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伟人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伟人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孝道故事》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也许下面的“《中国孝道故事》读后感”正合你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顺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百善孝当先。

《中国孝道故事》是一本记叙了64篇关于孝顺的故事,每一篇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封面上的两句话更是富有哲理: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她像一颗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十分震撼,多少伟大的儿女,多少伟大的父母!尤其是看到《我的疯子娘》,那一篇时,我怔住了。有一天,一个疯女人流落到他们村里,穿着破烂,见人就傻笑。他的父亲还没有娶媳妇,于是他奶奶决定让她为他家续上香火。父亲也不情愿,但家里太穷,也只好答应了。

有一天,她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奶奶十分高兴,但从不让她接近她的亲生儿子。一个儿子给家里增加了不少负担,他娘在家里吃闲饭,还经常惹是生非,他奶奶狠心将他赶出了家门。

五年后,她又回来了,还是一样傻乎乎的,但是母爱却是清楚的。奶奶和他爹又把她领进了家门。有一次,他娘给他送伞,路上摔了好几跤,班上的小范带头笑了起来,他拿起文具盒拍去,却被小范掐住了。他娘冲了进来拎起小范把他丢进了池塘。后来事情变得严重,小范的家人找上门来索赔。

奶奶渐渐老了,没办法再给他送饭菜了。于是,他娘担起了每天给他送饭的事。有一次,娘顺带了十几个野山桃,我顺口说了声甜,第二天婶婶来找我,问我今天娘有没有来送饭,还没回家呢。难道走错路了?后来在峭壁下发现了母亲,但是是尸体……他肝肠寸裂,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后来他被录取了,但母亲不在了。

孝顺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百善孝当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孝道篇读后感


孝道篇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丽,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己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麽孝顺,我们现代人就更应该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妈妈和我在家。突然,妈妈的肚子疼了起来,妈妈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麽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为了妈妈,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妈妈,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现在,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妈妈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孝道篇读后感(二)

突然想起以前一起学习看过的一段国学大师翟鸿燊关于《孝道》的讲座,让我很感动,也受益匪浅!

当听到 翟老师讲到孝顺父母一段时,我看到很多视频上的人在一瞬间都流泪了,不仅是视频里,还有我们这些听的老师也很愧疚。因为突然觉得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是失去了很多第一孝道,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看完这段录像才恍然醒悟,原来孝顺不仅仅是我们心里所想的那样,转一些钱,存储一些钱,到了过年的时候交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回想这几年,再给自己一点时间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过很多,真的很愧疚。当我们在得到的同时,却也会失去很多很重要的东西,翟老师所讲到的《父母给儿女的一封信件》,让我记忆深刻,当听完这封信让我也想到爸爸妈妈,平时给的关怀太少,甚是有些时候爸爸妈妈打电话给我时,我都推脱工作很忙。不愿意听爸妈的唠叨,也不想跟他们聊天,想想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又不了解,所以就忽略了父母的感受,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很可恶,也不由得反问自己:我是被父母唠叨过?我是否经常陪他们聊过天?我是否陪父母真正谈过心?陪妈妈散步、逛逛街?我是否陪爸爸妈妈一起做饭?当然,现在的我们现在的工作在外,但当我们真正回到父母身边了,以上的问题值得我去深思和做到!

其中翟老师还讲到: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一件事就是孝敬父母这句话也是震惊人心的。让我如梦方醒,觉得自己很惭愧!从而也让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很深刻的道理,行孝是不能等的,孝最重要的不是物而是心,不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是看不见的情感,让我们重新认识孝字2020吧!

最后,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百善孝为先行孝不能等!如果不想让自己遗憾和愧疚的泪水迷糊双眼的话,我们就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哦!


孝道篇读后感(三)

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基也。

生育之恩,浃乎宇宙,顾复之德,等同昊天。

人生的理想是终极关怀。我们伴随父母走过老年,看着他们肩膀不再坚实,头发日渐花白,甚至不时病痛,但是,他们的心灵经过岁月的洗链,自然发出一种光明,可以烛照烦嚣的世事与人情。老人是人类的宝藏,越有传统的文明越重视老人。国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实在是深富智慧之语。一个不敢正视衰老、病痛与死亡的人,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尤其在陪伴至亲的父母面临这些困境时,我们自然会对生命作一整体而深刻的反省,由此确立自己更真实的人生信念。

家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延续传统理念的基地,我们的生命意涵从中得到滋养、成长、成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从中得到启发与实现。因此,体会爱自亲始,甚至推己及人,这其实正是每一个人内心所向往与渴望去完成的,也是彰显人性与真正的自我实现。

耶稣基-督曾说:就世人来看,是我被钉在十字2020架上,依我看来,是世人被钉在十字2020架上。

也许,我们真的把自己钉死在外化不觉的意念上,把人性本具的良知良能钉死在竞争无情的物化生命里,让蕴含永恒价值的真实自我深陷于生灭不实的妄求空想旋涡中。

现代人很少能如此觉醒,今生如此,生生世世如此。心灵若是不能觉醒,就无力省察体验,充满内在生机的价值生命就无从发展,只剩下仅由外来移植未经消化的知识所拼凑而成的自然短暂存在生命,这时生命意涵就会因人格外化而萎缩成为我就是我所有的一切,当别人问我是谁?所得得答案可能却只是我有什么。人性本心(内在自我)如果消融于外在的名利权位,人生理想终必完全落空,人生幸福也将毫无保障,因为人所拥有得一切都只是暂时借用得,等到时移势易,甚至垂危临终时,我还真的有些什么?觉醒着如此匮乏不堪的存在意涵,这简直是个痛苦的束缚!

任何人若不能从个体的自然生命活出群体的价值生命,若不能超越个体存在的孤立,觉醒人性共通的存在价值总体,人性本质最深切的要求终极关怀(道德实践),将无力实现,人性的价值潜能也将因缺少心灵的互动启发而无法成长显现。人在成长之初,由于得到了父母亲情的特殊关怀,使心性潜能发展了特殊的力量。万物之灵的人类有得天独厚较长的幼儿依赖期,身心和父母有长期的依赖,家庭像是一个人的根,我们从中得到休养生息,也得到成长与成熟。家庭满足了人性的要求,使我们从人性相通的原始情感中,对父母有最深切的关怀,而后渐进推及他人。这个人性相通的真实心灵,即是由内而发的道德实践,父慈子孝的人伦基底。孝顺的内涵即是回归心灵深处的那点情愫,要对人类世界,宇宙人生表达真诚的关怀。

长远以来,历史教晓我们:长远来看,我们在家庭中最容易流露真性情,真纯的品德是在家里培养出来的,品德修养的基础当以孝为首要。唯有从家庭开始,先和-谐根本的人际关系,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融合于更广泛的群体社会。孔子和孟子对孝道体验特别深,所以也都清楚强调:人生须以孝德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满足。

《论语孝道》读后感


论语孝道读后感

一本《论语》放在书架已有好几年了,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也把它顺手带了过来置于床头,虽然偶尔翻阅几页,却也没有读完。今年寒假总算是完整的读完了一遍,但总感觉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还是参悟不透。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辽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现仅将本书中的孝道就与治学的部分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有些人们在这一方面却在褪色,学习孝道并对学生对后人讲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让他人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担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个人的理解为,能够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的事情,尽最大努力的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除非是像生病这样自己没法控制的事情。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书中注释为侍奉父母,难在时常保持和颜悦色!人子中年纪少的做事,年纪长的具备饮食,难道这就可以算得孝么!我对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单就色难一句,我认为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虽是有些讥讽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父母年事还不是很高,还没有到子女经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爱唠叨,唠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烦了,其实想来老人的唠叨就是一种爱的体现,我也应该尊重老人的唠叨,和颜悦色地倾听她的唠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的孝,只是能养父母。但人们亦养犬马。如果只养而不敬,则养父母跟养犬马还有什么不同!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不仅能养更注重敬的思想。当然针对于我们来说,相信在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会时常见到或听到对老人养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养也不敬者。因此不仅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也要对我们的后代,对我们的学生传输对父母对祖父母等不仅要养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到远处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得地方。社会发展到现在父母在不远游是不大可能了,但游必有方还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须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并且时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免得让父母牵挂。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有时忙隔三五天忽视了没有打电话回去,妈妈准会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放假回到家中,晚上有时出去玩耍,无论回家多晚,远远就能望见家中的灯光,父亲总是坐在桌前喝着茶水等我们回来才睡,多次说他却总是这样。有一次,晚上我们开车出门正值天气不好,老公忘了带手机,我的手机又没电了,也就没有跟家中联系,家中又给我们联系不上,害得父母担心,听母亲说父亲还发了火,我们也非常愧疚。今年正月十五下了一场大雪,在老家过完了元宵佳节,正月十六,老公单位要上班了,因天气原因,我们早上6点起床出发赶8点的班,大冷的天婆婆早早起了床,不顾我们的反对又是扫雪,又是递热毛巾擦车窗玻璃,站在村口,望着车子远远离去。路上经车压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非常滑,车开得很慢,不到50里地足足走了1个小时零40分钟,中途公公打来两次电话询问路面怎样,是否到了。这都是一份份浓浓的牵挂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生活的点滴,多为父母想想,尽可能的让父母少一份牵挂,这也是一种孝的做法吧。

治学方面,有好些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

论语孝道读后感


论语孝道读后感

一本【论语】放在书架已有好几年了,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也把它顺手带了过来置于床头,虽然偶尔翻阅几页,却也没有读完。今年寒假总算是完整的读完了一遍,但总感觉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一毛一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还是参悟不透。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辽阔率一性一、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一精一、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现仅将本书中的孝道就与治学的部分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有些人们在这一方面却在褪色,学习孝道并对学生对后人讲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让他人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一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一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担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个人的理解为,能够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的事情,尽最大努力的不让父母为自己一操一心,除非是像生病这样自己没法控制的事情。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书中注释为侍奉父母,难在时常保持和颜悦色!人子中年纪少的做事,年纪长的具备饮食,难道这就可以算得孝么!我对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单就色难一句,我认为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虽是有些讥讽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父母年事还不是很高,还没有到子女经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一爱一唠叨,唠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烦了,其实想来老人的唠叨就是一种一爱一的体现,我也应该尊重老人的唠叨,和颜悦色地倾听她的唠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的孝,只是能养父母。但人们亦养犬马。如果只养而不敬,则养父母跟养犬马还有什么不同!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不仅能养更注重敬的思想。当然针对于我们来说,相信在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会时常见到或听到对老人养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养也不敬者。因此不仅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也要对我们的后代,对我们的学生传输对父母对祖父母等不仅要养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到远处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得地方。社会发展到现在父母在不远游是不大可能了,但游必有方还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须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并且时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免得让父母牵挂。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有时忙隔三五天忽视了没有打电话回去,一妈一一妈一准会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放假回到家中,晚上有时出去玩耍,无论回家多晚,远远就能望见家中的灯光,父亲总是坐在桌前喝着茶水等我们回来才睡,多次说他却总是这样。有一次,晚上我们开车出门正值天气不好,老公忘了带手机,我的手机又没电了,也就没有跟家中联系,家中又给我们联系不上,害得父母担心,听母亲说父亲还发了火,我们也非常愧疚。今年正月十五下了一场大雪,在老家过完了元宵佳节,正月十六,老公单位要上班了,因天气原因,我们早上6点起床出发赶8点的班,大冷的天婆婆早早起了床,不顾我们的反对又是扫雪,又是递热一毛一巾擦车窗玻璃,站在村口,望着车子远远离去。路上经车压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非常滑,车开得很慢,不到50里地足足走了1个小时零40分钟,中途公公打来两次电话询问路面怎样,是否到了。这都是一份份浓浓的牵挂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生活的点滴,多为父母想想,尽可能的让父母少一份牵挂,这也是一种孝的做法吧。

治学方面,有好些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

问孝道读后感


问孝道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孝顺的人。虽做不到卧冰求鲤但父母生日总还是记得的,总会用积攒的压岁钱,为他们准备一份意想不到的小礼物,虽然礼物并不贵重,但看见父母的幸福,我也很快乐。

可是,当我翻开,《问孝道》的第一页,我就发现我错了,错得离谱,我不但不是一个孝顺的人,还可以说是不孝,做了那么多不符和孝道的事情,如果不是有幸看见这本书 ,我恐怕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

说实话,第一次看见这本书,并没太用心看,因为书上的一个个黑色的印刷体文字2020仿佛就是在指控的罪刑,不容我争辩,当怀着恼羞成怒的心情看到快一半的时候,才发觉这本书清新易懂,顿入茅塞。重新审视这本书的封面,觉得封面说不上精致与华丽,高山,树木,互相掩映,给人一种自然最原始的感觉,没有一丝人工修饰的做作,是的,孝不就是这种感觉,没有一丝人工修饰的做作,是啊,孝不就是这种感觉,一种发自内心对父母养育自己的感激,自然界中无数生灵又何止人类这一种知道感恩,乌鸦反哺不也是这孝道的另一种表现。

书中大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富有禅机,引人深思,特别是父母之恩与天地等,对我感触最深,父母就是真心实意爱你的人,从你呀呀学语,到你背上书包去上学,毫不吝啬给予我,付出自己的全部的爱,却从未想过回报。

也许爱人会因为年华流逝,容颜衰老而抛弃你,也许友人会因为穷困了潦倒而离开你,父母,无论你的丑陋贫困,都会在你身边一如既往的关爱着你,支持着你。所以我会用《问孝道》这本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利用自己这微不足到的孝心,去感谢父母不言回报的大爱。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基也。

生育之恩,浃乎宇宙,顾复之德,等同昊天。

人生的理想是终极关怀。我们伴随父母走过老年,看着他们肩膀不再坚实,头发日渐花白,甚至不时病痛,但是,他们的心灵经过岁月的洗链,自然发出一种光明,可以烛照烦嚣的世事与人情。老人是人类的宝藏,越有传统的文明越重视老人。国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实在是深富智慧之语。一个不敢正视衰老、病痛与死亡的人,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尤其在陪伴至亲的父母面临这些困境时,我们自然会对生命作一整体而深刻的反省,由此确立自己更真实的人生信念。

家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延续传统理念的基地,我们的生命意涵从中得到滋养、成长、成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从中得到启发与实现。因此,体会爱自亲始,甚至推己及人,这其实正是每一个人内心所向往与渴望去完成的,也是彰显人性与真正的自我实现。

耶稣基-督曾说:就世人来看,是我被钉在十字2020架上,依我看来,是世人被钉在十字2020架上。

也许,我们真的把自己钉死在外化不觉的意念上,把人性本具的良知良能钉死在竞争无情的物化生命里,让蕴含永恒价值的真实自我深陷于生灭不实的妄求空想旋涡中。

孝道读后感9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孝道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孝道读后感【篇1】

(一)天地人之道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生活这样艰苦,为什么能自得其乐呢?其实,主要是在于你的人生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二)处世之道

在现代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孔夫子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论语·颜渊》)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所以,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可。

(三)君子之道

这里的君子一般是泛指才德出众的人,在《论语》中,随意就可发现这二字,可见君子的重要性。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连孔子都愧称君子,不难发现君子的标准之高。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仅是一个好人,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四)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很多人都感叹光阴流逝之快,但孔子在看着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大家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为政》)孔子提出的这六个人生轨迹,对我们现在仍有很多启迪意义,关键是我们如何领悟这其中的智慧,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窗外落花纷纷,合上书,闭上眼,闻着淡淡花香,细细咀嚼论语之道,我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份从容和坦然…

孝道读后感【篇2】

突然想起以前一起学习看过的一段国学大师翟鸿燊关于《孝道》的讲座,让我很感动,也受益匪浅!

当听到 翟老师讲到孝顺父母一段时,我看到很多视频上的人在一瞬间都流泪了,不仅是视频里,还有我们这些听的老师也很愧疚。因为突然觉得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是失去了很多第一孝道,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看完这段录像才恍然醒悟,原来孝顺不仅仅是我们心里所想的那样,转一些钱,存储一些钱,到了过年的时候交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回想这几年,再给自己一点时间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过很多,真的很愧疚。当我们在得到的同时,却也会失去很多很重要的东西,翟老师所讲到的《父母给儿女的一封信件》,让我记忆深刻,当听完这封信让我也想到爸爸妈妈,平时给的关怀太少,甚是有些时候爸爸妈妈打电话给我时,我都推脱工作很忙。不愿意听爸妈的唠叨,也不想跟他们聊天,想想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又不了解,所以就忽略了父母的感受,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很可恶,也不由得反问自己:我是被父母唠叨过?我是否经常陪他们聊过天?我是否陪父母真正谈过心?陪妈妈散步、逛逛街?我是否陪爸爸妈妈一起做饭?当然,现在的我们现在的工作在外,但当我们真正回到父母身边了,以上的问题值得我去深思和做到!

其中翟老师还讲到: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一件事就是孝敬父母这句话也是震惊人心的。让我如梦方醒,觉得自己很惭愧!从而也让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很深刻的道理,行孝是不能等的,孝最重要的不是物而是心,不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是看不见的情感,让我们重新认识孝字吧!

最后,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百善孝为先行孝不能等!如果不想让自己遗憾和愧疚的泪水迷糊双眼的话,我们就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哦!

孝道读后感【篇3】

近日,在党支部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下,我阅读了《中华忠孝道德教育读本》之一的《忠孝立人》篇,被书中辑录的《忠经》和《孝经》的四十七个忠孝古典故事所深深感染,特别是对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领悟。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孝经》中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而大家更为熟知的,便是百善孝为先这五个大字。常存仁孝之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故孝居百行之先,孝道是道德的首要核心。我国著名的国学应用学家翟鸿燊教授曾经说过: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孝道不仅仅是在家对父母的敬养之孝、不辱之孝,也是对国家的奉献之孝、报国之孝。穷则善修其身,富则济达天下。忠孝做人,业有所成,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光宗耀祖,扬名显亲,是对父母的孝之至也。

自古以来,以孝道感天动地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不禁令我想起了董永。相传董永是东汉时期的千乘人,年幼时丧母,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安陆。后来董永的父亲亡故,董永为换取丧葬费用,卖身至一富人家为奴。一日,董永在槐荫之地偶遇一个女子,其自言无家可归,二人遂结为夫妇。女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在回家途中,又行至槐荫,女子告知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下凡助董永还债。言毕即凌空而去。后来,槐荫便改名为孝感,以纪念董永卖身葬父之孝,董永也成了从古至今人们所称道的大孝子,孝感这地方也因为董永的孝之所为而闻名遐迩。

再来看看我们党的好干部陈毅元帅,他也是一位大大的孝子。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身为人民公仆的他始终感到心中的愧疚。一九六二年陈毅出访,在途径成都时探望病重的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母亲面有难色,但是陈毅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有如此孝心的人,也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负责任的好干部。

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他、爱国家呢!《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给予我们一切。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无私伟大的爱,伴着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无微不至、任劳任怨的照顾,托起我们的光明未来。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而人又怎么能不孝呢!

从本质上看,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和赡养老人,能够让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和深远的社会意义。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可以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之风,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从而极大地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弟子规》有云:首孝悌,次谨信。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完善自身,践行传统美德。特别是作为百善之首的孝道,我们更是要继续发扬光大,让孝之江河源远流长,愈久弥香。

孝道读后感【篇4】

读完论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孝道两字,孝是人的根本,父母生我、养我,如果长大不知道报恩,这就是没尽到做人的义务。况且中国有一句话,说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羊羔在吃奶的时候,两条前腿要跪下,乌鸦长大的时候,小乌鸦就找食物给老乌鸦吃,养到老乌鸦又恢复了飞的能力,这才算终了。人如果不孝顺父母,那不是连乌鸦和羊羔子都不如了么?

古有仲由百里负米,闵损芦衣顺母,陆绩怀橘遗亲,今有陈毅探母,张九精带父求学。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道是永恒的主题。尽孝也是要讲求方法的。我记得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这句话引起我很大的反思。确实是这样的.,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养老金,生活问题根本不用我们多想,而父母那么尽心尽力的照顾我们,培育我们为的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本能,的确,天下的父母都一样,一心一意地为子女付出,但从不求任何回报。亲情,它无需用任何语言表达。那我们又为什么不能把孝顺父母作为本能呢,孝顺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想想父母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这真的很重要,或许不是买了什么华而不实的营养品,而是有事没事关心一下父母的身体,多陪父母聊聊天。就像著名书法家黄庭坚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那我们是不是也该认真反思一下呢?

孝顺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我记得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播,动人的原因,不是演员当红,而是它的感情动人心腑。很多人为其流泪,不止为了可爱的男孩,也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的感恩。

孔子还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说父母唯独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说是,对父母最主要的关心就是关心他们是否生病了,这样就是做到尽孝了,这话说的没错,但多少有些片面了,或许这仅仅是对孟武伯而言吧。我觉得这句话指,身体的`疾病,父母不能控制,这份担忧已经足够了,我们不应该再去做其他让父母操心着急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孝道,我们确实应该去注意。

孔子的孝是善始善终,一以贯之的,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孝道问题。比如说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告诉我们父母在时,不能到游玩,即使不得已也要说明去向,尽量少让父母担心。大家都叛逆过,希望摆脱父母的约束,可现在不能每天都回家,是否会想念在家中的父母呢?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帮父母捶捶背,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打个电话,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哪怕是相视无语,只静静的守在他们身边,这些更能慰藉父母那时刻关切着儿女的心,这些微不足道的回报相比双亲的抚养之情、养育之恩真的是轻如鸿毛,但孝心无价,我们要做的只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体贴父母。

再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教导我们侍奉父母时,如果我们觉的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婉言相劝。如果父母不听,我们还是要尊敬父母。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不能怨恨。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多的告诫,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跟老师顶嘴,不能和朋友翻脸,那为什么会把怨气带到父母身上呢?难道是因为父母从小到大给了我们无限的包容吗?说出这话,难道真的不觉得愧疚吗?前些日子看海洋天堂这部电影,看大福的爸爸一点一滴教患有自闭症的大福成长,开门,锁门,穿衣服,下公交车.....我心中的感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试问,天下哪位父母不是这样耐心的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又几时对父母那么耐心过,我们为父母做的却太少太少,所以从今天开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想吧,用心关爱父母,体贴父母,报答父母。

毕淑敏在散文《孝心无价》中写道:“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最后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只因为这句话与孔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出了我的心声,人去了就再也不能回来,遗憾就只能是遗憾了,不会有机会让你去弥补。只有珍惜现在的机会好好对自己身边的父母,不要到失去的时候再去懊悔,不要让自己空对着过往去流泪。

孝道读后感【篇5】

读《二十四孝图》有感:说说孝心孝道

孝是什么?孝是宽容: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孝是报答: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孝是耐心的陪伴:耐心听取老人的话;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耐心说服老人。孝是善意的欺骗: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诉老人只花了几十元。孝是常回家看看:回家给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闲暇之余,翻阅朋友的空间时偶然看见《二十四孝图》这本书,看后感受颇深!《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纵观《二十四孝图》这本书,孝子们有为父母舍利的,有为父母舍身的,有为父母舍妻子、儿女的,可以说无一不能舍!甚至自己的生命。舍身、舍心,完全是无我的尽孝。

吴猛《恣蚊饱血》,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丁兰《刻木事亲》,郭巨《埋儿奉母》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的侍奉父母的精神。

今天,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一个孝子该如何行孝呢?孔子从居、养、病、丧、葬、祭五个方面告诉我们具体的做法。

首先居则致其敬.致就是尽心尽力切实做到,而且做得圆满。就是说对父母要发自内心,完全真诚,没有丝毫保留。虚伪。对父母由衷的尊敬,这样的一种敬意就叫致其敬.二是:养则致其乐.孝亲有三个含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关键是要做到,让父母欢喜快乐,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三是:病则致其忧.

孝道读后感【篇6】

一本《论语》放在书架已有好几年了,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也把它顺手带了过来置于床头,虽然偶尔翻阅几页,却也没有读完。今年寒假总算是完整的读完了一遍,但总感觉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还是参悟不透。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辽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现仅将本书中的孝道就与治学的部分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有些人们在这一方面却在褪色,学习孝道并对学生对后人讲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让他人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担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个人的理解为,能够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的事情,尽最大努力的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除非是像生病这样自己没法控制的事情。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书中注释为侍奉父母,难在时常保持和颜悦色!人子中年纪少的做事,年纪长的具备饮食,难道这就可以算得孝么!我对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单就色难一句,我认为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虽是有些讥讽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父母年事还不是很高,还没有到子女经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爱唠叨,唠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烦了,其实想来老人的唠叨就是一种爱的体现,我也应该尊重老人的唠叨,和颜悦色地倾听她的唠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的孝,只是能养父母。但人们亦养犬马。如果只养而不敬,则养父母跟养犬马还有什么不同!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不仅能养更注重敬的思想。当然针对于我们来说,相信在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会时常见到或听到对老人养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养也不敬者。因此不仅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也要对我们的后代,对我们的学生传输对父母对祖父母等不仅要养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到远处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得地方。社会发展到现在父母在不远游是不大可能了,但游必有方还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须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并且时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免得让父母牵挂。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有时忙隔三五天忽视了没有打电话回去,妈妈准会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放假回到家中,晚上有时出去玩耍,无论回家多晚,远远就能望见家中的灯光,父亲总是坐在桌前喝着茶水等我们回来才睡,多次说他却总是这样。有一次,晚上我们开车出门正值天气不好,老公忘了带手机,我的手机又没电了,也就没有跟家中联系,家中又给我们联系不上,害得父母担心,听母亲说父亲还发了火,我们也非常愧疚。今年正月十五下了一场大雪,在老家过完了元宵佳节,正月十六,老公单位要上班了,因天气原因,我们早上6点起床出发赶8点的班,大冷的天婆婆早早起了床,不顾我们的反对又是扫雪,又是递热毛巾擦车窗玻璃,站在村口,望着车子远远离去。路上经车压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非常滑,车开得很慢,不到50里地足足走了1个小时零40分钟,中途公公打来两次电话询问路面怎样,是否到了。这都是一份份浓浓的牵挂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生活的点滴,多为父母想想,尽可能的让父母少一份牵挂,这也是一种孝的做法吧。

治学方面,有好些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

孝道读后感【篇7】

文中的那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本来是努力学习的典型事例,可故事中苦孩子上完大学还要读研。读研没有错,可他错就错在了他忘记了他的家不富裕。家里面还有弟弟妹妹等着妈妈去养。他应该把家撑起来有机会再读研也不迟。就算他读完了但最爱的人却没有了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这样的人就算当上再大的伟人别人也会说他是不孝子,像这样的人走到哪都会被别人看不起的。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不要后悔一辈子,快行动吧。

孝道读后感【篇8】

《中国孝道故事》是一本记叙了64篇关于孝顺的故事,每一篇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封面上的两句话更是富有哲理: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她像一颗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十分震撼,多少伟大的儿女,多少伟大的父母!尤其是看到《我的疯子娘》,那一篇时,我怔住了。有一天,一个疯女人流落到他们村里,穿着破烂,见人就傻笑。他的父亲还没有娶媳妇,于是他奶奶决定让她为他家续上香火。父亲也不情愿,但家里太穷,也只好答应了。

有一天,她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奶奶十分高兴,但从不让她接近她的亲生儿子。一个儿子给家里增加了不少负担,他娘在家里吃闲饭,还经常惹是生非,他奶奶狠心将他赶出了家门。

五年后,她又回来了,还是一样傻乎乎的,但是母爱却是清楚的。奶奶和他爹又把她领进了家门。有一次,他娘给他送伞,路上摔了好几跤,班上的小范带头笑了起来,他拿起文具盒拍去,却被小范掐住了。他娘冲了进来拎起小范把他丢进了池塘。后来事情变得严重,小范的家人找上门来索赔。

奶奶渐渐老了,没办法再给他送饭菜了。于是,他娘担起了每天给他送饭的事。有一次,娘顺带了十几个野山桃,我顺口说了声甜,第二天婶婶来找我,问我今天娘有没有来送饭,还没回家呢。难道走错路了?后来在峭壁下发现了母亲,但是是尸体他肝肠寸裂,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后来他被录取了,但母亲不在了。

孝顺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百善孝当先。

孝道读后感【篇9】

孝道作文900字百善孝为先读《孝女绳》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孝女绳》,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根,是我们的同龄人,她的童年浸满了辛酸的泪水。李根的爸爸身患重病,瘫痪在床,基本丧失语言能力,妈妈因此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从此,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李根稚嫩的肩膀上。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爸爸,一边更是还在继续坚持的努力学习。为了能更加方便地给爸爸扎针、吃药,聪明的李根就拿了一根细细的尼龙绳,一头系在爸爸床头,另一头则系在自己的脚腕上。尽管李根的生活十分辛苦、家境贫寒,但她从未放弃学习。五年来,李根捧回了九张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奖状。

这是一个多么孝顺、多么坚强的女孩啊!这跟尼龙绳不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绳,这分明是李根用血汗和亲情编织成的孝女绳啊!这根尼龙绳一头系着爸爸的生命,一头系着爸爸对女儿的依赖与企盼,一头更是系着女儿对爸爸的爱心与孝心。

读了李根的故事后,我不禁思绪万千。为了家庭生计,李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难?同是和我们一样的花季少年,生活的道路与我们相差何远?比起李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妈妈让我去帮她把茶杯端过来,我嘟着嘴不干,外婆让我帮她把碗和菜端进厨房,我依然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记得那是一天放学回家后,准备先填一点肚子,就去找我没吃完的早餐奶酪面包。咦,怎么没有了呢?我生气的大声吼道:外婆!也许那天是因为天气闷热,心情烦躁。只见外婆急忙跑来问:怎么了?我问:我的奶酪面包呢?我把它吃了。啊,你怎么能吃了它呢?我吼了一声,我不管,反正我就要吃,要不饿死我算啦。说完,我头一甩跑进了房间,把门重重关上,我心里还埋怨:外婆怎么能吃了它呢?她怎么能吃我的东西呢..现在想想当时也真不应该,我们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可是看了李根的故事后,我们是不是都该想想父母他们也是很不容易呢?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还要辛苦的工作,他们的想法是不是我们也该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应该孝顺父母,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多去为他们想一想。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现在双亲仍还健在的时候,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吧,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把父母想起来,但到那时我们也只能是追悔莫及了。

百善孝为先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优秀传统美德啊,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继承与传承下去。

[推荐]孝道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栏目推荐你阅读“孝道读后感”等专题内容。

以下内容是我们整理,主题为“孝道读后感”,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你知道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需要有哪些方面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道读后感 篇1

一本《论语》放在书架已有好几年了,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也把它顺手带了过来置于床头,虽然偶尔翻阅几页,却也没有读完。今年寒假总算是完整的读完了一遍,但总感觉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还是参悟不透。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辽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现仅将本书中的孝道就与治学的部分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有些人们在这一方面却在褪色,学习孝道并对学生对后人讲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让他人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担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个人的理解为,能够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的事情,尽最大努力的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除非是像生病这样自己没法控制的事情。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书中注释为侍奉父母,难在时常保持和颜悦色!人子中年纪少的做事,年纪长的具备饮食,难道这就可以算得孝么!我对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单就色难一句,我认为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虽是有些讥讽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父母年事还不是很高,还没有到子女经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爱唠叨,唠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烦了,其实想来老人的唠叨就是一种爱的体现,我也应该尊重老人的唠叨,和颜悦色地倾听她的唠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的孝,只是能养父母。但人们亦养犬马。如果只养而不敬,则养父母跟养犬马还有什么不同!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不仅能养更注重敬的思想。当然针对于我们来说,相信在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会时常见到或听到对老人养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养也不敬者。因此不仅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也要对我们的后代,对我们的学生传输对父母对祖父母等不仅要养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到远处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得地方。社会发展到现在父母在不远游是不大可能了,但游必有方还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须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并且时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免得让父母牵挂。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有时忙隔三五天忽视了没有打电话回去,妈妈准会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放假回到家中,晚上有时出去玩耍,无论回家多晚,远远就能望见家中的灯光,父亲总是坐在桌前喝着茶水等我们回来才睡,多次说他却总是这样。有一次,晚上我们开车出门正值天气不好,老公忘了带手机,我的手机又没电了,也就没有跟家中联系,家中又给我们联系不上,害得父母担心,听母亲说父亲还发了火,我们也非常愧疚。今年正月十五下了一场大雪,在老家过完了元宵佳节,正月十六,老公单位要上班了,因天气原因,我们早上6点起床出发赶8点的班,大冷的天婆婆早早起了床,不顾我们的反对又是扫雪,又是递热毛巾擦车窗玻璃,站在村口,望着车子远远离去。路上经车压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非常滑,车开得很慢,不到50里地足足走了1个小时零40分钟,中途公公打来两次电话询问路面怎样,是否到了。这都是一份份浓浓的牵挂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生活的点滴,多为父母想想,尽可能的让父母少一份牵挂,这也是一种孝的做法吧。

治学方面,有好些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

孝道读后感 篇2

《中国孝道故事》是一本记叙了64篇关于孝顺的故事,每一篇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封面上的两句话更是富有哲理: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她像一颗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十分震撼,多少伟大的儿女,多少伟大的父母!尤其是看到《我的疯子娘》,那一篇时,我怔住了。有一天,一个疯女人流落到他们村里,穿着破烂,见人就傻笑。他的父亲还没有娶媳妇,于是他奶奶决定让她为他家续上香火。父亲也不情愿,但家里太穷,也只好答应了。

有一天,她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奶奶十分高兴,但从不让她接近她的亲生儿子。一个儿子给家里增加了不少负担,他娘在家里吃闲饭,还经常惹是生非,他奶奶狠心将他赶出了家门。

五年后,她又回来了,还是一样傻乎乎的,但是母爱却是清楚的。奶奶和他爹又把她领进了家门。有一次,他娘给他送伞,路上摔了好几跤,班上的小范带头笑了起来,他拿起文具盒拍去,却被小范掐住了。他娘冲了进来拎起小范把他丢进了池塘。后来事情变得严重,小范的家人找上门来索赔。

奶奶渐渐老了,没办法再给他送饭菜了。于是,他娘担起了每天给他送饭的事。有一次,娘顺带了十几个野山桃,我顺口说了声甜,第二天婶婶来找我,问我今天娘有没有来送饭,还没回家呢。难道走错路了?后来在峭壁下发现了母亲,但是是尸体他肝肠寸裂,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后来他被录取了,但母亲不在了。

孝顺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百善孝当先。

孝道读后感 篇3

一本《论语》放在书架已有好几年了,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也把它顺手带了过来置于床头,虽然偶尔翻阅几页,却也没有读完。

今年寒假总算是完整的读完了一遍,但总感觉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还是参悟不透。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辽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现仅将本书中的孝道就与治学的部分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有些人们在这一方面却在褪色,学习孝道并对学生对后人讲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让他人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担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个人的理解为,能够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的事情,尽最大努力的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除非是像生病这样自己没法控制的x事情,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书中注释为“侍奉父母,难在时常保持和颜悦色!人子中年纪少的做事,年纪长的具备饮食,难道这就可以算得孝么!”我对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单就“色难”一句,我认为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虽是有些讥讽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父母年事还不是很高,还没有到子女经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爱唠叨,唠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烦了,其实想来老人的唠叨就是一种爱的体现,我也应该尊重老人的唠叨,和颜悦色地倾听她的唠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的孝,只是能养父母。但人们亦养犬马。如果只养而不敬,则养父母跟养犬马还有什么不同!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不仅能养更注重敬的思想。当然针对于我们来说,相信在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会时常见到或听到对老人养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养也不敬者。因此不仅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也要对我们的后代,对我们的学生传输对父母对祖父母等不仅要养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到远处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得地方。社会发展到现在“父母在不远游”是不大可能了,但“游必有方”还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须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并且时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

孝道读后感 篇4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那什么是孝呢?以前我对孝的感觉是那样的抽象、空洞、不理解,自从读了《孝在我心中》,我对孝有了具体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

《孝在我心中》这本书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当今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真实的孝德故事:有长跪父亲病榻恳求献肾的孝女——杨春月;有冲击奥运冠军时刻牵挂双亲的孝子——陆永;有为了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治病不惜旷课去打工的代父尽孝报恩的好学生——郭超群;有坚韧顽强天天服侍残疾在床的妈妈的八岁女孩——倪东艳……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深深地震动了社会,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被赞誉为当代的道德楷模。

从《孝在我心中》这本书中,我深刻的认识到: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有孝心的人,才会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奥运举重冠军陆永就是在“不能让父母为我担心”和“每月从有限工资中省出钱来寄给弟弟,以减轻父母负担”的孝心鼓励下克服重重困难,举起奥运冠军;郭超群把孝当作一种自己的责任和前进的动力,从十岁开始就代父尽孝报恩,用稚嫩的双肩担负起照顾“奶奶”的责任并以此为动力更加努力学习,最终考上大学……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孝,是成功的精神支柱。

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但有的人不孝顺父母反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有的同学从来不帮父母做家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像一个小皇帝;父母不给零用钱就哭、闹,惹父母生气;有些同学放学时总让父母拿着书包,自己就拿着父母给的冰棍或棉花糖,让父母为他们做牛做马;父母年年给他们做生日,他没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甚至有些人打骂父母……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操劳。如果你很细心,就会发现父母的脸上多了一丝皱纹,父母的头上多了一丝银发。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帮妈妈做做家务,给他们沏杯热茶,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等等。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心无价,做人要先做到孝。孝在我心中,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道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一篇古代故事,名叫——《贺织女的孝道》。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古时候有一个叫贺织女的人刚嫁到丈夫家不久,丈夫便外出,一去就是几年。他背着贺织女,把钱财都给了在外面的情人,可贺织女却一心孝敬婆婆,有一天,婆婆生病了,贺织女为了帮婆婆治病,去打工,挣来的钱都用来给婆婆治病,没有一文钱是花在自己身上的。有一次,丈夫把小情人带回来,贺织女不但没有生气,还以姐妹相称。和侄女嫁到丈夫家二十年,丈夫陪她的时间却不到半年,他心里没有怨恨,却对婆婆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

我在新闻中曾经看到过类似这样的事例:在某个农村,一位女人嫁到婆婆家之后,因为家中的经济并不是那样的富裕,丈夫不得不到外地去打工了。丈夫每个月都会给妻子寄一份信。也时常会到公共的电话亭去给妻子打电话。后来丈夫给妻子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甚至音信全无。原来,是丈夫在外面发达了,找了比自己原配年轻、漂亮的姑娘,在外面又娶了一个妻子。后来,年迈的婆婆病了,需要一大笔钱给婆婆治病。妻子走投无路,把婆婆交给邻居照顾一阵,自己便进城去找丈夫了。进了城之后,妻子找到了丈夫,妻子让丈夫回家,丈夫不肯。后来说出了是婆婆病了,可丈夫却狠心的说:“反正她早晚是要死的,还不如现在让她走,反正她活在这个世上也是活受罪,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也不用浪费我的钱。”妻子听了丈夫的话,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扔下婆婆不管。而是去帮别人做家务活,来给婆婆治病。婆婆死了以后,她把之前挣来的所有的钱都用来给婆婆安葬用了。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百善孝为先,孝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任何人得到感化,只要是人都应该有一颗孝心,来孝敬养育你的父母。

孝道读后感 篇6

读完论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孝道两字,孝是人的根本,父母生我、养我,如果长大不知道报恩,这就是没尽到做人的义务。况且中国有一句话,说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羊羔在吃奶的时候,两条前腿要跪下,乌鸦长大的时候,小乌鸦就找食物给老乌鸦吃,养到老乌鸦又恢复了飞的能力,这才算终了。人如果不孝顺父母,那不是连乌鸦和羊羔子都不如了么?

古有仲由百里负米,闵损芦衣顺母,陆绩怀橘遗亲,今有陈毅探母,张九精带父求学。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道是永恒的主题。尽孝也是要讲求方法的。我记得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这句话引起我很大的反思。确实是这样的.,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养老金,生活问题根本不用我们多想,而父母那么尽心尽力的照顾我们,培育我们为的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本能,的确,天下的父母都一样,一心一意地为子女付出,但从不求任何回报。亲情,它无需用任何语言表达。那我们又为什么不能把孝顺父母作为本能呢,孝顺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想想父母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这真的很重要,或许不是买了什么华而不实的营养品,而是有事没事关心一下父母的身体,多陪父母聊聊天。就像著名书法家黄庭坚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那我们是不是也该认真反思一下呢?

孝顺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我记得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播,动人的原因,不是演员当红,而是它的感情动人心腑。很多人为其流泪,不止为了可爱的男孩,也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的感恩。

孔子还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说父母唯独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说是,对父母最主要的关心就是关心他们是否生病了,这样就是做到尽孝了,这话说的没错,但多少有些片面了,或许这仅仅是对孟武伯而言吧。我觉得这句话指,身体的`疾病,父母不能控制,这份担忧已经足够了,我们不应该再去做其他让父母操心着急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孝道,我们确实应该去注意。

孔子的孝是善始善终,一以贯之的,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孝道问题。比如说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告诉我们父母在时,不能到游玩,即使不得已也要说明去向,尽量少让父母担心。大家都叛逆过,希望摆脱父母的约束,可现在不能每天都回家,是否会想念在家中的父母呢?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帮父母捶捶背,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打个电话,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哪怕是相视无语,只静静的守在他们身边,这些更能慰藉父母那时刻关切着儿女的心,这些微不足道的回报相比双亲的抚养之情、养育之恩真的是轻如鸿毛,但孝心无价,我们要做的只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体贴父母。

再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教导我们侍奉父母时,如果我们觉的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婉言相劝。如果父母不听,我们还是要尊敬父母。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不能怨恨。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多的告诫,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跟老师顶嘴,不能和朋友翻脸,那为什么会把怨气带到父母身上呢?难道是因为父母从小到大给了我们无限的包容吗?说出这话,难道真的不觉得愧疚吗?前些日子看海洋天堂这部电影,看大福的爸爸一点一滴教患有自闭症的大福成长,开门,锁门,穿衣服,下公交车.....我心中的感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试问,天下哪位父母不是这样耐心的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又几时对父母那么耐心过,我们为父母做的却太少太少,所以从今天开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想吧,用心关爱父母,体贴父母,报答父母。

毕淑敏在散文《孝心无价》中写道:“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最后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只因为这句话与孔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出了我的心声,人去了就再也不能回来,遗憾就只能是遗憾了,不会有机会让你去弥补。只有珍惜现在的机会好好对自己身边的父母,不要到失去的时候再去懊悔,不要让自己空对着过往去流泪。

孝道读后感 篇7

突然想起以前一起学习看过的一段国学大师翟鸿燊关于《孝道》的讲座,让我很感动,也受益匪浅!

当听到 翟老师讲到孝顺父母一段时,我看到很多视频上的人在一瞬间都流泪了,不仅是视频里,还有我们这些听的老师也很愧疚。因为突然觉得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是失去了很多第一孝道,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看完这段录像才恍然醒悟,原来孝顺不仅仅是我们心里所想的那样,转一些钱,存储一些钱,到了过年的时候交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回想这几年,再给自己一点时间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过很多,真的很愧疚。当我们在得到的同时,却也会失去很多很重要的东西,翟老师所讲到的《父母给儿女的一封信件》,让我记忆深刻,当听完这封信让我也想到爸爸妈妈,平时给的关怀太少,甚是有些时候爸爸妈妈打电话给我时,我都推脱工作很忙。不愿意听爸妈的唠叨,也不想跟他们聊天,想想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又不了解,所以就忽略了父母的感受,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很可恶,也不由得反问自己:我是被父母唠叨过?我是否经常陪他们聊过天?我是否陪父母真正谈过心?陪妈妈散步、逛逛街?我是否陪爸爸妈妈一起做饭?当然,现在的我们现在的工作在外,但当我们真正回到父母身边了,以上的问题值得我去深思和做到!

其中翟老师还讲到: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一件事就是孝敬父母这句话也是震惊人心的。让我如梦方醒,觉得自己很惭愧!从而也让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很深刻的道理,行孝是不能等的,孝最重要的不是物而是心,不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是看不见的情感,让我们重新认识孝字吧!

最后,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百善孝为先行孝不能等!如果不想让自己遗憾和愧疚的泪水迷糊双眼的话,我们就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哦!

孝道读后感 篇8

(一)天地人之道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生活这样艰苦,为什么能自得其乐呢?其实,主要是在于你的人生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二)处世之道

在现代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孔夫子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论语·颜渊》)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所以,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可。

(三)君子之道

这里的君子一般是泛指才德出众的人,在《论语》中,随意就可发现这二字,可见君子的重要性。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连孔子都愧称君子,不难发现君子的标准之高。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仅是一个好人,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四)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很多人都感叹光阴流逝之快,但孔子在看着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大家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为政》)孔子提出的这六个人生轨迹,对我们现在仍有很多启迪意义,关键是我们如何领悟这其中的智慧,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窗外落花纷纷,合上书,闭上眼,闻着淡淡花香,细细咀嚼论语之道,我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份从容和坦然…

孝道读后感 篇9

近日,在党支部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下,我阅读了《中华忠孝道德教育读本》之一的《忠孝立人》篇,被书中辑录的《忠经》和《孝经》的四十七个忠孝古典故事所深深感染,特别是对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领悟。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孝经》中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而大家更为熟知的,便是百善孝为先这五个大字。常存仁孝之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故孝居百行之先,孝道是道德的首要核心。我国著名的国学应用学家翟鸿燊教授曾经说过: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孝道不仅仅是在家对父母的敬养之孝、不辱之孝,也是对国家的奉献之孝、报国之孝。穷则善修其身,富则济达天下。忠孝做人,业有所成,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光宗耀祖,扬名显亲,是对父母的孝之至也。

自古以来,以孝道感天动地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不禁令我想起了董永。相传董永是东汉时期的千乘人,年幼时丧母,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安陆。后来董永的父亲亡故,董永为换取丧葬费用,卖身至一富人家为奴。一日,董永在槐荫之地偶遇一个女子,其自言无家可归,二人遂结为夫妇。女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在回家途中,又行至槐荫,女子告知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下凡助董永还债。言毕即凌空而去。后来,槐荫便改名为孝感,以纪念董永卖身葬父之孝,董永也成了从古至今人们所称道的大孝子,孝感这地方也因为董永的孝之所为而闻名遐迩。

再来看看我们党的好干部陈毅元帅,他也是一位大大的孝子。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身为人民公仆的他始终感到心中的愧疚。一九六二年陈毅出访,在途径成都时探望病重的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母亲面有难色,但是陈毅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有如此孝心的人,也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负责任的好干部。

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他、爱国家呢!《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给予我们一切。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无私伟大的爱,伴着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无微不至、任劳任怨的照顾,托起我们的光明未来。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而人又怎么能不孝呢!

从本质上看,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和赡养老人,能够让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和深远的社会意义。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可以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之风,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从而极大地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弟子规》有云:首孝悌,次谨信。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完善自身,践行传统美德。特别是作为百善之首的孝道,我们更是要继续发扬光大,让孝之江河源远流长,愈久弥香。

孝道读后感 篇10

其实孝无处不在,孝就在我们身边。

孟武伯像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那么,这种孝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呢?

说道“孝”,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伟大而又熟悉的身影“我的妈妈”。前不久,姥姥因气管炎住院了,姥爷在家又感冒了。妈妈每天安顿好家里以后,就去医院和舅舅姨妈们轮流照顾姥姥,在家还要照顾姥爷。回到家,还有买菜给我们做饭。那天晚上,我看见妈妈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叹气。此刻的我,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孝心,但这是一个女儿对生病的父母的孝。姥姥出院以后,妈妈还是不放心姥姥的病情,每天都去看望姥姥。妈妈的孝心深深的感动了我,同时我也明白一个道理:孝顺父母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

何为孝?

孝,是在父母口渴时,递上一杯清香的绿茶;孝,是在父母疲惫时,帮他们放松放松;孝,是在父母饥饿时,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年少轻狂的我们,只要听父母的话,不把他们的教诲看作唠叨,不让他们受伤,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孝。

孟子说过,“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

孝,无处不在,孝就在我们身边。朋友们,世界需要更多的孝心,更多的关怀,行动起来吧!孝敬长辈,从现在做起……

孝心孝道_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心?孝道。

是谁教会了我们吖吖学语?

是谁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们?

又是谁将自己的年华飞逝换来了我们成长着的生命?

是父母!人们说:母爱如水,滋润生长;父爱如山,遮风挡雨。我觉得,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一杯咖啡,静静地向周围弥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带苦涩,而它的糖份却积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后,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小心的叮咛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多少苦累,却从未说过一次。对于如此莫大的恩情,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

苏辙曾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还记得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吗?田世国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爱已经坚如磐石。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飞尘所掩盖了。可是在我们同学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时常发生,有些同学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与父母顶嘴,殊不知,那些唠叨满载着父母的爱;有些同学从未关怀过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金库,殊不知,爱不是无底洞;有些同学视父母的爱为理所当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爱这样的事时常发生,不由得令人心忧。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难道真的不如乌鸦,不如羔羊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孝心,并非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孝心的终极奥义,就是爱。孝心其实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这是多么简单,可是同样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只是一次5分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接受它,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的爱!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当然,我们要孝敬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关心、疼爱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对于他们我们同样也要敬孝心,讲孝道。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爱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长辈们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中国伟人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伟人的故事读后感(一)

从古到今,有许多伟人壮烈牺牲。在《伟人的故事》中我看到了烈士们的英勇善战。

特别是董存瑞,他不顾自巳的老母以及家人和亲人,把他们都丢在脑后。心中想的只有保卫祖国;为人民而战,捧着炸药把雕堡给炸了,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可见英雄是多么的可贵。

而到了当今,人们开始不变得那么勇敢而是胆子变得像鼠一样孺夫,真希望人们变得勇敢而又健康,可惜现在变了,那都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变好了,有的人家的孩子像一个小少爷似的只要玩得有一点点汗珠就会喊回家直至汗没了才让他再去玩到了冬天给他穿了厚厚一层,结果当然是经常是生病了。孩子应该多出来锻练身体才会让孩子身体健康,而埋在家里则会经常生病,花费大量钱财。所以还是让孩子多锻炼锻炼好!否则就倒大霉了。有的还好就是太胆小了一见到强壮的比兔子跑得还快,把自已看扁了,真是太可气,太可笑了。


中国伟人的故事读后感(二)

《中华三伟人的故事》讲述了20世纪中国三位最伟大的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故事,三位伟人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书中描写三位伟人一生中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虽属点点滴滴,却真实可信,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伟大、庄严、执着的人生。

《中华三伟人的故事》在情节和细节的选择上特别注意突出伟人的品格和思想的成长过程,在真实可信的成长故事中凸显伟人的人格魅力,65个小故事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中国现代历史诞生的第一个伟人孙中山,他发动了历史上着名的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百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扞卫了共和制度。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的民主派的光辉旗帜。就是这么一位将中国推进到一个崭新历史的伟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孙中山逝世后,连他的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接着,第一个让国外的世界睁开眼睛看中国的中国人站起来了毛泽东。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他带领着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第一个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战略思想;他指挥的经典战役,如四渡赤水、三次反围剿、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等等至今仍是军事战略学习的经典范例

继毛泽东之后的又一个伟人邓小平。他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着名高级将领,坚决实践毛泽东开辟的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1982年9月,一个坚定的声音中国要收回香港!是一个伟人的身影,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也深情地爱我的母亲啊!在邓小平的带领下,经过22轮谈判,我们迎来了香港要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的喜讯。经济体制的改革,一国两制的方针。或许贫穷将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年轻的我们其实无力评说老一辈人的功绩或过错,我们并不属于那个泛黄了褪色了的时代。只能说中国需要力挽狂澜的人,时刻提醒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走在正确平坦的长路上

读完《中华三伟人的故事》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与他们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下定决心,现在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国伟人的故事读后感(三)

我踏着伟人的足迹,了解了伟人毛主席光辉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伟大革命精神所吸引,所感动,不得不由衷的说出敬佩二字2020。

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他从小酷唉读书,一旦读起书来,老天响雷都听不见!他读书十分认真,每次阅读总要拿笔标记着重点,写下评论和感想,在段落旁边都画了许多圈点。他锻炼自己在最嘈杂最热闹的城门洞里聚精会神看书。

可是,再回头看看自己,永远是被动者。比如老师让我们那笔做号记录,我们才这样做,而且当在看书时,别人在那玩,干什么的。怎么会有心思看号书,人家是一句句推敲,我呢?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甚至一本书看完,都不知讲什么内容。唉!

我敬佩毛主席,是敬佩他那坚强的意志,他说:干大事业的人,必须锻炼自己有坚强的意志,强壮的体魄,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大雨天他在操场上淋,大风天他在城墙上让风吹身体,下霜时节他去野炊,露营,太阳下他脱了衣服晒晒身体,这样的锻炼使他有坚强的意志,强壮的体魄,有一次,我做数学导学案,眼睛一看,哇,这么长的题目,就不想,留给了爸爸做。其实,仔细一分析,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结果被爸爸骂了一顿。

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为中华名族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长征时,被疾病缠身,重病数月的毛主席,走不动路,组织为他配备了一副担架,但他不睡觉,而是开展特殊的办公室。

再看看我自己,还为祖国不畏艰难呢!平时,自己也到点苦,就这伸冤,那伸冤,自己都管不了,还为人名服务,为祖国服务呢,唉,真是惭愧,同是人,为什么他能做到,我却不行呢!

踏着伟人的足迹,走过了伟人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那种崇高的品质与光辉的思想感动,所以我要以他为榜样,皓皓学习,天天向上!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一)

今天我把《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读完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而又辉煌的历史。

在没有文字2020以前,中国就有许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说明了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反映了我们祖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理想。

《女娲补天》讲了女娲与恶龙三天三夜的苦战,最后打倒了恶龙来做这个故事的。女娲辛辛苦苦把天补好后,又不辞辛劳地去打倒黑龙充分的说明了女娲对人类的爱。

《百灵除龙》讲了百灵想把毒龙除掉,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受伤了一次又一次,可是百灵还是没有放弃,这充分的说明了百灵抱着希望想为人类除去一大害,从这句话就能明白百灵热爱人类,尽管在和毒龙的打斗中可能会自己丢了生命,可是他还是努力做下去,就能体会到他不屈服的精神。

《伏羲出世》写了他对人类的热爱来,他给人类造了鱼网,他的手下造了鸟网,还找到了火种,使人们不用再吃生的野菜、野果,得疾病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帮人类的生活条件改造了许多。

《中国神话故事》里的故事真精彩!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二)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中国神话故事》, 里面记载了六十个神奇瑰丽的中国古代神话。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神农尝百草》这一篇。

故事讲的是:神农其实是太阳神炎帝,他有着透明的水晶肚子,可以看见肚子里的任何情况和反应,为了体验不同草药的药性,他亲自为人民尝各种草药。

一天,神农上山,看见一种绿绿的叶子,咽下去后,神农发现这种叶子能清除肚子里的杂物,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取名为查(茶)。

神农又看见一种小花,摘下来,尝了尝,没什么反应,可是后来,神农却流了很多鼻血。他明白了,这种花少吃对身体好,多吃会流鼻血,于是,取名为甘草。

后来,神农在尝一种淡黄色的小花时,肠胃断裂,他倒了下去,说:这种草不能吃,我把它取名叫断肠草。之后,神农合上眼睛长眠了。

神农死后,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尝百草的功绩。

我们要学习神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好品质。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三)

暑假里,老师推荐我们读了一本书,就是《中国神话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精彩,其中的一篇《貌丑心美的嫫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貌丑心美的嫫母》讲得是一个名叫嫫母的姑娘,她从小就因丑陋的面容而饱受嘲笑和欺侮,就连她的亲生父母都嫌弃她。但嫫母不仅勤劳能干,而且乐于助人。但后来她因为去山洞送明火发生意外而受伤,虽然她保住了性命,但却比原来更丑了。她把自己关在山洞里,不见任何人。最后,在黄帝的安慰下嫫母终于走出了山洞,听见人们对她高喊着:您永远是最美丽的,最美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我平常也有以貌取人的时候。记得我在学舞蹈的时候,舞蹈班有一个又黑又瘦、貌不惊人的小女孩,我总是嘲笑她细弱的腿会不会被老师给掰折了,但是后来她是那一个班里跳得最出色的,也是最能吃苦的一个。我不禁对她刮目相看,所以以貌取人是最不应该的。妈妈经常跟我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只有勤奋、刻苦地做事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大家的尊重。

中国节日故事读后感


中国节日故事读后感(一)

打开《中国节日故事》这本书,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这本书,带给我又一门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更近一步了解我们民族的节日。

中国文化的这本书,让我可以看到我们祖先历经漫长的历史创造了数不胜数的节日,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一个伟大的民族,它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更深深的体现在文化上。这种具有特质的民族文化气象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更鲜亮的显示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基。民族的标志。民族的身份和民族自身的精神家园。

由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民族的文化,就有中国民族的风俗,就有以春节为代表的各族文化知识,就像清明节,即有他祭祖先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成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以一份值得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维系着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记忆,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道德素养,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中国节日故事读后感(二)

我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名叫《中国节日故事》,我津津有味地看起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的节日的由来。如: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的年节,便是为了祭拜灶神张单的;农历五月五的端午节便是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的

每一个国家和名族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水时节庆,这些节庆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我们往往可以由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节日中,看出他们的文化特色。例如:美国以基督教为主,圣诞节便是他们的重大节日之一;我国自古以佛教、道教为主,特别地,还有天后诞。

中国的节日几乎都包含了敬拜祖先、孝道或是仁爱的美德,这也是咱们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你想知道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你想知道农历三月二十三的天后诞是怎么来的吗?那就去读读《中国节日故事》吧!

我爱《中国节日故事》,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中国节日故事读后感(三)

今天,我看了《中国节日故事》这本书。里面写了中国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春龙节

其中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可以和家人团聚。农历一月一是春节,又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之一。正月初一是一岁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所以过年又称三元,同时因为春节又是一岁之朝,一月之朝,一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过春节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南方人家家户户吃年糕。过春节有两件事很主要,一为贴春联,二为放鞭炮。听说是为了赶走年这个怪兽。

过年是为了赶走年才定的这个节日。有句古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体现了过年对人们又多么重要。一月一晚上十二点便放起了满天烟花,好美啊!春节是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也是举家团圆的日子,我很喜欢春节。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寒假里,老师推荐我们阅读《中国神话故事》这本课外书,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吸引我,可是最吸引我的还是《女娲造人》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天,天神女娲来到地面,地面上只有山川树木,虫鱼鸟兽,她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她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着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她感到好高兴。于是,女娲照着自己的模样用水和土造出了人类。女娲不感到孤独了,她继续造人类,听着自己创造的小娃娃叫自己妈妈,心里美极了!

我们要感谢女娲,如果没有女娲也就没有我们人类。从这个故事里我知道了要动脑筋才会有创造。

中国名人故事读后感


中国名人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哲学家培根说;书是人类的朋友。

我是个书迷。闲暇时,我最爱翻阅的书要属《中国名人故事》了。里面的许多故事,震撼着我那幼小的心灵,引发我的思考。

其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阅读某教授写的文章时,发现了一处错误。他修改好以后,寄给了教授,得到了教授的表扬。由此,我想起了前几夭在数学课上发生的一件事。一天,听老师讲课,有一道题我认为老师讲错了。于是,我对老师提出了疑问。经过验证,结果证明我是对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敢干向权威提出疑问。我们必须在读书的时候认真思考,只有这样,书中的东西才是真正属干白己的。我想,华罗庚先生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善于质疑的精神,刁使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数学家。我也将用这种精神时刻鞭策自己,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完善。

还有一个就是陈毅喝墨汁的故事,讲的是有一次陈毅到亲戚家玩,看书时着了迷,竟把母亲送来的桩把蘸墨汁吃了,弄得母亲哭笑不得。读完后,我感触很深;一个人读书达到了这种废寝忘食的境界,还有什么不能学好呢?再想想自己的学习状态,真的感到很惭愧。以后学习的时候,我一定拿陈毅喝墨汁的故事来提醒自己。我想我也会成为一个别人学习的楷模。

通过读书,我得到了无比宝贵的财富。上面两个故事对我的启发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名人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这个学期里,我看了许多好书,受益菲浅的要数是《中国名人故事》了。这些故事从千千万万个名人志士中走来,带着生活给予的启示。故事中的名人教我们要立志奋进;故事中的名人教我们要勤学善思;故事中的名人教我们要勇敢自信故事中的名人教我们更要诚实守信。

因为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一贯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根本。信守诺言的宋庆龄,为了朋友的一句话,宁可放弃与家人一起作客的机会,她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敬仰;零点还书的毛泽东又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都要讲诚信;李嘉诚因为母亲的一句话,成为了香港首富,那就是:诚实的人,都说真话,诚实的商人,都要货真价实。他告诉我们:诚是一个企业家最大的财富,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并发展的根本无数的名人用行动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个诚信的好榜样。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人无信而不立,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所以有晏殊答题为一诚字,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商鞅变法因立木为信而行。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诚信的故事一路走来,狼来了的故事耳熟能详,雄日养花成为诚实的典范,身边的诚信更是比比皆是。诚信已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口号。

现在我深深懂得,做人最最重要的就是讲诚信,有了诚信,雄日才能被皇帝所宠爱;有了诚信,李嘉诚才会成为香港首富;有了诚信,国家领导人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诚信是一种风格,一种人品,诚信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伟大;正是诚信让人们成功地去做每一件事,所以说,诚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中国成语故事读后感


中国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精神上的财富。所以我特别爱看书。我看的书有很多,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最吸引我的是《中华成语故事》。

这本书的成语故事太多了,我最喜欢《囊萤映雪》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孩,他家里很穷,买不起油,没法看书,他就用一个小袋子装萤火虫来看书;还有一个小孩家里也是这样的情况,冬天他就到雪地上用雪光看书。他们学习多么辛苦啊!

我和他们比起来很差,我看书的条件太好了,有椅子,有桌子,还有台灯。学习累了,妈妈还能给我拿好吃的,可我看书一点也不刻苦,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以后要向他们学习,养成刻苦读书的好习惯。

《中国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其中不少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传统美德。而《中国成语故事》这本成语故事书也写了许多古今闻名的成语故事,如《近水楼台》、《余音绕梁》、《鸡犬不宁》、《奉公守法》等成语故事,这些故事对我们小学生既能益智,又能养性,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去思考,从中懂得更多知识。

所以,我在星期六那天,阅读起《中国成语故事》来。当我读到《玩物丧志》这个成语故事时,我被周朝太保召公奭写信劝武王的事所感动。

那是公元前1051年,武王派兵灭了商朝以后,号召远方各国都来臣服周朝。有一天,旅国来了一位使者,送给武王一只名叫獒的大狗。这只狗有四尺多高,两眼十分机灵,深得武王喜爱。从此, 武王每天都顾着玩这条大狗,连国家大事也不顾。后来,周朝太保召公奭看到武王玩物丧志,连忙写信给武王,劝他不要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应该励精图治。

武王看了这封信,忽然反省过来,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奭的话很对。从此以后, 武王做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不敢荒失,周朝的统治也得到了发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使人丧失进取的志向。学习也是一样,不能沉迷于玩乐,荒废学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中国寓言故事》是一个个奇妙的小故事组成的。他的里面有很多的好词好句。妈妈告诉我,里面的写作手法也很多,有拟人的,有比喻的,我认真地看着,虽然还不是很明白,但是我也很喜欢看。

这本书里也有几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饵钓大鱼》说的有一位公子下了决心要钓一条大鱼,于是他精心的准备了几十斤重鱼饵,在海边等待鱼上钩。其间有人嘲笑他,有人议论他,有人甚至挖苦他。都说他异想天开。但他不为所动继续钓鱼。终于有一天,他钓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鱼。那条鱼咬住鱼钩就往深海里游去!公子最终战胜了大鱼。大鱼的肉也分给了所有的乡亲。读完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人要干一件事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要不怕任何打击与困难才能成功!

《书呆子》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有些幼稚。那书呆子为了吃羊肉和穿狐狸皮的衣服,竟然把这两个小动物请到家里来吃饭,并且告诉它们请吃饭的原因。当他说完原因以后,两只小动物都跑了。这个书呆子也太傻了,要是我我就不会这么做的。怎么也要讲点计谋啊!

《楚王葬马》说的是楚王非常喜欢马。对马的照顾无微不至。有一次一匹马死了,楚王很伤心。下令要用最高的级别来埋葬这匹马。他的想法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大家都劝他。一匹马不用这么浪费。但是他却很生气地说到;我的主意已定,谁再干出面说,我就杀了他!就在这关键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出面说了话,他说:既然这样,我们就风风光光的来埋葬这匹马。我们让所有的百姓,所有的士兵都出来安葬这匹马!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大王爱这匹马胜过爱自己的士兵,自己的百姓!大王不语了!关键的对话这是出现,大王问道:那么你认为如何处置?大臣说道:自然是为将士和百姓们改善生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有些感触。原来说话办事也要注意方法。我和同学说话的时候,就往往很厉害,还爱着急!有些事情本来可以好好说就能办好的,我却很着急的不讲方法就去办这件事,结果却并不好。

这本书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但是这些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很大。妈妈总说让我做一个高尚的人,善良的人,诚实的人。虽然我还不能完全明白妈妈的意思,但是我却从心底深处知道,无论如何,一个男孩子,要有良好的修养。我知道自己有很多很多不足。这个暑假,在妈妈和爸爸的帮助下,我也读了不少书。我希望自己,也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善良的人,诚实的人!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我非常喜欢《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读了许多遍也看不够,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有些寓言故事看着很可笑,但同时告诉我们一些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刻舟求剑》告诫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切合实际,不能多此一举;因此,在学习中千万不要耍小聪明,否则结果往往会弄巧成拙。倚栏轩文学网

有些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动脑筋,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和困难。比如,《田忌赛马》告诉我们:同样的马匹调换一下出赛的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也要认真研究,多动脑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望梅止渴》告诉我们要善于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就可以战胜困难。

有些寓言故事还告诉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经过努力,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纪昌学射》告诉我们: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较高水平;我们在学习中也要踏实认真,学好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同时我们还要学习纪昌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成功一定属于那些自强不息的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要退缩,不要被它吓倒,要勇敢地迎上去面对它,想方设法克服它,战胜它。

我喜欢这本书,以后还会继续阅读它,学习更多的知识,感悟更深的道理。

读后感《《中国孝道故事》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伟人的故事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