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是网络上比较盛行的一本游记,说是游记却更多记载的是作者小鹏的成长轨迹。学生时代无惧无畏、因公旅行的束手束脚、放弃工作一无所有的流浪、直至拨云见日成为职业旅行者。称得上是一本中国版的心灵鸡汤,尤其是后半本,当走出困境重见彩虹的时候,遍地都是阳光的兴奋和喜悦无可比拟。令人有一种也想抛开一切去追逐梦想的冲动,很值得一看。
全书被作者分为三部分,背包行天下、艰难的旅行路、看见自己的彩虹。100个故事串联起小鹏的成长历程。学生时代的稚嫩而又无所畏惧,就像一束阳光,试图穿透一切阴影。街头露宿、裸体搜身、抢劫。旅行中的艰苦对于作者来说都是兴奋的。正如小鹏自己所说向来对没经历过的事情抱有极大热情回国后,从漓江的悠闲安逸到北京忙碌的小白领,甚至当街乞讨。高原反应中的九死一生,亲人的不支持。所处的心境已无法与之前的欧洲之行相媲美。看着逐渐迷失自我的作者,不经令人感慨,此子真是为流浪而生。直至07年的破釜沉舟之旅,梦想最后照进现实。旅行,写作,拍照,再次旅行成为了生活。
看着小鹏随心所欲地行走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或是停下来融入那个世界,陌生而又新奇;或是如同翻书般匆匆而去,只留印象不留脚印。那绝对自由闯荡对于我们这群整日坐在写字楼里的房奴、车奴、孩子奴来说,只可仰慕欣赏,却无法追随。毕竟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背负的职责不允许如此放荡不羁。但至少能够跟随作者的图片和文字一齐放逐心灵,暂时抛下一切羁绊。简单与自由同义。大多数人,一向在做加法,积累了很多,想要放下时,发现自己变成了温水中的青蛙,想跳已经没有力气。而我因为没有负担,才能越飞越高,越走越远。这就是他最终能见到彩虹的原因吧。然而没有负担这四个字对于我,只能一笑了之。或许再过10年,小鹏也会有同样的羁绊,毕竟只要是人就摆脱不了社会的游戏规则。但至少他疯狂过,自由过,实现过自己的梦想。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并非我们的生活平淡乏味,而是我们并不足够勇敢,所谓勇敢,就是你有实现你梦想的行动,比如,收拾行囊,上路,去你梦想去的地方,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只在于我们想不想放下,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人生好处都不同,好好作好自己,不要后悔!让懂我的人更懂我,不喜欢我的人我也会给你们真诚的微笑,因为我想感谢每一个生命中的邂逅,如此精彩感动,如此值得珍惜!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而活,为自己而活!最后,还是用小鹏选的百老汇的歌曲《追梦无悔》来结束这篇有点发神的读后感吧:Todream对抗无法打败的对手。
读背包十年有感
背包,想像中总会有一些流浪。流浪的人,心是否有牵挂;流浪的人,心是否会有所属。这是我一直对身边或背包或户外的朋友,在心底的揣测,和在心底的疑惑。
我就是小鹏所说的那种固定模式的当事人,我不明白,我的牵挂是因何而来,他们的自由又是因何而至。
你的梦想不现实,能看得到未来的生活。或许,没有不现实的梦想,只有不努力的梦想;或许,没有没有未来的生活,有时我们真的无法看到。
流浪本身并不孤独,行走本身也并不寂寞。孤独的是流浪的那个人,寂寞的也是行走的那个人。
小鹏初去欧洲,他说他会想一个人;我想,小鹏肯定还会想另外两个人,不过他没有写出来。小鹏应该很想写出来,不过他不知道如何去写。
此时弥漫的中草药气息,让我有一种心神安宁的享受。真的,我一直很享受中草药所弥散出来的那种安抚的气息。它不会让人浮躁,也不象西药或是来苏水那般的冰冷。
朋友送我的《背包十年》。我第一次翻开读的是《活着的废墟》那篇,发现了两处错误。一是胡楂儿,想应是胡茬儿;另一是那位日本建筑师的名字,分别用了今井建治和今井健治。这或许是我读书一个苛刻的弊端吧。然后我从最开始以挑剔的眼光开始读下去,却并没有再重新发现其他的错误。
小鹏的文字并不是我所喜爱的文风,但这些文字我依然舒服地读着。
我没有随同小鹏一起背包、行走,我想在小鹏的文字中找寻我自己一直以来所探求的问题与答案。
当读到想你的天空这五个字时,当看到法兰克福这四个字后,瞬间我浮现出了一种不祥的结局。其实也是一直以来我的一个质疑。在这里,依然是一个孤独与流浪的结局。
今天早晨的公交车上,我还在对着《背包十年》想起徐霞客。在想,那时的徐霞客,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或许,也是一位背包客吧。
下了公交车,买了一屉包子与一根油条,边走边吃,然后走进了弥漫着中草药芬芳的厅廊,在冬日的阳光下读着《背包十年》。这些中草药的气息,老人,时光;与熙攘,浮躁,我仿若透视而飘浮的异界游魂,一切与我无关。
中草药的气息,浸入背包的文字,书读半程,不知小鹏是妥协还是叛逆。毕竟,这前半程的文字,小鹏一定在思念,却并没有写下。
不知为何,很久以来,我就比较喜欢这种中草药的芬芳,以及中草药芬芳里的那份安宁。
注:内容请关注栏目
背包十年读后感(一)
打开【背包十年】,16张彩照里其中有两张看来很普通的照片,但下面的文字却深深打动了我,正好印证了作者在后面所写的视角独特才是成为顶尖旅行者的那张底牌。一张是吴哥窟里佛祖的微笑,图片照的只是那宽厚的嘴唇,下面写着我明白信仰是一种嘴角上扬的人生态度,对于作者来说,旅行就是他的信仰。另一张是一对情侣抬头仰望着被晚霞染成淡紫色的天空和大海,下面写着羡慕他们可以一起笑看风轻云淡,旅行时要能做到真正的抛开所有,享受自一由,的确令人向往。这种境界作者磨练了十年才学会放开,旅行时对父母的思念如影随形,选择旅行而让家人牵挂担心的那种内疚感让他时常警惕自己不要忘了回家的路。世界上最幸运的莫过于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只要让父母知道你是一爱一他们的,孩子的成就也就是父母的光荣和自豪。作者的父母为了让他实现理想给予他充分的自一由,而作者不负家人的众望勇敢大步往前走,这不就是互一爱一的表现吗?
看完【背包十年】,合起书本,努力回忆书中的片段。在意大利比萨露宿街头,与斜塔共度一一夜;在印救机场被脱一光检查,遇到你好先生、司机先生和一奶一茶先生;在西藏遇到严重的高原反应,差点一睡不醒;在加拿大的鬼屋旅馆过夜;在布拉格的一座桥上走了九遍,发现景色都不一样;在圣托尼里一个人看日落;到加尔各答和四川做义工;在撒哈拉沙漠看美丽星空每想到一个,画面就在脑海里播放着。
书中的内容是写了作者十年里到过的地方,每个地方遇到故事,包括自己经历的,他或她遇到的,或者是那个地方里着名的他或她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是作者的题材。每个标题都充满诱一惑,每段故事的开头都给你往下看的动力。每个故事篇幅不长,就一两页,但都具有代表一性一,结尾都带点作者的感悟。当我一次过把全书看完之后,才明白作者和编辑把书设计成没有图片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多姿多彩的图片会掩盖作者文字的魅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观点我都很认同的。
去旅行,很多人都概叹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但这里似乎还忽略了很关键的东西健康和欲一望。貌似健康的我们,其实都暗藏着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有的人一辈子都没事,但又有谁能预知明天?其实无论是去旅行也好,去做其他事情也好,只要你想,意识达到了顶级程度,不管你有没有钱和时间,哪怕你是残疾,只要你想,就能达到。
旅行者的认真不在于记录枯燥无聊的数字和年代,而在于相识相知的那份感动。旅行无法复制,旅行除了游览风光,品味美食,了解文化历史外,在旅行前收集资料、计划路线、安排行程和旅行后整理照片、写游记都是旅行中值得享受的过程。但现在旅游业发展兴旺,参加旅游一团一方便快捷省力省心,但他们看到的只是停车起步间的美丽风土,却无法体味与当地人真实接触的粗鄙人情。不羡慕他们的旅行,是因为不愿意与旅行中的一半珍贵擦身而过。李欣频说过不要做一个老向别人要现成答案的人,很多跟一团一旅游回来的人都说自己想一只鸭子被人赶着走,回来只知道很好玩风景很美丽,但其他就一问三不知。那些既定的旅游模一式对于热一爱一旅游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都喜欢走自己的路。
街头艺人粉墨登场,对他们来说,处处都是舞台。而旅行者虽然素面朝天,可对我们来说,处处都是人生。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我们无法决定它的开始和结束,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重量,让它过得更一精一彩。每次旅行就好像人生的一次缩影,有起点有目的地,有对未来的未知,要经过种种考验,其中不乏惊险刺激的,最终回归原点。但人生只有一次,旅游可以随时重来。
作为生活在那种固定模一式中的当事人,这究竟是他们的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如果是前者,他们是适应了妥协了吗?如果是后者,他们会不会背叛离开?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生活轨迹,工作,生活,吃饭,睡觉,然后又是工作,生活,吃饭,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走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有点消极但很实在。让我想起一部电一影,两位生活在不同城市的女主角上网寻找愿意交换房子的人,她们相互交换了房子,过上了对方的生活。其实偶然让自己一抽一离一下千篇一律的麻木生活,逃离那喘不过气的工作压力,换换风景转转心情,接触新鲜事物,也许是一件好事。我们是正常人,正常人过正常的生活这叫妥协吗?偶尔去旅行这叫背叛离开吗?世事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喜欢的事情想做就去做,想太多只会死脑细胞。
所谓生活的艺术,是指用心去研究生活中的点滴趣味。所谓艺术的生活,则是那种享受点滴趣味的心情。很喜欢用心二字,生活就是要用心经营。周末了,看一部想看很久的电一影,可以写一篇观后感,看一本有价值的书,也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打扫一下房间,抹抹桌子擦擦地,整理一下旅行的照片,尽管一切看起来有点无聊,但日子久了,回头看看,总有意外的惊喜,看看以前的文字照片和感受,发现积累变成了收获。
在旅游圈里流行一句话,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带不走。可这就足够吗?那些天天被拍的孩子们付出了笑容,他们得到了什么?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大学时有位老师,上课时跟我们讲,她说真正的旅行,不要带相机,把眼睛带上就好啦,把一切记在脑海里,永不磨灭。旅行给我们留下的除了经历,应该就是难忘的回忆吧,记住每一处迷人的风景,记住每一个帮助过你的人,记住每一张腼腆的笑脸。那些天天被拍的孩子们希望你们保持纯真,不要奢望会得到什么,因为我们可能给不到你们什么,但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付出过的笑容。
所谓坚强,不是在灾难前面不哭,而是要笑着面对以后。我曾经经历过一次痛苦,这次经历让我知道人生无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请从现在开始。
背包十年读后感(二)
背包,想像中总会有一些流一浪一。流一浪一的人,心是否有牵挂;流一浪一的人,心是否会有所属。这是我一直对身边或背包或户外的朋友,在心底的揣测,和在心底的疑惑。
我就是小鹏所说的那种固定模一式的当事人,我不明白,我的牵挂是因何而来,他们的自一由又是因何而至。
你的梦想不现实,能看得到未来的生活。或许,没有不现实的梦想,只有不努力的梦想;或许,没有没有未来的生活,有时我们真的无法看到。
流一浪一本身并不孤独,行走本身也并不寂寞。孤独的是流一浪一的那个人,寂寞的也是行走的那个人。
小鹏初去欧洲,他说他会想一个人;我想,小鹏肯定还会想另外两个人,不过他没有写出来。小鹏应该很想写出来,不过他不知道如何去写。
此时弥漫的中草药气息,让我有一种心神安宁的享受。真的,我一直很享受中草药所弥散出来的那种安一抚的气息。它不会让人浮躁,也不象西药或是来苏水那般的冰冷。
朋友送我的【背包十年】。我第一次翻开读的是【活着的废墟】那篇,发现了两处错误。一是胡楂儿,想应是胡茬儿;另一是那位日本建筑师的名字,分别用了今井建治和今井健治。这或许是我读书一个苛刻的弊端吧。然后我从最开始以挑剔的眼光开始读下去,却并没有再重新发现其他的错误。
小鹏的文字并不是我所喜一爱一的文风,但这些文字我依然舒服地读着。
我没有随同小鹏一起背包、行走,我想在小鹏的文字中找寻我自己一直以来所探求的问题与答案。
当读到想你的天空这五个字时,当看到法兰克福这四个字后,瞬间我浮现出了一种不祥的结局。其实也是一直以来我的一个质疑。在这里,依然是一个孤独与流一浪一的结局。
今天早晨的公交车上,我还在对着【背包十年】想起徐霞客。在想,那时的徐霞客,是一种什么样的模一式。或许,也是一位背包客吧。
下了公交车,买了一屉包子与一根油条,边走边吃,然后走进了弥漫着中草药芬芳的厅廊,在冬日的一陽一光下读着【背包十年】。这些中草药的气息,老人,时光;与熙攘,浮躁,我仿若透一视而飘浮的异界游魂,一切与我无关。
中草药的气息,浸入背包的文字,书读半程,不知小鹏是妥协还是叛逆。毕竟,这前半程的文字,小鹏一定在思念,却并没有写下。
不知为何,很久以来,我就比较喜欢这种中草药的芬芳,以及中草药芬芳里的那份安宁。
背包十年读后感(三)
月初读完了小鹏的【背包十年】,颇受背包客们推崇的一本书,几乎在同时看见了某人的一条微博,突然感触良多,很想写点儿什么,然而,却一直太懒,直到拖到今天下午,没什么心思干活儿,才想起写下来。
玖这本书,流连于世界各地的美景自然少不了,但它最不同于普通游记的一点,便是那份对梦想的执着。曾经为了旅行打打工,攒了一点儿钱就辞职上路,也曾露宿街头,最后终于实现了成为职业旅行者的梦想。现在有人羡慕嫉妒恨,甚至批判他的奢华享乐,却看不到他十年来一经历的艰辛。
梦想,是一个美好的东西,然而,有多少人能够这样的坚持梦想,不甘平凡呢?实现梦想的代价,又是多少人可以支付的呢?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太多的牵绊,许许多多的人都流于平凡,不过是社会潮流中不起眼的一粒沙子。然而,我却突然觉得,没有梦想甘于平凡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可悲,真正可悲的,却是那些将梦想挂在嘴边,却将梦想活成了空想的人。
引用作者的一句话:任何事坚持了10年,那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而生活本身,何尝不是一个值得坚持和经营的梦想?伟大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平凡的人却有千奇百怪不一样的生活,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态度。有人认为生活只是底层的必须品,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有,总认为自己应该再干出点儿什么别的,才对得起来世上走一遭,直到累了困了想要妥协,终会发现生活已经高昂起他的头,幸福不是想象中那么唾手可得。
能够坚持梦想,缔造不凡的人,固然令人钦佩不已。但懂得珍惜平凡,经营生活的人,同样会发现生活带来的丰厚回报。
经过一夜的颠簸,从北京西九龙的T97次列车已经进入广东境内,我在沉沉的睡梦中醒来,青色起伏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池塘,翠色欲滴的树木从车窗外缓缓地向后滑过,北方的萧瑟苍茫也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视线回到手中书籍的插图,一个赤裸的小女孩手持一朵白色的莲花欢快地奔跑。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是国内首位职业旅行家小鹏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撰写的,此书详细记述了小鹏自2001年至2010年在世界各地的旅行经历及所遇所感的人、事、物,从他细腻如诗般流畅的行文、丰富多彩的旅途经历以及纯真灵动的摄影作品中,我发现他不仅仅是位冒险、坚韧的职业旅行家,内心更是一个怀有无限好奇、时刻发掘真、善、美的儿童,他拥有着矢志不移的信仰旅行,并将之抒写为常人难以涉足而自己乐此不疲的事业。
跟随着小鹏独特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我驻足巴赛罗那的圣家堂被建筑家高迪的雄厚伟力所震撼,我透过梵高斑斓的色彩体会到他沉迷创作时的单纯快乐与现实中的苦涩孤绝,在丹麦奥登塞小城的紫墙绿顶中见证培育安徒生丰富想象力的土壤,我赞叹于自然景观的旖旎富丽,在柬埔寨吴哥窟前屏息凝神注视太阳费尽全力地把肥胖的脸庞从嶙峋塔峰后挪出,聆听众人向自然致敬的掌声澎湃。
在小鹏的旅程中,一些善良、真诚的异国异地的陌生人搭手相助,成为旅程中最温情的旋律。例如尼泊尔人金卓热情好客,不但带小鹏参观加德满都的特色景点,而且还带她拜见母亲、女友,并赠送小鹏两枚尼泊尔古钱币,短暂的邂逅,他们超越了国别,超越了宗教与制度的芥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还有免费开车相送的法国老太太等。在旅行中,LOVEISACIRCLE,小鹏得到过很多人的无私帮忙,他也让爱成为一种不断循环的能量,发现爱,并传递爱。这也是读这本书教给大家的礼物吧。
旅途中跋山涉水,不免遭遇自然、环境、人为等突发状况,旅途也成为危险的代名词。《今夜会不会再也醒不来》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状态。在青海海拔5000多米的雁石坪过夜,小鹏因高原反应缺氧严重而心生恐惧,担心像以前的背包客一样命丧如此。身体本能的坚韧让他迎来了第二天的曙光,他的经历不时牵扯着我的神经,即因旅途中的丰富多彩、奇闻易趣而笑也因旅行的艰辛热泪盈眶。
这本书,不但能够学习借鉴到如何成为一个职业点的背包客,还能学习到如何将旅行经历经过分析整理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游记形式记载下来。
读读《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重拾因日常生活琐事而压抑下来的远行梦想,给自己一个不可抗拒的理由,去旅行吧!
【第1篇】
在网上书店闲逛的时候,看到排行榜上赫然列着这本书《背包十年》,一看标题就让我内心悸动不已。04年起的2、3年时间里,便很喜欢一个人背着包到处去流浪。虽然没去过什么风景名胜,但周边的城市基本都去过,有时候还是一个人骑着车上路的。那种独自上路的感觉,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清晰。仿若自己是个生活的旁观者,看着身边的人为着生活奔波,为着情感伤痛,为着未来茫然。虽然现在很少再出门,可流浪的心一直存在,只是被岁月的重担压缩在内心的某个角落,很难再照耀到阳光而已。而这本书的标题毫不客气地将尘封多年的颤动再次激发起来,于是毫不犹豫地下了单。
不久,拿到书,封面很是素净。背景是一副沙漠风景,一个背着大背包的人独自行走,身后留下一串脚印,正前方的阳光照射下来,形成一道强烈的逆光。那个孤独的背影,面对烈日的炙烤,毫不犹豫地迈步前行。孤独旅行者,都是坚毅的,他们把心灵留洒在经过的每一条路过的小路上,把思绪铺洒在每一片迷人的风景中,把精神浇洒在每一个悸动的心灵里。独自去流浪,体会那种天地之大的广袤,忍受那种孤独寂寞的煎熬,欣赏那种路边风景的感动。你看过的风景,你遇见的路人,你经历的事件,都会变成人生的点滴回忆。那些让你伤心难过的记忆会在旅途中慢慢消解,宽容;那些让你温暖如春的细节会在生命中慢慢升华。你不知道下一刻会遇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但那颗悸动的心,总是对下一刻的未知充满期待。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一丝的关怀足以感动一生。旅行,不是为了去往一个地方,而是为了欣赏去往那个地方的路上风景。旅行,不仅为了欣赏那迷人的风景,更是为了邂逅一两个友好的微笑,遇见一两个难以忘怀的人。
随手翻开书本,虽然有趣的事情不多,但作者并未如流水帐那般记述旅行的枯燥,而是挑出那些动人之处,写成短文,每篇短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你不必从第一页翻看到最后一页,完全可以随手翻开任何一页阅读,因为每篇短文都是独立的。我很喜欢这样的写作方式,原本游记阅读起来就应该是轻松的。在午后的闲暇,在睡前的空闲,在厕所的无聊中,随手翻开,跟随作者去见闻旅途的天马行空,去感受身边的滴滴温暖。
最喜欢的是作者在比利牛斯山顶的酒吧里遇见的阿根廷青年,每到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呆几个月,打工挣钱,一边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然后又换一个地方。一直觉得这样的旅行才是真正的旅行方式!最讨厌的就是国人那种跟团的方式,到了景点拍照,走人!路上在大巴里打牌,睡觉;晚上到了酒店还是打牌睡觉。这也叫旅行?
最让我深有同感的是作者在丽江阿丹家的火塘边的经历。每到夜晚,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围着火塘,听香港人阿良唱歌,那首名为《知己》的歌歌词写得真好:
知己带给人生很多回忆像镜子一样没有秘密但乌云遮蔽大地但天空下起大雨仿佛提醒我珍惜珍惜人生难得有你让我更认识自己分享我宝贵的小小经历人生难得有你常常带给我刺激陪我堆积一片天地
……
很想把旅行当作生命的延续,可多少人整日奔波于生活的琐碎,始终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作者在去往日内瓦的列车上遇见的那个老人说:“人只能活一次,有太多的地方你没去过,太多的风景你没见过。一定要多走走看看,才不算白活!”人生苦短,经历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一直相信,多尝试,多努力,多经历!
【第2篇】
本来以为《背包十年》仅仅是一本游记汇总,在阅读的过程中才慢慢注意到“我的职业是旅行”这个副标题,也渐渐意识到重点是在“职业”二字。
职业不同于工作,职业是一个远比工作严肃得多也庄重得多的词。职业,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整个青壮年不断去做的事,时间是宝贵的,一个人的青壮年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而工作,除了是维持生计的手段,不代表任何事情。
整本书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在某个领域是块黄金。这是我们战胜生活磨难的底牌。”出自《生在养鸭场也没有关系》,2003年6月小鹏在安徒生的故乡——丹麦奥登赛的游记。
我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有或者都曾有过自己的理想职业。这件我们能将其视之为职业的事,可能是我们的兴趣或者爱好,不过必须承认,任何事一旦需要日复一日地去做都会变得面目可憎。但是职业,我们日复一日地去做它而不会厌烦。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胜任它。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行或不在行,发现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坚守它,不管遇到多少险阻。
有多难?但凡说到“流浪”这个话题,所有人都会说出一大堆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难处,各自的不得已,这本在情理之中,旁人无权评价。只不过这一大堆的现实问题实在都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只能在于自己,真正能把自己关起来的只有我们自己。
小鹏的《背包十年》不同于其他的旅游文学的地方同时也是最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唠唠叨叨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的心理纠结。小鹏跃向他的海阔天空时是卸除了多余的不必要的负担的,这并不代表他没有顾虑,也许,在他踏上行程的最初时刻,他只是面对了自己的内心,听从了海阔天空的召唤。
从小鹏背包十年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他发现了自己的职业,他努力去坚持这份职业。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如果旅行是一份职业,我能做得很好。”这十年里,他一定落寞过,沮丧过,怀疑过,他一定遇到过千千万万的困难,幸好他坚持了下来。他在黑暗中专注地守住心中梦想的小火苗不让它熄灭,他坚信这颗小火苗总有一天会成为燎原大火。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有多艰难,没准儿他克服过的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同时,这些跨度十年的小文章,也反映了他在职业旅行者的行业里摸索的过程,反映了他为了做好这份职业所付出的努力。毫无疑问小鹏是做过几份工作的,目的是赚旅费。后来他摸到了门道,他开辟了自己的路,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职业旅行者。
在全书接近尾声的《如何成为职业旅行者》一文中小鹏说“所谓最幸福的工作就是不用朝九晚五,既没有领导也没有员工,每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从中获益。”我并不是很认同这个说法,不能否定有些人就是享受有规律有约束的生活,或许他们自律性差,只有是在管束下才能最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我认为,所谓最幸福的工作就是能够把自我实现和创造社会财富结合起来。不仅有能力把工作做好,还能从中获得成就感。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高的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俯拾皆是,他们有一份体面地工作,生活富足,上戏院下馆子买名牌,他们苦大仇深,不断抱怨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这是为什么?我想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创造了可观的社会财富,帮助他们实现了财富的增值,但是就是无法让他们觉得他们所做的事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背包十年》不是一本鼓励年轻人一股脑儿出去流浪的书,而是告诉年轻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都能从事自己所爱所擅长的行业——我们的职业。同时这种可能性只有在我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前提下才能成为现实性。我们的职业,爱它,坚持它。为它努力,为了实现它奋斗。
正如小鹏所说的:“我们未必都要成为职业旅行者,但只要还有梦想,肯为此坚持为此努力,就一定会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彩虹。”
是的,我们未必都喜欢旅行,我们未必都要成为职业旅行者,但是我们应该选定属于自己的职业,找对属于自己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浪迹天涯,许多人想过,但是只有很少人做过。“时间、金钱、他人的认同”,其实这些统统不是借口,小鹏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浪迹天涯其实很简单。
小小的背包,承载的是对生活的期望,对未知世界的求索,更是对心灵的洗礼。“日出时的光芒万丈,日落时的渔歌唱晚,巍峨的高山,宁静的长河……”“巴黎、巴塞罗纳、柏林、苏尼恩、新德里、纽约、渥太华……”整个世界都被小鹏“塞进”了背包,随着小鹏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感受了沉淀在不同大陆上那悠久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但却传递着一个共同的信念“love is a circle”。
住过世界顶级的大酒店,也体味过露宿街头,享受过豪华的奔驰轿车,也挤过用“拥挤”都无法形容的大巴车。遇过小偷,做过义工,见过一丝不挂的修行者,碰过三种先生,有了尼泊尔的兄弟,结交了俄罗斯啤酒推销员……世间种种,人生百态,兴奋过,孤独过,自豪过,无奈过,小鹏用自己真实的情感,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勾画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其实逐梦又何其容易,能够为梦想插上腾飞翅膀的,必然是那群拥有顽强毅力,坚持不惜的人们。旅游很简单,但是能把旅游做到小鹏这样极致的人,恐怕寥寥无几,就如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一种伟大,法国的红酒和鞋匠就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逐梦的路途上,来自未知世界的挑战,必然会将逐梦的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是肯定会有那么一小群人,他们坚持了下来,在与挑战的博弈中,他们羽翼渐丰,他们愈挫愈勇,他们坚持了,他们奋斗了,他们才能看到雨后的彩虹。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背包十年》就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带给品味它的人一抹淡淡的清香。用足迹丈量生命的意义,“为了年华老去时不鄙视自己”,小鹏毅然抛开世俗的眼光,坚定地成为一名逐梦者,正如三毛,格瓦拉,或者某个路人给过小鹏的鼓励一样,小鹏正在用自己的行动,鼓励着那些追逐梦想的人们:
逐梦,一个背包就已足够。
喜欢《背包十年读后感900字:背包十年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长安十年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