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你坏》读后感

《你坏》读后感

《甩掉拖延的坏习惯》读后感300字。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甩掉拖延的坏习惯》读后感300字”,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今天,我在《心灵鸡汤》这本书上读了一篇我们都有过这个坏习惯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甩掉拖延的坏习惯》,主要讲了一个女士在怀孕期间买下了毛线,给孩子织衣服,然而他却一拖再拖,孩子出生了,然而那些毛线却不够给孩子织一件衣服了。

我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过拖拉的坏习惯今天的作业拖明天,明天的作业拖明天,明天的作业拖后天,这样一来,大后天的作业是不写都不行了,写吧,那会被写晕的,不写吧,下一次还要受更大的罪。唉!!!我们必须克服拖延的坏习惯,莎士比亚说: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

读了这篇文章,我有所感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坏习惯,我不要》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坏习惯,我不要》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很多坏习惯,并讲了怎样改掉坏习惯的方法。另外,这本书里还有一些小笑话。

因为看了这本书,所以我改掉了坏习惯。这就像藏克家说的:“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我看了这本书,然后我与粗心这个老朋友绝交。其实我以前很粗心,比如说,这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发下来之后,我看了几眼题目。然后,我想:“呀,这次的试卷真简单!”我只用了29分钟的时间,我还没认真检查,就交上去了。过了几天,我看了看成绩单,96分,我以为能满分呢。粗心啊粗心,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来烦我,我一定要跟你说“再见。”这就是我的一个坏习惯的小故事。”

看了这本书,我终于学会了怎样战胜坏习惯。

再见了坏习惯读后感400字


寒假期间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再见了坏习惯》,另一本是《我也可以当班长》。《再见了坏习惯》里我选了一篇印象中最深刻的故事,名字叫“问和学”。主要讲的是,知识妈妈有学和问两个孩子,“学”喜欢看书,不管走到哪里手里都捧着一本书;“问”好奇心很强,经常缠着别人问东问西。他们的关系很好,总是形影不离,他们对知识妈妈也很孝顺。

可是有一天,他们两个为了谁更厉害却吵了起来,“学”说:“我的方法才是学习之道。”“问”不服气的反驳说:“妈妈一向都是称赞我。”谁也不服谁,越吵越凶,便去找知识妈妈评理。听了两个孩子的诉说,知识妈妈说:“如果你们想知道谁的方法更重要,就暂时分开吧,按照你们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自然就找到答案了”。

我读了这篇故事知道了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学问学问,就是一半靠学一半靠问。孔子曾经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说:“如果只学不去思考,不弄明白所学的知识为什么这样,那么就容易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如果只会思考而不会学习,就会感到迷惘,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读《和坏习惯说再见》有感


读《和坏习惯说再见》有感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和坏习惯说再见》。在生活中,我们会被坏习惯所影响、被勾住脚步。但是通过这些具有强大感染力、积极向上的故事,来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信、活泼的品格。

让我最难忘的一篇故事是:有错就要改,这篇文章主要讲:
乔治.华盛顿出生在美国布里斯溪庄园的一间木屋。他的父亲为人仁厚。从小生活在庄园里的华盛顿,养成了质朴的性格。华盛顿从小就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斧头,小斧头小巧锋利。华盛顿高兴极了。他看到花园边上的一棵小樱桃树,威风吹得它一摆一摆,华盛顿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只听“咔嚓”一声,小树被砍倒了,他在花园里玩起了游戏。
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被砍倒了,很是生气。华盛顿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祸。华盛顿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不仅没有责备他,还一下子把他抱起来,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意让你说一句谎话。”
这件事过去不久,父亲拉着华盛顿和他的表格来到了一片苹果园,只见一棵棵苹果树果实累累。父亲对儿子说:“儿子,这的苹果都是你的。”华盛顿一听,高兴的拍起了手。过一会儿,华盛顿泪眼汪汪地望着爸爸,轻声说:“爸爸,我错了,我以后再不那么小气了。”
原来,华盛顿的表格在春天时,来到他家做客,给华盛顿带了一个大苹果,父亲告诉他,要把好东西分给大家,可华盛顿怎么也不给。父亲给他讲了许多道理,可华盛顿还是不听,知道父亲向他保证:“只要你愿意把苹果分给大家,上帝就会在秋天给你一果园的苹果。”华盛顿听到父亲这样说,才把苹果分给了别人。
今天,父亲带他来这儿,就是想要他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你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
品格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在成长的过程,无论是做人,还是求知,华盛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在成功的道路上,坏习惯都已经被你踢开了,只有好习惯陪伴着你。当你成功时,不要骄傲,为人处世,都要谦虚对待,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读《再见了,坏习惯》有感(精选)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浩瀚的海洋,里面装着非常多的知识。”多好的名人名言啊。同学们,一个个的好习惯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改变小学以后的命运,“只要能够掌握自己的正确的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做到这些非常的简单。”

最近这几天,我又认认真真的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再见了,坏习惯》。看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不释手,这本书让我懂得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该书有许许多多的生动的小故事,我给你们讲一个蟋蟀和蚂蚁的故事。有一只小蚂蚁在一个炎热的夏日里依然辛勤的劳动,得到的是冬日的享受;有一只蟋蟀在阴凉的树枝下纵情享受,而换来的是冬天寒风中的饥寒交迫。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不劳动的人是得不到食物的。因此,劳动是最光荣。下面这个故事讲的是会吃才能健康:有一个叫莎莎的小女孩,她经常吃楼下小区里的油炸食品,有一次,莎莎听同学说吃油炸食品对身体有害,莎莎听了,决定以后再也不吃油炸食品了。从这个故事中,让我得到的启示是:要经常吃蔬菜。该书的作者是:刘祥和。跟这本书差不多内容的书还有,《为自己鼓掌》、《我总是有好办法》、《从零分到一百分》、《我也可以当班长》等,这些书都是关于让我们变成最好的我,最棒的我,好习惯是正能量,坏习惯是负能量,让正能量悄悄改变你的生活,让负能量悄悄地从你身边溜走吧。再见了,坏习惯!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的传奇人物。有:爱吃油炸食品的莎莎、好奇的方教授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两只好吃懒做的小猪,他们每天吃喝玩闹,不劳动。有一天晚上,他们的猪圈破了一个洞,第二天,猪小弟说:“大哥,咱们的家破了一个洞,你去修一下好吧!”大哥说:“为什么你不去修,非要我修。”小弟说:“因为你大,我小所以你去修。”猪大哥说:“那我们都不去修吧,等到明天再去修吧!”到了第三天,猪兄弟还是没有去修,一天又一天,洞越来越大,最后,猪兄弟的家就这样没有了。

我迫切希望猪兄弟能改掉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好习惯就像是一件舒服的衣服,越穿越舒服……

读《再见了,坏习惯》有感600字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浩瀚的海洋,里面装着非常多的知识。”多好的名人名言啊。同学们,一个个的好习惯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改变小学以后的命运,“只要能够掌握自己的正确的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做到这些非常的简单。”

最近这几天,我又认认真真的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再见了,坏习惯》。看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不释手,这本书让我懂得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该书有许许多多的生动的小故事,我给你们讲一个蟋蟀和蚂蚁的故事。有一只小蚂蚁在一个炎热的夏日里依然辛勤的劳动,得到的是冬日的享受;有一只蟋蟀在阴凉的树枝下纵情享受,而换来的是冬天寒风中的饥寒交迫。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不劳动的人是得不到食物的。因此,劳动是最光荣。下面这个故事讲的是会吃才能健康:有一个叫莎莎的小女孩,她经常吃楼下小区里的油炸食品,有一次,莎莎听同学说吃油炸食品对身体有害,莎莎听了,决定以后再也不吃油炸食品了。从这个故事中,让我得到的启示是:要经常吃蔬菜。该书的作者是:刘祥和。跟这本书差不多内容的书还有,《为自己鼓掌》、《我总是有好办法》、《从零分到一百分》、《我也可以当班长》等,这些书都是关于让我们变成最好的我,最棒的我,好习惯是正能量,坏习惯是负能量,让正能量悄悄改变你的生活,让负能量悄悄地从你身边溜走吧。再见了,坏习惯!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的传奇人物。有:爱吃油炸食品的莎莎、好奇的方教授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两只好吃懒做的小猪,他们每天吃喝玩闹,不劳动。有一天晚上,他们的猪圈破了一个洞,第二天,猪小弟说:“大哥,咱们的家破了一个洞,你去修一下好吧!”大哥说:“为什么你不去修,非要我修。”小弟说:“因为你大,我小所以你去修。”猪大哥说:“那我们都不去修吧,等到明天再去修吧!”到了第三天,猪兄弟还是没有去修,一天又一天,洞越来越大,最后,猪兄弟的家就这样没有了。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800字:可恶的坏习惯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800字 可恶的坏习惯

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本书,他风趣的语言和波兰曲折的情节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查理的生活很贫困,他用仅有的一点儿钱买了几颗糖,结果获得了金奖券!奖品是到除了老板旺卡先生没有人进去过的巧克力工厂里去看一看!于是,他在那一天和其他奖券获得者走进了巧克力工厂。可是其他人都因为种种坏习惯给自己惹来了麻烦,不能继续参观。最后,只剩查理了,他们吃惊地发现,旺卡先生组织这个活动就是为巧克力工厂选继承人,而他就因为这个选上了查理,并把他们一家接到了巧克力工厂。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坏习惯惹来的麻烦感到很恐惧,就是因为这些坏习惯,才把好好的一场欢乐之旅,搞得令人难过。查理就比他们好,没有了这些令人讨厌的坏习惯,竟然能带来这么大的便利!我又感觉旺卡先生很聪明,他就知道这些坏习惯会对他的工厂带来多么大的弊端,于是他很明智的选择了查理,我相信,查理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工厂继承人!想着想着,我决定一定要发现自己的坏习惯并努力地去改正,免得给自己惹来麻烦。

说来就很惭愧,我也有一些坏习惯,就是经常躺着看书。记得那一天,我闲着无聊,就咕咚一声躺在沙发上,顺手就拿起一本书,翻看了起来。妈妈在旁边大声叫唤,我却看得爱不释手。就这样看了不知多久,妈妈把我扶起来,叫我坐着看,我倒是也听从了指挥,规规矩矩的坐着看。看着看着,我享受着读书的惊险和乐趣,但好像缺了点什么,不由自主的把身子一点一点的往后仰,又躺在了沙发上!妈妈很无奈,只好叫我去吃饭。吃完饭后,我坐在餐桌旁,他们吃饭我看书,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又蹭着椅子边,慢慢地慢慢地,换了个方向,一头栽在妈妈腿上躺了下来。妈妈吃惊地望着我,苦笑笑,只好视而不见。而我自己也很着急,但因为实在太难改,也只好随他去了。再看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之后,我下决心一定要把他改掉,否则可能会惹来像书中说的甚至更严重的麻烦呢!

不管怎么说,它都是一本好书,给我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带来了一些好处,好书,推荐你去仔细品读!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800字2024 可恶的坏习惯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800字2024 可恶的坏习惯

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本书,他风趣的语言和波兰曲折的情节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查理的生活很贫困,他用仅有的一点儿钱买了几颗糖,结果获得了金奖券!奖品是到除了老板旺卡先生没有人进去过的巧克力工厂里去看一看!于是,他在那一天和其他奖券获得者走进了巧克力工厂。可是其他人都因为种种坏习惯给自己惹来了麻烦,不能继续参观。最后,只剩查理了,他们吃惊地发现,旺卡先生组织这个活动就是为巧克力工厂选继承人,而他就因为这个选上了查理,并把他们一家接到了巧克力工厂。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坏习惯惹来的麻烦感到很恐惧,就是因为这些坏习惯,才把好好的一场欢乐之旅,搞得令人难过。查理就比他们好,没有了这些令人讨厌的坏习惯,竟然能带来这么大的便利!我又感觉旺卡先生很聪明,他就知道这些坏习惯会对他的工厂带来多么大的弊端,于是他很明智的选择了查理,我相信,查理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工厂继承人!想着想着,我决定一定要发现自己的坏习惯并努力地去改正,免得给自己惹来麻烦。

说来就很惭愧,我也有一些坏习惯,就是经常躺着看书。记得那一天,我闲着无聊,就咕咚一声躺在沙发上,顺手就拿起一本书,翻看了起来。妈妈在旁边大声叫唤,我却看得爱不释手。就这样看了不知多久,妈妈把我扶起来,叫我坐着看,我倒是也听从了指挥,规规矩矩的坐着看。看着看着,我享受着读书的惊险和乐趣,但好像缺了点什么,不由自主的把身子一点一点的往后仰,又躺在了沙发上!妈妈很无奈,只好叫我去吃饭。吃完饭后,我坐在餐桌旁,他们吃饭我看书,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又蹭着椅子边,慢慢地慢慢地,换了个方向,一头栽在妈妈腿上躺了下来。妈妈吃惊地望着我,苦笑笑,只好视而不见。而我自己也很着急,但因为实在太难改,也只好随他去了。再看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之后,我下决心一定要把他改掉,否则可能会惹来像书中说的甚至更严重的麻烦呢!

不管怎么说,它都是一本好书,给我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带来了一些好处,好书,推荐你去仔细品读!

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思考—改正坏习惯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作品中的相关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有关这个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请您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思考—改正坏习惯》,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思考—改正坏习惯(篇一)

今天,我看了一个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从前有两个小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的,看什么事情都觉得不顺眼,老是喊着:“不高兴,不高兴。”有一天,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学校门口找到了一位神仙,他们要求神仙把他们变成大人,不一会,不高兴成了一位演员,没头脑成了一位工程师。没头脑建了一座一百层的大厦,这座大厦建立的很辉煌,但是没头脑忘了安装电梯。

这座大厦建好之后,许多人都要去大厦的顶层看戏,人们走了14天,终于到了顶层。这部戏叫武松打虎,原来老虎就是不高兴扮演的,戏已经开演了,刚开始,武松把老虎打了个稀巴烂,后来,老虎不高兴了,就又把武松打了个稀巴烂。后来,不高兴又误以为没头脑是武松,就紧追着没头脑不放两个人打打闹闹的滚下了最底层,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是对方。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感受是,不能像没头脑那样丢三落四,也不能像不高兴那样把不高兴的情绪带到工作上。通过这个故事,我认为对待学习和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不管你开心还是不开心,都要尽力把这件事做好。

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思考—改正坏习惯(篇二)

在暑假,我在家里读了一本书,书名是《没头脑和不高兴》.

这本书讲了这些故事:“没头脑”做事总是丢三落四.有一次他去做客,在临走时先丢了书包,后丢了手套……在他过生日那天,收了许多“礼物”,都是落在邻居家的东西.“不高兴”做事自私,总是自以为是.有一次,在合唱时,别人唱完了,只有他只唱了三分之二……在梦境中,“没头脑”变成了一名工程师,建了一座三百多层的少年宫,结果忘记造电梯,害得大家都只能走楼梯……“不高兴”变成了演员,在演《武松打虎》时,“武松”怎么也打不死“不高兴”演的“老虎”,“老虎”怎么也不高兴死……害的观众都不想看了.后来梦醒了他们认识到:要改掉坏习惯!

看了这本书,我想起了以前的我.和没头脑一样,总是丢三落四.有一次,在学校丢了一支铅笔,结果第二天才找到.还有一次,去上辅导课、丢了水杯,害得自己还要多跑一趟……妈妈也经常提醒我,做事要仔细认真,用完物品要及时归位.我要改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并且要保持好习惯.还有一次和不高兴一样.周末,我们全家要去浦口玩,我别提多高兴了,晚上妈妈让我早点休息,可是我就是不好好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结果第二天我和爸爸睡了懒觉,周末外出的计划也泡汤了.

我想:在我的成长中会出现许多的坏习惯,如果不想成为“没头脑和不高兴”,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管好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出现错误时要及时承认、认真改正.让我们一起来改掉坏习惯吧!

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思考—改正坏习惯(篇三)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妈妈给我买的一本书———《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有趣。

书中主要讲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做错了很多事的故事,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我最喜欢其中的一个片段:“没头脑”和“不高兴”受到了神仙爷爷的帮助,完成了他们各自的梦想。“没头脑”成了工程师,建了一座百层高楼,而成为演员的“不高兴”则准备在“没头脑”建的高楼里表演节目———《武松打虎》。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座百层高楼竟然没有电梯,害的小伙伴们都要气喘吁吁地爬楼去看“不高兴”的表演。而“不高兴”也是半斤八两,演出很滑稽,他演的那只老虎怎么也不配合武松,嘴里还不停地说“不高兴,不高兴……”对于这种滑稽的表演,小伙伴们都很失望,最终都闷闷不乐地离开了。

当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以前的一次考试经历。

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可我怎么也不高兴复习,认为自己都会,不需要复习,对妈妈的督促也是不理不睬。第二天,考试开始了,我一看试卷,啊,容易,我一定是100分!我于是飞快地做了起来,边做还边想着考到100分后爸爸会怎样奖励我,妈妈会不会把辅导班取消……试卷答完了,也没检查,自信满满。可成绩出来后,我愣住了,自考了90分。回到家后我受到了妈妈的严厉批评,唉!

这件事我一直记忆在心,那次考试有些题目我甚至都没读清楚就开始动笔了,做题时也是没头脑,把“0”写成“6”。如今,我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后,我很有感触,那次考试我就是个“没头脑”、“不高兴”。从今往后,我不能再这样了,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能飘飘然,不然总有一天会为自己的“没头脑”、“不高兴”后悔的。

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思考—改正坏习惯(篇四)

暑假期间,我看了任溶溶爷爷写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这篇童话故事。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没头脑”,他是一个平时做事丢三落四,做什么事都做不完整的人;而“不高兴”呢,他则是个很任性、凡事都不合作的人。

我觉得任爷爷真是太伟大了,他怎么会知道我身上的这两个坏习惯呢?难道是谁帮我泄了密!

原来任爷爷早就看出了我们这代人身上的缺点了,特地写了这个故事警告我们所有的人。

从小我就是大人手中的心头肉,由于他们对我的照顾太细心周到了,总怕我吃亏,以至我现在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经常不能完整地完成一样事情;大人的溺爱,又使我变得很自私,总觉得自己就是对的,所以不懂得去谦让,弄得大家都不高兴。

虽然我身边的很多小朋友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毛病,但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偶然的机会,我读了这本书,并能很快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没头脑”和“不高兴”遇见了神仙爷爷,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而任爷爷就是我遇见的“神仙爷爷”啊!我会将任爷爷的故事永远记在心里,做一个做事有始有终、所有人都喜欢的人,虽然我知道改变坏习惯很难,但我一定会努力的。

这个暑假真是太好了,让我们和以前的坏习惯说再见吧!变身……!

篇二:《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我有一本我最喜欢看的课外书,书的名字叫《没头脑和不高兴》。

书名虽然叫《没头脑和不高兴》,可这本书记录了很多故事。比如: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奶奶的怪耳朵,小妖精的咒语、小妖精闯祸、当心你身上的小妖精等,我最最喜欢看的故事还是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和不高兴讲的是:没头脑很马虎总是对三落四,不高兴总是说不高兴。一次,他们遇到了神仙,他们求神仙把自己变成大人。变成大人后,他们做了很多错事,他们又让神仙把自己变回来,做了好孩子。

五年级读后感400字:读《再见了,坏习惯》有感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再见了,坏习惯》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人要养成好习惯才能慢慢走向成功。好习惯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取得,书中有一篇《专心的玛丽》,说是一个叫玛丽的小姑娘,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而且非常专心,不管周围多么吵闹,都不能分散她的注意力,爸妈经常让玛丽的姐姐向玛丽学习,可姐姐却不服气。有一天当玛丽在专心学习的时候,姐姐却找来几个小朋友来捣乱,但玛丽却丝毫不受影响,从此以后姐姐开始向玛丽学习。长大后的玛丽不管做什么都是很认真,她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读了这篇文章,我决定向玛丽学习,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美国拿破仑希尔说: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就可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好习惯就像一双舒服的鞋子,越穿越舒服,越走越轻松;而坏习惯却像一个巨大的包袱,越背越沉重,越背腰越弯。大家从现在开始养成好习惯,塑造最棒的自己吧!

《习惯与自然》读后感 300字


《习惯与自然》读后感
六(8)李心怡
最近,我读了一个故事-----《习惯与自然》,读后我深有感受。
《习惯与自然》主要讲述了一头小象从小习惯了被铁链栓着,长大后就再也不挣脱铁链了;一位驯虎师一直给老虎吃素,因此他认为老虎不会再吃人,当他摔倒以后,就让老虎舔净他留在地上的血;老虎舔到了血的味道,又恢复了野性。最终将训虎师给吃了。 其实那头大象不是挣脱不了铁链,而是习惯让他不想再去挣脱,所以,当它有能力去挣脱铁链时,它也不去挣扎了。就比如我们班上的一些同学,本来有能力成为优等生,可就是因为有一条“差生的铁链”拴住他们,他们习惯了,觉得自己就是差生了。这些所谓的差生就像那头已经长大,却总认为自己力气还很小的大象,习惯让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那位驯虎师不知道事情会怎样发展变化,以习惯的眼光看待问题,结果白白丢了自己的性命。老虎吃素就不会吃人,就会失去野性,这个想法看起来是对的,可驯虎师没想到一只再温顺的老虎在舔了血后,野性也会迅速恢复。
我们每个人不能因为习惯而一成不变,要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果总让自己的习惯支配自己的行为,就会产生不好的结果。不要让习惯束缚了自己。

《拖延症》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到大,我们看过很多书,老师会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要求写下一篇读书笔记,用来记录下我们在阅读时的一些新的想法与感悟,如何在读后感中全面的总结自己的心得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拖延症》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拖延症》读后感 篇1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新曾说:“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说的就是今日事今日毕,不要陷入拖延旋涡。然而,不幸的是,许多人往往都抱着侥幸心理,对“拖延”行为甘之如饴。

比如明明可以马上就完成的工作,非要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拖到加班才完成,让老板觉得你工作效率低下,提拔无望;明明答应了老婆去交物业费,却想着一会儿看完球赛再去,结果忘了交费停了水电,导致老婆生气等等。

《戒了吧,拖延症》一书中,作者辰格通过主人公胡小懒这么一个“像你、像我、又像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主人公形象,带我们走进了拖延症的世界,从拖延的可怕危害、行为模式,到拖延再到拖延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对症下药来“战拖”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可实操的行动指南。

作者辰格是从2006年起便开设博客撰写心理学方面的文章,曾策划出版多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深受广大网友和读者认可和喜爱。

在她编著的《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教条性文字,借由主人公胡小懒,把我们带入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和他一起经历拖延的煎熬,一起与拖延死死对抗。

《拖延症》读后感 篇2

延宕是偷光阴的贼。――英国诗人爱德华·杨格

正所谓“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而拖延这个窃贼正是我们的家贼,当发现了自己存在拖延症,如何战拖呢?

书中讲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法国著名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写作时,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就是光着身子写作。对此人们很不解,以为他疯了,其实不然,他让管家在他写作时,把他脱下的衣服都藏起来,目的是为了在该写作时,能够心无旁骛、乖乖地坐在书桌前写作,而不知想那些有的没的,一会儿去泡杯咖啡、一会儿去花园逛逛等。

当然,这种做法虽然有效,但是比较极端,我们还可以从很多方面逐步改掉拖延这种行为习惯。

一是重视每一件小事。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当我们每做一件小事都尽早做、尽力做,逐步养成不拖延的习惯。当行动成为了习惯,就会印刻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中,不用刻意执行就会去完成,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想到要做什么就感到麻烦和疲惫。

二是不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找借口开脱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但是找借口或许可以蒙骗别人,但是却无法蒙骗自己,它会让我们陷入自己编织的自责黑洞无法自拔。

三是现在就去做。这是战胜拖延症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拿出纸笔,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马上开始行动,一分钟也不拖延,才能慢慢戒掉拖延的毛病。要知道越拖延越恐慌,然而一旦我们开始去做我们一直拖着没去做的事情后,内心会非常的充实和有成就感,从而激励我们会继续完成它。

拖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一步一步把自己拖到病态的边缘,影响情绪甚至正常生活,因此,赶紧对照《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向拖延宣战,彻底改变你的人生吧。

《拖延症》读后感 篇3

拖延眼下一时安,以后迟早得买单 读《戒了吧拖延症》有感

有一种可怕的病叫《拖延症》,一旦患上了,就很难治好。有一种解药,那就是坚持。

拖延症超可恨!他很难缠。而且还令我有一种心虚的感觉,英语作业是必须得写的。但这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思想占据我的心灵时,我到最后也没有完成英语作业懒,每个人都有过的,因为懒,所以才拖延。等到老师收作业的时候,我还要磕磕巴巴的解释完。拖延会让人变得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今天阅读的书中就有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小晨是一位专栏作者,他非常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完美自然没错,如果完美主义阻碍我们去做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小晨制定了两篇完成高质量的专栏计划,压根不起任何作用,她并没有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总是找借口安慰自己。但借口并不能当拖延的替罪羊。玩归玩,写归写,因为玩而放弃写,这样只会让自己感到非常焦虑。想一想,如果你楼下邻居家着火了,你想打把游戏再拖延会儿,那你可就自身难保了。假如你那时跑下去拨打了119,救援人员及时来灭火。后果可能就不大。为他人着想,就等于为自己着想。

看完整本书过后,相信大家的感想都一言难尽吧!我要坚决改掉拖延这个坏毛病,不能让这个恶魔缠身。总之,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叹息。心中有梦想,就应该去实现,不要让梦想变成空想,要竭尽全力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拖延症》读后感 篇4

《别让拖延症毁掉你》读后感1500字!

走出生活的“泥潭”,只需要改变这个习惯。

我有一个朋友,她说她要减肥。让我督促她。结果第2天我就看到他和另外一个同事在一起吃汉堡。我问他,你不是要减肥吗?他却和我说,我把这一顿吃了再减肥。我知道她的减肥没戏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事情我等一会儿再做吧”。或者说“不急,反正还有时间呢”。这样拖延的话。其实这就是拖延症的表现。

而拖延症也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心理上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

李世强就在《别让拖延症毁掉你》这本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向我们仔细的解释了拖延症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出现的各种类型与症状。并且也详细的介绍了,如何从心理上克服拖延症。解除它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干扰。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拖延症》读后感 篇5

在这个小组,看到有很多人在哭诉自己的拖延症,当然也有很多人在这个小组里和拖延症搏斗,而且还专门有这个小组专门建立的网站---战拖会。

但是对我来说,我当时的感觉是:哇,原来拖延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症状啊。

这是我当时的想法,于是一年前的我很快的买了组里推荐的战胜拖延症的书,后边的详细事情我不用再叙述了,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么你也猜得到,一年过去了,这本书我连第十页都没有读到!

据说我买的那本书书当年被称为战胜拖延症1,而我一直到拖到了这本书的续集战胜拖延症2出来后,还没有看完它,这大概是一个拖延症绝好的一个例子吧。

昨天在地铁上看网易阅读里的电子书,看拖延症续集(大概是)的试读内容,当看到里面说到改变拖延观念的一个办法,就是要像美国的24戒酒协会那样,首先承认自己酗酒,承认自己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承认自己拖延成瘾是战胜拖延的第一步;其次要放低自己对战胜拖延的乐观态度,但是要加强自己对继续拖延后果的认识。

看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自己对抗拖延的方法确实是完全错了,因为我一直以自己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形象来欺骗自己,而不肯承认自己做事情一直在拖延。

仔细想想,我的拖延症真的很厉害的独孤求败啊:

-喜欢买书却拖了不看,两年里家里的书已经买了两三百本了,昨天又买了10本书,可今年认真看的书不超过10本。

-准备写的一本小说,已经拖了四年了,写了不到200个字。连开头都不算。

-一直想换工作,拖了三年了还没有换,而那个工作实在是一点发展的机会都没有了。

-个人定的计划,从来没有完成过,周计划坚持到第三天就放弃了。

-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买的孩子如何才能正确的打酱油的育儿书,还没有看完。

-在职读的学位论文拖了三年去年才写完通过,要不是因为时间到了不写学位就作废了,估计能拖个十年。(后遗症是,现在偶尔还做噩梦被吓醒--该毕业了,竟然有好几门自己没有考试。好在这一年频率低了,每一两月才做一次)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写了。。。

但是我可以欣慰的告诉大家,我昨天把这本书看完了:

买了一年多的书,看了一年都没有看完,今天一个下午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如果你问我看了这本书有什么效果,我只能说一点效果都没有。

因为这伴随一个人好多年的习惯,怎么可能在看完书两个小时后就完全消失了呢?如果可以再看完一本书就能解决很多人困扰多年的问题,这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买书的时候,就要下定决心花几个月去和拖延症做斗争,而不是在看完后大呼上当:这本书对我的拖延症一点帮助都没有!

《拖延症》读后感 篇6

懒惰是拖延症的兄弟。人人都有懒惰的一面。人的性格中就有惰性的成分。生活中。我们也会常见很多懒惰的人。他们能明天完成的事情,绝不在今天做完。能留给别人做的事情,绝不自己做。在守株待兔中的那个农夫。就是因为自己的懒惰。想着坐守其成的事情。到最后庄家荒芜了。也成为了别人的笑柄。

追求过分的完美。也是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害怕别人看出了自己的缺点。所以说在工作当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是挑战。他们会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便选择拖延和逃避。而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事物或人有缺陷,并非是坏事情。缺陷才能够使其自身更加努力,才能逐渐的靠近完美。所谓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有一些拖延者也会拿完美当成借口。因为这件事情我做不到十全十美的好。所以我宁愿不做。

找借口,而对于拖延症来说,最多的东西就是借口。他们总是找着借口来拖延着,不愿意去付出行动。怎样克服拖延症,在《别让拖延症毁掉你》一书当中。详细的告诉了我们如何克服拖延症。

首先我们要有使命感:不论我们在工作或者在生活上。要有一种使命感。领导能够把任务交给你。是因为他信任你。这是一种使命感。

接下来我们要给自己制定目标和计划。有目标才会有方向,有方向才会有动力。最后一步就是行动。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汹涌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克服拖延症。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强者。

《拖延症》读后感 篇7

《终结拖延症》提出了一整套目前来看最完整的改善方案,很多拖儿们也许都只实践过其中某个部分,或认知,或情绪,或行为,然而必须承认拖延是复杂人体创造出来的复杂症候,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调理就可以改善的,除了认知情绪行为,身体和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对付拖延症,本书的理念就是多管需齐下,拖延也需要鸡尾酒疗法。

书中提出的认知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对习惯性拖延思维的反思与分析,五步改变法是种很好的方案,读者若能静下心来体验和实践,彻底改变不断谴责自己的习惯,无疑使拖延从根本上弱化,内化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却是攻克拖延症所必须的,建立了正确的认知体系,并不断保护,让她在心灵深处成长壮大,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不算什么拖延症患者,生活也会因此美好而平和了许多。

情绪方法中关于马和骑手的论述也非常发人深思,的确,有时理智被拖延的习惯带的脱离了赛道,拖延者就是那个勒不住缰绳的苯骑手,锻炼自己的情绪肌肉调整不舒服的感觉,让自己和状况并存的条件下启动是很重要的,书中这段有很多语句一语中的,你不希望感到不适或显的智力低下.的确深刻的指出了拖延者心中隐藏的根本原因,拖延评估汇总表(P91)阐述的拖延的种类和指导也对情绪锻炼和读者脆弱的神经的磨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行为部分的关键词是分心,与其说是分心行为不如说是分心习惯,这也许是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陪我们一起长大在思维中沉淀多年的坏毛病,书中提出了解决方法,但读者更应该自己探讨适合自己的方法。时间管理的确未必有用,不过思维喊停到真可以试一试。逆向规则是很有意思的预期方法,它强调预先勾勒出成功的景象。除此之外,更多具体的小方法,跬步千里,五分钟计划.方法都是好方法,读者自己选择实践与坚持才是改变的根本。

客观的说,决不是恭维,本书的翻译很有水准,也足见译者群体的语言根基,毕竟他们是高学历的青年知识分子。但真诚的说一句,曲高难免和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书的普及性,显然,喜欢读网络小说的年轻人更需要通俗易懂,一句话能直插心窝子里的表达方式,否则即便看了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作者的角度来讲,书中的诸多理论与方法还略有点繁琐,对一个被拖延症搞的焦头烂额,一脑门子官司的重症患者,在心情阴翳,毫无斗志的严重拖延状态下,很难马上运用书中的招数,也就是说,虽然开出了长久的综合药方,却不是可以救急的速效救心丸,当然,对付拖延症恐怕没有什么速效救心丸。另外,国外心理学家的西方文化背景使此类书籍在对中国读者的具体应用指导上的怎么都显的不够自然,中国人的文化底蕴和思维传统使拖延症也具有很强的本土特色,比如中国孩子从很小就面临着竞争、学业就业等压力,中国人的体面与中庸等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外国学着无法体会和分析的了的,然而,本书的出版还是很有意义的,希望此类书籍的翻译出版能够带动国内心理学医学等学者,乃至社会对拖延的思考和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来研究探讨战胜拖延的方法,帮助拖儿们解决烦恼无疑会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综上,书是好书,招是好招,但拖延症是慢性病,治疗康复需要很长的时间,能否有具体的重大改善,需要长久的照顾呵护,需要拖延症患者自身的悟性和造化了!

《拖延症》读后感 篇8

在《终结拖延症》里,作者威廉克瑙斯(WilliamKnaus)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方法,分别从思维认知、情绪管理和行为实践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破除这些障碍,如何有效战胜拖延。

首先,先来看看,常见的拖延思维有哪些:

1)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开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句已经在义务教育里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诗句,在计划和行动开始之初,总会被遗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总认为时间还很多,离最后期限还很远。尤其是面对那些我们认为会对自己有用,应该去做的事情时,总会把行动无限期往后推迟。

2)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是先准备准备吧。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准备充分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准备也会成为一种逃避、开拓的借口,因为准备得越充分,内心对未来就越有把握,心中就越踏实,因而面对的恐惧和焦虑就会少点。这是人的本性,无法避免。可是,就算准备得越充分,也不能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把握感和操纵感,因为总会有不可预知的意外和干扰来打破行动和计划的进行。

3)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我要准备得更充分。

这与上面一点类似,不过在完美主义者当中较为常见。但是我认为,相对于拖延思维来说,完美思维对完美主义者的思维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4)我觉得我会失败.....

有些人拖延一些事情是为了不想面对失败的结果,因为一开始他们觉得就算努力去做,还是无法完成,会面临失败的局面。而他们的成败价值观是这样的控制他们:努力了还是会失败,这体现了自己的无能;而如果自己拖延不去做,或是到最后期限才去行动,那么即使面临失败的结果,他们觉得自己并非是一个Loser,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未使出全力,还有余地。

不管你是否有拖延的行为,是否存在拖延思维,最重要的是觉察到自己正在拖延!对拖延的觉察是战拖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明明在拖延,却否认自己在拖延,并继续拖延下去,这才是最可怕,最自欺欺人的地方。而在本书当中,作者建议:通过写拖延日志增进对拖延的觉察。拖延日志就是记录拖延的详细情况,如拖延的事情,拖延的结果,拖延的借口(内心独白),拖延的情绪变化等等。当具备对自己思维的觉察力时,我们就可以在拖延思维出现之时,通过自己激励、自我辩论,同时利用新的思维模式去替代拖延思维。以坚持跑步为例,今天先不跑吧,今晚恰好有好声音,先看完吧,明天再开始跑步吧!没关系,好声音晚上9点30分才开始,我可以先出去跑30分钟,然后再回来,时间正好,而且我明天可以再看重播,这样就可以省去广告时间了,所以还是今天开始跑步吧!

其次,就算我们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拖延也还是纠缠我们不放。在我们还未建立完全针对某个习惯的神经通路或是新的战拖思维时,旧有的拖延思维为了求生而挣扎,不断地给我们的情绪和内心增加压力,让我们烦躁不安、焦虑难耐,甚至它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心中制造一个声音,强烈要求我们拖延或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力求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然后趁虚而入,使拖延死灰复燃。

针对拖延引发的焦虑、恐惧和厌恶的情绪,书中的建议就是培养对这些情绪的忍耐能力,进而锻炼出情绪肌肉,这确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却很痛苦,也很影响工作和生活。因为往往这些情绪出现时,我们越是强忍着,越是在心中做挣扎,做内心独白,自我激励,都会让我们分散对当下的注意力,如果那时恰好你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工作,你会因无法静下心来而抓狂。所以我认为,强忍不是通用的办法,适时地放下手头的工作,静下心,深呼吸,利用灵修的方法,去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同时在拖延日志上记录下来,待情绪稳定后回到工作中,这样的效果或许好很多。

最后,书中提到的战胜拖延的行动技巧基本和之前分享的战拖技巧差不多,现在再来回顾一下:

1)确定一个清晰、具体、可量化的目标;

2)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步骤来完成。如果是创造性的活动,就分解成机械性的活动;

3)不必准备太充分,一旦发现自己在准备上花太多时间,就跳过准备,直接行动,Justdoit;

4)停下完美主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一点一点地做,同时记录自己的改变和变化;

5)消除一切干扰,如关掉手机,关掉电视、拔掉网线......集中注意力;

6)利用仅有的10分钟时间;

7)先做5分钟,再做5分钟.......继续这样下去,你会慢慢找到状态的;

总得来说,这本书比《拖延心理学》更注重实践操作,但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因为书中提倡通过记录和书写来觉察和反思自我,许多内容只有做了才会明白,才能理解,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另外,再补充一点,那就是时间管理和拖延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拖延并不属于时间管理的范畴,而且拖延的产生并不完全是时间管理里不到位,可以说时间管理在其中作用的很小。而时间管理只针对那些最不拖延的人有效,对于经常拖延,不经常管理时间和自己的人,无效。

《终结拖延症》的读后感


导语:终结掉拖延对你的干扰,你可以活得更精彩,再不用承受那些常与无必要的、自寻烦恼的拖沓相伴而来的痛苦。这样,你就会在需要的时候尽快地爆发出潜力。

《终结拖延症》的读后感【篇一】

读罢《终结拖延症》的第一感觉:这绝非你案头上关于拖延症的第一本书,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本。

拖延,固化成生活里的一种习惯,坏得习惯。改变一种习惯,则是艰苦卓绝的过程。这意味着,单纯的阅读本书并不能改善你的拖延症,也不会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过于积极的有益作用。我们需要的去做的能力,这种能力毫无疑问是无法通过阅读一本书所能带来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战拖教材,而非一本自助手册。在真的拖延症患者手里,这本名词性术语颇多,阅读感并不算强的书籍,像是一种负担,而难给人以去改变拖延的勇气。换句话说,并非这本书写的不好,而是没有配套服务。这个服务,既包括一个现实中的战拖课程班,还有一个实时督导与反馈的机制。

当然,书中一些有趣的观点,权且摘录在此:

一项工作量大的长期工作,其进程很可能被拖延所影响。这时,用表格提示的方法,也许会帮你认清工作的目标、最后期限、时间表,以及受拖延所影响的风险大小。

个人事务拖延,就是习惯性地推迟你早该进行的活动。

简单拖延是一种不作为的拖延方式:当你觉得某一任务有些不顺手,或者让你感觉不愉快的时候,对其抗拒、退缩的反应,就是简单拖延。这种拖延,可能会以瞬间的犹豫作为起点。除非你能采取有效的行动,迅速完成任务,否则这一瞬间的犹豫,可能就会触发拖延的自动反应。而犹豫的过程,可能与大脑的工作方式息息相关。

复杂拖延,是伴随着诸如自我怀疑或完美主义等其他因素的拖延行为。

无意义的忙乱,也是一种因为逃避不想面对的问题,从而导致潜在紧张的症状。这种忙乱是一种分心欣慰,就像是沿着一条死胡同狂奔到底,毫无意义。

要从拖延的道路转移到高效率的道路上,第一步通常是这样一种转变:从拖延过程及其思维、感觉和行为当中的自我倾注状态,切换到一种问题解决式的自我观察状态。

这种待会儿在做的心态,就像一种借据。它相当于预支现在就玩的特权,以后再为现在买单。可是每当借款到期之时,甚至不用等到那个时候,你往往发现利息的高昂。

在明天再做的思维外衣下,你执行一项任务的条件依赖于先完成另一项。这样你就有理由推迟那些原本紧急的任务了。

《终结拖延症》的读后感【篇二】

收到此书的时候我正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起不来,快递的门铃声打破了最后一丝侥幸,只好顺势解决掉早午餐再爬回桌前翻开书页。好巧不巧又遇上社区停电,是上天让我的阅读拖延得不到发挥,在注意力缺乏的干扰下仍艰难的读完了它。

如果你是一个填空爱好者,那一定会乐于迅速的阅读完此书,然后兴致勃勃地填写那些章节最后的计划表格,最终让它们变成曾列出过但没有实行的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无法开始行动是我的拖延历程中频繁又无可奈何的情境,只存在于纸上或电脑里的计划已经堆到了数十年以后,就等着一个个打上失败的标签。果断行动是本书的第五章,而事实比这句口号复杂得多。是什么在阻碍我的行动有时是对未知结果的胆怯,有时是无从下手的焦虑,更多时候我无法判断,在此之前只能简单的归结为懒。当我逐一对照书中列出的问题起因,那些模糊的理由都有了答案。找到病因方可开始治疗,这本书就给你提供了许多看起来行之有效的方法(看起来是因为我还没有一一实践)。必然有人怀疑,寥寥两百页的书内容有限,并非每一个人都适用。如果你曾经看过别的类似书籍并将它们变成了书架上再也没有打开过的那一本,那么也不要指望这本能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了。它仅仅是教你摆脱拖延症,可不会挽救没有决心的青年。

当拖延成了习惯,没事找事,转移注意力,沉迷游戏,截止日前通宵,事后恼怒这些在书中显得可笑幼稚的行为就像为我量身打造,能在每一个描述里点头称是。曾经,当拖延发生的时候心情烦躁,以为没人能解决你的问题;现在你可以看到自己并不特别,有相同症状与苦恼的人简直不能更多。没人想和拖延周而复始地战斗,通过本书踏出作别的第一步也不错。

《终结拖延症》的读后感【篇三】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什么事情都是以快节奏的角度漫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无异于就是给我们年轻人非常大的压力,书中的胡小懒就是这样节奏的年轻人,不仅年纪越发的大着,而且又是单身, 最重要在单位一直处于漂浮状态,看着胡小懒从开始的懒癌患者,一步一步的理清自己的头绪,从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慢慢的回归到计划的执行者进步中,看的我是好振奋,可能他就是我的一个缩影,回想自己以前,后悔,可是世界没有后悔药啊,正所谓拖延就是一剂慢性毒药,让人深受其害,但是还欲罢不能的感觉。

书中的胡小懒一家公司的策划,也是做了好几年的老员工,但是就是病态的拖延,上班时间的刷微博,刷微信,QQ聊天,淘宝淘淘,免费的咖啡喝喝,时间就这样跐溜的跑了,就是这样的病态拖延,导致冲忙上交的策划案都是不合格的,本身策划就是一个伤脑细胞的事情,偏偏胡小懒就是病态的拖延,总想着,还有明天,重要该做的事情就这样拖着,直到期限的最后时刻,才不得不匆忙交工,这对自己,对公司,都是非常不负责的表现。不漂亮的计划不执行----那是因为策划太费脑细胞,所以拖拖拖,拖拉斯基。可怕!零碎的小岔子-------上班的聊八卦,诉诉苦水,喝喝免费咖啡,时间就不经意间溜走。好可怕的拖延,现在的年轻人太多的拖延病患,人一旦陷入拖延怪圈,就是慢慢吞噬人的健康,让人煎熬度日,悔恨到老,这就是拖延的负面威力,严重的侵害到我们每个人拖延病患的身心。

现在的拖延症无处不在,形态各异,多少人深受其害,却找不到逃离的出口,俗话说的好:因病开放,对症下药。每一个人都要揪出那个拖延的真凶。现在的拖延大多数都是懒惰的,因为拖延与懒惰是狼狈为奸的一对,要战拖,就得要从心里和行动上克服拖延,如果懒惰的情绪一直存在,那么人始终会处于一种空想状态,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懒得动。没有行动,不想行动地耗时间,就是拖延,战拖,就要从抗击惰性开始。怎么做呢,远离那么懒散的人,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做点事情,其实不吃亏,放下三分钟热度,多点专注,人要踏实,才能换来长久,最重要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别犯懒!年轻人每天在临睡前,都要想想自己的理想,然后告诉自己:别犯懒,不行动的话,这些想法就永远跟梦一样,摸不着,看不见。人妖克服惰性,就要学会经常与消极的自己作战,在试图享受安逸的时候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刺激。

战拖,对完美主义者,我想说,允许自己的人生留点缺憾,因为缺憾也是一种美,毕竟完成比完美更加的靠谱。生活的赢家,从来都没有借口,当有件事情迟早需要做,而此刻又不想做,人就会有很多理由拖迟它,借口会让拖延变得顺理成章,要打败拖延的恶习,就得学会没有任何借口。没有借口,那就要打造强大的执行力,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战胜拖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立即执行,别把想法留在大脑,别让所以得计划都是纸上谈兵,别试图准备好一切在开始,要知道,谁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下一秒的你和未来。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那么目标就是指引方向的灯塔。心中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行的方向,就有了行动的力量。习惯拖延的人,缺少的就是一个坚定的目标,所以才会迷迷糊糊,胡乱的拼凑自己的人生。克服拖延顽疾,就要需找到这股神奇的力量,让它指引我们前行,把梦想交给现实,告别一事无成,浑浑噩噩的人生。话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人都要有一个目标的目标,专注的做好每个步骤,专心的做好一件事情,把大大目标分解到小小目标,时刻监督自己修正目标,这样才能够战胜拖拉斯基,吻别拖拉斯基。

文章最后,告诉我们,再聪明的人玩不过时间,时间对每一个都是公平的,在时间上偷懒,结果就是患上拖延症,弄得你焦头烂额,在时间面前玩耍,拖延症就会变本加厉的折磨我们,偷走精彩的人生,留下混沌的噩梦。唯有学会时间管理,细化时间安排,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才有可能远离拖延症的病魔。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也许我们会感到倦怠,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又或许因为梦想太遥远,现实耗费了我们太多的精力,打消了从前的积极性,不过不管怎么样,人都要记住,在奋斗的路上,每一个都会感到疲惫,唯有那些充满激情的灵魂,才能够走到终点,因为他们不会被疲惫打败,就算走在无人陪伴的路上,就会为自己鼓掌。

细节做不好 又怎么会有成功呢---------读【跟坏习惯说拜拜】有感


相信在每个人的童年都会读过那么几本书,我也不例外。在我的童年里有一本书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那就是【跟坏习惯说拜拜】当中,有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某公司招聘一位业务主管,几轮测试后,只留下了三个人。三位应聘者在前几轮的测试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学识、阅历、口才、形象都差不多,不分伯仲。公司经理决定亲自出面挑选最后的人选。他的测试方法非常简单;在桌子上放了几张白纸和一支注满墨水的金笔,让三位应聘者写下各自的简历。

应聘甲坐在桌前,拧开金笔就要开始写。金笔漏下了一滴墨水,应聘甲慌忙把纸揉成团,丢进垃圾桶。短短一份简历,却用了四张纸。

应聘者乙发现金笔漏水后,就拿出自己的笔写顺利的写完。

应聘者丙并没有急着写简历,而是不慌不忙地拧开金笔,小心地捏了捏储墨囊,排除多余的墨水才从容地开始写。最后应聘者丙被录取了。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有时候注重细节能使你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而所谓注重细节,说穿了也不过是拥有一颗永远都在思考、永远都保持着好奇心。请记住,注重细节也是一种能力。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细节是零散、平凡的一些小事,细节很小,小到常常被人们忽视,但是细节对于我们却很重要,有些细节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对个人来说,细节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对一个企业来说,细节体现了他们的形象。注重细节将小事做好,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时时保持思考,留心观察,对任何保持好奇之心。

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地对待工作,将小事作细,并且能在做细的过程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笨鸟先飞”克服拖延的征服之战


“笨鸟先飞”克服拖延的征服之战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黎永

我们都有的拖延症:早在7月4日,所里推荐好书的时候,早早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自己推荐的书,自己要写一篇读后感。然而7月即将过去,结果定下的东西自己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就像《拖延心理学》里面形形色色的“患者”一样,拖着不干某件事情,虽然知道这件事情自己应该去做,但是就是不想立即去做。

当初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觉得现代人(特别是自己)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拖延的坏习惯,所以在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就决定了要推荐这本书。两位心理学家博克莱和莱诺拉写的《拖延心理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他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注入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的建议。

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书中很好的阐述了一下作者对拖延的认知:它是一种非理性的推迟行动——也就是说,虽然明知道拖下去会变糟糕,可还是心甘情愿地拖拖拉拉。现实生活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月初的绩效计划了去做某件事情,但是月中的时候却一拖再拖,总感觉还有时间;这个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我去做就很容易完成;但是直到考核的那天才手忙脚乱,我为什么不早点时间去做呢?我如果早点去做可以这样的?我如果早点去做可能会比这个做的更好?就是因为“拖延”两字击中了我的要害,所以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找找自己拖延的深层原因,以及希望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启迪。

对于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我感觉自己应该属于后两种吧。很多时候都是知道要做某事,应该姚总爱什么时候做完,应该怎么做,但是就是懒想晚点再去做,明天我有时间我明天再做,现在我需要休息下换个时间再做吧,这个故事马上就完结了我看完就去做。以上统统都是想拖延着的借口而已,这些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有些可能你自己都不知情,但是他却存在于你的潜意识当中,所以,意识到这些想法的虚假性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分析了拖延的根源,书中还给出了行动建议。

有个明确的目标和可行性的计划。拖延习惯自己觉得越严重,对自己更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确定了3天内做完的事情,那么自己做计划可以提前一点2天做完,提前给自己压力或者焦虑,2天时间到了没有完成应该反思:我自己为什么没有完成,这样的后果我不想承担,那么我要早点去完成它。循环反复,不知不觉中让自己习惯这种模式。当然目标也要可行性,明显需要3天的事情硬逼自己要2天完成那是自讨苦吃。目标需要把握两点,一不要持续太久,二时间不要太紧凑。太久很容易让人疲惫和没有成就感,太紧凑不具有可操作性。

学会判断时间。真正了解自己的时间,而不是大概、估计。最好的方法,单独花一段时间记录自己每天都在做些什么,然后分析哪些时间可以利用,哪些时间无法缩短或者很重要。同时,不要试图去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状态做某一件事情,因为这样完美的事情很少发生。

通过身体减轻拖延。很多时候做事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状态再开始,可是大部分时候很难发现有这样的状态。或许这不单纯是精神的问题,而且与身体有关。如果需要做,但是因为畏惧,不想做,那么先做一些周边的事情,把自己和环境融合起来,然后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重复的做一件事。养成好习惯。一个人总是把一件事情做的很好,当遇到下一个问题时,大脑自动向好的方向去引导。因此生活中的做事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可以通过重复形成习惯的。一旦形成习惯,这些好的习惯就总把自己引导向一个好的方向。找到针对自己拖延问题的好习惯,让自己建立起本能的习惯,逐渐打开脑中对原有拖延习惯的连接,进而改变拖延。

《拖延心理学》给克服拖延描述了一个克服拖延的征服之战,想克服拖延,最好多聆听内心的挣扎,然后通过理性告诉自己,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当然,拖延的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将它一下子改变。日常生活中应多给自己心理暗示,时刻提醒自己“笨鸟先飞”。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900字: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阅读了本书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的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能够拖累你直至失败。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请准确地告诉我你期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我是所有伟大人们的奴仆,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立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我还具备人的智慧。你能够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此刻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我是谁?我就是习惯。这一字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过去,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什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会失败。事后想想,和自己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人本来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也是如此。比如我一吃完饭,便坐在电脑前,从来不思考那样长期会使自己的身体走样;平时不爱运动,出门也常常打出租车,这样既浪费又会养成贪图享受的坏习惯。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强加管教自己的习惯。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也常常是习惯造就工作效率。如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总喜欢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之后赶着做。万一有时候事情多了,常会忙地不可开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务。而有的人习惯就很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后才来做。所以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也能够发现他们做事总是有条不紊。有的人做事很粗心,而有的人很仔细;有的人做事很有毅力,而有的却常言放下,对于总总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要做好表率的作用。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强加管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克服不良习惯,把自己的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使自己不成为空想家,让我们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吧。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甩掉拖延的坏习惯》读后感3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你坏》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