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民国风度读后感1000字

民国风度读后感1000字

读《剑桥民国史》有感。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剑桥民国史》有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读《剑桥民国史》有感

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我的了解其实不算详细。除了中学阶段能熟背"三民主义"、西安事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之外,对于这一段血雨腥风、民族求存的浩荡历史,我总觉得了解得不够深入。其实一国之国民如果不对本国之历史有过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我想,是不足以称得上一国之国民的。所以,借此机会,能对中华民国(1912-1949)有一次具体的了解,也是必要且有益的。当然,我也想结合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edX中的一门哈佛《中国》公开课的学习经历简略讲讲那段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首先,为了真实地理解中国近代,我们应该理清楚关于20世纪初的中国究竟处在怎样的现实之中。从政治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称呼始于20世纪。虽然我们的文明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之久,但是古时的历朝历代均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朝代"和皇帝的年号。今天是"明"的天下,明天可能就改朝换代,成了"清"的子民。同时,新上任的皇帝会牢记上一个朝代最后一任是如何昏庸无能,丢掉了整个天下和自己的命。因此,新的朝代总会实施休养生息、减赋轻徭之政策,直到将来的某一人皇帝再次受到骄奢淫逸的召唤,历史不断地重演。君王在变,年号在变,可是有什么维系着所有天下人的不变的政治信仰和意识吗?这个问题很难讲清,毕竟过去我们的身份认同不是"国家",而是类似"龙的传人"这种基于遥远历史的观念。

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了,英法百年战争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而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差异,我们很少受到大规模的侵略和压迫,于是这种意识并不强烈,直至1840年。随着英军的到来,不仅轰开了"大清国"的国门,也让人们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会被拖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于是,许多有识之士诸如戊戌六君子、孙中山之先辈想尽种种办法求存。进入中国的不仅仅有科技和先进武器装备,也引进了许多新思想和不同的政治体制供当时的人们参考。到了1912年,"中国"才真正出现在世界上,成为第一个共和政体的国家。

当然,这个"中国"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用到了一个新的、不同于封建的政治制度——共和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共和"?

共和(republic),其拉丁文为res publica,牛津字典的解释是"非君主制的政治制度均为共和制".事实上,中华民国尝试了一系列的共和制度。列举如下:

1912年至1915年:共和立宪制

1915年至1916年:君主立宪制

1916年至1924年:议会共和制

……

造成如此多种制度不断更替的原因有如下。第一,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因素,基于不同历史条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通常,引入这些制度的人也有他们的见解,许多专家的意见也不统一,所以应用在中国的情况也各有差异。第二,一些外国的专家顾问也有自己的利益驱使,有意造成对中国政体的影响。第三,鉴于中西方之间巨大的不同因素,相同的制度在两处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接下来,我想谈谈在阅读中的几点看法。作为上海人,我很关心民国时期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情况。在我的感觉中,租界首先公共设施非常先进,能用到自来火、自来水等等。毕竟有许多外国人在此地居住,并且由外国人负责管理,许多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都用于此。还记得外白渡桥的事情。

在2007年年底,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了一封寄自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的来信,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并"建议检修水下的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可见,一个管理严格的组织不仅对在自己管辖职责内的事务负责,而且对只要是自己曾监管过的事务,一并要负责到底。我想这不单单是组织的责任意识,也是现代公司的法规理念深入人心的表现。这件事对于我们当下的各项管理都有重要的启示。

除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且介亭杂文》名字取"租界"两字各一半为名的轶事之外,在民国年代的租界里,有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规定,即"治外法权"."原告为中国人(不论是个人或是中国政府的部门)和被告为条约港口的外国国民的一切争端,都由有关国家根据该国的法律判决。"这样的条款无疑蔑视中国的法治权和司法权,更是让外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逃离中国的法律约束。"外国罪犯在领事法庭上所受的待遇,不像在他国内所受的那样严厉,这无疑伤害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感情。但是,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来说,更严重地损害中国主权并具有深远意义的行为是,中国当局不能直接对条约港口的外国个人或商号进行限制、管制。"除了对外国人个人行为无法约束,就连组织或公司,中国政府也无权监督。"在治外法权的掩护下,武断的外国新闻界常常毫无限制地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吹毛求疵和不怀好意的批评。"

从一正一反两方面,不难看出租界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揭示当时中国与外国势力利益冲突的前线。对于这样一段历史,我们如今应当辩证地看待,为的是以史为鉴,珍惜现在国家有尊严地发展、人民有尊严地生活,牢记使命、不忘先辈。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忘记我们的历史是绝不应该的。历史是我们的根,历史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历史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国家的命运。一个不了解本国历史的人会缺失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体系和观念,而这一点在今天尤为重要。我想,这学期能有机会重新回顾这段道不尽的历史,并不会随着学期的结束而终结。恰恰相反,我对于我们始源的探究和理解才刚刚开始。拥有大量网络资源的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些前所未有的机遇,了解过去、审视过去,才能反思当下,继往开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

"不知来,视诸往。"面对历史,我们该虚心求教的还有很多。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范文一

剑桥中国史是一部最合外国人心意的中国史。

这就是我读后的感觉,简单的说,这部书中蕴含着外国人,具体地说就是西方国家(即欧美列强)对中国的期待,这可以概括成顺从、分裂、虚弱和全盘西化。

尤其在中华民国这一篇中,这种期待后的失望之情跃然纸上。

在抗战的篇章中,片面地写道共产党的军队从未参加过一次正面战场的会战,而对毛泽东关于深入敌后的战略方针也嗤之以鼻,认为除了造成国共两党的摩擦以外,没有丝毫作用。可文中令人费解和矛盾的是,多次写道因不满负责中国战区的美军军官与中国共产党的亲密举动以及对共产党军队抱有好感和同情而先后撤换了史迪威和陈纳德,对于参与与共产党军队商讨与美军联合作战的军官们也全部调离,文中还指出在下级军官中弥漫的这种对共产党军队的好感直到赫尔利的到来才逐渐得以控制和纠正。可是我们知道,无论是史迪威还是陈纳德又或是那些在中国战区工作的美军军官们,他们都是纯粹的军人,如果共产党军队没有在中国战区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共产党军队没有积极地参与抗战,他们又怎么会对这些当时不被中国政府乃至世界认可的泥腿子军队怀有好感,又怎么会对他们艰苦而又无助的处境抱以同情,又怎么会对抛开国民党政府直接与共产党军队联合作战这一计划兴趣浓厚,把以上这些单单解释为是对共产党游击队对部分美军落难飞行员营救和保护的回报是不负责任的和不公正的。

在解放战争一篇中,此书更是一反常态地坚定支持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而称共产党提出的多党联合政府是权宜之计是不可接受的,是挑起内战的导火索(一党专政是迄今为止西方世界对我国诟病最多的地方)。对于民众对解放军的支持和对国军的背弃则简单地归结为国民党基层官员的腐败而引起了民众对政府的恨。在三大战役的描述中,作者恨铁不成钢地痛骂杜聿明、卫立煌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无能,似乎在抗战篇中对这些黄埔英雄们的溢美之词没存在过。辽沈战役中民众自发地破坏铁路的行为被称为泄愤,淮海战役中250万民工为解放军支前与国民党孤家寡人的对比被归结为国民党缺乏后勤管理人才,至此一幅煮熟了的鸭子的形象已清晰地浮现在我面前。

如果说此前的种种描述还只是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极度失望的话,那么在此书的末尾,作者则甩开了那最后一点矜持,彻底撕去了史学家的面具,公然赤裸裸地说,中国人民应该抛弃固有的国家统一观,像欧洲那样分裂成几十个国家,才能走向繁荣。

真乃一派胡言!

在我看过这部书后,我知道此书以我国发行,据说某名校更以此书作为历史系教材,我于是兴冲冲的在网上搜索起此书的点评,然而我失望了,除了一些诸如以不同的眼光看中国、外国人编的中国史等推销性的书评外,我只找到了一篇对此书中关于义和团运动评述存疑的文章,且也是如同我一般的网友在论坛上发表的,而专家学者们则集体失音,评论全无。

于是我决定写下此文,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我都要发出我微弱的呐喊和宣言,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者,放马过来吧!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范文二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当然,作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视角和本国文人相当不同,评价自然有褒有贬。因为书中很多时候评价历史事件时引入了很多地理划分因素,因此甚至有人评论此书为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当然个人觉得这种思想过于极端,不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剑桥中国史》的独特视角。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选读其中的部分章节,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由于离今天年代已经相当久远,所以争论不大,定论已多。当历史的脚步踏入了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景象的变化已然超越过往。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铁的广泛应用。战国时代,铁制用品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使用,这对于列国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前进。由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资源的人地主的地位有了提高。地主阶级也逐渐取代已经没落了的、在社会生存中失去主导地位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没落,不少国家在吸取人才参与政治活动方面不再盯着以血缘为纽带的那种政治关系,反而注重从民间选取一些优秀的人才。举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同时,铁制品也进入了军队之中。一些国家开始部分出现了以铁制兵器取代铜兵器的军事装备替换现象,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在一两天内就完成,胜负一旦决定后,不可穷追不舍,那时的战争,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更久,规模更大,死伤也更为惨重,各国之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不折手段。在这种前提之下,军事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得以体现出来。当然,铁制用具的军事应用并没有真正成为列国军事实力对比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当时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把铁制兵器大规模应用于军事之中,这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主要还是青铜兵器。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的军事成就却高于其他国家。没有错,这个国家就是秦国。秦国用它的青铜兵器征服了装备着铁制兵器的六国,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里,我想套用一句现当代提得比较多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推动了冶铁业,冶铁业促进了农业和军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口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

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当年,人口必然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但是,战争的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的减少。只是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战国时期的人口从总体上而言应该还是增加的。毕竟,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而城市的建设相较于春秋时期也更加完善。城市的建设往往以国都为核心,许多国家的国都在当时不仅仅是该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比较著名的城市有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等等。

城市的建设,意味着经济种类的扩大化。城市以外的地方自然是农业发展的场所,而城市里则是工商业发展的优良场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全国的商人,例如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陶朱公(原越国名臣范蠡),以及秦国统一全国之前的秦国相国吕不韦,这些都是一些很成功也很有名气的商人。在没有统一政治力量控制的前提下,商人们可以比较自在地走南闯北,在各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意。从某种角度讲,战国时期也堪称中国早期商业的黄金时期。

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中国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大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同时与其他学派思想相互批判、相互借鉴,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就是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百家争鸣。

诚然,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也与当时缺乏统一的政治实体予以牵制有关。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文化的一种大繁荣现象。然而,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还是随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而湮灭下去。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实在说不好。

总而言之,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确实乱得可以。然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无不表明,中国真的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时代。

读《民国往事》有感


读《民国往事》有感

樊孔飞

我平时喜欢读一些文史性的书籍,特别是关于历史人物的书籍。最近读了小说《民国往事》一书。对于民国那段历史来说,或许只有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段话最为贴切:"这是睿智的时代,这也是蒙昧的时代;这是笃信得时代,这也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这也是绝望的冬天……"书中主要是讲述的是,在民国这个动乱迷失的年代,当国武夫的野心萌动,从直皖的利益纷争,再到直奉的硝烟战火,成就了民国政治血腥与残酷。军阀的刺刀、文人的风骨、江湖的血色,交织成一段光明与黑暗的民国岁月,谱写了民国时期影响历史进程大人物的人生浮沉。

在书中众多大人物中,有一人使我颇感兴趣。他以20余人的"保险队"起家,后接受朝廷招安,从营长到团长再到师长,巅峰时期麾下将士超过40万之众;他出身贫寒,十余岁即亡命江湖、挣扎半生,天命之年却几乎统治大半个中国;他能为一己野心发动惨烈的内战,屠杀革命烈士,也能大兴教育、修建铁路;他和日本侵略者互相利用,最终却命丧皇姑屯……这位经历传奇、一生功过难以评说的人物就是民国时期奉系军阀的掌舵人,有"东北王"之称的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乳名老疙瘩,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父亲叫张有财,是当地一个小商人,经营一个小杂货铺,收入也比普通农民高一些。可惜其父染上了抽鸦片和赌博的恶习,杂货铺很快就倒闭了。由于家庭穷困,张作霖无钱读书,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助了他,这位老师名叫杨景镇。就这样,张作霖读了一段私塾。在这里,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础,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张作霖知道感恩,他后来当了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不忘旧谊,特地请杨景镇到沈阳来,在家里开设了私塾馆,张学良就曾跟他读书。不久,张有财在赌场遭遇仇家报复,不幸丧命。得知父亲被害后,年仅十三四岁的张作霖和二哥张作孚拿着一杆借来的土枪,翻墙进入仇人王家报仇,没想到被王家一个女佣发现,混乱中土枪走火,女佣被当场打死。二人只得翻墙逃走。张作霖杀了人,只得跑到母亲王氏的娘家躲避。由于王氏的娘家也不宽裕,几乎揭不开锅,张作霖一咬牙离开家人,只身去江湖上闯荡。他先以做小生意为生,在街上卖过包子、烧饼,还学过木匠、打过零工,最终流落到高坎镇,在一家大车店给人打杂。

当时关外的大车店里住的都是来往的客商,东北地域辽阔,一般的客商全部骑马或赶大车。这样一来,大车店除了照顾客人外还要找专人照顾牲口。照顾牲口的工作由一个伙计负责,这名伙计算是个半吊子兽医,张作霖刻意与其交好,学了不少治疗牲口的本事。之后,张作霖凭借自己的兽医知识开了一家牲口店,生意也做得不错。但好景不长,他很快就进入了当地官府的视线,成了官府的肥羊,敲诈勒索的事常有发生。一来二去之下,本小利薄、生意艰难的牲口店也倒闭了,张作霖再次沦为无业游民。就在此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屡战屡败的清政府为了捍卫东北这个"龙兴之地",开始在关外大量招兵,走投无路的张作霖只得加入清军混口饭吃。他投入了老将宋庆的毅军之中,当了一名普通的骑兵。由于张作霖作战勇敢,很快就被提升为班长、排长。然而,随着清军在旅顺的全线溃败,招募来的新兵一哄而散,张作霖也带着几个月的军饷回了老家。不久便和娶了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的二女儿赵春桂(张学良的母亲)为妻,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当时东北地区刚刚经过战火荼毒,散兵游勇、土匪横行,老百姓为了自保,纷纷成立了民团,赵家庙也成立了一支20多人的民团。由于缺乏军事人员,张作霖的到来让这个小民团找到了主心骨,在正规军当过排长的张作霖很快成了民团的头领。在他的精心训导下,民团多次打败了前来骚扰的小股土匪,很快声名显赫,周边的村庄看到赵家庙的民团厉害,纷纷派人加入,张作霖的部下很快就扩充到100多人。这时,张作霖又惹下了大麻烦,他在清剿土匪时,和当地有名的大土匪金寿山发生了激战,由于寡不敌众,赵家庙民团惨败,张作霖携带家眷率众突围。突围后,他本想投靠土匪首领冯麟阁(后来的陆军28师师长),没想到在路过八角台时,当地土匪头子张景惠仰慕张作霖的为人,把自己的全部人马交给张作霖统领,就这样张作霖开始了自己的土匪生涯。经过两年多努力,他手下已经有500多人马,并将自己的队伍称为"保险队".在此期间,张作霖几次遇险,当时有个叫海沙子的土匪势力很大,张作霖知道自己实力不如对方,便提出双方单对单决斗。决斗时,两人同时开枪,结果张作霖手臂中弹,海沙子则被打中头部,当场毙命。这样海沙子的部下都归顺了张作霖,海沙子的副手,后来的热河主席汤玉麟也加入了张作霖的麾下。张作霖的实力更加大了,成了辽西四大土匪中响当当的"北霸天".

力量壮大后,张作霖不愿再过土匪或保险队的生活,他一心想要漂白,成为名正言顺的正规军。眼看东北地区土匪横行,无力剿匪的清政府心急如焚,当时的盛京将军增祺出了一招妙棋,收编土匪大土匪。这正给了有心招安的张作霖一次机会,张作霖率领数百手下,在八角台商会会长张紫云的推荐下进行了收编,增祺任命他为巡防马步游击队管带(营长),开始了他正规军的生涯。

1904年到1905年,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利益,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日俄战争。突如其来的战争让东北顿时大乱,张作霖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他见风使舵,游走与两个国家之间,从日俄双方都捞取了大量的好处。日俄战争结束时,张作霖的部队已经扩充为马步五营,他本人也被任命为五营统带(团长)。1905年年底,清政府再次下令清剿东北的土匪武装,张作霖率部首先击溃了大土匪头子田玉本,将其手下1000多人全部收编己用。之后又设计以招安为名诱杀了辽西巨匪杜立山,挤走冯麟阁。1908年,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又把剿匪得力的张作霖调到辽宁西北部的通辽、洮南一带,去剿除被沙俄收买的蒙古叛匪。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将白音大赉击毙,生擒牙仟,并打败了陶克陶胡。后来追击陶克陶胡800里,一直将陶克陶胡赶到蒙古国。危害东北边疆多年的蒙患解除了,打击了蒙古分裂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张作霖功不可没。因为剿匪有功,张作霖一路高升,被任命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

在张作霖的政治生涯中,他于1911年智进奉天省城,是一大手笔。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东北革命党人张溶、蓝天蔚等新军将领进行响应。时任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为了压制新军,紧急调动巡防营旧军入卫奉天。张作霖闻讯后,急忙率领部下赶赴奉天,为赵尔巽助威。赵尔巽对张作霖感激涕零,不但为张作霖补充军火人员,还任命张作霖为军政部副部长,巡防营务处总办。作为回报,张作霖设计诱杀了张溶,挤走新军将领蓝天蔚,帮助保皇派暂时稳定了东北的残局。1912年,北洋军阀首脑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张作霖立即投靠了袁世凯。同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陆军二十七师师长,成为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军阀武装。1916年,称帝失败的袁世凯众叛亲离,张作霖趁机将袁世凯任命的亲信,奉天督军段芝贵逐出奉天。同年6月,袁世凯也一命呜呼,称帝前后总共历时83天。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与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府,正式任命张作霖为奉天督军兼省长,地方军政大权落入张作霖手中。1919年7月,张作霖又以武力夺取了吉林、黑龙江的控制权,形成和直、皖两系鼎足而立的局势。

成为一方诸侯后,张作霖并没有像一般军阀那样迅速腐败,他励精图治,积极进行地方建设。军事上,他任命杨宇霆为参谋长,积极进行军队改编,扩充人马;民政上,他任命王永江为财政厅长,进行全面财政改革;经济上,在东北地区开办了大批工厂、矿厂;交通上,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统一建设和管理东北铁路;教育上,从财政经费中拨出款项,修建初等中学、高等中学、东北大学。从1903年到1930年28年中,中国其他地区对外贸易额仅增长3倍多,而东北则增长30倍;从1921年到1931年,东北地区共自建10条铁路,里程共计1500多公里,占中国铁路总长度的10%,充分促进了东北的发展,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一度达到小康。

有了东三省作为基地,张作霖的野心并未满足,反而将目标又投向了关内。1920年,直系和皖系军阀之间爆发战争,张作霖和直系联手,共同对付皖系,最终,皖系大败,其控制的热河、绥远、察哈尔等地成了张作霖的战利品。可没等硝烟散尽,奉系和直系因为地盘划分产生了矛盾。1922年,直奉大战爆发,结果奉系大败。为了和直系控制的中央政府对抗,张作霖一面宣布东北独立,自任东北保安总司令;一面对军队进行整编,建立了陆海空三军,强化军事训练,为与直系大战做准备。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这次张作霖吸取教训,他联合了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和皖系首脑段祺瑞结成反直同盟,又秘密策划了直系猛将冯玉祥倒戈,终于大败吴佩孚。奉系的势力一度扩张到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成为北洋军阀中最强大的力量。

就在张作霖志得意满之时,一场巨大的危机向他袭来。1925年11月24日,奉军"五虎将"之一的郭松龄在滦州通电谴责张作霖穷兵黩武,誓师反奉。由于郭部是奉军中精锐的精锐,所以其起兵后势如破竹,轻松占领山海关、锦州等地,主力直逼沈阳。当时张作霖在沈阳一线的兵力只有六七万,无法抵抗郭军,张作霖甚至开始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往大连。这时日本关东军趁机提出扩大东北地区的侵略权益。作为交换,日本将出兵武力解决郭松龄。12月23日,郭军和张学良率领的奉军在巨流河展开决战,由于有日本人的帮助,粮弹两缺的郭松龄先胜后败,郭松龄夫妇被俘就义。

然而,北洋军阀的时代终究要过去。1926年,广东革命军正式举兵北伐,吴佩孚、孙传芳等新老军阀连战连败,奉系成了北洋军阀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此时北方的共产党也积极开展革命。1926年11月,张作霖在天津召开会议,孙传芳、吴俊升、张宗昌、寇英杰、刘镇华等十六人推举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12月1日,张作霖宣布就职,登上了北洋军阀总盟主的座椅。随后,为了镇压北方的革命运动,张作霖命令北京军警残害了李大钊等革命领袖,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华北。1928年初,蒋介石统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路军北上,直逼京、津,奉军很快全线崩溃,张作霖眼看大势已去,决定全军撤回关外。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场针对他的刺杀正在蓄谋之中。

1928年5月17日,日本趁张作霖还掌控北京中央政权之际,派公使芳泽向张作霖递交日本政府照会,要求张作霖兑现其在郭松龄反奉时承诺给日本的权益,否则日本将以武力干涉。面对芳泽的的威逼恫吓,张作霖勃然大怒,宣称自己从来没有过什么承诺,这让日本人恼羞成怒。6月3日夜,在张作霖返回沈阳的前一天,芳泽再次求见张作霖,进行最后要挟。然而张作霖根本不见他,会客厅内的芳泽还听见隔壁的张作霖说:"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贼,叫后辈儿孙也都跟着挨骂,那办不到!"然后又用用高八度的声音大骂日本人。这终于让日本人下定决心除掉张作霖。6月4日凌晨5点,张作霖的专列行至奉天西郊的皇姑屯车站,穿过京奉路与南满路交叉出的铁路桥时,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佐启动了爆炸装置,张作霖所乘的专列被炸毁,黑龙江督军吴俊升被当场炸死,张作霖身受重伤,被送回大帅府,数小时后身亡。据说张作霖在生命最后一刻,头脑还很清楚,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赶快通知小六子(张学良),把部队拉回关外,准备和小鬼子干。"张学良随即将40万奉军全部撤回东北,日本未敢继续袭击。就这样,从绿林起家,统治东三省十余年,巅峰时统治大半个中国的军阀张作霖结束了他复杂而传奇的一生,终年53岁。

张作霖虽然死了,但世人对其的评说却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张作霖是"民族英雄",另一种观点则说他是"卖国求荣的军阀".我本人则更倾向第二种观点。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重义气,知恩图报

张作霖之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和他周围有一帮铁哥们为他卖命是分不开的,如汤玉麟、张作相、张景惠等,这些人在张作霖当土匪时,就一直跟随他打天下,而张作霖掌控东北时不忘旧情,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二、东北经济发展成就卓著

张作霖做为东北边疆大吏,尤其是铁路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更是可圈可点,建立了多所学校,特别是东北大学的成立,这所大学在当时师资水平极高,像章士钊、黄侃等著名学者曾教书于此;

三、治家严谨,家风好

张作霖对于子女的教养非常严格,培养出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张学良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不向日本人屈从,与南京政府达成协议,宣布东北三省归属国民政府,东北易帜,全国在形式上得到统一,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千古功臣";

四、在对外关系上,始终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

在张作霖执掌东北军政的十余年间,国家内忧外患日趋严重,作为封疆大吏,他能在日俄两大强邻觊觎间,苦于周旋,竭力保国为民,我们应该看到,他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盖棺定论,他无愧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

读《民国大学》有感


怀念民国教育

——读《民国大学》有感

曾秀琴

民国,是一段不长的历史,却对现代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短短的三十八年时间,史称"民国".

这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岁月。军阀混乱、日军侵略、国共战争,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着神州大地,人民生灵涂炭,国家四分五裂,经济一蹶不振。就是在这么悲凉的环境中,民国培养了无数的大师,为新中国贡献了一大批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材。

近段时间在读《民国大学》一书,书中的文章都是民国的教育大家、文学大家、经略大家、各行业的翘楚写的,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民国风味。这些大师们讲述的都是亲身经历,他们有的以校长身份写办学思想、写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有的以教师身份写校长办学、教师治学、学生追求学问;有的以学生身份回忆当年校长、教授风范,回忆校园生活,还原民国开放、自由、勇于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大学风气。用书中的观点概括,即,"校长是可以作主的","教授是可以治校的","学生是可以不听话的";校长像校长——有自主办学权,有思想,有公心","老师像老师——有学术自由、治学自由,有本领,有骨气";"学生像学生——以追求学问为天职";"学校像学校——鼓励师生学术自由,勇于追求真理,也欢迎旁听生来听课学习,真正是没有围墙的开放的大学","图书馆像图书馆——藏书全体开放,欢迎所有人都来读书".

这样的民国教育之风范,才是教育应该追寻的前途。

我们今天的校长,也应该像蔡元培一样,用智慧、用公心、用思想、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办学,敢于"举贤不避亲,举贤亦不避仇",只要你有真本事,只要你能真正做个好老师,就敢聘用你。

我们今天的老师,也应该像李大钊一样,用骨气、用良知、用人格、用本领去治学,去教学,追求学术自由,并且教会学生勇于追求真理。

我们今天的学生,也应该像当年北大学子一样,以追求学问为天职,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继承"五四运动"之爱国精神。

我们今天的学校,也应该像民国的北大一样,打开门办学,只要你想听课,都无任欢迎你进入课堂听讲;不管你是北大的"正取生"还是"偷听生",只要你肯交作业,教授一定会认真批改并辅导。

……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曾经深深地刺痛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也刺痛了社会发展的敏感神经。

是啊,我们今天的教育,国家已经投入了够多的钱,设施设备现代化了,崭新的教学大楼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教授老师们的学历也一年比一年高,义务教育早已实现了免费,再加上整个国家是国泰民安,经济腾飞,这么好的环境,为什么教育质量竟然还比不上战火纷飞的民国,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吗?

难道仅仅是教育的责任?

社会有没有责任?

家长有没有责任?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有没有责任?

教育是个系统的专业工程,同时亦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和千家万户幸福的大事,教育出了问题,不仅教育自己要反思,全社会都应该反思。我们每个人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到底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或者是做了哪些损害的事情?比如说,社会是否真正做到了尊师重教?教育的价值是否真正被体现?

我想,关于教育,想说的话还有很多。

但我今天,只想遥想民国当年,怀念民国教育;也好好想想,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老师、做家长、做公民。

读《民国秘史》有感 (500字)


民间是一个风范十足的年代,文人与太师挥动衣袖带不走那满目的狷介与风流。民国是一个动乱迷失的年代,当国武夫的野心萌动,说不尽乱世小民的痛苦与哀愁。

惊涛拍岸,乱世出枭雄。北大教师中的授课声业已远去志摩的诗,玲玉的戏,良友画册上的柔美的面容渐已模糊。武昌城头的隆隆炮声,护国军中的猎猎战旗,五四青年的声声呐喊,证明了这是民主主义的世纪。这边征尘不断,那边军阀混乱,凋零了国家的元气,涂炭了大好山河,那处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商女的欢歌盖不住黎明的嗟叹!这些情景都出自于《民国秘史》这本书。

无论怎样推敲,造成民国那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都归于一个词:政府腐败。

如果清政府不腐败,岂会签订一条条上栓辱国的条约?外国列强也不会将黄金白银成火车的拉走。如果清政府不腐败,各大小军阀岂会连年混战,勾心斗角,争夺地盘?这些都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有力证据,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费正清说过:最伟大的民族不是自傲,而是善于反省。

国家富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因为祖国的明天是靠我们这辈人来建设的,我们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的建设者,为了祖国明天的宏伟蓝图,为了不被别国欺负,奋发学习吧!

六年级:jy666888

读后感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册》


这是一本有1000页的大部头,正如它的厚度和重量一样,读后的感觉也是沉甸甸的,读后感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册》。那与我并不遥远的历史,給我的冲击如此之大。不是点点滴滴,而是从头至尾。这种冲击,不是是现实的冲击,而是对现实曲解后看到本色后的冲击。在庆幸自己生活的时代已经无人再提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同时,一种后怕也油然而生。

从小的课本就教育我们人类的发展历史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线路图,读后感《读后感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册》》这样一个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线路,真是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吗?但这只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唯物主义角度去看的结论。这也是文革悲剧的核心。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核心只有是生活在那里的人。

人与人的关系才是社会发展的主线。是一个从不平等逐渐到平等的过程。只有重视人本身的需求,或者说重视人本身。才能得出真正的线路。人不分不同的阶级,每个人都不一样,只是历史条件决定了不平等的现实。但这种不平等在逐渐弥合。阶级是一种人为定义,扭曲人与人的自然关系。从而也降低人本身需求的重要性。把阶级性替代了人个体的需求。所以在一个讲究阶级的社会制度下,渴求个人的民主与自由是不现实的。这就是文革,忽视个人,重视阶级区分。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读《民国十家》有感


读《民国十家》有感

读《民国十家》上册第二章

——王国维:依依残照 独拥最高层有感

作者:叶璐

畅钟老师的作品《民国十家》里面介绍了许多著名的民国大家,读此书,必须要细细揣摩其中的用语用词,因为要想读懂这本书,和做学问一样,只能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方能领会,领会之后,还要学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由此引申出来的许多感想与思考,必须再经过通读与精读才能得到答案,这个过程虽然工程量略显繁杂,但是最后得到的知识确是非常珍贵的。

从本章标题"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可以看出,王国维是一个悲剧性学者,在当时"革命主义"与"实用主义"等理念弥漫全国并被大多数人接受之时,王国维注定是孤独与无奈的,没有人可以理解他的学问与研究,于是纵身昆明湖。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他的巨大的学术贡献。书中分别从学术成就、学术研究思想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让我们对王国维有了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

记得在介绍学术成就时,老师引用了陈寅恪在1904年所作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的话,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若就彼此所是非者言之,则彼此终古末由共喻,以其互局于一时间一地域故。呜呼!神州之外,更有九州;今世之后,更有来世"这句话一开始很难看懂,但是我回想在课堂上畅钟老师曾经向我们提出过学习要求:消化之吸收,本质之了解,观念之包容,自由之表达。所以我想用历史的维度去看待这句话的背景,我体会到了,陈寅恪对王国维学术成就的评价是很高的,他明白王国维的痛苦,因为自己的思想太有超越时代性了,虽然在当时来说,不为世人所理解,但是这种学术思想的造诣必然为后世所接纳。

故,沿着陈寅恪的思路我们,书中向我们阐明了两个要点,帮助研究王国维的生前之学问,其一为采用史学研究之方法所得之诸种;其二乃于史料之外之义理思想以及中国文化之境界层面之研究抑或是文学创作。在王国维之考证(考据)之学的文学音韵考证中,我想介绍一下关于王国维对于"环玦"的研究,因为这里最能体现王国维的研究风格,书中是这样阐述的"王国维最初以为"环"者乃一玉而成,后发现有三种玉器共组成之环,随定义其初始"环者,乃三玉而成",缺一、二玉者,即为玦。后期人们为了贪图方便。环、玦皆一玉而成。"从中可以看出,王国维治学的精致,如此细微入里的研究态度,怎么会做不好学问呢?反观如今的学术氛围与治学态度,与王国维时代的学者相差甚远,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做学问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都要保持一颗踏踏实实的做事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做事热情,这样坚持下去,日复一日,方能有所得。

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要随波逐流。在"尔雅及说文解字之补注"中的关于尔雅论的介绍一文中:发现王国维与孔国安之"正言"之解不同,与王念孙的"尔乎雅"之见也不相同,看来做学问时,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新的认知与见解,才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样才能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学习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同一个老师授课,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听课,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什么也没有学会,但有一些同学却能紧跟老师的步伐,发掘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或是想法,并可以自己去论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因为在听讲时,他们学会积极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课后一定是自己有下苦工功去钻研品读书本,从中学会并且深化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所以,要想不落窠臼,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在考证之学的第二部分讲到"史学",我印象很深的是被认为是精华之作的研究殷周制度论的部分。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制度变迁之巨者以商周之间为最。书中讲到"周以前之历代都城,大都居于东方,微周独起于西方,灭商而分封诸侯,此乃中国真正之分封制度之始。其所分封者,既有同姓,亦有异姓。其所订立之王位传承,确定了嫡子继承制度".畅老师列举了现代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专制的开始,他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的确,我们要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这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书中介绍说这一做法:一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礼法的确立,二是为道德、人伦之规范从此而来,你会发现,在读这一篇文章中,王国维的论证非常翔实,让人肃然起敬,再加上畅钟老师的注解,更是加深了读者对于历史的理解。从这点出发,我们知道了中国社会的道德、礼法、人伦规范合为一体并且最后走向人们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认为的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它有利于树立我们的独立人格与精神品质,如果社会没有礼法,那就是秩序混乱,法律从何谈起?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要重视知识的内化过程,看待历史事件时候,不要局限于用现代的眼光评价之前的事情,要注意,这里绝不是后人所称的阶级对立的关系,而是上述所论证的关系。正如畅钟老师所言:"王国维于两千余年后重新还历史以真相,当是其史学研究之最大贡献之一。"

在义理之学这部分的学术成就中,我想强调一个书中的观点:王国维并不是完全采用西方诸学之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因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义理之学包括两个方面,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掌握"二重证据法",这个不是研究法学的,是王国维先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其中,主要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叔本华、尼采和康德身上,并著有很多作品,必须说明"而尤为重要的是,王国维将中国文化中的"直观""悟性"之概念内嵌于"自由意志"之中,方才是中西文化汇通之重点。"这里略显生僻,我也不是十分理解其内涵,但是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研究绝对不是用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的,用畅钟老师书中的话说"因为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体不二用,德智一体"的,如果单纯的用西方语境会破坏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虽然有利于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但是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就是一种消解与割裂。"所以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研究方法,王国维先生的研究方法虽有瑕疵,但是他最后重新踏上了彻底抛弃的西方哲学语境式的解读,使得中国文化的魅力重新大放异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根基,才会有所收获,强基固本的重要性由此体现。

在戏剧研究方面,王国维也有很大贡献,"至北齐,始有乐舞之中加进故事情节,如《兰陵王入阵曲》、《踏摇娘》(畅注:或为中国第一个反家庭暴力之戏剧),此乃中国戏剧之真正开端。"

在王国维的文学评论中,尤其注意到了一点"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是肤浅的,因为王国维认为艺术之本质,乃在于超脱于生活,乃在于忘却利益之关系、知识之樊笼耳!畅钟老师认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当然有一方面来源于老庄哲学,另一方面又来自于康德和叔本华之观点,因为康德讲到知识之局限问题,叔本华谈到意志乃世界之根本。王国维这就是融合了中西两派之思想,建构其美学体系,进而推之于文学之评论。综上所述,"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很浅薄的说法。

在文学创作方面,王国维颇有造诣,在"言志"一类中,其中的《咏史二十首》我很喜欢,因为讲到了伏羲氏和班超,这也是为什么罗振玉肯倾囊相助于他的原因了,话说罗振玉可谓是王国维一生中的贵人,因为经过了罗振玉资助,王国维才能在东文学社学习日文,接触并且研究叔本华、康德的哲学。并且在文字音韵考证上也是经过了罗振玉的指导。所以说,朋友是很重要的资源,因为结交到好的朋友会让自己得以升华,会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唐代韩愈提出"性分三品,情分三品"之说,所以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性情与德才的差别,通读完本章内容,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其实每个学者要想拥有流传千古的作品,首先得是个好的人,人品和品行决定了作品的气质。

谢谢大家!

本专栏专为畅钟先生的学生开设,文章并经过畅钟先生审核,欢迎转载,但需著明作者与出处。

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有感


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有感

余佳

尊敬的各位前辈、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我叫余佳。今天跟各位分享岱峻的《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该书还原了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在抗战爆发后南迁至李庄的历史,从描写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的学者入手,以人写事,由点到面,绘就民国学术人物群像,铺陈民国学术历史,谓之"为山坳上的学术殿堂立碑,为凄风苦雨中的学人塑像。"

本书作者岱峻在前言中说道:"衣冠之谓,亦指代文明。《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民国历时甚短,仅三十八年,极盛期即战前的"黄金十年".成立于1928年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无愧民国政府的美服贵冠。" 较之自己先前的几部作品,作者说道 "如果说《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是各有侧重的群雕,眼下这本书则是一座座独雕;如果说《李济传》是全传,是整本戏,这本书里的十二篇文章则像短篇小说写人记事的‘横切面’,是十二出折子戏。"

如作者所言"学术史也是学人的历史",作者独立成章,破费笔墨写傅斯年、李济、胡适、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等名噪一时的学术精英,呈现了战时的世事多艰,南渡时流离颠沛,北归后潜心治学,局势已定后的人物走向。笔墨流连间,潜藏着诸多中国学术史之奠基做出突出贡献的"非典型"学者,他们或因意识形态差异、或因饱受打压而不为人所知。该书致力于人物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时代风貌的全面展现,有别于当下很多挖掘名人的趣闻轶事、过份渲染趣味性的的书,避免了繁杂琐碎或者泛泛而谈。通过再现中央研究院南迁的历程和学人们在李庄居家治学的情景来梳理民国历史,作者岱峻重视考据,他查阅中研院的档案,整理罗萼芬、李光谟等人的口述;访谈过梁思成之子梁从诫,逯钦立的夫人罗筱蕖等等,获得大量第一手的珍贵资料,该书后附有八页注释,一共285条,涉及文章多为档案、日记,以及书中学者后人的回忆文章,还插入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展现了学者们在李庄居家治学的图景。一口气读罢全书12篇文章,"至情至性"的傅斯年,"龙性难驯、多怀激烈"的女书法家、古文字学家游寿,干练有抱负却悲剧收场的曾昭燏,美丽多才的林徽因,专注勤勉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兄弟,一众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跃然纸上,酣畅淋漓之余,联想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一响彻民国的口号,陷入对"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的思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聚集了传统学术之大成;民国时期大师备出,构建了现代学术体系;窃以为或许这与当时国家时局纷乱,政局不稳不无关系吧,没有过多政治因素的介入,学者们可以在相对的自由和民主的研究环境下得以潜心研究学问。

中国的历史不断在经历朝代更迭,历代的文人学者们也尝尝会面临国家与个人的前途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研院的学者们不少选择留在大陆,如陈寅恪、梁思成夫妇等,也有冲破阻力、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钱学森、邓稼先,不论是因为文化认同感和故土归属感,还是肩负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和担当,正是他们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为新中国的文化科教事业奠定了基础。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铭记他们的精神,感受他们的信仰,疾驰向前时能不忘回望那一群沉吟思考、笔耕不辍、上下求索的身影。

读《袁腾飞讲美国史》有感


正儿八经的历史课,总给人昏昏欲睡的乏味。然而品读了袁SIR的《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还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欣喜和爱不释手的带劲。

袁SIR作为北京海淀高级教师,深受大家的喜爱。他文笔犀利幽默,陈述简明扼要,情节跌宕起伏,把和我国没什么关系的美利坚合众国从殖民时代、独立战争、扩张地盘到南北大战、一战萧条、二战称霸等千余年历史串联得通俗易懂,讲述得栩栩如生,本来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被稍加改编就成了生动形象的袁SIR系列。

袁腾飞老师把每一章节都加上了一个高度概括的小标题,并且在下文中强调中心,使得文章极有条理,逻辑和主旨清晰。在具体描述时,又运用了巧妙的幽默。比如提到美元时,他会说:为什么没当过总统的本作文杰明。富兰克林印在100美元上,国父华盛顿和林肯却印在1、5美元上?因为常用,100块不常用,1块和5块的钱天天使。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他写道:看美国大片《珍珠港》时,有一镜头我印象特深,日本飞行员看到地上有小孩在玩,挥挥手,快离开,我要扔炸弹了。敌人既是勇士,也是武士,打败这样的敌人咱更自豪。怎么样,这种历史你喜欢吗?

袁腾飞出书不多,但无论是其战争史、世界史、塞北三朝、两宋及先秦史,皆构思巧妙、情节充实,令人拍案叫绝。

无独有偶,如果你看书疲倦了,还可以选择听书!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也推出过袁SIR的《两宋风云》和《塞北三朝》系列,闲暇时不妨一听,相信对历史的积淀很有帮助哦。

读《北平组曲》有感:极致美丽的民国


极致美丽的民国

——读《北平组曲》有感

题记:

这是一本描述美好爱情故事的小说,这也是一本重现风云激荡民国时期的历史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以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学良和他的发妻于凤至为原型。

生活在和平时代,安稳的生活,丰富的物质,让我们陷入俗世的庸碌生活中,失去了去做梦造梦的激情。

但在我的心里,却存在着一个理想国。在那个国度,我总是渴望亲近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极致的美丽却有充满着令人绝望的悲剧感的时代。

他们的爱情故事在钢琴声中开始

难以形容的钢琴声从里面传出来,旋律在一瞬间电光火石般击中了他。

“不曾把剃刀拿到手里,你就不了解生命的银丝,有多么易断。”他是从小便手握剃刀的人,荒唐的生死让他无法相信世界上一切已给出的,让人心安的答案。除了战场,他只有在酒醉中,在女人的呻吟和潮红的脸颊上确定自己真正的活着。

以及,在今天的钢琴声里——

一位少年将军,有最快的马和最利的枪,一骑绝尘,往复冲杀,迎上快枪利剑、赴蹈刀山火海,城上木石纷纷而下,墙后羽箭破空而来……他纵横决荡,指挥若定,所向披靡,将千万人的洪流撕开一条口子。

没有血路,他走过的地方便是一条血路,不顾危险,因为他自己就是对手最大的危险。

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而将军从未如此深刻确知的感受生命。

这既是关于战争的,最大的秘密。在最合适的时候放在最合适的战场,再胆怯的士兵也不会畏惧死亡。

顾思宁几乎毫不犹豫的相信演奏的人是一位和他一样少年得志而艰辛自知的马上青年,有笔直挺拔的腰身,光芒闪耀的肩章,鼻孔踹着热气的栗色战马,身后伴着玉一样的女人。一种冲动让他忍不住轻轻推开了门。

然而他愣住了。

琴凳上坐着的是一位穿着墨绿色旗袍,仪态轻盈的年轻女子。

“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

起初,对于风流多情的的华北少帅,陆方妮是排斥的:

她要请求父亲解除婚约,然后好好挑个俊生生的,与她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少年郎,买一座对堆满书的小阁楼,再放一架钢琴就足够,任它外面天塌地陷,你死我活。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熟悉的北平,熟悉的亲人朋友在带给陆方妮短暂的温馨后,时局的动荡,与政治人物的牵扯都让她动弹不得甚至遭受被侮辱的待遇。可是顾思宁的真诚袒护却让她早已在心里加持的厚厚防护有了一丝裂缝,甚至决定在他由于维护亲密战友被父亲关禁闭的时候去救他:

或许是感激他的仗义出手,或许是见不得人被这样误解,或许是她说不清的理由。

战友的失去,让陆方妮看到了这个强硬少帅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她惊呆了,一幅难以置信的画面冲进她的眼睛:身边的男子双手捂着脸,大滴大滴的泪水从

指缝间不断的渗出来,他哭得浑身颤抖,仿佛无力去呼吸,就像是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在此之前,她从未见过,也无法想象一个男人如此悲伤,即使他刚刚经历了生命中最为残酷的怀疑和背叛。

眼前这一身风流,也在战场上披坚执锐、纵横决荡的男子,归根结底,其实才多么年轻。

她怎能没有一点心疼。

陆方妮,原本只是一个以音乐为最高信仰的高雅女子,在命运罗盘无章法,或许冥冥中有指引地转动下,她被迫或许是痛苦又甜蜜地承担起了责任。以音乐为武器奏响了北平组曲。

“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我崇敬并渴望接近这样顽强又神秘、知性、坚韧的女性。没有鲜花点缀的生活,没有小桥流水的闲适,她受到了生活无情的压迫。

她的缪斯,起初是恋人。

那个有着神秘悲剧气质的少帅,那个统领华北全军的坚强男人。

她用关怀与贴心为恋人奏响了温馨的乐曲。但当与恋人分离,一下就是二十几年。在这孤苦又操劳的日子,神性的缪斯又一次拯救了她。

那是她赖以生存的北平,那是她自小依赖的土地,那是祖国广袤的包容,令她乐思泉涌。音乐超越了国界,奏响在异国的土地上。

内心久久难以平复。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体会到这样澎湃激涌的理想主义精神。她,是属于北平的,她对北平,这片饱受战火侵袭的古老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爱护之情,她把这种复杂的感情揉碎了,掺着生活的磨难所给予她的泪水,用渗出鲜血的手指谱写了这支悲壮的乐曲。

文中的陆方妮,作为从欧留学归来的音乐家,致力于向中国学子传授西方音乐艺术。

为什么在中国这么长的文明历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音乐理论,我们的传统歌曲只停留在红歌上,我们的流行乐团一直想要走向世界,一直引进西方元素,但没有特色 而一些烂俗却上口的歌曲在民间流行。禁不住让人怀疑,中国真正的音乐艺术哪里去了?

或许一开始只是想把它作为一本小言来读。但当那些宏大又细微的各种情结一一展开柔韧的触角把我的缠绕起来。

正如文中顾思宁送陆方妮的一枚琥珀。几万年前草木的芳香,完美地保留在凝固的液体中。这不仅喻指他们之间的永恒爱情,也有对民国那动荡时期的追忆。

“有一天我们人都不在了,它还会一直保留着这个夏天里草木与日光的芬芳。”

很难想象当时的盛况,那永不熄灭的革命之火,那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那曾被炸毁的卢沟桥;从北伐战争到淞沪会战,从珍珠港事件到日本投降,一个人的命运,一代人的和解,背后都烙着一个民族的伤痕。一帧帧如同黑白影画,无声无息地推进,又无声无息地隐没在世纪的角落。

过去,还不到100年。

文中多次表现了陆方妮内心的挣扎。从到底嫁不嫁政治人物,到是否放弃音乐事业她从一个理想主义的少女,在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种种苦痛之后,在无数次的挣扎,绝望中站起来了,成为了坚强独立的女性。

文章曾描写她担任指挥家时的外貌。清瘦,短发,眼眸却如一片宁静的海,有着极致的美丽。

红叶阑珊,似水流年

走进那个年代的风华

寻找学习的方法 ——读《法国史》有感


周祖杭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法国史》是赵化勇先生主编的《大国崛起》一书中的一篇。第一次读时,只看到法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再读时,却悟到了学习的道理。
这篇文讲述的是法国历代国王、元首治理国家的经历。
从路易十四说起吧,他实行的就是绝对君主制,废除了首相,手中握着大部分王权,拥有整个国家的治理权,大力扩军,开疆扩土,使法国格外强盛。可是,他执政五十多年中打了三十多年的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绝对君主制的法国走向衰败。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二位君主,是曾经横扫欧洲的拿破仑。他用武力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也把法国带向了强盛。但他最终被反法联盟打败。
最令我敬佩的,是在法国被纳粹德国统治下,几乎孤身起家组建“自由法国”军队的戴高乐。他不要美国的先进设备,努力坚持自我发展,使内忧外患的法国重新强盛起来。
一个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像路易十四、拿破仑的政策都无法使法国的强盛走得更远,戴高乐的策略则可以给法国带来长时间的辉煌。现在的法国已经是一个不断强盛的大国了。
从一个国家的发展经历,我又想到了我们自己。从历史成败中学习得失,不也可以给我们深刻启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发展中,我们才能得以进步。每一个人,都努力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飞跃,这不就是《法国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之一吗?
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学习方法很重要,只要找到自己应该走的学习道路,我们就能不断发展。


点评:从历史大书中寻找小角度的启示,这也是读书给人的另一种魅力。这篇读后感作者紧贴学生学习的生活实际,结合所读的文章有分析有思考,引、议、联结合得相当好,结构匀称,层次清晰,说理深入浅出。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一)

任侁

"每月一书"活动的第一轮即将进入收关,终于要轮到我面对……

任到中年,生活节奏的加快,已许久没有静下心来的感觉,突然要我去挑一本书来读,都觉得好陌生。面对形形色色有毒的、无毒的鸡汤文,我窃喜这个社会比我还浮躁。也是偶然,在豆瓣的书单里瞥见了宫崎市定的《中国史》,一本传统意义上跟我们对立面的日本人写的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书。自小我就被告知读史可以明智,史可以看到别人的正确与错误,从而使自己面对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时,做出最好的最有利的判断,从而起到使人明智。 教训也好,经验也好,都值得我们借鉴的。纵观国内的通史著作,基本都是以我们自己的历史观为基础,大同小异。 抱着"知己知彼"的情结,我翻开了此书……

宫崎市定的《中国史》,这是一部史学著作,有评论说,他"以世界史眼光和社会经济史为特色,拥有平易的文风和明快的思维,能把精致的实证研究与大气恢弘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应该说,这是一段较为精当的评论。他在《中国史》的总论中说,"在历史叙述中,确实有不管谁来写都一样的部分,例如年表等,不管谁来做,都大同小异。主要部分是不会改变的,然而历史不是年表……就算某国于那一年灭亡这种事不管在谁看来都是不可动摇的事实,但对其所蕴含的意义的评价可能是一人一个样。"由此,也就明白胡适所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了。

对于历史本身我没资格评论,但是作者推重的客观立场值得尊敬。当下,对人也好,对事也罢,我们何尝不是主观第一。其实生活工作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以客观的态度站在对方的立场换位思考。何谓"换位思考"?儒家思想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说自己做到通达事理前,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即"推己及人".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刻。换位思考、世事无绝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时候,不妨也换位思考一番,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某些问题,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有可能某些我们眼看无法调和的问题,在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会因为我们的换位思考而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以上是我难得"静下"后的一些胡诌,还望各位同事一起探讨指正。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二)

中国没那么伟大

书名:《宫崎市定中国史》

作者:宫崎市定

译者:焦堃、瞿拓如

简介:中国中心主义是当代历史教育的核心,比如中国为首的"四大文明古国",好像没有咱们就没有这个世界;比如咱们的"四大发明",似乎成为一切近代历史大事件的物质基础。不过,我们是否有勇气去设想一个不太一样的历史:中国并没有那么伟大,只是世界众多民族中的普通成员;神州没有那么隔离,始于商周时代我们同世界的联系从未断绝。翻阅《宫崎市定中国史》,从一个外人的角度看中国史,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历史,无疑是审视自身的新鲜角度。惟可惜书中删节不少。

中国没那么伟大

不论是周武王灭殷建周,还是幽王灭于西方,以及其子平王东迁洛邑,都不过是传说。但我相信这些传说有一个核心的史实,那就是一场历时多年的民族移动,即周民族在今天陕西一带受到异民族的压迫,被排挤到东方,又征服了原住的殷系统的都市国家。

——古代史·三代·周的东进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对于咱们中国人绝不会陌生,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四位人类历史的先行者,在其他落后民族鸿蒙未开之时便已动笔书写伟大辉煌的历史,而中国更是其中佼佼者,因为咱们中华民族是这"四大"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足以令人欢心鼓舞、自信自豪以致自傲。不知几多炎黄子为此热泪盈眶,也不知道有几多少年初次翻开历史课本就立下报国壮志,却更不知有多少中国人怀疑过这个概念的真假。稍有世界史知识的人不免会疑窦丛生:古希腊之流是否可称文明古国,玛雅之类是否历史久远,这个文明古国的概念又由谁提出?

发动战争,消费则会旺盛,因藏匿而退出流通的货币和物资进入社会,经济会呈现出活跃的盛况,而这又能刺激生产,使雇佣盛行,从而救济失业者。在后世的经济官僚中,似乎也有人抱着同样的想法而煽动战争。

——古代史·前汉·对匈奴的战争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邻相望","四大文明"最早的提出就在这里,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当中"支那"就是中国,其言下之意,中国为首的四个文明是人类先达。这种说法的依据梁启超并未列举,但综合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以文字鼓舞民族自信的目的远大于历史真实。

比较当时的文化水平,无论如何都是西高东低。多数情况下,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进行贸易时,都是发达国家出现黑字而落后国家出现赤字。在汉代,中国拥有的丰富黄金年复一年流向西亚,长年累月之后就招致了中国的货币量减少的严重后果。

——古代史·前汉·西方贸易

"四大"的概念之所以拥趸无数,首因其在鼓舞民族自信心上不可忽视的作用,毕竟我们的近代如此多难,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传奇史、伟人史,而非正统意义上的严肃历史。百姓愿意相信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巫师,却不见他善理内不善对外的政治家本质;民众只看到"贞观开元"的表面繁华,却不见"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底层疾苦,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的武功不是用千万生命换来;群众只知道共产主义有布尔什维克,却早已忘记了孟什维克。

对隋炀帝来说,最为致命的是征讨朝鲜的屡次失败。而这与其说是出于隋炀帝虚荣心的黩武,不如说是抑制不了军队妄动的隋政权的本质缺陷导致的。无论何时何处,国家的军人都以战争为职业,没有战争他们就不能出人头地,因而总是期望发生事端。

——中世史·南北朝·炀帝的命运

中国的历史是关于偶像的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的历史是关于传奇的历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广大与苦难的百姓在"功成之将"的笑谈中灰飞烟灭,这灰飞烟灭无疑是可悲的,硬要为这可悲寻求原因的话,其主要责任不在昏君、佞臣、贼子、乱党,却在中国本身。九州大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以致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巨大,人口众多以致人心涣散,这样的现实使得历代统治者面对的首要问题都不会是经济、外交之类,维系庞大帝国的凝聚力才是当务之急。意图团结数量如此众多的文盲与流民,较之教育与文化,树立半人半神的偶像、讲述骇人听闻的传奇无疑是更便捷、有效的方式。

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濠州,在淮水正南。淮水是历史上的南北分界线,以此为界,自然环境、农作物、经济状况和人情风俗,皆迥然两样。而此分界线上成长的人,因兼具两者性质,在当时那样的乱世中有很大优势。

——近世史·元·叛乱纷起

观赏过舞台表演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灯光效应,镁光灯集中照射在主角身上时,其身旁的配角、舞台的背景都会被淡化乃至忽略,这是人眼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无法避免。同理,以偶像为导向的历史,使得这个无比广阔的帝国凝聚的同时却因为大人物的光芒太过耀眼遮蔽了小人物,伟人太过伟大让看客忘记了背景。人们沉浸在中国如此伟大的意淫中,不见百姓、不见历史、不见逻辑、不见天下。

政府实行食盐专卖,以昂贵的价格卖给人民,不止在经济上让消费者受苦,而且必然要带来更大的副作用,这便是秘密结社的产生。所有的统制必然伴随着黑市,而统制的价格越高,黑市买卖的利益就越大。

——中世史·唐·黄巢之乱

在这样的意淫下下,似乎没有了四大文明古国人类就永远只能求毛饮血,没有了四大发明世界的近代史就不会发生,然稍有思辨能力者不免发问:火药如此威力,为何自唐宋至明清还要引进波斯火器、红夷大炮;司南明辨八方,扬帆远航、探索世界的却是欧洲人;活字印刷神奇高效,第一套汉字金属活字竟由传教士带来;造纸,怕只有造纸是世界领先吧。

宦官几乎都出身下层社会,因而长于世故,高级官僚则生于读书阶层家庭,长于饱食暖衣的环境,一门心思以科举为唯一目标,最终通过在无益的学问竞争中获胜取得官位,两者自不可同日而语

——近世史·明·英宗的失败

妄议家国绝非自虐取乐,质疑四大发明亦非崇洋媚外,只是想摆出历史的另一个角度:或许我们没有我们自以为的那么伟大,我们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只是世上的过客之一,我们并非独居东亚与世隔绝,我们和世界的联系远比历史课本上记述的多得多。

翻阅《宫崎市定中国史》,从一个外人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历史,或许话语不够顺耳,观点不敢苟同,但无疑是审视自身的新鲜角度。惟可惜书中删节不少。

对张学良的态度失望后,日本转而拥立杨宇霆,企图树立亲日的地方政权,但张学良先发制人杀了杨宇霆。于是日本使出最后狠手,动武驱逐张学良的军队,占领了全东北(1931年)。

——最近世史·国民政府·日本与美国

读《极简中国史》有感800字


读《极简中国史》有感800字

武雨桐 | 文

历史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去钻研学习,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极简中国史》这本书,作者用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从远古时期开始直至民国时期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史。以及从一件件、一桩桩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走出的一位位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在书中,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的便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这一章节。这一章节中,作者简明扼要的总结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和政权交替的情况,又针对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两件史实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两件事分别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门阀政治".两件事在课本上均有涉及,但并未有详细的史书介绍。《极简中国史》上将孝文帝改革的历史经过写的十分完整,让读者也悦目娱心,仿佛身处那一段数千年前的历史之中,亲身经历了那一次雷厉风行的改革。但是"门阀政治"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体现的繁荣恰恰相反,"门阀政治"体现的恰好是藏在一件件锦衣华服之下那一张张无知的嘴脸与一句句为了家族繁荣而卖力讨好的话语。两种极端,一种是隐藏在艰辛改革之下的繁荣昌盛,另一种则是隐藏在繁荣昌盛之下的破碎不堪。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中国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更加深了我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兴趣。古人的聪明才智与辛勤的劳动成果,造就了如今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泱泱华夏——华夏并非单一的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让鲜卑族融入了这个家庭,使得华夏变得多元化。一代代历史先贤的智慧结晶将华夏文化雕刻打磨,使灿烂的华夏文化成为了世界历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很多人眼中,历史是非常的无聊、乏味,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史书虽然文字平淡,可在真正爱好历史的人眼中,史书、史记就好比一块蒙了厚厚尘土的金子,尘土掩盖住了金子的光芒,却挡不住它散发光芒的本质。当有人拂去尘土时,散发的则是耀眼的光芒。在那时,它身为金子便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全世界将一起目睹它的光彩。

《极简中国史》这本书的作者郑连根先生就好比拂去金子上的尘土的人,他用他的知识将史书上一句句平凡无奇的话语,变成跃然于纸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美好祈愿。

剑桥家训读后感


今天,读了一本舅舅发给我的电子书《剑桥家训》。

正文是一个个生动有趣,又耐看的小故事,讲述着做人的勇气、自信礼让、道理、做事认真、、恒心等一切一个人该拥有的。每个故事后边还写有一段家训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学习、向上!每读一个小故事,都在精神上给我莫大地支持,在事情上给我莫大启发。

这就是《剑桥家训》适应每个人地一本书,有机会大家也去看看,相信你们读完后,会感到心情无比舒畅斗志特别昂扬!

《剑桥家训》读后感

剑桥大学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以其优异的教育质量著称于世,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近8XX年间,共产生了81位诺贝尔奖得主。剑桥大学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学家,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科学的栋梁之才以及政治家,如培根、凯恩斯、弥尔顺、拜伦、福斯特、尼赫鲁、甘地夫人、李光耀等。剑桥大学的教育成果如此显著,到底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诀呢?读完这本书,也许你就会找到答案。

《剑桥家训》是剑桥大学博士卡洛琳·李专门为自己的三个孩子编写的励志故事集。这些故事活泼有趣,涉及的范围颇广,有做人,有做事,有梦想,有成长,有挫折,还有爱和感恩。每一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都蕴含着深深的母爱,仿佛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激励孩子奋发向上,促进孩子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智慧、勇气和信心;还可以帮助他们挖掘潜能,开发情商,一天天完善自我,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教子读本,父母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成长。

“永远坐在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但她所受到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用五年时间来学习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单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XX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家训宝典永远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坐第一排,就是争第一。坐第一排,就是给自己自信。坐第一排,就是敢于挑战自我。那些坐在前排亮出自己的人,正是那些成功的人。

追忆民国文人风骨——《民国的腔调》读后感1500字


追忆民国文人风骨——《民国的腔调》读后感1500字: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从来没有如近几日这般更能对这句话感同身受,因为写不出来,读书笔记从昨天深夜拖到今天深夜,简直对自己恨到抓狂的地步——以前为什么不多读一点书!

疏懒已久,虽然《民国的腔调》这本书是去年就已读过,但因一向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比如写笔记、读后感之类,又无好记性,读过的书便如睡过的觉,醒了头脑是一片空白,短暂的梦随着时间的了流逝几乎完全淡忘。若不是这次的读书笔记打卡活动,自小学后再未写过读后感的我,一向自诩热爱文学的我,仍不知自己这只井底之蛙肚子里的墨水少到何种可怜的地步。往事觉来心自警,人贵在自律,今后真当勤勉,做一个有正确打开方式的读书人。

《民国的腔调》这本书共分32个章节分别记录了鲁迅、胡适、郁达夫、张恨水、沈从文、齐白石、老舍等共32位最知名、最具个性的民国文人,从每个人的为人处世、生平事迹、文章作品及小考证等方面,将他们各具风采的品性与精神特质,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看得出作者博览群书,文化底蕴深厚,语言平实又不失文采,仿佛在向读者讲述一群他所追慕的至交老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通过他生动的描述,那一个个早已离我们远去的生命又重新在纸上鲜活起来,而不再是书本上的一串字符。

我一向是个读书不如买书多的人,虽然寓居他乡漂泊不定的情况常会成为抑制买书的因素,但因购物车里常年放有心仪的书,遇上当当京东大的满减活动发现真的便宜了很多时,仍是忍不住要剁手的。如此,几年下来也积累了几十本书,看完的不超过一半,有两本甚至至今还未拆封。这次读书打卡活动伊始,之所以选择《民国的腔调》这本书,我想是源于自己由来已久的民国情结吧。作为国体,民国短命而粗糙,但现代文学的大致框架,却在那三十年间奠定而成。那个时代盛行留洋之风,一些知名的民国文人几乎都有留洋经历,比如我们熟知的鲁迅、胡适、徐志摩、林徽因都曾留学一国甚至游历欧洲各国。民国作家将汉语言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方面承接传统,一方面借鉴西方。彼时出版业趋于繁荣,办报纸杂志盛行一时,很多报纸专门辟副刊专发各类文学作品,卖文为生者大量涌现。这也使当时一些思想叛逆、有文化素养真才实学的新女性有了独立谋生的可能,比如张爱玲、苏青、萧红。

都说乱世出英雄,我认为时势造文人,君不见,民国时期前有军阀混战的动荡不安,后有日寇侵华的炮火连天——他们身逢乱世,兵戈不绝,但不少文人著书、教书为稻梁谋的同时,更以思想说服人、感染人、影响人,这是何等的心胸与情怀。更有甚者,读书笔记为了民族大义与国家大业,敢置生命于不顾的顶风出言发声,比如时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的闻一多。上个月去云南旅行,特意在昆明停留一天,去寻访了神往已久的西南联大旧址,在博物馆内看到了闻一多先生的手迹,他收藏、题跋过的书,还有他被特务暗杀后抢救无效鲜血淋漓地躺在病床上的惨状......他就埋葬在联大校园旧址,面朝着旧时的校门,被一些在同时期牺牲的同仁包围在中间,如众星拱月般。至今犹记,那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在他的墓碑前,读着他的生平简介,唏嘘不已。

诚如作者在自序里所言,“民国的腔调,不单指腔调,更指民国文人的风格气度,文章姿容”。民国文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今人鲜见。民国文人的作品中也自有一种当下所看不到的宁静与舒展,散发着难以抵挡的文化魅力。

在还没有动笔写这篇文字之前,我百度了“读书笔记”,百科里说:“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并举了列宁记忆力惊人却勤动笔记下大量读书笔记和托尔斯泰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记事本记录读书、谈话时美妙和重要的话这两个例子。看后惭愧不已,巨人尚且如此,浅薄如我,又有何理由不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呢?民国文人也好,外国文人也罢,包括《民国的腔调》作者,生于1984年仅仅大我3岁却已学富五车的胡竹峰,都是黑夜中最亮的星,激励着我前行。他们星光灿烂,我在草地上乘凉。作者:素琴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剑桥民国史》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民国风度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