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作文读后感观后感

作文读后感观后感

读后感大全:《百团大战》观后感——“百团抗战,荡气回肠”。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读后感大全:《百团大战》观后感——“百团抗战,荡气回肠””,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校同学共同观看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牵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时中国的大胆出手,也影响到其它国家开始勇于在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强势出击,正面对战。

战争虽然冷血残酷,但却演绎了感动的故事。战争途中,八路军向日军重要的中转站娘子关火车站发起正面攻击。八路军虽然没有日军那精良的武器,却靠着对敌人的怒火和一腔热血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杀敌无数。不料,狡猾的日军搬来了救兵,背后偷袭八路军。虽然这时八路军处于劣势,可依旧不屈不挠。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让火车撞上救兵的坦克才能获胜。但火车和坦克的轨道不同,只有变道器扳到另一边,才能使轨道统一,正面相撞!战士们都毫不犹豫的冲向变道器,可扳动它又何来那么容易,所有日军把枪口都对准了变道器,上来一个就杀掉一个。不久,英雄的尸体围满了变道器,数不胜数。可还是没有将轨道统一。知道最后关头:火车和日军坦克只有一尺之差时,一位红军战士直冲变道器,还是无情的被枪打了好几个孔,他没有倒下,而是扳动了变道器。那一刻那位战士仿佛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砰地一声,日军的火车爆炸了,娘子关战争胜利了!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使我难以忘怀,那就是在传递团旗的时候,彭德怀告诉拿旗的小战士: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这面旗不只是一面队旗,更是队魂!在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百团大战已经也不只是历史上的一场战争,更是一种流传千古的百团魂!百团魂是老战士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热血奋斗的革命精神。

也正是这种精神才取得了胜利,才有现在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

让我们新一代龙的传人传承革命先辈的百团魂,为国家献一份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百团大战》观后感(读后感大全)


今日有幸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战争场面气势磅礴,震撼了我。这部电影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我热血沸腾。

这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绝对是整个故事不断的大场面,这部电影的战争体量应当说是国内战争故事之最,从头到尾都充满各种大场面,全景战争激战画面,日寇三光运动的惨烈特写,日机轰炸阵地的狠毒与毁灭性,短兵相接的激烈交锋,高地攻坚战的残酷惨烈,都淋离尽致的地全景展现。许多视角也是比较独特的,比如战场的广角度俯拍,比如从日机飞行员的视角观察投弹前的战场,与冯小刚的《1942》的空中轰炸桥段有类似之处。《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百团大战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紧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很多抗日雷剧演的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蹉,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的冰冷与残酷。

浩浩中华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来,祖国经历了多少沧桑谁知道!掀开累累发黄的史册,我一眼就看到了日本鬼那一幅幅丑恶的嘴脸,他们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可谓是无恶不作呀!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忘记,因为这是血,这更是仇,让我们把它们化作前进的动力吧!现如今,中国已今非昔比了,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中国在腾飞,沉睡了百年的东方“雄狮”已昂首在世界之巅,看!那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呀!

既然有这么多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完成它,我们何不抓住美好的时光,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成功之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初开的鲜花,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

百团大战观后感600字


【第1篇】

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局(公司)组织观看了抗战影片《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四○年八月二十日开始,由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出动兵力从二十余个团,战役发起第3天已发展到一百零五个团参战,在当地民兵和群众的配合下,向华北敌后主要的交通线和沿线据点发动攻击,粉碎了日军所谓的“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也是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故称此为“百团大战”。

在战争中看到了中国人民都有一种信仰,为了和平,赶走日本侵略者。军民万众一心,用“最后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的实际行动,前赴后继捍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正是这种军民一家的爱国理念和敢于亮剑民族精神。因为有他们,日本才会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才会胜利;因为有他们,人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和平已久,我们更要牢记历史,严防战争再次来临。只有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和发扬先烈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心中牢记有国才有家的理念,脚踏实地工作,从个人做起,从细节做起,才能实现单位强、企业强,才能实现强军、强国,才能实现“中国梦”。国强才能安宁,国强才能维护和平。

【第2篇】

百团大战是我军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大兵团,主动进攻为态势的战役。此次战役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但终因违背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持久战、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而备受争议,并成为指挥这场战役的最高指挥员——彭德怀元帅在文革中的罪状之一。今天,在举国庆祝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宁海强导演将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班上了大荧幕,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百团大战的战争史实。我有幸在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百团大战》,感触颇深。

影片从国军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战场殉国开始,到我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为国捐躯结束,爱国主义精神自始至终贯穿全片。该片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的历史正剧,是与美女加小鲜肉饰演的抗战神剧有着本质区别的抗战影片。

影片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在令观众震撼的同时,也将战争的残酷、惨烈及对交战双方的伤害,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并通过将娘子关铁路道岔争夺战;关家垴攻坚战等具体战役将百团大战演绎得淋漓尽致。

影片在人物刻画上也是相当不错的。陶泽如饰演的彭德怀,将一位身经百战,运筹帷幄的彭大将军刻画得入木三分。剧中彭大将军指挥若定,爱兵如子,重情重义,令敌胆寒。日军指挥官曾这样描述彭大将军“其悍似虎,其志如钢。”。剧中另一位主要人物左权将军由刘之冰饰演。左权将军是黄埔一期生,是我军高级将领中少有的科班“海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刘之冰将左权将军的儒将之风展现得近乎完美。

影片将彭德怀、左权两位性格各异的将军演绎得鲜活生动。两位将军一文一武,一粗一细,一张一弛相互之间配合得相得益彰。剧中左权将军将自己的皮带赠与彭德怀将军的桥段,更是让观众体会到两位将军之间血浓于水的战友情。只是片尾左权将军不幸殉国,让人有些伤感。我想,左权将军倘若活到建国,十大元帅的行列中肯定会有这位儒将的身影。

今天正值百团大战75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缅怀在百团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观百团大战有感


观百团大战有感

早在读书时,就听老师介绍过赫赫有名的百团大战。为了应付考试,那时只知道机械地背诵几句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只模糊的知道,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团大战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对于这场战争的精神概念却并不清晰。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忙碌,这段历史也早已淡出了我的记忆。

9月10日,在先后参观过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观看过盛大的阅兵式、参加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防知识竞赛之后,单位又组织全局职工观看了《百团大战》。淮南大通,那三条“万人坑”里的累累白骨,激励着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淮南日报》整版篇幅刊登的那70道试题则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走进影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则是日寇对手无寸铁的百姓施行杀光烧光抢光的残忍、抗日官兵浴血奋战的悲壮、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惨烈,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让人揪心、窒息,让人对战争的惨烈、战争的伤害、战争的代价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更为主要的、也更有价值的是,让人真切感受了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身上所展现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腰杆一致的民族精神,为了雪耻保家卫国,奋起拼搏杀敌。

《百团大战》里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八路军缴获了一辆装甲车,士兵问团长怎么处置它,团长说:“没有油给它喝,它只是一堆废铁,把它给炸了吧。”可见,当时中国武器装备是何等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中国被外敌侵略长达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如今,我们的祖国正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昂首阔步。9 月3日,天安门广场那场浩大的阅兵,让国人振奋,让世界瞩目。天安门广场检阅的不仅仅是是解放军新型武器和战机,还检阅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未来的信心。“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做出的宣告振聋发聩,这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和捍卫人类和平事业的坚定决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尽管已经过去了70年,但这70年里,世界并没有完全太平,日本右翼分子恶意篡改侵华历史,美国擅自干涉别国内政,经常挑起事端、中东地区战火此起彼伏……近期,从新闻上得知欧洲遭遇了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难民危机,“巴尔干线路”上的难民百态,3岁叙利亚幼童艾兰着红色t恤、蓝色短裤的小身躯溺亡在土耳其沙滩上的凄惨一幕,刺痛了全世界公众的心……由于战争,数以万计的叙利亚难民失去了家园,他们在逃亡的艰难旅程中,那无助可怜的眼神,让我更加理解了和平的珍贵,心里不由生出愿世界和平的祈愿。

“戍边卫国,腰杆一致!”、 “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八路军战士气壮山河的呐喊犹在耳边。“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只有记住历史,才能勿忘国耻、才能时刻警醒人们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珍爱和平。战士们的鲜血洒在敌人的身上浸入脚下的土地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认为,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把百团精神永远传承下去。立足岗位,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促进淮南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这就是传承百团精神的最好方式,也是和平年代对祖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前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百团大战》,看得心惊肉跳。

小日本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展开了名为“囚笼”的扫荡,他们野蛮地闯入一个小村子,村民们在日本兵的枪炮狂扫中一个个倒下。一个大院子中,有一位妈妈正在生小孩,却也不能幸免,被他们活活烧死了……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人并没有放弃一线反抗救国的希望。

自从张自忠将军逝世后,日本的“囚笼”政策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不断压缩到最后“囚笼”政策计划泡汤,八路军从二十二个团到最后的一百零五个团……这样强弱变换的场面比比皆是。正如娘子军车站火车扳手的那一幕,中国士兵前仆后继用无数个生命硬生生地扳动了火车扳手,成功地的用火车炸毁了日本人的坦克。

看着这种场面,我为自已是中国人而感到非常的自豪: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是哪个国家仅仅用了十二年时间就拥有了自己的人造卫星、氢弹和原子弹?是中国;是哪个国家被列入了世界八大强国之首?是中国;是哪个国家被印度前任总理所称赞?是中国……

中国是一首诗,我爱这首诗,我以后要奋发图强,将这首诗谱写得更加优美,更加酣畅!

百团大战观后感800字


【第1篇】

中国的近代史是令人悲愤的,那是的中国人民处于黑暗与战争当中,我们的新中国也因此诞生,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血与泪的战争,不会忘记可歌可泣的故事,不会忘记那些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的英雄儿女。在近代史之中,有一段历史,所有的中国人都会铭记。那就是抗日战争,今天,我看了《中国近代史之百团大战》之后,不禁感叹,为了不受屈辱,人民奋起拼搏,保卫祖国。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至此开始了八年的全面抗争,而百团大战就是中国抗战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再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和伪军约15万人,另有飞机150架。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46个团、第120师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在此后的五年里,我国军民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看完了电影后,我不禁热泪盈眶,我不禁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而感动,我也为人民下定决心保卫祖国而感动,为国难当头升华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我们不会,也不能忘记这些英雄先辈为保卫祖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因为忘记便意味着背叛!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在历史上书写新一页的篇章。

【第2篇】

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局(公司)组织观看了抗战影片《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四○年八月二十日开始,由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出动兵力从二十余个团,战役发起第3天已发展到一百零五个团参战,在当地民兵和群众的配合下,向华北敌后主要的交通线和沿线据点发动攻击,粉碎了日军所谓的“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也是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故称此为“百团大战”。

在战争中看到了中国人民都有一种信仰,为了和平,赶走日本侵略者。军民万众一心,用“最后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的实际行动,前赴后继捍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正是这种军民一家的爱国理念和敢于亮剑民族精神。因为有他们,日本才会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才会胜利;因为有他们,人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和平已久,我们更要牢记历史,严防战争再次来临。只有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和发扬先烈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心中牢记有国才有家的理念,脚踏实地工作,从个人做起,从细节做起,才能实现单位强、企业强,才能实现强军、强国,才能实现“中国梦”。国强才能安宁,国强才能维护和平。

【第3篇】

周末,我在家中观看了一部战争大片《百团大战》。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发自内心的感觉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部电影真实的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日本军队在华北实施“铁路为柱,公路为链,堡垒为锁”的“囚笼政策”。这次战争八路军在华北动用了三百零五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发起主动进攻。

影片中的一幕--在娘子关火车站,一辆日寇装甲车沿着铁路向八路军射击,许多战士牺牲了,为了胜利,必须让火车撞上装甲车,两车必须在同一轨道上,为抢扳道岔,经过激烈争夺,反复冲杀,多少八路军战士前赶后续英勇牺牲,最终有一名八路军战士用自己的身体压倒了扳道岔,使铁轨链接在一起,火车撞飞装甲车,消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我热泪盈眶,为了国难当头升华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我永远不能忘记英雄先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

看这血腥的战争,再看看牺牲的战士,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我最清楚的记得一句话;人在旗在,人不在旗还在。这是一句无比简单的话,但缺充分体现了将士们的爱国情感,更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电影从枣宜会战开始,中将张自忠牺牲前的那句话:“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还是走了,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明白张自忠将军为国牺牲的决心。

影片彭德怀元帅在下令攻打西营乌时,说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西营乌是个铁核桃,但我们也要啃了。”多么坚定的声音啊!这代表了中华民族坚定不屈,于日寇作战到底的决心。

在生活中“铁核桃”并不少见,往往我们就是豪不犹豫的选择了逃避。看了这部影片后,我们明白了只要坚持,“铁核桃”也是能啃掉的。

就拿一道数学题来说吧!看到一道难题我会跳过去了,但想起《百团大战》中的那句话。我鼓起勇气,向它发起“挑战”。没想不一会儿便“攻下”了这道难题。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如今这和平的年代是那些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要倍加珍惜,少年强中国强。

【第4篇】

天灰蒙蒙的,下着小雨,我校全体师生一齐乘坐公交车到广电电影院观看百团大战。

到达了电影室,三面是墙壁,一百是玻璃。我们坐在位置上,电影开始了。

唱起一首苍凉悲壮的歌,勾起了我对英烈们的敬佩。1942年5月25日,日本对我国发起战争,左权将军是其中一个团的团长,他在战争中总是身先士卒。有一天,由于团中的弹药不足,在短时间内又不能搬救兵来援。大家只能选择逃生,而左权将军为了保护大家,跑在队伍的最后面,用枪射击,当弹药没有时,他被日军用大炮轰死了。

百团大战中不仅有左权将军,还有毛泽东主席、彭德怀老总……我敬佩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欣赏左权将军的身先士卒;赞叹彭德怀老总的机智。如果没有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就没有新中国;如果没有左权将军的身先士卒,就没有那些人民的生命;如果没有彭德怀老总的机智,就没有战争的胜利。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来抵御外敌的进攻。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来捍卫祖国的神圣疆土。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勇敢、气魄、机智,继承他们的精神。不能让他们的精神从这里断开。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做祖国未来的继承人。

《百团大战》观后感350字


【第1篇】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观看了一部非常精彩的抗战电影——百团大战,这部电影讲的是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最艰难的时期,日本法西斯趁德国横扫北欧、英、美无暇东顾之际,急于征服中国,南进太平洋,对中国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进行持续轰炸、军事打压、政治诱降,抗战形式变得越来越严峻的时候。

最令我热血沸腾又一直难忘的情节是:在日军和八路军争夺关家垴的战役中,八路军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打击侵略者,英勇牺牲了,关家垴周围的几座山峰上到处都是抗日英雄们的遗体,他们的一腔热血将那片土地染成了红色,这一刻我的心情也随着抗日英烈们的倒下而起伏跌宕。随后彭德怀司令命令由县大队改编的新七团在山中挖了一条地道,并在里面装满炸药,随着几声山崩地裂的巨响,关家垴主峰上腾起朵朵冲天的火花,敌人被全部消灭了,我们胜利了!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抗日战士们为了保卫家乡,不让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国土,他们告别年迈的父母,离开家乡,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壮举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不能比拟的。

在此我要向所有的中国人呼吁:请在每一个抗战纪念日走出家门,去祭奠这些死去的英烈们,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忘记国耻!我还要向老一辈的英雄致敬,因为有了他们,才能让我们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同学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第2篇】

《百团大战》这部影片看了真是震憾人心呐!它讲述了彭德怀指挥108个团对华北地区的日军发动了一场进攻性战役,影片真实反映了中国八路军的勇猛、团结,为国家之崛起而在对抗敌人的战场上浴血奋战。

在娘子关大战中,日本人用红十字标志(红十字会的车是非武装人员的专车)蒙骗了八路军。八路军敌不过火车上机关枪的扫射,八路军意识到和日军硬拼会伤亡惨重,便想到一个办法,将计就计,开动火车,用火车头狠狠地撞击敌人的坦克,这样就大大减弱了日方的攻击力度。最让人印象深刻、永生难忘的便是对接车轨时,八路军同志们的惨烈的牺牲。八路军冒着枪淋弹雨,去拉动铁杆变换车轨,当时的场面让人禁不住哗然泪下,多少战士的躯体倒在了地上,一个倒下,另一个接着上……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个八路军战士在中了好几发子弹后,眼珠瞪得老大,但神志还是清醒的很,他拼命拉动铁杆,真到铁轨对接成功,他的身体倒在了地上,但他的手毅然紧握着铁杆……

百团大战每场战役的胜利,都是八路军们用生命和血凝成的。我们现在安逸幸福的生活,也是他们用战斗和牺牲替我们争取来的。我们要牢记血史,是他们,我们才能安享今日抗战70 周年的胜利;是他们,才有了我们今日和平安详的生活!百团大战也告诉我们,国家只有足够强大,才不会被欺。因此,我们要铭记血史,好好读书,奋发图强,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革命电影,有红军时期的《闪闪的红星》,还有内战时期的《红岩》,但是我最想看的影片就是抗日题材的《百团大战》了。今天,在社区的组织下,我和本社区的部分居民一起观看了八一电影厂拍摄的《百团大战》。

我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到了鬼子对中国百姓实行“三光政策”,感觉到自己全身都热血沸腾,恨不得穿上八路军的衣服,穿越到那个时代,投入到打鬼子的战斗中。日本鬼子对中国居民的残害,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要强大,因为软弱是要挨打的。

在这部影片中,令我最敬佩的是彭德怀元帅和刘伯承元帅,在攻打日军坚守的山头主峰时,日军火力太猛,军队伤亡很大。就在这时,刘伯承提出了一个主意,在软土那里挖一个地洞,通到敌人的炮楼下面,在地洞里放满炸药,果然顺利炸毁了主峰上的敌楼,全歼了那里的日军。共产党领导的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这一系列战役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拖延了日军南下的进程,同时也告诉了悲观派和投降派——中国军队可以战胜日本军队。

在我们看完电影后,社区的阿姨给我们讲现在是和平时代,我们的国旗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象征着无数的先烈用鲜血染上去的。在这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百团大战》这部电影让我们回顾了当年的历史,了解到了这个抗日史上的伟大战役。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要在这幸福和平的时代里,好好学习,才可以对得起无数死去的先烈们。

《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


【第1篇】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百团大战》这部电影。可恨的日本兵他们无恶不做,把村子里的粮食抢光,杀了很多的老百姓,大将军彭德怀没有袖手旁观,当他争得了毛主席的同意后,率兵发起了攻击,战斗非常激烈,战士们英勇抗击,坚守六昼夜,歼敌将近五百人,保证了战斗的顺利进行。经过日夜连续不断地和敌人战斗,终于打赢了日本军队,通信员发现本来有二十二个团,现在有一百零二个团,彭德怀说:“只要军民一心,我们一定会打胜仗,这个战斗就叫百团大战吧”。

在看过《百团大战》以后,让我产生了很大的感触,为什么八路军能舍弃自己的生命呢 ? 是什么让他们为了取得胜利而不顾一切 ? 虽然他们最后还是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但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每一中国人的心中。人终有一死, “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第2篇】

在星期二的时候,我们在第三节课和第四节课观看了《百团大战》,电影主要演了:残忍的日本人在一个村子里强行抢夺人们的粮食,放火烧别人的房子,杀那些无辜又可怜的人们……几乎是无恶不作,当彭德怀他们赶到的时候,看到了原本热闹和谐的村子已变得荒芜人烟。

八路军决定攻打日本人武器的主要来源——娘子关,战争开始了,日军知道后速派日兵前往支援,这是原本顺利的计划被打破,就在这千钧一发只是,有人想到了一个办法。最终,在八路军的努力下攻破了娘子关,还击毁了日本主要的大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一次,八路军要销毁日本人的主要核心,所以有和他们产生了一次巨大的大战,虽然,在这次大战中你,牺牲了许多为这次计划作出巨大奉献的人,但是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还是获得了成功,消灭了许多日本人。

看了这部励志的电影,我深深的被八路军的勇气和智慧给折服,也被他们舍己为人、团结一致、坚持要做的事情从不肯轻而易举放弃的问伟大精神敬佩。

相信《读后感大全:《百团大战》观后感——“百团抗战,荡气回肠”》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作文读后感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