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繁星有感500字

读繁星有感500字

读《站起来》有感5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读《站起来》有感500字,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今天,我读了一篇很有意义的故事,它的名字叫:《站起来》也许,这个名字听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但它的内容会给人很大的启发!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三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三个月来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下。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了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样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男子气概啊!”

我觉得文中的孩子很有男子气概,虽然被打倒了,但仍然要站起来!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同时,我要和男孩的父亲说:“看胜负不能光看表面!,要看他的勇气和毅力,只要你能一次次地站起来,不被困难所打倒,即使输了,也是光荣的,因为你战胜了困难!

其实,这就像龟兔赛跑,虽然兔子跑得快,但是因为乌龟的毅力,最后胜利的还是乌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让自己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有感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可在5岁那年,灾难降临在张海迪身上。她患了重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看到这里,我真为张海迪而感到悲哀:她才5岁,就成了高位截瘫病人。以后,她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可张海迪并不这么想,她只是更加珍惜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

我很欣赏她日记中的一段话:“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像一颗流星,我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张海迪随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她看见当地群众缺少医药带来的痛苦,她就学习医术,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体温表、听诊器、药物、人体模型等。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扎针,体会针感。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困难,掌握了医术。张海迪真是处处为民众着想,不顾一切,只要自己能做得到。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人生信念。

《站起来》读后感1500字


在海林高级中学迎来了第一个寒假,学校领导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好地利用假期时间充电,在假期布置了阅读和书写的任务,阅读的内容是马文仲先生的《站起来》这本书。

《站起来》这本书是讲述一位乡村教师的经历,刚开始看时并没有引起浓厚的兴趣,只是偶尔才想起来翻翻看看。但是当我读完马先生的生活环境那一章节后,我便不可自拔的被这本书所吸引,书后面的内容仅用三天就读完了。读完这本书后,感受颇多,内心也有很多想法,有对自己生活的启迪,也有对教育方面的设想。

马文仲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经常食不果腹,父母辛勤劳作去养活三个孩子,生活的重担让这个家庭快要喘不过气来。小学时又因为母亲的遗传罹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自从得了这个病之后马文仲不仅因肌肉萎缩受到身体上的摧残还要饱受来自他人的不公平待遇,在这种双重压迫下,马文仲不仅没有就此走向人生低谷反而愈挫愈勇,最终绽放璀璨夺目的光彩。

其实我的家庭也是从贫苦过来的。我出生在农村家庭,父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经常是我已经入睡了,父母才从地里回来,等我早上醒了的时候,他们又去地里干活了。家里还有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弟弟。记忆中,我们总是打架,等父母回家后再判官司,辛苦了一天的父母无心去看谁对谁错,往往就是两个都挨揍。上学以后,我开始渐渐学习规矩,好在学习还不错,父母不用操心,也渐渐懂得父母生活的不易。我的妈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虽然是初中学历,却在我的学习生涯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默默而又有力的支持着我,就像马先生的父亲一样。

而我和马文仲一样,从小有一颗教师梦。通过考核后,我终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起初的工作经历与马先生十分相似,初到第一所学校,看到一个班级只有十三名孩子,而且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我是震惊的。我教了一年多,我发现他们是那么可爱,每个孩子都带着那份朴实劲儿,他们知道我是真心为他们好,这让我十分欣慰。看着书中马先生描述的学生情况仿佛就在我眼前,亲切感油然而生。

现在,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教师。我发现,这条路那么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在《站起来》这本书上,我不仅有生活上的感悟,还有对教学的一些想法。

第一,教师需要不断学习。

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去听资深教师的课的必要性,而且还需要听其他老师的课,从各个老师身上找优点,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二,溺爱和放纵会毁掉一个孩子。

在书中,马老师对于两名女学生束手无策,这个例子让我认识到:溺爱和放纵会毁掉一个孩子。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有差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与态度却要一视同仁。千万不能搞特殊化,让学生产生放纵心理。而且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教师威严,逐渐形成班级管理制度。要让教师的形象刚柔并济。既让学生愿意与你拉近距离,分享秘密,又让学生敬畏你,树立好教师榜样。正如书中说的要讲究策略,要刚柔并济,不能失去原则。

第三,给学生一面镜子。

自己的缺点,往往自己察觉不到。如果孩子有问题别人却不愿意指出来,那么他永远也不知道,所以要给孩子一面镜子。明镜所以照形,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才会越来越进步。

第四,热爱是教学的动力。

因为热爱,所以甘之如饴。马文仲先生的教学就是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我相信哪怕是只有一个孩子,他都会使出自己所有力量去教学。对于教学,必须使出百分之二百的热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有趣的课堂。这种热爱并不是一时的,而是要伴随所有教学生涯。

马先生的人生经历让我想起一句话:在最平凡的岗位做着最不平凡的事。他用最朴实的经历,让我们见识到一位老师的伟大之处。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办学,是忍受身体疼痛不堪去教学,是一心一意扎根教育事业,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他是我的榜样,希望我能够踩着马先生的脚印脚踏实地的走出自己教学之路。理想在此,榜样在前,怀揣美好,大步向前!

读《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有感500字


暑假里,我细细品读了《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这本书,我不禁被毛泽东怔住了。

毛泽东出生于一个并不贫穷的家庭,他虽然是长子,但从没当过一天“少爷”,从6岁开始,就和大人一起下田劳动了,然而,他做得最多的是——放牛。

每次放牛,大家总和毛泽东在一起,因为他点子多。以前,伙伴们放牛,只顾着自己玩,去摘野果,捡鸟蛋,牛就跑到田里,吃人家的庄稼。有时他们又把牛拴在树下,为此,牛吃不饱,他们也少不了一顿打。毛泽东出主意,大家分三组,一组摘野果,一组割草,一组放牛,等前两组回来,再把牛栓在一起,吃割好的草,小伙伴们便可以吃野果,玩游戏了。这主意多棒!

你看毛泽东小时候这么聪明,长大了更是了不得。有一次在直罗镇打仗,毛泽东看了看地形,直罗镇位于葫芦河南岸,东北有土山,中间是河谷,一条从西而来的小路穿镇而过,这路上不能开车,步兵和驮马也只能艰难地行走。他立马想到了一个战计,他让军队包围直罗镇,形成一个“口袋”,等敌人一进来,他们就堵住去路,围攻敌人,这一战大胜,俘敌5300余人,缴枪3500余枝。你说,毛泽东神不神?

毛泽东遇到困难会巧用方法解决问题,我也会!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应用题:三只小猫去钓鱼,它们共钓到36条鱼,其中黑猫和花猫钓到的鱼的条数是白猫钓到的鱼的条数的5倍,花猫钓到的鱼比另外两只猫的鱼的条数的2倍少9条,黑猫钓到( )条?我把这题读了好几遍,可仍然没理清头绪,不知从哪 “下手”。无奈,我翻开数学书,希望能得到些许启发。忽然,大大的四个字闯入了我的视线:画线段图。我豁然开朗:“对,画图。”于是,我制了一幅线段图。一看就清楚多了,根据图一,可知白猫钓的是1份,一共有5+1=6(份),一起钓了36条,那么白猫钓到了36÷6=6(条)鱼,第二幅图则把黑猫和白猫共钓的鱼看作1份,花猫有2份少9条,也就是说,36条再加上9条,就能分成1+2=3(份),每份是黑白两猫共钓的鱼数,如果再减去白猫钓的6条,那就是黑猫钓的了,由此得出算式:36+9=45(条) 1+2=3(份) 45÷3=15(条)15-6=9(条)画图的方法正好用!

看来,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毛泽东,巧用方法,解决问题!

读《站起来比倒下只需多一次》有感


读后感作文:失败的隔壁住着成功读《站起来比倒下只需多一次》有感
每个人往往都具有失败和成功的一面,但是失败了不要灰心,成功了不要骄傲,这样才能使人离你更近。
《站起来比倒下只需多一次》主要讲了美国速滑运动员简森在1988年首次参加了冬奥会,他在报名参加500米、1000米的速滑比赛上都具有夺冠的实力。比赛的几天前,他的妹妹因为身患白血病去世了。他很难过,带着悲痛来到了500米的速滑比赛赛场上,才走一步,就重重地滑倒在地,退出了比赛。然后带着遗憾向1000米速滑发起了冲击,跑了两圈后,把敌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是正要到终点的时候,没想到又摔了一跤,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在后来的比赛上,他经历了许多的磨难,摔了许多次跤,还有许多人嘲笑他,但是简森没有放弃,在挪威举行的1000米速滑比赛上,打破了世界纪录,获得了吗唯一一枚奥运会金牌。
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要抱怨这抱怨那,也不要怨天尤人,看着别人成功,而是通过自己努力奔波,不怕艰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不去做到最好,哪里敢言回报?当我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时,用坚定的新年作为支撑,屡次倒下又屡次站了起来,记住,站立只比倒下多一次。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学轮滑的走步,绕了公园一圈后,我又回到了起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学滑步了,就练了起来,我先滑了几下,轻轻地摔了一跤,又滑了几下,重重地摔了两跤,心想:这怎么这么难呢,我可怜的小屁股啊!爸爸好像知道了我的心思,连忙鼓励了我,说:天郁,你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俗话说的好,失败乃成功之母。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马上鼓起了勇气,开始大胆地迈出每一步,渐渐得我学会了,还喘着气微笑着。这使我明白了只要你冲破重重障碍,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让我们一起来创造奇迹吧!成功处处在你身边!

在困难面前站起来——读《七天》有感


在困难面前站起来——读《七天》有感

《七天》是马来西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友彬的长篇小说。最近,我阅读了它。
《七天》这本书以七天为时间表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主人公白荷,晓玲,健云,君顺,所乘坐的一辆校车掉入了地洞。起初他们都一筹莫展,但在健云与司机欧叔的鼓励下,他们开始努力地寻找出路。欧叔在第二天便离开了他们。第三天他们找到了出路,准备出洞。但白荷为了照顾生病的君顺,留在了洞中。在找到一个小村落后,健云因为担心而返回了地洞。晓玲则与村民来到了别的村子里,并和妈妈取得了联系。妈妈找来了记者,在晓玲的回忆下,记者们救出了所有人。一个故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虽说故事已经结束,但我的心依然无法平静。故事的跌宕起伏让我时而兴奋不已,时而悲痛万分,时而激动,时而感动······抑制住情绪,我开始思索他们共闯难关的方法。因为他们彼此信任,相信同伴在找到救援后会来救自己;因为他们互相关心,即使自己很饿也要与大家分享食物;因为他们勇敢坚强,不管怎样都不绝望······
看着他们我想起了一个人。在她小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猩红热夺去了她的听觉,视觉。使她成为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残疾人。但面对如此不公的命运,她选择了挑战而不是逃避。在她不断地拼搏下,命运屈服了。她拥有了超乎常人的成就。她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全世界的人民为她喝彩。她,就是海伦·凯勒。
那么大的困难他们都能克服,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吗?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不能一味退缩,逃避,而是因该勇敢的,积极的努力的克服它,让它成为磨练和经验,让自己得到成长。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站起来》有感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繁星有感5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