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

四大名著为我国之瑰宝,深受各国人的喜欢与追捧,四大名著影视剧和书籍,在一定程度上是优劣势互补的,读名著为读者提供了更多观察和思考的空间,提高读者的想象力。如果你对阅读的名著产生了极大的感情共鸣,就把你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吧。那么作品的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三国演义是一本著名的书,下面小编整理了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欢迎阅读!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一

最近,我们班轰轰烈烈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我也看了不少,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还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令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唐代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塑造了近200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双全的关羽、宽厚仁义的刘备等人性格尤为突出。《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小说和历史文化小说,它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事,构思宏伟,手法多样,读来使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

红脸大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风度不凡,波有英雄气概。这句话描写的是忠勇双全的关羽。小说多处描写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刮骨疗毒就是其中一则:

关羽率军向樊城进攻,不料被曹军毒箭射中右臂。关平拔出臂上的弩箭,发现毒性已经入骨,关羽的右臂很快变得青肿,不能正常活动了。但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军,众人只好四处求医。忽然有一天,一个人从江东驾着小船,径直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字元化,要求面见关羽,来给他医治。关平一听,大喜过望。来人竟是天下闻名的神医华佗!关羽请华佗坐下,命人献茶,然后问华佗怎么治?华佗说:我自有医治办法,只是担心君侯害怕。关羽大笑道:我视死如归,没什么好怕的。华佗说:立一根标柱,柱上钉一个大铁环。把手臂穿在铁环里,用绳子捆住右臂。我用刀子割开皮肉,刮去骨头上的箭毒,再敷上药缝合就没事了。关羽称不用标注铁环,饮了几杯酒,人在与马良下棋。华佗取出尖刀,叫人在下面接污血,割开皮肉,用刀刮骨,发出了细细碎碎的声音。关羽脸上也没有痛苦的表情。伤好后,关羽设宴答谢华佗。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内心被关羽的镇定和顽强深深地震撼了。大家假设一下,如果自己是关羽,也会在刮骨疗毒时饮酒吃肉、谈笑下棋吗?我想,所有的回答几乎都应该是不可能会。

记得几年前,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当我得知要做胃镜时,胆小害怕的我立刻放声大哭,死活不愿意,又哭又闹,妈妈连拖带拉才强行让我做完了检查。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关羽不畏艰险、镇定自若、乐观直爽的精神与性格,那我们也会变得坚强起来:面对困难,毫不惧怕。我们还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勿学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心理,只学刘备宽厚仁义、知人善仁的品质;勿学关羽的心高气傲,只学他的勇敢顽强、忠心耿耿作为21世纪这个崭新时代的人,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英雄精神,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二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书中内容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临析,战争纷起,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逐鹿,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厚义气,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才华横溢,心胸狭窄的周瑜,胸怀大志、知才善任的孙权,文韬武略、为人奸诈的枭雄曹操

其中我最敬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我最佩服他呢?因为他十分机智,就拿《草船借箭》那个故事来说吧

那个故事中,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鲁肃十分担心。孔明却一点也不着急,他请鲁肃接二十条船给他。,每个船上都要三十个人,还要扎草人一千个,并排列在船的两侧。

两天过去了,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突然派人来请周瑜了,说他一定要同去取箭,周瑜将信将疑地和诸葛亮一起出发了。

五更时分,船队接近曹军水寨。孔明令船只一字排开。军士擂鼓呐喊。曹军水军都督听到战鼓声和呐喊声,心想一定会有埋伏,便让万余名弓箭手在江边一字排开,向江中放箭。当稻草人上的箭插满时。诸葛亮立即吩咐士兵把船只调头迅速离开了。到了营寨,周瑜有点不相信。派人把草上的的箭数了数,的确有十万多只。从此以后,周瑜再也不为难诸葛亮了。

诸葛亮用他的才智取得了心胸狭窄的周瑜的信任。这就是我最敬佩诸葛亮的原因了。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三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感慨道: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奸绝曹操。曹操有一句话十分耐人寻味,那便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由于这句话,曹操惹来了杀身之祸,若不是他运气好,早就命丧黄泉了。所以,曹操给我的启示是:做人不能太狡诈,否则会遭到报应的。

智绝诸葛亮。要说诸葛亮才智过人,非得数草船借箭和借东风这俩件事了。从这两件事足以看出他的雄才过人。

义绝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最讲义气的人。他对刘备讲义气,他降汉不降曹、屯土山约三事、过五关,斩六将等等事例足证明。他对敌人也讲义气,华容道义释曹操、义释黄汉升、为曹操报恩斩颜良、诛文丑等等,可见他十分讲义气。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令我受益匪浅

hdh765.Com更多四大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6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6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这本书,以浩瀚篇章,深入描绘了从汉末群雄割据到三国归晋的历史画卷,其中,细致生动地展现了魏蜀吴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

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我从这本书中知道了很多三国故事,比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火烧联营、三国归晋等。同时也让我认识了许多为国捐躯,临危不惧的英雄豪杰等,比如:粗中有细的张飞,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礼贤下士的刘备,单骑救主的赵子龙,英勇善战的马超,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鞠躬尽瘁的黄忠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了,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通过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歇后语还有许多的成语。如: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等。

我最喜欢赤壁之战。一开始诸葛亮借东风,之后庞统巧用连环计,骗曹操把战船连起来,后来周瑜用苦肉计,让黄盖假装投降,准备就绪了。黄盖带者20只船队直向曹操的营寨冲去,曹操的大营和战船突然起火。曹操在张辽等几员大将的掩护下夺路而逃,一路上,一直被周瑜和诸葛亮的伏兵追杀,直到华容道,本以为逃脱,却看见关羽,关羽义气很重,念在曹操救命之恩的份上,把曹操给放了。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要有勇有谋,要用智慧战胜一切困难。还要学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并且养育了我、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它还让我对历史故事更加感兴趣了,我不再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的小姑娘了。

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紧紧围绕三国中的人物和故事进行叙述,特别是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韵律之美。自己从书中得到的体会可以写得更深刻些。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6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惊心动魄的战争,形象深刻的人物,无与伦比的计策让人感到惊叹不已。刘备、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孙权、曹操、周瑜等创造出一个个故事。苦肉计、空城计、桃园结义、刮骨疗毒、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让故事丰富多彩,让我情不自禁爱上这本书,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三国中。

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本书,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战争让我情不自禁的看下去。当刘备需要军师时,在诸葛亮房子的门前三顾茅庐,让我非常的感动。当王允使用美人计,让吕布离间董卓,最后吕布就把董卓杀死了,我觉得王允很聪明。当黄盖使用苦肉计时,我很心疼,明明是计策,但还是要受皮肉之苦,这种精神让我非常的感动。当周瑜火烧赤壁,先让黄盖假装投降,黄盖带着二十条大火船,船头钉着大铁钉,不怕和曹军的船只相撞,船上装着引燃物,最后刘备、孙权以少胜多,在赤壁大战打败了曹操,初步奠定了三国局面。当关羽的右臂中了毒箭,神医华佗前来救治。华佗把关羽的右臂绑在木头上,关羽却说:我视死如归,难道还会怕疼吗?说完,一边和马良下棋,一边伸出右臂让华佗医治。关羽刮骨疗毒让我觉得关羽很勇敢。诸葛亮的空城计扣人心弦虽然没兵,但是把敌人吓跑了。当赵云不顾自己的安危,拼命拯救刘备的家人让我很感动。

我非常喜欢看这本书,因为它能让我走进三国里,走进三国的战场上,走进三国的营帐里,跟三国的人物一起推杯换盏。

《三国演义》这本书充满里智慧、勤奋、忠诚、勇敢。我们就应该像三国里的人物一样,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读三国,品三国,悟三国,让这本著作永远传下去。同时,读这本书也会增加知识哦!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论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论英雄

前几天,我刚读完《三国演义》。我最佩服的一个人就是号称乱世袅雄的曹操。

曹操和刘备是大家公认的英雄,但不知刘备有什么本事能与曹操相提并论?就说当皇帝这件事来说吧,刘备称帝是蓄谋已久了的,曹操呢?如果当时没有他,不知天下会有多少个皇帝。称帝的袁术,被他灭了。之后无人敢称帝,曹操一直以丞相自居,并未称帝。

曹操既是实干家,又是大军事家。他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狭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而刘备除了找几个能人帮忙,自己什么都不会赶,更不用说什么军事才能了。最后,他败给了自己,在陆逊火烧联营八百里时被消灭了。

曹操有豁达大度的胸怀。在《煮酒论英雄》一篇中,曹操说他刘备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连筷子都吓掉了。这是刘备已是曹操的瓮中之鳖,但曹操觉得既然都是英雄,就该惺惺惜惺惺,就该共同驰骋沙场,决胜与刀光剑影之中。

曹操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大诗人,他吟诵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副,天下归心。等作品,更能表现出他非凡的文才和浪漫的情怀。

曹操不仅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强人。他既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还有运筹帷幄的智慧。当然,曹操也有很多缺点,但与他的英明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

以前,我们从电视剧中认识了曹操,刘备,诸葛亮等,现在我从书中深刻地认识了这些名人。看电视不能取代读书,我更爱读书了。

读《三国演义》


闲来无事,捧起一卷《三国演义》,阅读之余被描写的已经很熟悉的情节再次吸引,决定重温那一段脍炙人口的风云故事。数天之后感慨颇深,记录下来,也算是收获。《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下面我最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最值得我欣赏,是他那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我读三国_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一支笔,一个我,一曲西江月。一部三国,静静地躺在书桌上,已然陪我走过十几番春秋。的意识读它,它告诉我大意失荆州,关羽走麦城;失意时读它,它告诉我官渡赤壁,以弱胜强。在它的注视下,我渐渐成长。初读三国,沉浸于活跃在三国舞台上的三国人。他们或忠或奸,或仁义或不义,或勇猛或善谋,或喜剧或悲剧。帝王者最爱曹操,刘备抛弃弃子,少了人情味;孙权继承父兄,缺了英雄气。唯有曹操,虽终生未称王,但挟天子以令诸侯,慧眼识时势,一下就登上了时代的制高点。论才情,横槊赋诗,志在天下;论武功,横扫袁绍,一统北方;论求贤,世人只看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孰不知曹操手下猛将成云,谋士如林!华容道上曹操一败再败,可胸无大气魄大手笔者,谁能抚须笑论:周瑜孔明技止此耳。文臣当爱孔明,武将应属赵云。难忘空城之上孔明抚琴退敌的大智,难忘长坂坡中赵云七进七出的大勇,一位教我睿智,以为传我勇敢,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三国之人,虽各为其主,但同样透露出真性情,散发出独特的三国气息。又读三国,感受到流荡在三国文字长中的三国情。只为貂蝉,吕布不惜与义父反目;惟因小乔,周瑜决心与曹军一战。有人说三国情太假,孙夫人是政

掩卷沉思,仅仅是一部小说,一段历史,一些人,一段情,单值得深思与铭记有很多。暂且抛开正评与戏说,以人的角度去品味这些文字,让灵魂与经典交流。我读三国,沉浸于人,感受到情,品味历史。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女人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女人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对张飞说的话。经过两个来月的时间,终于粗粗看完了这本书。《三国演义》中对女性的描写,总让我看得心惊胆战。《三国演义》中那个猎户刘安,为了招待刘备,竟把妻子宰了,还告诉刘备,这是狼肉。看得我毛骨悚然,而这样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一再上演。第十六回写袁术企图在淮南称帝,拟立冯方女为后,立太子为东宫,为了拉拢吕布,拟立吕布之女为东宫妃。吕布表示拥护,把女儿交给袁术的特使韩胤,让他带去寿春(袁术称帝处)嫁给袁的儿子。后来他听了陈宫的话,又立即反悔,命张辽引兵追赶,至三十里之外把女儿抢回,并捉拿韩胤送到许昌献给曹操。在被曹兵围困之时,吕又派许汜、王楷到寿春请求袁术支援。袁术生怕吕布又言而无信,鉴于上一次教训,提出要先得到他的女儿,然后再出援兵。许、王回下邳复命后,于夜二更时分,吕布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于背上,提戟上马。没想到,出了城门,却被关羽、张飞的军队挡住,于是,没有和袁术做成这桩买卖。在小说文本中,吕布的女儿连名字也没有,只是其父和袁术进行政治军事交易的货物。

在三国时代,把女子作为交易物,乃是常见的事。袁绍的儿子袁潭向曹操投降后,操大喜,以女许潭为妻。这次婚嫁,曹操把女儿当作奖品,比吕布把女儿当作贡品强一些,但终归也是物品。这之前,董卓为了笼络孙坚,特派李催去求婚,这之后,孙权为了笼络关羽,也派诸葛瑾去求婚,全是政治生意。

就连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也不例外。她既有诱人的美貌,又有超人的技艺,只是一切表演都无心灵内容和情感内容。因此,她的表演,与其说是人的精彩,不如说是物的精彩。在古老的男权社会中,貂蝉的命运必定是个悲剧。作为一个弱女子,王允本来就把她当作工具使用,计划成功后,成了吕布的玩物,吕布死后,无论落到谁手里都逃不了被当作玩物的命运。她的生存价值就是作为玩物和工具,这是整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

还有吴国公主孙尚香,被动地进入阴谋与爱情的游戏,可惜阴谋是真的,爱情是假的。那时的刘备已四十九岁,而她才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春女子(据可查资料,孙权比刘备小二十多岁,作为孙权的妹妹,应比刘备小三十岁左右)。作为丈夫的刘备可以暂时喜爱她,但不可能永久、真正地爱她,因为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压倒一切的政治人,只能把她当作玩偶。刘备知道,一旦对孙尚香有了永恒之爱,他就会作茧自缚,把自己牵制在孙权的战车上。在野心与情爱的天平上,只能选择野心。这就注定了孙尚香在个体情感上永无归宿,永远是政治权力斗争框架里的附属物。不是真正的人,是附属物。

无论是貂蝉还是孙夫人,都是美人。但《三国演义》虽写美人,却没有审美意识。作品提供了她们活动的政治舞台,让她们作了一番表演,但两人都没有内心其活动,均未切入心灵。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种妇女,是变态而成的毒物,这倒不是男性不把她们当作人,而是女人不把自己当作人,最后自己也变成蛇蝎一样的毒物。例如袁绍的妻子刘夫人,此人的嫉妒心发展到极端,竟然在袁绍死后对袁绍所有的爱妾(共五人)全下毒手。第三十二回记载:

袁绍既死,审配等主持发丧。刘夫人便将袁绍所爱宠妾五人,尽行杀害;又恐其阴魂于九泉之下再与绍相见,刀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其妒恶如此。袁尚恃宠妾家属为害,并收而杀之。

此事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刘夫人勾结袁尚把袁绍的五个宠妾全杀了,而且还想到她们会到阴间去和袁绍相会,因此,还把她们逐一毁容,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如此狠毒者,真如毒蛇。人性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袁绍之妻刘氏告诉我们:可以恶到如同蛇蝎甚至比蛇蝎还毒。

《三国演义》中八十多位女性中有一半以上为一笔带过,她们的忠要用自尽表达,智要以家人的愚钝为前提,甚至得不到家人的重视与承认。女性作为《三国演义》中必不可少的形象,却处处受到歧视,最后或多或少挂上悲剧的色彩,使人不禁为之一叹。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