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

四大名著是我们华人的骄傲,是我国的文化宝藏,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看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却没有在看中思考过什么,读名著是个人积极主动地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扩宽自己的视野。我们在读完其中一本名著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将会更加记忆深刻。那么,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第1篇】

在谈笑中闪现 在书籍中永恒 ——《三国演义》

触摸着那粗糙的纸张,心情激荡。不止一次地幻想,那金戈铁马的风云,热血沸腾的战争,以及那运筹帷幄的谋策。我望着,望着这本小说,再一次进入这跨越千年的时空……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容主要是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使天下蠢蠢欲动,十常侍之乱开启了乱世的序章,董卓残暴荒淫,十八路诸侯共战董卓。后天下战乱不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曹操奠基了北方霸主。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攻占巴蜀;孙家三父子在江东割据。赤壁之战后,天下形成以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局势,战争依旧不断。诸葛亮五次北伐,皆为失败之局,最后在五丈原病逝。司马师篡夺魏权,以晋代之,司马炎统一全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作者罗贯中虽然写得是历史,但小说为其主要内容类型,故事曲折离奇,悬念重重连环,尤其是人物细节的描写,更令人赞叹不绝。小说塑造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在这个战乱时空中,大放异彩。

义薄云天的美髯公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后,马上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玄德的身边;还有多疑心黑的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一生的格言,他有雄才大略,他有识人之明,他有军事才能,在乱世中闯下了一番事业……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在三国之中,备受关注。

其实,这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那神机妙算的谋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挥扇间,千万人不战而退。在这个时势造英雄的年代,人才辈出,谋士如云,皆能使战争发生转变,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谋士,在我看来,不是世人传颂的诸葛亮,不是坚忍狼顾的司马懿,不是早终的智者郭嘉,不是俊秀的大都督周瑜,也不是后起之秀的邓艾,而是毒士贾诩。在乱世之中,最首要的事情就是要保住性命,然后是才能,而贾诩深喑此道,先后跟过董卓、李傕和郭汜、张绣、曹操、曹丕几代人,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兴盛和另一时代的初端,其能力也是属于一流,被后人称为毒士,是因其计谋高超,做事只为生存且毒辣。当然,因为这样被后人诟病。不过最后还是得以善终。而其他的谋士,都不曾做到像贾诩这样,跟随几个诸侯,经历几十年,却得以善终。所以,我认为在这个乱世之中,最成功的人还是贾诩。任时代英雄辈出,我自安身笑看天下。这是贾诩的人生格言。

晋统一三国之时,代表这个灿烂的时代告终了。曾经的辉煌,曾经的战斗,曾经的英雄,都在滚滚东逝的江水中湮没,泛起一丝浪花。唯有在谈笑中闪现,在书籍中得到永恒。

【第2篇】

打开诚信的大门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我从诚信忠义的角度,说说我眼中的几许三国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三国演义中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争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李傕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魏吴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最后来说说刘备。当时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援军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东屯齐。

兴平元年,曹操借口为父报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刘备以本部千余人从田楷往救之,虽然没能击退曹操,但是恰好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使屯于小沛。

这些人物和国家的经历遭遇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要有诚信。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得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hdh765.coM更多四大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暑假里,我看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那里面描写的一些气势磅礴的场景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这些场景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温酒斩华雄了。

以袁绍作为盟主的十八路诸候云集说是讨伐董卓,其实暗中比拼的的是兵强将广,身世显赫,谁不是心怀鬼胎,想乱世称雄?只有刘、关、张三人三骑,竟也赶来会盟,他们凭的是一腔忠肝义胆。在一帮庸碌之徒眼里,当然是看不上这势单力薄的区区无名之辈的,只有曹操对他们另眼相看。

英雄不问出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蹓蹓。果然,在众诸候被董卓的先锋华雄的气势所吓倒,一个个惊恐慌乱、手足无措之际,关羽这个籍籍无名的马弓手提刀请战,众人不禁瞠目结舌,不以为然;袁绍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叹服,倒了一杯热酒给关羽,意在为其壮胆,关羽轻轻一笑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果然,艺高胆大的关羽,稍后即提着华雄的脑袋走进中军帐来将那头掷在各路诸候的脚下,而那杯酒依然还是热的。

只见曹操拿起一杯酒递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放下,某去便来。说完便离开军营,才过一刻,便闻鼓声大震,只见关公提了华雄的头来到营中。其酒尚温。我们的古典文言文文字简洁,但是一样描绘的形象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中,我们文字真是魅力无穷。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作文1000字


【第1篇】

读了《三国演义》,我印象最深的是诸葛亮。

我还记得,当我看到诸葛亮,他的智慧如此,满心都被他牵引。那时,我只敬佩他的聪慧过人。但是,当我看到他明知凶险还去东吴;看到他在刘备死后,依旧忠心辅佐刘禅;看到他为了蜀国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直到最后病劳而死时,我是震撼的:一个人怎么可以把他的一生都交付给一个小小的蜀国?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忠的体现。但是,我觉得他的行为已远远超出了忠的范围,他就像是在拿生命在效忠,把忠融入了骨血,这是一种大爱,对国的爱,因爱而忠,永远也不会变质。这种精神将作为一种新的魂魄,永不流散。

我最心酸的一个片段是诸葛亮答应刘备下山。还记得那会,诸葛亮与刘备一同吃过在山上的最后一餐。临走时,诸葛亮对他的仆人说:“你在山上好好耕作,莫要荒废了田地,等我助刘皇叔稳坐江山,再归来此处。”他说的是那么自信,难道他就压根没想过,假如他回不来了呢?特别是已知道他的结局,再看回他的这番话,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凉啊!

古往今来,忠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魂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懂得国旗的含义,更不曾理解何谓民族精神,后来便渐渐读懂了一些。第一次站在国旗下,进行升旗仪式,老师教我们如何敬礼。那时,我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一对对新奇的眼睛,齐齐抬起的小小的脑袋,都在仰望着那面在国歌中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到了加入少先队的年纪,那时也是站在国旗下,全场肃穆,只剩下那声声宣誓,那小小的心,已在这庄严的环境中,变得沉重。懵懂的我们仰望着国旗,也许,在那时便有一种叫忠的种子,悄然种在我们小小的心田。

小的时候,有一位远亲叔叔,大学毕业后进了部队参军。他说:“与其去做清闲的职务,还不如去当兵,还能为国效力。”他去了新疆。看大家为他送行,我很好奇,当兵是去做什么的?后来啊,我才知道,有一些人,他们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去边疆守卫国土。他们是祖国忠实的士兵,他们就像祖国坚固的铠甲,稳稳护住祖国边疆。

记忆中还记得有一张照片:一位救灾人员全身脏乱地坐在一块钢筋水泥石板上,手里还捧着一份没吃完的盒饭,头上依旧戴着那顶安全帽,可此时那位救灾人员已经靠在那里睡着了。他是多么劳累,他是多么可敬。这是一张在网上疯传的照片,照片上的男子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已经几十个小时没有休息过了。该男子的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去吧,儿子,国家需要你,有了国家,才有大家。”是的,好一句:有了国家,才有大家。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儿子?他们同为国家公民,却深深懂得爱国之道,并用实际行动诠释出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忠诚?他们爱这个国家,所以忠于这个国家。

从一本《三国演义》,我读到了一位大军师的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忠,竟令人敬佩得五体投地。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民族之本质。

【第2篇】

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个寒假,我再次捧起这本书,重温古典名著的魅力。

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最崇拜的便是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了。他的英雄事迹有很多,无一不让人佩服或赞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关羽“水淹七军”和“刮骨疗伤”这两件事了。

关羽“水淹七军”一文中,他深思熟虑,诱敌深入,利用有利地形,大败曹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勇有谋、卓尔不群的武圣。在生活中,“勇气”固然重要,但是有勇无谋,那是蛮干。只有像关羽这样有勇有谋方能成大事。

关羽“水淹七军”体现出了他的智勇双全,而“刮骨疗伤”则体现出关羽惊人的毅力,这种毅力源于他那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关羽中了毒箭后,华佗要用刀刮他右臂骨上的箭毒,而在当时还没有麻药,尽管如此,在刮骨过程中,关羽还一边和张良下着棋,一边喝酒吃肉,谈笑风生。鲜血整整流了一盆,一旁的将士看了,无一不心惊胆战,连华佗也佩服起关羽的勇气来。这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才能使关羽对这刻骨铭心的巨大疼痛视若等闲啊?

看到这,我对自己前几天那次小手术也不禁有些小得意。我的眼睑上长了一个小囊肿,需要动个小手术。刚一放寒假,妈妈便带我来到了浙一医院的眼科。手术开始前,医生一看要动眼部手术的我那么小,似乎也有些不放心。医生很郑重地让我坐在她对面,严肃地对我说:“待会手术呢肯定会有点疼的,但是你这个手术呢肯定是要做的,所以待会在手术过程中你可以哭,可以叫,但头绝对不能动,如果头动了,我的刀片一不小心划到你的眼球那就糟了。记住了吗?”

我也很严肃地点了点头,便躺到手术台上闭上了眼睛。医生先往我眼里滴了几滴眼药水消毒,接着用手指揪起我的眼皮,然后把一个金属圆环从我的眼皮下塞进了我的眼睑,又用螺丝在我的眼皮上固定住金属圆环。固定好后便把我的上眼皮内侧整个翻了出来。我感觉到医生用刀片在我的囊肿处划了一道口子,然后用一个小钩子从刀口处伸进我的眼皮中间掏啊掏。

天哪,这哪是一点疼啊!我咬紧牙关,双手紧抓妈妈的手。我疼得发抖,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妈妈的手也在抖。我也能感觉到我额头上已开始冒冷汗了,但我牢记医生的话,头始终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一动也没动,甚至没哭也没叫。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鼓励自己:忍住,忍住!医生也在不住地为我打气:“坚持一下,一下就好了;坚持一下,一下就好了。”手术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可我却觉得像是过了几个世纪那么漫长。

医生终于掏干净了我囊肿处的脓水,做完手术的那一刻,我无声地泪如泉涌,完全不受控制。我虽然仍然闭着眼,心里还是觉得快十二岁的男子汉掉泪挺丢人的。正不安中,只听医生在对妈妈说:“不愧是小男子汉,真是勇敢!这个手术,很多大人做到一半都疼得忍不住要大叫的……真是勇敢!”听到医生的话,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骄傲,刚才还在剧痛的眼睛仿佛立刻减轻了几分疼痛。

手术那天我没有想得太多,现在重读“关羽刮骨疗伤”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精神力量真是不可小觑。有时,强大的精神力量真能产生奇迹。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400字:读《三国演义》有感


今天我成功读完了《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因为自从买上了《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后,一直还没有来得及细读,幸好有了这个很长的假期,才让我品读一番。

故事主要从黄巾起义开始,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三国演义里面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

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他也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人称卧龙先生。他拥有治国治军的才能,汇聚了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助,他向刘备提出了连吴抗朝,据有晋益,三分天下的策略。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去世于北伐五义园。他借东风,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蘘杀魏延。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三国演义》真是让我开了眼界那。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