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音乐漂流瓶读后感600字

音乐漂流瓶读后感600字

关于第36号漂流瓶第一站阿哲的读后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关于第36号漂流瓶第一站阿哲的读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首先,请允许我也叫你一声臧哥,无论辈分,只是一种敬仰。像蛇一样成长,整本书波澜起伏,回肠荡气,看完后仿佛自己也和主人公一起度过了那一段青春岁月,随着主人公一起走向成熟,一步步蜕变。刚刚大学毕业的古歌,恰似现在的我,青涩的心态,人情世故的陌生。幸好遇到韩姐及时点醒,使古歌确立了前进的方向。从听战斗故事开始,到组织球队,组织联谊,古歌慢慢的褪去了一层外皮,成为了一个让大家信服的组织者。我也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这个十字路口能不能像古歌一样成功蜕皮成长呢?虽然是浙江人,一身武艺的古歌有着北方人的仗义和古道热肠。当看到自己部门的老大被欺负时,毅然决然的选择支持到底,现在看起来都不禁让我热血沸腾。

虽然在邵总公司的结局并不如意,但是在年轻的时候爱过恨过,敢作敢当过,这份豪情可以一辈子自夸。除开激情与成长,这部书还有着许多让我唏嘘不已的地方。尤其是看到书的后面交警部门集中采购小型机的项目争夺战中,贾惠普利用当年感情骗取古歌的信任,被揭穿后还表面表示放弃,背后出阴招.....这样发生在当年的兄弟之间的勾心斗角是我无法想象的。而古歌敏锐的观察力和事发后的淡然也让我看到了一种大将之风,臧哥本人也是如此,说话不紧不慢,但很有份量。最后想说一声感谢,可以看到这么好的书,一部真实版的古歌升职记。书中的一切,我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慢慢体会。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承载着心语的漂流瓶


假如我有一个漂流瓶,我会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把它投进大海里,让漂流瓶在海上随清风、逐白浪,漂到冰心奶奶住的地方。因为,在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著作中,她说她最喜欢蔚蓝的大海。我想,我的漂流瓶一定会找到冰心奶奶的住处,告诉她,我是她忠实的小读者。

冰心奶奶,您的《寄小读者》令我受益匪浅,您是这样关心、爱护孩子们,即使身患疾病,也要坚持给小朋友们写信。您知道吗?现在小朋友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在操场上,随时可以看见他们嬉戏的身影。可是,在《寄小读者》一书中,您却说当时的小朋友们没有像以前那么那么快乐,为什么会这样?我感到很困惑,在书中,您告诉我们以前处处都有快乐,纯朴的经典玩具、古老的游戏,让旧时代的小朋友们融入了欢乐的海洋中……,我往后面翻了几页,在后面的通讯中,我找到了答案,您说当时“四人帮”横行,剥夺了小孩子的种种快乐。我对“四人帮”疑惑不解,我想问问您,“四人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要剥夺孩子们的快乐?

您在以后的时间里还写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三寄小读者》里的通讯。因为里面记录了许多您去各国的名胜景点游玩后给小朋友们写的信。冰心奶奶,您的通讯中那一次次奇妙之旅,记录得是那样生动迷人!每一篇都让我仿佛身处您描述的景点之中,流连忘返!特别是您《三寄小读者》“通讯八”中那“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一样的威尼斯小城风光!那里水道蜿蜒,翱翔的海鸥在天空中盘旋、鸣叫,一幢幢高楼矗立在水上,我仿佛正在和您一起畅游威尼斯呢!

读完整本《寄小读者》后,我想起了您最后一次和孩子们的通讯中的一句话:“在这个时候,我相信你们已经完成了学期考试,很快要寒假了,我为你们感到一种莫名可状的高兴。”可是,我一听到“考试”这个词就无精打采、垂头丧气,考试前我总是十分紧张,情绪低落,生怕考了个不好的成绩;考试后我总是忧心忡忡 ,担心自己成绩不佳……考卷发下来之前,我的心脏总是砰砰直跳,那声音仿佛是电视上病人危在旦夕、呼吸急促时的心跳。这时候,我的额头冒出了汗、心情激动得很。如果考试成绩高,便会暂时舒了口气;如果考试成绩低于其他同学,我的情绪就比考试之前更低落了,比考试之后更忧郁了……冰心奶奶,假如您收到我的漂流瓶,您能告诉我该怎样做才能缓解考试带来的紧张心情吗?

风儿追逐着海浪,带着我的漂流瓶连同着心里话在海上漂呀漂……但愿它能顺利抵达冰心奶奶等待的那片沙滩。在那神秘的地方,冰心奶奶一定正安详地望着蔚蓝而一望无际的大海,等待着她忠实的小读者那个承载着心语的漂流瓶……


《给爸爸的漂流瓶》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很好看的书,名字叫做《给爸爸的漂流瓶》卫生么说这本书好看呢?因为这本书非常地有意思,他讲了很多好玩的小日记。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都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一个用瓶子寄信的女孩……一个专治各种疑难杂症的妈妈……一只偷吃邻家树叶的长颈鹿……一个得了狂笑症的男人……安娜的爸爸是一位海洋学家,常年在印度洋上工作。她非常想念爸爸,于是写下一封封长长的信,把他们装在漂流瓶里,并拜托渔民杨森先生在出海捕鱼时将漂流瓶头像爸爸出海的方向。在每一封信中,,汉娜都会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下他对事物独到的看法和理解,,当然还有她对父亲那浓浓的思念之情……这本书的主人公很古怪:他有1、特别的宠物 2、特别的职业 3、特别的课堂 4、特别的文字 5、特别的想念 6、特别的方式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漂流瓶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1、梦想的翅膀 2、无尽的思念 3、成长的足迹 4、成长的烦恼


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提高日记写作能力。所以,我想让大家都看一看!

名著读后感:《天使漂流瓶》读后感


《天使漂流瓶》这本书可好看了,是伍美珍(阳光姐姐)幽默派。

里面内容既丰富,又幽默,就让我来讲讲有趣的地方吧。

主人公是《同桌冤家》里的四个人,特别是有一次上课时,老师发现有一些人日记里有校园黑话,就读给大家听到:校花,就是在学校门口买豆花的,小美人就是小时候很美。兔子就问惜城:那惜城,老板是什么意思啊?如果是你的话,你肯定会想就是一家店的老板呀!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惜城说:老板,不就是老是板着脸吗?是不是很幽默呢?

还有一个就是有一天上生物课时,老师临时请假,来了个临时代课老师,同学们听他读课文,都感觉好无趣,惜城还睡觉了,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然后大叫:那个睡觉的回答我的问题!兔子踢了一下惜城,惜城说:不会。老师让他坐下。老师说:惜城站起来回答。惜城站了起来说:老师,我真的不会!老师又让他坐下,老师说:生物课代表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惜城又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是课代表,我真的不会。这次老师气坏了,暴跳如雷,一气之下罚了惜城。

这本书真是幽默,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一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市场街最后一站》。

每个星期天,小杰都和奶奶一起搭乘巴士到市场街的最己后一站。但今天,小杰很不开心。一路上,他不断抱怨着:为什么他不能像自己朋友那样有一辆自己家的车,还要在雨里等巴士?为什么他不能像别人一样有一个随身听?为什么他每次都要来到这个城市最脏乱的地方?

每个问题,奶奶都给他一个富有启发的回答,让他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快乐,熙熙攘攘的城市其实充满生机;日常生活中就有美妙的音乐;为别人献出爱心原来能给予我们神奇的力量。奶奶用智慧引导小杰,让他拥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让他用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 二

这是历史上首部“纽伯瑞金奖”、“凯迪克银奖”双料大奖绘本,并且书的封面上还贴有金银奖牌呢,绝对是限量珍藏版。这本书主要讲了小杰和奶奶的一趟平凡的巴士之旅,一路上奶奶与小杰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奶奶用智慧引导小杰,让他拥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让他用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书中的这个美妙的故事吧。
有一天,小杰和奶奶一起搭乘巴士。在等车的时候,下起了雨。小杰问奶奶:“下这么大雨,我们为什么要等巴士呀?”奶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轻轻地回答:“树也会口渴的,你没看见那棵大树正在用吸管喝水吗?”在这里,奶奶将大树拟人化了,似乎在告诉小杰,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都应该对它们尊重。当然大树也不例外。如果你只是在意自己是否淋雨了,自己不喜欢下雨,那么大树呢?大树的感受你想过吗?他可是需要水来补充身体的能量哦。而且奶奶还用孩子们经常喝水的方式---用吸管,很形象地表现出了大树如饥似渴的状态。所以说奶奶是智慧的。
一会,小杰的朋友坐进了爸爸的私家车里,开走了。小杰问:“奶奶,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车?”奶奶说:“宝贝,我们为什么需要车呢?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巴士了,还有丹尼斯老先生,他总为你表演好玩的魔术。”看到这个问题,不得不说,换做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智慧的奶奶却以巴士外形上的有趣图案“一个会喷火的巴士”为出发点,带领孩子的内心去发现点滴的美好。另外还提到了司机老先生会变魔术。这一点应该是小杰比较感兴趣和乐于欣赏的事情吧,所以奶奶会强调一下:你看,做巴士有这么多你喜欢的事物出现,多么好,多么幸福啊,所以你根本不需要私家车啊。私家车上可看不到这么美好的东西。
后来他们上了公交车。奶奶热情地跟每个人打招呼,并说:“下午好”。她让小杰也这样做。这一点足以看出奶奶是个非常友好热情和蔼可亲的人,她在用行动告诉小杰,怎么做是对的。这个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了。在每个家庭中,父母乃至其他长辈就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怎么做,孩子就会学着怎么做。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当一个盲人上车后,小杰问:奶奶,为什么那个人看不见呢?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觉得这个问题很是敏感和犀利吧。如果我们的孩子也在车上问我们这个问题,你们会怎么回答呢?我想我可能会羞红了脸,无言以对吧。看看奶奶是如何回答的。奶奶说:“宝贝,你知道什么叫看见吗?有些人是用耳朵来看世界的”是啊。不光眼睛能看世界,耳朵也可以 哦。奶奶的回答巧妙地避开了盲人视觉不好的事实,让盲人的心里激起一股股暖流。作为读者的我,此刻也深深地被打动了,心里暖暖的。多么令人敬佩的奶奶!她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小杰,世界上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用什么方式向孩子解释世界,孩子就会建立怎样的世界观。

当看到两个大男孩在听耳机时,小杰对奶奶说:“我也好想要一个随身听”。奶奶说:“为什么呢?你对面就坐着一位演奏家,为什么不问问他是否能为我们演奏一曲呢 ?”没等他开口,吉他手已经演奏起来。车上的人都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小杰也闭上了眼睛。跟着美妙的音乐,小杰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里,那里有海浪翻滚,有雄鹰翱翔,有蝴蝶飞舞。多么奇妙啊,小杰完全沉醉其中了。看见没?没有随身听的音乐同样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动听。其实拥有了你想要的物质,并不代表你就是幸福的,富有的,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
听完演奏,市场街的最后一站也到了。小杰问奶奶:“为什么这里总是这么脏”。奶奶说:“小杰,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这句话,似乎一时很难理解,或许等到长大后,小杰就会明白的。就像他自己说的,奶奶总是能在他想不到的地方,发现美好的事物。奶奶拥有一双敏锐的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让我们也向奶奶学习吧,学着去发现身边的美,去找寻这隐藏在世间的点点滴滴的美好,让它们丰富和填满我们的内心世界。最后他们到达的市场街最后一站,是哪里呢?是爱心厨房,这里是施舍穷人食物的地方。故事的结局同样也是寓意深重。奶奶是个善良的人,她用心来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在感化这孙子小杰。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不是吗?

《市场街最后一站》能够获得双料大奖,可谓实至名归啊。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让我们在绘本的带领下,将爱传递下去,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下一站,X星球》读后感300字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本叫做《下一站,X星球》的书,讲了金星上的气候,使我知道了金星上的天气。原来金星上有很大的气压,它的大气里96%都是硫酸,下的酸雨有很强的腐蚀性,任何生物都不可能生活,连外星人都不行。金星上的温度很高,最高温度达到460摄氏度以上,所以金星的大气里没有水,都被蒸发到太空中去了。虽然金星是类地行星,和地球挨得很近,但是它的环境非常恶劣,和地球比像地狱一样,因此人们称金星为地球的恶魔姐妹。

如果我能发明一个超光速推进器的话,放在金星上,就可以把它推到地球轨道上,再用巨大的吸尘器把硫酸吸走,然后再用跟木星一样大的喷头给它浇水,那么它可能会诞生生命,变成恐龙,然后进化成人类,这样金星就变成了地球的孪生姐妹。

下一站拉萨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下一站拉萨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下一站拉萨》,10万字,阅读时长7小时。

      跟在拉萨的几个好兄弟约了两三年,一直迟迟未成行。因着本月终于有出行拉萨的计划,故想在去之前看看几本有关西藏的书。

       西藏离我们很近,但又离我们很远。除了皮毛的印象和光影上的浏览,对于这片土地的历史、宗教、地理、人文等等,究竟掌握几何,个人内心还是有些汗颜。希望能借此机会扩充一下对西藏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在微信读书的限免书单中看到这一本,于是便有缘成为阶段性阅读的关于西藏的第一本书。

      看介绍这是本游记类的书,本没对此书抱太高期望。不过受获于开卷有益的箴言,还是从文字间得到了预期外的收获:

       一、佩服当今年轻一代敢于放弃当前生活轨迹,选择旅行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人

      作者87年,因着也在西安工作生活过,深刻理解西安这个内陆古都的工作生活气氛,对他所做出生活状态下的重大改变性选择很能理解,也勾起了那个年龄段自己也曾有而现在似乎已经依稀逝去的同感:

      >>年近三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极其尴尬的年龄:穷困、逼婚、想转行。

       >>然而当别人眼中的你,跟真实的你已经不是同一个人时,就会变得很累,彻底的累。这种累,不是休息能解决的,它深入骨髓,无可疗治。这种情况下,人会想跳出,逃走,逃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中去。

      二、相比而言,中国人的生活轨迹过于受制于传统思维和周边环境而固化了。在旅行的道路上,你才可能遇到形形色色其他轨迹的人,让你感受到生活的其他万般可能。也只有在旅行途中,才会有天涯海角怎会在此相遇的惶惑和慨叹:

       >>在这个小旅馆里我的确见到了传说中的奇奇怪怪的人,同室有一个出行已经一个多月,每到一处必定给妻子寄回明信片的武汉人,看上去风尘仆仆,却掩不住精练。二楼有一对河南私奔出来的小夫妻,竟然选择了旅婚,让人咋舌。

      虽只是西藏阅读的开始,但内心我已然急不可耐。

       三、从作者的游历经验感受角度,初步对藏地有所了解。所需的身体的准备;应该去看一看的八廓街,以及玛吉阿米餐吧和这里的酥油茶,随着作者的游记所初步了解的西藏的地理、宗教文化、民间传说、景点介绍,等等。都是开卷有益的收获。

      当然,此书给自己的,远不止以上这些。

       不过,对比着与当当读书的电子书看,又一次发现微信读书的不厚道和操蛋。本书原本是有很多插图照片的,作为一本游记,插图对读者加深内容的理解多么重要,竟然都能偷工减料掉,这哪是做收费正版书态度?@微信读书。

下一站拉萨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旅行这个东西呢,就是一千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看着同样的美景,除了震撼,每个人心里的思绪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这本书作为向往西藏而没有去过的小伙伴来说可以算是西藏初印象,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至于旅行感悟之类的,人家的也变不成自己的,看看就好了。真正的感悟是自己用心体会到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是没想到作者最后这样处理一段感情,或许真的是梦中的没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过分执着也就破坏了那份美感吧。

我们热爱旅行,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自然的绚烂多姿会给我们以震撼和心灵的洗涤,不同的人让我们感受这个多元的世界。希望在旅行里,我们能学会珍惜和宽容,学会与自己和世界相处,这就足够了吧。要知道,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在小小的城市里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罢了。在这样的生活里也得活的有滋味啊。

             记于洛杉矶之行开始的香港机场


下一站拉萨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帶著「去西藏,去珠峰」的心情翻開這本書,就像題目寫的那樣 - 下一站,拉薩。習慣瀏覽書評,而我也差一點站到非正面評價的隊伍裡。不過仔細回味下,我還是覺得四星是蠻合理的。原因有二。一方面,作為一本旅行雜記,有很詳細地故事情節和體驗的描述。一些章節會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提到《千千闋歌》和《清明雨上》完全去拉近了閱讀距離。我不太想過分要求行程或文字的深度,畢竟這不是一本資深旅遊攻略或者佛法傳播手冊。另一方面,作者提到「每個來西藏的人都是有故事的」的確加深了我對西藏的嚮往。他一路上有趣無關的小事兒,就是從一個普通旅人的角度來解讀這個世界。拼車交朋友,偷吃野雞蛋,寫寫無韻詩~很真切,很生活。最後,只希望正要翻開書的你不會被某些「貌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評價」所影響,享受這段旅行和路上的故事 :)n

有关于第56号教室的读后感


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谛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6)》。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异的教学质量,孩子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则是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教育中的许多成果是无法用考试达到的。象交流、沟通、品格、策略等许多家长、老师、社会更关注的目标是很难用考试测量出来的。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阿狸,永远站》读后感


《阿狸,永远站》读后感
滕天盈

永远有多远?比时间多一秒就是永远。世界有多大?你走到哪里,世界就有多大。
——题记

童话绘本里的阿狸就和孩子一样,顽皮,弱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永远站”就像童话里阿狸喜欢桃子那样,像从不会分开的等到明天,像永不曾离去的度过那年,等夕阳把整个世界都涂上了金色,整个山脉都散发着光辉。

在下雪的早晨,阿狸登上了一辆没有终点站的红色巴士车,开始了他寻找永远的旅程。可是,永远站在哪里呢?在旅程中,阿狸听到每个人对永远的理解,每个人对永远站的诉说,可是得到的答案都不同。永远到底是在哪里呢?或许,永远只是比时间多了一秒,因为时间站和永远站只差一秒的距离,所以,如果要去永远站,首先抵达时间站;或许,这世上真的存在这一种永远,就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的永远;或许,抵达不了的地方叫永远。

也许永远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美好愿望,也许永远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梦好愿望,永远也只是在童话的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便幸福的生活在城堡中。”不过童话故事终究是童话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远,但却不知道永远站到底在哪里,永远是不可能到达的、是不存在的,但在世间中存在着一种永远——就是在阿狸找不到永远时,妈妈对他所说的那句“我永远爱你啊!”原来,永远真的那么近,只有心与心的距离。原来,永远竟是触手可及。

永远究竟是什么呢?永远又在哪里?我一遍遍问自己。一直很喜欢一句话,“逝去的东西往往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也许只有失去的才是真正的永远,我们拥有的往往会失去,我们不可能得到的,才是永远。尤其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思念,渴望有一天能够梦到小时候的自己,重温儿时的美好……

人们渴求着永恒赋予的美好,畏惧着时间带来的衰老。可是,永远只是,比时间多了一秒。物质往往是有期限的,但我相信感情,尤其是亲情是没有期限的,特别是父母之情,它没有条件,没有期限,不求回报。珍惜并回报,给现在,未来的自己一份温暖。

阿狸活在他的梦之城堡,给了我们最纯真的梦。童话让童年的木马永远的旋转下去,温暖你,温暖我。本是一个浅显枯燥伤感无奈的世界,因为有了阿狸,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关于第36号漂流瓶第一站阿哲的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音乐漂流瓶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