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爱的教养1000字读后感

爱的教养1000字读后感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10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教养的迷思》读后感1000字,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呢?作者朱迪斯哈里斯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给出答案不能!

这当然很让我们吃惊。不过,说实话,目前父母和原生家庭的功能都被夸大了,我们忙着用悲惨的童年解释我们为什么是目前这个不理想的状态,我们通过指责或教导父母怎样为父母(爱与自由,温和而坚定)等等来缓解我们自身的焦虑,尤其是老师这个职业,经常做的就是分析,那个孩子有那样的问题是因为他所处的家庭,他的父母不作为或者非常糟糕。但也许,这一切都是误解呢?

作者在本书开始,先指出我们长期相信的理论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人格,这个观点的支持证据不足。比如也许父母的基因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更大。并且,同一家庭孩子个性常有不同,有些家庭孩子性格甚至比较互补,但他们家庭氛围是相似的。作者还用学语言为例,介绍移民的孩子们外语学习很少受父母影响。作者提出,我们的教养方式是文化的产物,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理论观念指导。而孩子更多,是在同伴中接受影响。孩子会在家庭中学习到一些技巧和规则,当他到他所在的社会群体中,不能应用的会保留下来,他可能会发展出新的一套规则来适应环境。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影响并不大。

我一直很努力,想把我的孩子培养好。不过我跟他互动过程比较艰难。如果是孩子爸爸在场,更是举步维艰。所以有时会有些绝望。但当我把孩子带出去,他都异常听话懂事。当我带他去表弟家,表弟酷爱玩手机游戏和Ipad,他立刻就沉迷于此,整天跟他表弟抢着玩游戏;当我带他去他表哥家,表哥家很多书,他立刻变成小书虫;当我带他去给我陪读,住民宿,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在旁边,他又变得独立懂事,完全不给我添麻烦。我也很惊讶,他会有如此迥异的表现。但看到这本书,我才确定,这一切很正常,孩子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其实孩子在不断摸索这个世界的规则,所以,不同的环境,他会有不同的表现。在父母面前唯唯诺诺的孩子,或许出门后胆大冒进。李天一犯罪时,跟他在家里表现肯定不一样。所以常常有少年犯罪,父母惊呼:我家孩子不是这样的人啊!这时我们责怪父母跟孩子隔阂太深,父母完全不理解孩子,这或许也是我们的一种偏见。书中甚至给了一个例子,有心理学家收养了一只黑猩猩,让它和自己的儿子完全一样的待遇,希望看到黑猩猩经过人类的教化,能够有不同。黑猩猩养到十九个月,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为他们的儿子被黑猩猩教化得十足猩猩化,会嗷嗷叫,行为动作都模仿他的猩猩兄弟。父母赶紧把猩猩送动物园,把孩子送幼儿园。(可怜的猩猩,从小包着纸尿裤,被当做人来养的猩猩,从此就被关在铁笼子里,它怎么适应这个变化呢?)

那么,父母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父母影响孩子在家的行为,也为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帮助孩子走出家门后能应付外面的世界。这才是父母最需要做的。所以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惯子如杀子。如果我们在家里过分溺爱孩子,但孩子出门后面对的是另一个不能宠爱他,以他为中心的世界,他就会特别痛苦。那时就会出现很多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我们要教的是各种知识、社交技巧,管理情绪技巧等等。医学世家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各种医学知识,虽然不当医生,也比别家孩子懂医学常识。但是,孩子的性格,我们影响没那么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父母能做的——《教养的迷思》阅读笔记2000字


父母能做的——《教养的迷思》阅读笔记2000字

接下来,让家长们感兴趣的话题来了:

我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不会跟不良少年厮混在一起?我如何能让自己的孩子跟“好学生”们打成一片?

在哈里斯看来,最关键的控制因素,正是咱广大天朝中产阶级父母们正在实践的常识:

购买一间优质的学区房。

“你只要搬到一个不同的社区,或选择一所不同的学校,你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轨迹。”

其实你并不确定你的决定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总体而言:

“孩子在聪明孩子多的学校学到的东西会多一些,在犯罪率低的社区不大会惹事生非。但如果一个智力在中等以下的孩子上了一所学校,里面孩子的智力都是中等以上水平,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受到同伴的排斥。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一个大家都很有钱的地方往往会觉得不自在。”

对此,哈里斯本人的观点很明确:

“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冒着孩子被排斥的风险,把孩子送到一所最好的学校,一所有聪明用功学生的学校,一所没有人因为你爱读书而取笑你的学校。”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正在跟你不喜欢的不良少年打成一片,哈里斯的建议是:搬家。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总是被人欺负时,哈里斯的建议是:搬家。

搬家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哈里斯自述到:

“我小时候经常搬家,也有过四年被排斥的经历。如果这些没有发生过,我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人。我可能会变成一个比较会交际也比较肤浅的人,但绝对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因为成为作家的首要条件是愿意花很多时间独处。”

虽然在搬家之后,你的孩子仍然有可能会跟新地方的不良少年继续混在一起,仍然有可能被欺负,但确实有过成功的案例——一位叫做马里昂的妇女有十一个孩子,其他的孩子都不错,就是倒数第二个孩子结交了坏朋友,还要辍学。她说: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他从学校弄出来,搞得他晕头转向,然后把他送到犹他州一个偏远的小镇上,跟他的大姐住在一起。这个方法虽然很严厉,但很管用。后来,这个男孩高中顺利毕业,还准备上大学。”

此外,父母还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给孩子穿其他孩子都穿的衣服,给孩子取一个不奇怪也不土的名字,让孩子看起来正常、有吸引力。

“因为外表的确很重要。”

不过,这样听起来是否太缺乏技术含量?父母能够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的程度而已吗?按照哈里斯的观点,父母究竟应当以怎样的态度面对那些育儿专家们的各种建议?难道我们看了他讲了这么多长篇大论,只是为了看一个《孟母三迁》故事的社会行为学诠释版本吗?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那道选择题——一个人行为模式的成因:

A、基因

B、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早期教育与照顾等)

C、原生家庭以外的成长环境(周围社会的大环境/学校教育/同龄玩伴等)

D、命运/业力

以下是我所理解的、哈里斯的答案: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行为模式,一半来自于基因(A),一半来自于同龄玩伴(C)。

一个人在家庭内的行为模式,一半来自于基因(A),一半来自于父母的管教(B)。

对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以下是我所理解的、哈里斯的观点:

父母无法控制将哪些基因传给孩子。

父母无法控制孩子不在跟前时的行为模式。

父母无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孩子。

父母可以决定孩子在家里的行为模式。

父母有很大的权力决定孩子在家里是否快乐。

哈里斯撰写本书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当时美国的教育专家们和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教育应当自由、平等、快乐,应该让孩子充满自尊、按照自己的特点自然发展,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孩子如果出落成有出息的大人,那一定是家长教养的功劳;而反过来说,如果孩子有任何问题,那一定是家长——尤其是母亲——的责任。

所以哈里斯就是那个唱反调的人:

第一,父母理所当然是家中的支配者,是孩子面前高高在上的权威,有权为了孩子做了错事而适当的打他们的屁股。否则,父母还能是谁呢?

第二,孩子的童年是否快乐也许重要,但这与他们是否能适应社会相比,又算得了什么?退一步讲,如果他无法适应社会,又怎么可能快乐?

第三,子不教,未必是母之过,也未必是谁的过。虽然母亲往往当了背锅侠,但即使她用不同的方式教养孩子,也没有证据表明结果就会符合我们的期待。

是的,这本书可能无法减少某些父母对孩子的焦虑感,甚至让父母的焦虑感更重了,因为更大的不可控性往往带来更多的焦虑。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美国人——与祖辈们相比,更倾向于相信一切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人为干预来解决的。我们m.i1766.com都能把人送到天上了,我们都能解读基因的秘密了,我们相信我们迟早会像神一样无所不能,改造几个不良少年又能算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难呢?你的孩子变成了不良少年?那一定是你不够努力。

而哈里斯翻来覆去吐了半天口水所要说的就是,孩子最终在社会上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有基因的影响、有教养的影响、有同伴的影响、有电视的影响、有Facebook的影响、有隔壁大妈大叔的影响……一半以上的因素是家长不可控的不可抗力。你们这些(男性)专家把所有的锅都推到母亲头上,让母亲充满负罪感,除了让女人越来越不敢生孩子之外,又能带来什么好处?

“《美国医学会杂志》确信,麦克厄尔希尼太太在怀孕期间读了太多的悬疑小说,使她的儿子卡尔成了一名杀人犯。”

在哈里斯看来,这TM是什么鬼!?倒不如坦然承认:孩子有出息,那就是孩子自己有出息;孩子犯了错,那就是孩子自己犯了错。父母无意伤害到孩子,也许会造成他们的痛苦,但并不会使他们变得反社会,不必因此抱憾终身。故意虐待孩子的父母当然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我们(尤其是美国社会)对普通父母进行的很多指责与惩罚(很多时候是为了给未成年人脱罪)却是站不住脚的。

“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3000字-做好自己才是对所有孩子最好的教养


能够读完这本书是因为它推翻了我之前的很多认知,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能迅速的找到佐证的生活实例来支持书中的观点。或许,它还能让现在的家长适当的减少焦虑。孩子学好还是学坏,不是家长做给他看就可以,社会大环境、学校和社区的小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都非常大。家长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做一个好的榜样,不给社会制造麻烦,让孩子生活的大环境、小环境更适合他的健康成长。

全书的观点:父母的教养方式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孩子的人格发展除了基因的影响因素外,同时会受到同龄人,特别是学校、社区同龄人的影响,而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的影响是极少的,至少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很惊讶吧,当心理咨询师、朋友、同事和你提及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你深信不疑。咨询师的解释合乎逻辑,朋友、同事和你有同样的境遇,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仅仅只是基因的遗传带来的影响哦。

全书没有太多的有效数据和实验分析,作者通过观察并例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支撑文章的观点和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如:移民家庭孩子的非母语学习、聋哑父母家庭里的孩子的语言学习、同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下成长后的不同人格发展等实例都是强有力支撑了本文的观点。我罗列整理了一些文中提及的观点,大家不妨在生活中观察和验证。

1.当孩子模仿父母的行为时,他们并不是不分好坏照单全收,他们非常谨慎。只有当他们父母的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一致时,他们才会模仿。

2.友谊对人格不会产生永久的影响,相反,对群体的认同,被群体接受或排斥,则会对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当读到这句话时我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中国的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来近朱或近墨,赤或黑,得看你是否认同这一群体。年少时,我经常和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一起玩,感觉轻松自由,也学习了不少,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渐渐觉得他们的自由也牺牲了学习的时间,我开始不太认同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因此,我开始疏远他们,主动排斥他们。因此,我有过一些美好的友谊和回忆,但由于主动离开了此群体,对我的人格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

3.在童年中期,孩子实现了社会化,人格正在发生永久性的变化,然而这个阶段往往被心理学家们所忽视。童年期的分法各个国家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会覆盖到小学阶段,所以小学阶段要特别重视。

4.在同辈群体中地位的高低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通常自尊水平很低,并且不安全感永远不会完全消失。就像你被同龄人审判过,一直被他们通缉一样,永世不得翻身。这一观点让我联想到近年屡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校园暴力通常是多对一的行为,而被暴力的学生往往是班级里孤僻、独来独往的孩子。他们沉默寡言,很少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施暴者基本上是一群坏学生,但是他们是一个群体,而非个人。虽然可能在学业上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欣赏,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不止对被施暴者的身体产生危害,如果被施暴者没有正确的认知,也会对他们的人格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制止校园的暴力事件是要全社会参与进去的事。

5.同伴的影响会使聪明的孩子更加努力,表现更好,结果他真的变得更聪明。我在研究生毕业论文时期,同班女生有一个因为旅行而建立的微信群,群里也有两位学霸,但有一位同学由于工作等种种原因没有时间撰写论文,几次重要结点她都想申请延毕。然而,这个群每天都在讨论论文写作中的困难和技巧,相互提醒大家接下来进入哪一个阶段,分享班里其他同学的论文进展。一开始这位同学没有说话,由于五个人的群,大家总会相互问起,她的延毕打算也多次被劝说,,后来,在四位同学的连拉带帮下,她也完全了论文。虽然我们已过人格发展时期,但是它也说明了群体的魅力、同伴的影响。正如文中所说:同辈群体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他们性格的地方,是决定他们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地方。

6.在我们的社会中,过于强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纽带。我们谈论要花高品质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如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如此重要,那为什么孩子们都不愿意回家?现在家长的焦虑能被理解,也属不正常。我有一个非常切实的感受,好像现在的小孩子不再和小朋友玩了,反而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才是他们的玩伴。其实,让孩子从小和同龄人在一起,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掌握同龄人的游戏规则和交往之道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7.男孩的男子汉气概和女孩的女人味与同性家长没有一定的关系。男性具有更强的群体意识是演化的原因:男性比女性强壮,任何能够让我们比对手强的事情都值得Y染色体去做。这一观点是我比较好奇的地方,我将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观察不同的家庭。

8.当一个班上的孩子根据学业成绩分成若干小组时,组间的对照效应加大了组间的差异。这种效应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影响更大,因为学习好的学生已经在尽力了。作为一名培训工作人员我深有感触。在成人的学习当中,也是强者更强。在固定的一群学员中,总会有部分学员积极参加培训中的讨论和小组活动,他们越是参与的多越喜欢发言,越是主动发言多,收获也越大。但这并不表示不发言的学员学习效果就差。

9.名称的杀伤力极强。刻板印象的威胁才是给人们造成伤害的东西。如果你让一位数学好的女孩更多的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女性时,那么,她在数学能力测试中的表现就会比较差。在我小的时候我常听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女孩子,和男孩子比什么呢?然后,有时候我比不过的时候也会告诉自己:我是女孩子。

10.文化是通过同辈群体,而不是家庭,代代相传的。儿童习得同龄人的语言和文化,而不是父母或老师的文化。想想在我们小时候不知何时学校里就会在一段时间流行一首儿歌或者小段子,班级里大家就都会了。11.她不快乐的童年可能并不是造成她不快乐的原因,可能正相反,她目前的不快乐可能导致她对童年产生不快乐的记忆。不知大家是否清楚:回忆其实是对过往提取的片断记忆。举个例子:一在热恋期的人们想到的更多的是美好的事情,当双方吵架的时候脑子里则是对方的种种不好。这就是记忆的迷惑性。

12.总体而言,孩子在聪明孩子多的学校学到的东西会多一些,在犯罪率低的社区不大会惹是生非。但是一个智力在中等以下的孩子如果上了一所学校,里面孩子的智力都是中等以上的水平,那么他有可能会受到同伴的排斥。所以,同龄人对孩子确实是有影响的,但如果孩子比较特别,就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给他创造环境快乐成长已足够。

12.自尊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成功人士有较高水平的自尊并不意味着高水平自尊能够通向成功。不加选择的表扬可能会助长孩子的自恋情节。曾听一家长说起,她会打她的孩子,但是不打脸,这样会让孩子没有自尊。我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我想给予孩子足够的自尊不是盲目的表扬和鼓励,而是平等的对待。

类似上面的观点还有很多,我无法穷尽。如果你对此书有兴趣不凡一读,也许会对你现在的一些观念有些冲击,会让你有些新的思考。不要一味的去相信一本书,也不要一上来就否定一些观念。保持中立的态度并不是一件坏事哦。

《良好的教养》读后感1000字


你的行为体现了你的教养

古人朱熹曾说过:“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他认为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行为举止透显着自身教养的高低,我们应该把教养这种美好的品德展现出来,延续下去。

前不久看了《良好的教养》这本书,里面描述了许多关于教养的故事,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养”的思考。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在长江三峡的一艘游轮上,一对外国老夫妇取餐时,发现吃的都被拿光了。而他们旁边的中国游客,每个人面前都是几个大盘子,食物聚摞成塔,根本吃不完。外国夫妇于是向工作人员投诉,让人吃惊的是;这对外国夫妇并不是投诉自己没吃到东西,而是觉得是食物浪费太可惜了。

从这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一、取餐时,把食物都拿光,完全不考虑后面的人有没有吃,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二、拿走的食物聚摞成塔,吃不完又成了一种浪费,这是对食物的不尊重;三、这种行为不仅有损了个人形象,也有损了国家形象,这是对国家的不尊重。这三个不尊重都是不文明的、教养欠缺的表现。由此我们就能懂得,很多事要为他人着想,珍惜粮食,行为注意形象,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这我又想到了我们平时吃饭,总是剩饭剩菜的问题,我很想问大家,把饭吃干净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么?其实我们不想吃,完全可以不盛那么多。

吃饭时对食物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对“自由”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看出你的教养。所谓“自由”,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控制自己不去做什么,这是一种自律意识。自律的人,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去行动,尊重自己的需要,清楚自己该吃多少,能吃多少,并且把饭吃干净。

把饭吃的干干净净,本是一种生活常识,习惯性剩饭,不仅是浪费,更是教养欠缺的体现。无论在过去粮食匮乏的年代还是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节俭都应是根植于心的传统美德,珍惜食物也是一种教养。

《良好的教养》还让我联想到了关于美国运通公司总裁哈维的一个故事。哈维上初中的时候, 校长带她们去参观博物馆,去到的时候,哈维看到在博物馆的门前坐着一位老乞丐,老乞丐的面前放了一个玻璃罐子,于是哈维往玻璃罐子里面丢了一枚硬币,罐子发出响耳的“哐当”一声,哈维觉得做了一件好事,正开心着,可是,老乞丐只是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了哈维一眼便低下头去了,哈维纳闷极了,正准备转身离去。然而,站在不远处的校长目睹了这一切,就把哈维喊了过来,校长问哈维:“哈维,你是不是因为给了老乞丐硬币他却没有跟你说谢谢,而感到郁闷呀?”哈维点了点头,校长就悄声告诉哈维应该怎么去做。过了一会,只见哈维轻轻走到老乞丐面前,轻轻把硬币放到罐子里,这时罐子没有再发出响耳的“哐当”声,老乞丐抬头,对哈维微笑了一下,亲切地说:“孩子,谢谢你。哈维怔住了。校长对哈维说:“哈维,你看,想要别人说谢谢就是这么简单。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值得被尊重。”哈维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一种教养,我们的一生都是无形的,没走到终点,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教养会跟随我们的一生。“教养”是一个人身上最好的名字,做一个好人比做一个坏人重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比做一个没教养的人更受欢迎。强者对待弱者的态度,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一个社会的良心,善待弱者,只有有教养的人才做得到。不管自己有多强大,都会遇到困难,都不会过得一帆风顺,可是他的教养促使他帮助过别人,别人才会在他落难时帮他一把。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就很好地阐述了“教养”,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应该做到举止礼貌得体,因为,你的行为,体现了你的教养。

教师读书心得:读《家庭作业的迷思》的迷思


教师读书心得:读《家庭作业的迷思》的迷思

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每年过年,远在杭州的弟弟一家三口都会回家来。弟弟家的小孩是一个调皮的小女孩,戏称是放养长大的。记得去年从大年三十晚开始,一大家人就团聚在一起,刚开始,小女孩还有点生分,似乎很腼腆,连续几天在一起之后,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一起坐车外出游玩是绝对不能让她坐前排的,不然一不小心在等红灯的时候她就会帮你把档位换了,车上所有的所有她都要好奇的摸摸,探究探究,看个究竟。逛商店时,很难找得到她,不是在这个柜台下面,就是在那排衣服里面,钻来钻去象河里的泥鳅,游刃有余的玩耍在各个柜台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控制住她的。只要她醒着,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好在每年只在一起那么十来天,大家都觉得她可爱,血缘使然。

今年春节,同样是团聚,亲人们可兴奋了,又可以见到差不多一年不见的孙家小美女了,想象中,孩子长大了一岁,读书了,不知还是不是象那个泥鳅般难以控制的假小子。唉,见面后,刮目相看!孩子文静了,不再无忧无虑肆无忌惮的玩耍了,不时拿出小本子央求爷爷奶奶伯伯伯妈写感想。问清怎么回事后才知:孩子学校布置了作业,要帮家人做家务事,譬如:端茶给大人、分发食品给大家、帮大人拿东西、收拾房间、清理垃圾-----等到帮助的人要写下被帮助后的感受,孩子的妈妈还不是举着相机拍照以作证据!由此问及孩子学校的情况,得知孩子的学校是杭州有名的小学。继而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天忙于应付各种作业,不仅孩子忙,连全职妈妈也跟着一起忙的不可开交,不时抱怨:快开学了,有开学恐惧症!我觉得很奇怪,孩子忙,连妈妈都恐惧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啊。妈妈说:孩子学校布置的作业,几乎没有哪一样是孩子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譬如:要被帮助的人写感想,上网完成有关消防知识作业,每天200道速算,还有各种主题作业----小小年纪,成天在各种作业之间转,不转就有可能落后,跟不上班-----妈妈说。迷惑了!

恰巧,学校推荐给大家的读书目录里有艾尔菲科恩[美]着《家庭作业的迷思》,于是坐下来断断续续的读了读。

家庭作业,无疑是每个老师都要面对的问题,相信所有的家长也在纠结于家庭作业。细想来,家庭作业其实已经成了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途径。

无疑,杭州的弟媳,作为全职照顾孩子的母亲,非常想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于是非常配合学校,把孩子学校所有的事情当成了圣旨,不折不扣的协助孩子去完成,一个学期下来,孩子没有休息,母亲不敢松劲,连午睡前20分钟还在听妈妈读范文。再加上父母要求孩子学的钢琴和芭蕾,周末和课余的时间全被占满了。

就是这样,父母充满着焦虑与无奈。孩子被动的被父母安排着忙着忙那。原有的天真活泼不见了,原有的主动探究消失了,代替的是被动的被作业!

作为老师的我,看到孩子的这种变化是心痛的。

其实,老师也每天为了检查学生的作业而耗尽心思,尤其面对那些不做作业的学生更是各种招数使遍。这些作业有用吗?那些家庭作业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

家庭作业的现实意义何在?似乎没有多少人探究这个问题,即使偶尔内心深处也有疑问,但依然听从了大多数人的声音,就是:如果不做家庭作业,怎么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怎么能锻炼能力!如果学校布置了,家长不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其他家庭的孩子完成了,咱家孩子落后了怎么办!

家庭作业无疑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是明显的。被动的作业,成为外在的压力,失去了学科的美丽,淡化了学习的兴趣。当孩子觉得一项活动是单调沉闷的苦差事时,学习的质量就容易受损。那么多孩子把家庭作业视为一件要尽快完成的事情,甚至把它视为紧张压力的主要来源,这就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几乎没有证据证明,家庭作业能够在学业上提供任何益处,即使对那些乖乖坐下来完成指定作业的孩子来说。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学生外在的行为,更应该关注行为之后的态度、目标、情感、品质、感受。

当然,家庭作业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被训练了。对于那些举止适宜的人,学校给予实质的和象征的奖赏,对于那些举止不当的人,学校施以惩处。作为学生,被训练的纹丝不动,听老师的话,记录老师的字2024,很快的,学生变得不太可能去问被教导的事物是否真的合理,我们只想知道它是否会出现在测试题中。所以,咱孙家的孩子才上学一个学期,就变成了应付于各种作业和各种训练之中,不再主动去探究了!

有股强大的势力把家庭作业塞进孩子的背包里,但是我们以前曾经挑战过这股势力。我们曾经揭露其他看法毫无事实根据,并呼吁人们为自己的兴趣和利益辩护,以及改变内定政策。如果家庭作业本身的存在是一个迷思,那么我们欠所有的孩子,一个以真相、以合理为基础的政策。在作者这样的言语中,有一种力量,基于对真理的追寻,基于对教育的审思,基于对儿童的关注。敢于对传统的东西生出自己的思考,并不断探寻更适宜的举措,这样的品质作为一个教育者尤为珍贵。

这是一本需要反复读的书,它不仅在讲道理,更在呈现一种思维的方式。新学期,我们能否对家庭作业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否对其他的一些看似理所应当的教育行为生出自己的思考?

关于家庭作业,真要占据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去完成吗?怎么样的家庭作业是合适的呢?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我们该怎样去设计学生的家庭作业呢?那些笨鸟先飞、温故而知新是不是通过做家庭作业而达到了呢?请大家一起来解决我的迷思!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近几天,我对《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背景及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我个人认为,读书尤其读名着,有时和人的年龄有关,欣赏的角度不同,收获也不同。有时一本好书,放置一段时间再读,会有新的兴趣。

对此,我深有同感,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感受,使我感觉到读书也是一种习惯,读书的收获会让你爱上读书。每晚睡前,我都会翻上一篇杂志,一段历史,读书使我了解了俄黄女英、房谋杜断等历史典故,使我明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世间百态更让我同喜同忧。最喜欢的当数《三分钟经典》,读后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现在尽管我还没有研读经典,但我不再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拒绝读书,每天睡前读一读书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想,获得教养不一定要从读经典名着开始,其实,在慢慢养成的读好书的习惯的过程中,你就已经获得了修养,喜欢读书也是一种修养。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后感


阅读了这本《家庭作业的迷思》,对“家庭作业”的目的和实效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书中作者看到这些年美国政府因要提升其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出的改革方法包括定期的学习成就评量与增加家庭作业。后者的争议不多,几乎大家都认为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练习才得完美。可是,增加作业会增加父母负担、孩子压力、家庭冲突等。这些损失并没有以学业成就来加以平衡。书中作者提出了研究证据说明这一点,也借用了不少老师的经验,阐明不是不要作业而是要问怎么做才有效益。而问作业的效益时,问的不只是是否提高学业成绩,还有更核心的,孩子有没有兴趣,是否能增广、加深学习,亲子间的关系与互动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等。

我小时候读书,好像并没有很多的家庭作业,因为老师把该布置的都布置了。就拿语文来说,一篇课文要背默十几个词语解释,而且老师规定,不能相差一个字。要背默课文的中心思想,每段段意。要背写作手法,还要做许多的练习。这样一来,家长也就不给我留什么家庭作业了。现在想来,当时也没觉得苦,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比较强,不觉得很费劲。预备班那一年,我的数学老师经常病假,一星期难得来一次,也没老师代课,数学作业自然基本没了,考试60分。

很多年后,我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每天都要布置批改作业,作业已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相仿设法让孩子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题目,以便在考试时感觉游刃有余。可是,近些年来,号召让孩子减负,肩负归根结底还是得减作业不是吗?所以,能少则少,能精则精。这样一来,学生的负担确实轻了许多,可是有一大部分学生他们没有得到该有的训练量。

对于作业,我觉得,量变产生质变,学生只有经过一定练习的量的积累,才算对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有了这个量奠定的基础,他才有能力去选择,去拓展,否则好比空中楼阁,虚无飘渺。另外,我们不是一直崇尚“黄金分割”嘛,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作业也一样,太多太少都会适得其反。总之,我们应该把作业作为孩子牢固掌握知识的途径,而不是取得高分的工具,把握好作业与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关系,让家庭作业变得有趣有效。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后感600字


美国作家艾菲●科恩的《家庭作业的迷思》中尖锐地提出了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对学习的一系列误解及对竞争力错误的关注,不仅使我们的孩子拥有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而且使我们的家庭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作者告诉我们应该反思孩子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拯救我们的家庭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确实如书中所述,增加作业会增加父母负担、孩子压力、甚至家庭冲突,并导致孩子有较少的学习兴趣和较少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这些损失并没有换来学生的学业成就。书中作者提出了研究证据说明这一点,也借用了不少老师的经验,阐明不是不要作业而是要问怎么做才有效益。而问作业的效益时,问的不只是是否提高学业成绩,还有更核心的是孩子有没有兴趣,是否能巩固学习,亲子间的关系与互动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布置一些作业给学生,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可每次考试、测验,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尽人意。我们分析原因时总是认为学生练习得还不够,于是又加大练习力度,如此恶性循环,收效甚微。其实,我们如果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便会发现对于大多数的学习内容来说,大量的练习确实可以帮助一些学生越来越精于正确的反应,但是却不会帮助他们越来越精于思考,习惯于思考。简单机械的反复练习不会带来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教养的迷思》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的教养1000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