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合集。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怎么写观后感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师德启思录观后感合集,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1

后进生不是天生存在的,往往是由于不良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当形成的,他们主要的特点是注意力差、意志薄弱、缺乏信心、缺乏判断与抵抗力,心境不快、压力沉重、厌学、纪律松散等。从心里角度来看,他们和其他所有的学生一样,可塑性强、精力充沛、好胜心强,且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对于他们,我们做教师的既要严格,又要满腔热情地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理解、尊重、关爱、信任和鼓励中树立起进步的信心,从而促使他们付诸行为,取得进步,对此,笔者谈一点初浅的看法和转化后进生的教学实践。

每个学生都一样,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后进生也不例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教师对后进生也要做到:不讽刺挖苦、不歧视、不让其受冷遇。因为我们的后进生对此特别敏感,他们看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动作都很在意,一不小心就会伤害他们,对犯过错误的学生,不能采取粗暴、强硬的“高压手段”,而要给他们理解和宽慰,同时要真诚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法,让他们也挺起胸膛、昂起头来走路,逐渐消除自卑感、重建他们的自尊心。

学校教育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后进生往往得到较少的关心和爱护,而且长期受到的是冷落,遭到的是歧视、批评和指责,于是他们就形成了孤僻、古怪、蛮横、粗野等怪僻。对于批评说教,他们早已习以为常、麻木不仁了。他们最需要的是温暖,需要师长用诚挚的心去感化,因此,教师要亲近他们,对他们多加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排除内心的苦闷,逐步形成愉悦的心境,以期达到进步。

三、信任、鼓励后进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有共同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取得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信任和鼓励,尤其是后进生们。苏霍姆林期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决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例如:五 (一)班学生邱国辉,我开始担任他们的数学课教学时,他上课纪律性差,不能完成作业,数学成绩差,有一次上数学课时,他不遵守纪律,我对他进行说教,他不但不听,还扬起头,扭着脖子和同学们做鬼脸。我当时气急了,真想发火,可我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喊:你是老师,要冷静!冷静!过后,我私下找他谈话,把那天的事让他回顾一遍,然后问他:“你这样做对吗?如果每个学生都这样,老师还能上课吗?你们还能正常学习吗?”他终于向老师认错了,而且说以后要遵守课堂纪律。这样,再上数学课时,我找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他答对了,我就鼓励他,调动了他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的上进心,果然,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后来,我又找到班主任陈洁老师,请她把邱国辉和李兵(也是后进生)调开,这样有利于他们上课时进行自控,也利于个个“击破”,从而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现在,邱国辉的作业按时完成,书写整齐,上课遵守纪律。

四、创造机会,现出他们的闪光点。

不少后进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才能,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的闪光点。有的学生成绩很差,但画画、折纸、运动等等都很强,这样,班级中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这往往是后进生展示自己的天下,在活动中可以表现他们“玩”的高超水平,奖品的得主几乎都是后进生,从中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进步的自信心。

五、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反复性工作。

后进生行为出现反复现象是正常的,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耐心的去对待,反复地去做思想工作,并且要以鼓励和适当的表扬为主,使他们从内心里觉得:老师喜欢我,我也是个好学生。

总之,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教他们如何做好预习复习工作、如何听课、如何笔记、如何做好作业。在学习上,对惯势力他们要耐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低起点,逐步提高,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良好习惯形成,成绩进步就有希望。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2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教育更是源远流长,不论是封建统治,还是现代化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更是尤为重要,这将就决定着“教师”这个社会角色的重要性。教师是桥梁,他把知识输送给同学;教师是红烛,照亮他人燃烧自身;教师是园丁,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人们都尊敬教师,用华美的语言描绘教师,通过这次学习,对我这位刚当教师在心中对教师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深思。

作为教师,自身他是社会普通的人,他(她)有家庭,有儿女,有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他赡养老人,尊敬家长,疼爱儿女,种种他们的平凡的人。可这平凡就应为他们是教师,生活中有多上光彩。人们羡慕教师,人们尊敬教师,这因为教师已身示范,身正为本。教师必需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道德,它直接影响着同学,关系着同学的生长,促经社会精神文明的进程。作为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当好教师的最好条件,而作为现代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劳动者的体力、专家的智能、专家的耐力、科学家的头脑、发明者的魄力、宗教家的信仰;教师是综合性的人才,是脑力劳动者,他们必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思想,一切为教育事业奉献,教师的工作。人是普通的、平凡的,可他们的成果是不平凡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广泛的。

当好一名教师,也要明确自身的责任,而且要不时的学习,要货盗来学到老,要丰富自身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依法治教,以德育人。教育与被教育者都是被法律维护的,吉林省一中以教师为例维护同学利益,在里找回失学的300多名同学,耐心开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好处,减少失学率。李老师要求自身语言到位、行为到位耐心协助同学;北京五中的黎老师以尊重自身强调自立,以尊重自然强调自省,同学有自身的权益,教师要以尊重同学为主,兢兢业业,尽心竭力地投身教育事业。陕西某小王思明教师,无怨无悔地扎根山区教育,号召年轻力壮的劳力身背青石自身建校舍,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十多莫难能可贵啊!那种质朴的形象在我眼前清晰可见,这才是最最高尚的人啊!

热爱同学,诲人不倦这是教师的本职,爱小朋友的感情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与同学一起学习、玩耍,成为同学的朋友,同学有什莫心里话都愿意和老师说,这是怎样的一种亲和力啊!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对同学充溢爱心和对同学坚持人格上的平等。关心同学的冷暖体察同学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师生的感情沟通,通过师生心灵上的交流、撞击和感情交融,达到教育同学的目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维护,维护同学的人格,维护同学的幼小的心灵。

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既是独立的又是群体性的。在教育过程中,处置好教师与教师、教师同学、与同学家长的关系。是搞好教育的条件之一。教师的特征是有关一起的奋斗目标,又统一的领导、统一的教育理论,与同学的集体一致,教师个人利益与集体的胜利统一。作为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搞好联系,使家长成为教育的顾问,配合教师搞好教育,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神较学技能,这是师德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品质,也是教师职业品质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教师,它的内涵也许是我现在所不能完全理解的,但在我内心下定决心要到好一名好教师,当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近代的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把教师的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说明教育工作的光荣和重要。作为教师为人师表,处处为人表率,他是不同于普通的人,我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这个集体,喜欢活波可爱的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首句心里话,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

时代迅猛地飞跃,就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新型人类社会,作为塑建人类稳定的社会基础建设者来说,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不是夸夸其谈轻而易举的事,不时索取新知,像原子弹一样迸发自身的知识容量。育人于人,推进社会更快地向前进程。未来的教师像医生一样,善于从同学身上诊断、分析发展状况,像开处方一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设想,有效地处置各种问题,促进同学健康生长。

要让小朋友学会珍惜生命,我们成人首先要懂得生命的位置和价值。懂得一个人唯有解脱外物的奴役,充沛主宰自身,真正做到“不认物喜,不认己悲”方可永保心灵的恬静与快乐,遇事要尽量坚持一种“太好了”的心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作为教师摆好心态是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地做好武器。21世纪胜利的前提是学习。

时代不等人,小朋友已经胜过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需有逾越自身的紧迫感。昨天已经成为历史,朋友们,不要再去熟昔日的辉煌,马上行动起来,学习,学习,再学习,坐在文化的前沿,我们要学会我们原来不会的或已经变化了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干协助我们的同学充溢信心的跨入新时代。

时刻为自身敲响警钟,特别是作为21世纪的教育者,更应该把自省的活动半径大幅度延长,全面发展的促进社会化大踏步前进。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3

近日观看了教育部师范司组织摄制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VCD系列教学片——《师德启思录》,看着一个个精彩的片断播放,听着一段段发人深省的话语,我的心倍受感动与震撼。这一桩桩、一幕幕的故事,都在向我们倾吐着教育者的心声,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思考自己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

感动缘于一位平凡的教师,王强——山西运城会计学校的老师,正是他的真情,他对学生的爱,时时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荡涤着我逐渐麻木的心灵。一声声真诚的话语,一个个真诚的行动,不仅使学生受到了心灵的启发,也帮助家长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自掏腰包,风尘仆仆,不远千里,吃苦耐劳,无怨无悔。一个月五六百块钱工资,大部分用在了家访的路途中。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行为。和他相比,我们有着太多的优越条件,可我们与家长的联系方式,主要是打电话或者把家长找到学校。不到家里去看一看,不可能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就不可能全面了解学生。而且在我们当中,嫌工资低了,待遇差了,工作苦了,牢骚满腹的大有人在。可是与王老师一对照,我们却发现我们还不是教师中最贫困的一族。我们怎么啦?教师怎么啦?功利,势利,现实,为了世俗的利益,复杂的心中还有一块净土吗?

震撼缘于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她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亲的遗愿,义无返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中,没有条件改善生活。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长期以来,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课,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当全国各地的达三万多元的捐款寄来后,胡安梅没有只想到自己脱贫,而是毅然把这笔钱全部捐献给乡教育站,设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奖励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老师们。

看了他们的故事,我愈来愈真实地感受到师爱的价值。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少一些世俗的利益冲突,投入教学中去,投入到学生家长中去,以教为乐,以育为乐。让自己的爱化做一阵阵春风,把春的温暖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恢复教师最纯真的状态,像王强老师和胡安梅老师一样,感动别人,感动自己,教育别人,愉悦自身。教师注定不能成为腰缠万贯的物质领域的富翁,但教师精神的财富却是别人无法相比的,教师精神上的影响力却是金钱所力不能及的。让我们努力,做精神的富翁。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4

《悟空传》来来回回看了有六七遍了,不得不说今何在真的是天才,能把那样一本别人研究了半辈子的名著透析成那么薄薄的一本。当然了,透析的思想并不全面。甚至有些悲观化了。

西游本就是一场磨难,西游本就是一场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在取经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唐僧不是吗?那九九八十一难,不就是我们一生中所受到的挫折么。

《悟空传》里今何在说道,西游是一场阴谋。西天取经完成便成佛,完不成便死亡。成佛是什么,四大皆空,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那四大皆空跟死亡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反都是死,怎么说都是一场阴谋。只是后者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我们人的这一生不也是吗,人生本就是一场西游,每个人的结局都是离开。那么关键就是怎样活的有价值。

认识的医生不多,小李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个,但是他确是让人看病最放心的一个。每次去见他,他都在看医学书,有一次我问他,你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成就还这么努力还让不让其他医生活了。他笑着跟我说,他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他喜欢病人痊愈时的那声谢谢,他喜欢把一条条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那种感觉,他不想让任何一个病人因他的医术不精而痛苦甚至失去性命。所以他才会活的那样努力。我想他的西游就是成功的,若信宗教他死后一定会上天堂。

忽然怀念起高中时的一部电影,男主人公的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我之所以这么努力,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因我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

“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就努力别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孙悟空,总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唯一,总以为自己是与别人不一样的,所以孙悟空大闹天宫。然而他遇到了佛主,让他知道了人外人山外山。让他知道了挫折,让他知道了他也只不过是弱水三千中的一瓢,芸芸众生中的一名。他可以翻天,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他狂傲,他愤怒,他大笑。曾几何时,他看着手里的金箍棒,越看越气恼;曾几何时,他想着那七十二般变化,越想越头疼。正如戴荃《悟空》里所唱“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我要这变化乱迷浊”。在思考了五百年之后,他屈服了,他知道了,他是斗不过天的。所以他答应帮助唐僧去西天。从一个妖族之王变成一尊斗战胜佛。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再说猪八戒,本是天庭天蓬元帅,因触犯天条打入凡尘变成了猪。但他是知道自己的前尘往事的,他是知道在那遥远的广寒宫,有他的月儿在等他。他的一生不求什么荣华,不求什么成佛,他只是想早日取完经早日去与他的月儿会面。谁又能熬过这相思的苦。他为了她硬是度过了一个轮回,不过还好,她还在原地。

唐僧本就是金蝉子转世,一生向佛也没什么好解释;沙僧和小白龙一生都是赎罪,一个因为一盏灯,一个因为一段情。

《西游》的结局某种程度上是喜剧,每个人都得到了该得到的。每一个人都实现了他存在的意义。没有碌碌无为之辈,没有空洞麻木之人。佛主为了防止再出现孙悟空等挑战苍天权威之辈,所以给后来的每个人都安排了了一场西游。

而那个孙悟空,也许是你,是我,是他,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要忘了西游。

“大圣啊,你这西游若是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5

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我非常热爱教师职业。邓小平同志曾经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刘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当然,要发展高科技的基础是发展教育。同时我知道,教师的职业是特殊职业,劳动对象是生动活泼,各具个性的孩子,他们身体和知识的增长给人

以生活的信心和事业的成就。教师职业有良好的,对整个社会起带动作用的工作环境。教师职业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职业稳定,难以被技术的进步所代替,较少“下岗”一类的后顾之忧。有较长的带薪假期,可以用于干自己相干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目前,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加面临严峻的形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6

无论是三百六十行,还是七百二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特定的具体的道德准则,行医要有医德,救死扶伤,奉献爱心;经商要有商德,公平交易,货真价实;作为教师应该有师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挑起了这“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重担,就得把它挑好,挑像样,虽然并不要求你一定要培养出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但至少要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步棋。爱岗敬业要求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对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忠于职守。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有的教师纷纷“下海”淘金,表示脱离教师这“清水衙门”;有的教师从事起第二职业,一边教书,一边赚钱,其乐融融,更有甚者在上课时接听手机,而将学生放在一边,可知“一心无二用”,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呢?在一些学校,有些教师大谈特谈“现在的学生素质太差,没法教”等之类活题,孰不知作为教师的你,责任何在,目的何存——“教书育人”,如何“点石成金”才是我们要做的!

诚实守信是各行业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备良好的信誉,才能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诚实守信,要知道,教师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做好,只有言传身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的教师在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时应付了事,甚至课上传授了一些错误的知识,或作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而后又不肯抹下脸皮向学生认错,将错就错,最后损害的是教师的形象,是教师的威信。反而若能知错就改,学生不但不会嘲笑你,而会更尊敬你,大大增强了你的威信,对教育教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平时要求学生不说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不说脏话等等,将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合在一起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那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要做到说一不二,“言必行,行必果”,在学生眼中是一位说到做到,明礼守信,尊重学生的好老师,那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心,教师这神圣的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不正之风也在校园里漫延,请客送礼蔚然成风,甚至有教师向学生开口讨“孝敬品”,实在是败坏了教师的“一世清名”。

一年一度的评优活动,也不能得到很公平的对待,唯有利益最重,忘记“廉耻”二字,功利在教师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为了“一纸半文”,更多的是拍马吹捧、拉关系,因为“荣誉是财富”!?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才应该是我们每个从教人员所应该奉行的写照,别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了教师这“神坛”!

--------

本期以来,龙村中心小学每周例会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师德启思录》,及时进行了交流,老师们一致认为《师德启思录》教学片,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观后感《师德启思录观后感》。该片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和创新的原则,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以形象、生动、真实的案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视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深远意义。

一、 师德的思想基础是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常把教师比喻成“红烛”“人梯”“铺路石”,意在表达这一职业无私和伟大。然而,教师却是清贫的,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两袖清风和一室“蜗居”,更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 师德的基本要求是热爱、尊重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而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像片中模拟情景一样,导致不该发生的悲剧。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应当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学生的“向师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往往将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应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师表形象是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一种无声的命令,如果老师一向认真规范,学生也会规范,教师坚持“候课”,再散漫的学生也会克服迟到的毛病。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 师德的关键是教好书。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如王思明、金铁霖、李迅……他们便是我们的榜样。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教师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太空,下至海洋,从古到今都想知道,并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这就要求老师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把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

五、 师德的归宿是育好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了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目的是培养世界观和道德觉悟。所以说教育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把专业型和学者型结合起来,坚持既教书又育人,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陶行知崇高师德价值,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素养,塑造自身形象,锻造新一代师魂,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把中国的教育推向新的辉煌。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7

近期,按照磁山镇教育办公室的安排,我校认真组织收看了《师德启思录》,看后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了讨论,畅谈了自己的深刻体会。一大批多年战斗在教育战线上教师的感人事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我非常热爱教师职业。邓小平同志曾经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刘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当然,要发展高科技的基础是发展教育。同时我知道,教师的职业是特殊职业,劳动对象是生动活泼,各具个性的孩子,他们身体和知识的增长给人

以生活的信心和事业的成就。教师职业有良好的,对整个社会起带动作用的工作环境。教师职业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职业稳定,难以被技术的进步所代替,较少“下岗”一类的后顾之忧。有较长的带薪假期,可以用于干自己相干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目前,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加面临严峻的形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政治素质是爱岗敬业。

对中小学教师在爱岗敬业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师德启思录”中一大批优秀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小学教师王思明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的事迹使我们深受教育,使我们深深感动。他说:“三十多年来我确实牢记了父亲的话,‘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孩子’。”他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与技能。”

吉林省九台市22中特级教师张再昌也是一位典型。他按照当地的实际需要,培养有用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的爱。

对中小学教师在热爱学生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爱心”使学生成长,“爱心”使差生转变。我校的老师就特别注意用“爱心”去感召学生。“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更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给学生以温暖,学生就会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关爱学生,实现后进生的转变,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

俗话说:“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投入进去。教师职业是个良心职业,良心对教师内心的职业道德有特殊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是教师应当效仿的。只有敬重本职工作,才谈得上乐业,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进一步为之献身,才能达到有所奉献和创造。

三、教师要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

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这些基本权利是:1、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2、学生有发问和了解的权利。3、学生应当有说“不”的权利。4、学生应当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权利。5、学生应当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6、学生应当有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7、学生应当有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的权利。

“师德启思录”中列举了很多典型案例,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省教育厅韩清林厅长说过:“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学会做人和学会知识技能是显性目标,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会自主学习是过程性目标,是学习化社会中人们发展、提高的基本能力;学会自主发展室内隐性目标,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当代教育的最高目标。学会做人、学会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发展,这四大培养目标是当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生存、生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我们应当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摈弃传统的“管、卡、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师德启思录”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要学习“师德启思录”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8

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这些基本权利是:1、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2、学生有发问和了解的权利。3、学生应当有说“不”的权利。4、学生应当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权利。5、学生应当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6、学生应当有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7、学生应当有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的权利。

“师德启思录”中列举了很多典型案例,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省教育厅韩清林厅长说过:“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学会做人和学会知识技能是显性目标,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会自主学习是过程性目标,是学习化社会中人们发展、提高的基本能力;学会自主发展室内隐性目标,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当代教育的最高目标。学会做人、学会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发展,这四大培养目标是当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生存、生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我们应当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摈弃传统的“管、卡、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师德启思录”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要学习“师德启思录”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9

这部在我脑海中盘旋好久的影片即是《启功》。这确实称得上一部当下银幕上少见的为文化大家谱写心灵史的好影片,入人心、接地气、有品位、正能量。影片重点刻画了作为教育家的启功,而同时兼及他作为艺术家和学者的大家风范。影片一开始,即是启功于xxxx,初期在北京师大中文系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陵之任蜀州》的镜头,他正兴味十足地讲解诗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感慨“有知己便不寂寞”时,突然间,高音喇叭传出了“最高指示”声响,学生们蜂拥而出,加入到“造反有理”的队伍中去。无奈的启功,孤寂地擦干净黑板上粉笔书写的古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影片通过启功的“为教”,表现启功的“为学”,更展示出启功的“为人”。笔者以为,这是全片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

青年的启功是青年演员刘雨辰扮演的。刘雨辰扮演的启功青年形象的心灵嬗变和精神升华轨迹,真实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巨大感召力和生命力,也有力地衬托出启功这位文化大家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

影片中,启功的人格、人性、人情,通过银幕上含而不露、水到渠成的精彩细节呈现出来。“三次下跪”的.情节,最为精彩。第一次,少年启功拜画家贾曦民为师,是尊师,是感恩,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礼敬;第二次,成年启功下跪,向恩师陈垣校长祝寿,是感知遇之恩,是对引领自己精神航程和学术精神的导师的礼敬;第三次,是老年启功下跪向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妻子,表达一生的愧疚和深沉的爱,这是夫妻两心相同的圣洁高尚的情感。这三跪的细节演绎得感人至深,令人过目不忘。

启功大师为人为师为学都是我们的榜样,让启功大师的精神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10

办事要领有三:一曰抓紧,时日必争,分秒必争;二日从容,不慌不忙,少出差错;三日赶早,不失时机。三者间有矛盾,使之统一起来是运用辩证法的一种技巧。

世界上哪有一生都顺心的人?我主张“随遇而安”,少搞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不是提倡“安常守顺”、“安弱守雌”,也不是对一切逆来顺受,“安之若素”。什么样的遭遇都挡不住积极战斗者的进步。顺境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逆境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就求知而言,世界大也无限,小也无限,总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眼是观察外界的视觉器官。观察世事要客观,要冷静,眼热不得。但是心肠却冷不得,要热。不但要热忱地关心人,关心事业,还要用最大的热情去行动。要“冷眼”而不要“旁观”。用冷眼观察世事,用热心肠干预世事。而且,道理很简单,眼越是冷,世事中究竟应该干预什么,如何干预,就越清楚,干预的效果就越好。

坦本义为平直宽广。

直率开朗则为其转义。毫不掩饰自己的革命观点,则是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胸怀。心地宽广的人,未必没有愤懑。“虽斯宇之既坦,心犹凭而未摅”。抒发凭心,也是坦率的表现。问心无愧,就可以处之坦然。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夫子倒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11

众所周知,科教可以兴国。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教育的成功,系于教师,即系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师德。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神圣的事业,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一个互动的活动。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必须用自己精湛的教学业务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待人处世,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人才。

一、精湛的师业是树立威信的基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水平、人文内涵、直接关系着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地位。勿庸置疑,学生不会欢迎教学水平低下、知识面狭窄的教师的。如果一位教师有着渊博的知识、灵巧的教学方法,那么,这位教师一定是一位受欢迎的教师。他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对他所教授的知识就会很感兴趣和易接收。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也是一项事业。要有精湛的师业必须勤于学习,苦练教学基本功,深钻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成功的尝试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才有成功的愉悦,教师的教育目的才易达到。

二、用文明进步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

一位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求以文明进步的言传身教率先

垂范。具体表现在:用端正的仪表、文明的语言教育学生;用谦虚谨慎、团结互助的师风去影响学生;用勤于学习、勇于献身的敬业精神去熏陶学生;用严明的纪律、正派的作风去要求学生。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来自社会不良影响对少数学生有很多的误导,甚至一些不健康的事物已开始腐蚀少数学生的心灵,个人主义普遍,拜金主义流行,享乐主义盛行。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刻分析存在的现象,大力倡导真、善、美来正确的引导学生,而最有效应的就是教师用自己文明进步的言传身教去教育、引导学生。

三、用无私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

培养高尚的师德还要求我们用无私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这种爱是深情的爱而不是溺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爱。具体表现有不歧视差生、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适时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及时疏导学生心中的困惑并予以帮扶。教师在谆谆教导中,既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又是学生心理保健医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以特有的“爱生育心”的胸怀,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从中受到深刻教育,使之健康成长。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篇12

对中小学教师在热爱学生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爱心”使学生成长,“爱心”使差生转变。我校的老师就特别注意用“爱心”去感召学生。“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更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给学生以温暖,学生就会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关爱学生,实现后进生的转变,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

俗话说:“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投入进去。教师职业是个良心职业,良心对教师内心的职业道德有特殊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是教师应当效仿的。只有敬重本职工作,才谈得上乐业,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进一步为之献身,才能达到有所奉献和创造。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依法执教,做合格的人民教师

--观看《师德启思录》的体会

近期,按照磁山镇教育办公室的安排,我校认真组织收看了《师德启思录》,看后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了讨论,畅谈了自己的深刻体会。一大批多年战斗在教育战线上教师的感人事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我非常热爱教师职业。邓小平同志曾经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刘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当然,要发展高科技的基础是发展教育。同时我知道,教师的职业是特殊职业,劳动对象是生动活泼,各具个性的孩子,他们 身体和知识的增长给人

以生活的信心和事业的成就。教师职业有良好的,对整个社会起带动作用的工作环境。教师职业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职业稳定,难以被技术的进步所代替,较少“下岗”一类的后顾之忧。有较长的带薪假期,可以用于干自己相干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目前,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加入)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小学教师王思明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的事迹使我们深受教育,使我们深深感动。他说:“三十多年来我确实牢记了父亲的话,‘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孩子’。”他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与技能。”

吉林省九台市22中特级教师张再昌也是一位典型。他按照当地的实际需要,培养有用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的爱。

对中小学教师在热爱学生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爱心”使学生成长,“爱心”使差生转变。我校的老师就特别注意用“爱心”去感召学生。“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更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给学生以温暖,学生就会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关爱学生,实现后进生的转变,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

俗话说:“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投入进去。教师职业是个良心职业,良心对教师内心的职业道德有特殊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是教师应当效仿的。只有敬重本职工作,才谈得上乐业,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进一步为之献身,才能达到有所奉献和创造。

三、教师要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

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这些基本权利是:1、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2、学生有发问和了解的权利。3、学生应当有说“不”的权利。4、学生应当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权利。5、学生应当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6、学生应当有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7、学生应当有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的权利。

“师德启思录”中列举了很多典型案例,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省教育厅韩清林厅长说过:“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学会做人和学会知识技能是显性目标,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会自主学习是过程性目标,是学习化社会中人们发展、提高的基本能力;学会自主发展室内隐性目标,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当代教育的最高目标。学会做人、学会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发展,这四大培养目标是当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生存、生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我们应当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摈弃传统的“管、卡、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师德启思录”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要学习“师德启思录”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系列(6篇)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思维与故事情节不断地“互动”,产生很多的感触,我们观赏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一篇优秀观后感怎么写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师德启思录观后感系列(6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篇1)

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我非常热爱教师职业。邓小平同志曾经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刘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当然,要发展高科技的基础是发展教育。同时我知道,教师的职业是特殊职业,劳动对象是生动活泼,各具个性的孩子,他们身体和知识的增长给人

以生活的信心和事业的成就。教师职业有良好的,对整个社会起带动作用的工作环境。教师职业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职业稳定,难以被技术的进步所代替,较少“下岗”一类的后顾之忧。有较长的带薪假期,可以用于干自己相干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目前,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加面临严峻的形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篇2)

对中小学教师在热爱学生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爱心”使学生成长,“爱心”使差生转变。我校的老师就特别注意用“爱心”去感召学生。“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更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给学生以温暖,学生就会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关爱学生,实现后进生的转变,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

俗话说:“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投入进去。教师职业是个良心职业,良心对教师内心的职业道德有特殊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是教师应当效仿的。只有敬重本职工作,才谈得上乐业,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进一步为之献身,才能达到有所奉献和创造。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篇3)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以人为本 以德治校 以情育人?

竹溪县延坝中学 肖高峰?

xx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它摆到了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等重要的地位。随后,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使“以德治国”方略进一步走向落实。如何使“以德治国”这一宏观战略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落实。通过观看《师德启思录》,我认为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以德治校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强化道德规范以及利用他们的教育理念,人格魅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共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一、教师要以德修身?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仪表风范等都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实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如张再昌老师自身对农业技术的热爱与执着,终于培养出像高才这样的一批农业专家。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教师以德修身,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规范正面地影响学生。必须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持重、明达、和善、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及道德素质的典范。?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以德修身呢?我认为抛开学识等因素不谈,教师必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集大成者,忠、孝、仁、义、礼,一样不能少,忠于家庭,忠于祖国,忠于教育事业,忠于心灵的感受,真正要做到“要正人,先正己”。孝敬父母、尊重别人、谦虚恭谨、彬彬有礼、言行一致。试想,一个朝三暮四对工作缺乏忠诚的教师怎么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呢?如北京第五中学的一名女教师,班上有个学生在教室里玩青蛙,引起了同学们的围观,差点影响了英语课,这位教师不是施以体罚,而是很尊重这位同学的兴趣。用一只盒子装上这只青蛙,放学后让这位学生带回家,做蚂蚁斗青蛙的实验,并写好观察日记。结果,这位学生不仅写好了观察日记,而且还做好当天的作业。由此可见,当教师在学生心中种下这些善花再加以爱的灌溉培养,结出的将是多么丰硕的德育之果啊!?

以德修身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这些魅力包括爱,爱每一个学生,爱他们的优点和缺点,爱他们的天真,也爱他们的调皮捣蛋,如在第三集中的李忠义老师从教十八年来找回三百多名流失学生。如果都象她一样,以崇高的道德情操关爱每一个学生,让父母般的爱充溢于自己的心胸时,便会少一些责骂,讥讽,冷漠,多一些温柔和笑脸。也包括尊重、尊重我们的学生,尊重每一个人,无论老幼病残,以平等礼貌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遇到学生问一声好,上课时要讲究课堂礼仪;自己出错后,要真诚道歉……长此以往,道德的感召力将不言而喻。这些远比条条框框的约束要“美丽”。?

二、学生要以德立身?

学生是一棵棵稚嫩的幼苗,要长成参天大树光有阳光雨露及良好的土壤环境还不够,还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我能行”、“我要成才”的强烈欲望,经过不断学习,最终达到枝繁叶茂,这就要求学生从小明白要以德立身。树立德育的典范,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教师要鼓励他们从身边做起,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哪怕是帮助一次老人,孝敬一回父母,做一次礼貌待人的好孩子,这些都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快乐并享受被尊重的乐趣。这种精神需要,他们便会主动地心甘情愿地做德育要求他们做的事。以德立身必须要做到诚信为本。在当今中国,坚守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应从儿童抓起,教育学生要诚实地面对知识,面对生活,面对他人,面对社会的一切;只有这样,人生之路才不致偏差,只有坚守信用,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以诚信待人,我们才有希望。?

三、教师要以情育人?

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家指出,人的成功,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不是取决于智力因素,也就是说不是智商起主要作用,而是情商和心商起主要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情商和心商呢?除了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提高外,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如何把提高学生的情商和心商放在首位,也就是教师把情感教育融洽到教育教学中去。?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丐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学习好,就必须使他们在课堂上心情好,对学习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集中;这就要求教师把情感教育融合在课堂上。如教师每节课面带笑容,课前向学生们问好,谈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教授新课时,方法灵活多样,在训练时要采用适当的游戏,这样,学生有兴趣,学得快。又如:学生无论回答对错,都要给予肯定,以鼓励为主,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使他们有信心,让他感觉到成功不是那么难,以后他会下功夫做得更好。?

综上所述,以德治国这样一个大的政治方略,必须作用于社会每一个细胞才能实施,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校,在其中承载着重要使命,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学生、家长互为德育的客体又共为主体,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学校”——这个德育教育主阵地将坚如磐石,全民族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指日可待。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篇4)

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这些基本权利是:1、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2、学生有发问和了解的权利。3、学生应当有说“不”的权利。4、学生应当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权利。5、学生应当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6、学生应当有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7、学生应当有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的权利。

“师德启思录”中列举了很多典型案例,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省教育厅韩清林厅长说过:“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学会做人和学会知识技能是显性目标,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会自主学习是过程性目标,是学习化社会中人们发展、提高的基本能力;学会自主发展室内隐性目标,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当代教育的最高目标。学会做人、学会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发展,这四大培养目标是当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生存、生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我们应当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摈弃传统的“管、卡、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师德启思录”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要学习“师德启思录”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篇5)

近期,按照磁山镇教育办公室的安排,我校认真组织收看了《师德启思录》,看后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了讨论,畅谈了自己的深刻体会。一大批多年战斗在教育战线上教师的感人事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我非常热爱教师职业。邓小平同志曾经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刘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当然,要发展高科技的基础是发展教育。同时我知道,教师的职业是特殊职业,劳动对象是生动活泼,各具个性的孩子,他们身体和知识的增长给人

以生活的信心和事业的成就。教师职业有良好的,对整个社会起带动作用的工作环境。教师职业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职业稳定,难以被技术的进步所代替,较少“下岗”一类的后顾之忧。有较长的带薪假期,可以用于干自己相干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目前,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加面临严峻的形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政治素质是爱岗敬业。

对中小学教师在爱岗敬业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师德启思录”中一大批优秀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小学教师王思明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的事迹使我们深受教育,使我们深深感动。他说:“三十多年来我确实牢记了父亲的话,‘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孩子’。”他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与技能。”

吉林省九台市22中特级教师张再昌也是一位典型。他按照当地的实际需要,培养有用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的爱。

对中小学教师在热爱学生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爱心”使学生成长,“爱心”使差生转变。我校的老师就特别注意用“爱心”去感召学生。“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更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给学生以温暖,学生就会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关爱学生,实现后进生的转变,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

俗话说:“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投入进去。教师职业是个良心职业,良心对教师内心的职业道德有特殊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是教师应当效仿的。只有敬重本职工作,才谈得上乐业,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进一步为之献身,才能达到有所奉献和创造。

三、教师要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

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这些基本权利是:1、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2、学生有发问和了解的权利。3、学生应当有说“不”的权利。4、学生应当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权利。5、学生应当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6、学生应当有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7、学生应当有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的权利。

“师德启思录”中列举了很多典型案例,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省教育厅韩清林厅长说过:“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学会做人和学会知识技能是显性目标,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会自主学习是过程性目标,是学习化社会中人们发展、提高的基本能力;学会自主发展室内隐性目标,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当代教育的最高目标。学会做人、学会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发展,这四大培养目标是当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生存、生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我们应当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摈弃传统的“管、卡、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师德启思录”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要学习“师德启思录”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篇6)

众所周知,科教可以兴国。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教育的成功,系于教师,即系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师德。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神圣的事业,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一个互动的活动。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必须用自己精湛的教学业务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待人处世,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人才。

一、精湛的师业是树立威信的基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水平、人文内涵、直接关系着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地位。勿庸置疑,学生不会欢迎教学水平低下、知识面狭窄的教师的。如果一位教师有着渊博的知识、灵巧的教学方法,那么,这位教师一定是一位受欢迎的教师。他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对他所教授的知识就会很感兴趣和易接收。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也是一项事业。要有精湛的师业必须勤于学习,苦练教学基本功,深钻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成功的尝试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才有成功的愉悦,教师的教育目的才易达到。

二、用文明进步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

一位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求以文明进步的言传身教率先

垂范。具体表现在:用端正的仪表、文明的语言教育学生;用谦虚谨慎、团结互助的师风去影响学生;用勤于学习、勇于献身的敬业精神去熏陶学生;用严明的纪律、正派的作风去要求学生。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来自社会不良影响对少数学生有很多的误导,甚至一些不健康的事物已开始腐蚀少数学生的心灵,个人主义普遍,拜金主义流行,享乐主义盛行。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刻分析存在的现象,大力倡导真、善、美来正确的引导学生,而最有效应的就是教师用自己文明进步的言传身教去教育、引导学生。

三、用无私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

培养高尚的师德还要求我们用无私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这种爱是深情的爱而不是溺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爱。具体表现有不歧视差生、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适时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及时疏导学生心中的困惑并予以帮扶。教师在谆谆教导中,既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又是学生心理保健医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以特有的“爱生育心”的胸怀,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从中受到深刻教育,使之健康成长。

《师德启示录》观后感


《师德启示录》观后感 ——用德性之美铺就学生未来之路

放寒假期间,应学校要求观看《师德启示录》教育片,这由九部短片组成的教育记录片从古代先贤谈到当代的教师,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感人肺腑的华丽诗篇。那些扎根于大山,奉献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们让我钦佩,那些用爱去浇灌学生心灵的园丁们让我感动,那些用行动去保护学生们的“伟人”们让我震撼……

其实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我想说虽然我很年轻,我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可谈,但是我觉得教师所从事的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动力的事业,那么作为教师,一定首先要是一个感情丰富,心思细腻的人。我总是会被那些在大山里守着贫困,只为孩子们能离开黄土地的那份坚守所感动;我总是被孩子们那些稚嫩的声音和单纯对我的喜爱而热泪盈眶;也总是为那些心中充满爱的教师们的巧妙机警的处理办法而鼓掌喝彩。从影片当中,我看到了张再昌,杨瑞清,王春牛,胡安梅等一位位优秀的教师,更让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引导我前行的火光和人格的力量。

“命运是一种局限,人生就是一个奋斗突围的过程,而知识就是力量。”,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扎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王思明老师。看着他皱纹深嵌在粗糙的脸上,但眼神却放着光芒,想必年轻时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年轻俊朗的小伙子。他学有所成之后放弃了进城谋得一份好工作的机会,而是回到这贫瘠的黄土地;我想当时肯定有很多人阻止,嘲笑过他,但是也没有让他离开这些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岁月留给他的不仅是时间的烙印,更是一枚感动中国的奖章。在2013年校里举办的教师节晚会上艺术部出了一台舞蹈剧,名字已经记不住了,但是学生们用舞蹈和声音留给我的震撼却挥之不去,仿佛历历在目。这个舞蹈描述的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师投身到山区的教育事业,和学生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支教结束,男教师不得不答应父母的要求回到城里结婚,那些孩子们的不舍和呐喊“老师,你别走,我长大后嫁给你!”一个孩子说完之后,所以的孩子都大声喊“老师,你别走,我长大后嫁给你!”很多老师像我一样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动的是师与生之间的那种感情,感动的是大山里面孩子们求学的决心和无奈。其实像王思明前辈这样,虽然不如舞台剧里演的那么震撼,但是他们用每天的行动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着一种美德,那就是师德。是这种坚守的师德让孩子们看到山的那边不是山,而是他们美好的未来。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是用身体力行来熏陶,感染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求真做真。而怎样去感染他们却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德性,教师的德性之本是爱与善良,教师对学生的善良是以爱为基础的,教师中的爱表现为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假期中细细品读了郭元祥老师的《教师的20项修炼》,里面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印象最深的是三毛和席慕容两个人的不同人生境遇,可以说老师的一句话也许会左右学生的一生。不能完全把三毛和席慕容不同的人生之路归咎于他们的数学老师,但是三毛数学老师的残忍一定伤害到了她的自尊,而使三毛在看问题的方式上和与人交往的心理上造成影响,同样都是被学生记住,那为什么不做一名让他们因为爱戴,尊敬而铭记的老师呢?其实学生们从我们这里学到的书本知识,在以后的生活当中用到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我们更多教给他们的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种正确看待事情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心态。所以,我们应该用爱去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就像纪录片当中,有一位老师为了保护偷拿他人钢笔的学生而组织的游戏,既让物归原主,又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同时得到了教育,我相信他会永远在心里感激这位老师,让他在悬崖边上勒住了缰绳,我也相信等待他的是一条光明的大路。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其理”,学生很可能单单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从而相信他的教导,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而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本在于爱的德性,用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让他们从你的眼里看到自己的倒影,他们会紧随你的步伐,响应你号召,走向他们的康庄大道。

师德演讲观后感合集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师德演讲观后感,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深入人心。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份经过认真研究的演讲稿,演讲稿的行为变化要富有波澜,写主题演讲稿需要注意的点有哪些呢?敬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

师德演讲观后感(篇1)

一杯清茶,一段音乐,徐徐的清风,此时加上一本好书,就有了安静而又丰富的内心。书,因为有她,我们变得会思考,并充满着灵性。

忙碌却充实的暑假除了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还有一部分便由书填满。

每天都会翻上几页的是毕淑敏 着的《爱怕什么?》。她以心理学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笔法,针对当代中国人纷繁驿动的心,写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看着一篇篇娓娓道来的散文,犹如自己的内心沐浴在清新的风中,荡涤得一如雨后的新叶。作为一名老师,繁琐的工作,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常常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精心读着这本书,正如书名所说,爱怕什么?于是,极力地吸收着书中的营养,告诉自己,活得好一点,快乐一点,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很喜欢其中一篇的书名《鱼在波涛下微笑》,那么让我在阳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时,因为我的努力,我的学生们在阳光下微笑……

书桌上《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两本书是关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因为听过窦老师的课和讲座,一下子就被她的课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课堂教学智慧、细腻、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从她的课,她的讲座,甚至是每一个细节,展现出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因此,认真读了这两本书,内心里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为窦老师一样出色,不是因为可以出名,而是因为这样老师学生会喜欢,因为这样的课堂孩子才会沉醉其中。认真琢磨窦老师的文字,仿佛能置身于当时的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断反思我的课堂。我震撼于这段文字:“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 、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教师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窦老师能够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备课这一理念也伴随着这段文字,深入我的内心。窦老师的课堂,窦老师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诗意,所以有魅力。我想,这就是我前行的目标。

每一次读书便觉得自己的肤浅,于是,将继续鼓励 自己,每天读一点,厚积才能薄发。那么,静静看书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师德演讲观后感(篇2)

大家好!

一杯清茶,一段音乐,徐徐的清风,此时加上一本好书,就有了安静而又丰富的内心。书,因为有她,我们变得会思考,并充满着灵性。

忙碌却充实的寒假中,还有一部分由书填满。

在假期每天都会看几页毕淑敏著的《爱怕什么?》。她以心理学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笔法,针对当代中国人纷繁驿动的心,写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看着一篇篇娓娓道来的散文,犹如自己的内心沐浴在清新的风中,荡涤得一如雨后的新叶。作为一名老师,繁琐的工作,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常常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精心读着这本书,正如书名所说,爱怕什么?于是,极力地吸收着书中的营养,告诉自己,活得好一点,快乐一点,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很喜欢其中一篇的书名《鱼在波涛下微笑》,那么让我在阳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时,因为我的努力,我的学生们在阳光下微笑……

书桌上《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两本书是关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我一下子就被她的课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课堂教学智慧、细腻、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从她的课,她的讲座,甚至是每一个细节,展现出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因此,认真读了这两本书,内心里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为窦老师一样出色,不是因为可以出名,而是因为这样老师学生会喜欢,因为这样的课堂孩子才会沉醉其中。认真琢磨窦老师的文字,仿佛能置身于当时的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断反思我的课堂。我震撼于这段文字:“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教师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窦老师能够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备课这一理念也伴随着这段文字,深入我的内心。窦老师的课堂,窦老师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诗意,所以有魅力。我想,这就是我前行的目标。

每一次读书便觉得自己的肤浅,于是,将继续鼓励自己,每天读一点,厚积才能薄发。那么,静静看书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师德演讲观后感(篇3)

xxxx年10月25日,我观看了第四届师德巡回演讲,感慨颇深。

老师们的演讲或感人泪下,或亢奋人心,或激情澎湃,或低沉悠扬,赢得了老师们的热烈掌声。他们有幸福帮帮团的张红老师,有来自新密的残疾人老师,有麻辣教师孟江涛老师等。他们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孩子更亲,他们善于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读懂学生的喜怒哀乐,能从孩子内心深处感化学生。这场报告会是对我最大的精神洗礼,让我深深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光荣与沉重。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麻辣老师孟老师,小学英语教师,超有个性一个人,有自己独有的一套教学方法,课堂诙谐幽默,表情夸张,声音激昂,深得学生喜爱,短短的十几分钟演讲,也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再次期待他的课。他还时常去下乡送课,给农村孩子带去欢乐与知识,讲自己的教学方法带到农村,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英语,喜欢说英语。还有来自新密的残疾老师,他坚强乐观,身体力行去感化学生,去引导学生,从艰苦环境中不断努力,自己出钱补助孩子,使孩子也有好的学习用品,好的书包,有趣的课外读物等,还有帮帮团团长张红老师,常年带领自己的帮帮团去社区,看护老年人,做小小交警,体验交警的艰辛,在植树节时带领学生去山上植树,虽然手上磨破了皮,但孩子们依然很高兴,他们从中获得了很多在城市里难得的乐趣。

我决心以这次报告为契机,强化主人翁责任感,深入扎实、有创造性地落实好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也引发了几点思考。

一、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管是师德标兵还是优秀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因此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新课程标准》,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三、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要勇于承认,勤于创新。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师德演讲观后感(篇4)

今天下午,利用双休日休息时间,学校组织全体青年教师进行了演讲比赛,这次比赛是由两项活动结合起来的,既是学校首届“成长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校首届读书节的活动内容之一,所以本次比赛的主题是“我与书”。

教导处对这项比赛活动很重视,主管的小王老师精心策划,早早在5月10日就下发了活动策划书,同时她还邀请了外聘的评委3名,对这3名评委她也特意做了挑选,从语音标准、演讲技巧和文本撰写三个面去选择了三个评委,可谓用心良苦。

比赛的地点本来是安排在学校的阶梯教室中,但是周六刚好是学校体育馆被拆除的时间,机器作业的极大声噪音使我们的比赛地点被迫转移到邻近的酒店中,让我自己都有点意外和惊喜的是,在酒店的会场中举行这个比赛,反而使比赛的档次好像一下子提升了,老师们的感觉也估计比学校中要好多了。

这个小意外也使我感到以后类似的重要的比赛,一定要尽量安排到档次高的地方,一是对老师们劳动的尊重,二是使活动的氛围能更好。

演讲比赛从下午1:05开始一直持续到2:45,总共有18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比赛结束后,3名评委分别从语音标准、演讲技巧和文本撰写三个方面对所有的参赛选手进行了点评,最后小李老师对本项活动进行了小结。

整个比赛过程中,我自始至终认真参加,用心聆听。

综观本次比赛,我有这样几个感触。

感触一:教师们的参赛状态大相径庭。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是学校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比赛,学校的管理层肯定对这项工作很重视,甚至还带有演讲以外的因素掺杂在里面,比如看看哪位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好等。

但18名参赛教师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状态,还是让我和老师们有点喜忧参半。

有的教师对演讲比赛非常重视,无论是文本的撰写,还是背诵的熟练程度,甚至是演讲服装的挑选及演讲动作的设计等,都在事先有非常细致周到的准备,这样的一类老师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用心程度,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精神状态。

但也有个别教师对此项活动不够重视,文本草率应付,背诵很不熟练,态度“轻松娱乐”,属于正宗的应付了事。

演讲比赛虽然只是一件小工作,但是工作虽小,里面蕴含的内容却不少啊!

感触二:教师们对演讲的理解不够准确。

有一部分教师对演讲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比赛过程中评委的打分上不去。

百度对演讲是这样定义的: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演讲的目的包括这样七点:

一、说服听众采取某些行为;

二、传达希望听众了解的信息;

三、针对特定听众的要求提供信息;

四、为有争议或挑战性的'观点提供讨论平台;

五、了解人们对某种情境或观点的反应;

六、争取听众的参与及合作;

七、使听总参与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

演讲的技巧概括后有以下几点:以一个与观众需求相关的问题为开场白,真诚感谢,一个相关的事情、事实和证据、统计数据,采用类比等方法,准备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尾等。

而我们有相当多的老师对演讲没有深入理解,按评委的解释更多的是朗诵性质,缺少与听众和评委的交流。

感触三:评委们的点评真诚、实在而有效。

这次的三个评委虽然不是大家、名家,但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还是有一定的造诣,今天他们的点评就让我和老师们深受启发和感悟。

无论是语音的张老师、技巧的王老师还是文本的王老师,他们的点评都真诚而实在,点在了缺陷上,评在了点子上,并且他们还就如何改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感触四:今后举办类似活动时的注意点。

等下届演讲比赛进行前,我想我们至少应该注意这样几个点:

一是文本撰写的辅导,应该请一名文本撰写方面的老师,对老师们的文本撰写进行一次面对面、零距离的培训,这样既能减轻老师们的负担,同时又能写出高质量的文本。

二是演讲技巧的培训,如今的社会,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生活、工作技能,虽然平时的讲和演讲的状态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比对,但是如何讲得清楚、如何讲得生动、如何讲得到位,我想应该还会是有一致性的。

三是适当地观看优秀演讲人的视频,让老师们能直观地感受、模仿、迁移。

演讲比赛结束了,但是我却从中看到了很多附属在演讲比赛中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是让我开心的,有的是让我担心的,不管怎样,这些额外获取的信息一定能帮助我更进一步地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

感谢老师们的用心付出!

师德演讲观后感(篇5)

昨日下午匆匆忙忙赶去听"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之演讲比赛。有人激昂,有人平淡,有人高歌,有人低唱。但他们同样都是在表达"爱"

爱有许多种:有热烈的,有温情的,有无声……同样,演讲方式也有许多种,但他们同样都打动了"你,我,他(她)"的心。

一位优秀的演讲者,需要首先在取材与语言上有不同一般的视角,兴许只不过是最为平淡事,但他懂得如何去发现、欣赏这些平凡的事和人的美。

懂得如何用最朴素但不失幽默的语言来述说。

等你完成了“词、曲”时,那么如何去演绎好这优秀的作品呢?你需要用心去思考:动听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加上适当的停顿休息,以及自然的情感流露。

便成就了我们心中的好演讲者。有句俗话称“钱是万能的”。但我觉得“爱才是万能的”。

人有了爱,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有了爱,才能既丰富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有了爱,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原创话剧《启功》观后感


原创话剧《启功》观后感

用话剧的形式向当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启功老先生致敬,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向中国尊师重道的好传统致敬。
本周末27日晚,由北京桂湘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原创话剧《启功》,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度上演,我们夫妻俩十分有幸地前往观看先睹为快。
我对启功先生并不陌生启功先生曾为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妹妹题写了一幅字,至今仍悬挂在她家客厅中。
话剧《启功》由胡薇编剧、唐烨导演、宁文彤主演。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族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尽管有如此多的头衔,启功先生却一生以教师为职业,传道,授业,解惑,和而不同,坚洁自守。
该剧追求诗化的现实主义,力求形式上侧重轻灵、轻逸,在诗意中不失剧作本身内在的严肃、庄重与大气。通过启功先生的人生经历, 将逐渐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前尘往事,以艺术的样貌凝固、传播开来,以启功先生的人生故事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境遇。
主创团队以竹喻人,以竹笋成长为高竹来喻其历经黑暗与挣扎却能坚、净自守的品格与人生,提炼出竹笋精神概括启功先生的人生轨迹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折腾,破土而出,甘愿奉献。
话剧《启功》将启功先生一生浓缩在九十分钟内,先生学养深厚,诗、书、画享誉当代中国,但最令他引以为傲的身份却是教师。着重表现了启功先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自身的教育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奉献,解析了他一生坚守的内在原因与动力。
在筹备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回报恩师的过程中,启功先生仿佛回到了往昔,与师友们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书画艺术的过往历历再目,与陈坦先生、溥心畲先生等人的往事也不断浮现。
在艺术表现上,话剧《启功》融合古琴、戏曲等民族元素,营造了庄严的历史感,加入歌队(注)的表演形式增强了仪式感,着力营造严肃大气的艺术氛围。
仰望启功先生,向启功先生鞠躬致敬,启功先生将永远被铭记在世人的心中。

注:歌队:它的功能主要有;转换戏剧场面;构成舞台形式美的一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领剧情;通报即将出场的人物以调整戏剧焦点;预示未来的事情以提示情节走向;铺垫情绪以引导观众的判断等。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师德启思录观后感合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师德启思录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