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抗日英雄的故事有感

读抗日英雄的故事有感

读《曹操的启示》有感:时势造英雄。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读《曹操的启示》有感:时势造英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时势造英雄

——读《曹操的启示》有感

肖曦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曹操是中国百姓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称其为命世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臣贼子。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是一个乱世英雄,他也有他的缺点和历史局限,比如诡诈多疑、心狠手辣,好战嗜杀等等。但是这些都无法掩盖他的才华和功绩,他雄才大略,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知人善任,才华横溢,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

《曹操的启示》这本书从管理学的角度对曹操的一生进行剖析,在大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笔者从书中选取曹操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几件事情来进行分析,从而让曹操的形象更加清晰,让人回味无穷。

胸怀理想,目标坚定。公元174年,曹操20岁,任洛阳北部尉,按现在的话说,相当于洛阳市北区公安局长。新领导上任,就下了一份政治宣言"划清界限,树立威信".曹操走的就是这个路线。当时洛阳作为国家的首都,地方豪强和乡村恶霸都因为在朝廷有靠山,所以都不怎么把王法放在眼里,曹操一心想整顿治安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所以在衙门口摆了两排五色大棒。专门用来惩治违反禁令的人,不管对方后台有多硬,只要违法照打不误!这其中就打死了一个曹操父亲曹嵩的朋友,曹嵩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如此鲁莽,竟然把自己圈子里的人给打死了。曹嵩想的是小圈子,是个人私利,而曹操想的是远大的政治抱负,不被小圈子利益所束缚。做大事,必须要有大算盘,放下小算盘。只有大算盘,没有小算盘,是伟人;只有小算盘,没有大算盘,是庸人;为了大算盘,放下小算盘,是高人。能教育人人都放下小算盘的,那是圣人。

真才实学,活学会用。曹操当年辞官归乡的时候,有过一段闭门读书的经历,他在学习方面下过不少功夫。"拜议郎,常拖疾病,辄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误。曹操读书,不关读书上的内容,同时对文字进行评判和分析,形成自己的思想逻辑体系,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曹操把自己对兵书战策的学习成果整理成著作,直到今天仍是兵法经典,如《孙子略解》,《兵书摘要》,《兵法》等等。不过这两点不足以帮助曹操很快的提升,只能说明他在知识上进步了,理论功底扎实了。但是他不是一个死学书本的人,他喜欢尝试、探索,喜欢冒险,把知识和直接的体验及间接的经验相结合,让知识活起来,把知识点和生动的场景、人物、故事,特别是亲身体验相结合。

集思广益,尊重事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人一旦遭受了挫折和失败,最大的麻烦就是陷入自责和悔恨,无法从痛苦的情绪中走出来。其实,高人从来都不是从来不犯错误的人,而是出错之后保持清醒,能用高明方法补救的人,痛失兖州是曹操事业早期的一次重大挫折,但这样的经历也教会了他很多,他放下架子,充分尊重事实,并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在重新夺回兖州的过程中,他听取了两次建议,分别让他躲过了袁绍的阴谋诡计,以及在攻打徐州和兖州的选择上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广纳贤才,惜才爱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佳宾,鼓瑟吹笙".这些声情并茂的文字,表达了曹操对贤能人才的爱慕和思恋之情。同时,在对待可用之人的态度上,曹操也是做得游刃有余,让人折服。他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军事进攻创造条件,政治招抚打开局面。"凡是能够归顺的,一律接纳,并且既往不咎,封官封爵。例如张辽,曹操大破吕布之后受到了张辽的辱骂,曹操不仅没有杀张辽,反而‘亲解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张辽感动不已,愿意归曹,并成为了一员大将,官至征东将军,受命拥重兵坐镇东南,从而成就了张辽小儿闻名夜不敢哭之威名。

曹操的一生是真实的一生,也是精彩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大人物的奋斗史,也是一个飞鹰走马的不良少年成长为雄才大略的管理者的个人发展史。从曹操身上,我们发现很多,了解很多,学会很多,这些经验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把这些运用到实践中去,去追寻和创造我们个人以及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写于2018年4月·广州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参与感》读后感:时势造英雄


时势造英雄

——《参与感》读后感

我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半个月决定开始写这篇读后感,一方面让我对书中内容有更多的理解,另一方面我想通过我,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有助于给年轻人一个新视角新思路,这就是我写它的初衷。书看得不算快,七个章节一共看了半个月,这是我故意为之。我不想只是像看小说一样飞快看完换下一本,也不想像看教科书一样看一部分忘一部分,每个章节看完以后我都会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去找实例,这不仅让我能够深刻记忆,更让我不止是个看书的人,而是个观察生活的人。

诚然,《参与感》这本书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先生在2014年所著,书中描绘了一个近乎理想化的小米公司:它有经验丰富又富有理想的创始人团队,它的员工都是它产品的粉丝,它有扁平化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快速的反应决策机制,甚至还有十分人性化的办公室和发布会。我在2017年年末的时候看完,存在三年的时间差,我买这本书看的时候有朋友跟我说:现在时代发展和变化那么迅速,三年时间小米公司说不定早就已经不这样运作公司了,而且市场也不欢迎同样的玩家现在入局。他说得不无道理,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分析一个公司的发家史和运作规则,从来就不是为了模仿他,难道说去网购一本马云发家史就可以创立另一个阿里巴巴嘛?显然不是。另外存在时间差可以让我以一个后来者的视角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果在当年就阅读这本书的话,说不定我也会觉得黎先生在吹牛画饼吧。在我看来,读书是为了让你多拥有一个视角来看问题,我们平常了解一个公司只能从公司的外部了解,例如它的股票价格、主营业务、季度年度财报等等,而这种以第一人称写的回忆录式的书可以让我们有另外一个视角来观察小米。

言归正传,这本《参与感》共有七个章节,分为参与感篇、产品篇、品牌篇、新媒体篇、服务篇、设计篇和作者笔记。由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作序,序言中雷军高度评价了这本书,称这本书的质量"超出我的估计,阿黎做得很棒",吹捧的成分有一些,但能让雷军这样骄傲的人竖大拇指推荐,这也让我愈发有浓厚的兴趣读下去。接下来的时间我并不打算挨个章节去解读,因为我不是经管类专业,无法做专业上的解读,更没法以一个创业者的目光来解剖它,我能做的就是以一个探险家的视角,把我能看到的东西告诉你。初翻目录,跟之前看过的几本关于公司发展的书,大多是属于历史书式的编年体,从某某年到某某年是一个阶段,然后用纪实的文笔来写,让读者就像看历史书一样从公司团队创立到某一个阶段,除非公司极富传奇故事性,不然这样看不了一半就没有足够吸引力了。本书的作者采用的是层累式,就好像一个蛋糕,你最想吃的放在最外面,可以最优先吃到。

说回到书中,第一个章节叫参与感篇。当我们从内部了解一家公司时,最想要了解的是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观,没错!作者就把这个首先推到了我们的面前:参与感。通读本书就知道参与感是小米公司所有组织形式的基础,也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在外界看来,小米公司是玩粉丝经济,可是并不清楚小米是怎样玩好粉丝经济的,答案就是——参与感。简单的说就是让用户和粉丝有一种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发布的各个环节,甚至让粉丝进入公司成为员工,让用户感同身受的参与到手机生产销售的各个方面,拥有主人翁感觉。这些在传统公司看来简直是疯了,让客户设计产品,他们懂什么叫设计嘛?让用户参与测试,他们懂那些参数背后的意义嘛?让用户参与发布会,他们清楚发布会流程嘛?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绝大多数用户对这些一个都不懂,但是产品做出来是为了获得他们的认同,谁能比他们更了解自己呢,就算他们无法代表整个用户群体,也能代表跟他们类似的小群体,这些粉丝用户又能够通过自己的圈子进行"感染",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同感,这个公司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小米科技这家公司令人惊讶的不只是他们能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各个环节,而且还是让员工有参与感,或者说被尊重感!尊重,说起来好像挺简单,但是真正要做起来非常难,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形势一边倒向资方市场,员工的地位得不到认可和尊重,不管在于日常业务反馈、工作环境以及薪资酬劳都处于相当低水平条件,这样的情况会导致更多畸形结果,比如上传下达的战略策略无法实施,员工只想做好份内的事情,拿好这个月的工资,他们不会想要改变现状;再比如公司内部怨声载道,甚至离心离德,员工们想要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更合理的工作休息搭配,而上层管理人员无从得知,或者不予理会。在这个层面上很多老板会问为自己辩驳"我也想对员工好,可是钱从哪里来?".这的确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但是如果公司真的获得比上一年更高的收入,会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提高员工工作环境并且使用更科学的工作休息制度嘛?答案在大家心中,终究根源还是因为在传统企业里员工的地位较低,老板可能会投一大笔钱给代工厂更新流水线,也有可能投更大一笔钱买一项技术,却不会想到员工本身。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米科技可以做到这些,从而实现商业奇迹呢?

这就不得不提小米这家公司的独特性,它存在两种不同的独特性,一方面它跟传统企业相比,关于新兴互联网公司跟传统企业公司的差别,这个就不用多解释,各方面都不太一样;而另一方面小米跟其他同类互联网公司也有极大差别,首先早期的小米不像一个公司,它不生产产品,也不卖东西,更像是一个爱好者聚集形成的组织,活跃在各大手机论坛里,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分享刚刚做好的新系统,然后你一言我一语继续改进系统,大家在一起玩手机玩系统。

其次早期小米并没有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变现赚钱上,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小米的教父级人物雷军了,雷军28岁就担任金山公司总经理,一手将金山推向高峰,此后又进入投资界,成为非常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在投资界有一句看似玩笑话的真理:投资人不管你月活日活,你首先得活!在创立小米之前雷军早已经是功成名就,腰缠万贯了,此时的雷军召集身边的伙伴一起创业,目标不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想创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最后实现自己对于未来的探索,这样的创始人团队就已经跟市面上绝大多数创业公司完全不一样了,他们见多识广,目光长远,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能够有更强的号召力拿到更多的融资。在雷军的努力和带领下,小米可以在没有高业绩支持的早期依然按照既定战略沉淀用户,不断投入到产品研发和测试中去,可以发挥极客精神做到极致,而不至于急于变现生存。

第三就是小米"以人为本"的公司理念,在网上有非常多描述小米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说法,我觉得"以人为本"这个说法最具有代表性。对用户,小米充分尊重用户的建议和想法,通过跟用户在论坛上交流和互动,吸取接纳意见,然后更新系统后继续这样循环,不仅让产品日趋优化,还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用户;对员工,小米足够信任员工,在小米之家里员工可以自己商议装扮店面,也可以举办小活动,赠送小礼品,可以向主管部门提交优化建议,连绝大多数公司不重视的客服部门,小米都会拨专项资金给他们装扮办公区。书中有一句话诠释了这么做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把员工当客户,员工才会把用户当朋友",我深以为然。多少年来人力部门苦恼如何让员工安心工作,为公司奉献的难题就这样不攻自破了,新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接收海量信息,心思变得十分活络和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人心,就像上古时期治理洪水一样,因势利导比围追堵截要有效。小米用实践证明当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发挥员工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更大的能量,用一个职场热词:自我燃烧。

第四那就是《参与感》这本书里反复提到的一个观点和理念:小米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服务从产品卖出那一刻才真正开始。不光在传统企业,在大量新兴互联网企业的目标是卖出产品,之后产品和公司再无关联,至于客服部门仅仅是用户和公司之间的防火墙罢了。而在小米提出这个新理念后,产生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令其他公司大呼看不懂,比如客服人员的高薪酬和优美的工作环境,比如线下体验店小米之家的功能更多在于售后和体验,销售的大部分都是线上,再比如每年一次的"米粉节"等等为粉丝定制的活动,这都是在产品卖出后继续维持与用户关系的招数,让小米用户有一种真正的体验式消费和参与式消费,更让粉丝们"一日为米粉,终身为米粉".

接下来我想单拎出一个章节来说一下,新媒体篇。如果说之前说的四个方面是英雄造时势,那么新媒体就是时势造英雄,后面的这个时势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标志就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大约就在十年前,第一批经典智能手机出现;五年前已经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节点,他可以生产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处理信息,新媒体的代表是微信、微博以及QQ空间,他们在萌生之初都是不被传统行业所理解的,而现在却不得不放下身段来融入了,这就是时代的力量。之所以要单独谈新媒体,因为这是上一个商业时代不曾有过的产物,没有前车之鉴,就算是互联网企业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吃透新媒体的玩法,所以这是一条新的起跑线,同时对于传统企业的冲击也最大。在许多年前很多传统大企业做广告的方式是广撒网,军备竞赛动辄几亿几十亿的广告费铺出去,目标就是让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知道我的产品叫什么;而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广告费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在打广告,乍听起来这很矛盾,我的确是在做广告,而又要让别人觉得我不是在做广告,这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哇?这很简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分享经济。相比起直来直去的广告,人们更容易接受从别人那分享过来的东西,这可以让他们在挑选产品的时候省下不少时间,所以做新媒体时期的广告,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用户,一个使用过公司生产的产品的资深用户。而其他的什么造势和借势营销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办法,都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前几年兴起了一股叫"互联网转型"的风潮,一度引发草木皆兵般的恐慌,对于互联网如星火燎原一般席卷全国,大佬们开始坐立不安,力图主动求变,而不是坐以待毙。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互联网企业表面光鲜,在不为人知的背后承受的压力却是传统企业无法想象的,大家都知道传统企业打拼不容易,但是一旦从众多企业堆中脱颖而出,那么行业老大的位置几乎是不可撼动的,就像金字塔型的结构,行业领先者死死压制住后来的人,每一个要突破现有等级的公司都得挨个超越;而到了互联网行业,变成了仙人球型的结构,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位置又冒出一根刺,它不需要跟行业打招呼就可以噌噌噌完成资源和资本积累,而他们的估值蹿升速度只能用令人震惊来形容,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互联网巨无霸们都是在五六年之间就迅速完成对行业大佬的逆袭的,而且随着资本越来越充足,这个速度会越来越快,可以说互联网的头头们随时要提防人群中冒出一个家伙,扬言要超越他。而在传统行业想要超过一个等级的公司,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可想而知,当行业大佬听到一个年轻人想要超越自己的时候,他只会轻描淡写的说"等你小子在这个行业混够十年再来说这句话".诚然时代在进步,公司结构和人员需要进化,但并不能生搬硬套最后丢了自己立足的本钱。

到我看完这本书后,小米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的确让我耳目一新,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小米创业不到五年就跻身中国互联网前列的商业奇迹。在2017年小米科技也发生了一系列转型,关注小米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小米除了做手机以外,还扩展了以小米手机为基点的一系列生态链,例如路由器和电视等等,现在小米已经把重心从手机渐渐过渡到整个生态链的打造上,更让小米上下感到振奋的是,"便宜好用"的标签也已经从小米手机扩大到整个小米品牌。后来的创业者也许不会像小米这样顺利,也许不会有像小米这样大的影响力,也许到达不了小米现在的高度,但是向书中的小米和现实的小米学习,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诠释曹操——读《曹操》有感


《三国演义》是一本经典的名著。而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由始至终都被人们认为是残暴、阴险和奸诈的人物曹操。

今天,我读了《曹操》这本书,我沉重地合上书本后,对这个臭名远播、遗臭万年的人物有了全新的了解。

以往,人们说起曹操,我就会马上联想起那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在《三国演义》里,人们只认识到曹操阴险和狡诈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治国有方和才华横溢的另一面。曹操,其实是很有本事、很有肚量的人。

试看,经过多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受到及其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于是曹操积极推广屯田方针。屯田方针分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徭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将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由于曹操此举,才使中原农业很快的恢复。由此可以看到曹操的聪明才智。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打破汉末以来宫位世袭的传统,宣布重用那些虽出身低贱但有专长的人,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曹操的肚量,更是许多人所没有认识到的。他的肚量,可以堪称宰相肚里能撑作文船。可能你会问,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能用在世称奸雄、生性好忌的曹阿瞒身上吗?那么,你就错了。在《文和乱武》一章里,曹操曾以一副不咎既往的态度,满腔热枕地接受了宿敌张绣的投降。当年郡县多叛曹应吕之时,曹操曾不无得意地对手下说:我相信魏种肯定不会抛弃我。话音刚落,就接到了魏种叛变的消息。曹操怒火攻心,咬牙切齿地发誓道:除非你有本事逃到飞头之国,断臂之乡,看我不收拾你。随着曹操大军的节节胜利,不多久,叛逃的魏种即被兵士绑得结结实实,押到曹操面前。哪能这样对待魏先生,曹操喝退兵士,亲自上前为魏种解开绳索,仍旧让他官复原职,就像两人之间根本没有过节,就像自己根本没有发过誓。唯其才也,曹操这样解释道。

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是曹操的任人唯贤这一点。从入学时定下来的班干部,一直到毕业班时,还是没有变化过。一些组织能力差的同学仍连续几年担任班干部,而一些有工作能力的同学却不能在班上大显身手。在这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借鉴曹操的用人方法。

《曹操》这本书,不仅使我更全面地了解了曹操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身为班干部的我来说,还提供了很多管理班级的好方法呢!其实,我们应该学习曹操的优点,因为,曹操这个人物,也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道理。

《张之洞》读后感:英雄难以脱于时势


英雄难以脱于时势

——《张之洞》读后感

作者 LCJ

张之洞是晚清政坛举足轻重一位人物。他26岁中探花,早期任职于翰林院、詹事府等机构,做过湖北、四川的学政,主要从事的是研究和教育工作,敢于发表意见,是著名的清流党成员;44岁开始官运亨通,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可谓入阁拜相、位极人臣。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著名代表,他在地方工作期间,尤其是两广和湖广总督任上,大兴洋务,创办新式学堂、军队、工厂等,引领一代风气之先,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重点从张之洞外放督抚前夕开始写起。彼时43岁的他还只是从五品的洗马,自认为才高同侪,却官运不济,内心也是很郁闷的。他官虽小,但格局却很大,识见不凡,因上书言"伊犁事件"等奏折而引起慈禧太后的注意,一年内连升三级,外放山西做巡抚。在晋期间,他禁鸦片、清藩库、办学堂,做得有声有色。三年后升为两广总督,面临中法交战,请出老将冯子材,在后方运筹帷幄,取得近代中外交战的第一次胜利——谅山大捷,大大提高了他的声望。他在广州招揽洋务人才,开始建工厂、办洋务。但他在两广总督任上只干了五年,真正大办洋务还是在做了十八年的湖广总督任上。在武昌,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枪炮厂以及纺织局,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输送了不少留洋学生,按照西方军制创建了一支新军。同时,奏请建设京汉、粤汉、川汉等铁路。在他的带领下,武昌洋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武昌俨然成为了全国洋务运动的中心。

张之洞一生汲汲于事功,致力于国家富强,忠诚于满清朝廷,这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士大夫修齐治平的人生路线。如果他生于太平年代,或许可以做一个太平宰相,佐天子、调阴阳、安百姓,成就一段圆满功名。然而,他生于"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年代,上是蛮横专制的异族统治者,外有洋人的坚船利炮和革命思想输入,虽然他部分接受了洋务运动的新思想,但毕竟是一个从两千多年封建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旧官僚,他的见识受限于传统,他的作为受限于时代。他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试图以"中体西用"的思想调和维新与守旧的冲突。但是,时势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毕生经营的洋务运动,最终都在某种程度上走向了他追求目标的反面。比如,他的洋务工厂衙门作风严重、亏损累累,他的新式学堂选派出去的留学生过半成为了革命党骨干,他提议修建的川汉铁路最终成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索,而他培养的新军更是成了武昌起义的主力军,直接掘了清廷的墓。

这本书的结尾引述了黄兴在日本的一个演讲。黄兴是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走出去的学生,可以算作张之洞的门生。黄兴笑称,应该给张之洞铸一个百吨黄金的大勋章,以奖励他对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张之洞临死前认为,他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呜呼!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难以脱离时势。借用梁启超评价李鸿章的名言,套在张之洞身上也是合适的:吾敬张之洞之才,吾惜张之洞之识,吾悲张之洞之遇。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千秋功过自有人评说。张之洞亦一代人杰,他的一生值得书写。本书文笔生动,既把故事写得引人入胜,也把景致描绘得栩栩如生,引用了很多诗词歌赋,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特别是不仅写张之洞一人,还穿插介绍了同时代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背景,可谓是一幅宏大的时代画卷,读完后更能加深对清末上层政治的理解。本书作者唐浩明也为曾国藩立过传,同样值得一读。

文章已于2018-05-08修改

英雄美赞之曹操_读《三国》有感600字


古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件三国中的各类角色的钩心斗角也是非同一般。在《三国》上上下下近千号人物中,我最中意的是曹操。

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刘备,汉中王靖王之后,打着复兴大汉的幌子,收拢人心,建立自己的政权;吴孙权,靠着父兄辛苦打出的富足江山,只守不攻,独步江东尽享乐;魏曹操,从最基层做起,早在东汉末,曹操就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立下战功。虽说曾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多年的征战,终于统一北方,称雄一方。

曹操曾在一首名为《对酒》的乐符诗中描绘他理想中的太平世界。

对酒歌,太平诗,吏不呼门,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

我认为,人可以没有渊博的知识,但不可能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的方向。在这方面曹操也给我们做了表率。

再说曹操的文学造诣。他是西汉的著名文学家,他所作散文简朴,诗歌慷慨激昂,是文学上的代表作。著有《曹操集》。此外,曹操还组织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书。所以说,曹操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三国志》作者陈寿如此评价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曹操,一袋枭熊。拥有远大抱负,有坚强意志,扎实稳步,从最低一步一步做起,善于用知识武装自己,博览群书,关心百姓,在社会危亡之际勇于站出来主持大局。面对有雄厚实力的敌人从不畏惧,英勇聪慧。有天才的领导之风,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真正的王者。

倘若广大青年都能如曹操这样,不怕吃苦、扎实稳步、勇敢博识、志向远大,那么,我们中华屹立世界之林顶峰则不远矣!

读《弱宋—造极之世》有感


说起宋朝,好像从来跟国泰民安盛世华年这种溢美之词没什么交集,历来有孤秦、陋宋的说法,也有铁血强宋这种带有反讽的称谓。王安石新法被废,郁然病逝;岳武穆被陷害蒙冤,死于莫须有,忠贞为国的辛稼轩、陆放翁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这真的就是宋朝的全部么?

01

刚刚读完陈胜利的《弱宋造极之世》告诉我,并不是这样。书中总结,宋王朝名士辈出、士人风骨最盛,成就了民族精神发展史上史诗般的记忆;在国家治理以及文化之域,留下了浓墨重彩,所谓弱宋,堪称盛宋,她创造出了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

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弱宋是我国历朝历代里仅有的统治时间超过三百年的王朝,自太祖开国到崖山海战历时三百一十九年,这期间拖死了辽、金,还差点把蒙古人给熬死,这是巧合么?并不是,原因当然有宋朝皇帝没有出过大过错以及王朝内部不断涌现的将帅之才,但我们要明白,自古以来打仗靠的是综合国力,哪怕盛世如文景、康乾,也被穷兵黩武的汉武帝、乾隆帝败光家底,导致王朝没落。

宋朝呢,连养马的地方都没有,以步兵对战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的骑兵能支撑三百多年,靠的是丰厚的财力、宽松但团结的社会环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宋朝的士大夫精神。

02

什么是士大夫精神?我总结是坚守道德底线,追求高尚人格,对民族、对国家有高度的责任感。

士大夫精神并不复杂,只是一种最原始、朴素、纯粹的情感,它是文死谏、武死战的壮烈,是不唯上、只唯实的耿直;具体了说,它是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岳武穆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是陆放翁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文天祥的唯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士大夫精神掀起了宋朝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涵养了风骨凛然的一代代士人。拿到现在看,它也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必不可少的软实力,有了士大夫精神,国家才会有脊梁,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之巅。

03

当然,对于士大夫精神我们也要辩证看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宋朝的谏官们忠于的是赵姓天子,而我们要忠于的是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同时,祖宗家法以及被清朝歪曲的程朱理学等思想确实应该摒弃;但士大夫精神的精华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去发扬。

我认为,当代的士大夫精神,除了独善其身外更应该有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同时,我认为士大夫精神不是只有家财万贯、诗书传家者才能拥有。现在很多人都是从农村、从大山走出来,从城市的最底层出发,靠自己的顽强拼搏、不懈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人和古代的士大夫也是一样的。

04

具体到个人,特别是教师这个特殊的岗位,践行新时代士大夫精神一是要努力学习各类知识充分武装自己,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能够胜任各种教学工作,不负学校、家长对自己的期待;二是提升道德操守和待人处事能力,能够做到廉洁执教,更好的融入进学校这个大家庭;三是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敢于奉献的理念,将教学岗位作为践行士大夫精神的最佳载体,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读《曹操传》有感


不是英雄,不解三国,若是英雄怎么不耐得寂寞。林俊杰《曹操》中的一语,正好道破了天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曹操。你胸怀大志,位极人臣,却并非如此的不可一世,其实曹丞相你有自己的寂寞。

少时的曹丞相岁小小年纪,却已天资初露。你才华横溢,放荡不羁,不料遭到了叔父的微语,因此你的父亲开始疏远你,排斥你。曹丞相心有不甘,眉头一皱,便计上心来。你捧腹装病,伏于叔父必经之路,舒服不辨真假,便报于曹父。待曹父来此,你已变得神采奕奕。自此。曹父便不听叔父之语。聪慧的曹丞相毛发未干,已精通借刀杀人之术的精髓。其实你并非存心陷叔父于不义,只是叔父先声逼人,才迫使你痛下毒手。

十七八矣的曹丞相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在官场上已棱角出现,一腔报效汉室的热血。只可惜董卓乱汉,你的一腔热血,只能静静躺在心里,静静地。一日,司徒王允假以贺寿为名与百官商议讨贼之计。但百官却唯唯诺诺,徐若寒蝉。眼见此状,忽一人奋起大呼:大丈夫不杀贼报国,在此商议有何用!此人脸白眼细,声洪如钟,曹丞相是也!次日,遂挟一七星宝刀潜入董宅,刺杀未成,便假装献刀,聪明的脑袋使你逃过一劫。随即怆惶上马,狼狈而逃,路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而杀之。

继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凄怆二字即可看出曹丞相当时的心情,你杀人,是因为你深知天下不除董卓,苍生有无宁日。在你心中,只有兴汉大业,为了能与董卓继续周旋,为了保全自己继续投身于兴汉大业,伯奢兄,你只能牺牲一下了,杀人是迫不得已啊!

可放眼天下,又有谁明白你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你视若知己的陈宫,也因为拘泥于杀人而弃你去之,又有谁读透你的寂寞!

何以解愁,唯有杜康。正因为你有太多的寂寞。才会发出寄酒消愁的感叹,正因为你有太多的寂寞,才会养成了多疑的性格,也因此断送了卿卿性命。做贼子要奸,做枭雄要更奸!可你的坚贞却被后人一度误解!

曹操,悲哉!

读《曹操谋杀董卓》有感


今天我看了《曹操谋杀董卓》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董卓是一个很坏的人。所以曹操就想去谋杀他。现在让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吧!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因为董卓很坏,经常杀人。所以让大臣们很不服,他们商议怎样杀死董卓。曹操自告奋勇的去杀董卓谁知失败了,还被董卓追捕。陈宫知道后就投靠了曹操。曹操到了吕伯奢家,误会他们要捉自己。把他们一家给杀死了。陈宫知道后就自己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曹操是想杀董卓为民除害,可是没有杀成这也不能怪他。但是我觉得曹操疑心太重了,这使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我觉得曹操不应该对别人起太大的疑心,因为曹操到吕伯奢家是代表他信任吕伯奢,那就因该要相信自己的眼光没有看错,不要对他们一家起疑心。我们要记住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读了这篇故事更让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别人这样才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读了这个故事突然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信赖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男孩有一只珍珠鸟,可这只鸟却很害怕他。但小男孩坚持相信小鸟会理他,而没有坚持要小鸟不害怕他。终于有一天小鸟终于跟他玩了起来。小男孩就写下了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所以说我们要信赖别人,而不是怀疑别人。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吗?

读《启示的启示》有感400字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正说明了失败与成功的依存,因为成功的背后往往是一次的失败与反省,执着又是支持你的主要因素,所以成功就在于执着与反省。

《启示的启示》这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一面墙壁上,一只虫子在不停的爬着,分别有两人注视这只虫子,而且得出了不同的启示,他们知道了, 这虫子有着很强的毅力,不倔服,但是这虫子却不愿反省自己,盲目行事,总是爬不到墙壁的另一边。

想想看,这只虫子如果能反省自己,加上它本有的毅力,取得的就是成功。

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有这样有着惊人毅力又能不断的反省自我的人。

居果夫人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她发现了镭,她就是一个执着又不断反省自己,让自己不断进取的人。当年,居里夫人正出生在波兰沦亡时期,民族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忱。为了救国,她刻苦学习着,无论是多么的贫穷,多么艰苦,她也从不轻言放弃,

她不断的研究着,反复的实验,终于,她成功了,她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了两次诺贝尔的学者。

莱特兄弟也是有着这样惊人毅力,他们从小喜欢天空,喜欢飞行,靠鸟儿飞翔的原理发明了飞机,之后又通过实验改善飞机的性能。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如同一只虫子,在墙上爬着,目地在另一头,如果只是盲目的爬是不行的,还要反省自己,改善方案,只有这样,成功才会与你相会。

曹操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篇一:煮酒论英雄读后感3篇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一)

煮酒论英雄想必是很多人都会很熟悉的,它的出处是出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曹操外出见青梅挂满了枝头,望去觉得很美,忽然想到了望梅止渴这一成语典故。恰逢此时又是煮酒的佳节,他就心生一念,何不邀刘备来共饮,借此机会也可试探一下刘备,看他有无称帝和自己共争天下的野心。刘备如约而来,酒席宴上,曹操问天下英雄有哪些,刘备随便答了几个,可都被曹操否定了,相反曹操则认为天下英雄唯有自己和刘备两个人而已。闻此言刘备惊得筷子落地,正逢此时窗外雷声大作,刘备从容的拾起筷子,借口害怕雷声才惊落自己的筷子,这才遮掩了过去,消除了曹操的怀疑。

这则章节和故事是《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读的,就因为它被描写得很具有文学的趣味,意境很美也很有诗意。看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不难知道,曹操是建安时期着名的大诗人,其诗更有建安风骨的美称。他邀刘备来饮酒是想考验刘备,这点是无疑的。不过于此同时这也显示了他诗人的本色。青梅着在枝头,望去景象已经是很美,可以说是赏心悦目的。此等美景激发了曹操诗人的豪兴,想要赋诗一首,但一时间诗思不来,只好暂时作罢,若用青梅煮酒,那当更能突显英雄的本色,所以才有了这一段与刘备的共饮与聚会。我对小说不是很喜爱,这可能是由于个人的偏好吧,《三国演义》的其它章节虽然读过了,但觉得没有什么印象和回味,唯独这一节我却是很喜欢的。对我而言,它是小说中最有诗意的回目和章节。

也正是由此节,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曹操,他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军事家。小说毕竟就是小说,它是可以虚构的,但作者罗贯中的尊刘贬曹倾向实在是很严重的。所以曹操被描写成了反面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代的奸雄。这从影视评书和戏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人们就人云亦云地认为曹操是奸雄了。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三国演义》的熟悉和喜爱毕竟远胜于《三国志》。文学的影响有时会超过和左右历史于此可见一斑。人们对于曹操的认识由于小说的影响虽然是有曲解之嫌,但是依我看这也没有什么关系的,我们不是专门做学问的学者何必当真呢?小说也原本就是共人消遣的和休闲娱乐的,只要快乐那样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实际生活当中许多俗而不雅的人呼朋引类地聚在一起,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往往也自命为煮酒论英雄。这一则也可以想见这典故影响的深远和广泛了。其实说这话的人也未必就知道这典故的出处,或许也有知道的。结果是往往自命不凡,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更是飘飘然,然飘飘了。在醉意朦胧中都认为自己是大英雄,借英雄的豪气还想在多喝几杯。实际上真正的英雄确有着他独具的品格,胸怀坦荡,腹有良谋,行侠丈义,智勇双全,试问当世真能做到者又有几人。英雄不是嘴上的空话,不是凭空的幻想,不是醉意朦胧里的豪言壮语,他是一种优秀的品格,这种品格是超凡人的,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

现代是科学昌明的时代,酿酒业也发达了,也许再也不用青梅来煮酒了。我们谈到青梅煮酒有些印象依稀了,实际上是有名无实了,只留给了诗人的某些诗意的想象和美学的熏陶。不具备英雄资格的人却来煮酒论英雄,实在是有些僭越古人之嫌。不过在酒席之中能够陶然地忘却了现世的烦恼来充一次英雄也无妨。我想这也是我们现世生活的一部分,苦中也有乐。不妨开怀畅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什么不尽人情的话和不尽常理的事在这里都可以尽情的诉说,这酒桌的聚会简直就成了另外的娱乐逍遥的小世界。刘伶的死便埋我的精神虽然未免有些放浪于形骸之外,但这也是尽人情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旷达的风度。

俗语说饮酒不醉才为高,多喝酒,喝个酩酊大醉于身体不益,喝酒过量也容易误事,此种事情屡见不鲜,要引用例子真是不胜枚举。以煮酒论英雄的气概饮酒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问题是拿了这个作为了借口,成为了不可救药的酒徒与酒鬼,不问世事,枉费了光阴,践踏坏了身体,那可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古人的酒酒精含量少,即是所谓的度数低,不比今日的白酒那样的猛烈,所以古人于喝酒之余还可以对诗赋词弹琴流觞尽雅兴之乐。今人在喝醉上断不可盲目的效法古人。

另一则对煮酒论英雄想到的是人们对于英雄的向往。我想向往英雄的境界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吧,这从武侠小说的广受欢迎中可以看得出来。而这一则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小说段落尤其是写得精彩,让后世的人在闲适中也能增添一些精神的悦乐。从这一点来说这典故真是大有裨益了。

每当回想这个典故的时候,自己也好象回到了从前,一想起那时三五知己友朋,会聚在一起,放谈高笑,引酒作乐的情景,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种豪兴往往会不自觉的涌上心头。好小说好的文学作品好的典故能够耐人寻味的地方,于此也可见一斑了。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二)

读过这段文字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那时人与人之间的机谋诡诈。短短的几句对话,句句里面都包含着不尽的揣测与试探。曹操一个飞腾于宇宙之间的升龙与刘备一个潜伏于波涛之内的隐龙,两个英雄两个境地,但恰恰代表了一个人生的两种不同阶段。隐则要韬光养晦,待机而动;升则要纵横四海,兼顾天下。不尽人意之时就要对强者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必要时甚至是谦卑。我不认为这是人生的圆滑,而是人生的智慧--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就要作出什么样的行为。逆势而动,无疑要遭到失败!!而当升腾之时,同样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人生有尽头,事业无终端。暂时的成就不足以夸耀,对后世的照耀才能算是一定意义上的成功。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成长,最后发现整个三国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奸雄曹操!抛开罗贯中的忠君思想,曹操根本就一***真英雄。

篇二: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其1

[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其1]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主)要讲述了:刘 备天天浇水种菜,因为怕曹操怀疑自 己,就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其1。有

一 天, 曹操邀请刘备来自己的园子里喝酒 聊天。刘备来到了曹操的园子,曹操 问:“你知道这世上有哪些英雄吗。”“袁 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章、张 绣??”刘备说,“是英雄吧?!”“这些只 区区小人,读后感《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其1》。”曹操说“英雄只有你、我两 人。”刘备的筷子不知不觉地掉到了地 上。正在此时,天空响炸雷,刘备装作 受惊的样子,将筷子捡起道:“雷霆的威 力好大呀!把我的筷子都震掉了。”曹操 大笑:“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这 么震的雷,怎么不怕?”见此,曹操便不 再怀疑刘备有争雄天下之心了。 为了防止曹操再起疑心,加害自己,他 更加努力地种菜,并且对付袁术,领兵 五万去了徐州。后来,袁术被刘备击 败,吐血而死。 读了这篇故事,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蛮力永远战胜不了计策。

篇三:煮酒论英雄——读《三国演义》有感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四大名着中的一本,书名是《三国演义》。书中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传奇,构成了一本让人津津有味、百看不厌的历史书。

这本书生动有趣的写了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中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里让我记住了许多英勇威武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仁慈宽厚的刘备??,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等一系列计策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没考好的分数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读完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潮流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大势,祖国和平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难怪人们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读《曹操的秘密日记》有感500字


《曹操的秘密日记》是以曹操为第一人称的日记型长篇小说,以可怕的星期三――全英语教学的英语课为主导线,主要写了曹操对angel老师从讨厌到喜欢,从喜欢到崇敬的过程,从而变得喜欢英语课,甚至想当一名外教教美国的小学生学汉语。小说图文并茂,爆笑至极,非常吸引人,连我爸爸妈妈都说找到了丢失的童年。

不仅仅是这样的,这本书还给予了深刻的感悟。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情景﹕老妈见我对幻想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心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她说,她最担心的就是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

中国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当我看到这一句时,心猛地一震。

这样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我曾问过多位同学﹕你最烦恼的作文的是什么?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回答我的居然不是死记好词烂背好句的绘景作文,而是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想象作文,甚至有的同学告诉我﹕为了应付老师,随便抄一篇就是了。我实在想不通,连想象作文在同学眼里也成了个老大的难问题。他们说,已经找不到小时候登上月球上的影儿了。我还从书中看到﹕美国宇航局每年都会对工作人员说﹕去,看看最近市面上又有什么新的科幻小说,拿来研究一下,说不定可以实现。而到了我们国家,家人会凶巴巴对孩子们说﹕又看这些无谓的科幻的小说!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吗?或许,这就是美国cip上no.1的原因吧!难道我们的想象就不重要了吗?不,如果说不重要了,神州9号,神州10号又怎么会陆续问世呢?可是,我们好像并不重视幻想,总觉得那是些没用的东西,分数、证书、录取通知书才是实际。其实,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惊人的发现,没有惊人的发现就没有伟大的发明。看当年的凡尔纳写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能潜入水底的船还属于幻想,但书籍后出版不久,它却真的成为了现实了,也就是我们知道的潜水艇。再看看吴承恩写的名著《西游记》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上天入地只有神仙才能干的事,以前被人认为异想天开的东西,现在哪一样不搬到21世纪的舞台呢?所以,有科学根据的幻想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让我们在幻想的海洋中遨游,创造一个个科学巅峰吧!

广东省四会市冯云小学张幸梅

相信《读《曹操的启示》有感:时势造英雄》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抗日英雄的故事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