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师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教师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1500字。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15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
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着,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心得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心得

----做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前段时间,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感受颇深。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本书给我这样的启示。

一、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教育不是让学生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概念简单的复制到学生的大脑中。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每一节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既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难懂的知识,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我们所教的学科。

二、作一名理性的教育者

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性,必须从四十五分钟里榨出油来,提高教学效率,那是在为学生节约生命教师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三、要继续学习,多带点东西进课堂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理由很多,教师要继续学习,不但是为了使自己的个人素养进一步发展,更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而言,从为了学生发展的角度我认为继续学习可以达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学会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并应用到教学中去。

只有教师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在课堂上的教学才不会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对于知识的理解和驾驭,才能游刃有余、融会贯通。所有这些皆来源于教师平日里的学习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闪耀出魅人的光彩来。

四、学会赞扬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有天才的一面。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反之,你只会看到无数的缺点。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必对他们进行严加管教,他们也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学困生时,一旦出了点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教育指导。其实一味的处罚和说理未必能触及后进生的心灵,反而久而久之,学生已经习惯了类似的说服教育,也就不能起到我们预想的效果了。

作者告诉我们每一位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着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

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的心灵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把那些我们已经用了好多年的训词换成赞美和幽默吧,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多给后进生一点关爱,他们就会感到教师真正地关心他,爱护他,就会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劝告,产生追求进步的动机和行动。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的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有感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

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翻开郑杰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91页的一段文字2024跃入眼帘。这一段文字2024的中心词负责,正是我们教师值得崇尚的资本,正是我们教师一不小心会丢失的幸福。

所谓负责就是每一名教师都为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每一位学生都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一所负责任的学校一定是由负责任的师生来贡献的,一所向全社会作出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承诺的学校,也一定是负责任的学校。

读书是教师的责任,阅读是教师的幸福

一直以来称教师为读书人。郑杰提的第32个建议:学校里首先要构造一个求真的知识世界,他倡导阅读,每位教职工都要有学习计划,每天要阅读一小时以上。

他的一句话引人深思:我们牢牢地坚守学校读书净土,因为书中自有浓缩的文化。我们确实无法想象,教师不读书了,怎么面对学生,怎么面对自己,怎么有幸福可言,没有读书就没有教育。不做掏空的教师就必须去读书,读书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只有在读书中,才会享受到阅读的幸福,才会享受到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快乐。

朱永新说:读书意味着智慧。郑杰也认为:师生共同学习,更是一种教学方法。有智慧才有幸福可言,有方法才有幸福可说。

当一个教师大谈自己没有幸福感时请扪心自问,你有没有静下心来读些书?你有没有担当起读书的责任?

奉献是教师的责任,尊严是教师的幸福

罗曼罗兰说过:爱因斯坦成为伟大,而不显得伟大。教师虽然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是默默的、无声的,甚至是痛苦的。大凡名师,都是道德之师、育人之师。

苏格拉底告诫我们:认识你自己!教师,也要认识自己。郑杰的第76条建议:捧着良心教书。我们教师就是捧着良心教书的人。看在学生的分上,看在自己的称号上,我们要舍得拿时间、精力去奉献,不为社会的浮躁而浮躁,不为别人的聒噪而聒噪。郑杰的第23条建议:教师要静气。要我们少点俗气,不要躁气,摒弃匠气。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讨论;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地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

静心做好这些小事,就是教师的奉献。奉献是教师的责任,它不追求及时、现在的幸福。

奉献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因为你得到了教师的尊严,得到了获得尊严的幸福。

请扪心自问:今天,我走进课堂带了良心吗?

感动是教师的责任,感恩是教师的幸福

教育是不断感动的过程。读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处处写到感动。他提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需要你用行动去感动学生;他建议保存天真,让教师儿童化,儿童特会感动;他认为教师要敬畏生命,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智慧有个性有灵气,难道你每天与这些活脱脱的生命在一起,不会感动吗?

第88条建议: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这一章节中,注入了感动的四种品质:一是热情,二是真诚,三是善良,四是宽容。

一个热情的人、真诚的人、善良的人、宽容的人,一个会感动的教师,一定是受欢迎的教师,学生就会用语言、行动回报你,学生就会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你与学生的心贴得很紧很紧。你会遇到感恩的目光,你会碰到感恩的手势,你会听到感恩的语言,你会享受到感恩的心,你会体验感恩的幸福。

我也时常扪心自问:我会感动吗?

写作是教师的责任,记录是教师的幸福

我每天都有写教育日记的习惯,因为我觉得写作是教师应该做的。当然,这里的写作并不是写什么文学作品,而是动动笔头,写写学生故事、教学心得、教育案例,或者给学生、家长写写信,也可以记一点自己的想法,这叫做不动笔墨不教书。

郑杰的这本书就是自己写出来的。他的第97条建议:为自己的未来投资。第一是投在学习上,第二是投在增加个人经历上。增加个人经历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作,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的一言一行,记录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点滴变化,记录自己透过现象的理性思考。

郑杰第17条建议: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其中一段话让人回味:我们的思想,有时非常精彩,却被学术表达淹没或漠视,逐渐使教师丧失表达思想的欲望和能力。而本来,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处于时代变革中,处于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应该闪耀思想的灵光,但这一切可能性,却因教师普遍失语而变为事实的不可能。其实一旦你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你的文思会如泉涌。写作使你畅快,记录让你确切地为自己活着、工作着、快乐着、幸福着。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做一个拥有幸福感的教师

读一本好书,犹如品尝一杯美酒,让人回味无穷;犹如品尝一杯清茶,让人心旷神怡。《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便是这样一本好书。书中郑杰校长在代序中谦逊地写道:“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书中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真诚坦白地提出了100条给教师的新建议,让人觉得酣畅淋漓、神定气升。譬如他提出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懂得享受生活,学会赞美和倾听,不应该培养乖孩子,没有权力改造一切自然本性,要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

书中有几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 “人类的伟大还在于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供人享用音乐、艺术、文学等等,对自然物进行吸纳、再造、改造、提炼、概括、渲染、提升、强化之后,人从人造的景观中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其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本能,人的感官是天生的美好事物的捕捉器,享有一切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性,很多时候自己迷失在无端和无穷的忙碌之中,从来不问自己:我是谁,我该怎么活着?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日子,以至于在班队课中当学生们和着电脑的旋律高唱《菊花台》的时候,只有我在一旁发愣,学生人人会哼会唱,而我这个老师竟连听都没听说过,无异于当头棒喝!当学生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尽情享受的时候,正是我心沉谷底的悲哀时刻:原来我只会埋头耕地,却不会抬头欣赏风景;我只会似驴拉磨,却不会让自己停留片刻思考未来。

感谢孩子,一曲《菊花台》唤醒我这个沉睡多年的梦中人,同时为孩子们感到欣慰,依然天然地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高度的敏锐。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记得小时侯常常唱一首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诉你,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哼着幸福歌,却不知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它的诠释也都是不一样的。书中作者认为幸福分三层: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有保障,第二层是艺术生活,第三层则是独立思想。而这三层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类将教师工作仅仅当作应付的工作,不得已混口饭吃,这类教师不大可能有很大的长进,他们活着未必真正幸福;第二类教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他们觉得教书就是艺术,这类教师会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他们和孩子有着影子般的感情,因为爱而无比幸福;第三类教师将教育工作当作思想的起点,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满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经常会有一些心得,经常会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若干年后他们会成为专家,教书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次体验,他们会很幸福和满足。

对照这幸福的三层楼,我这位教师现在位于幸福的第几层呢?恐怕是一层半吧,因为我还没有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苦多乐少。要更上一层楼,还得把教书看成是艺术,尽心尽职,在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中充盈自己,让自己充实而快乐。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我发现,学习书本和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人文底蕴,将教学活动和人生思索融为一体。这样我才能登上所谓幸福的二层楼。

确实,幸福正如歌唱的那样: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

三、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

现在的教师确实是难当了,个个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掌上明珠,尤其是一些被家长宠爱过度的学生,教师变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越来越感觉到“黔驴技穷”了:严厉批评他吧,怕上了“精神摧残”榜;若是气急动了手,那绝对是体罚级别,到头来是自己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苟且偷生”。可是长此以往,“害群之马”愈加增多,极大伤害了无辜的大部分好学生。这是现在困扰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头之痛。怎么办?如何既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保护教师自己呢?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第53条中,郑校长就深刻地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原因,细致地阐述了惩戒与惩罚、体罚、管束的不同之处,指出了教师的惩戒权需要受限制,对学生的越轨行为进行裁量,选择恰当的惩戒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履行好教师的职责。郑校长指出:惩戒学生的前提是为了教育学生,实施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合理公正,并符合相关的程序。在满足这四个条件后,再裁量选择恰当的惩戒方式:言语责备、隔离措施、剥夺某种特权、没收、留校、警告、记入学生档案的处分、停学等。

是的,作为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对学生不作为是不可取的。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有效地惩戒学生。此条建议既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保护教师自己,让人豁然开朗。

总之,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教师要摆正为学生服务的位置,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要有好的心态。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中提出,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么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不要培养乖孩子》等等,让人回味,令人思索。

最后,我想说,这不仅是一本无害的书,而且是一本对我们许多教师有益的书。当我们听惯了各种讲台上、主席台上滔滔不绝的说教之后,在难得的清闲之中,郑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犹如清风,帮我们驱散心头的阴云;犹如细雨,帮我们洗却心灵的污垢。

请你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吧,它将点亮我们的生命之灯,在不经意间给人以许多心灵的萌动。

《给教师一百条新建议》教师读书笔记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

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

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节选!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

“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加强要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

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

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

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

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

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

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

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读书心得体会范文节选!

同类热门:

最新xxxx读书心得体会: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相信《《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1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师一百条建议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