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蚂蚁象读后感400字

蚂蚁象读后感400字

名著读后感:读《蚂蚁王国真相》有感。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著读后感:读《蚂蚁王国真相》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蚂蚁王国真相》,读了这本书,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讲述的是两足怪人类应威胁了蚂蚁的生存,一只名叫笨蛋的蚂蚁用他老师猫博士的秘密武器分染酶让大量及他们全家都病死了,全世界都爆发了相当严重级致命的瘟疫。可是也没想到这次瘟疫爆发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大量残害蚂蚁!

大量的儿子小量不小心把一块肉扔到了院子里的青石板上,引的一群蚂蚁围了上来,齐心协力搬运这块肉。蚂蚁们分工明确:拉得拉,推得推。一点一点的向前走,后来又围了一圈蚂蚁,它们搬运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可是没过多久,这些蚂蚁被大量发现了,大量便拿着装满热水的热水壶去消灭蚂蚁。他拿起热水壶往青石板盘的缝隙里倒开水,蚂蚁们惨遭厄运,他们的身体被碾碎,他们的身体支离破碎,血肉模糊。看着这场景,海边开会的蚂蚁露出震惊的眼神;蚂蚁工人们在电视旁吃惊的眼神;蚂蚁总统的孩子们恐惧的眼神;指挥中心蚂蚁们愤怒的眼神那次灾难后的蚂蚁们哭泣着所有蚂蚁都在极度的悲伤之中。笨蛋愤怒,憎恨的想起了报仇,才会有他后来的举动,而笨蛋的老师猫博士则用他的心胸宽容了两足怪拯救了他们,从此人类和蚂蚁和平的生存了下来。

读了这本书,我深有感触,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蚂蚁,你愿意被人弄死吗?蚂蚁在渺小,但他也是生命啊!以后我们要保护环境给所有生命一个适合他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再说了,这样做其实也是给我们创造生存的机会,如果环境被破坏,天天都会有自然灾害,这样我们也活不了!

也许,人类世界以外真的存在着一个神秘的蚂蚁王国。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就算是再渺小的蚂蚁也有与人类相等的权力!

我希望大家读一读这本书,也希望大家学会保护环境!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蚂蚁王国》读后感2024范文


《蚂蚁王国》从蚂蚁的形态、分工、巢穴、社会生活、繁殖、种类以及战争等各个方面,描述了蚂蚁这一看似弱小实则强大的物种。蚂蚁们数量很多,少的几十只,多的十万只呢!行军蚁就是典形的数量众多,当它们出征的时候,就像军队一样浩浩荡荡,把食物一扫而光,它们有毒的唾液能杀死一切敌人。虽然一只行军蚁力量很小,但是它们合起来的力量太大了,野猪要是遇到了一群行军蚁,半天内就能被吃得只剩下骨头。行军蚁的捕猎场景是很悲状的,不知有多少行军蚁战死沙场,而且在行军过程中,蚂蚁团结协作,很多蚂蚁为了让大军通过,架蚁桥,填沟壑,有的被水冲走或掉队,但没有一只蚂蚁会退缩。
读了这本书,我不仅感受到了蚂蚁王国的奇妙,还让我感受到小小的蚂蚁的辛劳,蚂蚁舍已为人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集体的力量多么强大,看似弱小的蚂蚁因为团结而拥有了强大的力量!
蚂蚁有这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它是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我们不正象蚂蚁一样吗?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一个人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是那么弱小,但是算上所有的灾区人民和全中国人民,那力量就相当大了,在这次大地震中,捐钱的捐钱,救援的救援,献血的献血,全中国就像一个装备迅速的蚂蚁军队,不怕千难万苦,积极挽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这次大地震中,我捐了零花钱50元,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都像一个个行军蚁一样,为集体奉献,团结就是力量,没有什么能压倒我们!
阅读《蚂蚁王国》,从中感受到蚂蚁王国的奇妙,感受到小小的蚂蚁的辛劳,并悟出蚂蚁舍已为人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多么强大,从看似弱小的蚂蚁身上看到了因为团结而拥有的强大力量,多好的读书体会呀!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读书,不仅仅是读书,在读书的同时,还能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联系纹川地震谈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终极目标!把读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读好书、读活书!

读《鸟类王国》有感


夜深了,我轻轻地合上了《鸟类王国》。书中介绍的知识,让我很惊讶——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的鸟儿呀!

书中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鸟。有美丽的丹顶鹤,有自相残害的金雕,有大得像飞机的康多兀鹫,有具“吉祥之鸟”之称的朱鹮,有属于世界濒危物种的遗鸥,还有头重脚轻的鹈鹕……

最令人惊讶的是鹈鹕,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长又大的嘴巴,嘴巴下面还有一个大大的喉囊。鹈鹕的妈妈也很温柔慈爱。小鹈鹕孵出来之后,它的父母会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鹈鹕食用。我们人类就像这鸟类一样,在父母爷爷奶奶的悉心照顾下,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而且我们比鹈鹕的生活环境好多了。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这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读了这样的书,我真正感受到了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读书时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让自己进步的阶梯,我要多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读《看见》有感:真相背后


读《看见》有感:真相背后

线站处 张丰华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是《看见》这本书中最触动我的一句话。整部书没有花俏的语言,每篇故事都只是娓娓道来,读起来不感到枯燥,有着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觉。有时读到书中作者与同事的调侃,我也会会心一笑,有时会随着作者的文笔陷入短暂的思考。我不是个善于思考的人,这部书却给了我思考的话题,同时也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从这扇窗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在这个国度里有繁荣,也有衰败;有光明,也有阴暗;有无以言表之美,也有不能承受之痛。这大概与作者的记者身份有关吧,毕竟常年的实事调查都是在触及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痛,而记者在调查之中也亲眼见证了这些伤痛,这无疑会改变作者看待社会的角度,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眼界才比普通人更加高远。

《看见》这部书可以算是央视记者柴静对她记者经历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往日生活的一次纪念。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话题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属于冷门,也正因它们冷门,才更加触动人心。做记者久了,体验了各种不同的生活,亲历了各种不同的伤痛,才能有厚重而深刻的感悟。这部书恰逢中国正在经历转型之痛,以往挤压的社会矛盾因为媒体而几乎在一瞬间爆发了出来,这些矛盾有的是社会观念引起的,有的是经济发展导致的,也有的是突发意外造成的。所有的悲剧都在直指人心,所有的伤痛都需要社会勇敢面对。有的问题纠缠不清,像一团拆不开的毛线,却直指时弊;有的问题显而易见,像黑暗中闪动的烛火,却无人在意。

读完这部书之后,我却一时间想不出准确的语言来点评它,只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不浮华,很真实,困苦之中渗出快乐的滋味,每一章都有丰富而全面的思考。"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评语的时候,我有些责怪自己的肤浅了,读完一本书最大的成就不是读完了它,而是吃透了它。而这句评语刻意地避开了书中那些沉甸甸的现实,还有那些连我也感到悲痛的真相。

书中有很多思考其实普通人也会想到,但这些思考与书中的采访联系起来却显得更加深刻。只因为平常人的生活不可能经历如此多的波折,才对人生少了许多深刻的思考。例如,作者作为记者深入非典重症区采访之后,她说:"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而当调查农村土地改革问题的时候,她说:"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来看我们自己。"而当讨论到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时,对合格的公民的阐述可谓精辟。书中说道:"能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一个真正的公民。""今天你的权利受到损害,你不说话,明天你就会失去更多。"我想,若要普及法治,健全民主制度,最终需要的就是教育国民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而不是让他们置身事外。而对于山西工业转型难题的报道也很全面而透彻,书中指出了过去数十年山西经济发展的通病,并反驳了经济增长优先的论调。她说:"我们总说国家要体面,如果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灰头土脸,我不相信这个国家会体面。"当采访到矛盾突出的拆迁与土改问题时,作者感概:"不能用道德眼光看待经济问题。"

上述的这些问题由于媒体的报道或者由于自己并不在意,普通人很少去认真思考。面对新闻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是应该被媒体引导,去相信媒体需要我们相信的各种"事实",还是拥有主见,理性思考,不致于产生新的偏见?记者的目标是真实呈现,真实意味着公正与尊重,点评应该交给观众。那么观众的目标就应该是在各种真实之中找到真实背后的真相。我不禁要问,真相背后是什么?是疼痛?是挣扎?是希望?是无奈?真相是残酷的,也是可贵的。但真相又有许多种呈现的形式,而每一种形式都包含着偏见,却并不虚假。然而,仅凭一己之力探求全部的真相又谈何容易,作者说:"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真相往往在于毫末之间。"我们只能希望不断接近真相,不断接近人性。因为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虽然我不是记者,但我依然能感受到记者肩上背负的使命,就是不断探求真相背后的隐情,正如科学家不断探索宇宙,哲学家不断探索真理,艺术家不断探索美一样,那都是一次次坎坷而漫长的远行。

读《真相》有感:写作的真谛


写作的真谛

——读《真相》有感

冰镇火药

现在窗外,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突然想到哈利的话:“雨可杀不了人!如果你没有勇气在雨里奔跑的话,就没有勇气写出一本书来。”好吧,作为一个特别讨厌下雨的人,我竟然那么容易就认怂了!我没有办法坚持跑步,更何况是下雨天!

但是,我竟然在这下雨天,用双手打完了书中对写作的31条建议。全部加起来,竟然接近3000字!满满的干货啊!而在打完这么多字之后,再来写一写和这本书的故事吧!怎么样也得写个1500字,凑一半字数,以此对作者:若埃尔·迪克致以敬意吧!好吧,说来就来!

和《真相》的“故事”

和《真相》相遇是在图书馆,挑选书籍的我对这本厚厚的书,产生了好奇,并不由自主地把它取了下来,翻开了第一页!哦,这是一本讲破案故事的书!!对于热爱侦探类小说的我,死死地把它抱在了我的怀里,并带回了家,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它有649页,没有怀疑过我能否读完它!要知道,我上一本读的砖头书,还是《达·芬奇密码》,而且······看完它还花了我半年多的时间······

打开这本书,看完第一页后,急不可耐地往后翻,想要知道:案子的调查进展?想要知道:凶手究竟是谁?想要知道:为什么一个案件能够写那么多?

但是,在翻到第八页后,我对这本书越来越失望!什么鬼?一个得了“作家病”的人,在成名后写不章,一个人纠结的自述?很惭愧地说,看这本书的第一章,我花了大半个月!

感谢自己没有放弃!死者“诺拉”的名字终于出现了!而故事也在这位得了“作家病”主人公:马库斯,决定要为这起案件写一本书来拯救哈里后,开始变得有趣了起来,而我也对这本书也重拾起了希望。

慢慢地对这个故事越来越好奇,脑子里一直跟着作者,猜测谁是凶手,猜测凶杀案的作案过程,猜测故事的结局如何······就这样,在两个月里,看完了这本书,也改变了我对于侦探小说的看法,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读《真相》的收获

如果你喜欢看侦探小说,可以去看一看这本书!

首先,这是一部侦探小说,在这本书里,不到最后,你永远无法肯定,凶手是谁?是否还有谜团没有解开?

要知道,当我在文章将近结尾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你写到最后的时候,记得要在最后一分钟给你的读者来一个大反弹。”,内心是崩溃的!想要在结尾的时候出人意料,也不要这么明目张胆,好吗?而且,在读文章的时候,我隐约猜到了凶手,看来我还是挺有做侦探的潜质的嘛,哈哈!但······还是没有猜全!这绝对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侦探小说。

如果你好奇作家的生活,也可以去看一看这本书!

这本书里揭示了很多成名作家的“内幕”!一部成名小说之前的“造势”是什么样的?小说的工作团队是怎么运作的?“影子写手”是什么鬼?成为一个作家后,就能变自由吗?看到这些时,我好像听到了作者在对我说:Too yang too simple!完完全全的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真实的“作家”世界!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作家的话,更要看一看这本书!

细细品味这本书,哦不用,作者很贴心地把对于写作的建议写在了每一章的开头,每一章一个建议,很实用,也······很多,但根本不够,好吗?写作的建议,小到词语对于作家的意义,大到什么是作家,正好可以对照着书中的各个章节去看,去“学习”!很多建议,都一语中的。

若埃尔·迪克的介绍

对写作有那么多见解的作家,能写出如此详细作家生活的人,能想到这样去写文章的作家,我一直觉得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小说家,或是一位老师!但是,在看到书本封皮上到介绍后,惊呆了!作者是1985年才出生的年轻人?立马去百度了一下,简直秒变迷妹了有木有?可惜,他的书,能百度到的只有这一本!

百度百科对于这位“男神”的介绍也太少了!我就全复制粘贴过来了。

《真相》最初是以书稿的形式入选“龚古尔奖”最终决选,并获得“法兰西学院最佳小说奖”。这使得该书在出版前就广受文学评论界和媒体关注,一经出版,就连续五个月位居法国亚马逊总榜第一名,上市三个月狂销50万册。此外,该书的影响力不只是在法国,2012年的法兰克福书展,《真相》创下史上最高版权预付,售出36国版权,引发书展热烈讨论。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均位列畅销榜第一名,在台湾地区位列金石堂网络书店文学榜首。

这本小说的出版给若埃尔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成功,这位年仅28岁的年轻作家却表现得非常低调和谦虚,“我不知道我现在是不是可以被称为作家,我想我还需要继续努力。”《真相》在全球出版界的迅速升温,也像旋风一样席卷了这位作家的个人生活。正如书中的主人公马库斯那样,如今的迪克走在瑞士日内瓦的街头,几乎人人都能认出他来,他甚至已经不好意思再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交谈。

“现在我所经历的一切,也让我意识到,我书里写的有些东西是不对的。当你真正经历巨大成功的时候,跟想象的是不一样的。在我的小说里,作家马库斯在新书大卖后,他就去休假了。可是我近两年来都没有休过一天假,我要在全世界各地参加我的作品推广活动。”他笑道,“当然,也有一些书里的描写的确发生在了我身上,比如,走在街上,人们都能认出我来,在地铁站或者其他地方,都能看到我的作品海报。”

关于小说的内容,若埃尔?迪克则表示:“这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有它们自然的发展节奏,当我下笔开始写的时候,情节走向就已经不受我控制,我只是遵从故事发展的方向自然地把它们用文字表述出来。”或许正是这样自然的表达,让这个600多页的故事读起来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这么一部广泛畅销的获奖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真相》已经被华纳影业购下电影版权,并由知名导演朗·霍华德执导电影。朗·霍华德的《达·芬奇密码》《美丽心灵》等诸多电影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让《真相》这部小说更加令人期待。

最后,你以为我会告诉你,是谁杀了诺拉吗?好吧,我相信你对这结局已经不感兴趣了,而且······我也不会告诉你!

能看到最后的人,相信都是真爱,那么就关注一下我,下周我就附上我辛辛苦苦摘抄的那31条建议!

读《吃的真相》有感500字


矿泉水致癌是传说还是事实?豆浆和鸡蛋同吃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吗?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能否让我们不再担心安全问题?大家热捧的大豆蛋白有没有传说中的保健功效? 燕窝、阿胶之类,是营养丰富的美容圣品,还是毫无用处的低质蛋白质? 一个“在实验室里研究做饭”的食品工程博士,以融科学入生活的态度,运用科研结论和权威机构的报告,对食品的营养、功效、安全等诸多问题做出解答;对有问题的食品和企业毫不留情穷追猛打;对广泛流传的错误观念、饮食偏见以及别有用心的虚假宣传进行纠正。作者并不像很多“权威”那样提出“能吃”或“不能吃”,而是告诉大众怎样了解食品——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吃的真相》。大家都应该注意到了,最近,网上、电视、报纸等频频爆出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难道我们连吃也不能放心了吗?自从读了《吃的真相》这本书,我放心多了,可以大胆的吃了,原来,什么矿泉水致癌、食品添加剂危险------都是炒作,这些东西没那么可怕。

这是一本让我大长见识的书。我知道了纯天然产品不一定好;鸡肉比鸡汤有营养;瘦肉精没那么可怕------我觉得书中说“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也不一定对,很早就有的养生产品也不一定好。”是对的,这时那件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一个秋日,老是觉得头晕的妈妈得到了一份很好的礼物——阿胶礼盒。她欢天喜地地对我说:“婷婷呀,这下妈妈的病要好了!”我也挺高兴。忍着苦吃了几天阿胶汤后,妈妈告诉我:“阿胶苦是苦,但是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呢!”看着喜不自胜的妈妈,我纳闷了:没见妈妈好多少呀,她不是还在喊头疼吗?也许是量不够。于是,我打算天天给妈妈泡阿胶。我从此跟着奶奶学泡阿胶。终于学会了,我迫不及待的泡了一杯,还把妈妈杯子里的茶倒掉,换上阿胶汤。随后几天,我天天在妈妈不在的时候用阿胶汤换茶,而妈妈因为忙,急忙喝几口,连阿胶的苦也没尝出来。好几个星期后,我自认为大功一件,便骄傲的对妈妈说:“妈妈,这几天你身体好了很多吧。”“哪有,这几天我太忙,没吃阿胶呀!”妈妈说。“不是吧!我天天在泡阿胶汤给你喝呀,你怎么会没感觉?”我失望地说,“难道是你的阿胶有问题?”

那次的事我一直没弄懂,直到在《吃的真相》中读到“阿胶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品质很差的蛋白质,世界其他地方都不认为它有什么营养价值,在食品工业上主要是作为助剂使用”后我明白了:妈妈是心理作用。

看了这本书,我有很多想法。都说瘦肉精、木瓜蛋白酶之类的食品添加剂对人有害,但是你有把握不吃吗?不可能。这曾经令我很害怕,还闹过笑话。但读了这本书,我改变了想法:虽然不可避免,但只要吃得少,那点毒素完全可以忽略。你看,零食里都是食品添加剂,可有哪个人吃了会死呢?

看过这本书,你会得到一种对食品、工业化生产、健康原理等的科学认识,并学习和得到一种判断营养和安全的理性。而真相是需要科学依据来证明的,这一点美食家做不到、鼓吹食品保健功能的企业做不到、崇尚经验的理论家们更做不到,只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反复实验和科学分析才能得到。让我们正确的对待食物吧,不要提心吊胆,放心的吃吧。我们要学习作者,以科学为根据,不要盲目的认为一切都是对的。这真是一本好书,美食作家阿米语说:“不妨将它与食谱一起放进厨房。”

读后感《名著读后感:读《蚂蚁王国真相》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蚂蚁象读后感4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