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后感推荐。

中国四大名著,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很多人只是为了看电视剧而看的四大名著,却没有在看的过程中思考过,看完四大名著影视剧再读名著,感受却完全不一样了。人,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有不同的读书感悟。那么作品的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你不妨看看读三国演义后感推荐,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下面是挑选较好的关于读三国演义后感推荐范文,供大家参考。

1.范文:读三国演义后感推荐

读完《三国演义》使我爱不释手,因为里面塑造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重情重义的关羽;有奸诈狡猾的曹操;求贤若渴的刘备。

《三国演义》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战役要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主要是由于袁绍不听别人的好心相劝,才打败,而在这场战役中,袁绍的兵力多,占优势,失败是因为袁绍不善于用人的结果。就连曹操也说过:“如果袁绍善于用人,我对冀州连正眼都不看。”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中,曹操和刘备兵力都是占优势的,可是最后还败了。曹操被周瑜火攻破,而刘备也被陆逊火烧连营攻破。相比之下,刘备不如曹操乐观,曹操在危难中还大笑三次,还说:“北方还是我的。”而刘备兵败后竟自己觉得无颜回成都,病死在白帝城。

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虽然他很奸诈狡猾,也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但是他善于用人,曾经颁发过好几道《招贤令》引得无数豪杰来投靠他,曹操那里才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似海”的局面。他的五良将之首张辽,曾经差点活捉孙权。就连吴国的小孩只要听见“张辽”这两个字,都吓得不敢哭了。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以为自己很厉害,永远不能骄傲,否则就会让“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历史再次重演。

2.范文:读三国演义后感推荐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故事非常精彩。妈妈说著名作家冰心七岁就读完这本著作了,我今年已经八岁多了,我可不能落后,我决定在这个里好好地读一读这本名作。

万事开头难,刚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难倒了。“东汉末年,灵帝刘宏贪腐无能,致使宦官专权,民不聊生。”书里有好些词我梦也没梦到过,更别说理解了。幸亏有妈妈做我的后盾,在她的下,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这本经典巨作。

在这本书里,我不但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如“三顾茅庐”、“大意失荊州”、“七擒孟获”等,还学会了很多知识,如成语“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歇后语,如“刘备借荆州-借无回头”、“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有一些良计,如“美人计、反间计、连环计”等等。同时我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谦逊爱才的刘备、英勇无比的张飞、攻无不克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厚老实的鲁肃、阴险狡诈的曹操……

在这么多的人物当中,我最的就是诸葛亮了。他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有胆有识,他的“空城计”真让人拍案叫绝。当我读到“司马懿来到城下,见孔明独坐城楼,焚香操琴,他知道孔明生平谨慎,怕中计,便领兵自退”时,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真佩服诸葛亮啊!

《三国演义》中不只有刘备的“仁”去值得我们学习,还有诸葛亮的“智”关羽的“忠”,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战争,正义的信念使我们看清前进的道路,而邪恶的信念会让我们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最后告诉大家一句话“仁”可治天下,“智”可管理好人民,“邪”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会一败涂地。

这本书真好看!有空,我一定再看一遍!

hdh765.coM更多四大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三国演义》后感言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蝉,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笑逐言开)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0;#0;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0;#0;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

我读《三国演义》后感


篇一:我读《三国演义》

最近我把《三国演义》这本书读完了,书里面有很多人物,有心地仁慈的刘备,有讲义气的关羽,有嫉妒心很强的周瑜

这么多人物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聪明的诸葛亮了,他为刘备出谋划策,一次又一次打败魏军和吴军,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两个诸葛亮的故事:

有一次诸葛亮被敌军困在一座城内,当时他只有二千五百人,而敌军却有十五万人,如果硬斗肯定不是敌人的对手,后来诸葛亮想了一个办法,他让士兵把城墙上的旗都拔掉,各守岗位,不许大声说话,不许随便走动,再把城门打开,军士扮成老百姓,自己则坐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琴,敌人见了想:诸葛亮从不冒险,他这样肯定是里面有埋伏。于是下令撤退,就这样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吓跑了敌人的大军。

还有一次,周瑜想害诸葛亮,就让他十天之内交十万支箭,诸葛亮确说我三天就可以完成。他问鲁肃借了二十只船,然后扎了一千个稻草人,把它们分布在船的两边,第三天早上趁雾大看不清,诸葛亮让船队击鼓靠近曹操的水寨,曹操不敢贸然迎战,就叫弓箭手拼命放箭,很快船上的稻草人身上就插满了箭,诸葛亮带着十几万支箭满载而归,不仅满足了周瑜的要求,也让大家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这里看诸葛亮是不是很聪明啊,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有很多诸葛亮的故事呢,例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三气周瑜等等,很有意思的哦。

篇二: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记载着三国时期的一个个典故,它们述说着历史。

我觉得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人格不太好,因为他和诸葛亮总是有矛盾,周瑜知道自己中了毒箭,不能生气,但还是千方百计地来加害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破实,还被他活活气死,自作自受。

我觉得他不该破坏孙刘联盟,一起抵抗曹操,还想占领蜀国的土地,如果这样的话,孙权和刘备两败俱伤,曹操会渔翁得利。周瑜虽然智勇多,但是他的心眼实在有些小,才让诸葛亮把他气死,

我觉得诸葛亮知错就改的品质很好,当他知道刘备的遗言,把马谡大用,结果打了败仗,诸葛亮自我反思,还自贬三级,作为对自己用错人了的惩罚。

三国演义还告诉我们了很多知识。

读《三国演义》后感范文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这期间不知涌现出多少豪杰英雄,遥想三国风起云涌。下面是挑选比较好的读《三国演义》后感范文,供大家阅读。

1.范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这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看着看着,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孔明一生铺佐明君,为国家着想,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过什么要求。他常常协助使自己的国家打了胜仗,是一个出色而又尽心尽力的军师。可孔明真是不幸,偏偏遇上了一个软弱无能的阿斗皇帝,才到54岁就活活的累死了。这个名副其实的无能阿斗皇帝,还把人害死了,真是不应该呀! 刘备、关羽、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他们在讨伐黄巾起义军胜利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无眼哪!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县的县令。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豪杰。刘备是皇室后代,父亲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军,为天下百姓着想;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触手可及。这些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 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就不这么做了,好像自己变得开朗大方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我觉得我似乎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私自利了。这本书真是知识的源泉!

2.范文

我读了好多书,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却不知书中所说的刘备双耳垂肩,手长过膝是真是假。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让我知道了,人必有所长,有所短,不应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好书推荐:《三国演义》


好书推荐:《三国演义》

同学们,大家都学过《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吧,一定对这本书多了一份了解吧!

我先介绍一下吧,这本书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故事,书中塑造的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鲁肃、赵云、关羽、张飞等人物都已家喻户晓。书中还有许多吸引人的小故事,如桃园结义、空城计、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

我最喜欢的是孔明借东风的故事。内容大概说的是:诸葛亮草船借箭归来,周瑜十分佩服。他和诸葛亮准备攻打曹营,周瑜用苦肉计让黄盖获得曹操的信任,又用连环计让曹操把他的大船用铁链锁了起来,可是还必须要风来使火更加旺盛,但是冬天不会刮东风,周瑜心急如焚,急得生了病,卧床不起。诸葛亮一眼看出周瑜是心病,就说他能求来风,果然,黄盖带火船投奔时,刮起了东风。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我最讨厌周瑜,他痛恨诸葛亮比自己强,三番五次的找诸葛亮的麻烦,却仍被一一化解,最终被活活气死。大家若有兴趣的快去看看这本好书吧!

读《三国演义》后感700字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品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读《三国演义》后感1000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正在前进,他并没有流逝,而是尘封在这乱世间。重下面是挑选较好的《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作文范文,供大家阅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正在前进,他并没有流逝,而是尘封在这乱世间。重回三国那段历史。喜欢蜀国,或许是演义里以蜀国为主要描写,或许是刘关张那感人的兄弟之情,亦或许喜欢诸葛亮羽扇纶巾笑谈间。那一年,兵起四海黄巾乱,桃园乡,留下刘关张。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豪言壮语动天地。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书中深入浅出地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奸险狡诈的曹操;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义甘云丹的关羽;审时度势的司马懿无一不极尽其态、脍炙人口,对于这些,每位读者深有所悟,各有所感,但我最赞赏本书所传承的道德情操,其中孝道是我此次读后的最大收获。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子在上,儿女为下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的生命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怀橘遗亲中陆绩是诸葛亮舌战群儒中人物。虽诸葛亮对陆绩的孝道以轻蔑的口吻说出: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郞乎?但仍不影响它成为古代二十四孝之典故,陆绩六岁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三枚,临行拜谢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郞来我家做客,走时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经就懂得孝敬母亲,十分惊奇,后来陆绩之所以投奔孙策,为孙策、孙权所用,看中他才气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孙权也是孝敬父母的大孝子,与陆绩有共同道德操守,陆绩小小年经,心里时刻想着孝敬母亲,孝的可爱,孝的可敬,可谓孝的第一境界敬。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守卫天水郡的魏国大将姜维,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当时天水兵少将寡,不是靠姜维智谋,天水已不属曹。但当闻诸葛亮围攻其母居住之冀城,姜维义无反顾,姜维只领三千兵去救其母。当时,诸葛亮北伐数十万大军,姜维为其母敢以三千之兵敌数十万军队,岂不是以卵击石?但他做了,可见其母性命在他心里比自己生命还重要。诸葛亮破城后善待其母,在竹林围住姜维后,他当时为求其母生命好安全,而降了蜀汉,遭魏人数世唾骂。一个有才干的人为了母亲,听从母言,失去名誉,其毫无后悔之意,不违背母亲的孝心在此可见一斑,此可谓孝的又一境界无违。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亡,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南撤,在曹军追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掳,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恃此方寸耳;今以老母之故,方寸乱矣。刘备辞行,刘备虽不舍得徐庶离开,但知其是出名孝子,不忍母子分离,更怕徐母被害,落下离人骨肉罪名,只好挥泪送别。

徐庶北上归曹后,心中十分依恋故主及好友,尽管他有出众谋略和才华,但也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才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徐庶的一生,虽命运多舛。人生道路也坎坷不平,虽智谋出众,才华横溢,最终却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业。听到母在曹营,面色大变。、徐见老母,母骂其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徐庶拜伏于地,听母教诲,不敢言。第六十一回,孙夫人听闻母病危,不惜抛夫弃子,回江东看母。这些以事业、爱情换礼仪孝道,在父母身前和颜悦色,内心真诚的品格是孝的最高境界色难。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三国演义后感推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三国演义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