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第二次完成的读《被讨厌的勇气》并且把目前能够理解到的问题点总结出来,我对阿德勒又理解了一点点,也还差亿点点~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心灵和身体虽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共同体感觉”: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是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的范围?——最小的共同体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体是无限大。当人际关系遇到瓶颈时可以不用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小到你我,大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获取到共同体的感觉。
“横向关系”是什么?——“虽不同但平等”。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就是横向关系。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表扬或者批评他人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对存在本身的感谢”是什么?——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零起点出发。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优越情结的产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骗。接受事实存在,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改变,才是自我接纳。
为什么在社交关系中应采用信赖而非信用?——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无前置条件。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从目的来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别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何理解:“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幸福即贡献感”,能够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需要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什么是“甘于平凡的勇气”?——平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无能。普通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甘于平凡的勇气即不会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一)
开元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二)
陈莹
《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经验、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太害怕被他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看到身边的人活跃幸福的姿态,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选择缩在自己的壳里,避免与人发生关联。适度的自卑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追求优越性,并非是要尽力超越他人甚至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晋升,而是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接纳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长处,与"理想的自己"相比较,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常常见到年轻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者儿时的经历作为自己糟糕境遇的借口,将自己当前的窘境归咎于他人。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却根本不考虑"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于我们的竞争或胜负意识,因为常常拿自己跟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步入那个"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或优越感就会随之而生。竞争或胜负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当成"敌人".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人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通过发怒、责难对方,试图让对方屈服,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夫妻关系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是如此,同事之间甚至上下级关系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骂或者公然挑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想对方的隐藏目的是什么。"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借此让对方屈服。一旦破除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就能克服自卑情结;直面人生课题,不给自己找借口,才能摆脱人际关系烦恼的摆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首先我们要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过分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常常会扼杀我们选择的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在中日韩这几个推崇赏罚式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获得表扬和奖赏。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的认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身边有个朋友重点大学毕业,毕业后开了家餐馆,虽然工作辛苦,但干得特别充实,每个月也能净盈利两万。但朋友的家人对他开餐馆一事特别反对,认为餐饮是低级的工作,三天两头跑去店里找他吵架。朋友最后迫于压力,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企业干起了文员,每天郁郁寡欢,觉得相当痛苦。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说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即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 天,而是"此时此刻".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活在当下要求我们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做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更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赋予人生以意义。
阿德勒的心理学,通过对简单案例的讨论,把读者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而且让我们意识到,真正让自己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三)
对于8型来说,一本好书应该是钥匙到锁开的那种直接。如果磨磨叽叽,半天让我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那我的选择一定是放下他,没有兴趣再读下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让我捧起来,就不想放下的书。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解答问题、阐述观点的。正如序一里说的:对话体使得我们阅读时感到亲切,有"如师在临"的体验。
读这本书之前,先认识一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来源于网络资料)
书的观点很多,我依然选择让我感触很深、我能够理解分析透彻并且和我自己有连接的部分来分享。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过去心灵受到创伤的原因。而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场大的灾难或幼年受到虐待对人格是会有影响,但死抱着过去不撒手,拿过去当借口,认为我现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过去心灵受过伤害所造成,让自己深陷于一种悲伤不能自拔的情节当中,那只会让你停滞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只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积极意义,让我们正视我们的创伤,才会起到积极作用。你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应该怎样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年的伤害,摘抄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于范-文-先-生-网)那时你还小,你受了伤,那不是你的错。但你的伤口至今还在流血,你却要自己想法包扎。如果它还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样嗖嗖地冒着污浊的气味,还对你的今天、明天继续发挥着强烈的影响,那是你仍在听之任之。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他粉碎。语言犀利,一针见血。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一直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但心理学上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自卑。了解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发现无论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赋予他什么样的意义。如果赋予他积极意义,你的自卑感,也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你的自卑感,其实是你不满足于现状。所以不断要求自己进步,让自己变的更优秀的一种推动力。被赋予了积极意义的自卑感,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让自己变的越来越消极,便进入了自卑情结。自卑情结,也被阿德勒认为是一种借口,一种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的借口。其实安于现状也是一种选择,无关对错,只要能够符合自我满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条件。但是,那是因为你愿意并且接受,与其他无关。如果你已经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请审视一下自己,你是有一点点自卑感,还是深陷于自卑情结之中不能自拔?还是阿德勒的观点: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如果有了竞争,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一个人跟一群"敌人"生活在一起,怎么会轻松快乐?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的前进即可。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到还是有难度的。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总与他人比较,产生嫉妒、怨恨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那种感觉不但产生不了什么积极作用,同时会让自己很苦恼。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或看到自己是嫉妒与怨恨的。可是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这种情绪很难避免。所以,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向着理想中的自己努力,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近。这种感觉会让你更加自信,而且你相信,不断在超越自己的自己,会越来越优秀,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终于到了这一章节了,这是最近我一直在自己身上实验运用的课题。他真的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人际关系中的很多问题。简直就是生活中的"万能膏"
先摘抄书中一些比较有力量的字眼儿:
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我对课题分离的理解是这样的:比如生活中经常有人需要你给予建议。那么,你的建议就是你的课题。而是否接受你的建议就是他的课题,你不能干涉他是否接受你的建议。他的课题,他可以自己做来做决定。当你没做好课题分离时,你会觉得,我在帮他,可他不但不接受还不领情,多么令人气愤。可是课题分离清楚了,事情也一下就变的清晰明了了。
再举个例子:我需要你帮忙,是我的课题。你决定帮不帮忙是你的课题。你帮与不帮都是你的决定,我只能接受,不能干涉。如果我对你的不帮忙,横加指责,我就干涉了你的课题。课题分清楚了,然后互不干涉,自然会减少矛盾,人际关系也和谐了。即使你们是母子关系、你们是亲密的伴侣关系、你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他是他,你是你。
上述的课题分离还算容易,对于我而言,怎样面对我跟孩子的课题分离?比如我怎样认识学习是他的课题,哪些是干涉,哪些是帮助?虽然有难度,但是这个课题分离是一定要做的。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一直以来,共同体感觉这个词都让我感觉到很抽象,我想拼命的把他具体化?可是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直入内心去认识他,把抽象的具体化。那就从一个特别具体的名词----伙伴作为切入点,来尽量把共同体感觉具体化吧。
生活中我最可以称之为伙伴的人,就是我们家沈先生。家庭,是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一个点。从这个点,放射开来,再从家庭到学校、单位、国家、人类等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在家庭中,我和大小两位沈先生,是合作伙伴。我们各司其责,分工不同,自己有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索取:你一定要来关心我,认同我,包容我。而更重要的是,我能为家人做什么?我可以为他们做准备可口的饭菜、有干净衣服、储备一定的知识为你们解答困惑。
在平时,不断的积累、进步,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这便有了共同体感觉。继续展开说,走出家庭,来到社会,我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能为社会中的伙伴们做什么?一样的,我已经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了。在我能量低下的时候,我的伙伴也准备好了一个可以为我提供能量和帮助的他自己。这样,大家都能在这个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从付出中获得归属感,无论你所处的天地有多广阔,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其实写完共同体感觉,我就不想写了。可这样就留给别人了一个错误观念,对别人有帮助的,才是有价值的。
书中举了个例子:假如某人的母亲遇到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他能活下来,该就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她只要存在对他的至亲而言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了。所以说:请用存在的标准去看待他人,而不用行为标准。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看待他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
当你有了共同体感觉,你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不要将灯光打向人生整体,去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于与未来,而忽略的此时此刻。人生,正是由每一个此时此刻组成。认真的过好每一个此时此刻,你现在这一刻就能幸福。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这句话有点象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如果想改变你的世界,那就开始吧……
这是一本心灵层面的书,有点曲高和寡,不太容易读懂。读书会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各自把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分享出来,让彼此在一个一个抽象的名词中,找到了具体化的意思。
书中的内容很实用,他就象开出一剂剂心灵处方,把身边很浅显易懂,而你却被深深陷入其中,不能理解的问题罗列出来,给你提供解决办法。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谢谢年妈推荐。
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读后感呢?时隔多年再次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依然会有新的见解。最好的读后感就是人内心的想法,以下的202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或者是您在寻找的内容。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是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阿德勒原来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拥趸,后面理念不合开创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派。
这本书从“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这个论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通过辩论介绍了阿德勒的基本心理学理念。比较有趣也比较有代入感。
针对“什么是幸福”这个永久的哲学追问,本书在提出独到见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如何获得幸福”的具体对策。阿德勒思想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并给出了“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大良方。
阿德勒断言“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心理上的烦恼?),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另外,弗洛伊德是原因论,这也是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疗方法,找到心理治疗的原因,比如原生家庭,幼时留下的心理阴影,好像找到原因心理治疗就成功了一半。而阿德勒是目的论,认为心理问题是为了达到个人某种更深层次的目的而有意无意出现的,认为人要接纳自己,之后拿出勇气正视自己,专注当下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让眼前的世界回到简单状态,让自己回到幸福状态。
不能说孰好孰坏,个人认为,原因论和目的论都是需要的,原因论利于自我了解,目的论利于自我突破,可以作为心理问题疗愈不同阶段的处方。阿德勒的处方更猛更残忍一点,让人在烈日下暴晒无所遁行罢了。另外推荐他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和《自卑与超越》。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没有像普通的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简单易理解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它想表达的一切。其实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思想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有时我也会和书中的青年一起产生不认同的观点,但哲学家的阐述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维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现象。记得高中时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一而大吵起来,我气愤地转身离开,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种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恼,当我们再次聚到,把自己对想法说出来时,也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愤怒并不能解决事情,也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用一种心平气和的口吻进行交谈,说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决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小孩因为成绩不好,他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当在训斥过程中电话突然想起,他的妈妈瞬间改变了语气和态度,对电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恭恭敬敬,电话结束后,他的妈妈又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这个例子是在提出“因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后举出的。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观点时很不赞同,难道说别人溅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会生气吗?但看到这个生动的例子再想想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对方是我们领导、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我们真的会对他们发火吗?或许他们给我们道歉,我们还要微笑着说一句“没关系”吧。这样看来,脾气确实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乱发脾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我们发脾气无非是想让对方对某件事情引起重视,那心平气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我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活在过去,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过去如果是成功的,我们会因为陷入其中而目中无人,毫无进取;过去如果是失败的,我们会长久被其束缚,整天萎靡不振,灰头丧气。所以当前才是我们最应该把握的,接受当下的自己并为之努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纪伯伦曾经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忘却是一种自由”,回忆有时并不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束缚才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句话读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赋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会变成了感叹句,疑问句亦或是省略句。一个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它由很多件发生的事情组成。在此看来,人生不是由一条线组成,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复发生的,而只有我们当事人才能决定它的大小、形状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其实现在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它也并不可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某些表现力而获得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会让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论的枷锁无法获得自由。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对方做什么,最后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决定怎么做的都是我们说了算;反之,当别人做某些决定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应该对他们指指点点,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是换来我们自由的前提。况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谁比谁更有经验?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我们无法左右。如果我们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吧!
再来谈谈自卑,其实我认为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有轻重之别。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领导下发了一个任务,很多人会自信大方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但有些人因为自我感觉能力不足而畏畏缩缩;班级里,一群男生们在比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钱买的”等等,这时却有一名男生低着头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继而把脚缩了回去……这些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因为自卑不快乐。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为了谁而活?为了别人吗?肯定不是的,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毕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的。况且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接纳,那谁还会接纳我们?获取幸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们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点,但是都是可以去改变的!
《被讨厌的勇气》,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灵鸡汤,但是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并不是鸡汤,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不快,但是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重拾信心的勇气,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平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气,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为取悦别人,只为悦纳自己!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团队老大说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老大又看过了,还和我说有电视剧,但是和书不太一样。出去好奇我也去看了眼电视剧。
对于剧中开头年轻女士毫不客气地买走小女孩极度想要的最后一个草莓蛋糕的行为我很不理解,甚至生出了“这个人怎么这么没道德和一个小孩抢东西”这样的想法。
现在终于理解了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勇敢地说“Yes!”而面对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大胆说“No!”,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并不存在谁应该因为年龄差距、社会地位等原因而让着谁,这才是“人生而平等”的真正奥义。
而我自己正是因为缺乏“被讨厌的勇气”才会出现有人和我借了钱长时间不还,而我担心提醒对方还钱这个动作会影响到我们的关系而迟迟不说,导致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又没有的情况发生。
实际上大胆的说出来自己需要用钱了,请他把欠的钱还一下,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关系,反而不会因为自己不说而产生这样那样的猜忌,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因为猜忌而慢慢疏远。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们需要并且一定要学会的一项技能。这本书通过对话的方式让生涩难懂的心理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昨天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还没看完就匆匆写了一些心得。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些小激动——阿德勒的观点太颠覆我们传统认识,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今天心情平静下来,回复常态再去想这本书,我的几个软肋被戳中了。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说的再准确不过。“改变”这个词应该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想着“改变”。
我们想变得“多才多艺”,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找不到我想要的工作。
我们想变得更“能说会道”,不管是谈客户、人际交往还是找对象,都是用得上吧。
我们想变得“自律”,想做什么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进入状态,而且百分百的投入,效率高,收获多……
翻一下我们想“改变”的清单还真不少。然而,第二天还是跟往常一样,照吃照玩,依然的失落、焦虑、无奈、受挫……所以,我们必须得承认“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不确定
改变意味着否定,虽不是全盘自我否定,也要进行部分否定。
况且改变不等同于成功,这应该是我们不愿改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或借口。
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当要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听从内心,由心而定。
对于未知的恐惧,是人的本能。当我们习惯了目前的生活,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进入一种未知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恐惧或抵触。
手,硬币,黄金,金币,孩子,小孩,二,货币,交换,购买,支付,支付,改变,男孩,持有货币,朗,雷,巴努蒂
如果改变后的生活能够预知,畏惧、抵触就会减少很多。所以,很多人想要改变,但迟迟没踏出第一步,或者半途而废。
或内心看不到希望、或缺乏自信,更有部分人是有太多的因素羁绊。那我们到底要不要改变?
改变的源动力
首先你得明白你是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想改变,还是自己真想改变。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状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一员就很难不被社会风气所影响。
比如对比、攀比。在聚会的时候,当某个同学混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而你还在为房为车奋斗的时候,此刻你的内心难道不会略过一丝自卑?当这位同学在高谈阔论的时候,或许你只能默默夹菜。
如果是因为对比,就没必要“改变”。即使你做出些成绩,还是会对自己不满意,因为还有人比你更好。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改变,即使你成功了,你也感觉不到快乐。因为你只是别人想法的一个工具,那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自己想改变,你要做好改变后带来“风险”的心理准备。阿德勒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10岁以下另当别论),不管是好的坏的,幸运的不幸的,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说明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自己千万次选择的结果,然后你现在又要打破它?然后,还要看你做怎么样的改变?
如果是180度大转弯的改变,比如由内向变外向,由严重自卑变成非常自信……这种转变像伤筋动骨的手术,必定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改变从心出发
张萌萌姐曾说过,跟随她的人都是一群想要改变的人。想改变的初衷都是美好的,都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只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不管敢不敢改变,都无可厚非。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活得快乐就好。想要活得自由,有时“需要被别人讨厌”。
世界可以极其简单,只要你愿意。对于未来的困惑,人生不都是在兜兜转转,起起落落中前行。有句歌词是这么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宁可轰轰烈烈,也不做一个悲观者;宁可跌倒一千次一万次,也要向着我的目标而去。
这就是我,一个想要改变的人。
是值得时时翻阅的书。常读常新。
书中提到,我们无法改变,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气。当一个人具备了被讨厌的勇气时,关系也更简单轻松了。
课题分离很重要。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可以避免我们被束缚或束缚别人的局面。而,如何界定课题是谁的呢?那就看这个课题需要谁负责?谁需要承担这个课题的后果。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还有一个反常规的点在于,过去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不能决定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的心念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是什么人。如何看待过去、创伤或什么,这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再避开自己的人生课题了。面对它们。
自我接纳而不要自我肯定,无需假想自己是多么优秀的人,不要自我欺骗,需要实事求是。这才是诚实地肯定自身的价值,但凡存在,就是价值。
对他人要当成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看成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这样才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也没有输赢之分,真正获得了自由。
以及,要发展、意识到共同体感觉,我们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当我们认可这一点,也会自然而然地贡献,这个贡献不一定要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在这种贡献中,我们会更能肯定自我的价值,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不要批评和表扬,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谁。很简单,批评和表扬都是一种评价体系,都带着上级对下级的不平等色彩。也会在无形中形成干涉。一个有赏罚心理的人,容易因为害怕被批评而变得胆怯怕事,不敢活出自己,也容易因为想要得到表扬而故意讨好,把自己的力量交到他人的手上。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鼓励。鼓励是这样的,是平等和自由的关系,是真诚地说谢谢,当他人帮助了我们时。鼓励也是对他人的帮助,必要的一种帮助,当他人需要时。
发现这本书是许多年前,真正读这本书是最近,很有缘,对应到我的许多“症状”,可以说解开了我的不少心结。书里还提到活着的意义,那就是不要盯着过去,也不要盯着未来,自己去赋予意义才是自由啊!
并且,请活在当下吧,当下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刹那,它不是一条线,更像是一个点,这才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的。
读完之后,真心感觉到内在更勇敢了,也明白了在很多种情境下该如何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生自助书。
感恩。
今天我们读到了《被讨厌的勇气》第八页“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中哲人说的一句话“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在我看来每一次创伤都是一笔财富。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每一个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而那些带给我们痛苦和烦恼的人是我们优秀的老师。因为失败,我们学会了拼搏;因为情伤,我们学会了爱;因为当众出丑,我们学会了处理尴尬。因为错过,我们学会了珍惜。因为遗憾,我们学会了抓住机遇。人生的每一次创伤,都是人生的一种历练。碰到一次苦难,我们就成熟一次,碰到一种灾难,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的坚强,所以我们应该直面困难、勇往无前。
受过伤的人一定会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我们成长都有益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对创伤的处理方式,你让他成为创伤,他就是创伤;你让他成为经验,他就帮助你成长。鲁迅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没错,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每天每件事情都是未知的。我们必须经历。所以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勇士,因为我们敢于面对未知的明天。
现在我也懂得了“成熟”的真谛,少了一些傻笑、少了一些没必要的碰壁、更少了伤心欲绝。慢慢地成长起来,渐渐地放开脚步走向未来。
记住我们要让每一种创伤,都成为一种成熟的阶梯。即使是失败了,我们还是可以坦然的接受,我们应该跌倒了马上爬起来,而不是所谓的憧憬、幻想奇迹的出现。
最后我还想说,余生还很长,不要过度的活在失败的过去和庞大的负债阴影中,过错只是暂时的磨难,而沉沦却是永远的遗憾,走过去了才会发现更加优秀的自己。
本书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勇气。勇气是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获得幸福的基础。
在我看来,把别人的课题跟自己的课题分离开来,就是会让别人讨厌,不被别人认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获得自由的代价。
说说本书对我来说有几个重要的启发。
第一,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这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是最大的区别。
他只考虑目的,针对此时此刻的情景去创造未来,也不存在心理创伤,过去的经历就是过去的经历,至于过去的经历是什么?是事实,但是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以前的创伤,那么我们就会止步前(我倾向于相信这种观点,过去皆是序章,过去已是资源,至于创伤和痛苦,某种情况也可以转化成资源和天赋)
第二,情绪,感情是我们捏造的。
有的时候是为了我们做出某种行为,而且创造出来这种情绪(这个对我而言还是有些震撼的,为了发怒而愤怒,不过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哈哈)
第三,我们觉得自己不幸,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而是我们选择了不幸。
选择不幸,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好的选择,尽管改变可能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但相比于现在的情况,不改变仍然是更为舒心,更为安心的选择。
(这些内容我反复读了好多遍,觉得如果只要改变自己选择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幸福了?
但事实上好像也没有这么简单,自己认知的这种模式不太容易改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只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故,才会主动的寻求改变。
但如果知道了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主动权,还是蛮幸福的,虽然有些沉甸甸)
第四,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如果不如别人,我们就会讨厌自己,厌恶逃避人际关系,会自卑。
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如果能够分离开这种课题,烦恼也就放下了。
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并不是权力斗争,人们都是自己的伙伴,我们处于一个共同体。
我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我并不是自世界的中心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样就解决了这样的烦恼,不存在比较。
(课题分离的这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生活中做的时候不是特别容易,干涉和被干涉是永远存在的,上下级的关系,公司的关系,权力斗争的关系,会导致我们倾向于发展一种纵向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平等尊重的这种横向关系,不太容易发展,但是值得尝试,不管是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亲密关系都可以尽量发展成为一种横向的关系,把彼此的课题分离开,我做好我的,你的由你自己决定)
第五,活在当下,接纳自我,信赖别人,甘于平凡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关系就是我跟你的关系。只有我充分接纳我,我又充分的信赖依恋你,关系才会变得更加深刻)
第六,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人生是刹那间的串联。
做好这一刹那的事情就好了,享受这一刻,这个有一些享乐主义的味道,但对于阿德勒的理解来说,并不是这样,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都是一个点。
人生并不是一条线,因为每个点跟每个点之间的联系,我们并不知道。人生只是一连串瞬间。
并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旅行从刚开始出门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未来,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未来。
人生好似一张白纸,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画。
并没有故事,如同人生也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靠自己来决定。
那如果真的需要一个方向,就是:他者贡献,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有必要跟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就会走到此时此刻。
第七,要想获得幸福,本质上就是要对他人有贡献,对他人有用(这个和需要别人的认可还是有分别的,需要别人的认可,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满足别人。而获得幸福是自己发出的这种能量,认可的欲望就会消失,不存在别人的评价。)
前几天在看《被讨厌的勇气》,得到许多感悟,之前写了一篇读后感。这本是系列的后一篇。由于与前一本是一脉相承,因此并没有提出新的概念,而是聚焦在了教育和家庭幸福的具体实践中,突出了独立和爱这两个理念,对于我来说,在育儿和亲密关系当中还是很有启发的,走出小我,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以更大的视角去看待生活,去获取幸福。
教育的本质——使被教育者独立
《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每个人的人生都面临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爱,而这个课题是需要每个人独立面对的,也就是提到的课题分离,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人生课题,而不能假于任何其他人之手。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被教育者”自立“,而非”干涉“ 。这就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定位应该是相互尊重,即之前提到的人际之间的“横向关系”,而非上下级似的“纵向关系“。同时引发了教育的方式,不批评不表扬,而是鼓励,形成民主的氛围,避免孩子进入到一个习惯性去竞争的环境,而是关注自我的发展和环境的和谐。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呢?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而这种情形是无法让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其实这些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在现实社会中,在竞争的大环境下,极少人会不焦虑,担心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进步,担心孩子没有一些才艺技能以后没有办法谋生。但是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新闻也不断提醒家长,一定要理性,要克制住自己想要干涉、管理、批评斥责的心情。
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阿德勒提到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人的问题行为全都处于这五个阶段之中。所以,应该在问题行为尚未进一步恶化之时,尽早地采取措施。这五个阶段分别是: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对应的措施就是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第二个阶段是“引起关注”,当他做好事没有被表扬或者没有获得特权地位的时候,他就会想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处于这个阶段他们的问题行为并不是“做坏事“,而是单纯得想要与众不同,引起关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得也是只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第三个阶段是“权力争斗”,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第三个阶段之后会比较难以应对。这个阶段,教育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让自己退出他所营造的“权力争斗”中,不斥责不发怒,否则就会进入陷阱。第四个阶段是“复仇”阶段。当前三个阶段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时,当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在憎恶的感情中寻求关注。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这个阶段只能转向专业人士求助,而不能直面这种行为,因为任何插手的行为都会引发“复仇”。最后一个阶段是“证明无能“。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来对待,之前可谓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都没有成功。父母、老师、同学,大家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此时,他就会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这种情况也只能求助专家,但是治愈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据书中介绍,大部分问题行为集中在三个阶段之前,因此,教育者能做的事情还是比较多,责任也比较大。
因此,对于家长和其他教育者来说,学会尊重,学会“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在跟孩子商量的时候,是真的再协商,听取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变相地给她挖坑,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长此以往,肯定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在孩子发生会激怒你的行为时,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她是在故意为之,而是应该去了解真相,不让被情绪蒙蔽,保持理性,不感情用事,不大声吼叫。这个也是家长经常控制不住之处。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也就是我们在育儿中经常看到的“脚手架“的作用,父母和其他教育者永远都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孩子自己。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之前看到一个很好的比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从”领航“到”护航“到”并航“,父母需要敏锐观察到孩子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而非干涉他们。
批评的坏处很容易理解,但是表扬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对于得到表扬才会觉得幸福的人,会对表扬产生“依赖”心理,只能在表扬中获得认同感。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需要的是自我认同,“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立“。而大人对于孩子的赏罚是企图将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这种方式的大人内心害怕孩子“自立”,这样的大人本身也是缺乏真正的自我认同,需要通过对于孩子的支配获得认同感。所以说,自立不仅仅是孩子的课题,也是很多大人的课题。
关于爱的理解
之前的文里面提到过一个关于分享的话题,只有当自己富余了,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去分享。爱和尊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阿德勒主张的是能动的爱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人的方法”。爱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里由“我“和”你“转变为”我们“,阿德勒认为,为了获得幸福生活,就应该让“自我”消失。我记得之前我跟byhan曾经有一次聊天,在聊天中,我提到那段时间我感觉不到幸福,感觉不到爱,找不到结婚在一起的意义,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还是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生活,而不是我们的角度去生活。想来,人本身对于亲密关系的追求中,天然地就有“我们“这个共同体的需求。目前看来,我们的关系改善的点就在于我们慢慢地找到”我们“了。
安德雷认为,我们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懂得爱之后,人生的主语就会变成“我们”,这是人生新的开始。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我们”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他认为,爱不仅仅是个人的课题,更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 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脱离“自我”,才可以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做共同体地一部分,而不是共同体地中心,实现真正的自立。
同时,爱不是全然的快乐,爱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因此,爱的勇气,也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结语
看完这两本书,最大的感受是,阿德勒心理学不仅仅是个体心理学,也是积极心理学,他强调个人通过行动去改变自己,主动去付出,去获取,不被虚无的过去绑架,不去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主动去创造命运,实现自立,获得幸福。现在不是由过去决定,而是现在决定着过去。尊重和爱,是唯一两件不能被强迫的事情,都只能是主动去付出,才能获得回报。而选择人生伴侣,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幸福的路径。
“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做一个成熟自立的大人,陪伴小朋友一起成长,带着爱和尊重。
当第一次看到被讨厌的勇气这个名字的时候,自己真的是不能够理解其含义,难道说被人讨厌还需要勇气吗?
看完之后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相比于广为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思想,阿德勒的思想是目的论。第二,分离课题,不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第三,我觉得就是四个字,活在当下。
1、原因论和目的论
原因论从我们小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是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了我们一定的束缚。因为所以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了解这样的因果关系。
比方说因为小时候的经常被欺负所以自己现在性格比较自闭害怕与人相处,站在原因论的立场上那就是小时候经常被欺负导致了你现在害怕与人相处,小时候被人欺负已经是事实,这个事实造成了你害怕见人的另一个事实。
站在目的论的角度应该是这样的,你的目的是你害怕见人,所以你需要寻找可以让你实现害怕见人目的行为、方式。你自卑、小时候被欺负导致你性格内向这些都是你害怕见人给自己提供的办法。
或许你会说这都是事实,如果说这是事实,是否一个事实造就了另一个你害怕见人的'事实。但是难道所有小时候被欺负的小孩子都害怕见人吗?当然不是。去和别人接触沟通会让你感觉害怕,而不和别人沟通会让你感觉舒服,根本原因是因为你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如果你的目的是去和别人交流、沟通,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为,我想你所有的想法也会为这个目的而做。改变自己的目的,改变自己对既定事实的看法。
2、分离课题,分清主次
为什么要分离课题呢?分离课题就是为了分清主次关系,不要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比如说你有一个画画的兴趣爱好,你给自己定了每天画一个小时的画,这肯定是你的课题了,因为这个画画是你的事情。比方说有一天你因为有事没有画画,你的朋友看到了你没有画画让你赶紧画画去。我想你当时肯定不会特别开心,因为他干涉了你的课题。
我们都不希望被他人所干涉,反之亦然,他人也不希望自己被干涉。当你去干涉他人的课题的时候主观意识里是想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事情的,怎么能让人开心呢。可以去引导但是不能无视他人的意愿去强加干涉。就好比带着马儿到河边喝水,你可以把马儿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
3、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间,我们的生活只是此时此刻
人生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人生是由每一个刹那的点组成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下个瞬间会发生什么事情,需要怎么做。所以说尽可能的做好当下瞬间应该做的事情。
最后,不管是目的论、分离课题还是强调人们的生活是由每一个刹那组成这样的思想,最终实际上还是想要让我们尽可能的能够放下包袱,活得轻松。只有放下了包袱,我们才能够活的简单轻松,只有活的简单轻松了才能够体会到幸福感。我想负重累累的你肯定不会有时间去体会到幸福吧。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此书中有所收获,还记得这本书的结尾的一句话,“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幸福与否只在我们的意念之间,当你改变了这个世界都会跟着改变,你只是需要有能够改变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终于读完了,在读它的过程里,我写了好几个万历的事儿,看了好几个电影并写了观后感,还写了好几个随笔。历时两个多月,才读完。
是它不好看吗?
不是的。《被讨厌的勇气》属于那种让我无法一口气读完,但也无法放下的书。
这本书一开篇提出了“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的主张。
说真的,开篇的很多内容,并不能一下子让人产生共鸣,虽然难以说对阿德勒的主张不认可,但也难以立马就融会贯通的说认可。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度,书中的内容越来越深入,当论点浅显时,反而难以理解,待论点越来越深,反而越来越容易理解了。
特别是,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恰逢我父亲脑出血术后恢复阶段。
我从起初满怀信心的认为父亲完全可以恢复到能够自理,到现在父亲的身体完全没有起色,我渐渐接受了父亲很可能会瘫痪卧床的结果的心理过程。这本《被讨厌的勇气》给我对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当书中提出“课题分离”的论点。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无论如何,无论我多么爱我的父亲,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难题,我其实根本就无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课题。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有恨不得替自己爱的人去受苦的心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我明白了,无论我的心情如何,他们的困难是现实发生了的,那些都是他们课题,不会因为我的苦闷而改变,于是我想与其我一直纠结在他们的课题里,导致我自己陷入苦闷的心情里,不如我先从我做起,把让自己平静下来,把遇到的困难做弱化处理,就当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尽量的往岁月静好的样态去转变,把让自己高兴起来幸福起来当做自己的课题,这样困难即使还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显得那样苦了。
果然,我们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轨。即使父亲的身体与健康时完全不一样了,但是至少我们的生活又进入到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状态,父亲也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样子,很多时候还会开一开玩笑。
《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出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去,这个论点尽管看起来很虚,但其实正像书里说的,眼前的困难不过是“杯中风暴”,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曾经的风暴不过就是微风。就像我父亲的病,在眼前,它确实是一场风暴,但其实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它真的是一场微风,因为无论如何,不管是为了父亲,为了母亲、弟弟,还是为了我自己,我们都应该继续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风暴打败,既然父亲可以乐观的开玩笑,我更应该拿出轻松的姿态,不可以被眼前的风暴所困住。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做孩子的能够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看过半的时候,就已经非常让人放不下了,越来越想一口气读完。
书中后来的论点越来越像佛教中放下“我执”的观点,不再执着于“我相”,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念,放下对别人的课题的干涉。
几年前,大约从做了妈妈开始,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平凡且平庸的人。
这在曾经,尤其是青春期,是我绝对不会认同的事情,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嘛,仿佛我生下来就该是去改变世界的人。然而,渐渐的,我发现原来我真的真的如此的平凡,就像亿万粒大米中的一颗——谁会从自己手中的一把米粒中,找出一颗天选大米呢?
不会的,没有人会去选什么天选大米,米的位置就是电饭锅,能被幸运的吃下去,而不是成为剩饭粒子被扫进垃圾桶或者冲进下水道就已经是米尽其用了!
当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发现我的生活越来越不一样,我越来越容易遇到各种小确幸,哪怕仅仅是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飞鸟,也觉得开心的不得了。
所以说,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课题里纠结,就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简单。而生活的简单,会让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体会到幸福感。就像父亲虽然生病了,但是每周都能够看到他,随时可以和他通话或者视频,这依然很让我觉得幸福呀。我发现父亲虽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脸其实非常帅气,显得很年轻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于自己的主观感受。
《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梦想这件事,但我觉得关于人生是一条直线还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梦想。
书里提到,人生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在路上”,它让人“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听起来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书里面论述的其实非常好。
对于人生目标这件事,根本不在于什么远大计划,因为人生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把每一个当下都用尽全力的过好,也就无所谓什么远大不远大的目标了,因为毕竟“越努力,越幸运”,往往好的结果常常会与有准备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谈远大目标,而真正的脚踏实地又不需要谈远大目标。所以,远大目标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我想大约,目前而言,《被讨厌的勇气》确实是改变我的一本书。
我记得9月15号中午才写了匆匆那年的那种小感叹,傍晚就接到了父亲病发的通知。然后我整个人在之后的时间里,陷入了一种消沉悲观的情绪里,我突然意识到今后的人生将都是减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我的家人。
《被讨厌的勇气》让我想通了“我怎么样才能幸福起来”这个问题。我把我的课题和父亲的课题分离开;我尽量去分析什么是我在干涉人和什么是人干涉我;我去把关注点抬高,放到时间线里,去产生自己的历史眼光,去想以后的生活(我还无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寻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觉,以便把最好的样态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总不会离我而去的。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一本故事书,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一本鸡汤书,但其实它自有其深刻处,我很喜欢亦非常感谢这本书,就算它是鸡汤,我也要先干为敬!
读哲学类或传记类书籍目的,不是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他人成功,只是为了学习他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处事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遇事有迹可循,可以更豁达从容。
烦恼大多源于人际关系,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改变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生活中,我们大多不是关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增加自信,但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的轻松自在,不在两人关系中看自己的价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扬而感到喜悦。想获得贡献感,可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看自己,看在团队、部门或者公司中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别人的关心鼓励属于横向关系,尽量减少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如何写出高水平的作品读后感呢?读着作者的作品,体会着作者在写作时的思考,也能让我们有更多感悟。这种优质的作品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深刻的体会,不妨提起笔来写一下自己的心得感悟,以下内容“《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为读后感大全收集整理。
这本书是两位日本学者以“哲人”和“青年”对话的形式围绕阿德勒心理学进行的讨论,书中的种种话题频频让我有“躺枪”感。
阿德勒是心理学三大鼻祖之一,另外两位是弗洛伊德和荣格。
简单来说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不同是:
弗洛伊德说:你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因为你过去遭遇了不幸。
阿德勒说:你之所以认为你的人生都是不幸是因为你不想从过去走出来。
如果说弗洛伊德像一个圣父高举受害者的大旗告诉你“孩子这不是你的错,错的是这个世界…”,
阿德勒就像一个不讲情面的老板告诉你:“别跟我哭唧唧些没用的,我只关心kpi完成了没有!”
弗洛伊德是决定论,阿德勒是目的论。
如阿德勒本人所说,他研究的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一、关于心理创伤:
阿德勒说,心理创伤都是自找的,是因为下定了决心不改变,因为改变太痛苦,于是你一直向后看,试图从过往经历里找出不让自己前进的理由,以便更心安理得的呆在舒服的当下。
向前看,只有目的,为了达成目的,我该怎样看待和合理利用过去的经历。此时就无所谓创伤,都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经历。
二、关于接纳自我:
改变的第一步是你要接受此时此刻你严重“残缺不全”的自己,不管现实如何不尽如人意,你都要告诉自己,我允许自己这样。
三、关于“你是一切问题的原因”:
当你听到这句话觉得委屈,说明还没有摆脱归因思维,这句话是说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你能把握并改变的只有自己,所以凡事外求不得皆应反求诸己,这就是一种功利的思维方式,我不关心背后的原因因为对我没那么重要,我只关心对我未来达成目标有帮助的东西。站在当下坐标系的原点,我永远选择往正数的方向看。
四、关于自卑感:
阿德勒写过《自卑与超越》,他认为自卑感是一种健康且积极的情感,我们的一切进步都源于开始小小的自卑感,然后才有超越先前的自己,所以没必要排斥自卑感,正视它,把它当做一种信号,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好。
五、关于自卑感的来源——缺点:
缺点不是缺点,取决于你如何看待,
身高矮,可以使人容易接近,没有距离感。
越多元的社会,市场越发达,各种“比较优势”的人越有立足之地,于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你中性的看待自己的“缺点”,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你独有的竞争优势。
“和别人一样”,“追求相似的优点”,是价值观单一的工业时代的过时的价值观。
我的感想:
一开始看这本书感觉真是诡辩论的邪教,看到后来发现不过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效率最大化的能量使用方式。
人生苦短,纠结过去确实能使你最终“死的明白”,但是解释远不如创造来的过瘾。
每一个人的此时此刻都像是一个坐标系的原点,你可以选择项后看,也可以选择向前看,弗洛伊德是负数的方向,阿德勒是正数的方向。
你可能觉得阿德勒很阿Q,明明很不幸,不但不承认不幸,还想尽办法吹自己,我也这么觉得。
但是谁说阿Q一定不好呢?要看你用来干什么,如果你只追求心里舒服,那确实是毒鸡汤,如果你想用来鞭策自己改变现状,那用的正逢其时。
阿德勒是关于改变的哲学,并给予你改变的勇气。
初看《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很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罗列很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近在一次咨询中被推荐了这本书,认真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单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情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提出如何认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是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之所以不能改变是我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章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逃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使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你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起因于队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积极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离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互相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够赋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如果我改变了世界也会改变。
最后,读完此书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是确实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够拥有这份简单的幸福。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近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用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最近刚看完《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两个点,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01.过去的经历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当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论是不看过去,不看未来,关注于当下。不要因为过去的生活影响甚至限制你现在的生活。
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你无法改变。对于过去你要如何定义,完全取决于当下的你。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不住地感慨,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不是有点残酷呢。因为它不认可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全依赖于当事人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件事。
忽然想到电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对她产生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论,应该与过去的事情分离,那已经过去无法改变,应该积极地看待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恼,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勇气与过去隔绝。
虽然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很残酷啊!已经遭受了残酷的事情,还要靠自己积极地走出来,如果没有,那是因为你不想走出来,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对于一般经历的人来说,这个理论蛮好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现在,活在当下。但是对于那种经历过比较深的痛苦,比如经历过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来说,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脱出来,比较难。主要是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不能从过去的经历中解脱出来的话,那是因为当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这点有点残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来,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来。
02.他者信赖。无条件地相信别人。
“请你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在某个家庭里,晚饭结束之后,餐桌上满是餐具。孩子们回了自己的房间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如果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妻子(我)就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
但是,这时候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应该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许会被欺骗、被利用。但是,请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场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你,无论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你。你还能对这样的人屡次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吗?”
这个观点也是无法认可。屡次做出背信弃义行为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案例,当妻子在收拾餐盘时,应该乐观地想,我是在为这个家庭做贡献的。而不要去想“为什么总是我?”这样就会有价值感。
但是如果确实承担了更多的家庭义务,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会不会助长了对方偷懒的意识呢。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主动看到你的付出而感动,而有可能把别人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信赖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但这个假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善良的。阿德勒也确实这样认为,他认为没有人想做恶。
以上是两点我有点不能接受和认可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是优点大于缺点的。读完收获还是蛮多,甚至帮我解决了一个心魔。简单地罗列一些阿德勒理论的一些观点:
1.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2.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3.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4.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5.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6.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7.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8.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9.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10.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来自一部小说。
11.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共勉!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天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分享还未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于是为了这一安排和对读书会的期待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勇气,所以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认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交流体会和收获。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心理丛书,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他们分别叫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俩人以一位年轻人和一位禅师即哲人的五个晚上的对话形式,对阿德勒“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加以分析,里面告诉人们: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客体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他用家长怎么对待那些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的孩子来阐释客体分离,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的谚语告诉家长,学习、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全部,所以家长不能强加干涉。他还强调孩子既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是用糖还是用鞭子,产生的结果都是在操纵孩子。
而他还说: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伙伴,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里,强调“我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了什么”!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停的舞动人生,活出精彩。读后感·最后,阿德勒哲学论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解释,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义是:我是个凡人,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需要,说白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娘说,生我那天早晨,生产队分谷子,虽然我刚降生,也给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觉得,为家人奉献,是我的最大享受,这样挺好!
这本书,建议作为案头书阅读,因为里面的道理不是一遍俩遍,一天俩天明白的,专家说,从现在起,要再用你岁数的一半才能参透悟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你有思考过吗?
这本书以一个自卑青年的困惑和一位哲人的对方方式,讲述了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跟随他们的辩论进入阿德勒式的心灵成长世界,书中的案例朴实易懂,让我们学会思考“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等一些似乎每个人都会到的生活议题,甚至在阅读的时候会强烈的感觉到我就是那个不断发问的年轻人,仔细分析了哲人所说的道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平时自己很多的疑问都游刃而解。阿德勒讲究的是目的论,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会关注过去的因果关系,认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是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的,并且根本没法改变。然而阿德勒推崇的目的论不会考虑过去的因果关系,而在意现在的目的,也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经常需要考虑做事的目的是什么,虽然看似这是个很功利的思维逻辑,或许很多人并不认为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性的,但事实就是如此,没有目的性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甚至在过程中迷失方向而导致任务失败或放弃任务。
被讨厌的勇气是要告诉我们不要仅存活于自己的世界,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说辞,不要为别人而活,就像一句俗话“我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见人爱,但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书中反复提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不可能孤独的生活在世界上,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没有理由让全世界都听命于你围绕这你转,也没必要为了迎合他人。世界就好比是个共同体,我们要需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的融入进去,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以我为中心。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处理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因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自己发觉很多时候为什么会在工作上和别人产生矛盾或者误解,其实就是源于自己干涉了别人的课题,所以今后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的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就拿跟吴佩丽的争吵来分析,很多时候就是自己干涉了她的工作职责,看似目的是为了她好,其实质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并非被她所接受,或者被她干涉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把她视为敌人而并非伙伴,从而产生了矛盾。
另外做为共同体的概念里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你是把你周围的人作为“伙伴”还是“敌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如何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取决于在行为方面的目标是否达到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而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则是要具备“我有能力”的意识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也就是说“自立”对应“我有能力的意识”是书中提到的自我接纳的话题。另一方面,所说的“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但真正要理解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非容易。书中提到需要的时间相当于自身岁数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40岁开始学的话,需要20年也就是到60岁才能学会。20岁开始学的话,加上10年,得到30岁才能学会。趁你还年轻,学的越早就越有可能早日改变,要有勇气面对大家讨厌你的目光,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自己的目的去做好每一件事,不要在意别人,不要在意过去,活在当下。
读后感大全专题“《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你也读过{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吧,他的文笔简直令人惊叹。这时可以将我们的心得感悟写成一篇读后感记录下来。请阅读以下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最新《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这几天读《被讨厌的勇气》,得以获知阿德勒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深以为然。
以下是我当前的理解,它并不是百分之百等同于阿德勒心理学。
一、目的论
对任何人物、事件,除因果论调之外,要以目的的眼光加以看待。
比如你想表白某个异性但却一直没有行动。常规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你害羞,所以没有勇气表白。
那么如果从目的论来看呢?
你对异性表白是想与对方在一起,成为男女关系。而你还没有行动的原因是因为你害怕表白之后不能达成此目的,即被拒绝。所以为了避免被拒绝,你选择不去表白,而害羞则成为了不去表白的说辞。
二、课题分离
当面对事件之时,要学会课题分离,关注并完成自己的课题。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他人,进行干扰。
比如你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背叛了一段感情,既然你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就要对此负责。这是你的课题。
而你的另一半是否会选择原谅你,则是对方的课题。
你可能一哭二闹三上吊,争财产抢子女,但对方是否仍会选择与你在一起,都是他的课题。
如果他原谅了你,那么这其实是他内心的真实目的。可能由于各种原因。
并非是因为你采取了某种行动。毕竟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这部分也正对应了目的论。
三、共同体
每个人都有群体需求,都可以是某个组织中的一员。行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身处的组织做出贡献。
这个时候你的行为不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期待或要求。
工作中的团队,是最恰当的例子。
共同体是一种需要慢慢体悟的感觉。
昨天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还没看完就匆匆写了一些心得。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些小激动——阿德勒的观点太颠覆我们传统认识,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今天心情平静下来,回复常态再去想这本书,我的几个软肋被戳中了。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说的再准确不过。“改变”这个词应该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想着“改变”。
我们想变得“多才多艺”,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找不到我想要的工作。
我们想变得更“能说会道”,不管是谈客户、人际交往还是找对象,都是用得上吧。
我们想变得“自律”,想做什么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进入状态,而且百分百的投入,效率高,收获多……
翻一下我们想“改变”的清单还真不少。然而,第二天还是跟往常一样,照吃照玩,依然的失落、焦虑、无奈、受挫……所以,我们必须得承认“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不确定
改变意味着否定,虽不是全盘自我否定,也要进行部分否定。
况且改变不等同于成功,这应该是我们不愿改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或借口。
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当要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听从内心,由心而定。
对于未知的恐惧,是人的本能。当我们习惯了目前的生活,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进入一种未知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恐惧或抵触。
手,硬币,黄金,金币,孩子,小孩,二,货币,交换,购买,支付,支付,改变,男孩,持有货币,朗,雷,巴努蒂
如果改变后的生活能够预知,畏惧、抵触就会减少很多。所以,很多人想要改变,但迟迟没踏出第一步,或者半途而废。
或内心看不到希望、或缺乏自信,更有部分人是有太多的因素羁绊。那我们到底要不要改变?
改变的源动力
首先你得明白你是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想改变,还是自己真想改变。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状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一员就很难不被社会风气所影响。
比如对比、攀比。在聚会的时候,当某个同学混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而你还在为房为车奋斗的时候,此刻你的内心难道不会略过一丝自卑?当这位同学在高谈阔论的时候,或许你只能默默夹菜。
如果是因为对比,就没必要“改变”。即使你做出些成绩,还是会对自己不满意,因为还有人比你更好。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改变,即使你成功了,你也感觉不到快乐。因为你只是别人想法的一个工具,那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自己想改变,你要做好改变后带来“风险”的心理准备。阿德勒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10岁以下另当别论),不管是好的坏的,幸运的不幸的,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说明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自己千万次选择的结果,然后你现在又要打破它?然后,还要看你做怎么样的改变?
如果是180度大转弯的改变,比如由内向变外向,由严重自卑变成非常自信……这种转变像伤筋动骨的手术,必定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改变从心出发
张萌萌姐曾说过,跟随她的人都是一群想要改变的人。想改变的初衷都是美好的,都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只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不管敢不敢改变,都无可厚非。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活得快乐就好。想要活得自由,有时“需要被别人讨厌”。
世界可以极其简单,只要你愿意。对于未来的困惑,人生不都是在兜兜转转,起起落落中前行。有句歌词是这么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宁可轰轰烈烈,也不做一个悲观者;宁可跌倒一千次一万次,也要向着我的目标而去。
这就是我,一个想要改变的人。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生追求一个女生,结果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没多久,他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分手了。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渣男。
但是在《勇气》中,作者似乎持有不同的意见,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父母强烈反对你所选的工作,父亲大发雷霆,母亲痛哭流涕,甚至扬言断绝父子关系。但是,作者认为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更进一步,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是剔除掉别人给你的外在压力,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按照作者这个观点,那么这个男生只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罢了,那个女生能不能接受是她自己的课题。
最近重新思考了这个想法,关于课题分离,似乎并不能简单的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还涉及到了责任的问题。比如,我们是否可以不顾责任,任由自己选择。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思考: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是否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承诺,应当承担某种责任;或者如果男生做了某种承诺,是否可以不顾这个承诺毁约。或者说这些都无所谓,毕竟最后也是他自己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然后他就会看到这个选择究竟是不是对他自己最好的选择。如果是,那他继续,承担后果。如果不是,那么他也就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想法,按照新的自认为的正确道路前行。
高晓松在《奇葩说》中提到一个说法,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不能在要自由的时候就拿出西方的价值观,要钱的时候就拿出东方的价值观。用一个高级的说法就是逻辑自洽,自己说的话,所遵守的原则不能互相矛盾。简单的说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绝对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学家康德的理解中,权利是一个关于与他人外在关系的概念。每个人的权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须要承认他人的自由并能与之并存,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则,是一种通用的道德律令。
那么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是怎么说的呢?首先,道德是什么?在我一个学法律的朋友的口中是公序良俗,也就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那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又是怎么形成的,而自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吗?
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字面上包括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红灯禁止通行,孝敬长辈等等,是立法的一个依据。那么自由为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来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个人欲求的驱使而去做一件事,是无目的的,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东西,是自由意志的产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于他人的欲求还是自己的欲求的行为。简单来说,这件事不是我应该做或者被期许这样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么自由就是被讨厌是否等于被讨厌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这一点,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义一样,无目的地做事,为了被讨厌来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么自由就是被讨厌,其实应该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讨厌,在社会中,我们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会有人反对,讨厌我们的做法,原因是个人期许的不同,然而做这件事是我们的课题,被别人讨厌是别人的课题,这个就是阿德勒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课题分离,为什么要进行课题分离呢,因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能够分离课题,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间画了一条线,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课题,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课题。
建筑学家贝聿铭说过,我一直沉浸在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筑也是自由的。
之前说自己看过听过这本书,但只能够知道课题分离,知道分清是别人还是自己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感觉。也没有真正的应用!
那重新回顾一下自己为什么想看这一本书,其实不是看书,更多的是自己无法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觉得时间太长了‘,我没法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去领悟,所以选择了去看解说,想要快熟吸取里面的知识。这就是静不下心来,太过于浮躁,急于求成想去改变!!!这个很危险,因为世界上没有捷径可以走,当你盲目假装的自信却没有自己内心真正的因为自己的闪光点而自信,所以是不牢固的,空虚的,一吹就倒。所以现在装自信没有成功后反而越发挫败了!
因为你最近的情绪彻底内耗,你无法发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全盘的否定,每天限制在自己的情绪里面无法自拔,觉得自己只有工作,工作就是我的全部,且只有这一份工作,可能我辞职之后就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了。过度的担忧自己的未来和对自己的过去思考,!因为急于求成,你想一下子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彻底的成长,这些在被讨厌的勇气里面都能够找到一个现对应的点。
那首先,这本书是一个自幼缺乏自信,出身学历样貌样样不出众,比较自卑,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是比较消极的青年去找一个哲人寻求真理。以对话的方式展示在我们面前!他问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我这个青年就是自己,甚至我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
中心观点:我们要去承担责任
问题:你觉得别人可以让自己高兴嘛?你可以让别人高兴嘛?
答:按钮在自己手上,要自己把控自己的,自己决定按不按这个按钮选择开不开心!
一:会以为自己现在所发生的问题会去归根于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过去的经历:那这本书里的真人并不会去推理回去式的问题,就例如大象在小时候被拴在铁链的时候,他挣扎了三次都没有挣脱,但但他长大之后,有力量的时候他不会选择挣脱,因为他的信念中他就是挣脱不了,铁链不需要做什么就依旧能把他束缚住。就好像我们的人生,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一起失败,挫折归根于童年,家庭。都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独立离开家庭了,那些以前发生过得事情,已经对你没有影响了,是你自己选择,他持续有影响,就想那个细细的铁链,你有能力,你有主观话语权了,但是你选择不背责任,你根深蒂固于自己改变不了了,对自己不自信。
那这里批判了你一个点,就是你就是自己不想改变,你口头想着改变,你改变的方式就是把一些怪罪于外界,你说你的今天一切都是你童年收到的创伤,你的性格,你的条件你的外界,你怎么多年积累出来的习惯,我想改变但这都是是我怎么多年形成的呀,我已经很焦虑了,你看我想改变已经想的这么痛苦了,这么累了,我已经真诚的为自己改变付出痛苦了。但 你的目的却没有改变!你只是在找各种借口来让自己逃避,寻求安慰,想把责任怪罪于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去承担责任,你在逃避,逃避,逃避!
二:你的痛苦和快乐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是你自己的责任,是你自己选择你快乐和悲伤,是你自己的课题,不在于别人。
自己是自己的主角,但却好像一个局外人,没有自我的责任和担当,没有自我的想法和诉求,有的都是对他人的要求。这就是对我们内心的心理边界混乱所带来的,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边界,可看《被暴力沟通》丢了那个我,就是丢了沟通的权利,说话的主题里没有我,是对自己人格的重塑。
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把期望放在自己的朋友该怎么做怎么做,别人要怎么做那是他的课题,你不应该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对事物的期望也低一点,不要总想着这里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你可以在这里获得永久的工作机会,你的未来一定要是功成名就,要有什么可视的成绩。我们来的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功成名就,只是来看花怎么开,太阳怎么升起,怎么落下,你跟家人的幸福时刻是什么样子的!
四:心事重重,怨念颇深,对人生感觉到万般不幸,对万事觉得诸多无奈,非常急切想要换一个角色,幻想一步到位,今天和明天就是两个人,换个活法。又一边觉得我该如何做呢,对改变无能为力,我能有什么方法呢,我没有任何的心理资源和条件?这个画像是极其危险的,需要去调整的!!
这里是一个时间线的问题,就是过去和未来,唯独不看当下。《活在当下,不畏过去,不惧未来》
过去:不要去过度的把自己的一些都归根到原生家庭,但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完全有能力可以去保护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了。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我们为经验赋予怎样的意义!
历史会存在影响我们,但他无法主导如何影响我们。就看你如何解释你所经历的一切。如果你不想被让过去成为你的羁绊,你要明白,困住你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一个看法。
未来:对未来充满焦虑,担忧未来过得不好。未来就是一个一个当下构成的,当下即未来,未来即当下,未来不一定比当下有意义更光明,未来也不一定是充满了令我们恐怖的不确定性。
改变对过去的看法,未来即当下,未来也还未到。所以你只有对现在有掌控。记住,活在当下!
一个是空间线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一个课题
五:过去并不糟糕,一定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未来也并不可怕,不会比现在更差劲,所以不要太过于去担忧。好好珍惜现在当下的事情,当下即是未来,何为当下,今天,此时此刻,你为你现在面对的一件事情感到疑惑,你去思考,去感悟,想着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当下!
六:焦虑和抑郁的本质就是你对事物的失控感,来源于自我的价值感体系紊乱,想着操控一切,想着我必须要对其他人有用,我必须要出众,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病态的行为。这里例如你就觉得自己是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但其实不是,你只是正在走向讨好型人格的一个人格倾向,所以你,现在还年轻,还处于一个形成的过程,社会角色还不多,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纠正,调整!
你要趁着你还年轻,只是单纯的一个社会公民角色的时候,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不完美的地方,需要改变的地方,在一个倾向的状态就将其调整,通过学习改变的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去改变,去强大自己的内心,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自己的人生边界。让自己在将要承担更重的社会生活压力时,你就会有资量去应对,而不是被动拖着不太健康的心理状态模式进入到更多的社会角色里,结果这样就会造成非常多的痛苦,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改变。你所逃避的都会在未来以更重的一种方式回馈于你。你还想未来继续痛苦嘛??!
本书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勇气。勇气是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获得幸福的基础。
在我看来,把别人的课题跟自己的课题分离开来,就是会让别人讨厌,不被别人认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获得自由的代价。
说说本书对我来说有几个重要的启发。
第一,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这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是最大的区别。
他只考虑目的,针对此时此刻的情景去创造未来,也不存在心理创伤,过去的经历就是过去的经历,至于过去的经历是什么?是事实,但是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以前的创伤,那么我们就会止步前(我倾向于相信这种观点,过去皆是序章,过去已是资源,至于创伤和痛苦,某种情况也可以转化成资源和天赋)
第二,情绪,感情是我们捏造的。
有的时候是为了我们做出某种行为,而且创造出来这种情绪(这个对我而言还是有些震撼的,为了发怒而愤怒,不过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哈哈)
第三,我们觉得自己不幸,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而是我们选择了不幸。
选择不幸,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好的选择,尽管改变可能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但相比于现在的情况,不改变仍然是更为舒心,更为安心的选择。
(这些内容我反复读了好多遍,觉得如果只要改变自己选择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幸福了?
但事实上好像也没有这么简单,自己认知的这种模式不太容易改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只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故,才会主动的寻求改变。
但如果知道了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主动权,还是蛮幸福的,虽然有些沉甸甸)
第四,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如果不如别人,我们就会讨厌自己,厌恶逃避人际关系,会自卑。
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如果能够分离开这种课题,烦恼也就放下了。
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并不是权力斗争,人们都是自己的伙伴,我们处于一个共同体。
我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我并不是自世界的中心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样就解决了这样的烦恼,不存在比较。
(课题分离的这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生活中做的时候不是特别容易,干涉和被干涉是永远存在的,上下级的关系,公司的关系,权力斗争的关系,会导致我们倾向于发展一种纵向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平等尊重的这种横向关系,不太容易发展,但是值得尝试,不管是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亲密关系都可以尽量发展成为一种横向的关系,把彼此的课题分离开,我做好我的,你的由你自己决定)
第五,活在当下,接纳自我,信赖别人,甘于平凡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关系就是我跟你的关系。只有我充分接纳我,我又充分的信赖依恋你,关系才会变得更加深刻)
第六,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人生是刹那间的串联。
做好这一刹那的事情就好了,享受这一刻,这个有一些享乐主义的味道,但对于阿德勒的理解来说,并不是这样,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都是一个点。
人生并不是一条线,因为每个点跟每个点之间的联系,我们并不知道。人生只是一连串瞬间。
并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旅行从刚开始出门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未来,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未来。
人生好似一张白纸,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画。
并没有故事,如同人生也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靠自己来决定。
那如果真的需要一个方向,就是:他者贡献,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有必要跟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就会走到此时此刻。
第七,要想获得幸福,本质上就是要对他人有贡献,对他人有用(这个和需要别人的认可还是有分别的,需要别人的认可,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满足别人。而获得幸福是自己发出的这种能量,认可的欲望就会消失,不存在别人的评价。)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也就是幸福的勇气。不要怕被讨厌,这样心才会自由,人才会自在。
要怎样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呢……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
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
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此时此刻才是生活的真谛。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就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普通人看完的感受,毫无心理学与哲学基础!
怪书。它所讲述的并不是纠正某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或思维,而是一整套圈连起来的思想。如果你反对一个点,所有的点你都很难认同,我一开始因为好奇因为求知,这个知并不包含答案,但看完第一夜之前的对话,我确实很想知道答案。因为它推翻了大众的普遍认知。第二次谈话前有三个问题,自由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自由?束缚我的究竟是什么?我按我自己的想法现代思维回答了。
往后看它告诉我们人的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想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从课题分化开始,你的课题,我的课题,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被别人干涉。这中间有一个例子,小孩的教育问题,关于他的学习是他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都不能去干涉他的课题。不能说,你应该学习,你应该要考哪所学校。能做的是“把马带到井水旁,喝不喝水取决于它自己”。
它主张目的论,否定精神创伤即“因为过去受过什么伤害,导致我现在怎么样”否定因果论即“因为A我做不到B,内心暗示就是没有A我也能做到B”总之人的行为都带有对自己的“善”在里面为目的。我接着寻求答案,最终问题来到,如何自由,幸福。它对自由的定义是被讨厌的“勇气”,幸福则需要三个阶段来实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自我接纳我尚可接受,因为百分之九十的大众都是普通人总会认识到自己的普通,完成自我认知。他者信赖与他者贡献我却是不敢苟同,太理想化,它主张你只管去开始做,不管他人有没有回应,那是他人的课题,改变自己能改变的。这本书内容真的引起深思或气愤,但其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目前所需的“勇气”啊勒德的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
是值得时时翻阅的书。常读常新。
书中提到,我们无法改变,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气。当一个人具备了被讨厌的勇气时,关系也更简单轻松了。
课题分离很重要。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可以避免我们被束缚或束缚别人的局面。而,如何界定课题是谁的呢?那就看这个课题需要谁负责?谁需要承担这个课题的后果。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还有一个反常规的点在于,过去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不能决定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的心念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是什么人。如何看待过去、创伤或什么,这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再避开自己的人生课题了。面对它们。
自我接纳而不要自我肯定,无需假想自己是多么优秀的人,不要自我欺骗,需要实事求是。这才是诚实地肯定自身的价值,但凡存在,就是价值。
对他人要当成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看成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这样才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也没有输赢之分,真正获得了自由。
以及,要发展、意识到共同体感觉,我们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当我们认可这一点,也会自然而然地贡献,这个贡献不一定要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在这种贡献中,我们会更能肯定自我的价值,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不要批评和表扬,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谁。很简单,批评和表扬都是一种评价体系,都带着上级对下级的不平等色彩。也会在无形中形成干涉。一个有赏罚心理的人,容易因为害怕被批评而变得胆怯怕事,不敢活出自己,也容易因为想要得到表扬而故意讨好,把自己的力量交到他人的手上。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鼓励。鼓励是这样的,是平等和自由的关系,是真诚地说谢谢,当他人帮助了我们时。鼓励也是对他人的帮助,必要的一种帮助,当他人需要时。
发现这本书是许多年前,真正读这本书是最近,很有缘,对应到我的许多“症状”,可以说解开了我的不少心结。书里还提到活着的意义,那就是不要盯着过去,也不要盯着未来,自己去赋予意义才是自由啊!
并且,请活在当下吧,当下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刹那,它不是一条线,更像是一个点,这才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的。
读完之后,真心感觉到内在更勇敢了,也明白了在很多种情境下该如何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生自助书。
感恩。
最近状态不是特别好,所以想从书中吸取经验和建议,看了一本名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见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评价颇高的评语,让我坚定了读这本书的勇气。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有人说: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说: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换来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为他人活了一辈子。岸见一郎说,人的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我对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读完这本书,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怀疑,总体来说还是有收获的。
文中讲到世界本身不复杂,是人把世界看的复杂了,人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与任何人共有。与课题分离的观点有点相通之处,别人怎么看我评价我,都是别人的课题,无法左右,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该做的事,其他人的选择、评价或是干预都不要去理会,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岸见一郎说: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就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也不可以发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课题分离,比如信任,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就是别人的课题,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强加给别人,不然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论,有时候很多事情,是因为我们心中得到了目的,在为目的找借口,最后才形成了目前的结果,比如:每一次都说要改变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改变的勇气,有时候觉得麻烦,有时候舍不得花钱,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导致改变不是很彻底,就只是稍稍改变。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正是因为真诚的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就是自我接纳,才能不惧背叛的做到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他者信赖)。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虽可能会遭遇背叛,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信赖。他者贡献是在我对他人有用时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书中提到“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但还是想说读书会使人睿智,说不定书中的某些观点或建议就是适合你的呢。
很多人觉得自己生活的很不幸,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优点,在书里也提到了类似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很讨厌自己,但是当你问他为什么不改变时,他会告诉你一堆理由,什么没时间,什么不知道怎么办,他们只会看到改变之后的好处,梦想着自己活成另一个人,可是一旦到实行,他们永远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书中跟哲人辩论的青年。
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古人说,知行合一,但显然,他们并不在此列,他们上一秒在说自己浑身没有一个优点,下一秒还是该游戏游戏,该玩乐玩乐,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从本质思想上想改变,至于为什么说这些话,也只是给自己一个“善”的理由,你看,我之所以这么一无是处,是因为我没时间啊,我忙啊,我还要去干嘛啊,从因果上来说,这所谓的“一无是处”倒正是他们不改变的内在理由,给自己的不努力答的梯子。
就像书中有脸红恐惧症的一个女孩子,她觉得只要治好脸红恐惧症,自己就能像心爱的男孩子告白,可事实上,她最害怕和最想逃避的事情,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子拒绝,是失恋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所以,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在,就可以自我逃避,你看,是因为我有脸红恐惧症,所以我没办法向心爱的男孩子表白,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再来就比如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职员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就能一起顺利”这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人还是这个人,困难依然没有消除,只是给了自己心里安慰。
永远记住,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过去已去,未来未来,当你正视自己,从思想的本源正是自己需要改变,你的改变才能有效、真实。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徐欢,一个爱学习,爱分享的妈妈,今天很高兴,我能够在这跟大家分享我喜欢的一本书!我觉得人的一生能遇到一本好书实属不易,因为一本好书像是一盏明灯,它会在我们迷茫的时候,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2019年我有幸遇到了《被讨厌的勇气》,我的生命不可逆转的改变了!这本书的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合著的书,书里有非常多的观点,充满着阿德勒式的智慧,哲学的含义。很多内容都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今天就分享3点对我最有触动的洞见。
第一点: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一直以来我都被弗洛伊德的创伤学所影响。我从小有多次寄养的经历,有一年端午节,我跟寄养家的奶奶说,我要回自己家去。但是到了自家小区门口,我却不敢踏进家门,我害怕被责备。后来我走到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河边坐了很久很久。我还记得当时那种没有人疼爱的痛苦,对生活很迷茫的感觉。长大后的我听了很多大道理,也做过很多次心理咨询都无济于事,理智上我是明白的,但是身体上不接受。
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作者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他抛出重磅的一个观点: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我们认为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是自己选择如何去生活!看到这句话,我像被选中穿越到过去的那个幸运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把过去的成长看成是一段里程碑式的经历,我有主动权去赋予它新的意义!
我记得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爱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若我们把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感受赋予别样的意义,我们也将更加的坚强地面对我们的人生!
第二点: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内心脆弱,自我评价很低,学生时代是学渣,工作时效率低下,做销售是业绩不理想的末等生,又没有经历过办公室宫斗的洗礼和面对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磨砺,一遇到什么事情,我就被打回原形。我一直都害怕出现在人群中。
我记得这本书有一句话:没法达成理想的自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我对这句话赋予另一个意义就是:我自己其实挺有上进心的,最起码,不想就此聊度余生。虽然现在我不够好,可以奋发图强!根据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我没有必要去跟别人比,我只要跟自己比就可以了,只要我的今天比昨天有进步这就是值得祝贺的!我接纳当下的自己,更向理想中的自己去努力。我逐渐明晰并细化了自己的每年每月每周的目标与计划,用笨鸟先飞的行动去奋起直追!我也相信,3年后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如此认真又执着的付出!
第三点:人际关系中要做到课题分离。课题分离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所产生的感受,是谁的感受,谁需要承担,就是谁的课题。说起来比较拗口,
比如:别人如何评价你,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自己有情绪是自己的课题,若你把这些都揽过来,就是课题混淆,这也是人际关系中痛苦的根源。
所以,课题分离是很好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即独立又连接于他人关系中,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它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别人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就像衣架和衣服一样,彼此独立又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更紧密的关系。
好书一起共度,你我共同成长,《被讨厌的勇气》是我在2019年读的一本好书,隆重推荐给你!书中还有很多观点,比如:愤怒是捏造出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对孩子,既不要表扬又不要批评;被人讨厌是需要勇气的;共同体等等。如果你用心去翻阅,书中的某句话可能会对你有醍醐灌顶的影响!
这本书真的从一个新的视角给了我一些东西,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我。或者我具有该改变所具有的资质,然后这本书恰当其时的出现在了我24岁的生命中,然后就改变了我。也不能说彻底改变吧。我觉得改变是一个过程,不是一天可以做到了。不是今天是一个内向不会说话明天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在人群中健谈的人。是需要一步一步的改变的。
书一开头就提出一种理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读的时候虽然同意自己受到人际关系很大的困扰,但也不是全部吧。然后书中提到人们重视寻求他人的认可。这是一种生物本能,甚至是一种活下去的需要。是的,没有比人更群居、更社会、更需要与其他任何人合作的生物了。然后书中提到一个概念,人们活在一个想象共同体里面。这一点也在《人类简史》中提到,这是我同时读的一本书。无论是国家,民族,公司其实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共同体。而而人人都是属于这种共同体的。
在共同体中人人平等的一种概念。人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我有能力”和“我能与他人和谐共处”这两项。说到底我们的烦恼总是与这有关,或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或是对自己与他的关系的不满意。确实,之前听过这句话懂得这两句话“管我屁事”,“关你屁事”人生就轻松很多。的确,只是不明白到底该怎么做。现在好像习得了武功的心法一样。只关注自己的课题,有关自己的能力上就好了呀。有关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的某些举止打扮别人怎么看。那似乎是别人的课题,自己也管不了别人怎么想的。事实上别人没你想的那么关心你。与其总是敏感的猜测别人到底是怎么看你的,不如多专注自己的人生课题上。
人生的意义
——读《被讨厌的勇气》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此前我从未想过我会以这样的一种的形式去读一本书,而且参加活动前两个小时我还给自己找了一堆借口逃避这次活动,幸好最后我还是克服了自己。所以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特别想要感谢一下“行动派_克服拖延症”的这次读书活动以及阿邱的邀请,因为他们,我体会到了一种以前没有体会过的读书的快乐,并且加入了一个很热情的四人读书小组。我们小组四人每人都来自不同的行业,长头发的美女是珠宝设计师,以及在电视台工作和从事机械两位帅哥。而“人生的意义”便是我们当时讨论的主题,所以我便用这个主题做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读后感。
很多人读这本书时更多的是关注书的标题“被讨厌的勇气”以及书里所论述的为什么我们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就像邱所论诉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主要希望我们学会直面人生中的不同的声音,不虚与委蛇,不妄自菲薄,不目空一切亦不迷失方向。面对他人的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客观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所有声音,接受喜欢,接受讨厌。有些事情进一步是侵犯退一步是窝囊,有些事情进一步是勇敢退一步是阔海,明白是非曲直,理清缘由,广纳谏言才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但是如果完完整整的看完这本书的话就能发现其实到最后书中所探讨的更多的是很多人都曾疑惑过的问题“活着的意义是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本书一共分了五个章节也并用了很多的例子方便理解,分别是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②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③让干涉你的人去见鬼;④要走被讨厌的勇气;⑤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而每一个章节所论诉的东西去掉帮助理解的例子简单得概括的就是: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我们的幸与不幸并不是谁的错,因为幸与不幸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由我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不管是身高长相或是其他我们认为不幸的事物其实大部分都无法改变,所以我们不要去为我们的不幸找原因,而是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方式去考虑它能带给我们的好处,比如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学到的东西以及心境的改变。
第二章“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其实这与第一部分是连接的,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幸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与他人的对比。因为与他人的对比导致我们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于是开始自卑自负甚至自厌,随着这种情绪的加深我们会变得想要逃避现实以及人群,甚至发展成抑郁症。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便是告诉自己没有人能被所有的人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最重要,并且不要与他人对比,即第三章“让干涉你的人去见鬼”。
第三章“让干涉你的人都见鬼”
这里一开始作者便说“自由是不再寻求认可”,其实看到这里时是我是疑惑的。不管是第二章还是第三章都有提到过“人是通过别人的认可来消除自卑感找到自己的价值的”,而自由却是不在寻求他人的认可,那么如果为了自由不去寻求认可那么我们便很难找到自己的价值,这几乎陷是进了死循环“自由→不寻求认可→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价值→陷入人际关系→烦恼→不自由”。我们小组曾为这个问题特别讨论过,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作者说的是将自己的期待与他人的期待区分开来,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可以通过他人的认可来找到,也可以通过自我的发现与定义来确定,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并因此引出第四章的内容“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既不要去干涉他人太多,也不能让他人干涉我们太多。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一章里作者主要是在回到为什么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人的幸福、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即认同感,只有都认同同一件事物的人才能自发的形成一个团体并因此产生共同体感觉。要获得共同体感觉的方式很简单,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但是人一旦过多的追求共同体感觉便会害怕被他人讨厌并丧失自我,不能活的快乐。所以我们需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当然也不能完全放在自己身上,因为过多的自我意识也会束缚自己,而这便引出了第五章的内容。
虽然这一章的论题与书名相同,但我仍然坚持最后一章才是书本的高潮所在和作者最后想要探讨的内容所在。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由第四章引出的“过多的自我意识会束缚自己”告诉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自己,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关注自己的同时也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过多的关注优点会变得自负,而过多的关注缺点会变得自卑,不管是自卑还是自负都会束缚我们让我们偏离自己最想要的人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接纳自己,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接纳自己的一切而不是肯定自己的一切,因为人生是无意义的,认真的人生是活在当下,我们不需要把自己的人生弄的太深刻。这也是作者最后所得出的结论。
而“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同样是我们通过最后一章内容重点探讨的,当然我们最后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人生是无意义的。
人活着的目的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并获得幸福。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它们:一,做贡献,获得他人的认可,不管是努力工作还是帮助他人从事公益;二,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并认可自己。
但是假如某个人这一刻意外突然死亡了,他并没有为社会做出什么大贡献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你们说他的人生是无意义的吗?并不能!人生的意义是由自己赋予的,并非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目的需要一个理由,快乐和幸福足够成为意义和理由。人生一直处于完结状态,这一刻的你已不是上一秒的你,不要去关注目的而是关注这一刻,只要这一刻你是幸福的,你这一刻的人生便是有意义的,哪怕下一秒死去。
人的一生是由一连串的此刻构成的,你的每一个此刻都有意义你的一生便有意义。存在即是意义,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关注目的关注结果,而应该关注此刻。
(并没有买这本书,但是有试图在网上找过这本书没有找到,因为并没有完全细读这本书所以有些地方可能理解的不太对(´◡`) )
上周曾少推荐读这本书,因为很早以前就想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但是不知道该读哪本,从哪里开始,去年开始看自卑与超越,但是看了几页,真的太枯燥,就暂停了。但是这本书,因为采用一问一答的叙述方式,所以很轻松读完,其实也并不轻松,某些观点读完之后依然是谜团。老样子,分享一下印象深刻,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几点。还记得大学的时候发过一条空间动态 人为什么要活着,小伙伴们给了我很多答案,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为了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等等,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自己为什么去思考那样的问题,过了那段时间,这个问题就不了了之。今天当我读了阿德勒心理学后,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答案就是,这个问题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因为你问自己为什么活着的时候可能世界那边的人因为战争,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这是一个没有实质意义的问题。知道了你为什么活着,然后就是该怎么活,一直以为我们从出生下来到走到生命终点是一条线,其实并不是,而是诸多断开的点,这便是阿德勒说的瞬间时刻,我们要活在当下,因为过去和未来都是假的,只有现在此时此刻是真,你只有过好当下这一刻,然后不知不觉便会到达目的地,即使你完不成最后的计划,也不用苦恼,因为每个点都是生命的终结,所以只要你为了当下此刻这个点去好好活,那就是不辜负此生。知道了该怎么活,那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他着贡献,通俗点讲便是你对他人的贡献,他人从你这里获得了什么,不由得想到哥哥之前和我说的,他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给社会创造价值,做一个有用的人。虽然也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也不一定都看过阿德勒心理学,但是我觉得有这样的思想觉悟真的很棒。如果说当时听到这句话,我赋予的行动是百分之五十,那现在就是百分之百。因为我坚信阿德勒心理学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幸福。我们生活在诸多共同体中,包括家,公司,某个团体,地球,宇宙。如果我们在某个共同体中受挫,你只要离开这个共同体,那么所有问题都会消失。我们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交往,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而要想摆脱种种烦恼,那就要做到课题分离,比如别人不给你让座,自己根本没必要生气,因为让不让座是别人的课题,与自己无关!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把自己与别人的课题混乱,所以才会烦恼。现在脑海里能想到的就这几点。和大家分享一下。之前看过的书,最多给四颗星,这本书之所以给五颗星的,是因为不仅仅给我解惑,而且让我有了去深入了解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冲动。年后到现在在微信读书时间比较少,但并不代表我很空闲了,每天地铁上的时间不在微信读书,而在看教育学教材然后是刷题,即使这样,感觉自己还是不够努力、时间太少了。然后就是每周的公众号,除了看教育学教材刷题,就是搜集公众号写作素材,周一到周三搜集,周四写草稿,周五第二次修改编辑,周六第三次修改编辑,晚上发送。如果时间太紧,会给大家分享纪录片,不是太紧的话,主要还是囚犯分享。今天周一,好久没有在地铁上写书评,感觉真棒。今年的书单不在是往年的三十本 七十本 而是十本,一来做到精读,二来去做更多的事情。要下地铁啦,小伙伴们,一起加油呀^_^n
记得以前在英国ZD对我说过同样的话: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天才,就像爱迪生说的,天才只是99%的汗水+1%的灵感。
ZD确实不是一个色艺双绝的女子,但是她很简单,摒弃一切想要的杂念,去选一个你想要学的才能或者技能。按照这本书里面的一些方法,让自己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让自己每天不断的,有反馈的练习,一年的学业很快出成绩,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必须要承认,当一个人没有了所谓了“天赋”之后,让他脱颖而出的唯一办法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刻意练习。
所以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色艺双绝的女子?
其实就很简单,去选一个你想要学的才能或者技能。按照这本书里面的一些方法,让自己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让自己每天不断的,有反馈的练习,三个月之后保你出成绩,就是这么简单。佩服你,也祝你一切安好
以下内容标题为《被讨厌的勇气的读后感》,是我们为您特意收集。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刚接触书籍时,仔细阅读书中的情节,我们会产生自己的想法。总是感觉想记录什么,那就写一篇读后感吧。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20xx年,应该是我目前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我每天都在抱怨自己的失败。同时也是在去年,我明白很多事情其实是从一开始就在冥冥之中决定好了的,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接触到什么样的人,人生能走多远。
其实人生仿佛是一段程序,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我羡慕着周围的人、我也希望我能变成其他人。我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也有限,没有背景、没有房、没有车、没有钱、大龄女性还没结婚、这些甚至以后都不可能有。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是处,人生何其失败,想要的都没有...想争取的从来不会到我手上....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越长大越发现“万事如意”太难了…申博士失败、国考失败、甚至包括研究生找工作的惨痛经历、那些抱怨、那些不甘心、那些绝望....也许我的一个借口吧。我已经分不清自己走到这里是实力还是运气,我觉得运气的成分居多,不然我也不会在运气“用光”的时候这样颓然不振,对过去、对整个人生都充满了失望。
也许是自己已经经历过一遍了,再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更能感同身受。其实道理很简单,天生的因素和过去没有办法改变,出生的时候也没有人问过我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以这种方式生活(我其实...真的宁愿我从未来过,这个想法一直没有改变),但是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天,我们都有重新选择如何去生活的权利。所以,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也许我的人生就是平庸一世,孤独终老,那么我也要让自己开心快乐地孤独终老。
人生贵在不断学习、不停思考、不断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世界去生存。所以,幸福真的是自己给自己的。这本书,仿佛让我自己复习了一下20xx年的痛苦与释怀,有很多时候,这些道理,不经历,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懂得。
人生不应该进行比较,做自己就好。活在当下,认真活着。
心理学家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虽然年代久远,但他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我们。例如,“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转换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态度是,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眼前的事情。你怎么看,怎么诠释,就等于你决定了某一个版本的世界。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很不同,对于一些人很致命的事,另一些人却觉得没什么。就拿分手这件事情来讲,有人在分手后觉得很难过,整个人都很悲伤,觉得可惜,成为了遗憾;也有人抱着轻浮的态度,傲慢的姿态来看待分手这件事;也有人在分手后产生了愤怒,憎恨的情绪,因而又导致了某些令人难以启齿的后果;也有人懂得反思自己,在这段已经结束的感情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或者是让自己明白了更重要的某些道理,从而驱使自己改变,在这段恋爱中得到成长。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阿德勒如是说。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但是反观自己的过去,我想说:过去并不是不重要,它很重要,因为已经发生过的许许多多的事,让我明白,让我成长,才有了如今的我。修正了许多问题,打磨了我的棱角……今非昔比,却也仍不完美。不同时期的我,不同状态下的我,对过去的看法,也是尽不相同,所以“我们对过去的看法”在不断改变。
我谈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差一点触摸到了爱情的高度。在一起两年的时光,虽说分分合合,却也惺惺相惜,当时是快乐的,想起来是幸福的,最后没继续走下去,只留遗憾满满。那时候不懂事,让我喜欢的人受了不少委屈,积攒了失望,是我的问题,也是成为遗憾的根源,很对不起她……但是我觉得始终有机会,去弥补。心中默许,乾坤未定,我们在顶峰相会,我还想看到你的笑脸。
其实两个人要在一起,外力是毫无作用的,因为要在一起的最终是两个人,最后如果真是崩塌了,也顶多是外力给了一点暗示,推倒壁垒的依然是自己。无论情感曾经多么残缺,结局一定归于平静宽广,如果不是,那它还不是结局。
以上,便是我的感悟和理解。我想到了姬霄说过的话,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那个瞬间在无可挽回的事实前,学会了从容不迫,在大势所趋时,学会了不动声色,开始保守的给予,迅速的放弃,游刃有余的周旋。在那些众口一辞的节日里,将最好的情感夹杂在寻常祝福中,试图蒙蔽隐秘的初衷。
初看《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很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罗列很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近在一次咨询中被推荐了这本书,认真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单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情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提出如何认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是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之所以不能改变是我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章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逃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使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你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起因于队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积极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离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互相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够赋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如果我改变了世界也会改变。
最后,读完此书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是确实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够拥有这份简单的幸福。
最近刚看完《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两个点,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01.过去的经历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当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论是不看过去,不看未来,关注于当下。不要因为过去的生活影响甚至限制你现在的生活。
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你无法改变。对于过去你要如何定义,完全取决于当下的你。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不住地感慨,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不是有点残酷呢。因为它不认可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全依赖于当事人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件事。
忽然想到电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对她产生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论,应该与过去的事情分离,那已经过去无法改变,应该积极地看待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恼,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勇气与过去隔绝。
虽然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很残酷啊!已经遭受了残酷的事情,还要靠自己积极地走出来,如果没有,那是因为你不想走出来,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对于一般经历的人来说,这个理论蛮好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现在,活在当下。但是对于那种经历过比较深的痛苦,比如经历过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来说,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脱出来,比较难。主要是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不能从过去的经历中解脱出来的话,那是因为当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这点有点残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来,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来。
02.他者信赖。无条件地相信别人。
“请你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在某个家庭里,晚饭结束之后,餐桌上满是餐具。孩子们回了自己的房间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如果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妻子(我)就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
但是,这时候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应该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许会被欺骗、被利用。但是,请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场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你,无论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你。你还能对这样的人屡次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吗?”
这个观点也是无法认可。屡次做出背信弃义行为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案例,当妻子在收拾餐盘时,应该乐观地想,我是在为这个家庭做贡献的。而不要去想“为什么总是我?”这样就会有价值感。
但是如果确实承担了更多的家庭义务,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会不会助长了对方偷懒的意识呢。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主动看到你的付出而感动,而有可能把别人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信赖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但这个假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善良的。阿德勒也确实这样认为,他认为没有人想做恶。
以上是两点我有点不能接受和认可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是优点大于缺点的。读完收获还是蛮多,甚至帮我解决了一个心魔。简单地罗列一些阿德勒理论的一些观点:
1.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2.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3.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4.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5.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6.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7.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8.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9.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10.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来自一部小说。
11.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共勉!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一个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孩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但是一直没能表明心意。可就是有这个“脸红恐惧症”存在,她才有借口“我之所有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子的想法来自我逃避。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自己给出了一个借口去逃避,其实就像这个女孩一样,不是你不想,只是你没有勇气,你害怕真的去做了之后,结果不尽人意。所以可以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维持现状,而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不满于现状,但甘于现状。
一个身高很矮的人,因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安慰他,但是如果此时他甩出一句“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如此一来,周围的人一定会更加小心翼翼的对待他。这就是弱者强势的理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行、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者支配其言行。遇到过很多人在很多争吵中,反而把自己放在更卑微,弱者的位置,来占据更大优势。学到了这个理论之后才觉得,这真是高段位。
你讨厌一个人,说是因为对方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实际是你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找到了这个符合目的的缺点。到底是因为讨厌一个人才找到了一个他的缺点来支撑自己讨厌他的理由,还是因为一个缺点讨厌一个人,我觉得都可以前后成立。但是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说的是太准了。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句是原文,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自由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一个有招人喜欢的魅力,有被人讨厌的勇气,这就是自由。至于勇气,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大概就是有底气的人才容易凝聚更多的勇气吧。还有一个基础大概就是接纳自己吧。承认人无完人,更承认自己短处,接纳自己,而不是处处肯定自己。一直肯定自己的人,会变得自傲而自命清高,不如接纳自己,认知自己。
登山的人总是以山顶为目标吗?我没去问过,也没有登过,但是肯定都会想登顶,才感觉完成了一项壮举吧。人生如果是登山,大半的时间都在在路上,而真正的人生也都是到达山顶之后才开始。不谈论山顶的标准是如何,毕竟一座山只有一个顶,但是山顶每一座山都有。把每一个目标细分,山顶就是一步一步接近的前进。
阅读弥补着现代精神世界的匮乏,每个人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内心都有不一样的感悟。读后感要抓住重点,写出真情实感,这读后感怎么写才能给后人启迪呢?读后感大全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怎么写”相关内容,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500字!
如果要找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本书,我会选择:自由、平等、勇气和意义。
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则是提供了“人生难题”的解决思路。是思路,而不是答案。因为阿德勒认为,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只能靠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1.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是自立,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思想上的。
不再以别人为模板地生活,不再受过去束缚地活着,不再抱怨自己不足,不再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这就是自由。就像很多年前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最后掷地有声的那句话:成功只有一种——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悦纳自己。接受自己过去种种,接受自己目前的不完美。
改变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自己。
自由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承认别人的自由。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不要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
2.如何与别人相处?
除了自由,还有平等。即建立横向关系。
中国文化数千年来的传统,都是纵向关系。所谓君臣、父子。家庭关系中,往往并不将父母和子女放在平等的位置。工作中更是职级明晰。人们也许厌恶不平等,可是却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方式。任何时候,你都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
3.如何变得更好?
阿德勒界定的更好,是一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而改变,意味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在不满和风险之间,人们究竟会怎样选择?选择往往意味着舍弃,所以选择需要勇气,而改变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中庸》中说,“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有时候,不变是一种勇气。
大多数时候,改变需要勇气,尤其是第一个改变的人。阿德勒坚持人应该勇于改变,哪怕周围环境不变,你也应该开始改变。
最近在读《小岛经济学》的时候,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才能提高生产力,创造社会价值。到处都是创新的机会,只是人们往往选择不出错地循着前人的脚步,而不该去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然而如果不能提现个人价值,我们所做的工作岂不都如复制粘贴,有何意义?
4.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可能是人生的终极难题,在寻找人生意义的道路上,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迷路了,只有很少的人坚持找寻。
阿德勒的观点是,并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所赋予的。
青史留名的人,大多都是寻找到自己人生意义的人。有些是封侯拜相,有些是舍生取义,有些著书立说。
人生的意义就是登上顶峰的那一刻吗?人生的意义在于爬上山峰的那条路,那段经历。你之所以为你,不是因为权势、金钱、名誉。你之为你,是那些走过的路、经历的事、爱过的人。
我喜欢人生就像旅途的比喻。重要的不是到达了那些景点,而是整个旅程中的喜怒哀乐、挫折、感悟。
“好风景多得是/夕阳平常事/然而每天眼见的/永远不相似”。
我把这本书当做一种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课题。
1.工作课题。
对于近期工作上的挫折,首先不要否定自己。没有完美无缺点的人,我有自己的优势。
然后,要想办法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改变和创新,在做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有段时间,我认为“体现自己的价值”就是让别人看到我。后来我明白,这样想就是把评判自己的标准交给了别人。所谓价值,对我而言就是不断提高,对组织而言就是不断做出贡献。
最重要的是,寻找自己的目标。所谓目标,就是我认为有意义、并且要长期持之以恒的事情。比如,写作。最终的“成功”,并非是我凭借这项技能获得青睐、升职加薪,也不是成为畅想书作家、名利双收,而是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自己获得的体验,以及对他人的“贡献”。
2.交友课题。
会尝试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而不是因为羞于言辞而做一个沉默的倾听者。
3.爱的课题。
会尝试花更多时间在家人身上。因为人生的课题不止是工作。会多交流,因为交流才是理解彼此最好的方式。会尝试控制怒气,因为愤怒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
最重要的是明白,BE PRESENT。
《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梦想这件事,但我觉得关于人生是一条直线还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梦想。
书里提到,人生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在路上”,它让人“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听起来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书里面论述的其实非常好。
对于人生目标这件事,根本不在于什么远大计划,因为人生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把每一个当下都用尽全力的过好,也就无所谓什么远大不远大的目标了,因为毕竟“越努力,越幸运”,往往好的结果常常会与有准备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谈远大目标,而真正的脚踏实地又不需要谈远大目标。所以,远大目标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我想大约,目前而言,《被讨厌的勇气》确实是改变我的一本书。
我记得9月15号中午才写了匆匆那年的那种小感叹,傍晚就接到了父亲病发的通知。然后我整个人在之后的时间里,陷入了一种消沉悲观的情绪里,我突然意识到今后的人生将都是减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我的家人。
《被讨厌的勇气》让我想通了“我怎么样才能幸福起来”这个问题。我把我的课题和父亲的课题分离开;我尽量去分析什么是我在干涉人和什么是人干涉我;我去把关注点抬高,放到时间线里,去产生自己的历史眼光,去想以后的生活(我还无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寻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觉,以便把最好的样态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总不会离我而去的。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一本故事书,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一本鸡汤书,但其实它自有其深刻处,我很喜欢亦非常感谢这本书,就算它是鸡汤,我也要先干为敬!
最近刚看完《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两个点,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01.过去的经历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当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论是不看过去,不看未来,关注于当下。不要因为过去的生活影响甚至限制你现在的生活。
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你无法改变。对于过去你要如何定义,完全取决于当下的你。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不住地感慨,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不是有点残酷呢。因为它不认可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全依赖于当事人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件事。
忽然想到电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对她产生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论,应该与过去的事情分离,那已经过去无法改变,应该积极地看待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恼,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勇气与过去隔绝。
虽然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很残酷啊!已经遭受了残酷的事情,还要靠自己积极地走出来,如果没有,那是因为你不想走出来,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对于一般经历的人来说,这个理论蛮好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现在,活在当下。但是对于那种经历过比较深的痛苦,比如经历过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来说,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脱出来,比较难。主要是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不能从过去的经历中解脱出来的话,那是因为当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这点有点残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来,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来。
02.他者信赖。无条件地相信别人。
“请你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在某个家庭里,晚饭结束之后,餐桌上满是餐具。孩子们回了自己的房间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如果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妻子(我)就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
但是,这时候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应该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许会被欺骗、被利用。但是,请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场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你,无论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你。你还能对这样的人屡次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吗?”
这个观点也是无法认可。屡次做出背信弃义行为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案例,当妻子在收拾餐盘时,应该乐观地想,我是在为这个家庭做贡献的。而不要去想“为什么总是我?”这样就会有价值感。
但是如果确实承担了更多的家庭义务,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会不会助长了对方偷懒的意识呢。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主动看到你的付出而感动,而有可能把别人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信赖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但这个假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善良的。阿德勒也确实这样认为,他认为没有人想做恶。
以上是两点我有点不能接受和认可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是优点大于缺点的。读完收获还是蛮多,甚至帮我解决了一个心魔。简单地罗列一些阿德勒理论的一些观点:
1.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2.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3.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4.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5.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6.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7.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8.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9.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10.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来自一部小说。
11.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共勉!
最近状态不是特别好,所以想从书中吸取经验和建议,看了一本名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见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评价颇高的评语,让我坚定了读这本书的勇气。
有人说: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说: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换来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为他人活了一辈子。岸见一郎说,人的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我对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读完这本书,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怀疑,总体来说还是有收获的。
文中讲到世界本身不复杂,是人把世界看的复杂了,人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与任何人共有。与课题分离的观点有点相通之处,别人怎么看我评价我,都是别人的课题,无法左右,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该做的事,其他人的选择、评价或是干预都不要去理会,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岸见一郎说: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就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也不可以发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课题分离,比如信任,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就是别人的课题,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强加给别人,不然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论,有时候很多事情,是因为我们心中得到了目的,在为目的找借口,最后才形成了目前的结果,比如:每一次都说要改变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改变的勇气,有时候觉得麻烦,有时候舍不得花钱,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导致改变不是很彻底,就只是稍稍改变。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正是因为真诚的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就是自我接纳,才能不惧背叛的做到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他者信赖)。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虽可能会遭遇背叛,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信赖。他者贡献是在我对他人有用时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书中提到“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但还是想说读书会使人睿智,说不定书中的某些观点或建议就是适合你的呢。
每天都在几个地方来回跑,心情一时不同一时,所以我会同时读两三本书,读了一半停下半个月去读完另一本书是常事,所以这本书我也不是一口气读完的。幸而篇幅并不长,但其蕴含的思想确实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
曾经有很多问题困惑着我。我该怎么看待我的不幸?我该怎么看待自己的人际关系?我对别人给予的建议和看法应该持怎么样的态度?我要不要得到人们的喜欢?这些问题我也问过很多人,可是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给我一个坚定的答案,只是说“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可是好像都是“不行。”
最初我知道《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在女流的直播上,那时她正在讲阿德勒心理学的几本书。这个书名就因此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读完这本书,我最深刻的认识是“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在现在,把看待事物的角度放回‘我’的心里。”
今天的社会,父母,身边的人,都在有意无意的向我们传递“要着眼未来”,“要像某人一样好”,“要被别人喜欢”这些观念。我本人也是深受这些想法的“毒害”。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一停下来就觉得自己在偷懒,会“辜负未来”。看到别人优秀时,总想像别人那么优秀,“成为他们”。当我尽管尽力了也没有把事情做好时,我会担心自己做出的“残次品”会不会让别人讨厌。
可是《被讨厌的勇气》用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告诉我:“不要这样”。《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不要在意过去,尤其是过去的不幸。过去不过是留在脑海里的残影。发生的事从来没有对或者错,应该感到不幸还是应该感到快乐,全都取决于我们现在,此时此刻对这件事的主观解读。
也从来没有如何如何的过去造就了现在的我。我就是此时此刻的我,正如只有此时此刻的我才能决定把眼睛看到哪个方向一样。或许是我在阅读时正处于观念的转变期,亦或许,真的是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读到这些内容时,便停了下来,一个月后才重新继续读。
在这一个月中,我逐渐真正的看清自己内心的样子,仿佛自己行为正在和自己的内心逐渐步调一致。我开始有意识的停止对过去不幸的解读,开始把自己的眼睛从外界看自己变成从自己的心里望向外界。这种感觉是如此美妙。
一个月后我重新拾起《被讨厌的勇气》,一口气读完了。越接近读完的时候,我的眼光就越汇集在我自己的神身上。正如每一章的标题,“一切烦恼都来自人人际关系”;“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除了自己的心以外都是“身外之物”,包括时间和空间。
我只活在我自己的心中,我没有必要按照世俗期待的那样飞黄腾达,扪心自问,这可能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活着,学习自己想学的;工作,是因为我想赚钱;坚持健身,是因为我享受每一次发力的酣畅淋漓。
他们有这般才华,我羡慕他们,但是我知道,我就是我,羡慕也不会让我成为他们,一时羡慕的事可能也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可能有人会说,“说得那么轻巧是因为你还年轻,等你背上几十年房贷了,你就知道什么叫生活疾苦,作文少年不知愁滋味!”
那就让我此时此刻以这种没有包袱的心里状态活下去,让说这些话的旁人“见鬼”去。我有被讨厌的勇气,因为只有我才能决定我此时此刻是什么样子。
读书的习惯一直没有坚持,因为有人推荐这本书,于是顶着眼瞎的风险在微信读书上两小时看完这本书,貌似很久没有这种一口气想把一本书看完的冲动了,十年前厚厚的平凡的生活一翻开就欲罢不能,时间过去了,书的具体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但是那个时候热爱看书的自己以及看到热泪盈眶的自己多少年都会记得吧。
去年在图书馆看月亮和六便士也是看到入迷。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采用两人对话的方式给个人的思维打开新的窗口。因为电子阅读不比纸张阅读,没有时间记笔记,也无法用框架做整理分析,其实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时间,人物,体现了写作者的逻辑。所以以下部分完全是想到啥就是啥,仅供娱乐。
1,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曾经因为很卑微的喜欢一个人,觉得自己全身都是缺点,不够高,不够漂亮,不够有钱,不够贤惠,不够开朗。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真正融入任何团体,觉得大家都不喜欢自己,说出的话没人会听到,于是把自己塞到厚重的壳里面,把心门紧紧关闭。用毫无表情的微笑掩盖内心的自卑。人啊就是容易如此犯贱,得不到的东西天天念着他的好,拥有的东西反而无视,直到有一天,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说(该老友是高中同学,已经结婚的中年发福大叔),你现在还在偶尔写点东西吗,方便的话可以放出来。哈哈原来还有人记得我有这个爱好呢。
或许吧,我们总是把别人的评价看的太重,就像书中提到的,除了你自己其实没人在乎你的脸上是否有一颗你不拿放大镜甚至都看不到的痘痘,可是你浑身感到别扭,因为那颗痘已经被你放大几百倍。(好吧,这是我瞎编的,不是书写的,书的原文比这个精炼)。
接纳自己跟肯定自我最大的区别在于,接受自己的缺点,但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肯定自我是内心的声音,如果我能怎么怎么样,肯定更怎么怎么样。
2,课题分离
要不要主动开启或者结束一段关系是自己的课题,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是否结婚,什么时候结婚是自己的课题。这是一个终生值得研究并付诸实践的课题,套用一首诗,我喜欢你,跟你没关系,甚至跟你知不知道也没关系。
3,人生取决于当下不是过去
颠覆之前的原因论,用目的论解释行为。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仅仅是停留在过去,如果一味拿原生家庭说事,那就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
4,一切的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
幸福感不取决于金钱,而取决于人际关系。同时想到了多年之前读过的爱的艺术,我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去解读他人的行为,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失望。
如果觉得自己现在不幸福,那就是缺乏改变的勇气,在任何一段关系,亲情友情爱情多想想自己能为对方做点什么,文章详细解释了贡献感和寻求认同感的区别,我为你做了,我不一定要期待得到你的认同,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对他人的价值,这种贡献感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点幸福感。
5,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作为一个一直认为自己IQ偏高,(相对于大多数人而已),总是会把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于运气,缺乏贵人指点和性格,好像如果我点性感很开朗,如果一路上都有贵人帮助,我会变的很成功。这是自负,也是自卑。
6,人生的竞赛不在跟别人而在跟过去的自己
我身边有很多好朋友,从目前来看,她们比我拥有更会赚钱的能力,更幸福的恋情或者家庭。我越跟她们比较,越觉得差距很大。相比于几年前的自己,我的进步也许在于能更好的理解父母,在于能更多的愿意帮助他人而不是一味的向他人索取帮助。曾经我有一个宠我到极致的男朋友,他包容我所有的缺点和脾气,但是这种不平衡最终被打破。有句话说的很对,一个人的气质,涵盖了他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我真的感恩遇到过很好的人,他们给我我最美好的回忆,他们教会我成长,他们让我更有勇气面对未来到挑战和困难。即便缘分让彼此错过,但是即便再次相逢,定能说一句好久不见,微笑,淡定,喜悦。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堪比干旱遇甘霖,我本来经常会暗自和他人对比,总会通过对比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可想而知,用自己缺点与他人优点对比过度,假如没有优秀沉稳的心态真的会产生焦虑。
这本讨论阿德勒心理学的书初读起来,带给我的感受就是自我主义,隔离了外界,宛如庄周逍遥人间,无忧无虑。随着深读反复读,我发现并不是这样一回事。
文中大致的逻辑链:“一切烦恼都是源于人际关系。”这个观点其实老生常谈,别过度注重外界,追寻自我所在。
“认清人生课题归属问题”这里就比较分离化了,文中建议你搞清楚当前事对谁会有巨大作用,谁占主动,不可随意干预他人,只能合理引导。同时这里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融入群体,作者建议以“自我贡献感”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然我认为这需要我们认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为前提)。
“合理看待过去,提高自己的视野”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过去不会回来,我们不能因为过去有“创伤”存在而止步向前,一味地陷入内耗。反而应当更好的借助这个“过去”来为当下事创造更好的基础,乐观派做法。我们要以“目的论”来看待此前发生的事,事情会大不相同。
“追求甘于平凡的勇气,做好当前”平凡不等于普通,过度追求“不平凡”的人注定会被外界评价所累,可能为了活在他人眼中,做一些自己本来不愿意做的,有些事在认清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之后,步伐就会稳定,眼神也会变得坚定。只想做好当前事,因为过去不可回,未来不可预料,我们能抓住的只有现在。
如果要改变,应该从当前做起,起码不会在未来某一刻后悔。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介绍关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学书籍。该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的不幸在自哪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处理人生的课题”,给出了阿德勒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不同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原因论”(通俗来说,是指一切的结果都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的),阿德勒则认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我们的目的产生的,我们的不幸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不是过去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对客观事实我们所投射的主观看法。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10摄氏度,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清凉,冬天觉得它温暖。它的温度没变,可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变了。所以当事情发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将会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观问题。要去温暖地拥抱它,还是冷漠地疏远它,这就成了我们自己人生的课题。“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对他人抱有期待的。我们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欢,受到他人的认可,也因此,我们逐渐地在他人的王国里沦落。阿德勒则告诉我们,追求别人的认可欲求是我们烦恼的来源,我们把别人的认可这个别人的议题,误当作了自己人生的议题。我们为自己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感到不幸,为自己没有做到别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因此,我们在别人的王国里小心翼翼地乞讨,并以此为荣耀。
如何获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首先进行课题分离,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这不是在疏远人际关系,相反,这是在寻找人际关系新的入口。在完成课题分离的基础上,做到“他者信赖”,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伙伴,不去干涉别人的决定,只要给出中肯的意见即可。最后,做到“他者贡献”,当你把自己和别人建立起共同体的感觉,为这个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是纯粹基于自我内心,因此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回过头来,这本书为什么会取名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因为作者认为阿德勒的哲学是基于勇气的哲学。怀抱勇气去面对过去的不幸与痛苦,拥有勇气去接受生命的平凡,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即使这份勇气被讨厌。因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那一份被讨厌的勇气,珍惜当下的力量,在每个日子里起舞。
去年九月份偶然遇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终于读完了。如果说一本书能够影响一个人,那《被讨厌的勇气》于我的意义应该就是如此。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低谷期,对自己失去信心、不想说话、不愿社交、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只想逃离外部世界。幸而读到这本书,让我逐渐打开自己,重新获得拥抱世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阐述阿德勒心理学的哲学课,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和哲学竟然还存在联系,属实有点震惊了。在本书中,阿德勒强调: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和自己、家人、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属于人际关系。努力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的色彩会更加丰富多样。
“现在的人生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确实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我似乎一直秉持的观点是:我现在还小,我的人生还没走入正轨。我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攀爬到山顶。殊不知,通往山顶的沿途风景,才是我真正经历和拥有的。假如无法攀顶,那我的人生就没有开始过吗,沿途的风光又算什么?摆正自己的态度,立足当下,珍惜眼前,活出风采,足矣!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我开始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总感觉有股阴影笼罩在头上挥之不去。直到拿起这本书,我才逐渐意识到,我缺少的只是正视自己的勇气。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普通,认真生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一种幸福。
感谢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重拾拥抱生活的勇气。天气渐暖,春暖花开,打开房门出去走一走吧,沐浴一下阳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心理学家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虽然年代久远,但他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我们。例如,“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转换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态度是,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眼前的事情。你怎么看,怎么诠释,就等于你决定了某一个版本的世界。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很不同,对于一些人很致命的事,另一些人却觉得没什么。就拿分手这件事情来讲,有人在分手后觉得很难过,整个人都很悲伤,觉得可惜,成为了遗憾;也有人抱着轻浮的态度,傲慢的姿态来看待分手这件事;也有人在分手后产生了愤怒,憎恨的情绪,因而又导致了某些令人难以启齿的后果;也有人懂得反思自己,在这段已经结束的感情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或者是让自己明白了更重要的某些道理,从而驱使自己改变,在这段恋爱中得到成长。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阿德勒如是说。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但是反观自己的过去,我想说:过去并不是不重要,它很重要,因为已经发生过的许许多多的事,让我明白,让我成长,才有了如今的我。修正了许多问题,打磨了我的棱角……今非昔比,却也仍不完美。不同时期的我,不同状态下的我,对过去的看法,也是尽不相同,所以“我们对过去的看法”在不断改变。
我谈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差一点触摸到了爱情的高度。在一起两年的时光,虽说分分合合,却也惺惺相惜,当时是快乐的,想起来是幸福的,最后没继续走下去,只留遗憾满满。那时候不懂事,让我喜欢的人受了不少委屈,积攒了失望,是我的问题,也是成为遗憾的根源,很对不起她……但是我觉得始终有机会,去弥补。心中默许,乾坤未定,我们在顶峰相会,我还想看到你的笑脸。
其实两个人要在一起,外力是毫无作用的,因为要在一起的最终是两个人,最后如果真是崩塌了,也顶多是外力给了一点暗示,推倒壁垒的依然是自己。无论情感曾经多么残缺,结局一定归于平静宽广,如果不是,那它还不是结局。
以上,便是我的感悟和理解。我想到了姬霄说过的话,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那个瞬间在无可挽回的事实前,学会了从容不迫,在大势所趋时,学会了不动声色,开始保守的给予,迅速的放弃,游刃有余的周旋。在那些众口一辞的节日里,将最好的情感夹杂在寻常祝福中,试图蒙蔽隐秘的初衷。
读后感《《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勇气的读后感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