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黑镜观后感。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观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黑镜观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黑镜观后感

英国人牛逼的地方不是《黑镜》系列所展现的深刻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可以在众多传播学经典着作里找到影子,比如波茨曼的《娱乐至死》,比如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以及《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等等。《黑镜》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篇传播学论文的文献综述。这个系列的电视剧展现了大量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比如卢因的“守门人”,比如李普曼的“探照灯”或者”议程设置“,比如拉扎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比如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比如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比如新媒体(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冲突“等等。英国人牛逼的地方就在于能够为这些冷冰冰内容创造一个荒诞而热闹的世界让其夸张的凸显而又顺理成章——因为我们已经被改变,却又用同样荒诞而又顺理成章的结局让你目瞪口呆,然后手心冒汗。

英国人发起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工业时代。《黑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造物主对自我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的惶恐不安。鲁迅说人钓虫,虫也在钓人。而自以为掌握着科技的人,又何尝不是被科技玩儿得团团转?前几天看新闻,腾讯马总告诉强哥,大概意思是移动科技已经成为人的一个器官。就如麦克卢汉几十年前的论述,电视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而虚拟技术如果作为器官,它便是我们大脑的延伸。人的器官本来是客观而自由的,而媒介从来不是。换句话说,控制了电视,便控制了我们的眼睛;控制了广播,便控制了我们的耳朵。

如果说波茨曼和麦克卢汉对人类还有一点信心,认为在电视等大众媒介人们还能有一点自主思考的能力。《黑镜》的编剧却告诉我们,控制了虚拟技术,也就彻底的控制了我们的大脑。

所以《黑镜》第二集中的人们愿意每天重复机械的踩脚踏车,来换取虚拟货币,用以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虚拟世界的各种”产品“。在这个世界里,人的生活将变得非常简单,他们对食物,对穿着的欲望早已被虚拟技术”洗“掉。所以他们每天穿着简单的衣服,吃着只能满足卡路里需求的食物,追求屏幕上虚拟世界带给感官的刺激。导演别出心裁的是,这个世界男女是共用一个厕所的。因为”性“作为人类的繁殖行为已经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取代,人只需要追求”性“带来的感官刺激即可。于是一切原始的关于”性“的禁忌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下已经荡然无存,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彻底被颠覆。

《黑镜》第二集中对于物质生活欲望的”阉割“,不仅仅是对工业时代的讽刺与反思,也是对生产关系转变与社会控制力的探讨。工业时代,统治者用物质来刺激和满足人的欲望,进而促使人劳作,维持社会运转。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科技同样成为奴役大众的工具,虽然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统治者仍然会通过改变刺激欲望的”产品“来继续让人们心甘情愿的踩脚踏车。

未来世界的人更像一只只的蜜蜂,住在蜂巢一样的窄小而封闭大厦里。和古时候的牛和驴拉磨盘一样,每天重复的等着不知道为什么提供动力的脚踏车来换取自己的食物。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还需要情感刺激。所以大量的电视节目日复一日的刺激着他们麻木的神经,无用的虚拟服装让他们乐此不疲的换试。他们同时还能够以虚拟的画面出现在选秀节目的观众席上,变成一个个卡通的微笑,哭泣,赞扬,嫉妒与愤怒的表情,跟着三个”统治阶级“共同戏看自己的同类出丑或者获得成功。

《黑镜》第二集罕见的描述了一段温情的爱情故事,而这段爱情却也终究挡不住”上帝“的最后拷问,不,是诱惑。男主角站在聚光灯下,面对可以改变他命运的评审和无数站在虚拟形象背后的观众,最终在评审的诱导和大众的起哄下,顺理成章的放下爱情和武器(用来自杀的武器,而不是反抗),进入”上流社会“。最后的结尾同样精彩,他站在比以往宽大很多的房间,通过窗户凝视外面的世界——一大片森林,还有一只偶然飞过的小鸟。屏幕构成的墙壁不见了,他不用再看电视,而是欣赏真实的世界。

我们本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东西来欣赏窗外的风景,而如今却要付出一切来换取这个地位。

从起点到终点,从终点到地点,这又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写完时,已是深夜,先看一集《非诚勿扰》再睡吧。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黑镜观后感剧评


《黑镜》这部电视剧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当前已经出到第四季了,这部剧给我们真真实实的破解了人性里的善与恶,不同的选择会造就不一样的人,小编也给大家带来了篇黑镜观后感剧评精选,一起来看下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最近突然想看美剧《黑镜》就看了几集,其中有一集是主角是一个黑人,生活在一个科技时代里。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骑行赚取积分,然后唯一的消遣就是电子虚拟世界的所有项目,比如说虚拟游戏的虚拟人物拉手提琴、虚拟枪战游戏、虚拟人物观看演出、虚拟人物观看各种娱乐节目。

他们所有的生活享受就是虚拟世界里面的所有消遣,没有真实生活。而这些娱乐他们不得不看,如果不看这些节目就得扣去通过骑行辛苦赚来的积分。黑人主角生活的很无趣,他每天都打不起精神,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一个漂亮的女孩,无意间听到了她美妙的歌声,黑人开始注意那个女孩。他发现这女孩太美了,不管是歌声还是长相都无与伦比。黑人突然很想帮助女孩成为歌星,他愿意花费他所有积蓄帮女孩购买参赛的入场券,每天帮她排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一起去参加了比赛,女孩在所有人和导师面前演唱了歌曲。

导师说她的歌声很好听,但是觉得她应该更好的运用她的美貌和身材去表演。黑人想要阻止却被拦下带走了,女孩考虑许久在每天不断骑行赚积分和用身材去表演中做出了抉择,她选择了后者。黑人回来后看到女孩的表演视频无比难受,想要关掉却没有积分去抵扣。

此时黑人痛苦万分,他疯狂的敲击电子屏幕,但是却无法关掉播放的关于女孩的节目。黑人立下了目标,他要再次等上表演台去,他从此后拼命的赚取积分,日以夜继终于攒够了一千五百万积分足够买入场券。他也来到了这个舞台,他表演了他之前排练已久的popping表演非常精彩,表演完后黑人拿起了玻璃片对准了自己的喉咙,他发出了自己内心的呐喊,这虚拟的世界,生活的毫无意义。

他们丢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丢失了真实的情感的交流,现在的生活好似行尸走肉。而台上的面试官是如此虚伪,装腔作秀控制着所有人。说完后没想到面试官鼓起了掌,说黑人表演的太精彩了,要给他专门开一档节目。说他将摆脱原来的生活,迎来新的生活。黑人面对此时的选择时,他动摇了。他做了和女孩同样的选择,他也成为了这个舞台节目的一部分。

本以为他会成为一个顽固的抵抗者,没想到他也成为了他们的一员,他加入后完完全全的接受了这样的活法。在对立的立场时你是革命者、是坚定的反抗者、你无比的憎恨。可当你有机会成为对面的人时,你之前所有的那些都全被抛弃,你选择站到了另一边。这剧情的反转让人觉得很讽刺,但是却真真实实反应了人性的根本就是如此。

《黑镜》观后感400字


《黑镜》观后感

看了黑镜的圣诞版,一如既往的触动神经。

感觉黑镜就像我不能接受的未来一样,每次都让我看完后无尽的在心中呐喊:我不能接受,不能接受

我觉得这次的故事设定出来的点很残酷,尤其看到人被屏蔽后的画面,那种感觉真的绝望,让我想起失恋后的样子。

当人们失恋后,会痛苦一段时间,或长或短,像毒瘾一样折磨你,让你坐立不安,无法静下来心来,一旦坐下来就会有无数声音回响,肢体开始颤抖,心忽然疼一下,泪腺就又失守了这感觉,是无法形容的,也许比喻会更恰当的描述,然而就像毒瘾烟瘾一样,你会缴械,说一句:好吧,我放弃,我承受不了。然后又是一阵吞云吐雾,但起码你得到了安宁和舒适。失恋也会,我就是那种分手了也会关注对方,甚至更甚看到后你会有一种错觉,她还在我的生活里,就像解你的瘾一样,你会持续关注,偷偷地,悄悄的虽然不会去主动接触对方,但是相当于被动的接收对方的信息,以此来慰藉自己。不过,确实是个缓冲,也是一中虐

说回来,黑镜里面的屏蔽,好吧,是彻底的,无可奈何的事情最冰冷,仿佛浸泡于北冰洋的海水里,任你怎样搅动,都不会给你一丝温度的反馈。除非

当然,这种除非在这种铲除的如此干净的方式面前,会慢慢被遗忘,然后,还有回转么

黑镜总能出人意料,我很喜欢这点,因为能刺激到思维,我去想了,你成功了

《黑镜》观后感1200字


《黑镜》观后感:用科技探讨人性的真实一面

1、
有一个好消息,《黑镜》第四季来了。
这部英国英国电视4台和美国网飞公司出品的迷你电视剧,用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来探讨人性在科技的发展中,是如何被利用、破坏、或者被重构的过程。
每一个故事都是脑洞,都能引发深思,不管科技如何变化,不变的依然是人性。
而科技的发展,只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性而已。
第四季总共有六集,这两天先睹为快了三集,分别与虚拟现实、视觉共享、记忆读取三种未来科技有关。
在这三种科技的应用下,我们人性中哪些善,哪些恶会被重构?
2、
第一集,讲的科技,中国的网文爱好者应该很熟悉,也在十几年前就被人畅想过,就是我们人类可以通过意识,接入到一个完全虚拟的第二世界中去体验。
在那个世界中,有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人物、种族、社会体制、就像去了另一个文明,而我们人类在哪里可以无限重生,像神一样。
当然电视剧情里讨论的没那么宏大,只是当一个人可以全能以后,他是否会把这种全能施加于别的个体身上。
就像第一集里面的男主角,把现实中得罪他的人,他喜欢的人,都复制到了他自己的游戏里面,那些复制的意识和个体在被复制的一刹那,一个在现实中继续生活,另一个变成了男主角个人世界中的奴役的对象。
现实中他受了谁的气,晚上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进入自己的世界,可尽的虐待折磨虚拟世界中的的另一个复制体。
复制体和本体一样,一样的肉体,一样的意识,只是在复制的一刹那产生了两条命运的轨迹而已。
虽然最后变态男主角个人世界中,被奴役的复制体得以革命成功,但是我们依然得探讨,当然克隆得以这样的方式实现,而且社会很难去保障到那群复制意识体的权利的时候。
我们人性中哪一部分,会被放大?哪一部分会被扭曲呢?
3、
第二集,讲的也是现在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特别在中国,孩子被拐卖的事情时有发生。
赵薇和黄渤当年拍的那部电影《亲爱的》,不知道扎痛了多少人的心,也让我们对人贩子恨之入骨。
更何况,孩子被霸凌,被性侵,被保姆伤害这些情况无不刺激放大着父母的神经。
而突然说有一个科技,可以通过一个IpAD一样的东西,时刻连接孩子的视网膜,看到所有孩子看到的东西,对于不该看的东西还能主动设置马赛克。
而且孩子在哪里,孩子的身体和情绪也能观测到,流血啦,血压升高啦,害怕啦都能知道。
哪个妈妈会不想要呢?
电视女主角也一样,因为一次差点失去孩子的意外,让她下定了决心。
然后,被妈妈过度保护的娃会怎么样呢?
因为所有暴力、血腥、性的视觉和声音都被保护了,孩子根本无法认识到冲突、沟通、博弈这方面的内容,导致了孩子这方面的情绪和认知几乎为零。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的路,过多的干预反而适得其反。
于是这个妈妈放弃了。
但是,妈妈对孩子的爱,从来都不会变。当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叛逆来了,妈妈又忍不住打开了ipad。
最后她发现,所谓的爱,未必是爱,至少对于孩子来说,那不是爱。
曾经可以微乎其微的影响,比如对孩子的溺爱,在科技的放大之下,也许会变成毁灭的根源。
4、
第三集,所带来的科技以前在看一本书的时候畅想过。
我们人的记忆,并不可信,而且总是会根据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记忆不可信。
但是相对于记忆,我们的语言更容易说谎,从事实、到记忆、在到语言、中间的演变误差太大。
对于那些急需真相的场景来说,越还原真实,越有利。
比如司法。
所以这一集里面,人类有一个科技可以在当事人允许下,读取相关片段记忆,记忆可以输出成图像和声音。
一个人最隐私的东西,最珍贵也是代表一个人本质的东西被侵犯。
而且法律规定,当你承认你在现场,或者有直接证据证明你在现场的时候,你必须得配合。
这时候我们记忆里那些隐秘的,龌龊的幻想暴露在另一个人面前。
将会发生什么?
第三集通过个事故展开,让你看到科技侵入的越深,人们也陷的越深。
就像当法律要判人贩子死刑一样的,当被发现后刑法这么重的时候,人贩子宁愿杀死小孩子,也不愿意被暴露。
制度和科技一样,总会让人性中的另一个主角走到荧光灯下。

黑镜潘达斯奈基观后感500字


《黑镜潘达斯奈基》这部电影由大卫斯雷德执导,菲恩怀特海德、克雷格帕金森等主演,讲述了一位年轻的程序员,将一部奇幻小说改编成游戏,最后现实与虚拟世界混合在一起了,世界开始混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黑镜潘达斯奈基观后感500字。

看完黑镜的最新故事后,想说很多东西,脑袋里很乱。

网上说的几个结局,我都有看过。所有的结局都不是我内心中最好的结局。我心中最好的结局是happy Ending,没有人死亡并且游戏得到五星好评。朋友说那就不是黑镜了,那是国产剧。黑镜的结局大多是揭露人性,一定会建立在一些悲剧之上。爸爸死的越惨,男主的游戏评分越高。

很多人评论说这季黑镜不好看云云,对我来说,只要电影能让我产生很多想法就是个不错的电影。现如今,很多电影都是改编游戏,这电影反其道而行,把电影做的像游戏,让你做的选择,A OR B,有很多这种RpG游戏,但是这种交互式的电影我是第一次遇见,形式上很新奇。很多观影者认为形式大于内容。我不是这么想的,编剧想告诉我们很多东西。高中学习流程图,流程图是最直观的。观影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选择,乍一看我们决定了主角的生死或者他的决定。希望你能注意到,科林的几个举动,科林给斯蒂芬的毒品,他让男主选择吃不吃,男主选择吃,引出pAC,男主选择不吃,科林依旧给他下到水里。斯蒂芬穿越时间,把兔子放回去,可是妈妈还是乘坐了下一班车,依旧逃不过死亡。科林给斯蒂芬的录像带,影响了斯蒂芬,当科林在之前的剧情已经跳楼死了,但是斯蒂芬还是收到了录像带。其实很多都早已注定,只是你觉得你有选择的权利,很多东西一步步的推进,由不得自己。你以为你有绝对的自由,其实没有。你只有相对的自由。

这部剧里,我欣赏的是科林,拥有着上帝视角,时不时可以提点主角,游戏中的NpC。

黑镜第四季观后感影评1700字范文欣赏


《黑镜 第四季》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科幻惊悚电视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剧情丰富,特效震撼,主要用六个独立的故事讲述了任性在科技发展中是如何利用及重构的故事。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剧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第四季最后一集的压轴戏,这次黑镜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同样是科幻的题材,不过通过博士的讲述了不同的故事,但无一例外这些故事都以悲伤的方式结尾,是科技的错,是博士的错,还是甘心成为试验品人的错,好像都有,但每个人都在其中追求着自己的东西。

我们是要追求生命的意义,但是追求的目标慢慢变没了,正如,走着走着,我们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的。

第一个故事,职场失意的医生面对患者无能为力,结果被海恩斯给盯上了,让他试用人类感受接受器,一个人的生理感觉可以通过分享器传送给另一个人。

去医院看病,遇到清醒点的病人知道哪里疼那里痒,可能如实回答医生,但是若是遇到昏迷的病人或是口齿不清的,那可能说不清楚了,那么误诊率就会变大,而这个分享器则可以把病人的感受实时传递给另一个人。

其实这个故事一开始已经隐含着结局,一个老鼠被烫死了,另一个接受到同样感觉的老鼠生理上并没有任何损害,但是也死了,为什么?这个故事的结局会给出答案。

装上了人类感受接受器的道森医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科技这玩意一定是把双刃剑,道森体验了他人的痛苦也体验了他人的快感,一次一个病人的死亡事件导致他体验到了黑暗,也如同另一个小白鼠一样,没受伤但是死掉了,结果人类的机理让道森活过来了,从来痛苦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了,而是无尽的快感。

最终在这无尽的欲望追求之下,道森终于通过自残来获得快感,进而发展到杀害他人达到快感的巅峰,如同小白鼠一样,虽然没死去,却变成了植物人而脸()上依旧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快乐无比的笑容。

第二个故事,杰克和已成植物人的妻子凯莉,又成了海恩斯另一项发明的小白鼠。意识存储转移,把植物人的意识压缩后转移到杰克大脑中,原来说的性格分裂,如今无需分裂,直接在另一个人脑中注入他人的意识,如同共生一样,看到同样看到的,体验同样体验的,等于在一个人的大脑中挖出一个房间,给凯莉住在其中而已,并且两人可能在大脑中实时沟通交流。

同样,东西是好东西,但是人心不足是另一个问题。正如海恩斯说的,有一个永远不离开的后座乘客,对车里的人来说并不怎么好受。凯莉不断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杰克从原来的欣喜变成了厌烦。

原来相爱的两个人,因为共用同样的身体开始产生了矛盾,海恩斯让外在的思想用户杰克会拥有更大的权利,比如关闭凯莉暂时的思想,可以让自己变成自由人。但是随着这种关闭的不断深入也不能满足杰克的需要了,毕竟他也要开始自己的生活,他还要恋爱、结婚,但新女友包括杰克自己已经无法忍受脑海中住着另一个人了。最终海恩斯把凯莉的思想转入到玩具猴子中,作为具有思想人的凯莉来说,再也没人听到她想说什么,想感受什么了,最终只能成为被遗忘的人。

没有躯体而仅有思想的凯莉到底是不是人?拥有不拥有人的各种权利呢?没有人关心了,毕竟这是生理人的世界,仅仅拥有思想这种虚拟的人已经被忽略了。

第三个故事,海恩斯确实是个天才式的人物,终于发明了全息影像技术,让人以全息的形式重生。克莱顿变成了海恩斯的第三个小白鼠,但是此时海恩斯已经因为凯莉的事件被研究所扫地出门,失去了收入来源,而克莱顿变成了他最大的收入来源。

拥有思想的全息人到底是不是人?在许多人看来也许并不能算人,而只能算是展览物品,通过电击全息人,访问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因为对方可是个杀人犯,原本就被电击死掉了,这次只不过算是再电击一次。

众生都开始当上了行刑者,对于克莱顿来说,全息虽然是重生了,却处在无尽的黑暗中,最终无数次的电击痛苦让全息的克莱顿变成了植物全息人,已经丧失了思想。

第6集的黑色博物馆,与其说是一个科技博物馆,不如说是一个犯罪的博物馆,只不过这一次海恩斯这个馆主遇上了复仇者,终于在如克莱顿般的痛苦中体验到自己加诸于其他小白鼠身上的各种试验。

在此集中,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拥抱欲望,海恩斯是科技的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商人,不断追求科技成果带来的满足感,最终论为金钱的奴隶,科技成了他赚钱的不二法门。

装上分享器的医生,在痛苦中体验快感,如同吸住海洛因一样,已经无法阻止自己对于快感的向往,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杰克和凯莉想共同拥有对方,科技帮他们实现了愿望,但是再稳固的感情也阻挡不住对占用和自由这个不同方向的追求,最终曾经美好的感情也抵不住纷争。

欲望,控制的好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控制得不好,我们就变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黑镜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