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农夫与蛇读后感200字

农夫与蛇读后感200字

《商人与法官》读后感200字。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商人与法官》读后感2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商人与法官》。

这个故事讲了商人和乞丐因为一匹马的归属权吵了起来。经过法官的判断知道了马是商人的就还给了商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做人要公正严格,做法官更要刚正不阿、明察秋毫,这样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尊敬。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法官妈妈》读后感700字


世界上有一种无私的爱,这种爱就是伟大的母爱。提起母爱,谁都知道,就是自己的母亲给自己的亲生骨肉献出的爱。可在《法官妈妈》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中,指的是一名少年法官与曾经判过的一名犯罪少年,可能有些好奇心重的人会问: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被安慧法官判过罪的那名少年张帅在狱里一直怀恨于心,觉得这个没有人性的法官太可恶了,私下收了她妈妈的十万块钱,还判了他的罪。为了查清此事,他出狱后,带着对安慧法官的刻骨仇恨,潜入安慧法官的家里,骗取安慧法官对他的信赖,同时背地里和他狱里的那些狐朋狗友勾结在一起,千方百计地对付安慧法官,结果张帅真的骗取到了安慧法官对他的信赖。安慧法官给张帅配了家里的钥匙,还给张帅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安慧法官对张帅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张帅还是继续陷害安慧法官,无论张帅再怎么陷害安慧法官,安慧法官也从没有放弃过对张帅的教育。直到张帅在18岁的生日那天,事情才真相大白。当张帅看了自己的妈妈写给安慧法官的那封信以后,深受感动,他觉得对不起妈妈,更对不起安慧法官。于是张帅他决定不辞而别,回到家乡,守候他的妈妈。安慧法官知道后,立刻跑到火车站,还站在货架上了,张帅在火车里看到了这一切后,多么想对安慧法官叫一声妈妈呀,可是已经太迟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不可以带有色眼镜来待人,可能从前真的做错了,但他改正回来,还是一个好人。我们要给他们多点关心和信赖,让他们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法官妈妈》读后感600字


上两周,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法官妈妈》。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未满十八岁的男子,被判了三年刑,却提前了三个月出狱。他回到家以后,知道了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母亲因病去世了,而感到悲痛万分。他离开了自己的家,住进了当年判自己刑的那位安法官的家里。目的是为了调查他妈妈临走时做移植手术得来的十万元钱,到底是不是给了安法官,换自己能够提早出狱。在途中,他发现安法官并不是那种会贪污别人的钱,替他们去做事的人。许许多多感人的画面牵动着我的心

事实上,安法官并没有拿走那笔钱,也没有贪过任何家庭的一分钱。因为她说过,每判一个孩子的刑期,就仿佛是判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痛苦、那么难受。安法官是一位工作称职、公平的法官,更是一位好妈妈。

我觉得世界上的母爱真的好伟大啊!不管自己的宝贝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进了少管所。每个母亲都会生气、都会伤心、都会想到自己没有教好孩子。仅管如此,每个母亲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自己的孩子。的确是呀,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往苦海里跳呢?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像安法官与那位男子所发生的事。但这些事,都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而是用心去感受。对我来说,世上有一样东西,无比可贵,是什么也换不来的,你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亲情。 可能自己是脆弱的,又一次在片尾乐曲声中流下了眼泪。如果说母爱是至亲的,那么能爱身边的一切人则是至善!在车站庞大的人流中,法官妈妈只好选择了攀上站台顶,站在上边的她,形象无比高大,光彩照人。完成了永恒的定格!

《法官妈妈》读后感1000字


读《在骗别人的商人》有感2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寓言——《在骗别人的商人》。

“喂,小子,快过来,我今天的生意不错,快来学学!”只听一个商人对自己的侄儿说。“你看见那块布了吗?它已经好久没被人碰过了,它已经被虫咬过了,而且发霉了。但是,今天我却把这块布卖了出去。我对那个买家说这块布是外国货,顾客就给了我一百元。你说那个人笨不笨呀?”侄子却说:“大叔,你说的确实对,可是大叔你没发现他给你的是一张假钞啊。”

在生活中,我的朋友也发生过这样的事。那是一个非常热的星期天,我和朋友想吃棒冰,而身上又没带钱,只带了一张假钞,于是他就用假钞买了一块棒冰。不过,他买回家才知道那块棒冰是过期的。

《法官妈妈》之读后感1500字


关于法官,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铁面无私、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在这个法和情水火不容的领域,塑造在法内唯法是从,六亲不认,而在法外却以妈妈一般的深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去拯救失足少年的当代法官的形象却得到了统一。

(一)一个法官感人的震撼与感动

咚这沉重的声音,就是张帅从牢里出来的时候监狱大门的响声。张帅就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他在14岁的时候因犯了盗窃罪而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一年。当他从冰冷的大牢出来时,仍旧不思悔改,并从一些人口中探听到当时审理他的案子的法官罚了他母亲十万元钱,便决定先住在那个法官家,而且还把窃听器放到她家的钟表后面,以便收集更多的资料去告那个法官。不料,有一天,安慧法官发现了所有的秘密,这令她非常伤心,可安慧法官依然不放弃张帅,使张帅终于悬崖勒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看了这部电影,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那位女法官的尽职尽责,关心下一代的精神所感动,并从心底里敬佩她。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并且还是个少年犯,我想,如果在谁家里,都不会收留他吧!可是,安慧法官却做到了,他无私奉献、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操将永驻我的心田。她对张帅虽不是母爱,却胜于母爱,怪不得张帅会亲切地叫她法官妈妈。

现在,每当我静下心来想问题时,那部电影的最后一幕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张帅要坐火车走了,安慧法官站在站台上大声叫着他的名字寻找他,而张帅也在车箱里大声叫着妈妈。那一瞬间,两人的感情不正是不是亲情,却胜过亲情吗?在车站庞大的人流中,法官妈妈只好选择了攀上站台顶,站在上边的她,形象无比高大,光彩照人。完成了永恒的定格!

如果说母爱是至亲的,那么能爱身边的一切人则是至善!

这把钥匙你拿着吧!交给钥匙,多么大的信任!以至让对方惊异的半天合不拢嘴。

钱我已替他交上了,你还揪着一个孩子干什么!掷地有声!捍卫了弱小者的心灵!

他说凭良心感觉,我不是那种人!因信任而被感动!

我非常热爱我的职业婚宴上的法官!

699个孩子,个个难忘因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二)现在的社会,犯罪年龄呈低龄化,青少年犯罪的机率直线上升。这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地关系。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外界的刺激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庸俗的东西。人们追求的物质享受是不可能有尽头的,一些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就必然想用不劳而获的方法,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其中未成年人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未成年人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而如果抵挡不住物质的诱惑,就会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所以我觉得要防止青少年犯罪,我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努力,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让他们有金钱万能、暴力至上的错误观点,要让他们明白,凡事都要靠自己正当的、合法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而物质享受决不是人唯一的追求,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高素质、高才能、有理想、有道德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一生。

观《法官妈妈》有感1200字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法官与少年罪犯的感人故事。三年前,少年张帅因入室抢劫被法官安慧判了三年有期徒刑。张帅在狱中一直对安慧怀恨在心。先前恨是因为他觉得明明法官已经收了他母亲送的十万元钱,还要判他三年。再后来他得知母亲为了凑足送钱的数额,竟然卖了自己的肾!最后又因为得了癌症而死去。而身为人子的他,因为要在狱中服刑,连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自此,他开始过起了终日充斥了后悔、羞愧、仇恨的生活。他发誓,在他出来后,一定要到法院上诉,告那法官受贿,让那黑心的、贪婪的、无情的法官,也尝尝进号子里的滋味!

于是,在他因表现突出,提前半个月释放以后,便按照原先的计划,先骗取了安法官的信任,住进了安法官家,并用一支录音笔收集证据。接着他在社会中四处寻找证人,以求得他们的口述材料。

对于张帅的这种种行动,安法官起先毫无察觉,对张帅十分信任,有点长辈对小辈的疼爱之情,甚至还交给了张帅家里的钥匙。直至有一天,安法官发现了墙上挂钟后的录音笔,看到了张帅写的起诉材料,明白了一切。随之而来的,是漫天的失落,悲伤与无助:她怎么也想不到,在他如此信任的人的眼中,自己是如此丑陋不堪。但她问心无愧,作为一名好人,同时也是一名公正的法官,她无私敬业,热心助人。她相信,张帅对她的是误会,是可以解开的误会。面对与法律对良心的审问,她也毫不退缩地接受了。在其后,她对于张帅的所作所为中,更是体现了她的大仁大爱张帅因为没有身份证没有住处,而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最后还差点被派出所民警误认为是一个还未被抓获的惯偷,即将又要面临牢狱之灾。在此时,在这个张帅最无助,最可怜的时刻,安法官仍是不计前嫌得帮助张帅脱困,将其带入家中,安顿他。

人心都是肉长的,当然张帅也不例外。他感受着安法官平日里与他相处的种种以及为他所做的一切,终于醒悟过来安法官是好人,她不可能会受贿!张帅想到自己此前的所作所为,是多么可耻,令她后悔万分。在他十八岁生日那天,他拿到了母亲生前写给安慧法官的信,真相终于大白。张帅觉得冤枉了好人,对不起安法官给予他的那颗炽热的,如同慈母般的心。他觉得他再无颜面去面对安法官,他所能做的,也是他想做的,只是离开这座城市,回到他的家乡,去为他的母亲守灵。于是,他选择了不辞而别。

但此时,安慧法官早已是他为骨肉至亲,得知他的不辞而别后,立即带着她的女儿,慌慌忙忙地赶往火车站去送张帅。

但在这人山人海的火车站中找一个人,希望是多么渺小,为了让张帅看到前去送他的他,安法官丝毫不顾惜众人惊异的目光,爬上大货架。只是此时火车已经开动,张帅没有机会喊出心中那声久违了的母亲了

闭上眼睛,脑海中满是安法官宽容,慈爱,善良,但又略带严肃的笑容,相信,世间一定有好人!我发自内心地感慨。安慧法官,是我们生活中万千好人形象的一个剪影。作为新世纪的花朵的我们,祖国未来的火炬要靠我们传递。中华名族五千年的文化所孕育成的礼仪美德要靠我们发扬。对待那些与我们萍水相逢的人要学会和气;对那些生活中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要学会友善,尊敬,信任;甚至于对那些与我们自己有过瓜葛恩怨的人,也要学会宽容,原谅!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真愿如歌中所唱,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一个爱的海洋!

世间因感动而美好,感动因有爱而存在。这是影片带给我的最大的启迪!

读《法官妈妈》有感


读《法官妈妈》有感

世界上有一种无私的爱,这种爱就是伟大的母爱。提起母爱,谁都知道,就是自己的母亲给自己的亲生骨肉献出的爱。可在《法官妈妈》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中,指的是一名少年法官与曾经判过的一名犯罪少年,可能有些好奇心重的人会问: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被安慧法官判过罪的那名少年张帅在狱里一直怀恨于心,觉得这个没有人性的法官太可恶了,私下收了她妈妈的十万块钱,还判了他的罪。为了查清此事,他出狱后,带着对安慧法官的刻骨仇恨,潜入安慧法官的家里,骗取安慧法官对他的信赖,同时背地里和他狱里的那些狐朋狗友勾结在一起,千方百计地对付安慧法官,结果张帅真的骗取到了安慧法官对他的信赖。安慧法官给张帅配了家里的钥匙,还给张帅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安慧法官对张帅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张帅还是继续陷害安慧法官,无论张帅再怎么陷害安慧法官,安慧法官也从没有放弃过对张帅的教育。直到张帅在18岁的生日那天,事情才真相大白。当张帅看了自己的妈妈写给安慧法官的那封信以后,深受感动,他觉得对不起妈妈,更对不起安慧法官。于是张帅他决定不辞而别,回到家乡,守候他的妈妈。安慧法官知道后,立刻跑到火车站,还站在货架上了,张帅在火车里看到了这一切后,多么想对安慧法官叫一声妈妈呀,可是已经太迟了。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不可以带有色眼镜来待人,可能从前真的做错了,但他改正回来,还是一个好人.我们要给他们多点关心和信赖,让他们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商人妇读后感


【篇一:商人妇读后感】

作者许地山在一列火车中,偶然的一次机会,认识了一位印度装束,命运悲惨的女人惜官。

惜官的丈夫是个商人,但因为赌博,输掉了所有家产。他的妻子一直帮他重振家业,但因为赌博,所以没有人愿意把钱借给他。后来,他的妻子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去新加坡做生意。他的丈夫说:六年后如果我还没有回了,就去新加坡找我。

时光飞逝,一转眼,10年过去了,他的妻子见他还没有回来,就去新加坡找他。她到新加坡后,见他的丈夫跟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他要向丈夫讨回公道的时候,阴差阳错地被卖到了另一个男人手里,当他的第六个妻子。而她跟这个男人第三个妻子能谈得来,则跟其他四个的关系特别不融洽。在一段时间后,她离开了这个男人,独自一人生活。后来到一所学校学习,学问有了非常大的长进。后来又到一所学校当老师。

这个女人一生的起伏、忐忑的生活是我们所体会不到的,她积极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个女人靠自己微弱的力量,克服了生活中所遇到困难。

【篇二:商人妇读后感】

许地山的《商人妇》主要讲了:一位印度妇人惜官和林荫乔结了婚,但因丈夫赌钱败了家产,去新加坡做生意。惜官苦等十年,丈夫只给她回了一封信,她很担心,她就到丈夫的店去了,但丈夫新娶了一个老婆,在惜官和丈夫还有他新娶的老婆去赴宴席的时候,丈夫把她卖给了阿户耶,在阿户耶死的时候逃了出去。

惜官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生活无论有多艰难,她也不会放弃。只要有一点点希望也要坚持下去。她积极乐观坚强地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林荫乔,忘恩负义,是那么的狠心,竟把自己亲爱的妻子卖给别人,最后他也因为自己的薄情而没有人愿意和他做生意,最终破产。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能退缩,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就要坚持下去,这样再大的困难也会解决掉。

【篇三:商人妇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读了许地写的《商人妇》。这篇文章讲了作者许地山在右航认识了一位印度装束的女人惜官,惜官在右航讲书,作者认为她不是印度妇女,惜官给作者讲了自己十六岁嫁给了林荫乔为妻,丈夫对她说:我要去新加坡,如果五六年我不回来,你在新加坡找我。她去了后不但没有和丈夫团聚,而且被自己被丈夫卖了,变成印度妇女。

惜官是一个勇敢的女人,她的传奇经历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够勇敢一定会出现奇迹的。我们要向她学习,从小要有勇敢的精神,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使自己能够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惜官的遭遇让我想起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说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好像没有希望时,只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就会出现新的契机。

【篇四:商人妇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商人妇》这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讲述的是她坎坷的人生遭遇和不幸,及她对命运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文中的惜官命运实在太苦了;她的前夫不仁不义,太狠心了,他们毕竟都做了很多年的夫妻,感情又不错,他怎么能一出去挣钱就不要自己的妻子了?真是不可理喻。妻子去找他,她竟然问他的妻子:惜官,你要来的时候,为什么不预先通知我一声?是谁叫你来的?你说他说的这叫什么话?真是忘恩负义的家伙,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七八天,他竟然把他自己的妻子卖给了别人当夫人,你说他还是个人吗?简直就是一个畜生,禽兽不如的东西,唉,惜官的命可真苦啊。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惜官的命运非常同情,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是一个爱学习,很有责任心的女人,我相信她会越来越幸福的。

《货币商人》读后感


《货币商人》读后感

近日,读了夏书记推荐的《货币商人》一书。作者张衢是一位具有丰富金融从业经验的银行高管,他从履职为商之道,洞察银行之长,纵横管理之术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成为一名成功的银行行长。不同于其他管理书籍,该书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也没有大量的呆板的数据罗列,而是将作者本人三十余年银行职业生涯中的成败得失,以高度概括提炼的方式,辅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行长履职七件事、银行家四懂、货币商人的DNA、管理心得与要领等等,大到经济金融形势、银行功能地位,小到如何汇报工作、与客户沟通,一一呈现。读起来,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却发人深省,没有工具书式的沉重,却让人如入宝山,没有小说式的天马行空,却处处引人入胜。特别是对我们银行管理人员来说,更是别有滋味,既有果然如此、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书中得到印证的会心一笑,又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后的相见恨晚。读书的同时经常联想到本人的工作,对书中的几处感触颇深:

一、管理,从熟悉了解员工开始

《货币商人》开篇行长履职七件事中第一件就是人事;领导艺术的舞台。其中提到了管人是管理的基本功,管人是最重要的防控和保护手段,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式管理的灵魂,是金融工作的生命线。而管人首先要了解人,尤其是要记住你的部下,记住他,证明你了解他、认可他,他才有感恩之心,这和夏书记刚来深圳分行提出支行纪委书记要了解每个员工的要求不谋而合。夏书记认为认识了解每个员工能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员工的荣誉感,自己的名字被领导记住,自己的情况领导都很熟悉,对普通员工来说是一种鼓舞;另一方面,震慑住有不良心思的员工,自己的名字被领导惦记着,会有时刻被关注的感觉,在触碰任何红线前都要掂量掂量。夏书记还提到纪检监察工作要做到有板有眼、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血有肉,隐含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员工、熟悉所在机构的状况,既能走到员工中去,和员工打成一片,起到拢人的效果,又能站在集体的高度,发现个体差异,实现防人的目的,否则只能刻板的照章办事,谈何血肉声色?对一个两、三百人的支行来说,要熟悉了解每个员工只是时间问题,可选的路径很多,夏书记要求的出入境谈话教育、三线走基层,以及纪委书记谈心谈话制度要求等,只要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日积月累总会见到成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员工的熟悉了解程度日益增加,对整个支行的业务运行、风险状况的熟悉程度也会随之增加,事务处理上也就越来越得心应手。目前遇到本行的员工,大部分能在心里描个基本的画像,算是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看过此书后,对如何了解人、如何管好人,如何心中有员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在以后的管理中会更加顺畅。

二、案防,银行经营的底线

书中驳斥了这样一种观点:一流的行长关注客户,围着客户转,指望大发展;二流的行长关注业务,围着指标转,指望好业绩;三流的行长关注平安,围着安全转,指望不出事。其实,这三个方面都属于经营的内涵,在三个层次中,安全是底线,指标是任务,而客户是基础。只分层次,难分轻重,缺一不可,优秀的银行管理人一定是三方面一起抓的。这样的观点之所以存在,往往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指标、客户的压力是时刻能感受到的,而案防的压力在不出事的时候很难有直观的感受,而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直接的效果产出,所以容易被忽视。庆幸的是,农行无论是从总行来看,还是在分、支行,对案防工作的重视都是前所未有的。从总行的四箭齐发,到分行许行长提出的直接出手、严厉打击,三道防线、责任连坐,教育引导、仁至义尽及夏书记的纪检时间、狠抓出入境管理,再到各支行形式多样的案防手段,无不彰显着农行人向风险宣战、向案件宣战的精神和勇气。

书中提到,案件是经营的毒瘤或垃圾,如幽灵般防不胜防,似乎命运在天。但从哲学观剖析,发案看似偶然,实为必然。每每发生重大案件都与一连串管理疏漏联系在一起,因果清晰且总有潜伏期。对我们来说,如何避免发案乃至控制违规问题,首要的是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将违规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通过咬耳扯袖、红红脸、出出汗的方式,遏制住绝大多数的风险苗头;其次用好三线一网格,我们容易把他人看得善良,总把管理当作万能,而我的合规我负责,他人合规我有责、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可以叫醒更多人张开眼睛留意观察,消除监督的盲区和死角,互相之间多提个醒,加强了防范;再次是加强双线管理,风险防范关口要前移,确保各项制度贯彻落实到各专业、各管理层、各个岗位;最后是落实好纪检时间制度,通过在重要会议上留出一定时间进行纪律告示、风险提示、案件警示三个层面宣传教育,将涵盖各条线、各层级的制度要求、风险状况揭示出来,使合规经营理念入脑入心。

大到案件,小到风险隐患都需要管理。书中在此处提到一个案例,某分行发生一起案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照本宣科式、银行面临损失,一种是灵活处理、银行追回损失,该如何选择,其实很好判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选择,虽然没有到案件这么严重的程度,但在选择时利弊也不那么容易权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对相关的人和事该如何处理?印证案例,我们选择的依据是管理的目标,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那么选择哪条道路也就很清晰了。延伸到我们的执纪问责工作,在目标管理的前提下,就不是单纯的追究责任处理人,通过处理一个,达到教育一片的效果才是应有之义。

三、专业,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前提

银行家要四懂:懂经济、懂货币、懂服务、懂经营,其实说的就是具备专业水平,不光是银行家,任何银行管理人员,都需要熟悉业务,成为行业领域内的专家。但凡业务不熟、不精的行长常受制于人,管不细、管不专、管不到点上。这话同样适用于银行其他管理人员。防案控险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目标所在,要实现的前提是熟悉全行的风险状况,这就需要对各条线、各业务的运行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书中提到,经营银行是一门大学问,厚重、深邃又复杂。但观其构成,最浅层的是业务与方法,其次才是触及银行的经营方式。可见熟悉了解业务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掌握基本流程和作业细节,才能在监督预防工作中设好关卡、有的放矢;只有密切关注上级行要求及形势变化、紧跟市场步伐,才能使执纪尺度不偏离事物发展的大方向;只有看透业务本质,摸清业务背后的制度缺陷或管理漏洞,才能有效问责、精准问责。如何提高纪委书记的专业水平,分行也在不断尝试,加大纪委书记与业务条线的交叉任职与交流力度,夏书记提出的请业务条线、行外专家给纪委书记培训,以及要求纪委书记相互授课、多读书等。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唯有学习是精神伴侣,它牵手你进步,不在于是否超越别人,要在乎能否跟上不掉队。

读后感《《商人与法官》读后感2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农夫与蛇读后感2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