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天地英雄》观后感600字。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思维与故事情节不断地“互动”,产生很多的感触,在观赏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观后感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天地英雄》观后感600字,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天地英雄》观后感

第一次听到《天地英雄》这部影片的名字是在寺庙,听人讲解佛祖舍利的故事,我是带着好奇的心理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制作有好莱坞的参与,档次不低。影片讲述了盛唐时期发生在一位逃犯与一名捕快之间互为对手又互为英雄的传奇故事。拍摄的西域风情画面很美。

其中一条主线就是迎请佛祖舍利。故事发生在丝绸之路上,佛教已传入中国。西域各国纷争不断,西突厥人想要抢夺佛舍利,想凭借佛舍利的功德利益来统一西域。唐朝派出的一支驼队护送佛祖舍利和十万册经书行走在丝绸之路的大漠之中。路上遇上沙漠暴风,校尉李为答谢驼队的救命之恩,决定护卫驼队到达长安。在这过程中朝廷捕快和校尉李的几个部下也加入其中,与响马子和西突厥军队展开了一场厮杀。

佛舍利第一次出现是在一个地下坟场,当时驼队为了躲避响马子的追杀,进入地下坟场。死了弟兄,大伙起了疑心,后来朝廷捕快的出面让小师父说出了真相。佛舍利一打开立马放射出巨大的光芒,照亮整个洞穴,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所以历代皇帝争相供奉。佛舍利具有灵验性,是佛门圣物。我有幸参拜过佛祖金刚舍利塔,的确有不同寻常的震慑力和加持力。有人虔诚礼拜过后,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佛光,用手机拍下了佛塔周围的七彩光,我看过照片比影片中好看的多,更殊胜。

佛舍利第二次出现是在影片中的小孤城,一场恶战过后,佛舍利落入西突厥人手中。再一次验证佛舍利的神秘力量,安大人被死而复生的小师父杀死,西突厥将领被火箭自动射死。我想那些阵亡的将士也已被当场超度,最终佛祖舍利平安运回长安。在佛舍利的庇护下,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从此开始。佛教是源于印度,昌于华夏。

通过影片可以看出中印文明交流的不易,付出多少先烈的鲜血。这部影片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缩影,多少不为人知的人和故事早已被黄沙掩埋,随风而逝。最后录入一首《题取经诗》: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所以经文字字皆血泪,焉敢将经容易看。愿丝绸之路上的所有英灵能够安息。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天地玄黄观后感


天地玄黄观后感(一)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真的不觉得我能写出什么东西可以真实地表达出我的感受,我觉得我的思想达不到这部纪录片的深度。我也看不出这是一部反映你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高深哲学的纪录片,我看见的是这个所呈现的信仰。

信仰,这个看着就让人荡涤心灵的词,我觉得最能反映的就是一个人的眼睛,这部纪录片也似乎特别注意人眼睛的神态。

虽然看不出拉萨卓康寺的僧人的眼神,但是他专注的点蜡烛的动作就能看出他的心里住着一个伟大的神,一个可以守护整个西藏、喜马拉雅山的山神。

日本僧人虽然只是静坐在门口,但丝毫没有波动,好像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眼神中便可以看出智慧的光芒。尽管日本在现代是一个人潮涌动的地方,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匆忙,等待地铁的女学生的眼神呆滞甚至是有一些的挑衅的意味,但戴着斗笠摇一次铃铛走一步走的僧人却依然遗世独立,他仔细地走着脚下的每一步,像是要踏实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耶路撒冷的哭墙,白色的一片,沉寂,肃杀,看着的时候没有一丝想要哭的气氛,但是当音乐想起的时候,悲伤的情绪开始在每个人的心中游走,悼念每个逝去的灵魂。他们的虔诚似乎可以和那些逝去的英魂交流,只有真正信仰的人才可以吧。

原始的卡雅布族和玛塞族都跳着他们自己的舞蹈,眼神里没有一丝丝的感情,动作僵硬,虽然都觉得很原始,也会不停地想如果他们走出那些原始部落遇见现代文明,那会是怎样的情况?我想更大的一种情况是 难以融入这样的社会,他们所认为的文明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现在所呈现的。我也不知道他们部落的发展是不是会像所有的原始文明一样发生同样的历史进程,一年一年的历史重复,战争,贫穷,反抗,斗争?这是尊重历史的车轮还是固步自封?像是《疯狂原始人》当中的情节,因为死亡所以让人不敢前进,不敢走出那个窟。为了可以吃到东西,要花费很大的力气甚至是生命。但如果可以走出来,尝试不同的方法,有一点点的反叛精神,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我最感慨的就是欧洲在教皇时代几乎花费大量的资本在教堂上,几乎走进每一个教堂都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这个里面所展现的圣彼得大教堂可见一斑,难以言表。文艺复兴,让很多人解放了思想,不再受教皇的控制,但是当时代发展了,人又回到了信教的时代,因为那是人心里根本的东西,所谓的一些主和神是不存在的,但这却是只要你相信就会存在你的心里,别人的言语无法伤害到你,更没有办法拔出在你思想里根深蒂固的东西,至少在一切都很困难的时候,它还在拉着你向前,给你看见曙光的可能。

沙特麦加的克尔白神殿里,众多的信徒穿着他们最神圣的衣服,叩首,拜见着他们心目中的神。这样的场面在中国是罕见的,尤其是在现代,去佛寺似乎都成了一件旅游的事,人们只是抱着一颗去游玩的心态,哪里还有虔诚,哪里还有对于神的敬畏?

当 日食恢复时,一个轮回似乎结束了,一切重新开始,那些美景还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该去哪?是继续这样丢失自我的活着,还是该找寻自我,找回自己丢失的信仰?

看了很多期的《开讲啦》,里面的最多一个话题就是理想与信念,理想总是美好的。但在这个丢失理想和信仰的年代里,大谈理想与没有理想都成为了这个社会最无力的辩白。那些在路上寻找理想踪迹的人声嘶力竭,但他们却总是形单影只,那种空洞与无力感难以支撑,但他们任然抱着那个大爱的心在散播,希望可以点燃我们油尽灯枯的理想与信念。我们会死灰复燃吗?

流沙河曾经在《理想》中呐喊要将失去的理想找回来,千万要当心,不能再丢失。我们离这样的时代还有多远?

天地玄黄观后感(二)

影片《天地玄黄》是一九九二年美国出品的着名记录片。英文名为《Baraka》这是一个古代伊斯兰苏非派单词,含义是“祝福”。人类和地球是伟大的,是高深莫测的,要为人类和地球祝福和祈福。中文翻译为《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滋养和哺育作用,所以我们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该影片无论从人、环境和音乐等角度来看,用“高深厚重。神秘莫测”来形容绝不为过。

作为一部纪录片,《天地玄黄》带给我的视听震撼超过了任何一部我所观赏过的记录片,那种几乎就要融入天地的感觉,简直难以言表。凡是这颗蔚蓝色星球上的碳基生命,都不应该错过这些让人感动的天地之美,也许那是终其一生都无法触摸的伟大风景。这是一部没有对白,也不需要对白的电影。气势磅礴的音乐与震撼人心的人文镜头,让人类的思维在静谧中无休止地撞击,所有的语言这一刻都成为多余。时空在电影中不断地变幻,前一秒钟你还在美国车如流水的马路上,这一刻你已经站在中国工厂里的流水线旁,而下一刻你却在澳洲的艾尔斯岩,欣赏着妙曼质朴的土着舞蹈。塔可夫斯基所谓“电影是时间的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苦难的脸、和美的笑、壮阔的山川、污秽的河流,在人与自然的混沌中一古脑地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你的视觉,来不得细细咀嚼,澄澈的心便已经被宇宙自然席卷而去。

影片的开始,是恢宏的寺庙,预示着人类文明初始的混沌不可知,默默守护这个秘密的,是寺庙两侧沉寂的石狮。人类起初的一切,玄秘,寂静,文明开始慢慢流淌……无神论者们,忠实的马列主义者们,看到这个场面时候是否能有一点点灵性的发作?

接踵而来的片段,预示着人类疯了。都市里车如流水马如龙,红男绿女对着口诵经文的僧人视若无睹;都市火柴盒般的高楼里禁锢着蜕变后的物质男女,窗口飘扬的衣服仿佛人类一张张的遮羞布;雪山上的猴子眯着眼睛聆听着天籁之音,人类在车间的流水线上机械地劳作;山窝里的土着人欢快地歌唱,地铁中的人潮汹涌澎湃地争道。这里,到底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原始?剧烈的映衬让心忍不住颤抖……

自然界中,飞瀑直下三千尺,山川俊秀明丽,火山熔岩蠕动,自然的丰神俊朗妙不堪言。骤然,满目疮痍的河水汩汩奔流,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着魔的世界。印度恒河里的女人们正笑容璀璨地迎接着新的一天,她们弓着腰舀起一勺水欢快地梳洗,而河流的那边,是漂浮的死尸,在垃圾堆里渐渐西去。此岸与彼岸,今生与来世,在这里巧妙地相遇。我想,上帝的眼睛是否也会流泪?此情此景,上帝会流泪么?

到底人类的文明是进步还是沉沦?我们是时间中的存在,还是为了时间而存在,还是存在的幻觉?厂房里流水线边麻木的眼神,竟然比不上绿意盎然草坪上那条蓝色眼睛的狗,它看着日出日落、云卷云舒时总是流露着一股惬意的神气。人类毕竟只是动物,物性斐然。当文明在伪构筑中分崩离析,所谓的人类将会何去何从呢?

影片最后又一次回归宗教,庄严肃穆,僧人喃喃念经,朝拜者五体投地,祈祷、祈祷……但过于膨胀的喧嚣文明似乎无法在此地寄居。人类文明的辉煌尽处,将是虚无。

《天地玄黄》会让你躁动的灵魂安静下来,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身体好像和灵魂开始分离,身体在无限的缩小,灵魂则在疯狂的膨胀,这是宗教徒可能会有的感觉,美的“宗教”让人认识到自我的渺小,认识到生命本身的伟大,那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可以让人走得更坦然。

回归宗教的本源,其实我们什么也没有!

天地玄黄观后感(三)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冲突的过程,并留了一个问题,我们选择何种方式与自然相处?

开始的箫声(假定是萧)宁静、祥和、自然。在雪山的温泉中,几只猴子在其中,整个画面中融合在一起,没有冲突,只有和谐、宁静的生活。根据进化论,人类的始祖就是猴子,这代表了人类最初与自然的和谐。

然后就出现了人,一个僧侣面对着门外禅坐,然后从这个僧路的脑海中出发,展现了一片星空。说明人的创造力、智力的无穷,创造出了一个现代的世界。从宁静禅坐的僧侣,逐渐到现在的世界。这个僧侣静坐的画面与猴子泡温泉让我影响极深

各式各样的宗教仪式,向菩萨、上帝、阿拉真主、基督或一些土着族的天神等等祈祷,祈求福佑。这时候的人,是敬畏自然,敬畏天地的。在自然的环境下生活,接触自然。

现代化城市,快速的音乐节奏,一辆一辆的车驶过,从黎明到第二天的黎明,街上、商场里的人流川流不息,忙忙碌碌,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本源是来自哪里;相对比的是工业生产,流水线作业,一只一只的小鸡经过工业生产过程,鸡蛋装箱,孵化生出小鸡,检查、注射、高温弄弯鸡喙、集装、在狭窄的在笼中长大,不见天日,他们可能想不到,外面的自然有多么的美好,他们的祖先以前就生活在自然中,如此的融洽协调。

现代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一棵一棵在原始森林的古树,随着切割机的轰鸣黯然落下,当地的土着人用惊惧、忿怒、悲痛、不解、无奈的眼神看待这一切。一个土着的小孩藏在树叶后,露出迷茫、无助的眼神。砍啊!挖啊!用啊!这就是我们对待自然的方式。

但这并不是不能改变的,记录片的后部分,提醒我们是可以与世界和谐相处的。

烈火英雄观后感600字


《烈火英雄》观后感


江立伟是特勤一中队的中队长,在一次执行灭火行动中因为自己的不严谨使得自己队中的新兵孙岩不幸牺牲,而自己也因为这次事件被撤销了中队长的职务,由他的好兄弟马卫国接替了自己的位子。镜头一转画面中出现了一间外国油轮的驾驶舱,因为阀门失灵船长擅自作主在不通知中方的情况下私自更换油舱,本片中最大的危机就此起了头。正是船长这次的擅自作主使得A01油罐下的管道发生了爆炸。随着刺耳的警铃声响起所有的消防队都行动了起来赶赴火灾现场。身在儿子学校的江立伟也接到了电话并离开老婆孩子紧急奔赴火灾现场,一场灭火大战一触即发。然而这次火情比大家想象的还要严重好几倍,更因为港口总指挥的支支吾吾又增添了几分凶险。因为高温的烘烤A01油罐发生了大爆炸,使原本控制的火势瞬间恶化,更让人心惊的是因为这次地下管道爆炸事发突然工人们来不及关闭阀门,至使所有罐区的油正源源不断的往A01油罐里流,更加让人头皮发麻的是临近A01罐的化学罐区里装着危害人体的二甲苯和氰化物,一旦因为大火引起化学罐区爆炸将使整个市陷入死亡之中。这个消息很快在滨港市全市市民中传开,整个滨港市笼罩在一片恐慌中,人们收拾行李都想在危机发生前离开此地远离危险。整个场面让人想起了好莱坞灾难大片中那些城市大逃亡的场景。

所有消防指战员为了全市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誓死不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关闭油罐阀门江立伟自告奋勇亲自深入火场,在最危险的时刻把生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战友,而自己却留在了里面,最终用牺牲自己的代价完成了关闭阀门的任务;郑志为了帮助被困在大火中的战友硬生生的开辟出了一条生命通道,而自己却被大火包围永远的倒下了,再过三个月他就可以光荣退伍了;徐小斌为了保障前方的水枪永不停歇,和战友交替下水清理水泵中的垃圾,不幸在上浮过程中被垃圾缠住了脚没能及时浮出水面,而他刚好就在来之前和自己同为消防的妻子拍完婚纱照。
这是一部向全体消防指战员致敬的电影,他们为大家舍小家。犹记得2015年天津港大爆炸,当大家拼命的往外跑时正是他们义无反顾的朝爆炸区走去,那次事件造成165人遇难,其中99人是消防人员。每当过年过节,尤其是过年每天晚上总能听到消防车的警笛在大街上响起。他们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但是为了城市和人民的安全他们必须坚守岗位,不能和自己的亲人们团聚。还有片尾出现的那些真实影像资料。
向英雄们致敬!!!

《烈火英雄》观后感600字


《烈火英雄》观后感


今天爸爸、妈妈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陪我去看了一场电影,关于消防员救火的故事《烈火英雄》。

电影院刚刚开演,首先是火锅店三层着火,消防队员感到现场救火,队长江立伟率队员进入火锅店将火熄灭,然后让一名消防员带一名新兵去清理现场,可是没想到,新兵经验不足打开了装煤气罐群的房间,结果发生了第二次爆炸,江立伟和进去的其中一位消防队员都受了伤,但是离的最近的新兵当场牺牲了。因为江立伟队长的疏忽大意,导致新兵牺牲,因此江立伟被处以撤销队长的职位。也使他有了心理阴影,甚至有退役的可能。

在灭火的过程中,三个场景感动了我,留下了深情的泪水。

首先是江立伟,因为油区负责人的隐瞒,没有断电的情况下,油不断流入火势最强处,会引发周围化学罐的爆炸,波及周围许多城市的安全。由于火势太大,需要手动关闸,江立伟和另一位消防队员挺身而出,本以为45分钟就可以关闭电闸,但没想到油区负责人又骗了他们,最后得知需要转八千圈才能关闭一个闸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断转动闸门,就连手套烧坏了,烧烂了双手,也不放弃。最后,江立伟在大火冲击波前的最后一刻关闭了电闸,完成了任务,牺牲了自己。

他的愿望只想回家的幻境,让我深深的感动。他们也是普通家庭中的一员,孩子失去了父亲,妻子没有了丈夫,白发人要送黑发人,想到这些我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郑志,一个马上要退役的老兵。他的牺牲是为了救出保护化学罐区的队员,因为队员们为了保护化学罐区被大火包围。郑志看见后并没有逃跑,而是独自拿起水枪冲进了火场救出了队员们,结果刚刚救出队员,上面烧着的火架就掉了下来,砸住了他。因为火势太大队员无法救出郑志,郑志在牺牲的最后一刻,把头盔扔出来并说给我妈,从而牺牲了自己。

徐小斌原本任务危险是最小的,他在后方,负责保障远程供水的畅通。但是,因为设备的进水口屡屡被水中垃圾堵塞,前线出现了缺水的情况,不光危险品面临爆炸危险,消防官兵的生命也受到直接威胁,为排除险情,他冲入水中,不断排除垃圾,终于水带中喷出了水柱。可小斌同志却因为长时间在水中憋气而脚又被缠住不幸壮烈牺牲。他和妻子刚刚结婚一天,看着杨紫趴在他身上悲痛的一幕,让我们都跟着哭了。

过去战争中的英雄让我们敬佩,可现代生活中消防员不就是这样一群让我们爱戴和尊敬的英雄嘛!这种正能量需要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不断传承下去,他们的家属也值得我们更好的对待,让我们拥有这样的儿子父亲爱人而自豪!

消防员是个伟大的、危险的、重要的职业。这种坚守岗位完成任务的精神使我们敬佩!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

《厕所英雄》观后感600字


《厕所英雄》观后感

昨天观看了印度电影《厕所英雄》,真心不错!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尤其是男主人公凯沙夫对女主人公贾耶的深深的爱着实令人感动,再次提醒了人们一见钟情的存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一点儿没觉得时间长,甚至还有点儿意犹未尽。
影片中以下几个地方深深地触动了我:
1 凯沙夫对贾耶深情地表白:从我第一眼看见你,我就觉得为了你我愿意与全世界为敌。
遇到这样的男人,就嫁了吧!
2 当凯沙夫终于为贾耶在家里盖好了厕所,却被他思想保守,顽固不化的父亲找人拆毁了。凯沙夫痛心疾首地说:你们毁了我的泰姬陵!
泰姬陵之所以深受世人推崇,不只是因为它的宏伟和富丽堂皇,最重要的是它代表着国王沙贾汗对妃子阿姬曼芭奴的深挚的爱,它是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象征。
按照印度的传统文化和宗教,厕所是不能建在家里的,因为不能把污秽之物排在家里。尤其要求女人们,只能在天黑以后,日出之前到野外去排便,这太不方便,也很不安全,可是村子里的妇女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的。贾耶是上等人家的孩子,她从小到大都是在家里上厕所的,她认为村里的这种习俗不仅带给她很大的痛苦,而且还是极大的屈辱。为了妻子,凯沙夫勇敢地和代表着传统文化和宗教的父亲,祖母,村民,村长,甚至是政府对抗,毅然决然地在家里盖起了厕所。
凯沙夫真的做到了:为了自己的妻子,愿意与全世界为敌。凯沙夫对妻子的爱丝毫不比国王沙贾汗对妃子的爱逊色,这间厕所就是凯沙夫对贾耶深爱的象征,就是他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建起的泰姬陵!544《厕所英雄》观后感
嫁给这样的男人,对了!
3 当凯沙夫和贾耶因为厕所问题解决不了而选择离婚来进行抗争的时候,有记者采访贾耶:你认为谁应该为你们的离婚负责,是政府,还是传统文化?贾耶毫不迟疑地回答:是那些黎明前提着水罐儿成群结队去野外方便的妇女们!
不错,她们是受害者,可是如果连受害者自己都不肯为自己的利益抗争的话,还能责怪谁呢?又能指望谁呢?不禁想起鲁迅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 部长为了阻止各级政府部门推脱敷衍,办事效率低下的官僚作风,督促农村厕所工程的建设,下令把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厕所一律上锁停用。
部长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受伤的痛只有伤者可以体会。这和汉语中的成语同病相怜意思差不多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更能相互理解。
影片《厕所英雄》推荐指数:四星半

《英雄儿女》观后感600字


《英雄儿女》观后感

【引子】
9月27日,网载:《英雄儿女》王成扮演者刘世龙去世,让我好一阵沉默。
刚刚过去的十一期间,与妈妈一同去野三坡,问起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让我也为拥有一个参加过那场战争的母亲而自豪!

《英雄儿女》。
这是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我看了无数遍的影片。
在我心中,这部作品就是红色电影的经典之作。

文革时期,文化沙漠时期,恰是我追求知识的年代,《英雄儿女》与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少量国产故事片是我所在的部队大院反复放映的影片之一。

这些影片之中,说到印象最深的影片,还真是《英雄儿女》!
看过次数太多,以至于我可以复述出大量台词!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影响无数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童年。
哪怕做游戏,我们也要大喊:我是王成,我是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一晃,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我竟又找时间多看几遍。
在我心中,这部作品就是红色电影的经典之作。
经典多么熟悉的情节。
这是一部十分好看的影片。


不错,《英雄儿女》绝对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文革时间,反应抗美援朝的影片有几部,包括《打击侵略者》、《奇袭》、《铁道卫士》、《战友》(朝方拍摄)还有《英雄儿女》。
其他几部,基本是从正面反应战争,已完成敌我作战,完成战斗任务为主线的战争题材影片,这样影片,看着过瘾,打得热闹,也属于孩子爱看的影片。

不错,《英雄儿女》也是战争片,战争场景同样不少。
但是作者巧妙的将战争放在第二位,将人性的一面作为主旋律,将友情、亲情、同胞情提升到前台核心位置。将宏大的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进行整合,为我们演绎一场经典的革命浪漫主义历史诗篇!
这是一个革命者的故事。
这是一个上海工人家庭的故事。
革命低潮期,这家上海的工人收养了革命者的女儿,与自己两个儿子一切,共同抚养成人。

抗美援朝将两个家庭、两个故事搬到一起。

生父、养父、兄长、女儿先后在战场相遇!
战争是残酷的,儿子战死在战场,成为不巧的战士!
在战争中,在生父、养父关爱下,在无数关爱者的关照下,女儿在战争中成长,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英雄儿女》礼赞!


电影为这场战争中无数平凡的家庭、战士讴歌。
英雄无悔,
英雄儿女!
我们的祖国有着多少家庭、多少中华好儿女在这场战争中贡献青春!

多少年后,我再为这部作品点赞!

痞子英雄观后感600字


《痞子英雄》影评:全面开战。一部我不敢相信是台湾电影的台湾片,完全的国际范儿,无冷场,情节非常24小时,台湾人又一次在一个类型片上走到了前面。风水轮流转,也许台湾商业电影真的到了崛起的时候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证明了台湾电影可以很清新;《爱》证明台湾电影可以很商业;《赛德克巴莱》证明台湾电影可以很热血而《痞子英雄》则证明了台湾导演拍警匪片同样可以很凶悍!

《痞子英雄》从电视剧开始所独创的环环相扣,又递进升级的阴谋斗争体系,在电影剧作中得到更完美的体现,多方势力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相互影响又各自为战的阴谋体系,在几乎毫无尿点,逐渐升级的动作场面设计当中,把剧情节奏推向一个令人惊诧的高潮部分。这一点,即便是当今好莱坞的动作片剧作模式当中,都是非常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赵又廷与黄渤的组合类型,是最标准的双雄搭配,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恰到好处,黄渤天生的草根喜感,通过几句点睛的台词,显露无疑,黑社会的上班族等标签也给人物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赵又廷时隔几年,重抄英雄旧业,热血青年的冲动、顽强丝毫未减,男子气概更有增加。唯一可惜的只是他与Angelababy之间的暧昧戏份过少,估计会让观众感觉稍微有点不过瘾。

伴随着影片最后,被劫持的客机,稳稳地降落在非常有港都特色的长长堤防上,整部《痞子英雄首部曲之全面出击》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落地表演。所有观众始终被剧情拽着走的情绪,也终于可以稍微缓和下来。除此之外,华语动作片也终于找到了一个更国际化,同时也符合本土特色的落地模式。

不知是台湾人讲话的口音使然还是别的原因,印象中的台湾电影总让人感觉有些文弱。然而,最近一部《赛德克巴莱》紧接着一部《痞子英雄》,完全打破了台湾电影的一贯形象,台湾人一样可以很热血很强硬。

《天地男儿》观后感范文


 《天地男儿》是久闻的一部经典之作,当初因二小姐知道了这部戏也因为她戏份太少、此剧太老而选择忽视。65集较韩剧不长但比起现在普遍的40集剧又显得不短,由于如今事情日渐繁多且目的只在宣萱身上,所以65集我只看了宣萱、张可颐部分,讲的未免不全,以下只是这些天熬夜煲剧的些许感受。

雪凝和家立第一次交往时,雪凝还给我一种妹妹的感觉,不是说她不够成熟,而是觉得相比家立的稳重冷淡起来她显得较为活泼主动。家立的爱并不比雪凝来得深,甚至他将财富地位摆在了爱情之上。为了攀上豪门,他提出了分手。当他面对她的苦苦哀求在明知不该还有任何纠葛时还是与她发生了关系,当他在跟她真的不能再在一起时将藏于抽屉里她买来的小饰品放于脸上,那种深深不舍和渴望再次得到她温暖的神情才让我开始觉得他爱着她。

她为了他痛苦不已,醉酒、自杀,可是都没有换来他的丝毫关心,子健的出现和关怀让她逐渐清醒过来。多年后,家立主动联系她,可是在她决定回到他身边时他又再次因为财势放弃了她。这种一来一往、一进一退的剧情让我不禁更进一步看透了她的痴情和他的自私,说明纵使时间流逝,他们依旧没变。

雪凝与子健相处时简单快乐,两个同是情场失意的人日久生情。子健极尽所能地呵护、保护她,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安心快乐生活。她爱子健,但比起给家立的爱来说远远不够,或许她对子健的那份爱更多是感动和依赖。子健也爱她,甚至一度比爱蓉蓉更多。他深知雪凝在爱情方面的脆弱,所以尽量给她最好的一切、不去伤害她。在面对雪凝时,他是专一的,有场戏让我惊讶他竟然当着蓉蓉的面向雪凝求婚,且毫无尴尬。他将蓉蓉深埋心底,一直不愿触碰那块地方,所以给了自己和他人一种错觉他已经放下了。其实,逃避正正说明在乎,你不察觉不代表它不存在。

家立对雪凝来说始终有种诱惑力,比普通的爱情更具魔力,只要他主动她便很难拒绝。她愈挣扎愈逃避,往往陷得愈深。他已经融入了她的心里,所以后来神经失常时即使家立并不在她也会幻想他就藏匿在某个角落,她逃不过的其实是自己心里那个徐家立啊!记得她重新和家立在一起后,被子健撞破,她给子健留言说希望他能听她的解释、只要他忘了那晚看到的事她还会回到他身边很多人责怪子健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其实,有这个必要吗?

家立做的坏事,雪凝不在乎,一是不愿相信二是与己无关,失而复得的爱情再次蒙蔽了她的理智。她以为把他带到国外一切就会平息,可是她还是高估了爱情对徐家立的作用。我曾经有过同情徐家立的想法因为雪凝确实不是他故意推下山的,但随之打消了念头因为在雪凝摔下山后他本可以去救她但为了自己他还是起了让她就这样死去的念头。重新追雪凝是因为他的念念不忘和希望弥补多年前的遗憾,现在期盼她醒来是因为只有她无条件地支持、爱他,她仿佛就是他黑暗内心里的一盏灯,那是光亮和温暖的象征,他发觉他已经无法永远失去她了。雪凝恢复记忆后精神失常,因为她内心世界的崩塌,死亡让她突然清醒,原来最爱的人为了自己连她都可以牺牲。他就像一个恶魔,她想逃逃不了想忘忘不掉,他无时无刻不占据着她的精神世界,他的忽隐忽现更让她惊慌。

被关起来时她无法下手杀他便选择自杀,在他表白承诺痛苦哀求时她抬眼看了他,于是我们知道她还爱着他。也许正是这段时间也让她明白自己对徐家立的感情,她深知即使肉体远离徐家立她在精神上还是无法忘记,于是她选择决绝地和他一起死去。

张雪凝之于爱情,就如同飞蛾扑火,盲目而又奋不顾身。也许,她会让人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她本来可以和子健幸福快乐地生活,不该又选择徐家立),但是最后还是不禁让我敬佩起她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即使我并不认同她的做法以及爱情大于一切、没有原则的爱情观)。

蓉蓉过于完美,晓冰最后是幸福的,只有雪凝,为爱痴狂的张雪凝,让我怜惜与感叹!

《天地玄黄》观后感800字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天地玄黄》(BARAKA)观后感

Baraka是希伯来语中祝福的意思。
影片的开头,宏伟浩荡的喜马拉雅,亘古不变的存在,似乎象征着天地自然间的最高权威,神的领域,威严,圣神,超脱凡尘。然后镜头转到日本长野的温泉,一只泡温泉的猴子,像一个老者般的沉思,闭幕凝神,宇宙洪荒。万年以前的人类,是否也是如此,兽性初化,脑中凝思着一些,自我就产生了。


宗教的产生大概是和人性的产生一样悠久的。尼泊尔的石质建筑,古老的东方文明,墙面塔尖刻画着佛眼;耶路撒冷的白墙;土耳其加拉达梅芙莱维寺的宗教仪式,信徒虔诚地旋转舞蹈;清真寺的拱顶下,信徒的跪拜;教堂中烟雾缭绕;身着红袍的西藏僧人点燃一排排的酥油蜡烛;日本老尼的背影。。。这些不同文化的宗教,行行种种,似乎象征着一种渴望,对不属于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境界的一种追求。


影片花了四分钟来展现巴厘岛的凯卡克舞,一大群青年人环绕着一个石头遗迹而坐,一边摇晃着身驱, 一边发出宗教式的呼声,似乎也将观众逐渐带入远古的传说之中。凯卡克舞依据印度史诗《罗摩耶纳》故事撰写,描写王子得到猴子军队的帮助, 企图从邪恶之王手中夺回爱妻的故事。伴随着有节奏的号令声,人们发出模仿动物的呼号,人类最初的状态大概就是如斯。

一直都在思考着:吾何以存在?宗教教育人类信仰,信仰这世间存在着凌驾于我们之上的力量。造化的力量是如此的伟大,而人类也是如此伟大,或许两者本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密不可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生灵的一种。飞溅磅礴的瀑布;澳洲土著在皮肤上勾画出图腾;湖面倒映与天色衔为一体;肯尼亚玛塞族孩子跳跃的仪式;云层积压大雨倾盆而下;这些都是我们,都是一体的,联系的,轮回的。

然后,人们伐倒了参天古书,炸开了金矿,人类的种族是如此庞大,人类的群居发展出了城市,城市的发展导致了生产。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依山而建,堆积叠垒;香港的水泥森林,堆叠在一起,蜂巢一般却又庞然臃肿;白城的墓地,一格一格如集装箱一般;东京的街市中,匆忙熙攘的人群中,一名僧人摇铃缓行,铃声空灵,让人不由的思考,人类发展到这般,是不是遗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物质的空前发达之下,人类对于现世之上的那种追求还在吗?

工业化的大生产,流水线上的重复动作在快进加速下,显得呆板,机械,冰冷。匆匆而行的人流,加速流过电梯、地铁、街市,就如生产流水线上的商品一般,就如生产线上的养殖鸡一般。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那么匆忙迅速,现代化的高度文明把我们人的因素压榨殆尽,每个人似乎只是一架庞大机器中的一部分,麻木,机械,贪婪。随之而来的贫穷,饥饿,痛苦,性欲。然后是武装,战争,杀戮和死亡。

死亡,燃烧,人类与生俱来地畏惧着。镜头在空无一人的纳粹集中营游移;墙上挂满遗像的S-21监狱;黑白照片中是已经死去的人,生前的音容;还有荷枪实弹的军人,靠着堆着放的机枪子弹和炮弹,表情肃穆。

然后镜头又转换到秦陵和金字塔,象征着死亡,安息的古代坟墓,残垣断壁中,碎落在地的王像头颅以及被丛林覆盖的吴哥窟废墟,这些古代盛极一时的文明现在却颓败残破。让人不禁胆寒,千年之后我们的文明又会是如何面貌,我们现在的一切,为之所沾沾自喜的,会不会也都消亡,连同我们所存在过的证据一起随风而逝呢?

我们为什么存在呢?为了什么存在呢?在自然造化之前,星移斗转宇宙洪荒,人类浮夸的两百年现代文明是那么苍白,脆弱。我们难道不应该时刻怀有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虔诚地去活着吗?

蜉蝣——《天地玄黄》观后感


蜉蝣 ——《天地玄黄》观后感

鲁鲁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我有时候在想,经常性的不知所措,像是在本该上课的日子翘课出去浪,背着书包站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之外,看人流奔向他们早已定好的目的地,公司也好,学校也好,家也好,就觉着像是在看一部很真实的电影,我在屏幕之外,世界在屏幕上。记得很早以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题目,“一个人吃火锅是什么体验?”。因为穷所以基本没这么干过,不过我猜那些独自吃火锅的人,是不是也会觉得自己是在吃着火锅唱着歌,看一部主角配角都在吃火锅的电影?

大概是因为,在工作时间出去玩儿,以及排开众人独自吃火锅这些事,在其他人看来,相当于对“大家“都认可的行为模式的否定,或者叫,脱轨。

我在《天地玄黄》里看到的是秩序感——日出日落风云变幻,红灯黄灯交替亮起秩序井然的车流,在流水线上的工人和跳着极富韵律感舞蹈的土著。其中有两个镜头印象很深刻,一个是原始部落的土著老人,坐在石头上,慢慢地用绳子穿起来不知道什么材质的珠子。应该是某种传统的装饰品吧?但是仔细想想,原始土著重复自己每天熟悉的劳作,似乎和现代人每天重复自己熟悉的工作,本质上并什么不同。

另一个是平行蒙太奇的镜头——在流水线上不停重复相同动作的工人,排队移动的昆虫,养鸡场的鸡群。人,鸡,昆虫,三种完全不同的物种,却都按照极其相似的生存模态在这个星球上活着。我在想,如果流水线的一个工人突然停下来手中的活计,抬头看看周围依旧忙忙碌碌的同伴,又或者有一只昆虫开了小差离开了队伍,一只小鸡飞出了鸡笼,他们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答案很明显,工人会继续低头干活儿不然会失业,昆虫会跑回自己的队伍,小鸡如果自己不愿意回去的话很快会挂掉。

所以第一个镜头在说,人真的是进化很慢的一种生物。虽然科技水平早已天翻地覆,不过人的生存模式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而从第二镜头来看,也许对于生物来说,生存模式不发生改变才是常态。因为虽然世界很大,但是单个生物实在是太渺小,虫群,鸡群,人群,渺小的个体结成了相对庞大的群体,才会让个体有了生存下来的机会。倒是也不是说单个个体无法生存,而是,谁也不知道,脱离了那一条狭窄而单一的,跟随群体的生存模式之后,个体又该如何生存。这也许应该叫认知的局限性,或者说,我们只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去想象更多的可能性。

又想到之前看过的 “胚胎彩票论“——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他的出身。也许这个理论根本就是扯淡,问题在于,没有人知道有什么办法去改变命运。而大多数时候,习惯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生存模式之后,甚至连从那个模式里跳出来想法都不会有。

又想到了”随大流“——在合适的时间上学,合适的时间结婚,合适的时间工作,合适的时间退休然后进医院等待去见马克思。也不是说随大流好或者不好,只是不随大流很难。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会逼着去打破之前生存模式的局限性。而偶然的突发奇想,就像那次,翘了课,背起书包,站在人群之外的时候,单个个体站在而一个巨大而陌生的世界面前,一瞬间会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真是他妈的好迷茫啊。

不过,那天的红叶,真的很漂亮。

以上。

跳出我天地观后感


跳出我天地观后感

这些天,我看了《跳出我天地》这部电影,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令我心痛不已。影片中那个追求“芭蕾之梦”的小男孩——比利,令我震惊,令我佩服。

他是一个像我这样大的男孩,生活在英国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们家生活很拮据。一开始比利是在学拳击的。有一次,一个舞蹈老师借用了拳击馆,偶然发现了比利有学芭蕾舞的天赋。比利学了芭蕾,可是不幸被爸爸给发现了,爸爸极力反对,面对这种困难,但是比利仍旧坚持去学芭蕾。

在比利的努力下,他终于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他把这点成绩展示给他爸爸看,爸爸终于同意他跳芭蕾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比利被一所芭蕾学校给录取了。

我被比利的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也遇到过困难,也遇到过挫折。记得有一次,我学了羽毛球,因为我怎么打都打不好,我十分伤心,我就知难而退不学了。要是我有比利那样的精神的话,我一定能学好打羽毛球的。

让我们像比利一样,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跳出我天地》观后感300字


《跳出我天地》观后感


1984年,英国爆发了煤矿工人大罢工。此时,在北英格兰岛的一个小镇上,11岁的少年比利艾略特却并不不象多数人那样,将这件利及自身的事放在心上,尽管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参加了这场大罢工。他所关心的只是每周一次的拳击训练课。

直到有一次,比利在芭蕾舞练习场地上意外摔倒,使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从此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芭蕾舞。当时的乡村舞蹈老师威尔肯斯夫人是一个极挑剔又世故的女人。她第一个发现比利具有芭蕾舞天赋,并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比利的刻苦努力使得他的舞蹈水平提高很快,然而这一切都是瞒着家人秘密进行的。

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终于被家人发现了,于是父亲大发雷霆,哥哥奚落讽刺,一场家庭危机爆发了。面对压力,比利陷入精神的低谷。不得以,只有求助于恩师威尔肯斯夫人。恩师将她早已有的打算说了出来,就是推荐比利进入著名的皇家芭蕾舞学校学习,这意味着他将实现成为一名舞蹈家的梦想。

一边是日渐憔悴的单身父亲和几尽破碎的家庭,而另一边则是通往理想的光明大道。无论割舍哪一边,都将是他一生的遗憾。然而,他必须作出选择。

观后感《《天地英雄》观后感6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观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