会帮我掖一掖。可儿子心中的秘密藏了一个又一个,比如说学习。成绩如何,名次怎样,他会瞒着我。我问起来,他像没听见,不予理睬。

我也经常听见下面的对话,父母关心孩子,只是找不到更多的沟通的语言,导致交流不愉悦——“在家里听爷爷奶奶的话啊。”

“嗯。”

“学校里,也要听老师的话。”

“知道了。”

“还有……”

“烦不烦呐。”孩子明显不耐烦了。

更无法可想的是,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画面出现——她爱她的妈妈,她的妈妈也爱她。她的妈妈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十多年,终于在她初中时回来陪她,然而,面对妈妈,她却感到陌生了,她说她几乎不喊一声妈妈,看见妈妈来了,她就上楼。她不知跟她的妈妈说些什么。只在她妈妈问话时,极不情愿地答应一声。他们之间比路人还路人。

笔记三: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

龙女士谈到,在中国人眼里,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妈或爸身边,你就是“小孩”。这话说到了我们每个中国父母的心里,所以,儿子,我不可能完全放手,尤其是,你尚在上高中,这正是父母不放心的阶段,“放手”,又怎么可能?所以,我督促你,假期带书回来复习,你是知道的,不进则退。我想不论怎样,看着班上的同学均在学习,你不可能不着急,对吧。所以,努力吧,我们的儿子。

儿子,安德烈的妈妈跟他谈的不只是学习,更有思想、文化、政治上的交流,所以,我在想我们还有很多的内容可以交流,我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走进你的生活,走进你的心里。儿子,你愿意吗?老妈期待着你的回答。

《亲爱的安德烈》(精选范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一直特别喜欢读这种贴近生活的书,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间的共鸣。我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书中写的朋友亲情的那些暖和怨总让我悲伤或温暖。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点感情的点缀,让人很容易爱上这个世界。龙应台带有中国母亲的特点却又有一些特别,安德烈带有二十岁年轻人的心声特点却又有异国的风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说当读到他说我是一个平庸的人,我心里震动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学校没有志向没有兴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时候就是此处吧。我想我就是注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游戏时大喊大闹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学校游荡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里看上一下午的书,可以对路过的人肆意大笑,我想这是二十岁的我独特的迷茫和颓废,我没有目标便只好浪费生活。想起家中的亲人何不内疚,但是我难以迈出我的步伐达到他们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着,我是一个小小平凡的人。当龙应台说出我只想让你快乐,如果我泪腺发达肯定会流泪。因为我们都想做令人骄傲的孩子,同时也渴望理解。俩代人的沟通带有亲情的传递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别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诚的传递方式。当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就要跟他说很多的话,真诚的说话。在中国不得不说亲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给予他们的爱,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达到期待。这是亲情么,是,这是几千年的亲情,但我想算一种赋予的契约,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做做孩子的应该怎么做。我们从未了解彼此。这不是那种你知道你怎么做你爸会痛扁你也不是你妈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么屎,是那种你说出一个观点,竟然是认同或者讨论,而不是那种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想在中国很难,因为父母给予的太多,连龙应台这种开明鼓励独立的母亲,在孩子说抽烟喝酒什么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询问和劝诫,他们不管自己孩子有没有主见或者在何种心情下做这种事,只知道这不好要停止。这就父母身上那种你永远是小孩,我要永远保护你。这种深爱,大概很多时候都让孩子喘不动就想他们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当我们为人父母又是如此,这是典型的中国情感。没有好坏,只是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慢慢改变。一个母亲能与孩子这么交流,是一种多大的感动。我们都退让一步,不能全部认同但我学着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实是随心写。我知道这边本书感动的是亲情,我也羡慕能如此真诚的同最爱的人交流。我更喜欢他们讨论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对政治的讨论对恐惧的讨论去爱情的见解,这才是内容,是生活。是俩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读了共鸣也读到了感悟。原来每个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说是心灵鸡汤吧,也算,但我不认同。因为我并不是求鸡汤而来,我只想看看这对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阶段,一个二十岁的世界和一个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悟。不管是谁,只要我们爱,都要想着去了解,在生活中永远不要忽略与他人的沟通。这是爱应该有的最初步骤。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

“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理解“消极”的意思。查了字典后明白“消极”的意思是“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可我还是不明白,所有“否定的,反面的”事情都是“消极”的?反之,“消极”的事情都是“否定的,反面的”吗?开Rolls Royce就是“消极”的?捉了蝈蝈不放也是“消极”的?

我不明白。可是,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不要浪费资源。地球资源匮乏,确实很匮乏,浪费是十分可耻的行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无限的。我们平常所能做的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事情有——离开房间屋子关掉电子设备电源,将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

至于奢侈,也就是挥金如土,滥费钱财,就得因人而异了。平常出去购物,我总是挑便宜的,事实上我也不知道那件商品应该多少钱,几元算贵,可我总觉得把钱花在无价值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上,毕竟是一种浪费。有些人,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忘了用,最后要么是物品过期,要么不适合自己用了即使钱太多没处花,还是去捐些钱吧,给山区和家境贫困的人们,这毕竟也是节约的表现,善心之举。“募捐”和“奢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你想选择哪一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2】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虽然这本书讲述的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但是我想我们身为老师,那些可爱的学生不正相当于我们的孩子么,拿出一颗对待自己孩子的心,我想孩子们会健康成长,我们也会一点点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3】

我有开明的父母,生活,学习,社会,国家,世界,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的时候亲密无间,不像是中国传统的子女父母之间的关系。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关系也是有代价的。他们从未干涉过我,但在对保送、高考与否;选择哪所大学这件事情上,他们完全把我的意愿否定,将我的梦想束之高阁,让我面对现实。然而在我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和梦想背离的痛苦的现实。如今的我仍然奔着梦想前进,并且因为大学父母为我做的选择,让我的追梦之路更加曲折,漫长。看到现在的我,我的父母应该是有遗憾和愧疚吧。所以现在他们对我的选择并不一味干涉。他们只要我对现实有清醒认识,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并且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我父母的转变,是以我的妥协和痛苦为代价的。我有过埋怨。然而在看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这样一个对孩子不信任,想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的阶段。而这样强权的方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放缓孩子成长的速度,甚至让孩子处于痛苦之中。

“认为自己年长,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态不只是父母专有的。身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也会不经意间陷入这样的思想状态。我们常常跟孩子讲应该怎么怎么做。然后用我们亲身的经验当例子说服他们,期待把他们引导我们认为的正道上来。但是孩子听的时候就算觉得万般正确,听了之后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个要参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听不错,就是做听力的时候没有读题目、预测问题的习惯,导致听力完成情况和她实际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讲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听力题目之后,审选项。再通过选项对问题进行预测,这样听的时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听力一开始就开始做笔记,效果仍然是不好的。这是考听力不是考速记,并且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这样的话,讲到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这孩子习惯还是没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4】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欢《给河马刷牙》这一篇,针对儿子未来的工作选择,龙应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因为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如果你喜欢的是动物研究而不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那么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也是有意义的。我觉得这样的择业观是很正确的,可是很多人却被世俗的标签迷失了双眼,选择外表风光,实则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为了让别人艳羡,实则苦了自己。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认为,这是全世界鼓励孩子认真读书最好的理由!儿子安德烈对母亲说了许多人生的困惑,母亲龙应台也做出了解答。安德烈说,在这么多邪恶,这么多痛苦的世界里,还能保持同情的纯度,那可是一种天分;在中国,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轻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无时间想根本问题……

龙应台跟儿子说,面对失恋,面对当下的痛苦,学会把人生的镜头拉长来看,就不那么绝对了;“愚昧无知”的渔村,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人生是从平原走向森林的过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终身奉读的经;人生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希望儿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龙应台还说,她不希望儿子做一个灵魂的漂泊者,也许那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苦楚。没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为苦楚而变得比较[]深刻。这段话,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大师级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快快乐乐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写了这么多读后感,我发现《亲爱的安德烈》是最难写的,里面的思想太丰富,差异性太大,政治、经济、文化、时代什么样的主题都有。

有时候不得不选择站队,站在母亲龙应台这一边,还是站在安德烈一边,同一个问题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同为20多岁的年轻人,我很多时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样的,却也知道母亲龙应台此时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后可以理解的。

写到最后,我好像从复杂的主题中找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5】

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亲爱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间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觉得它确切的反映出我们这个年龄段与父母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

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两人之间的36封家书,三年时间,她与她儿子重新认识。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本书,让我从龙应台的角度,也就是从母亲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间的沟通。我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时常会内疚。

书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放几首音乐。放学后,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闲暇时光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者去旅行……这些都好像是电影中的生活,自由、欢乐和不受拘束。而像我们这样,上课、吃饭、睡觉、起床……无限循环。在周末,则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即使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但时间太短不够尽兴。如同蜻蜓点水一般,转瞬即逝。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直到遇到那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明白,是对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和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每当父母说起这段话时,我也就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仓央嘉措一诗道出了我的向往。诗和远方,努力向前。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6】

在我看过的'书中,最喜欢的收获最大的是《小故事大道理》。

读了《小故事大道理》,我从中体会到:即使是出身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即使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我们也不要泄气,不要因为自己的穷相自认倒霉。其实,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努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本书中有个小故事叫《成功只与努力有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写了一个叫施瓦辛格的人,他出生在很贫穷的环境里,很羡慕来自美国的商人,因为他知道只有他们才能吃得起比萨和牛排。有一次,商人意外碰上了施瓦辛格,商人见他勤劳善良,便邀请施瓦辛格去美国豪宅一游,在游完豪宅后,施瓦辛格赞叹道:“您真了不起呀!”商人却说:“这没什么,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你也能够拥有我现在有的一切。”“这不可能吧!我家这么穷,还没有美国国籍。”施瓦辛格半信半疑地说。“努力与这些都无关,只要你去努力,就能做得到。”施瓦辛格听了这句话决定去美国闯荡一番。后来他终于成功了,有很好的事业,家财万贯。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如果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而要勇敢地往前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现在还是小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当然,学习也需要努力。

是啊,人生要有奋斗的目标,朝着目标去努力,努力不会白费,终有苦尽甘来的一刻;虽然有时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的成果不相等,但如果不努力,会一无所获的。

大家都去看《小故事大道理》吧!学习其中的道理,并用在实际生活中,成功之门将会为你打开。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7】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以下是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202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202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的长大成人,心中都是由衷的高兴的,但说真的对他们的忧虑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忠告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这些都会让父母感到担忧和痛苦,不可否认,年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社会价值观变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范文)


【第1篇】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整本《亲爱的安德烈》,其中《给河马刷牙》《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这两章令我感触颇深。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觉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吗?”其实要看你站在哪一条跑道上。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会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大树和小草,小草就平庸吗?书中举了个提摩的例子:他从18岁开始失业,到41岁还在失业中。那么大了还没有工作,因为没有工作,也就没有结婚,没有家庭。每个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为什么害怕呢?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每天为了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与其为了金钱和名声成为工作的俘虏,不如找一份能充分体验生活的工作。

龙应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很多读者回信说自己就是在被迫谋生,我相信我身边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谋生。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义呢?

不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寻找自己安适之所在,那还谈何“平庸”?“平庸”是跟别人比,我们的终极负责对象是自己,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平庸”与否,不是在于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于你做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快乐。这样看来,小草平庸吗?答案肯定是“不!”了。

【第2篇】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意识到我这样的做法是强行让我的意志凌驾于孩子意志之上。尽管,我的做法是对的,孩子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她仍然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她的错误习惯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差到无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着她的老习惯。《亲爱的安德烈》让我意识到其实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我说,你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灵魂的对接。而这对接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他体验和参与。而不仅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当初为我选择的路,因为我们让我体验,参与,而是让我直接按着他们的路线行进,使得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痛苦。而今,虽然和父母违背我的梦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做其实犯的错误和我父母为我指路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要改变。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这本书让我学到的不仅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次对不同文化和背景学习和体验。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学,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MM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安德烈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习,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中国,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简短读后感


读后感,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写自己读文章时,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受到的启发和心得。亲爱的安德烈的作者是龙应台和安德烈,读完这部小说后,内心欣喜,我们在阅读过这篇古诗后肯定是有着属于自己的感悟,这是我们就可以作一篇读后感了。你搜集过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吗?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简短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亲爱的安德烈简短读后感 篇1

早秋的上午,阳光跳跃在桌面上,微风拂过脸颊扰乱了额前的发丝。教室里冷风呼呼作响,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所震撼。

三年的时间,让母子二人由“陌生”变为“熟悉”。龙应台说:“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 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吧。但当龙应台发现那个可爱的安安变成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的安德烈时,她想到了用一种最温婉的方式---写信。文字,真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力量,两代人的沟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词透露的温情中逐渐消融。

透过书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德国长大,深受欧洲古典艺术和美的熏陶,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喜欢单纯地享受聆听 。在他的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爱国情怀与避政心态,安分保守与热情奔放。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种文化。

我最喜欢的一封信是龙应台给安德烈写的《文化,因为逗留》。在香港这座繁华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随处都能看见急冲冲赶路的白领公务员,各种嘈杂声充斥着人耳,快节奏的生活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想起暑假里和妈妈一起去台湾诚品书店,在这里书是一种文化,而读书更是一种享受。不同年龄的人因书在此汇聚,甚至还有人提着行李箱,只为感受书本的魅力。书店里橘色而温暖的灯光将书本笼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文化经典就是被时间的筛子所挑选的金块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经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过了龙应台和安德烈的来信,我不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会出现叛逆情结,渐渐地与父母的交流变得少了,每天都单调地重复三点一线地生活。看到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想和我沟通交流的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

与经典作文里所描绘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妈妈并不是细腻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的,中国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爱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为要上晚自习,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买饭。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炖好排骨送到校门口。当爸爸转身离开时我看到他被汗水湿透的衬衫,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有多少次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母子二人的对话,让我的心灵有很大触动。反思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心中释然,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家三口拉长的身影,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亲爱的安德烈简短读后感 篇2

读完此书,陷入了深刻的沉思。这大概是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最珍贵的记忆。信里她完全扮演了双重身份,不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说教,而是用充满爱的言辞和孩子握手言和。她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他的孩子带给她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而是即可用了一种成熟而有远见的方式和孩子洽谈,她得到了孩子肯定的应答,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她试着站在一个成年孩子的角度去思索和考量,即使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她也要企图一试。因为她想要走进孩子的世界,以另一种方式让他的孩子去接纳她。

文化的差距,环境的影响,包括人被培养出来的习性,不得不说你若没有且生经历,你可能参悟不到他思想上的高度,行为上的宽度。更何况是两个年代人,思想意识的局限性,安德烈和母亲都打破了规则,不想被文化、传统任何本质性的东西所影响,也在他们的交谈中看到了他们对一个新时代的一切,所产生的独特的见解和差异。我为此为之动容,这是在深远意义上的为此打开心扉,知道了你在想什么,才不会错过你成长的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和艰难的抉择。

亲爱的安德烈简短读后感 篇3

在读完《孩子,你慢慢来》后,对龙应台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到很有意思,所以就决定读一读她的另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龙应台母子之间的交流感到很吃惊。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他们讨论的很多话题我认为不是一个18岁的男孩会考虑的,更别说和父母一起讨论了。我认为18岁的孩子和父母谈论的一般都是很自己相关的一些事情,而龙应台母子谈论的大多数是民族、文化、国家等等很严肃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家庭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吧。

虽然我不太喜欢他们谈论的话题,但是通过他们的交流,我看到了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理解和包容。在交流中,我们常常会受到自己身份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会以长辈、上司的口吻去和别人交谈,这其实是不平等的交流,而这导致的结果也往往不如我们所愿。但在龙应台母子身上,我看到了平等。安德烈喜欢hi-pop,所以龙应台就试着去听这些音乐,然后再和他交流。同样,安德烈也会问他妈妈18岁时的爱好、想法。在彼此了解之后,他们就会试着理解和包容对方的一些做法。

亲爱的安德烈简短读后感 篇4

最近,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乐,他旅行,开聚会……可是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天都在学习,大人和老师们光知道让我们学习,不给我们自由,我觉得生活少了许多乐趣。我知道学习对我们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放松。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近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平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亲爱的安德烈简短读后感 篇5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要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我们有自己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只是世界上2000多个独立的国家之一,所谓外国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N个国家的统称,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要学会放眼世界,学会认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大全)


【第1篇】

从美国回来,恍若隔世的15天。怀揣着烦躁的心情去书店找书,在那些偏僻的角落始终没有找到它的身影,畅销书行列里的一瞥才终于让我找到了它。安德烈和龙应台的照片分别在封面和封底,我的内心一颤。儿子半捂着嘴,眼睛的焦点不知汇聚在何方,他在思考什么?母亲略带苍老的脸庞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她在思考什么?

我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去阅读这本书。感,确实有很多,可突然觉得难以表达。我发现17岁的自己竟然是如此肤浅,和父母的关系是如此的若即若离。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女高中生,我又想离开父母,好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可是又离不开父母的照顾,是家里的小公主。所以我觉得我11月份决定报名学校的这次赴美交流2周的活动是非常明智的。不能和安德烈在美国的交流一年相比,至少我已经迈出一大步了。1月16日在学校集合赶往机场的那天,大巴启动的瞬间,车外二十几个父母无一例外的向我们挥手,他们目送我们。祝我们平安。那个时候的我有点想哭,第一次跨国半个地球绕过整个太平洋离开父母,他们的心里一定一有千丝万缕的不舍。可能是我没心没肺吧。这种感觉不一会儿就被旅途的新奇给代替了。我才真正体会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书中大量地提到了文化。但是大多是关于欧洲的文化,香港以及台湾的文化。上海是个多元文化的大都市,市井文化,欧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等。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很喧嚣,也很累。每天家里学校两点一线,背着沉重的书包在这个川流不息的城市里游走。确实迷茫过,我们这样难道只是为了高考吗。为了一张名校的毕业证书在高级的公司里工作,慢慢老去结婚生子最后风光大葬。我们的人生似乎早已落入俗套,被世俗的枷锁紧紧套牢。我们总是这样匆忙,为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所谓的目标奔波。我也想哪一天能毫无顾虑地在一个路边的咖啡馆喝喝咖啡,和朋友没有止境地聊天,聊我们曾经的梦想,已经实现,或许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不知道该如何结尾,那就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和父母之间减少隔阂,好好走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第2篇】

20xx年我经常想给我的爸爸写信,很早就买了邮票和信封,可无从下笔,他从不上网,拒绝电脑,拒绝手机,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饭买菜看报煮中饭睡午觉看报看电视煮晚饭看报看电视,周末雷打不动的麻将。虽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办公室学习用电脑玩吃豆子游戏,虽然儿时每个周末爸爸都带家人去云峰剧院看电影,虽然记得他喜欢教我写毛笔字画工笔画,虽然爸爸经常带我去上海动物园看熊猫,去外滩看和平饭店,他会说:看到那个绿色的金字塔顶吗?里面有我们设的监视系统。虽然爸爸对我的同学和蔼可亲让高中同学至今记得四个菜的早餐。可最近这15年,我们似乎已经没有交集,包括整个现代社会都和他没有交集。这些年,爸爸和我们唯一的交集是报纸杂志,买南方周末一期未落,看三联也很认真。印象中他唯一和现代社会搭界的是他居然尝试过跳舞毯。然后,他生存于上海,放佛他是个局外人。他生存于地球,放佛是来自火星。于我和弟弟的思想,他从无过问,甚至无从流露任何一丁点儿关心,他封锁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了解我们的。

我努力回忆是怎么样的事件使以往那个年青的,虽然忠厚但快乐的父亲,变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顽固。我甚至用公公60岁学驾驶,练刻章,爱钓鱼等等来刺激爸爸,虽然事实上爸爸过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里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语言。

从大学毕业后自己选择工作开始,似乎我的家里,我拥有了话语权,这大概也是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的表现。无论我换什么工作,换哪个城市生活,爸爸都没有意见,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离开上海去南方时,爸爸给我写过一封信,信已经遗落在无数次搬迁中,可内容一直记得,他说他这么多年没尽过父亲的责任,所以也无权对我的生活发表意见,只是任何时候,我想回家的时候,他和妈妈都在家等我。

因为这封信,我坚持认为我和爸爸,是有种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认,我还是这么意念着,不同于和妈妈可以家长里短谈东论西的默契,就是心底头觉得我这个女儿,在他心底固执地占了个坑。现在因为我也为人母了,所以有种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动我想在坑里种出花儿来。

读《亲爱的安德烈》,无疑是个促进器。为什么当年我没有回信呢?我似乎错过了一次,现在更局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惭愧。我也同样为道德的积极消极困惑过,为处理自己的摔跤躲避过家人甚至整个城市。也为认识自己已经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绘,有时也会思虑,将来我和她的沟通会变成怎样。她日后的选择,包括对我的选择的质疑,我能否全盘接受呢?

我希望,能够一直学习,做女儿,做母亲。

【第3篇】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第4篇】

《傅雷家书》是父子书信集,而本书则是一本母子书信集,母亲也是作家,是中国的母亲和其德国的儿子教育理念碰撞录。

母亲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儿子安德烈则是一个德国青年,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妈妈)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另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个有同样年龄儿子的母亲,书中可借鉴之处太多了。我们对孩子的管教实在太多了,以我们所谓的经验为孩子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一条流水线,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不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孩子们的创意给我们教没有了,许多的问题只有对和错,是和不是这两种答案。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认真地读,去认真地思考。它比《傅雷家书》还有更现实的教育意义。

【第5篇】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参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看完龙应台博士的这本书,瞬间觉得自己的知识匮乏得厉害,有好多的知识上的空白需要填补。记得小时候,特别羡慕同学的妹妹会拼魔方。可是因为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这个玩具,我也从来没有想法想要拥有这个魔方。还有从小喜欢看书,用我老妈的话说,尤其喜欢看闲书。其实我看书并不挑,杂志、传记、小说,特别喜欢武侠小说。记得当时新学期开学时,发的一本课外读物,我基本上一天就看完了。每次看完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当时特别希望自己能多看点书,但当时家里确实没有能力买书。童年的这两个遗憾,一直伴随着我。回过头想想童年的这两个遗憾的坑,我现在都把他填得满满的。魔方,我已经学会了三阶,目前正在学习四阶。至于书,现在是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只要我喜欢。我童年的这两个遗憾,我没有让他再继续下去。作为家长的我,更多的是考虑到让孩子的童年不再有遗憾。但对于孩子来讲有可能愉快的玩耍才是童年。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绑架了多少的家长,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有的时候确实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龙博士用这“家书”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这些家书,真真切切的展现出母亲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担忧,怕孩子吃不好、怕孩子交到不该交的朋友、怕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等等。而孩子对于母亲的担忧,则觉得有些小提大作。看完本书后,我反思了与大宝的相处,大多时候是我处在强势的领导地位,高高在上的指挥着孩子该干什么。后来,我制作了一张课程表,孩子回到家后的需要作的事情都列在一张表中,做完后孩子根据自已的表现给予一个中肯的评价。我现在不要求孩子达到什么高度,首先要合理的学会规划时间,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老师要求做字卡或者教具之类,我只是从旁协助,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孩子自己完成的。通过一个星期的使用,我不再是一个强势的指挥者,只是一个助手的角色。我想再过一段时间,这个助手角色也会慢慢的消失(突然想到一句话,母爱就是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然后得体的退出)。其次,通过这张课程表,培养孩子的条理性,自觉完成当天该做的事情。其实我给自己也做了张课程表,把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上需要完成的事情都列在上面,这样我才能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最后,我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具有独立性,凡事不再依赖父母,(当然这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我直的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变成“妈宝男”。)这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的自己整理书包做起。至此,龙博士的人生三书,已全部读完。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跟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方法,做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其实所求的也就是家庭和顺而已,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名著读后感


一书,是龙应台和儿子之间往来的36封家书。我用了两周断断续续的时间,今天终于读完了。

本书内容概要:这本书是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作为母亲龙应台和儿子中间隔了三十年。他们之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因为有隔阂,作为母亲不愿意从此“失去”曾经认识的那个儿子。于是,想到了采用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儿子也在她的影响下,采用书信的方式与母亲交流。于是,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学业等等的一些看法两代人就开始了沟通和思想的碰撞。作为父母与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却是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补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找不到语言。这种写信的方式,让彼此有了连结。

这本书中,母子两人的家书围绕:德国的足球、香港文化上升到两代人对国家的不同认识。在阅读过程中特别佩服龙应台的一些犀利的见解。

因为是家书,读起来特别轻松,也特别温馨,在母子对话中让读者有收获,有思考。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一天天在长大,而作为母亲的我也在一天天的老去,我也希望当女儿长大的那一天,我同样可以赶上她的步伐。这种“家书”的形式对于我也是在女儿十八岁和她沟通的一种方式。

就如,我之前每天写日记,只是为了写给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当年老的一天还能回忆生活的印记。

在阅读到《给河马刷牙》的时候,“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也会反思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都希望有尊严的活着,体面的工作就是让我们有尊严的生活着,而目前自己的工作只能是我自己谋生的手段,很有意义的工作,现在做的特别纠结和落寞,没有了方向感,特别想跳出那个圈圈,而却没有了跳出的勇气,只能在纠结中生活着。希望自己能够心存阳光,期待光明的一天。

提到孩子,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经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爱孩子,爱家人,我们也必须有度才行。爱的太深,对方会窒息,想逃避,爱的太少,我们就缺少了感情交流。所以“爱”是我们一生要学习的功课!

《亲爱的安德烈》 (读后感大全)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

昨晚在女儿复习时,我应读书会的要求在写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其实我的女儿对她的妈妈的童年也有很多好奇呢,妈妈5、6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嗯,把镜头拉长,你会看到一个半高的小女孩在夏日昏睡的午后坐在小矮凳上,头昂的高高的,目不转睛地在看五斗橱上的电视,此时电视里传来音质不是很好的歌声,我所有童年最初的记忆都定格在夏日里一个小女孩守着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在听歌,这算不算妈妈最早的音乐启蒙呢。

而我的女儿,在这更早些时候已经开始跳舞、唱歌、画画、小提琴了,你比妈妈幸运,更早接触艺术和美的熏陶,而一直到十二、三岁现在的你更是可以经常出入图书馆、美术馆、音乐节、电影院...正如龙应台所说你们这一代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啊!而十二、三岁的妈妈正穿过一条又一条亮晶晶的田间小路去给早起劳作的外公送早饭。夏日的早晨,还有一层薄雾若有似无地飘散着,走在满是露水的青草田埂上,初升的太阳光照在露珠上,亮晶晶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穗灌满了浆,不时的有小青蛙,小蚱蜢从脚边跳过,还有小水蛇哦,也会被它吓一跳,在这样静谧而美好的夏日早晨,我才是那个侵入者哦!

这个时候也是最爱美的年纪,邻居院子里的栀子花树(真的是好大一棵),篱笆墙上的金银花,菜园地上的“指甲花”,我每天都会去摘,戴在头上、衣服上,还带给老师、同学。而这些都是对小时妈妈美的熏陶,对吗?

蝉声拉长了一整个夏天!哈,妈妈的童年都是夏天里,这会不会跟我是夏天出生有关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作文


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在阅读了《活着》的作品后,我们大家都对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也是对阅读的作品一种复盘。你知道如何在读后感当中更好的抒发自己的心得体会吗?读后感大全收集并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作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作文 篇1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习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成人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作文 篇2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人认为是最令人关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坚定自己的信念,笔尖永远对准心中的方向,笔杆和脊梁一样挺直,宁折不屈,更罔论会写些博读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作文 篇3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

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

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作文 篇4

这本书,是由妈妈推荐的。拿到它时,粗略地翻阅,知道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书信集。不由得,让我想到了著名的《傅雷家书》,严谨、认真,显露出父爱的光辉。细细品读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体会到的不仅是母亲作为一名传统女性对儿子的爱,更有对社会及人性弥留的爱。

龙应台,台湾难民家庭中蜕变成的知名作家,是一名传统的东方女性。文笔犀利,对社会现状揣摩深入、透彻,却如万千母亲一样,对正在成长的孩子有深深的眷恋、浓浓的深情。

安德烈,中国台湾与德国混血儿,叛逆但有思想、有看法,不是玩世不恭的纨绔少年,而是关心社会现状的青年。对母亲有嘲讽,有不耐烦,和许多青少年一样,拒绝母校不厌其烦地管辖自己的生活。

年龄、国籍、环境、文化背景,无一不是母子交谈的障碍,但他们却在三年中不间断地进行交流,实在难得。

当龙应台讲到她的十八岁时,她的家乡是贫困的、脏乱的,人们是没有文化的,但她这样写道:“你也许觉得,我是在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但不是那么简单,安德烈……可是整个社会,如果历史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因为,经验过压迫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

一个从抑郁中成长出来的女人,使我不得不跳出书本来谈谈了。正因为她经历了压抑,尝过了人间的苦涩,才会更珍惜生活,才会更享受社会带来的一切果实,不管是无奈还是喜悦,反而,他们将现在的权、利、诱惑等,看得更淡了,生活对他们已经足够好,何以再贪图更多呢?这是一位母亲告诉我的。

当安德烈点起了烟,龙应台没有多说,只是看着他跷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她只能对自己说,他早已不是自己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他得对他的行为负责。于是她沉默了。她何尝不恨,可这也是她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她对安德烈说:“我们最终级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不是‘自己’二字。”这位母亲,是思考了很久,还是早已知晓,只等传输那一刻呢?不论如何,这何尝不是一位英明、博大的母亲呢?

安德烈眼里,香港是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他说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情趣,习惯了欧洲生活的他热爱他闲适与从容。“人跟人之间愿意花时间交流,坐下来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聊天而聊天,在欧洲生活里是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种生活艺术。香港没有这种生活艺术。”虽然,我觉得他的说话过于片面,因为香港人喜欢这种奔波,而且,这是只是生活的一方面,但,我认为他的形象从一个叛逆的青年完全转变了,我觉得他有思想,有情操。这一点,我还能从他对校园里的暴力事件的看法中体会出来。

当那些低薪家庭、问题家庭的学生初刀子追杀,学校不在乎;而这些家庭条件优异,是精英班成员的学生被打了耳光,学校异常紧张、郑重时,安德烈火了。他说:“我无法接受学校把这些学生当做问题的替罪羊,我更没法忍受这种典型的私立学校精英思维,势利,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筹,以为自己出身好,国家就是他的。”这种问题我们的社会不常出现吗,又有多少人能站起来反抗,这些文字交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维的震撼,更有心灵的反思。

安德烈最后发出了如此的咆哮:“让木屋里有和平,让豪宅里起战争!”

读完这本书,我心绪飞涌,心情时起时伏,有无数对自己反思以及能社会的再度探究。满满一本母子情深,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心灵的顿悟,境界的提升与深切的认同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作文 篇5

“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理解“消极”的意思。查了字典后明白“消极”的意思是“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可我还是不明白,所有“否定的,反面的”事情都是“消极”的?反之,“消极”的事情都是“否定的,反面的”吗?开Rolls Royce就是“消极”的?捉了蝈蝈不放也是“消极”的?

我不明白。可是,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不要浪费资源。地球资源匮乏,确实很匮乏,浪费是十分可耻的行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无限的。我们平常所能做的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事情有——离开房间屋子关掉电子设备电源,将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

至于奢侈,也就是挥金如土,滥费钱财,就得因人而异了。平常出去购物,我总是挑便宜的,事实上我也不知道那件商品应该多少钱,几元算贵,可我总觉得把钱花在无价值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上,毕竟是一种浪费。有些人,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忘了用,最后要么是物品过期,要么不适合自己用了即使钱太多没处花,还是去捐些钱吧,给山区和家境贫困的人们,这毕竟也是节约的表现,善心之举。“募捐”和“奢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你想选择哪一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汇集


本文的主题是探究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相关的话题,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相信情节不断地深入人心,引人深思。写读后感时要简化原文部分,着重突出情感与感悟,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

今天读了龙应台和安德烈合写的一本书籍《亲爱的安德烈》。这本是两代人以书信地方式进行心灵上地对话,我读后感触真的很深,我也思考了很多个问题

1.香港的咖啡文化和西欧的咖啡文化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别。谈论咖啡,首先得谈论这个地方人的生活方式,香港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每天都在工作,一整年甚至一辈子都在很拼命的工作,所以香港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造成亚洲第一购物天堂,亚洲商业经济的主轨地,这些证明了一点,他们都在拼命工作,没事去咖啡厅。香港人去咖啡里,急急忙忙喝完就走了,也许是在为了完成弄一项任务,也许口渴了进来喝喝咖啡。但是相对于西欧人来说,他们在咖啡厅里就是看书,思考,谈人生等等,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时间自己的人生,能够沉静下来去思考这个社会,不急不躁的处事态度。这或许就是两个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精华的地方,我们能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为什么有些国际生很难跟本地生很好的交流?有一些国际生的英语水平真的很好,能够完成自己的研究论文,但是为什么一跟外国人聊天就聊不了呢?不是语言的问题,也不是文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式问题。学的英语很好,就不会交流,这不是很失败吗?

3.给孩子提供一个让他自由,自在的发挥自己的平台,不要太拘束,永远把他包在自己的臂膀下,留下的可能就是一堆残缺的思想,放自己的孩纸去玩,给他自由。

4.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如果在年轻时就以游戏,酒吧,性,舞厅这些作为主流的话,等某天就会觉得这些终究会失去,空荡荡的思想毫无震撼力。

5.人生绕了一大圈,终究会回来的,爱自己吧。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大,不管是从人生观还是世界观,价值观,都给我上了一堂课。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记得自己的国家,民族还有自己。理解自己的身份。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2】

这本书在阅读上最大的感触就是各自属于自己时代并且跟时代深刻契合的母子两人,在不同的语境交锋下,进行长达三年的书信往来,这在现在连电话都不愿意多打给父母的我们看来是多么地难能可贵。毫无疑问,龙应台的子女教育方式是成功的。书中安德烈在母亲的循循善诱下,充满傲气却没有戾气。

十八岁的安德烈,在观念上与当下的我们并无差异,都渴望独立的人格,都希望极力挣脱家庭的束缚,都有对前途的茫然,对政治事件的批判,对东西方文化的质疑等等等等。我从来都不敢想象自己是否有一天我能够和父母如此坦诚地倾诉彼此,如果是我向母亲提出这些的疑问,她会如何回答我?也许根本没有提出的一天。她们正在老去,她们在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将我们从“偏离”的人生轨迹拉回“正道”,她们对于人生的感触或许更加深刻但却无法用准确的言语来做一场通畅的表达。缺乏沟通理解,便使得她们对孩子的关切与教导在孩子眼中就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或者是一次又一次的野蛮强制。安德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睿智的学者母亲,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书信。从中得出了许多人想到却道不明的思考。

其实,我们也像父母爱我们那样爱着自己的父母,或许她们认为我们在行动表现出来对她们的爱远不足她们的三分之一,让她们觉得,自己付出了一辈子到头来只换来了子女淡漠疏离的巨大落差。我想,这在我看来,我也是很难接受的。很喜欢书里面的一句话:\\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

安德烈,生于1985年,今年已经33岁了。我,生于1998年,却一直活在1997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3】

我眼中的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龙应台,一位台湾女作家,我曾被她笔下的《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深深折服,继而读了她另一部大作——《亲爱的安德烈》。

在《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两书中,龙应台分别以母亲和女儿的身份叙述她身边的点点滴滴。而为了认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他们用了三年时间写就这三十六封家书——《亲爱的安德烈》。正如那句话:“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了自己的母亲。”

初识龙应台,起源于这三本书。龙应台的文笔是犀利的,可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又让我认识到原来龙应台的文笔也是可以细腻真实,柔情万千。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还有很多句子,是富有哲理与文字之美的:“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读后感·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这一句,虽然简朴,却蕴含哲理,引发沉思。

每每读起龙应台的书,感觉亲切无比,仿佛她就坐在你面前,与你讨论书中有趣的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故事总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更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三十六封家书中,不仅保留着母子之间幽默有趣的对话,更展示了母子之间讨论问题的深度(多国文化、贫富差距、国际政治……)以及在讨论其他问题时引发的争论,仿佛就像两个智者在做激烈的辩论会。

我眼中的龙应台,是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也是一位使我佩服于她笔下的女作家,更是一位让人意想不到的总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学家。

龙应台用这三本书,叙述了她的一生:从将要做母亲到慢慢步入中年,到最后仿佛经历过许多风雨的洗礼,已然变成了一个经历过沧桑的智者。

龙应台,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也是一位让我深深佩服的女作家。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4】

优选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1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优选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2

仅仅用了一个晚上,我一口气读完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这不是一本小说,是一本书信集。龙应台,是一个出生在台湾偏僻渔村,留学于美国,也曾扎根在德国,如今辗转于香港台北上海,游走在于书香飘逸的校园,徘徊在文人与政客交界线上的作家。在她身上,有丰厚的生活阅历,有苦难生活留下来的纯朴印迹,有宽阔的视野和胸怀,也有四海为家的无奈。

在众多人生角色中,也许母亲是她最愿意担当却也是最需要花心思的一份天职。因为她的出色,因为她与儿子们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更因为工作使得母子曾经四年两地分隔,使得她扮演地非常辛苦。我们的作家在这两个欧洲年轻人面前,兢兢业业报着小学生的学习心态,试着通过他们的眼光去看世界,不断去学习怎样做一个母亲。

优选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3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虽然这本书讲述的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但是我想我们身为老师,那些可爱的学生不正相当于我们的孩子么,拿出一颗对待自己孩子的心,我想孩子们会健康成长,我们也会一点点蜕变!

优选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4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习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成人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优选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5

首先我要说,这对母子的关系可够铁的。“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哦,天哪!也许他们老外写信在名称前都必须写个“亲爱的”,总之在十年以内,我和妈妈还不会出现这种称呼。

安德烈和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我承认,我比他年轻一点,他比我帅很多。然后,我们都拥有一种令人懊恼的东西----过盛的母爱!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岁时,他妈上厕所前还要问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厕所一样。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十三岁的我,每次过马路妈妈还要强制性拉我的手,所以使尽全力把手抽出我妈的手掌心成为了每次过马路的必修课。

我并不贪心,说真的我妈要是有龙应台大妈的一半就很好,因为她已经认识到了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而我娘却把我完全当作幼儿园小朋友来照顾。

看了他们母子三十多封信,我感觉那不像是母子通信,而是两位老友在闲谈,又是表达政治立场又是闲扯时尚。龙大妈倒也强大,脏话脏字都敢往上放!尽管这种母子关系比起那种“儿啊!注意身体!”“娘啊!您辛苦了!”之类的要怪许多,但就我而言,我更向往前者,原因很明显,那更适合当代少年,不是吗?

优选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6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作者龙应台用她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父母的无奈和辛酸,还有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方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给她儿子安德烈的第一封信“十八岁那一年”。

因为这一封信让我看到了一个想深入孩子内心,想真正了解孩子,想打开那扇神秘的、无形的大门的母亲。而那时虽然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却也还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吗?从这封信中间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被母亲爱着的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也都和安德烈有过相似的经历和感触,比如:父母的关心,可能被不懂事的我们嫌弃,被我们当做唠叨,不想去听。

当我看完这本书,我看到安德烈的变化,他从无奈的跟妈妈说几句,就觉得没什么话可以跟妈妈说,还觉得很厌烦,到最后主动的想跟他妈妈多说话,多交流。想想现实中的我,虽然懂得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是行动上却做不到对父母的关心。

通过这本书我也知道了自己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担心和烦心。

优选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7

让“它”拉近我们心灵的距离妈妈,最近我发现,你越来越不喜欢我了。总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当我做不好的时候,你还总是拎着我大骂一顿。还记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时,就因为东西卖得有些贵,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数落我,并叨叨絮絮地给我算了“一笔账”:什么书本费啦、衣食住行费啦、甚至水费、电费都算上了,我听着实在不耐烦,便“反驳”了两句,没想到这两句在我看来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话语,在你耳中却被灌上了一个新名词——顶嘴。众目睽睽之下,你举起手要煽我,我扭头躲开。于是,我发现你越来越讨厌我。相应的,我也越发的不喜欢你。

其实,我们还是互相深爱着的,就像《亲爱的安德列》一书中说的那样:爱,并不代表喜欢。爱,有时也会是不喜欢吧!我们的关系是愈来愈僵……那时,我感到我们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之间,就像白昼和黑夜,永远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却因那所谓的“尊严”而不敢……幸亏在这个暑假,“它”来了。它的全名叫《亲爱的安德列》。

我万万没有想到,它被带回家时,从来不爱看书的你,会第一个打开这本书,而且打开之后,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我惊讶于那本书到底有怎样的魔力,会让以前“本书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读书之列……于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我也翻开了此书。只轻轻打开了一页,我便再也禁不住这本书的诱惑了……因为,书中母子俩的关系和我们太像了,不是吗?随着龙应台和安德烈的脚步,我们慢慢地走,直到到达对方心灵深处,解开了死结,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间……

从此,我明白,白昼与黑夜之间还存在着黎明,黑与白总还有交汇的灰,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纳呢?现在,我终于明白,也感受到了,我们一直相互深深地爱着。

优选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8

第二次读《亲爱的安德烈》感觉有所不同!我把自己和妈妈平时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一起带入书中,去感受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差别。

书中安德烈生活极其幸福,丰富,充满乐趣,他可以喝酒,聊天,开party,旅游……遇到挫折,会有很多人鼓励他,成功的时候,朋友就会为他庆祝。而身在中国的我们,聊天,开party只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每天都是早早起床,上学,写作业,复习预习,偶尔的娱乐和放松。安德烈可以做的事,中国和他同龄的大多数人都只是渴望。我们也希望有那样放松的生活。

在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他们之间慢慢出现一座无形的墙,但在他们母子的努力下,这座墙,被击垮了。而我们,极大多数的孩子都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他们之间的代沟无声无息地变得越来越大,把他们越隔越远。他们也有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有一些却只会更加地彼此伤害。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相差甚远,中国孩子从小就要努力读书,考大学,这段时间里,根本就像与世隔绝。读大学就为了张文凭,可以找份工作吗?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学生没有工作?他们没有社会经验。在外国,他们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经验,他们的适应能力才更强。西方国家是那么尊敬小孩,在中国,只要家长聚在一起,就是是讲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没有在其他大人面前表扬过孩子,而是讲他们做事怎么怎么不好,他们以为这是谦虚,但孩子的自尊心更是被深深地伤害!

真希望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读读这本书,体会一下快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多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时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一心为孩子好,帮他们打点一切,可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啊。

真希望我们可以彼此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5】

这本书我很喜欢,真的很喜欢。

看这本书时,让我很轻松,很愉悦,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此刻的我渴望能像书中的安德烈和龙应台一样,能和自己的父母交心地畅谈一番。

我的父母是很朴实的,地道的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虽然偶尔他们会跟上潮流,转变一些观念,但是骨子里却透露着浓浓地中国式的教育理念,有着传统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很庆幸我是我爸妈的孩子,但是同时我也难以避免讨厌这样的自己。我不埋怨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时代下,可我却不能接受一个被世俗化的自己!

书中的一些对话,时常勾起我的一些回忆。我在想象过去的自己和书中的安德烈,我们似乎有共通之处,但我却没有勇气去说,去做,去表达自我。我也渴望自己的父母能像龙应台这般开明,大度,知礼,懂礼,却不完全被礼所束缚!

出生的时代,出生的环境,出生的家庭,我们不能选择,也没有办法改变!所以我常常会安慰自己,何必要去做无谓地挣扎,活在当下,何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呢?为什么要去尝试未知,为什么要去挑战不可能呢?为什么要去突破自我呢……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所以我选择了隐忍,选择了压抑,选择了放弃。现在的我变了,也许变得越来越世俗了,越来越令人讨厌了,我在未知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

一语惊醒梦中人,犹如醍醐灌顶,字字珠玑。尽管身处两地,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书信的沟通,思想的交锋,却是母子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一种慢慢接受彼此的方式,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擦不掉,磨不灭的印记!

我相信我懂了,至于懂得了些什么,我说不出也道不明,放在心里就好!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6】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

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相信《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