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我讨厌小草》这篇文章后,有很多的想法,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作者在文中提出小草的三大罪状:第一条罪状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给庄稼施的肥被草轻而易举地夺走了;第二条罪状是草是毒蛇、毒虫的藏身所;第三条罪状是“狗尾巴草专门拍马屁”的,风一来它就点头哈腰,风一走吧它又盛气凌人,令人讨厌。今天我要说的是草的好处也确确实实存在:小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废气,净化空气,小草还可以保护水土,减少流失,美化环境……只是作者没能全面的看问题。如果按作者的这种说法推理应该把草全部除掉,那么地球上就会天天刮沙尘暴,我们人类也会因为空气质量下降而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可是如果一味地称颂草,草比庄稼长得快,那样庄稼就会长不好,粮食就会成为世界性的危机,所以,我们对小草应该扬长避短。
对草的长处,我们可以继续发扬广大,想办法解决作者提出的草的罪状:第一,我们人类研制出一种特殊的除草剂,只要在有草的地方使用它,野草中吸取养分的部分就会被破坏,然后小草就会自然干死,而对庄稼不会有一点伤害。第二,作者不是说草是毒蛇、毒虫的藏身所吗?最笨的方法都很简单,只要将草剪短,不让它长高就可以了。而且在亚马逊河附近有一种很奇特的草,这种草可以把毒蛇、毒虫赶走,而对益虫、益鸟和人类都不会有任何影响,我们要是在草坪上种上这种草不久高枕无忧了吗?至于作者列出的小草的第三条罪状,我想那只是作者个人的意见,如果草对人类的危害解除了,作者不再讨厌小草了,也会对狗尾巴草改变态度的。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任何事务都要全面地分析,不要只看一个片面,就轻易做出判断。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第二次完成的读《被讨厌的勇气》并且把目前能够理解到的问题点总结出来,我对阿德勒又理解了一点点,也还差亿点点~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心灵和身体虽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共同体感觉”: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是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的范围?——最小的共同体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体是无限大。当人际关系遇到瓶颈时可以不用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小到你我,大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获取到共同体的感觉。
“横向关系”是什么?——“虽不同但平等”。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就是横向关系。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表扬或者批评他人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对存在本身的感谢”是什么?——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零起点出发。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优越情结的产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骗。接受事实存在,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改变,才是自我接纳。
为什么在社交关系中应采用信赖而非信用?——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无前置条件。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从目的来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别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何理解:“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幸福即贡献感”,能够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需要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什么是“甘于平凡的勇气”?——平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无能。普通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甘于平凡的勇气即不会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气。
一个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孩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但是一直没能表明心意。可就是有这个“脸红恐惧症”存在,她才有借口“我之所有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子的想法来自我逃避。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自己给出了一个借口去逃避,其实就像这个女孩一样,不是你不想,只是你没有勇气,你害怕真的去做了之后,结果不尽人意。所以可以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维持现状,而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不满于现状,但甘于现状。
一个身高很矮的人,因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安慰他,但是如果此时他甩出一句“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如此一来,周围的人一定会更加小心翼翼的对待他。这就是弱者强势的理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行、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者支配其言行。遇到过很多人在很多争吵中,反而把自己放在更卑微,弱者的位置,来占据更大优势。学到了这个理论之后才觉得,这真是高段位。
你讨厌一个人,说是因为对方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实际是你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找到了这个符合目的的缺点。到底是因为讨厌一个人才找到了一个他的缺点来支撑自己讨厌他的理由,还是因为一个缺点讨厌一个人,我觉得都可以前后成立。但是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说的是太准了。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句是原文,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自由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一个有招人喜欢的魅力,有被人讨厌的勇气,这就是自由。至于勇气,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大概就是有底气的人才容易凝聚更多的勇气吧。还有一个基础大概就是接纳自己吧。承认人无完人,更承认自己短处,接纳自己,而不是处处肯定自己。一直肯定自己的人,会变得自傲而自命清高,不如接纳自己,认知自己。
登山的人总是以山顶为目标吗?我没去问过,也没有登过,但是肯定都会想登顶,才感觉完成了一项壮举吧。人生如果是登山,大半的时间都在在路上,而真正的人生也都是到达山顶之后才开始。不谈论山顶的标准是如何,毕竟一座山只有一个顶,但是山顶每一座山都有。把每一个目标细分,山顶就是一步一步接近的前进。
席奶奶非常讨厌黑夜,她想尽办法要赶走黑夜,却赶也赶不走,最后天亮了,席奶奶也累了,她就躺在床上睡着。准备养足精神,等黑夜来时,才有力气把它赶走。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黑夜代表的是孤单,悲伤,席奶奶也是如此,她一个人住在山区,日子一久,难免都会感到寂寞。
席奶奶可能希望不要有人和她一样,孤零零的,所以设法把黑夜赶走。也有可能因为席奶奶只是住在附近的山区,因此白天还是会有一些老人上山陪她谈谈心,散散步,不过,一到晚上,大家纷纷离去,家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人,所以她讨厌黑夜抢走她那不再是独居老人的时光,因此决定把黑夜赶走,这样就会永远都是白天,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陪她,她就不再是那位寂寞的老人了。其实,我了解席奶奶那种孤单的心情,因为我在一,二年级时,经常都是独来独往的,因此,没有结交到许多朋友。
老实讲,那时候的我,也和席奶奶一样,只不过,席奶奶讨厌的是黑夜,我讨厌的是白天,当时,我恨不得白天永远消失,但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当我升上三年级时,我发现,我结交到许多新朋友,还交到了一位死党,我的心中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快乐呢!所以,我希望故事的结尾是,席奶奶因为搬到市区,结交到许多新朋友,因此,她不再讨厌黑夜了。
《小草和大树》读书笔记800字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心中感到有一股冲劲。我想,我也被夏洛蒂。勃朗特这种精神所感动了吧!从此时开始,我要在我的人生旅程上立下夏洛蒂。勃朗特这几个字,让这些字随时激励着自己,因为我也想做第二个夏洛蒂。勃朗特!
的确,大树的威严使人敬佩,鲜花的香气沁人心脾,但小草的刚毅品格则给人以启迪。
想想我们自己,和小草比起来真是自叹不如啊!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家长、老师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可有些同学学习有了进步后,几乎都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没有想到辛苦劳累的老师和家长,不会感恩,也不知道怎么感恩。
我们也许成就不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只要做一棵这样的小草,我们就具备了做人的一些最基本的品质了!
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学习夏洛蒂,学习她那永不言败、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小草和大树》读书笔记8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小草和大树》我觉得文中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姐妹虽然出生于贫困家庭,但她们还是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1816年,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穷牧师家庭。童年的一段生活是靠富人施舍,在慈善学校里度过的。母亲不幸早逝,撇下她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妹妹艾米莉和安恩,还有一个弟弟。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除了洗衣、烧饭、缝缝补补,还要拾柴、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难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就和弟妹们在家里跟父亲读书。迫于生活,夏洛蒂和妹妹们当过家庭教师,办过寄宿学校。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的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她们的路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同样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同时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我的感受是:夏洛蒂?勃朗特姐妹虽然第一次失败了,但她们第二次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罕见的精神力硬是成功的走上了文学圣殿。这种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黑夜代表的是孤单,悲伤,席奶奶也是如此,她一个人住在山区,日子一久,难免都会感到寂寞。
席奶奶可能希望不要有人和她一样,孤零零的,所以设法把黑夜赶走。也有可能因为席奶奶只是住在附近的山区,因此白天还是会有一些老人上山陪她谈谈心,散散步,不过,一到晚上,大家纷纷离去,家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人,所以她讨厌黑夜抢走她那不再是独居老人的时光,因此决定把黑夜赶走,这样就会永远都是白天,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陪她,她就不再是那位寂寞的老人了。
《我的大学》这本书的作者是高尔基,他记载着高尔基在大学中的生活。不管在苦难和幸福面前他总是那么的执着。
高尔基总是把书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分享给他的玛亚戈,玛亚戈这个人物对高尔基的影响很大。正是因为她,他更喜欢读书,他的胆子越来越大,能与一切邪恶作斗争。最主要的是他热爱学习,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在那时候,有些都人都相信上帝,唯有他一点也不相信上帝,同时他也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他会默默的帮助他。
高尔基生活与一个大杂院的那段日子里,就常常看见一些警察们到这里来翻这翻那,监视人们的行动。有那么一位老警察还问高尔基看过哪些书,并警告他不要再看禁书。不久,高尔基的一位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位开杂货铺的老板,名叫捷林柯夫。当他看到那满密室的藏书,高尔基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他经常在这里如饥似渴的读书,所以他结了许多的朋友。这让他感到高兴万分。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铺的伙计。而在如此生活的艰苦中,他还能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怎能不令人佩服?
读了这本书使我对高尔基大学生活的苦难,感到万分同情。我从内心佩服高尔基,佩服他所拥有的坚定革命理想,敬佩他人格与信念,特别是在他自己苦难的大学生活中,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相信《《我讨厌小草》读书笔记6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