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

哲学始于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2)《中国哲学简史》,一本需要挑战读的书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 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3)哲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刚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却没有什么感情。书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冯友兰作品精选七字,很普通,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宁静,平淡。书在手里没有什么感觉,就匆匆放进抽屉,直到阅读课时才拿出来,当时记得还是现场拆封面。

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没有给你注释,让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点睡着了,并没有沉浸在书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师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学也是这道理,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感觉很陌生。

渐渐地,我进入书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书中,书中有许多的精华,你唯有啃读才会知道其中的意蕴。读完书才明白啃读与悦读不同,读过这本书与没读过这本书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哲学的知识,可以丰富思维,增长见识,让人更加智慧。书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等,读起来也别有一般滋味。哲学就像物理一样,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都以不同形式与时代、社会、政治、人生联系在一起。

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佩服,就像书中所说的: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体验。它告诉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哲学。在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顺应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

要说不喜欢这本书那是不可能的,议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但因为书中还有许多古文,看不懂,爱恨有加。书中讲述了许多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甚至贯穿整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例如:人没有私欲,他的内心像一面明镜。这句话警醒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磨砺得像明镜一般,时刻提醒自己不犯错误,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贪婪所迷惑。

书中精华太多,多得我们都不知从何处说起;哲学的应用范围太广,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简直无所不包,是天地间最大的学问,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

(4)反思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考,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考,又怎会成功?

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

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尽管细微,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

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都说沉默是金,而在成为金之前,必定会不沉默,甚是疯狂。在光鲜艳丽的成功背后,必定要尝尽苦难,历尽黑暗,这样才能最终抵达成功,拥抱光明。

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这足以说明,人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考,反思的。

总而言之,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反思,养性

(5)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写道: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

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给它一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当一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腊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称为哲学的源头,因为想要认识自身并不容易,而想要认识自己,我们就要不断地对人生进行反思,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统的表述出来。

其实,有关人生的学说、宇宙的学说以及知识的学说,都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

有的哲学家认为,在思考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我认为,这个样子就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只有一个一个问题思考,解决,才能继续思考。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一个,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对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们也同样有理由怀疑自己对思索进行思索的能力。

人无论是自己思索或是与别人谈论,都是在人生之中。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它,都是在其中进行反思。

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做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就是修身养性,禅师其实也是烦人,只不过他们的境界已经不是寻常人可比的,因为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虽然和别人一样,但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新的儒家强调修养须下功夫。虽说人的最终目标是无所用心,但为达到无所用心,还是要用很大气力的。

内圣外王,是一个人想成为的最高境界。对自身修身养性,在外可以独当一面,冷静且完美的处理事务,而这种地步,也就是圣人了。一位圣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而一个人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就是小人。这就是圣人与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像腌萝卜,要一点一点的入味,读书也一样,慢慢品味,理解深层含义。

人性本善?本恶?

(6)《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的说,就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简史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即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的说,不应当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从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观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生的欲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来,性善说与性恶说二者从本质来说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他们对恶的理解不同。对于恶,我认同西方的一种说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它和七宗罪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种主要根源,例如窃贼的欲望来自于贪婪,从本质上来说,它们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样,用得好能造福人类,但用的不好,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

照孟子的说法来看,他的学说也和这种说法有相似之处,他承认人性内不仅有善的成分,也还有其他的成分,只是,孟子对其的定义并不是恶,而是类似于兽性,需要借助一定媒介才能激发出来。因此,孟子认为在兽性没有被激发出来,也就是刚出生时,人是善的,所以他认为人性本善。

而按照荀子的说法,他认为孟子所认为的需要被激活的兽性是本身就存在并且显现出来的,因此,他认为它们是人类之恶,而孟子所说的人类本性之善,则是因为人类生来就具有智性,而智性限制了人类恶的爆发,并让人们在成长中发展善,而这也是荀子的性恶论。

在我看来,二者的说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认为恶在人性中占更大的比例。说到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点》中写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让你的朋友胜过你。这句话从人类的潜意识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让朋友之间产生裂缝。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欲望才算是万恶根源。对钱财的贪欲使人成为盗贼,对权力的渴望使人成为野心家,欲壑难填说的就是人与欲望的关系。那么,欲望就是人类之恶吗?其实不然,在《人性的弱点》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人类拼搏,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美。欲望同样是人努力的动力,控制得好,它会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会让你坠入深渊。

那么,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属于爱,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赋予我们爱与被爱的权利。爱的情感,也许需要我们在成长中慢慢学会;但对亲人的情感,或许无须学会,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心深处最纯真的情感。人性虽然本恶,但我仍然能控制它,并在生活的清流中洗净心灵的污秽,成为更好的自己!

哲学二字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虽然看似鲜艳,但人们常常因为畏惧它的荆棘望而却步。但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作者就好比一名技艺高超的园艺师,在他精心的修剪下,哲学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更加温和可亲。

(7)儒道互补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哲学是什么?小时候,我完全没接触过,感觉它就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些很厉害的东西。现在,我依然不懂哲学是什么,总以为它太难,太深奥了。几周前,老师让我们读《中国哲学简史》,我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这本书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来谈谈对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思想的粗浅看法。儒家,是一个主张仁爱人的学派,主要讲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彰显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却恰恰相反,它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恶因果,人们只需除去不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无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会,以人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欲,以自然为本。这两家看起来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拿出世和入世来说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实就是融入社会之中,把握好人际关系。儒家自身也已经做到了入世,因为儒家行事高调。汉武帝时期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使儒家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显得低调多了,因为道家属于那种归隐派,它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满足感和灵魂的超脱感,超凡脱俗似乎已经成为了道家的专属名词。况且道家崇尚人与自然,心灵的高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吧。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励。这些都是心灵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学习,为的是以后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但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骄傲。当你不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每天过得充实满足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哲学道理,等待我们去理解,同样,这个世界也还有许多的哲学,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8)物极必反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好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事情总是如此,有一个极端就有另一个极端的代表来跟它作对。

所谓物极必反,本是道家哲学,便是事情发展到极端,向反方向转化。告诉世人,告诫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都在找一个度,这个平衡点。倘若强行超越,恐怕要适得其反,丧失自己。

吕不韦与众多门客在编辑《吕氏春秋》时,曾用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这十二个字将物极必反诠释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经》中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府盛极必衰的过程。这一道理贯穿古今时空。

这个成语使我联想到一个词欲望。若控制得当,它是我们达到某种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当,便是使人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凶器。所以行事为人,力求平易朴实,脚踏实地。

再举个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会转变为对人有害的东西,所以饮食要适度;画蛇添足,行事过于多余,结果可能比不做还要糟糕。所以,一切都要顺乎自然,要遵循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自然发展。

善从何处而来,恶也从何处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恶的方法也会应运而生。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时也是有害的。因为深水有溺水之险,但与此同时,却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学会游泳。所以,在困境到来时,我们也不必一筹莫展,解决的方法也在应运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了笑;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

把握好事情的平衡点是重要的。或许我们会为此磕磕绊绊,但会在下一次幽暗时刻到来之前用光明战胜。回归到本质,我们应抵抗外物诱惑,保持纯真自我,万物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应与时代通变。遇到新问题和新需求,准确无误的把控这个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优质范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习。“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中国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中国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比如我们要解释白是什么,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个黑的东西来解释,再反过来就容易多了。《道德经》开篇写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说不出来,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这就是用否定来为其下解释。有比如禅宗,第一义不可说,但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就是静默。儒家虽然不像道彻底的推崇无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做減法的过程。通过修养,去掉心性中恶的成分。当然了,在我们现今生活中,这种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问题,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释,而是通过反义或近义的方法,也许这个问题无法用语言解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会找到另一件东西,让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经》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个个例子和比喻,讲述了“道”的概念。还有,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去修养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篇一: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还记得高中那会儿上中国近现代史课,学到西方人一次次侵略我们的国土,一次次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心中难免很悲凉。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等待中国的,却只有西方列强的欺辱践踏百般蹂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置,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分析一个事物的本质,不会形而上的去思考讨论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关系,所以产生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种子。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的转折点,大大解放了人性,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接之而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大力宣扬了理性与科学,给封建的宗教统治以致命的一击,促使西方社会大踏步的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远在东方的明清政府,正在一步步的把专制集权推向历史的顶峰,人性被磨灭,何来理性科学的土壤,有的只是进一步的封闭和愚昧。四大发明在中国被用作迷信活动,却被西方人用作制造打开中国大门的坚船利炮。悲哉!

1840年鸦片战争,随着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思潮的涌入也大大冲击了中国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孙中山号召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提倡民主共和,可是民主思想并没有深入百姓,共和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美丽的梦。张勋复辟,袁世凯篡权,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中国的自由只是统治阶级的自由,民众仍被奴役。包括后来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眼看着现代化的火种正要燃烧,却被毛泽东酿造的灾难性的文革扑灭。统治者号召群众起来集体做一件事在中国是一个传统,然而,历史上每每灾难的发生,并非有些人故意把大家引向灾难,而是他们坚信,只有他们才能把所有人带向光明。当下中国有些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些人想提倡学习西方文明,我想,这本身就是件好事,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正证实着我们在向更为民主的社会迈进么。

【篇二: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上下两篇。子学时代共16章,主要讲先秦诸子。冯友兰认为,自春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皆有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个大解放、大变动、大过渡的时期,所以出现了诸子并起的哲学发达时代。

到汉武帝时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空气从此消失了。到此,子学时代终结,而经学时代开始。冯友兰把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国社会各方面又起根本的变化,经学时代也就结束了。这种划分方法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那时的冯友兰还没有接受社会发展史观点,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工具来观察社会,但他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科学实践,感觉到这两大时代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子学时代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兴的阶级及集团各有自己的社会力量,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言人。秦汉以后,政权统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来越完备,很多哲学家以述为作,借古代经典为招牌,装进新的内容,冯友兰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从而形成经学时代的特点。这两大段落的划分,今天看来,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每个哲学史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写哲学史,重新整理历史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冯友兰也不例外。

当时西方哲学流行的看法,哲学包含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两小部分。冯友兰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他对从《易经》以来中国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没有多少叙述。他对自己喜欢的哲学家思想叙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绍朱熹,而介绍朱熹,实际上是发挥他自己的思想。而他对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却只是十分简略地提到。两相比较,显出了当时冯友兰思想的局限性与党派性。冯友兰自己认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一点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是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此二点均发前人所未发,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此外,《中国哲学史》还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如,它第一次把佛教哲学列入中国哲学史。再如,在魏晋时期重点介绍了王弼和郭象在哲学上的独特贡献。这种见识在今天看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却算是一个创举。

总之,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可获得对中国两千余年的诸多哲学思想较为广泛与细致的了解,亦能对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认识。

【篇三: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作文】

在工作闲暇,我见缝插针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历史浩淼,各个时期思想家数不胜数,各种思想各有所异,又有某种必然的相通。读完后没有对某种思想的深切认同,亦没有对某种思想的强烈反对。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奥难解,读后仍深感理解不够到位,于是记忆便逐渐恢复模糊。闭起眼再做回味,有两点似乎和哲学本身并无大关系的特点却记忆犹新。

首先是本书的框架。作者几乎开门见山的将中国哲学以内容做了分类,并告诉了读者每种思想的起源,尽管借用的是汉代学者刘歆的话-儒家者留盖出于文士,墨家者留盖者出于武士,道家者留盖出于隐者,名家者留盖出于辩者接下来便按章节将各种思想娓娓道来。这种分类更让人感到中国哲学的历史悠久和广博。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形成了各个学派,并且已经比较成熟,而西方的哲学鼻祖苏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现已比我们的祖先整整晚了几百年;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争鸣来形容,而西方哲学早期出名的无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近代哲学才可跟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百家争鸣媲美。但西方有学者竟声称中国并无哲学,即使所谓的哲学也太过功利。真想把四库全书硬塞到这些人的脑子里,然后他们就可以闭嘴了。

其次是作者对哲学著作被翻译的态度。原文表明这种态度用了四个字语言障碍。意思是任何哲学著作只要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就好比馒头被嚼碎后味给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无,那是语言本身的一种障碍。我颇同意这种翻译所带来的让人痛心的后果,而这又是人类传播不同语言的文明所必须要采取的方式。或许这四个字被说成是语言缺陷更准确些。语言的确有着非常强的专一性,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文化。任何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如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极大的错位。尽管这是现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语言间文化的传播方式,我还是无法接受。我以为,不光是哲学,包括其他一些领域也类似,尤其主观性较强的学科,犹如文学,宗教,同样不能被翻译,最好去读原著。

这么多年,我所读过被翻译的外国著作极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大学时代所读的村上春树的一些作品,什么《挪威森林》《舞舞舞》《寻羊冒险记》有些连名字现在都已忘却,还有一些晦涩的西方哲学。读这些书时,总会觉得别扭,总怀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会有差别。曾经尝试着去读原版的英文书籍,尽管自己英语水平还基本能胜任,但只能勉强了解表面的意思,远没有读汉语书籍的那种意味深长,淋漓酣畅。时日已久,便慢慢丧失了对外国著作的兴趣。这是我的一点小遗憾,西方的语言和思维一定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否则,西方人在近代也不会发展如此迅猛,也不会无论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均超越了国人。很羡慕林语堂,钱钟书那样学贯中西的鸿儒,这些精通外语的大师在思维上的活跃和深刻,可能是我们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有个愿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学习德语,并精通地掌握,然后就可以去贪婪地阅读德语哲学著作了,因为在那个年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学家,尽管当时对于他们的著作,我连两成都无法读懂,越是这样,便越发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但当时学习压力大,博大的物理学在大学四年里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个诱人的愿望也慢慢化为泡影。

事隔多年,还有很多东西被这本书唤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结构以及作者对语言和翻译的态度,这也是我所读过所有哲学史中最难忘的一本。

【篇四:《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篇五: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篇六:《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一、为什么读哲学史?

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看他形成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的现在。现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今年暑假选读了一本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二、介绍冯友兰。

冯友兰,世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哲学家。六十多年前,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其英文讲稿整理后写成《中国哲学简史》。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简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可以说是历久弥新。

这本书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讲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选材精当,文笔精妙,深入浅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正如冯先生自己所说小景之中,形神自足。所以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现在本书被列入北大学生应读书目,同时还被确定为语文新课标深阅读丛书之一。与《傅雷家书》、《美的历程》并称为学生三书。

三、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读书所得。

(一)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以前我们都学过,他教我们世界观方法论,让人感觉到它正确的无懈可击,很高深,也很枯燥,离我们的距离很远。再加上现代社会专业知识日益精确化,专家们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哲学家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哲学还有用吗?

关于哲学的功用是什么,冯友兰先生有这样的见解: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这种无用之用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理想的人而不是成为不得已而羁绊于某种职业的人。

(二)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

1、地理环境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因此古人常说普天之下四海之内。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海上冒险的经历。对比之下,而海洋国家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国家,漫游列岛。其思想肯定与中国思想家有不同。

大陆国家的人们,生活方式容易倾向于顺乎自然,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不喜欢变革。而海洋国家的人们,情况则迥然不同。他们有根多的机会见到语言、风俗都不同的人们。他们习惯于变化,对新奇事物并不惧怕。

2、经济环境

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向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以前我们都把耕种之术作为国家的要务。中国古代哲学家也都强调农业是立国之本,商业则被看作立国之末端,所以咱们国家以前一般是重农轻商。

但海洋国家靠贸易维持繁荣,他们首先是商人。商人要和账目的抽象数字打交道,所以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学思维,因此他们使用的语言非常明晰。而中国哲学家则习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举例来说理,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

3、家族制度

农民只有靠士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这就是说,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想化。比如说重亲情,重血缘关系等。

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他们根本上是商人。商人也就是城里人。他们的活动需要他们在城里住在一起。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为基础,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由于这个原故,希腊人就围绕着城邦而组织其社会,与中国社会制度形成对照,中国社会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因为在这种制度之下,邦是用家来理解的。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有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但是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亲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儿子的权威。

4、反者道之动。

即咱们所说的物极必反。中国人深信这一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既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要失望。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时期的电影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黑暗即将过去,黎明马上来临。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等。正是这种信仰形成的意志,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5、对自然的理想化。

农民时刻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道家最后将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即主张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冯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哲学产生的主要背景。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了孔、孟、老、庄、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大思想家。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发展已经战胜了地理的限制,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封闭的四海之内。中国的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所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除一部分具有持久的价值以外,很多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中国哲学史必会抛弃许多过去的意识形态,形成自己新的哲学思想。

(三)境界说的意义

冯先生认为人的各种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他所说的人生境界。它们从低到高的层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而生活。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所做的并没有什么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做事为义不为利的境界,他们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这种人生境界即为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与大全的境界是天地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

在这四种人生境界中,前两种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种境界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的心灵所创造的。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人生境界。

通过境界学说的阐述,冯先生指明了中国儒家哲学主要倡导和期望的是升华人心灵的境界,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理想。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在读这本书时,虽然很多地方反复读好几遍,也不得要领。但我时时会有捡拾散落珍珠的感觉,处处受到启发,所以最后我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中国哲学简史》。

【篇七:《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确切说来,我不知道这该算作哪本书的读后感。只是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后才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思,才把那些幻灯片般的杂感一点点串联起来,缝成的这篇读后感。

我决定从正名主义说起。对于社会,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轨道、井然有序,必先正其名乎。

两千年的历史显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这种正名主义到了后世,日渐成为一种礼教纲常。于是才有了,项梁起义打着楚怀王的口号,而一代枭雄曹操也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儒家,多是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这种社会背景决定了其利益群体是当权的皇族和士大夫阶层。我们遗憾的看到,这种礼教纲常被粉饰了,不复其本来面目,成为了上层社会统治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一种政治手腕。当权者将其略加修饰,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于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君的,为了正君之名,要杀臣,好似在玩现代小儿过家家,轻而易举,甚至杀得天经地义,杀得酣畅淋漓;为臣的,为了正君之名,甚至一个腹诽这种莫须有的奇罪,都是大大不敬,甚至有灭族之罪。这种反差,古人看来,是悲剧,今人视之,倒有几分滑稽。《柏杨曰》开篇《正名主义》,笑骂司马光这类知识分子顽固、迂腐。

然而,这仅仅知识迂腐么?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曲解。不禁要问,正名主义本意何在?冯友兰先生解释说: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的含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应该做到与他们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用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来讲,与其说正名是强调为君为父的权利,倒不如说是,无论是君、是臣、是父还是子,都要尽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义务。正名并不是说,先确定你是君王,让你享受总总特权来告诉人们我是你们的王以正其名,而是说,你要通过行君之道,尧舜禹汤,从而无愧君王这个称号。或许以中学老师职称为例说得更清楚,正名不是告诉我们,你是高级职称,所以你要领多少工资;而是说,你只有到了什么学历,发了多少论文,从教多少年,才能算一名真正的高级教师。统治阶层人为地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为臣臣,子子,只享受其权利,而不尽其义务,也算是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了。个人认为,历代君王简直是对孔子正名主义的污蔑,这种盗版主义,或许称之为正名后主义比较适合。

有人会说了,你说是历代君王污蔑正名主义,怎知不是你污蔑历代君王呢?夏朝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以后,我国历史上每一页都不乏有君臣相残、父子相残、兄弟相残,这种事可谓罄竹难书。君臣父子,干戈相向,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像贺岁片一样,争相上映,好不热闹。小时候卷心菜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商纣王挖去其叔比干之心。当然,这种尽是负面新闻的君王,我们也不稀罕说他。汉武大帝刘彻,足够文成武德,千秋万代,万岁万岁一亿岁了吧。七王之乱,这不用说,显而易见的以臣乱君。而因政治需要娶其姑母刘肥之女陈娇,陈娇女士无子失宠,在宫廷斗争中败北,罢黜皇后的职称,囚禁于长门宫内,刘肥跪地相求,也无济于事,这次,长幼之序,夫妻之恩,兄妹之情,这些纲常一齐乱作一团,噼里啪啦又稀里哗啦,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刘彻晚年建思子宫,悲思其子刘据,另一方面却又提醒人们那个民间巫蛊事件,那次父逼子反,父子反目成仇,那次事件伤亡人数足可以令梵蒂冈这种地稀人也稀的国家感到汗颜杀这么多人,吓死你,看你还跟阿扁混,再混,屠国总之,这次事件,父子之纲那也悲剧得很哪。讲到这里,真相已是相昭然若揭了,后世君王和效忠君王的儒生,不过是对孔子的侵权行为罢了。所图谋的说白了,还是自身的利益。如果他们推行的是自己的信仰,又怎会从公元前一直杀到公元20世纪初呢?动不动就一个个杀得争先恐后,杀得废寝忘食,杀得风雨无阻,杀得鸡犬不宁。挂羊头卖狗肉,信仰孔子的正名主义是假,改头换面大摇大摆地搞愚民政策是真。现代商人贴牌销售的伎俩,我们的古人早就用得滚瓜烂熟。

我常常又想,思考这些,又有何用呢?

往浅处说,这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琐碎。我们常常听说这样的事情,孩子的父母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没考好,丢了脸面,毒打孩子,甚至于打死打残,亦非骇人听闻;孩子长大了不赡养父母,还得耄耋之年的老父母蹒跚地奔走于司法机关,和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簿公堂;一些中学甚至小学老师因为嫌某位差生拖了自己所教学科的平均分,而不让学生参加考试;医生给病人开药,只开最贵,不开最好,恨不得一个伤风感冒也要病人去照ct,核磁共振这些例子屡见不鲜,不胜枚举。他们是父母、钱是他们赚的、他们是老师、他们是医生、他们是点点点,所以他们说了算,一个个神气活现,像古代的君王一般牛气冲天,牛得让那些穿上民进党绿色马甲的股指汗颜。如果领悟了正名主义真谛,想清所处的位子是什么职能,怎么做才能问心无愧,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所处位子可以享受的权利甚至是权力之中,也许就不会有那么些父之过,那么些子不孝,那么些毁人不倦,那么些红包天屎了。

往深处挖掘,正名主义某种意义上是孔子思想的一种基础,由此根基,可以顺理成章地发展到孔子的其他思想。

孔子对于自己灵性的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世界存在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先别望文生义,知命与所谓的宿命论截然不同。宿命论告诉人们,一切命中冥冥自有天定,这种想法会使人懒惰。而儒家从义又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人做自己所当做的,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而不是由于道德之外的任何考虑(《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我认为,正名主义中的恪尽职守的态度与知天命中有为的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为人处事的态度上讲,有为而无所求是积极进取而又不乏庄周的豁达的。

不过我觉得应该修改一下,应为有为而不必有所求。在我看来,孔子想表达的不是无欲无求,而是笑看成败。无所求是虚伪而不切实际的。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当然是有目的。医生固然要悬壶济世,若不追求利益,如何养家糊口呢?齐家都做不到,又何谈治国平天下?儒家推崇的亚圣孟子都说,只有让民衣帛食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利益虽不是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却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所比不可少的因素。好比说,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呼吸氧气,但人若不进行有氧呼吸,也就一命呜呼了,人生的其他种种也无须多谈。即便不是追求利益,一个人所做也一定有目的。倘若做事没有目的,那也便没有了做这件事的动机,动机都没有,又何谈努力地实践有所为呢?孔子周游列国,锲而不舍地四处宣讲,难道是无目的的吗?唤醒大众,推崇礼教难道不是他的目的吗?没有目的地的旅游只能算是流浪。

可见,知命重点不在于无欲无求,而在于对过程的重视。何为知命?冯友兰先生告诉我们: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记。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言败。我们做事,其外表的成功,要天时,地利,人和。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是说,人和与否是看我们自身努力与否。至于天时和地利与否,外部条件是否配合,绝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冯友兰先生在此提到了不败,很容易让人想到《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说的: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初中时候总是为老渔夫桑提亚哥感到惋惜,费尽千辛万苦打来的鱼,却被鲨鱼来了一个黄雀在后,鲨翁得利,甚至觉得那种不败不过是一种诡辩,一种阿Q的自我安慰。现在明白,既然他在整个捕鱼过程中竭尽全力,把生命的顽强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上讲,他的确是胜者,因为他战胜了茫茫海洋的种种威胁。打到鱼固然更好,即便没打到鱼,那也能算不虚此行。与先前提到的宿命论相比,不难发现,宿命论是强调结果的不可掌握,是消极的,而知命论则是强调过程的重要以及其可操控性,从积极的一面鼓励人积极入世。

这种知命论在当今社会,我觉得,也是极具指导意义的。路遥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人啊,忍、韧、仁!他在《平凡的实界》中塑造了少安、少平等一个个自尊、自强、自信、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顽强坚韧,他们的精神在挫折与痛苦的锤炼下升华!现实中,我一次次地想,何为幸福?许多父母官要人们把自己当父母来孝敬,穿金戴银,三妻四妾五姨太太,面子倍足,仿佛是体面的人过着上等的生活,这是不是幸福呢?许多人,把心灵这个所谓的累赘抛在身后,在物质的世界里跑在最前列,这算不算幸福呢?许多这些,不禁让人迷茫而不知做人的方向。孙少平,这个普通的劳动者,这个精神世界的巨人,教会了我苦难的哲学,当然这不是说苦难即是幸福,而是说贫穷或者富裕,社会地位的高低并非幸福的判定标杆。只要我们在为自己的理想,满怀希望地去实践有所为,即使是在遭受苦难,也不用气馁,因为苦难所酿出的生活之蜜是甜的。就我的理解,苦难哲学便是孔子知命论的产物。

《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自序:小史者,非徒具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我也感到,此书虽名简史,却是微言大意,包罗万象,只得择其万一,略叙所感。

【篇八:《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学校号召下,有幸拜读了《中国哲学简史》,感触颇深,受益非浅。这之前,总感觉哲学是个很崇高的名词,是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先生用英文撰写并由其弟子赵复三先生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哲学殿堂厚重的大门,让我们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领略到中国哲学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说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这或许能够说明该书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对我们教师来说,学点哲学的意义更是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所以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有很多问题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用哲学的观点来对待,其实就会容易很多。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了解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明白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而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这里想重点谈谈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不仅被历代的读书人称为圣人,而且在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们一直想了解:孔子本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接近历史上本来的孔子,但同时,我们的认识又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永远值得人们重新研究的缘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时地位卑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经在鲁国当过管理粮草和牛羊的官吏。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认真,一丝不苟。当他管理仓库的时候,会计当而已矣,很认真很仔细;他在做牛羊官的时候,牛羊很肥壮。这就说明孔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认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这就是一个伟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奋地学习,从未间断,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没有间断过。他的学习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不同于现在的一些人以学习作为实现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学习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讲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对知识产生一种乐趣。孔子一生就是这样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以说是对其一生的一种总结。孔子一生无所不学,但学无常师。在他一生的经历中,他曾向当时一个很小的诸侯国的人学习请教过历史文化问题,还曾专门跑到东周(今洛阳)问礼,据说还向老子问过礼。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

我想,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处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于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来说,如果我们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膨胀无时不在警示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一、我们要随时保持学习的心态,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21世纪是一个学习、改变、创业的世纪,在21世纪要征服别人,必须用知识。学习是储备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成功是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学习是积累财富的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

二、我们要学会正确地看待问题,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它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那我们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样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篇一: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在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之前曾经看过一些他的生平事迹,其中有一则趣事让我记忆深刻。话说当年抗战时的西南联大,中国的精英知识份子庄辗转撤退到四川腑地的李庄。车子路过一处城门时,司机提醒大家不要将手伸出窗外以免受伤。这么一句善意的提醒让冯老开始思索手伸出窗外与受伤的必然性联系。没错,走神是哲学家有的一种状态。就在这种状态下冯老的手撞到城墙上骨折了。金岳霖后来常拿这事情取笑冯友兰。我不禁联想到是何等的书呆子身上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本简史是由冯老在美国的讲稿整理而成,短短的二十多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作者用极流畅的语言将中国自孔子以来的哲学大家一一罗列,并溶入自己的人生睿智与洞见。虽然现在的语言习惯已经与1940年代有很大的差别,但此书仍然是我阅读的众多哲学类书籍中文笔最洗练的佳作。实在没有想到一个书呆子能写出这样的书来。

初读此书时脑子里对中国哲学还是浆糊一团,零星浅显的读过一点《论语》、《道德经》、《易经》、《六祖坛经》、《传习录》。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墨家、入世出世,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哲学经典词汇他们背后的历史、涵义我是真不清楚。很艰难的读完第一遍,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回头仔细一琢磨,脑子里的中国哲学地图还是模糊一片。静下心来又用两个月的时间慢慢的读第二遍,某些感兴趣的章节再多读几遍。渐渐的这幅哲学地图清晰起来。

那些逐渐没落的: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那些久而弥坚的儒家、道家、禅宗。中国哲学的各流派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里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最终凝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具象化的信仰某一宗教,但5000年的儒家思想文化底蕴已经深深的植入所有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

冯友兰在书的结尾中提到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同时他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个划分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哲学的传统任务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这也解了我心中的结,无论是东西方哲学和宗教,大家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何等的相似。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哲学无非是精神修养的方法之一,何必在乎是读孔子多一些还是读黑格尔多一些呢。

【篇二: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额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着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着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篇三: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作文】

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七年冯友兰先生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讲稿整理成册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作者站在专业的至高点,以清晰的思路,通俗的语言,精当的选材,以历史为脉络,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站在大师的肩上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处在学习阶段的我无法妄加评论,此篇读书笔记,主要选摘心有戚戚的文字。

在头两章中,作者首先概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看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作者认为,哲学是人生的系统反思,宗教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这是因为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即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中国人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人经过哲学达到的更高的价值比经由宗教达到的更高价值内容更纯。按照中国人的哲学传统,将来的世界里,哲学将取代宗教的地位。

按中国哲学说,做人的最高成就是成圣:个人与宇宙合而为一。中国哲学的使命在入世和出世中寻求综合,圣人的品格用内圣外王来刻画,哲学是哲学家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

中国哲学的背景。关键词:大陆国家、农业经济、家族制度、祖先崇拜、对自然的理想化。农民的眼界制约着中国哲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反者道之动是儒道思想的共同之处,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相反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得以较好地取得平衡。新道家和新儒家努力使道儒互相靠近。

接下去,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周朝解体,政治、社会、经济的动乱,人们寻求解答,先秦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产生了诸子百家。参考司马谈和刘歆对诸子百家的分类,作者对刘歆周朝之前吏师不分,在教师和官吏分化的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的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周朝礼崩乐坏社会政治瓦解的过程中,各种知识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间,以教师身份讲学,产生了思想家。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从第四章到十六章,作者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论述了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思想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儒家的发展:孔子、孟子(理想主义)、荀子(现实主义)、儒家的形而上学;道家的三个阶段:杨朱、老子、庄子;墨子和后期墨家。

中国哲学史上,秦汉之际出现了一种调和、折中的趋势,是思想界寻求共同点的强烈愿望。这些理论家都承认有一个绝对真理,就是道,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着重道的不同方面,对道的认识,都做出了贡献。作为一种尝试,本身并不能构成一个思想体系。

汉朝思想的统一,诸子百家融合,儒道两家成为两大主要的思想流派。董仲舒在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全国思想的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儒术为标准,选拔官员,确保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认为天人之间有一种密切的相互作用,把阴阳家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儒学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特别是成功地把思辩哲学和学问结合起来,与孔子自己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差异,经过一段时间成为国家正统之学。董仲舒关于三统的理论为儒家约束绝对君权提出了限制。孔子被推上了神的位置。对于汉经学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作者提出了一种假说,即今文学派是儒家以孟子为首的理想主义一派的继续,古文学派则源自以荀子为首的现实主义一派。

政治上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是文化上杰出的时期,儒家思想暂时消沉,代之新道家和佛家思想。新道家即玄学兴盛,名家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新道家对儒家经书中的重要部分也趋于接受,只是在接受中又按老庄的精神予以重新诠释。作者认为这个时期对后来颇有影响的《庄子注》是向秀、郭象合著的,该书对老庄的早期道家思想作了重要的修订,并把庄子在思想上的暗示用具体透彻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佛教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哲学接触发展,产生了中国佛学。作者介绍了佛学的一般概念、佛学在中国的发展,还专门用了一章来介绍禅宗。选用了大量佛家典故,文字很有启发性。

经过隋短暂的统一,儒家在唐朝再一次成为国家确认的官学,佛教空前发展,人们受到道家思想和佛学的影响,新的时代产生了新的问题,儒家思想再次更新,产生了新儒学,即成熟于宋、明的道学宋明理学。宋代经过更新的儒学有三个思想来源:儒家本身的思想,佛家思想、连同经由禅宗的中介而来的道家思想,道教、其中阴阳家的宇宙观点占重要地位。在更新的儒学形成的初期唐主要关注的是宇宙论的问题。从北宋到公元十一世纪下半叶,新的儒家分成由二程为创始人的两个不同学派:程朱学派/理学,陆王学派/心学。他们所争论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自然中的规律,是否人头脑中的臆想,或宇宙的心的创作?在概括了二程的思想差异之后,作者接下去用了专门的两个章节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和更新的儒学:宇宙心学,分别介绍了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和陆九渊、王守仁的思想。

清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胜过以往历代,而更新的入学(宋学)被指责为背离原来的儒家思想,学者们提倡汉学,即以汉代的经书注疏为论学依据,从而产生了汉学和宋学之争。汉学家们重视古代文献的研究,在古书校勘、古文字学、历史语言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就哲学来说,思想成就比较逊色,但文化上,清儒们使人们看到了古代文化的广阔视野。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入侵,西方哲学来到了中国。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持久贡献在于它的逻辑分析方法,与道家和佛家使用的负的方法相反,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是正的方法。它不仅使中国人有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还改变了中国人的心态。西方哲学出入中国的最丰硕成果是振兴了对中国哲学包括佛学的研究。逻辑是西方哲学吸引中国人的首要方面,重新考察先秦哲学思想时,首先是对名家的再研究。直到中日战争前,中国学术的时代精神可以说就是用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思想重新加以解释。就哲学方面来看,可以说西方传教士所做的,乃是中国思想向西方的倒流。

最后,作者试图对中国哲学的未来进行展望。作者介绍了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学者在哲学领域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并对哲学的性质、哲学的任务人生的境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再次进行了论述。重申了中国哲学既是现世的,又是彼岸世界的,提出了未来的哲学既是现世的,又是彼岸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对于哲学的研究方法,作者提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不是互相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应当从正的方法开始,而以负的方法告终。未来的哲学将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结合中发展出来。肯定了中国哲学于未来哲学的积极意义。

作者在自序中写到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这是先生对本书的追求,也是本书的特点。正如译者赵复三先生所讲,冯友兰先生治中国哲学史六十余年,不仅是一位迄今无出其右的中国哲学史家,也是一位哲学家。轻松驾驭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思想资料是中国的,考虑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本书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运用史料时是史家,讨论问题时却是哲学家。同时,我比较了另外一本译本,拿在手中的这本翻译得更加专业,用语讲究。

谈到自己的感受,主要有几个方面:

1、文中到处闪烁着思想的火花,睿智的语言使我受益匪浅,净化了心灵。

如:

儒家则倡导为而无所求。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的人生态度就是知命。认识到世界存在的必然性,就永不言败,因为这义务在道德上已完成。

精神文化的作用在于使人懂得自己生活的意义。

人如果真正懂得了普通、寻常生活中吃喝、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就已经是一个圣人了。

生无所得,死无所丧。

知识是重要的,但人不是只靠知识活着。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

佛所提倡的修行是在社会之外,而修养成圣则需要在人海之中。

荀子认为,哲学家们的洞见和他们的短处常常纠结在一起,哲学家往往有自己的洞察力,而往往因此又自持太甚,结果洞见之处又恰好成为他的盲点,他的哲学长处又同时成为他的哲学中的短处。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2、帮助我对古代文化本来面目的还原和再认识。

如:对儒学的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系统的认识,增进了对名家的了解,对中、庸、三纲、五常格物等的涵义认识更加明了。

3、作者用历史发展的脉络,理清楚了我一些模糊、混乱的概念。

如:相同的文字道有无,不同时期不同人的不同解释。

4、认识到哲学的无用之用。

从实际的观点看,哲学无用,但哲学可以给我们一种有用的观点。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提供一种人生的理想。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即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哲学也有其社会政治意义。

5、加深了对于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人能够与天地并列,靠的就是文化,文化是人性的发展。

精神文化的作用在于使人懂得自己生活的意义。

礼的文化教养作用。

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这就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中国历来是以文化差异,而不是以民族差异来区分自身与外族,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更多来自文化,而不是来自政治。

6、培养了哲学思维的能力。

7、再次认识到,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同样的资料,不同的人运用有不同的解释。

8、意识到自己在中国哲学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如佛学、名、思辩、阴阳等。

总的来所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语言通俗,思想深刻,值得细心阅读。

【篇四: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一、总体感觉

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

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晋朝)。

墨家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后期的墨家。

名家:公孙龙和惠施。

阴阳家:五行八卦(易经)。

法家:韩非子。

三、中国哲学与宗教

儒、道、佛并不是中国的三种宗教。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与道教不同;佛学与佛教有区别。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了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四、中国哲学的精神

内生外王之道。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天人合一。这和心理学中的自我完善非常相似。

五、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篇五: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额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篇六: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前些日子购得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为凤凰出版集团出版,201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作为教育部推荐的语文新课标深阅读丛书之一。

冯友兰(18951990),享年95岁。直至他去世的前几个月,他完成了他所著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著作,足见其精神的伟大。他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至1924年赴美留学而得以广泛涉猎西方哲学,以后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

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他1946年至1947年在美国大学作访问教授时讲中国哲学的英文讲稿,整理后首先在美国出版,以后又翻译为中文的。冯先生在自述中说: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写了一部讲稿,于1947年离开纽约时,把它交给纽约的麦克米伦Macmillan)公司出版,书名《中国哲学小史》,后来有法文、意大利文、南斯拉夫文译本,直到1984年才出中文本。那时他五十刚出头,知识和精力都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能够看出他十分自然地抒写他对中国哲学的心得和体会,处于一个十分自由的心灵状态,没有受到建国后一些时期极左意识形态和什么哲学都要分出个唯物、唯心来的束缚。他的知识又是那样的深厚,显示出一种驾轻就熟的从容。虽是简史,但正如他自己所说: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可见,他自己对这部简史还是颇满意的。读此书是一种享受,深感大家风采,学养丰富,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联系他漫长而丰富的一生,他自己就是一个以中国哲学精神熏陶出来的典型。有人诟病他文革中也曾写文批孔等行为,但我不以为然,那是特定环境的产物。十多卷的《三松堂全集》在,所有文章照样收录,读者自可研究和体会。何兆武曾谈到王国维接触叔本华的哲学是个悲剧,而看由中国哲学精神熏陶出来的冯友兰,感到他的精神是极健全、极健康的。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九十四岁自寿联),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九十五岁预寿联),可以说概括了他一生的志行、追求与成就。三史是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及《中国哲学史新编》。这三部著作是冯友兰先生作为哲学史家的贡献。六书是指《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及《新知言》。这六本书建立了冯先生卓然自成一家的哲学体系,学界名之为新理学体系。

简史计二十八章。前三章带有总论性质,分别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的背景以及诸子的由来(主要根据司马谈的六家要旨和汉书艺文志中所述十家)。余下的二十五章,则大体上按照历史的顺序,先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墨子、孟子、名家、老子、庄子、阴阳家、法家各家,继而叙述汉代儒学、汉及以后的新道家、佛学、禅宗、宋明新理学、西方哲学的传入、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他所厘清的中国哲学的发展变迁的主要线索是:

首先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主要是六家:阴阳、儒、墨、道、法、名家,接着是秦统一中国,主要用法家。两汉时期,以儒家为主,亦兼用黄老之术。魏晋南北朝出现新道家,梁启超称这一时期为老学时代,佛教此间亦传入中国。到了盛唐,则以佛学为主,并与新道家相互激荡而发展出中国的佛学禅宗。梁启超则称这一时期为佛学时代。宋明时期为更新的儒学,它结合了佛学的成果,梁启超称这一时期为儒佛混合时代,我们今天一般称宋明时期的哲学为理学,称二程、朱熹、陆王等为理学家。再下来就是清代,冯友兰认为清代虽然学术成就巨大,但其哲学思想成就比较逊色。随后,西方哲学传入,进而产生现代中国哲学。

这些就是冯友兰在简史中为我们展示的中国哲学发展变迁的一个基本线索。他以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观察中国哲学史的演进,其间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充满了辩证的分析;他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十分注意从中国各个历史时代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生活状况和当时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理解那个时代哲学思潮的主流方面。之所以这样说,是我尚不知道他在那个时代对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掌握的情况。

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是内圣外王。既入世,又出世。天人合一。成圣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其分析常有精彩处。如对儒、道两家的比较。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读杜甫和李白的诗,可以从中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绎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p29-30)

又如论及道家与名家的关系:真正把名家所揭示的形象之外的世界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的乃是道家。道家反对名家,然而真正继承名家的却是道家。惠施和庄子两人是好朋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篇七: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版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于1948年出版,期间已经60余年,在学界反响一直很好,其中英文对照版于2007年5月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已经有三年多,我是根据相关资料到图书馆借阅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结果看到该书是最新版本,同时也有英文对照,于是就借来读,目的很明确,一者对中国哲学史,利用这个暑假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二者,在读此的过程中,以读英文为主,辅以中文,这样也能够不浪费时间,学习和复习一下英语,以便来年之需。

该书的结构比较独特,如果读过的人都会感觉到,他和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中文版的哲学史教程有很大的不同,我今天上午借到,并用一天的时间来认真阅读,总共阅读完了前三章,总体的感受是阅读起来还不算很艰涩和难懂,英语很流畅,偶尔会碰到一些生词或者是中国哲学中所独有的翻译方式,或者是中国经典中古文的翻译比较艰涩之外,总的来讲,还是比较顺利。通过一天的阅读,至少对于这样一本英文著作,自己没有胆怯和厌烦的情绪,所以,根据这样的进展,估计上下两卷,可以在10天左右读完,另外,自己将再在暑假期间认真阅读任继愈先生的四卷本哲学史,我想,这个暑假不出大的意外,应该可以拿下哲学史这门课程,开学后,自己则再花费点时间学习另一门课程,同时也不会放弃对英语的复习和学习,我想这样的结果应该会有一个满意的回报。

今天一天都泡在图书馆自修室,感觉真的很充实,好像自己又真正回到了大学时代,也是因为快放假了,所以学校里也没有什么事情,作为我们这些学生干部们,也就清闲多了,所以,再也不会出现你刚刚坐到自修室,就有电话进来,一看是领导的,不接吧不合适,接吧自己刚坐到书桌前,甚至是还没有翻开书本,又要离开,这样出出进进的实在是不好意思,但也没有办法,所以,就只好离开。我这人从来不占座位,什么时间去了,都是临时找,所以,背起包就离开了。这一走,又不知道何时才可以回来,也许一个上午就全完了,也许到快中午午饭了,才有时间再进图书馆,可此时,总是觉得看不了几页,便打道回府,准备开饭。

这样的日子,几乎在平时每天都会碰到,真的很无奈,有时很想发火,自己的作业老师等着要,要看的书也没有时间去看,可却有那么多的学生工作要做,你不做是失职,你做却经常会碰到阻碍,都不知道是来自哪里的,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的复杂,有些事,你不做,又说你没有尽到责任,你做了,却比他强,超过了他,他心里不舒服,你让他做吧,他又没有能力去做,你自己去做,他又说你在显摆,呵呵,就是这样矛盾,又就是这样的小心眼。有时这种行为让人很生气,他们就这种德性,你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种人,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也就那熊样,那德性。

看清楚了这些以后,其实生活中真的没有什么留恋的,唯有使自己得到提高,使自己的理想得到实现,当然作为我这样的以做一个光荣的知识分子为理想的人,就只有这样一点理想了,所以,真的很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再一次努力,使自己的学术和知识得到一个提高,以便争取更大的舞台,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也许人总是在追求价值,其实价值有时何尝不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这一切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我想做一个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幸福,做一个名人、领导人有他们自己的痛苦,这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就一个小小的学生干部,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压力和疲惫,何况更高的领导干部。

昨天晚上自己又失眠了,因为自己最近要组织一次,做这届学生干部的最后一件事情,活动的经费已经申请好了,活动的地点也已经联系好了,可是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如何开展活动,如何选择参加活动的人,还有大家的安全问题,等等,都需要你考虑到位,否则活动的成功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几乎每一次活动,都会感受到作为一个学生干部,要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辛劳,可从来不会有学生认可,他们总是会用一句很简单的话语回敬你,那事有什么难的?

乱七八糟地记了这么多,明天还要早起锻炼,就此祝愿自己做个好梦!

【篇八: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_3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000字

《點晴篇》

此刻忘記孔子孟子莊子,忘記諸子百家,忘記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之靈,沈睡了五千多年,集天地之精氣而醒,化身成龍, 曰:

「人之道,生而困乏,死而虛無; 天之道,始於安身,終於透悟。」

1

讀書愈多,就愈意識到不用讀書那麼多

2

要用理性,才知道什麼情況不能用理性

1

有兩種情況不宜爭執是非:

其一是當真理站在自己一邊

其二是真理不站在自己一邊

2

不爭執是非,有別於不分是非

明辨是非者智;不爭是非者慧

把話說清楚, 然後緘默

1

敬是盡心把事情做透

地位高下亦然

能力高低亦然

2

仰望繁星而覺天地之大

盡力而不強求者知命也

1

天地有善惡,物件有生滅

宇宙的本體無所謂善惡

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始終如一

2

覺的三個階段:

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

意識到自己是天地一部分

意識到人生如戲, 而自覺此刻在看戲

《畫龍篇》

1

點晴篇採用格言體寫作,

重感悟,不宜多作解釋。

其他篇章除外。

2

古今中外, 人類追求快樂, 途徑不外有二

其一改變環境

其二改變心境

改變環境, 由理智出發, 有重真理的精神,

繼而發展出一套明辨真理的方法。

後而衍生出以科技為主的物質文明。

這是歷代西方哲學的重心。

改變心境, 由感悟出發, 講求自省的精神,

繼而發展出一套修心養性的工夫

後而衍生出以德性為主的精神文明

這是歷代中國哲學的重心

2.1

只改心境或環境,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3

諸子百家中, 最有智識的, 我認為是墨家,

最有慧識的, 我認為是道家.

儒家是在兩者之間

3.1. 慧境

道家從心出發,思索有什麼東西煩擾心神。

潛心發展出一套不受外在環境影響,

也能保持心神寧定的工夫。

3.2

道家認為爭執是束縛之一,

它有礙保持心神寧定。

心解除所有束縛,就達至逍遙之心境。

達到這逍遙至境的人,道家叫真人。

真人的心沒有束縛,逍遙傲翔於天地間。

3.3

心境逍遙,善生終死,本身就很有價值。

逍遙還隨時會錦上添花,產生工具效用。

常處於此心境,有助思想層面上靈巧跳脫,

甚至連在激烈的創業競爭上,也發揮著濳效。

3.3.1

例如,有些初創耗盡精神抄襲對手,

攻擊對手,卻沒有多餘心力為客戶設想,

思索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有需要的。

結果產品不符合市場需要,倒閉收場。

爭執令人目光短淺,錯過更優的策略;

心境逍遙,就避過這種盲點。

3.3.2

又例如,在大市場中競爭苦無出路,

可退一步想,與其在大市場爭第一,

不如先立足,在利基市場當小皇帝。

資本市場者,損不足而補有餘。

如果難成為王者,不如另找創業機遇。

尤其是找個大眾以為是錯謬,

但事實是相反的想法。

並以這真理為基,建立事業。

這樣可減少競爭,濳養實力。

當對手發現自己錯時,你巳經站穩了。

心境逍遙,就容易找到忽略的機遇。

3.4

掌握逍遙/束縛這組概念,

就可貫穿整個道家的精神,一切各安其位。

道家所推舉的心齋,守柔,不爭等等,

可視為種種達至逍遙的手法。

3.4.1

道家有很多想法,充滿人生慧見,

但同時亦有不少很不智的說法,

自打嘴巴的教導。

且看墨家對道家的批評,

從思辯中見智。

(請小休片刻,以下數分鍾,需要細思慢想)

4. 智境

墨家從理智出發,有求真的精神。

辯論是為「明是非」,「審治亂」;

「明同異」,「察明實」;

「處利害」,「決嫌疑」。

不像名家用奇辭詭辯,惑人心智。

4.1

墨經有精彩的思辯,反駁當時的謬論。

反映出墨家意識到一些邏輯概念。

墨家批評道家,用言語來述說

「言盡悖」,本身就是悖。

以現今的邏輯方法學來看,

這叫自我推翻(self-refuting)。

如果這話是真的,由於

它本身亦以言語表述,

所以也是歪理,是假的。

如果這話是假的,即表示:

有些言語表述的,不是歪理。

那麼「言語表述的都是歪理」

這句話也是假的。

這話在任何情況都是假。

4.1.1

且看另一種容易混淆情況:

如果它是真的,表示內容是實情,

即它是假的。

如果它是假的,內容說自己是假,

就道出了實情,即它是真的。

這種情況,句子難定真假,

產生了邏輯悖論。

4.1.2

邏輯悖論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種類,

但跟自我推翻,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馮氏在書中說,後期墨家批評道家,

揭示了邏輯悖論(paradox)。

聲稱這些悖論在新邏輯學得到解決,

令後期墨家的批評不再有效。

馮氏分不清自我推翻,和邏輯悖論,

所謂「得到解決」,亦無非是誤解而己。

4.2

墨經小取裡論及辯,在總要中提到:

按主流的詮釋,「名」是概念;

「辭」是命題;「說」是推論。

現代人嘗試在這框架下,重構墨學邏輯。

像考古學家從骸骨重構古人相貌一樣,

資料有多少,決定補上想像成份有多少。

4.3

在論及推理的語境,小取提到七種方式。

每種推理方式,都有簡單的描述。

可惜不一定有例子作進一步說明。

「侔」式推理,是這樣的:

幸好「侔」這種推理方式,在墨辯

找到相應的用例,令重構不至於瞎猜:

這種推理方式,恰巧曾困擾西方傳統邏輯學家。

傳統三段論,無法由「所有圓形是圖形」,推出「任何人畫了一個圓形就畫了一個圖形」

即由「所有白馬是馬」,推出

「任何人乘白馬就是乘了一匹馬」

這些要用現代邏輯,才可以顯明當中有效性。

4.3.1

馮解釋《小取》推理方式,說法牽強,

思路混亂。由於篇幅有限,詳批從略。

4.4

可惜善於思辯,不一定善於建構背後的理論。

墨家沒有像古希臘亞里士多德一樣,

發展出一套形式的邏輯系統傳世。

4.5

墨學的知識很廣博,是諸子百家之首。

除了邏輯,墨學還觸及知識論,

宗教哲學,政治哲學,倫理學,

還有光學,和力學等科學知識。

可惜秦統一以後,墨家漸漸沒落。

一個重真理,尚科學的文化,

在中國歷史曇花一現,

沒有承傳,沒有發展,

從此消聲匿跡

5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連連,

諸子百家對當時的局勢,

各有不同政治主張。

今天看來,在實踐上此路不通。

古中國把政治視為道德的伸延,

中華文化又缺乏良好的制度意識。

5.1

現代的社會制度,

不假定每個人行「仁」,

不假定每個人「不爭」,

甚至不假定統治者心腦兼備。

良好的制度,需建立在現實之上。

權力分散,互相制衡;

公平競爭,百花齊放。

5.2

紙上談兵易,實踐上,

魔鬼就在細節裡。

香港建立的現代社會制度,

尤其法制,當年若無英國參與,

恐難成美事。感激。

《龍爪篇》

1

困擾歷代中國的白馬論,

用現今的概念工具分析,

可輕易點出錯謬之處。

1.1

「 X 是 Y」 有很多意義

它可以表示類與子類的關係, 例如

「女人是人」 意思是女人這個類,

是人這個類的子類。

它可以表示同一關係, 例如

「老子是李耳」意思是,

老子和李耳是同一的。

1.2

「 X 非 Y」是「 X 是 Y」的否定。

它至少衍生出兩種意思:

A, 不屬於

B, 不等於

「白馬非馬」就是混淆了不屬於和不等於這兩個概念。

1.2.1

這裡不細分不屬於的其他可能意思。

這是無關旨要的。「 X 非 Y」這表式,

除了表示類與子類的否定關係,

還可以表示個體與類的否定關係。

兩者之中無論採用哪個詮釋,

都會導致錯謬的歸結。

前者自相矛盾,後者範疇錯配。

邏輯分析從略。

1.2.2

馮氏用「共相」來解釋白馬論,

思路欠清,解釋空泛,詳批從略。

(請放鬆,細思慢想模式完畢)

《擺尾篇》

1

歲月匆匆,而立有餘年,

開始留意人生哲學。

西方哲學在安身立命等人生哲學問題上,

少有觸及,縱有探討,也不深入。

中國哲學在這方面,就有很豐富的題材,

可惜歷代的論述,文義隱晦難懂。

1.1

孔子時代的教晦很平實,

到宋明時期脫離了現實。

2

馮友蘭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原文用英文寫給外國學生看的

我找來了英文版一看, 發現中文版的古文

在原版翻譯為現代英語,而不是古英語。

書友評論, 認為這本書難懂,

古文或是原因之一

其次是詮釋的問題

2.1

學者關心詮釋的品質,

思想家明察當中智慧。

近代中國兩者皆稀缺

3. 跋

心無思

天道無語

心有思

人間有情

2017.11.20 (天氣轉涼)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_16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600字

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非要给你把看似简单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你觉得达到了,又到达不了,让你觉解了,又行动不了,总结起来三个字:不说破。

冯友兰先生倒是说的很明白,意思说哲学就是给你一个思考的观点,很多时候不是问题解决了,而是自己想通了,就是这么个理。宇宙还是这宇宙,人心可大可小可内可外。

哲学说是不说破,其实就是不可知,说不明白,”天“的东西谁能说明白呢?孔子说不明白,所以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把说不明白的都归为”天命“,这也导致了宿命论色彩的迷信。而老子在”天“之上,立了一个”道“,这个道是永恒存在的,不可说的。无法概括的超乎形象的东西。”以道观之“”道外无物“,自我也和万物归一了,道就是个完全的”一“,是理论上的极限和无限了。可是问题来了,理论上和经验上都是极限的东西,你怎么能用语言说出来呢?说出来不就是给它限制了,落入言筌了吗?于是禅宗说,第一义不可说,是非,是是是非又非是非非,绕来绕去,说出来都是哄人的,道要靠静默去领悟,宇宙就在你的心里,万物与心归一,一切就看透了。后来的阳明心学也未尝不是说心外无物,一句致良知,把一切自然和伦理都包含了,不落言筌。

中国古人讲哲学,追求的是一个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你要非要把他应用到社会上那叫”伦理“,非要把他用到治国上那叫”政治“,都不是纯粹的哲学的层面了。比如,为了追求内在自由,道说”齐物齐生死“,佛说”顿悟涅槃“,新儒学说”明本心“,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说不破,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哲学精神。而我们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很多道理大家都不愿意听,因为它说的太破了,成了毒鸡汤。

但是中国古人讲哲学从来也从来不是坐而论道,每一个思想都是从特定现实环境中得到的,从思维发生的时候就是这样。比如在甲骨文中,爵和鼎两个字都是非常形象的象形字,”鼎“像极了天猫的标志,这都是从具体到假设的过程。而到了拉丁文,古希腊文,每一个词组都是一个理念和假设,由此指向具体。这就说明,中国人先实后名,西方人反之,反应在哲学上是中西思维的根本区别。从语境来看,孔子言论都是就事论事,道家产生在动荡乱世,王阳明龙场悟道也是在现实中挣扎出来的结果,这就从客观上反映了中国哲学就是入世和出世的结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用心无为,无心而为,自然地生活,做自己的圣人。

所以庄子说,道在你的屎尿中,佛教也说佛法就是拉屎尿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儒家和佛家分别说:人人都是圣人,圣人满街跑。

我常常想,大多数中国人为什么是世俗的?大概是因为我们能够把外来思想中国化,把哲学思想都生活化。拿现在政治上常说的“不忘初心”来说,这原来是人家佛家的用语,现在都为中国化服务了。如今治国和处世的很多理,不是儒家说的就好用,道家的就不能用,只要能为现实服务的,都糅为一体了,而且这种整合,本身就是中国哲学的传统。 西方人说我的天哪,脑中是God,现代中国人绝不会想道耶稣或者玉皇大帝,而是一种不可说的天命。因为中国人估计很早就开始喊天喊娘了,司马迁就曾经说,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其他的用语也有很多,一次我一哥们考试没及格,我们打趣道:你看你平常老说别人,嘴上不积德,遭报应了吧。比如我们为了砥砺自己学习,给自己起的座右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些都是佛学的用语,虽然我们不信佛,但是很多思想就这样融入到生活中了,成了是一种世俗和伦理的道理。

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它能改变世界和改变自我吗?你如果问我,我不会说。如果你非要问我,我会告诉你它会给你一想法让你好好生活。不过这充其量就是一句为止小儿啼的空话,是哄小孩的。因为,哲学说不破就是说不破,除非你来亲自读一下这本书,推荐涂又三的译本,一切就在你心中。

我说了点啥?我啥也没说?

你看,这不就是一种思想方法吗?

[坏笑]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500字

曾晓梅

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主要依据时间顺序将先秦至民国时期中国哲学各家理论进行梳理并加以略微解读。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时段及不同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差别化分析。

首先,其结合中国古代以“农”为中心的现实背景对中国哲学的总体趋向加以解释,以“农”的直觉为先的习惯解释中国哲学将直觉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农”的朴实性与自然的密切关联性解释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趋势的成因,以中国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释儒家伦理思想何以成为正统等。

其次,其基于一种分段研究的思维,分不同时间段对中国哲学进行具体的差别化研究。以道家为例,冯友兰认为道家起源于周朝封建解体制度伊始的隐者,其将道家思想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杨朱为代表的隐者,此阶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观点是“为我”、“重物轻生”。第二个阶段以惠施、公孙龙之后的老子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道无名,以及“反者动之道”的物极必反思想。其处世观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于物极必反,故强调欲刚则柔、无为、弃智。第三阶段以先秦时期的庄子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顺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对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绝对幸福,强调物我同一。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南北朝时期的新道家(也称“玄学”)阶段,冯友兰将这个时期的道家分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庄子》的注疏当中,其主要观点是道就是无,同时以变化的思想解释“有为”和“无为”,遵循变化是无为,固守旧制是有为,强调万物没有是非差别。主情派的代表其选取的是《杨朱》及《世说新语》,主要是任我从人、率性而为的风流精神。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以时间维度进行条分缕析,阶段分明,在每次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如周朝、秦朝、魏晋南北朝等时期,冯友兰均对其社会制度先行阐释,为相关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背景。无论是法家在秦朝的兴起,还是儒家在汉朝的独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来,其与不同时期统治者、民众需求息息相关。从这种分时段的差别化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尤其是乱世中国哲学的兴盛,以及不同阶段中国哲学思想的前后传承与超越。

此外,冯友兰在分析中国哲学时,能够与西方哲学相联系,采取了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相比,将中国的“物极必反”思想与黑格尔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较等等,其谈中国哲学又不仅仅只谈中国哲学。但可能因需与西方哲学相联系,而中国哲学中名家的辩论之法与西方哲学的逻辑辩证思维最为接近,冯友兰在该书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辩论思维,反而显得有些本末倒置,这一点尤其为牟宗三所诟病。

全书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前三章对中国哲学总体的分析,因其结合我国的风土人情、地理特点、政治背景、家族传统分析中国哲学,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本土性特点。而后二十五章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时间轴以及传承脉络的梳理较有学习及借鉴意义。现代对中国哲学的研读大多借助后期的注解进行研究,冯友兰按时间轴并结合几个重大时期内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分析的方式,为理解后不同时期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因提供了参考。这种结合时代背景研究内在动因的方式为我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而研究中国哲学时结合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分析亦存在一些问题。冯友兰对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梳理脉络时间跨度大,工序庞杂,其对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颇亦可以想见。以儒家为例,冯友兰对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于表面,其对儒家相关经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众多解释中较偏僻的一种,尤其是冯友兰的分析过于向逻辑辩证思维靠拢,如牟宗三所说:倾向于西方的新实在论。偏离了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其试图使中国哲学走向明晰化,但有点过犹不及。

在此举两例,一是对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礼,故而其对正名的论述主要是为应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重一种人伦的名实观,而非实证性的名实之辩。其主要出于《论语》:“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当时卫国国君不顾父子伦常越过其父而登临君位,故子路有此问。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实事成,进而礼乐兴,故必先使其行为符合礼制伦常,这是孔子正名观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亦体现了这种人伦的礼制思维,而冯友兰对“正名”的解释,仅截取了孔子对“正名”的部分论述,脱离了孔子当时的完整语境,强调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必须履行与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偏向于近代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是一种实证的名实之辩,显然偏离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关于“命”的解释。冯友兰将孔子所说的“命”理解为命运,认为我们尽力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计成败就是“知命”,有种宿命论的悲观主义成分,但这明显是对孔子“天命”思想的误读。从孔子周游列国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并非悲观主义者。孔子对“命”的理解主要表现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当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为对天所赋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为对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则是对事物之义理明悟后产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说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义理,可以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而对天道产生遥契,是可知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所体现的就是修身养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种过程。若理解为宿命则会陷入一种不可知论当中,偏离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相较而言,牟宗三对“性与天道”的解读即参考了君子“三畏”之说,更为符合传统儒家思想,兹不赘言。

冯友兰在解释儒家思想时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认为后来儒家对孔子的解读受政治环境影响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读孔子思想之时,不自觉地受西方逻辑思辨思维的影响,偏离相关语境陷入自己的理解当中,有为表达而表达之嫌,而非为解读而表达,以上对“正名”及“命”的解释即属此类,难免偏离了中国传统。

总体而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不失为了解中国哲学之佳作,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并分不同时期对中国哲学进行差别化研究,同时采取分阶段研究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加以梳理并适当解读。虽在各家思想的横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纵向分析脉络清晰,足以使人对中国哲学产生概括性认识。无论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细细品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_14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400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刚刚从Crossfit的大运动量回来,带着身体的极度疲倦和精神的极度兴奋来完成这本《中国哲学史》的书评,真乃人生一大乐事。大师在全书最后回顾了他各种机缘巧合下对哲学产生兴趣,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如何在当年的战争离乱中研究学问,比较中西哲学之异同等,令人颇多感慨。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大师,正是在颠沛流离精神苦闷的大变局中,各种深刻的思想也容易脱颖而出,破茧成蝶,相互碰撞,交相辉映。
冯大师追求的是成为哲学家,而不是哲学史家。他认为哲学史家只是转述中国历史上的古代哲学家本来的意思和思想是什么,而哲学家则可以在哲学史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形成创造自己的思想,从而成一家之言。读完这本书,目前个人的感觉是冯友兰主要是个哲学史的大师。冯大师学贯中西,又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角度,对于在最后章节对于中西方哲学的历史的总结和比较,令人拍案叫绝。
之前的阅读过程中,对史上的这些哲学家,乃至大师的观点不无调侃之处,但最后看着冯大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对中西方哲学的“正,负”“境界”等问题的深刻分析和新颖观点,竟手不释卷,忘记了调侃,不知不觉就到了最后一页,只觉得不过瘾,真希望冯大师再多写几章。
大师说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从某个观念出发,建立了一系列“清晰思想”的理论,主要告诉你“是什么”,所以谓之“正”;而中国古代哲学是从直觉出发,形成了一系列的“神秘思想”的理论体系,主要告诉你“不是什么”,所以谓之“负”。听起来好像“阳”和“阴”的概念。哲学从“正”出发,经过一系列明晰的逻辑,观念的思想的训练和理解,逐步会进入不可知的,超越理性的境界,也就是以“负”为特点的神秘主义结束。而神秘主义就是哲学的最高境界。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哲学,由于追求类似“道”“理”的最高境界,一步到位,过于超前,就一直就没有发展出以清晰思想为特点的,很实用的“正”的哲学。而正是这种研究清晰思想的,告诉你“是什么”的哲学,逐步衍生出逻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方科学于近代飞速发展,从各方面超越中国。
而且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追求物我两忘,其最高目标是内圣外王,超凡入圣,觉悟了的圣人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这一点似乎也让中国与西方重视个人价值和平等,和每个人的个人体验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无缘。
冯大师说哲学是关于思想的思想,基本上是无用的,只是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一点大概是对于个人和实践而言的,中国哲学似乎尤其如此。但对于政治而言,中国的哲学尤其是儒家,又似乎取代宗教,对于中国历史的政治思想和统治影响深远。
大师所以为大师,首先在于自身丰富全面深入的学养,然后能把深刻的道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你感觉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平等的聊天,坐而论道,不知不觉就得到了滋养和教化。这本书于我最大的教益,就是得以在大师的引领下,一窥哲学的门径,令哲学,诸历史哲学的先贤大师及各家各派的主张观点原来在我心中的严肃刻板,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形象得以大大改观,甚至觉得这是一门亲切有意思的学问。在古希腊语里,哲学就是爱智慧。这本冯友兰大师的《中国哲学简史》让我走近哲学,得到了一些基本的思想的基础和思考的“材料”,或多或少收获了一些人生的洞见和智慧,尤其是得以管窥中国历史文化中对于人生万物思考的传统,态度和精神,非常不错。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


如何将自己的感想和情感融入作品的读后感呢?当我们阅读了{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后,我们可以受到心灵的启迪。当然,读完之后撰写的读后感也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吸收知识,出于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提供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1

庄子的精神隐者的“降维攻击”——《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

作为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庄子沿袭了杨朱逃避的处世方法和老子揭示宇宙事物变化规律的企图,并由此衍生出自己对于“全生避害”的独立思想。只不过他的“避”并不是像扬子一样逃离人世、离群索居,而是创造出一套“取消自我”的理论。这种看似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逃避,实质上不如称为一种“降维攻击”。

杨朱从百家争鸣的时代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社会矛盾,进而开始逃避社会,逃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奠定了道家思想的中心,而到了庄子这里,他很大程度地将这种逃避发挥成了追求“绝对自由”。起初,受老子的影响,庄子把自己的思想重心放在生存之道上,譬如《养生主》中的“善刀而藏”,告诉人收敛锋芒;再入《达生》中“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告诉人与物迁移的道理。但逐渐地,庄子发现再多的“养生之道”也不能在乱世中完全地保护一个人的性命,这只能让人获得“相对自由”,而若想获得他渴望的“绝对自由”,必须自己创造一个世界,这便是庄子的“降维攻击”。

庄子实现“降维攻击”的途径是进行了“思想升维”,他以一个更高的观点看待世间万物,建立了“视下”的体系,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用今天的话说,此刻的庄子拥有了“上帝视角”。于是他才可以“齐物”,因为物我已然失去区别,天地一体;取消了自我,自然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于是他才可以达到“真逍遥”。

庄子的学说总是与现代自然科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追溯最古老和广大的时间、空间,从而定位到人类文化,以人类的智能性价值为切入点,探讨一个理想社会应有的样子。读后感·说回庄子思想上的“降维攻击”,他以这种传奇的方式使自己逃避到了高于宇宙万物的另一个空间中,也许这便是他的哲学思想充满科学色彩的根本原因。

相比于陶渊明等“肉体隐者”,庄子这个“精神隐者”似乎隐退的更彻底。陶渊明只是成功躲避了官场的束缚而达到了“相对自由”,可庄子已然彻头彻尾地涤净了灵魂,达到了“绝对自由”。虽说二人都对自然抱有一种纯洁至极的崇敬,但陶渊明崇敬的是自然带给他的平淡稳定,而庄子所爱的却是参与到自然变化中去的乐趣。

在庄子对自由的追求中同时饱含着他对宇宙意识和个人意识的追求,这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中国人未曾停止过的追求。幸而有庄子将它加入到中国哲学的议题范围当中,并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最彻底的解决方式,即实现“思想的升维”。出处:太阳黑子的野马尘埃(公众号),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2

阅读《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

大概不知道哪里来的心血来潮,然后一门心思的寻找哲学方面书籍要阅读。经过网上查询,朋友推荐,终于选择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然后当即在网上选购,坐等到货。

速度蛮快,然后拿到书的那一刻,欣喜若狂。然后就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沉入到其中,了解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思想,去思考相关问题。我想,哲学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后来,了解到作者冯友兰先生写这本书是在国外。学生根据其日常授课进行整理,编纂了此书。一开始只是英文版,先后翻译成很多语言。后来才翻译出了中文版,带到国内。

《中国哲学简史》一经问世,立即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是热爱。成了很多外国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人了解古代诸子百家的好书籍。好的书籍,我当然要涉猎一番。书中讲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分别讲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阴阳家,中国佛学、禅宗。还有,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的发展和状况。

总体来说,本书按照时间节点,叙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可读性,可观赏性、可操作性极强。是研究哲学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书,能够开启和萌发相关思维。说实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学。之前一直在阅读古典书籍,虽然读的都是精简版,但是其中心思想,还是能够了解和掌握的。我一直渴望通过阅读古代书籍,能够窥探一丝智慧,萌发我愚钝的思维。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规律。

直到我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发现其实有很多苟合之处。正如《周易》一样,其实讲究物极必反,万事万物顺着规律去推进;《道德经》的精髓莫过于,有和无,无为而治,讲究唯心。而儒家历经好几个阶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纲五常”。这也是我经常跟朋友聊天讲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义礼智信”,儒家对于周朝礼法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思想成为治国理邦的规则。

概览诸子百家,领略那个事情人们的思想,对于我来说,能够细致的静下心来去琢磨。时间过得很快,年轮在无情的转着。谁又能说,我们现在这个时刻,不是历史的尘埃呢。通过这些,能够促使我变得通透。

我想,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对于“得失”的一个拿捏。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必须要去争取,我们的实际行动也应该去大刀阔斧的干。这个时代,是一个好时代,可以通过努力,成就自己一番。最现实的莫过于财富的增长,“买房置地”是古今人们的做法,也是苟活一世必须要干的。但是,在现实努力争取之余。我们的思想是否可以静静的去思考一番,是为了什么?因为,社会分工不同,导致我们角色属性也不同,所以,有身份和地位。高贵的,贫贱的,最后都是荒冢一堆草没了。所以,与天地相比,你所追求的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所以,这个问题困扰我很多。我也问过很多人,比我岁数大的,比我小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就像有十个人,每个人都炒一盘宫保鸡丁,那么炒出来的应该是是个宫保鸡丁的味道。诚如我们的人生,每个人虽然做的事大体相同(出生,读书求学,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赡养老人,退休年老、死亡),但具体的做法和行为而又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体会。

我想,既然这样,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那我还是想办法去将生命的宽度继续拓宽吧。长度不可把控,横向的知识积累,人生价值的体验要更丰富。所以,我不断地去折腾,来回跑。因为,我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我所经历的颠沛流离,是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崇尚,直到最后,我不后悔!

如果说阅读历史,可以以史为镜,明智;那么阅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去领悟,顿悟。了解天地人之间的联系,诸子百家的思想,不尽相同而又有雷同之处。

这是值得研究和了解的。让人懵懂和恍然大悟的哲学!《中国哲学简史》,再一次,着实不错,值得每一个人去观看。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3

一、总体感觉

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

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晋朝)。

墨家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后期的墨家。

名家:公孙龙和惠施。

阴阳家:五行八卦(易经)。

法家:韩非子。

三、中国哲学与宗教

儒、道、佛并不是中国的三种宗教。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与道教不同;佛学与佛教有区别。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了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四、中国哲学的精神

内生外王之道。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天人合一。这和心理学中的自我完善非常相似。

五、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4

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考,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考,又怎会成功?

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

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尽管细微,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

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都说沉默是金,而在成为“金”之前,必定会不沉默,甚是疯狂。在光鲜艳丽的成功背后,必定要尝尽苦难,历尽黑暗,这样才能最终抵达成功,拥抱光明。

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这足以说明,人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考,反思的。

总而言之,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5

哲学这个词看起来很深奥,但,在我再读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后,逐渐领悟原本模糊的概念或观点。哲学和思想是相关联的,它们都与人类思维有关,相互衍生又相互丰富,但二者并不等同:

1、哲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属于学术;而思想是人类脑海中的一种意识,属于行为。所以,先有思想,再有哲学。

2、它们涉及的范围也不同。哲学家关心的是真理、逻辑等,而思想家关注社会、哲学、人伦、道德等各个方面。

3、把思想相同的(至少相类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找到他们共同思想上的特点,继而形成一门学术,如儒家、墨家等,就叫中国哲学。

4、再通俗一点,哲学家一般是思想家,但思想家不一定是哲学家。

哲学的本质和思想也有关联。以书中的一句话为例“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这句话从某个角度而言意味着哲学是思想的思想。

正是因为思想包含哲学,所以哲学家们能有不同表达自己思想特点的方法。这也是书中第一章第三点所讲到的。有用比喻表述思想的,也有用格言表述思想的,还有用事例表述思想的。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各位哲学家们都是为了能用各自的方法说明道理,把思想传播给后人,让他们对此加以思考。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6

墨子之真的是极端功利主义者吗?——《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

冯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大批墨子是一个极端功利主义者,这也是传统儒家批评墨家的主要切入点。但是,墨子和他的思想当真如此功利吗?

墨子的污名主要来源于《墨子·兼爱》中这样一句话:“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人们认为墨子是抱着“交相利”的目的去进行“兼相爱”,因此人们攻击他披着“仁义”的外表而追求“互利”,兼爱只是对将得利益的预先投资。这是对墨子哲学中心思想的最大误解。

孟子曾用如下语句概括墨子的思想:“孟子日:‘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与极端功利主义的矛盾由此而来。我们可以明晰地意识到,极端功利主义者的一切行径都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础上,给作为利益相关的当事人的自己带来利益或快乐。但显然墨子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他甘愿自己“摩顶放踵”忍受痛苦,从而实现“利天下”,去满足他人的利益。

由此看来,墨子有着固定不变的志向,即实现天下人的幸福、快乐,“交相利”是为了天下人幸福快乐,“利天下”也是为了天下人幸福快乐。只不过他提出了多种实现这个志向的途径,“兼相爱”是最理想化的途径,“摩顶放踵”是走投无路时他和他的门徒也愿意去做的途径。相比于那些空洞的说教,墨子这位游侠显然要实际得多,也真诚得多。如果说墨子是功利主义者,那岂不意味着胸怀天下也变成了功利主义?

然而,对墨子的最大敌手——孔子来说,儒家学派倒真是有“利”的思想存在的。这种“利”被儒家称作“回报”。这种“回报”常在家族关系之间被单独强调,子女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要单独拿出来说,“养儿防老”也要单独拿出来说,因为正是凭借父子之间的互相“回报”来维持着家族生命的延续。读后感·这样看来,儒家过于强调大我与小我间的关系,又怎能不称其“以自我为中心”呢?由此看来,这种被外在规则而非内心道德所驱使的家族礼制关系便更多的表现为“利益关系”了。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儒家哲学,他们都过于强调“我”和社会部分人的利益,同时,这部分人必须是和“我”利益相关的人,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一个阶级或一个家族。但是墨子却和他们完全相反。墨子深刻地贯彻了“利他”思想,他为社会最底层人民发声,说出的恰恰是超越自我利益的,最真诚、最淳朴的想望。政治哲学对于普罗大众的功能性在哪里,或许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出处:太阳黑子的野马尘埃(公众号),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7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00字:

文/龚晓莉。我们从何而来?将归于何处?目光所及处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正是这些超出我们可靠解释范围的问题产生了宗教和哲学。《中国哲学简史》认为在千年历史中,三大教派的盛行唯独略过了中国的原因正是哲学在中国替代了宗教,很好地解释了这些超出认知范围的问题,这些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朴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目不识丁的农民而言是实践中的经验也是口口相传的教训。

冯先生从历史的角度以时间顺序简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以司马谈将先秦学派所分为的六家,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流派的起源及其思想。周王室统治涣散时,官员流散民间,不同类别的官员在民间讲学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史官形成的儒家恪守礼教尊重历史,武官流落民间变成隐士其兼爱非攻的精神成为了道家的主要精神。由这些学派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哲学思想的根源,寻根溯源,正确地理解与使用这些哲学思想在任何时代都富有意义。

我们说哲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人生时时面对的选择都会对命运产生影响。正如儒家入世而道家出世一样,在面对社会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孔子会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而早期道家甚至不愿以身上一汗毛以济天下,主张保全自己的身体健全和道德高尚拒绝同流合污。你看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学派以自己的精神作为根据地据理力争,其中衍生的哲学思想对后人有无限的启示。

我们今天所流行的一些思想在古代也有论述,虽然不算是主流的思想,但依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名家所辩名实之说,衍生了很多的例如“至大无外,读后感.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的思辨和“白马非马”的辩驳。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在西方哲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可见人类的智慧是共通的,在今天这些思考依然有其魅力,很多人承前人所究在这些问题上继续钻研。

这本书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一个简洁的论述,引起人们对于哲学的兴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冯友兰先生简洁却深远的文字给予我对中国哲学的初步认识,使我意识到学习哲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开拓我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学习哲学,了解中国哲学史将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8

暑假期间,阅读了冯友兰著的《中国哲学简史》。

首先,从实际意义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反思。

从背景来说,大陆农业国以农为主,区别于海洋国家。中国以农为本。可以解释道家儒家一大共同点,即对农的渴望,另一点就是观察寒来暑往,昼夜更替得出物极必反的理论,保持着中庸之道,并且繁荣时保持警惕,在衰退时怀揣希望。从我们生活来说,就是要保持一种平衡感,既不能在繁忙的学习中消极,也不可为了暂时的成绩而骄傲自满。

但是,赞美自然,谴责人为也有消极一面,过分否定人的创造所具有的意义。中国的古代创造发明因此会收到阻拦。孔子的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指着乐,仁者寿”也可反应出大陆国家人民的特性。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并非是道家的无为而治,而是说人的活动是需要外界的配合,而这种配合是我所不能控制的,可以说是缘分,命运。这一种观念其实可以带来安慰,就是当生活,学业受挫的时候,可以释然地说已经尽力,那么就知命吧。

然而,道家有一个观点是圣人对事物的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不为情所乱,心情可以保持平静。其中包含这悲观认命的色彩,就是外界事物对人已经没有影响了。

所以公元3世纪有了折合,折中的趋势,《荀子》中《天论》中认为哲学家有所见,可是常常被他所见的蒙蔽。《庄子》最后一篇也有道家和儒家相互补充的折中观点。

从政治上说,儒家认为对待平民也用礼,认为平民可以达到和贵族一样的行为标准。相反的是法家认为要用刑法,抛弃礼,只用刑。当然和两种可以结合,有一视同仁的赏罚,也要有一些教化。举例商鞅虽然推崇法,势,术(法律,权利和用人方法)处理秦国统一天下,却没能使国家长久下去。

中国哲学有独特的特色,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古人对于一些思辨方法的探索,也可以看到古人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的智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9

孔子之中国哲学中的人己关系——《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

从孔子开始,儒家将实行仁的方法称为“忠恕之道”。“尽己为人”即为“忠”,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为“恕”,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孔子由“推己及人”的正否方面推论出上述道理,这说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讨“人己关系”。

对孔子而言,他对于人己关系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价值”的基础之上的。他强调心中之“仁道”,以此对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约束,通过行仁来履行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孔子希望通过道德准则使人们对彼此身体动作背后的动机达成共识,进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达到人己关系的和谐。在孔子的观念里,他并没有明晰地将人、己看作两个分别独立的个体,而是站在社会群体的宏观角度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而这种社会状态需要人己双方的配合来实现。

在儒家学派的另一位领头人孟子这里,人己关系已然有了新的解释。孟子认为天地万物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因此他将人己关系着重解释为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自身“存心养气”,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的历程。孟子强调的“天人合一”也是说一个人要完善自我,妥当地顺应天地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与天地真正地融为一体。

于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现了交集。《论语·子罕》中说:“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从孔子这四个“绝学”中,我们可以显然地看到,他也不会被一成不变的理论概念束缚,从而可以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从孟子开始,中国哲学的政治功能变淡了些许,哲人们开始强调人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哲学逐渐偏离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这里,人己关系又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因为道家的“人己关系”算得上是在“物我关系”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所以在庄子的阐述中,人己关系的图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体系。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他认为,在人己关系中,我们必须先充实自己,才有余暇去纠正他人的行为。很明显,这与孔子的理论有着本质的差别。读后感·孔子从意欲出发,以形式化规范达到天下大同;而庄子从利他出发,强调人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为人际交往的实践提出思路。综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种政治理念,而庄子则以为世人提供处世之道见长。

无论儒道,我们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们就已经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置于社会群体的大环境中探讨处世之道了。人己关系无疑是比物我关系更实在的哲学议题,在当今方法论大行其道的哲学环境中,我们是否应重新沉下心来讨论哲学实践的可能性,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出处:太阳黑子的野马尘埃(公众号),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 篇10

最近我阅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部专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凡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当然这只是冯友兰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读冯友兰先生的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如: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通过对该书的认真阅读和认真思考总结,让我对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认识。首先,是以人为本。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和法治关系的经验。在中国政治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制、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但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的想,对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是严于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任何时代的廉政,都与执政官员的道德品质和和行政作风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家总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上是从哲学的角度归纳出关于廉政的一些想法,《中国哲学简史》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作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_1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

五月第四本书。人需要读一点晦涩的,深刻的,不是那么容易读下去的书,是为头脑的捶炼。而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所谓难读的书,哲学,尤其是中国古智人的哲学,那确实是需要颇费精力。老实说,即使这是一本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但既然是中国哲学泰斗冯友兰先生的作品,即使是翻译,即使是简本,我也并不能全本都读通,毕竟思想差距就在那里。但是不是就意味着读了没用,我认为不是的。就像冯先生说的,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换句话说,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它无法为你提供什么可视化,可利用化的直观知识,它的任务从来不是如此,它有更重要的任务,提高你的精神修养,丰富你的精神境界,让你不仅仅眼光所及之处都是红尘黄土,人总要有点高山流水的境界。
读完这本书也是很有收获的,对中国哲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清晰的了解,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也有了比较明晰的梳理,对中国哲学的内核以及长久以来它对中国人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有宗教,但是中国人应该是最不迷信宗教的一个民族,你对比下西方就知道了。那是因为中国人信的是哲学,或者说哲学就是中国人的宗教。中国人入庙烧香,但是他们并不真的迷信于这个宗教,宗教的教义永远没有束缚住他们。但他们会选择相信支撑这个宗教的哲学理论。
长久以来我们都有个刻板印象,中国哲学重经验,西方哲学重逻辑。实际上呢,中国哲学里的名家,墨家,到后来的新儒家,它们的哲学都是非常重视思辨的,这里面就包含着中国人的逻辑思考。而也有人说中国哲学只重视世俗意义,可是,道家和后来引入到中国经过不断发展的中国佛学,思考的就是宇宙和超脱。中国哲学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体系,其内涵之广,深度之深,一本简史是道不尽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也有了个体悟。自从佛学传入中国,发展到宋时,中国哲学的整个系统就已经是完善了。最早之前的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等,渐渐发展到后来,该淘汰淘汰该保留保留,保留的全部融入到了儒,释,道里去了。所以基本上在这时中国哲学趋于完善,儒家的格物、佛家的坐禅,道家的修道都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儒家的致知、佛家的顿悟、道家的得道,本质上是一样的修行目的,为了获得某种超脱。而这种修行的方式和目的,构成了中国人的全部精神修养。
对,就是这样,所谓中国哲学,就是中国人全部的精神修养。中国哲学真正追求的,就是一种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我对哲学没兴趣,我原以为我不懂哲学。看完这本简史后,我才发现原来里面的东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这些我其实也都读过一些东西。庄子的《逍遥游》、《大学》提出的在明明德这些有时候我还会拿来反复抄写,可我怎么从来没有把它们和哲学联系起来?我想是从来没有系统的上过哲学方面课程的原因吧。也许还是自己对这个没有兴趣,从来没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这本简史对初入哲学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对我这种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帮助的。但终究我是兴趣不大,总的来说快速阅读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给类似于我这样的人提个醒,理个大纲。

我大学同学小燕说:所谓哲学,不过是吃饱了的文人的胡思乱想,自以为是,正过来反过来,好像都有道理,其实没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说的挺好的也挺对的。她甚至说她最近对孙子兵法有了新的见解,所谓36计其实个个是阴招。小燕说的真的挺好的。为她开心。

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读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诩读了很多书,却唯独对哲学类兴趣不大,不甚研究。当我读完这本简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本书的知识比我教学生的《建筑环境学》《燃气供应》课程更有价值。远~远~远~远超过了我教授的课程的价值。当你对哲学有兴趣的时候,恭喜你!这说明你基本上已经超越了柴米油盐、一地鸡毛、鸡飞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层次,你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了道德境界,这时候的人在精神上会获得更多的满足,人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我们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圣人们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学大师们已经对这些东西反思的很透彻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其实,其实我们也都懂。比如佛说:谁伤害了你,谁来渡你。再比如佛又说:放下,你就赢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难了。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年一个女同事跳楼自杀。她也读到博士,我想这些哲学的东西她应该都懂。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只能说可能她懂得,但还没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庆读研究生时的一个政治老师,他原本和我一个专业,后来是自己对哲学方面的东西非常有兴趣,然后就转去搞这些了。他给我们上课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着川普讲,后来对我们说不行他必须有川话讲,否则他觉得讲的不透彻。然后他就在讲台前用四川话呱里呱啦地讲的神采飞扬,你可以感受到他眼里放出的光。虽然其实我对他讲的也不怎么感兴趣。但现在想起来他能与哲学打交道且乐在其中,真心为他高兴。

书中提到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我就在想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熟悉。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莲说》的周敦颐。一般来说哲学家就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远大抱负之人宜早接触哲学,学校也应尽早开设关于哲学的基本课程,这样应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帮助其树立远大的志向,帮助其学习治道之法,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

关于冯友兰,有闻其名。读完此书后查阅了其简介,方知乃河南南阳人士(1895-1990),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佩服之至。

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1500字5篇


生活再忙,也不能忘了读书。在读过作品后,我被作者的文笔所惊叹,是时候将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写入读后感里了,如何写出很专业的作品读后感呢?有请驻留片刻,读后感大全为你推荐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 篇1

孟子之中国哲学中对“命”的阐释——《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

中国哲学中非常常见的议题之一便是“命”。各家学派对“命”的阐述各有不同,甚至连对这个字眼的释义都有很大区别。

孔子或许是最早对“命”的概念提出阐释的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在这里,孔子首次提出了“知命”的概念。他认为,“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而“知命”则是这在人已经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不可避免的东西。这是一种对“不可为”之事的妥协,结合孔子的其他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他的时代中所提出的思想理论多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

而墨家对“命”的认识则大有不同。墨子认为“命”即是“前定的命运”,并认为不应提倡有关“命”说法,因为过于相信前定的命运会造成人们的懒惰,轻易把自己委于命运,这并不利于个人发展。不可否认,墨家此种说法主要是为了对抗儒家而提出的,且基于墨家学派有“天志”“明鬼”的思想存在,他们对于“命”的解释似乎局限了一些。

到了孟子这里,“命”又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味。孟子引入了“性”的概念来补充阐释“命”,君子所不确认的性,即自然本性,就被孟子归为“命”。他呼吁人以“性”这一内在道德力量突破“命”,通往正确的价值导向。孟子认为,人不断将内在的“性”充分发展,即会逐渐认识到自身所完成的“配义与道”其实就是对天命的延伸。读后感·在这前提下,人所努力进行的道德发展,就与“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一种神圣的境界中转化为了天命的意义。

在孟子的理论中熠熠生辉的是他强烈的生命关怀思想,这也可以从他的政治观念中看出。他主张“施仁政”、“谨庠序之效”、“民贵君轻”都巧妙地将“王道”和“仁”结合在一起。孟子总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使人民得到更好地生活条件,发展“爱人”的思想,进而达到“护生”的目的。究其根源,这种生命关怀也是关于“命”的阐释和教诲。

孟子在维护人民生存权利,保障人民生命质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出人类对生命的感情。孟子试图用“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纯良,从而引发人民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从此开始,中国哲学的历史上闪烁起了人性的光辉。在一代代伟大哲人的深思中,中国哲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才筑起了现今看来如此辉煌的哲学帝国。出处:太阳黑子的野马尘埃(公众号),

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 篇2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 篇3

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主要依据时间顺序将先秦至民国时期中国哲学各家理论进行梳理并加以略微解读。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时段及不同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差别化分析。

首先,其结合中国古代以“农”为中心的现实背景对中国哲学的总体趋向加以解释,以“农”的直觉为先的习惯解释中国哲学将直觉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农”的朴实性与自然的密切关联性解释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趋势的成因,以中国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释儒家伦理思想何以成为正统等。

其次,其基于一种分段研究的思维,分不同时间段对中国哲学进行具体的差别化研究。以道家为例,冯友兰认为道家起源于周朝封建解体制度伊始的隐者,其将道家思想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杨朱为代表的隐者,此阶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观点是“为我”、“重物轻生”。第二个阶段以惠施、公孙龙之后的老子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道无名,以及“反者动之道”的物极必反思想。其处世观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于物极必反,故强调欲刚则柔、无为、弃智。第三阶段以先秦时期的庄子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顺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对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绝对幸福,强调物我同一。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南北朝时期的新道家(也称“玄学”)阶段,冯友兰将这个时期的道家分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庄子》的注疏当中,其主要观点是道就是无,同时以变化的思想解释“有为”和“无为”,遵循变化是无为,固守旧制是有为,强调万物没有是非差别。主情派的代表其选取的是《杨朱》及《世说新语》,主要是任我从人、率性而为的风流精神。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以时间维度进行条分缕析,阶段分明,在每次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如周朝、秦朝、魏晋南北朝等时期,冯友兰均对其社会制度先行阐释,为相关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背景。无论是法家在秦朝的兴起,还是儒家在汉朝的独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来,其与不同时期统治者、民众需求息息相关。从这种分时段的差别化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尤其是乱世中国哲学的兴盛,以及不同阶段中国哲学思想的前后传承与超越。

此外,冯友兰在分析中国哲学时,能够与西方哲学相联系,采取了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相比,将中国的“物极必反”思想与黑格尔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较等等,其谈中国哲学又不仅仅只谈中国哲学。但可能因需与西方哲学相联系,而中国哲学中名家的辩论之法与西方哲学的逻辑辩证思维最为接近,冯友兰在该书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辩论思维,反而显得有些本末倒置,这一点尤其为牟宗三所诟病。

全书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前三章对中国哲学总体的分析,因其结合我国的风土人情、地理特点、政治背景、家族传统分析中国哲学,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本土性特点。而后二十五章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时间轴以及传承脉络的梳理较有学习及借鉴意义。现代对中国哲学的研读大多借助后期的注解进行研究,冯友兰按时间轴并结合几个重大时期内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分析的方式,为理解后不同时期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因提供了参考。这种结合时代背景研究内在动因的方式为我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而研究中国哲学时结合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分析亦存在一些问题。冯友兰对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梳理脉络时间跨度大,工序庞杂,其对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颇亦可以想见。以儒家为例,冯友兰对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于表面,其对儒家相关经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众多解释中较偏僻的一种,尤其是冯友兰的分析过于向逻辑辩证思维靠拢,如牟宗三所说:倾向于西方的新实在论。偏离了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其试图使中国哲学走向明晰化,但有点过犹不及。

在此举两例,一是对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礼,故而其对正名的论述主要是为应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重一种人伦的名实观,而非实证性的名实之辩。其主要出于《论语》:“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当时卫国国君不顾父子伦常越过其父而登临君位,故子路有此问。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实事成,进而礼乐兴,故必先使其行为符合礼制伦常,这是孔子正名观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亦体现了这种人伦的礼制思维,而冯友兰对“正名”的解释,仅截取了孔子对“正名”的部分论述,脱离了孔子当时的完整语境,强调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必须履行与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偏向于近代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是一种实证的名实之辩,显然偏离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关于“命”的解释。冯友兰将孔子所说的“命”理解为命运,认为我们尽力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计成败就是“知命”,有种宿命论的悲观主义成分,但这明显是对孔子“天命”思想的误读。从孔子周游列国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并非悲观主义者。孔子对“命”的理解主要表现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当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为对天所赋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为对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则是对事物之义理明悟后产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说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义理,可以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而对天道产生遥契,是可知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所体现的就是修身养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种过程。若理解为宿命则会陷入一种不可知论当中,偏离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相较而言,牟宗三对“性与天道”的解读即参考了君子“三畏”之说,更为符合传统儒家思想,兹不赘言。

冯友兰在解释儒家思想时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认为后来儒家对孔子的解读受政治环境影响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读孔子思想之时,不自觉地受西方逻辑思辨思维的影响,偏离相关语境陷入自己的理解当中,有为表达而表达之嫌,而非为解读而表达,以上对“正名”及“命”的解释即属此类,难免偏离了中国传统。

总体而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不失为了解中国哲学之佳作,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并分不同时期对中国哲学进行差别化研究,同时采取分阶段研究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加以梳理并适当解读。虽在各家思想的横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纵向分析脉络清晰,足以使人对中国哲学产生概括性认识。无论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细细品读。

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 篇4

读这本书居然还给我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

前段时间,我读毛姆的一些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之类的。里面的主人公都抛弃了世俗世界的道德标准,没有寻找工作,没有娶妻生子(或者抛妻弃子),去追求生命的其他意义。对于这样的人生经历,我无法完全赞同,更不能体会主人公的心境。

偶然之间,这本《哲》解答了我一个重要的疑惑:毛姆主角们的行为,到底是应受推崇还是该当鄙夷?

追求事业与婚姻是社会告诉我们应当做的事情,那么的理所应当,以至于很少有人会想为什么需要这么做。要是粗浅地一想,事业带给我们地位和收入,婚姻带给我们心灵的安宁,这可能是一个美满人生应有的样子。

再仔细想想,这也许是充分条件,但不一定是必要条件。从最根本来说,人生追求的并不是事业和婚姻本身,而是通过这些事情,发现的人生真谛。毛姆的主人公因没通过寻常路找到真谛,而受到了大家的歧视与非议,但是他们比一般人都要快乐。

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忘记了寻找真谛的初衷,而是停留在了发展事业和维系婚姻的表象。尽管现在我依然不能全盘接受小说人物的决定,但至少有了思考与探索的方向。哲学的存在帮我反思,使我检视了生命中很多「不必要的」假设和与生俱来的「设定」。

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 篇5

一、总体感觉

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

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晋朝)。

墨家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后期的墨家。

名家:公孙龙和惠施。

阴阳家:五行八卦(易经)。

法家:韩非子。

三、中国哲学与宗教

儒、道、佛并不是中国的三种宗教。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与道教不同;佛学与佛教有区别。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了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四、中国哲学的精神

内生外王之道。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天人合一。这和心理学中的自我完善非常相似。

五、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