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看见读后感400字

看见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1500字《看见》。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1500字《看见》”,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朱德庸先生曾写过一篇序为《在一个时代里缓慢行走》。他提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人这根苇草,做出她慵懒的姿态,没有想要摆摆枝干露出纤细与动人的美。
每一天从黑暗到黎明,从寂静到车水马龙。马路上穿着校服的学生急匆匆的奔向校园,脸上写着迷茫;西装革履的年轻人绕过几个街区走进办公大楼,脸上带着对生活的无奈;人到中年的商店小贩精打细算着下一笔生意,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看似每个人的未来都有无限可能,却忽视了思考方显从容。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的,我们要学会思考,思考我们在人群熙攘的街道上的奔波是否徒劳,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社会中的种种碰撞,甚至思考为什么活着。
一个人的思考有多宽,人生就有多宽。柴静用《看见》思考,用思考彰显人生的丰盈,并在思考中成长。
她用平时有力的笔触和细腻深邃的环境描写写下一个记者眼中的十年,写下自己的错误与失败。面对那些在她生命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她说,他们是流淌的,从心腹深处的方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的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是啊,不安。柴静不断的做出内省与反思,从凌厉到沉静,从锐气到宽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思考呢?
从书中回顾这十年,从非典到汶川地震,从北京奥运到全国两会,从华南虎到药家鑫。我们是对非典地震死亡人数感到震惊与哀痛?对华南虎照片作假感到失望与愤恨?对药家鑫故意杀人感到愤怒与恐惧?不,这些都还不够。这些是人云亦云罢了,想想我们是不是总是拾人牙慧奉为经典。凡人群拥护的我必拥护,凡人群攻击的我必攻击,我们总是太轻易就做出绝对判断。周正龙是处心积虑的,药家鑫是罪大恶极的。而我们在判断时又少了自己的思考。我们要做一根摆动的芦苇,而不是一粒随波逐流的砂石。
从《看见》中思考,我理解到新闻人物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无数看不见的人和事。每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每一种生活不可能都经历一遍,所以我们要将思想与之相融合,与主人公共呼吸。只有把自己变成他们,才能让这些强烈的印象嵌入我们的世界之中,从而我们去聆听,去感悟。我们思考着,在生灵涂炭的灾区,当重建的帐篷还未撑起生命的重量时,灾区人民以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的报道意味着什么?我们思考着,当《双城的创伤中》,主持人寥寥的做收尾报道时,荧幕背后那些没有讲完的故事。我们思考着,甚至理解药家鑫的行为,从而领悟每一种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是的,思考不是批判,是认识,不是改造,是明白。
柴静像一个考古学家,拿着笔刷,一点点拂去人们内心上面的尘埃,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
我们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那么多人为她点亮烛光,但我们也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过不是吗?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像一幅怎么展也展不完的书卷,充满了惊喜与错愕之后留下了无尽的空白页让我们思考。第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们像是漂浮在大海上的一页孤舟,因为每一个思考和抉择都决定着今后的自己何去何从。也许结果不尽人意,但年轻的岁月不言失败。陈虻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是的,我们也缅怀于这十二年的岁月,铭记收获与感动,并思考着失败后擦干眼泪明天继续启程。在思考中学会踏实,沉稳,因为真实的生活不是喊喊口号就过得了。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每个人,每件事,既要看见,也要看清。不要忘了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看见》读后感_1500字


《看见》读后感1500字

《看见》经典语录句子摘抄

1、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2、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里发生的东西。

3、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4、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5、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6、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这件事,最难受的不是头上和胳膊上的擦伤,也不是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觉——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任务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7、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8、一个人不应该一辈子背着不加解释的污点生活

9、天塌地垮,人只能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见不着,不注意的人。

10、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11、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12、陈虻说:“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我不作声。 我问医生朋友:“为什么我呼吸困难?” 他说:“情绪影响呼吸系统使呼吸频率放慢,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造成的。” “有什么办法吗?” “嗯,深呼吸。” 上楼的时候,我深呼吸;下楼的时候,我深呼吸。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慕她。

13、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14、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15、柴静忍耐着,没有流露出不满。她脸上扑着粉,不,说挂着霜更像一些。她仍表现出很有涵养的样子,但是,当一个人表现得很有涵养,其实是传递着不以为然的意思。

16、当一个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是还手的时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着攻击的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且深信对方会回到游戏规则中来。

17、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

18、没人跟你过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19、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20、这样的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在于不安。

21、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22、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欲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23、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24、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25、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26、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27、许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28、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29、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30、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看见》读后感1500字


《看见》读后感


在接触《看见》之前,对于柴静我算是一无所知,很无意地从同学里借到书看了下去,就情不自禁地读了下去。《看见》虽然是柴静10年从业来的自传性作品,和其中我所拜读过的名人自传比如《巴菲特自传》、《乔布斯传》比较起来,《看见》对于作者自己的成功的方面和经验描述几乎没有,而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既是生动地还原了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的过程,同时把事件任务包括柴静自己的感受相当细腻的表现出来,表现了柴静在苦难和苦涩下内心和能力一步步地艰难成长。

《看见》一书涉及了相当多的中国重大事件,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我们都能看到柴静奋斗在最前线奔波不停的身影,在这奔波之中也让她逐渐的成长起来。对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曾经震撼我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还年幼,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能在时隔多年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的还原,更多的是修正了一些对事情的偏见,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体会吧。

印象最深刻的首属药家鑫事件。《看见》让我们有机会从药家鑫的内心想法的角度再度审视整件事的经过,而让我居然惊奇地发现这个被全中国主流媒体断定为“杀人魔”、看似罪无可赦的药家鑫竟然也有那么无奈的一面,而他更像是一个选错了方式的孩子,令人惋惜。《看见》还让我们看到了“非典“时期从医人员的艰辛和巨大的生命风险,每一天都与死神是如此的近;让我们看见了还有卢安克那样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没有《看见》,没有柴静的积极寻求和发现,也许许多事情的真相和许多默默无名的人就将这么一直被淹没在时间的潮流中了。勇于质疑并尽力挖掘真相正是柴静在《看见》中所散发出的作为一名记者最最珍贵的精神也是我被《看见》深深吸引的原因吧。回到自身反思,那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干劲算是我缺少的吧,更多时候是在对事事保留着浅尝辄止的态度,过去的是因为学业排的时间很紧张实在是很少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浅尝辄止无可厚非。来到了大学,时间上相对自由了许多,在保证了学业的基础上,是该用计划规划好课余时间认认真真地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其次,《看见》还让我真正理解并学会了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并用心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就算是最权威的媒体也会有偏颇失实之处,盲目跟风并随意评论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和伤害。

《看见》一书中描写的作者10年从业来一步步地成长历程也相当精彩,对于刚走入大学的我如何调整自己不久的未来投身于工作时的心态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或多或少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的不易吧。每一步成长都充满着相当多的苦涩和困难,每一次蜕变或是来自于或是刚入业时的常常的辛苦熬夜加班,或是一些前辈的不经意的话和深刻的指导等等方面,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完成了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也从一个刚进入工作的小女生到了今天受到众人瞩目的位置,其中的汗水想必只有她最清楚,在看《看见》的同时我们也是在和柴静一起成长着,以她的视角审视着在这片56个民族共享的中华大地上,发生过的那些在我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曾经。“《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恰好和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的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背一遍遍的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我知道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这就是柴静在《看见》中的原话,最本真和朴实的一段话。在发售《看见》一书后,柴静在微博上经历了大起大落,毁誉参半。但她并没有表现出相当的大起大落的回应,不争不辩,依旧在她的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是她在书外同样表现出的那份本真朴实的气质吧,只能让人远远地仰慕。

最后,《看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书籍内容上的的享受,也让我能有机会认识了一位很坚强很了不起的中国记者柴静,从书和作者身上我都同样收获丰富,也希望这份收获今后还能带给我更多的有意义的启示和指引吧!

看见读后感1500字2020


看见读后感1500字2020(一)

大年三十的凌晨写柴静的书的读后感,因为睡不着觉。没有深思熟虑,只是随笔记下。

山西临汾人,一九七六年生。同年同乡的柴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忽然一下子到处都是。周围的人好几个都在读这本书,我也想读了。忽然想到我其实还看过几集《看见》电视节目,几个月前出差时在都柏林的酒店里看过,至今对主持人全无印象。

翻阅400多页,用了2个多小时。也许是对书和作者的期望很高,读过没有惊叹的感觉。有记叙,有感慨,也许也因为是同龄人,觉得读来很伏贴很顺手。如果评分要给5星中的3到4星吧。

睡不着觉,主要因为书里写的一些人和事。新闻里到底是应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柴静看的人,我也认为人更主要。睡不着,主要是想那几个让人纠结的人,自杀的初中生,虐猫的护士,被家暴然后杀夫的女人,药家鑫和他的父母。我不得不佩服柴静的坚强神经,和悲剧痛苦的交流,和压抑仇恨的面对,和人性中的恶的注视。

她问了很多很好的问题,从古到今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比如道德。读她的书之前,先看过一些砍柴派对她的攻击,说她装。我以为她在书里把自己端成一个道德准则很高的人。她并没有这么做。

和她的看见理念相悖的是,她描述的人和事非常主观化。很多时候她似乎很小心地不要下结论作判断,但是表述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姿态和判断。所以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和对立统一,大概就是这样吧。

先前看过一些网上的读后感,很多人因为柴静受到启发,受到鼓舞,积极思考,这是柴静的成绩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贡献。

对于这些扭曲的挣扎的人,一旦去想去琢磨,是没有结论和尽头的。总会扯出善恶道德的相对论。人性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如果不知道仇恨痛苦丑恶是无知天真,早晚要吃苦头,但是总是去想,似乎背离了追求幸福的初衷。我没有企图去解决社会问题,从个人的角度上,非常重要的是要能辨别善恶,能趋吉避凶,能自我悦纳,和周边的环境相对和谐。这些人为悲剧的发生大多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很多必然性当事人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不信前世来生,但是我相信命。人的出身,时代,地域,经济社会环境,家庭,性格,很多是无法超越的。偶然性即随即性。我喜欢电影黑衣人3,看了好几遍,里面关于随即性的情节非常精辟。太多偶然性,发生了,就变成了真实。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只有许多偶然性中的一种。期望用必然性去解释偶然性是徒劳的。柴静没有这样下结论,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很希望能有一个解释,一个结论,一种必然。

妈妈是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很有忧患意识的妈妈,从我很小的时候就讲给我很多实际发生的人间悲剧。直到今天,(.org)今日说法是妈妈的必修课,里面不乏人间悲剧。我自认为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之所以悲观,大概和从小听人间悲剧相关。乐观是生长在这些悲观之中的。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凶险黑暗仇恨,所以要更努力地培养和实践阳光希望积极向上的想法和做法。因为这个乐观主义的成分,我自认为已经了解了足够多的人间悲剧后,就有意识地不去过多关注。但是社会问题需要有人关注,所以感谢有柴静这样内心坚强的人。但是有些负面的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和宣传会加剧负面的人和事情的发展,所以适当回避和淡化也是必须的。其中的度,如何才是对。

度很关键,也很难把握。善恶之间是有度的,大恶必是大恶,很难想象出善从中来,大善却难免不衍生一些恶出来。人心从来都善恶并存,全心全意想要所有善,大善,博爱的人,很难看全兼顾,难免事与愿违。

夜很深了,释放了一些读后感,可以去睡了。很想问问在温暖南国的亲,说了这些,和你想和我讨论的有没有一点点沾边?

看见读后感1500字2020(二)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看见的读后感1500字


篇一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篇二

大年三十的凌晨写柴静的书的读后感,因为睡不着觉。没有深思熟虑,只是随笔记下。

山西临汾人,一九七六年生。同年同乡的柴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忽然一下子到处都是。周围的人好几个都在读这本书,我也想读了。忽然想到我其实还看过几集《看见》电视节目,几个月前出差时在都柏林的酒店里看过,至今对主持人全无印象。

翻阅400多页,用了2个多小时。也许是对书和作者的期望很高,读过没有惊叹的感觉。有记叙,有感慨,也许也因为是同龄人,觉得读来很伏贴很顺手。如果评分要给5星中的3到4星吧。

睡不着觉,主要因为书里写的一些人和事。新闻里到底是应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柴静看的人,我也认为人更主要。睡不着,主要是想那几个让人纠结的人,自杀的初中生,虐猫的护士,被家暴然后杀夫的女人,药家鑫和他的父母。我不得不佩服柴静的坚强神经,和悲剧痛苦的交流,和压抑仇恨的面对,和人性中的恶的注视。

她问了很多很好的问题,从古到今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比如道德。读她的书之前,先看过一些砍柴派对她的攻击,说她装。我以为她在书里把自己端成一个道德准则很高的人。她并没有这么做。

和她的看见理念相悖的是,她描述的人和事非常主观化。很多时候她似乎很小心地不要下结论作判断,但是表述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姿态和判断。所以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和对立统一,大概就是这样吧。

先前看过一些网上的读后感,很多人因为柴静受到启发,受到鼓舞,积极思考,这是柴静的成绩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贡献。

对于这些扭曲的挣扎的人,一旦去想去琢磨,是没有结论和尽头的。总会扯出善恶道德的相对论。人性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如果不知道仇恨痛苦丑恶是无知天真,早晚要吃苦头,但是总是去想,似乎背离了追求幸福的初衷。我没有企图去解决社会问题,从个人的角度上,非常重要的是要能辨别善恶,能趋吉避凶,能自我悦纳,和周边的环境相对和谐。这些人为悲剧的发生大多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很多必然性当事人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不信前世来生,但是我相信命。人的出身,时代,地域,经济社会环境,家庭,性格,很多是无法超越的。偶然性即随即性。我喜欢电影黑衣人3,看了好几遍,里面关于随即性的情节非常精辟。太多偶然性,发生了,就变成了真实。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只有许多偶然性中的一种。期望用必然性去解释偶然性是徒劳的。柴静没有这样下结论,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很希望能有一个解释,一个结论,一种必然。

妈妈是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很有忧患意识的妈妈,从我很小的时候就讲给我很多实际发生的人间悲剧。直到今天今日说法是妈妈的必修课,里面不乏人间悲剧。我自认为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之所以悲观,大概和从小听人间悲剧相关。乐观是生长在这些悲观之中的。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凶险黑暗仇恨,所以要更努力地培养和实践阳光希望积极向上的想法和做法。因为这个乐观主义的成分,我自认为已经了解了足够多的人间悲剧后,就有意识地不去过多关注。但是社会问题需要有人关注,所以感谢有柴静这样内心坚强的人。但是有些负面的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和宣传会加剧负面的人和事情的发展,所以适当回避和淡化也是必须的。其中的度,如何才是对。

度很关键,也很难把握。善恶之间是有度的,大恶必是大恶,很难想象出善从中来,大善却难免不衍生一些恶出来。人心从来都善恶并存,全心全意想要所有善,大善,博爱的人,很难看全兼顾,难免事与愿违。

夜很深了,释放了一些读后感,可以去睡了。很想问问在温暖南国的亲,说了这些,和你想和我讨论的有没有一点点沾边?

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


很喜欢柴静的《看见》,读此书,就好像看见一个女子的成长过程,从无知无畏的年少轻狂,到理解了解后的从容淡定;从初出茅庐的锋芒毕露到而立岁月的内敛恬静;从自以为是、过于用力的自我到冷静自省、客观自然的大我,没有华丽和自我标榜,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娓娓道来,只是不带偏见的表述,却自有动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丰富,如此深刻。

读书的过程中,看见很多感同身受的段落和情绪、很多不约而同的体会和表达,还有一些我自己心里有可是却被她说出来的通透。

比如她说最练人的都是遭遇战,从我自己走过的路来说,这一点感同身受。刚刚毕业到第一个工作单位,强手如云,分配给我一个师傅,甩一个任务过来:要用我从来没有用过的C在UNIX下写一个财务报表程序,要求带界面操作,C/S结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包括TCp/Ip通信都自己搞定,甚至师傅带我见过一次用户以后需求也自己去和用户讨论确定,需要什么资料可以列清单请师傅帮忙,但教你怎么写,没门。就这样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如此之多,知道了数据库理论、操作系统理论、网络理论但联系实际如此之难,知道了现场面对用户说出不字有多么需要智慧和勇气,初生牛犊不怕虎,反正一个人在北京无牵无挂,辛苦也不怕,下班了不回宿舍,憋了一口气,所有工作时间、业余时间都在机房里读程序、写程序,也没有啥文档,只能从师傅写过的程序里寻找思路和套用函数,把不明白的写下来,第二天上班赶紧去问,有的问题师傅告诉你,有的估计太幼稚的问题师傅没时间搭理,自己再琢磨。期间,在加班到很晚从公司下楼回宿舍时,在公司全体大会上置身于遍地程序高手甚至自己写网络元语的无敌高手中无所适从时,很多次想退缩,就好像她说: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慕她。我也是这样羡慕着物业的保洁员与看大门的大爷。就这样在2个月内完成了工作中的第一场遭遇战,比我4年在大学所学到的所有还要多,但也找回了自信,得到了认可,之后的工作任务,因为知道,因为懂得,所以敢于面对,敢于负责,渐入工作佳境,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选入金税工程核心团队。回头看看,没啥捷径可走,碰上了,就全力以赴应对,全部心思都在事上,就会忘记了自己的小我。

比如她在书里说到非典中,在北海听琴的感受,琴声有千灾万劫里的一点从容,对比自己的经历亦心有戚戚。毕业后初到北京,除了加班,闲来就喜欢一个人骑车到处游荡,在西单的一个地下通道,一个全身灰色包裹的只剩眼睛露出来的年轻孩子,畅快淋漓的拉二胡二泉映月,悲而不怨,哀而不伤,一遍又一遍,我推着自行车停在他身边就那样听,一遍又一遍,但觉得:琴声中全然忘了这个世俗的世界,好像千百年来的轮回中流淌在骨血中的声音。这是我此生目前为止听到的最美的琴声,与技巧无关,是音乐里说出话让人心弦脉动。好像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让人心怀感激。

比如她说:解,不是一扯两断,是需要找到线头,以柔和手势轻轻一抽,让一切归于本来应该。这一点我亦深以为然:太用力了,反而无力。凡是需要解题不能急于求成,一味用蛮力,适得其反;需先仔细看,不带任何成见偏见看,不断探索找到根本所在,然后四两拨千斤,一击命中。

比如她说: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只有当不只是关注自己并且认为别人可能是对的,才可能去看见,看见自己的位置,看见别人的亮点。如果太在乎自己,太有我了,就会伪,就会刻意,就会不自然,就会产生抱怨,就会蒙上偏见的面纱看别人、看组织、看社会,而其实: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如此,可以释然而自然的与别人相处、生活,反而可以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做最好的自己。

已过不惑之年,人生除了不断的加法之外,开始要有减法。人贵自知,做不到或实在不想做的事情,要开始学会说不,我更愿意把我手里已经接下来的事情尽自己的所能做到最好。就像柴静在书里说的: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不成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从此而后,人生在世最大的事就是看,不是听说,不是辩白,是看,是看见,是理解,是宽容,然后伸展成长。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后感1500字《看见》》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看见读后感4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