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漫谈读书读后感50字

漫谈读书读后感50字

《科学的极致:漫谈人工智能》读后感1500字。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在我们在读一本中外经典名著时,会从中感受到与我们以往认知中不同的东西。当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我们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科学的极致:漫谈人工智能》读后感1500字,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最近因为很想了解人工智能,在知乎、饭团上看到许多人十分推崇这本书作为入门的读物,于是决定找来进行学习。《科学的极致:漫谈人工智能》是由集智俱乐部出版的,书中对于人工智能的历史脉络、内涵、当前的困难和可能的突破方向等,都有较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解读,可以说十分适合我这种非技术背景的读者。

通过阅读本书,我了解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计算理论、计算机基本原理、怪圈与哥德尔定理、通用人工智能理论、神经网络(包括人脑)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知识理论。

当历史的车轮回到1900年,数学家大会在巴黎召开,年轻的捷克数学家哥德尔发现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阿兰图灵则设想出了有名的图灵测试,推动了后续的AI研究。直到1956年,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在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提出,这一年,也被公认为人工智能的元年。起初,人工智能专家们野心勃勃,试图创造出不逊于人类之类水平的智能机器,但随后人工智能的每一个新浪潮都经历了从盲目乐观到彻底沮丧的轮回。通用问题求解器、感知机技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概率图模型、支持向量机、莫不如此。人工智能近60年所走过的曲折道路,诸如奇点临近、超级智能机器人、人与机器的共生演化等激动人心的内容并没有出现。但尽管这条道路蜿蜒曲折,荆棘密布,但它却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20世纪的90年代,人工智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三个学派。分别是以传统逻辑功能为主导的符号学派,通过模拟大脑的结构(神经网络)为主的连接学派以及从简单生物体与环境互动的模式中寻找答案的行为学派。

深度学习可以说是目前最热门的一个AI词汇,它属于连接学派。简单来说,机器学习是通过算法,使得机器能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从而对新的样本做智能识别或对未来做预测。从20世纪80年代末,机器学习的发展经历了两次浪潮,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机器学习可以分为全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等等。而根据是否应用了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又可以分为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和其他机器学习。更进一步,对于应用了多层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被称之为深度学习。即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当中的一个子集。当前,深度学习最典型的三个应用方向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最核心的瓶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感知层技术,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而自然语言处理,是将人的语言形式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结构化的、完整的语义表示。尽管深度学习已经取得了相关的进展,但是机器仍然难以理解人类语言产生的过程,在阅读或者加工文字时,经过了怎样的步骤,深度学习通过学习模型的深层结构从而对数据中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建模。

书读完了,最触动我的是艾伦图灵这个传奇科学家,他提出了伟大的图灵测试。

假如有两间密闭的屋子,分别关了一个人和一台计算机。屋子外面,有一个人作为测试者,只能通过一根导线与屋子里面的人或计算机进行聊天。如果测试者在有效的时间内,无法判断出这两间屋子里面,哪一个关的是人,哪一个是计算机,那么就称这个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具备了智能。

这个测试标准推动了后续很多AI研究,比如iphone上的Siri。图灵的研究大大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而图灵本人却在1954年死于一个被氰化物注射过的苹果,年仅42岁。据说,苹果公司为了纪念这位计算机科学之父,特意用那个被图灵咬掉一口的苹果作为公司的logo。

能够制造出向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是科学家们最伟大的梦想,用智慧的大脑解读智慧必将成为科学发展的终极。重要的是,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梦想永远没有破灭过,也许人工智能之梦将无法在我的有生之年实现,或许始终无法逾越哥德尔定理那个硕大无朋的如来手掌,但是,我相信人工智能之梦将永远驱动着人类不断前行,挑战极限。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智能时代》读后感2000字


《智能时代》读后感2000字
第一次读智能时代,是通过朋友的豆瓣阅读邀请码下载到手机上看的。起先并没有太认真阅读,只是在下班路上随手翻几页,以为这就是写现在比较热门的关于智能设备或者智能生活方式的乏善可陈的书,毕竟书名智能时代给我第一印象就是如此。实际读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本讲人的智能和计算机能否产生类似智能的书。书的原名是《on Intelligence》,本意是关于智能的讨论,翻译书名《智能时代》和副标题不是很切题,会给人错误的第一印象。
抛开书名不说,《智能时代》是我几年内读过最好的书之一,作者杰夫霍金斯的文笔很简洁,这本书翻译的水平也很高,文中很客观和批判性地描述了智能和人工智能研究,并阐述了作者自己对智能的理解。本书一推出就获得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及专业领域人士的大力推荐,考虑到霍金斯本人是企业家而不是职业科学家这一点,是十分罕见的。
我从小经常思考关于智能的问题,这本书能解答我很多疑惑,读书时那种开悟的感觉只能用醍醐灌顶来形容。还记得初一的某天下课回家,我骑着自行车,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我的手是怎么掌把的,我没有有意识地控制哪根手指放哪个位置啊?然后我撞了汽车。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思考过这类问题,那么本书绝对是你的菜。
霍金斯在书中首先回顾了当今人工智能研究的历程以及自己探索的经历,客观批判了智能行为派,他认为智能是系统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现无关。比如一个人在静静思考的时候,虽然没有表现出任何行为,他也是有智能的。退一步来讲,假使通过行为来判断是否有智能,当下的计算机也不合格。计算机要能识别图片,必须设计一套视觉识别算法,计算灰度、色阶、轮廓等;识别语音要设计语言算法,计算声波频率、音调、匹配语义等。图片算法和声音算法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从术语到计算过程完全不同。但是对于大脑来说,声音和图像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很类似,只是接受刺激的感官不同。把实验动物幼崽的视觉神经接到本来应该发育听觉的位置,这些动物都能发育出正常的视觉而如果把计算机的摄像头接到话筒上,结果可想而之。作者并非在否定算法本身,无疑,大脑也有自己的算法,这个算法是高度抽象的,能根据信号输入的不同发展出相应的知觉。相比之下,计算机算法毫无变通的可能性。从这两点出发,作者认为以往的计算机智能研究是一条死路。(读后感)
那么智能应该是什么样的?霍金斯从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对学习、记忆、回想等等行为的分解,结合脑部神经结构,提出了产生智能的记忆预测框架。整个推断过程非常精彩,在此就不剧透了,以免破坏了阅读乐趣。
这个系统的核心在于恒定表征这样一个概念,霍金斯认为人类(或海豚猴子等其他动物)之所以能认知世界,依赖于对事物高度抽象的能力。这种抽象能力,不是指刻意训练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是智慧生物由大脑结构决定的固有能力。举个例子:当我看到我家的小狗,我能意识到它在附近;当我听到它熟悉的叫声,我也能意识到它在附近;甚至当我只是看到它掉在沙发上的毛,都能推断出它肯定爬上过沙发。我并不一定直接看到它,是如何判断它是否在附近呢?这就表明我的大脑有关于这只狗的恒定表征,不以我观测的方式转移。我认识我家的狗,无论它是蹲着还是趴着还是把脑袋藏在沙发下面,我都能意识到它的独特存在。恒定表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解某个事物,对于计算机来说,目前的技术只能按部就班地计算,没有理解的产生,更无所谓智能。
恒定表征这个概念并非是霍金斯的原创,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有过类似的思想。比如大哲学家康德曾论证:人的心智拥有空间和时间的形式,独立于经验。康德称这些形式为直觉,它们是纯粹先天的知识方式,不依据经验和思想,这使理解现实成为可能。比如没有人见过完美的圆形,但不妨碍人理解正圆这个概念,因为空间的形式是先天的,是人的物理形态决定的。霍金斯的恒定表征,就是先天知识(人或者计算机物理结构所决定的)加上后天经验的产物。在我看来,计算机对时间和空间都没有先天的知识,如果计算机对什么有先天概念的话,那只能是频率。
不过,计算机并非不能产生智能,只是现在的科技水平不够。最初计算机的设计就是用于处理专项任务(计算个炮弹轨迹之类),而生命的演化是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人和计算机硬件的不同,体现了自然演化和人工制造的区别。产生人类智慧的大脑,对于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的确很难复制(就算能复制,消耗的电量是相当惊人的),并非说大脑具有什么独特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是计算机无法模拟的。我相信在科学家们提取出大脑的算法之后,人工智能的产生是必然的,十年、二十年内都有可能。想象一下吧,具有人类智慧的计算机,不仅计算速度快,还能接上定制的感官,不仅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它还能具有感受磁场的磁觉(就像一些鱼),感受整个森林火灾可能性的安全感,甚至感受股市变化的发财直觉(有些人声称自己就有,比如我妈)应用的可能性是无限多的。这也是小伙伴们改变命运,找到下一个蓝海的机会啊!至于我呢,现在就开始着手创办全球第一家人工智能幼儿早教机构,并非人工智能来教育人类小孩哦,而是我来教育人工智能小孩

读《智能主义》有感


读《智能主义》有感

李宏嘉

我喜欢在节假日在错峰出行,比如大清早去星巴克喝咖啡,下午17点去健身房,都是避开高峰期出行,这样的感觉很是美好。

昨日在海岸城,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一个上午。

看完周总的《智能主义》有感,略写感受如下:

每一个人对智能主义的定义不一样,在国外,称之为人工智能时代,在中国,K2幕僚称之为心时代,说法不一样,但是描述的未来特征是相近的,这是一个大趋势,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方向。

个人和企业都是环境的产物,无法抛开时空来谈,个人及企业的转型升级,毫无疑问需要基于未来。

1、未来的机器人,或者各种人工智能,都在试图替代人的某一部分功能,使得这部分功能更耐用,人更轻松,更懒,懒,从而想出解决办法,是一切科技进步的原因。因此对于未来的判断和分析,可以通过研究人来研究未来的商业,所有的商业都是基于人而出发的,各种工具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提高人的体验而生产的。包括语音识别,大数据,感知系统等,都在模仿人的生理结构而设计。

2、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连上网络,一切没有连上网络的设备,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坏掉的。而那个时候变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于是,基于数据之上又会产生各种商业,数据,物联网,互联网。这个土壤,必将会加快各种新物种的诞生,也就是各种行业异类的诞生,而且这种变化越来越快。

3、未来的世界是软硬结合为一体,硬件是接触人类,软件是收集数据,这两者相辅相成。软件是让人们更快的了解世界,硬件是让人们更好的体验生活。科技是来源于生活,又优化于生活,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

4、对于未来的趋势,周总给创业者的建议是

(1)、做巨头在今天还看不懂、看不清的事,相反,如果巨头能够看得懂,看得清,那么它一定会重金投入,这样创业企业基本没有机会。

(2)、你要想办法比巨头跑得更快

(3)、你要在做法上跟它完全反着来。

在我看来,对此创业者要做的是,

第一、预判趋势,比巨头看得更准,这背后不是胡乱的猜测,而是基于商业哲学推演出来的,更不是在书籍上或者社交媒体上查到。

第二、抢占先机,比巨头看得远,看得准,还要比巨头领先一步,快半步,在底下做好耕耘,打好基础。如同一棵大树,先让地下根系发达起来,地下根系发达,才有可能长成大树。

第三,至少是模式上创新,不能够是单点创新或者单一模块创新(这些都是低纬度的创新,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壁垒),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的竞争维度越来越要求在高纬度上竞争,在低纬度上竞争,根本没有机会。如果只是在单点上创新,或者单一模块创新,是不足以建立壁垒。如同一个人,你只是在一只脚上做改进,哪怕把腿变成轮子,但是你的心脏、基因、另外的一只脚等等相关联的模块没有同步改进,只能一时领先,不能步步领先。

5、对于创新的理解,我所思考的是,首先基于什么重组商业元素。这个世界都是各种元素由于不同排序组合而成,说到底就是碳氧氢等元素,那么商业上的各种技术元素也是如此,那么基于什么重组商业元素的,我认为是基于对人性的深挖,不仅仅是显性需求,还要再深挖一层到隐形需求,更要深挖到核心需求。由此才能开始商业的设计,也就是创新。其次,利用什么新技术呢,就是利用当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新技术,把各种新技术来基于人性的需求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模式,新的产品。苹果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6、周总在书中提到,做产品,必须落脚在"刚需、痛点、高频"这六个字上,我表示认同。同时,我也有另一层的理解,做好这三点,仅仅是做产品的基础,但是很多创业项目的产品没有满足,却把时间、金钱和人才投进去,我是亲眼见过这样的团队,围绕伪需求在创业而不知。我的看法是好产品,做好"刚需、痛点、高频"这个基础之上,还需要做产品的爽点,最高是做到产品的尖叫点。让用户看到你的产品就会脑残,尖叫。"刚需、痛点、高频"只是解决产品功能性的部分,爽点是体现产品体验性的部分,这两者是有层次和先后顺序的。

7、作为产品经理,如果你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当做一个抱怨的用户,处处留心,然后把它在上升一个层次——抱怨完了之后,想想为什么会抱怨,该怎么改善,这个过程就是训练自己明确用户体验的过程。事实上,很多产品的灵感都来自产品之外,很多产品的机会都来自抱怨。对于生活中,如果有抱怨,那么再进一层, 想着解决,这样来训练自己的用户体验能力也不失为一个转变观念的好办法,何乐而不为呢。

8、在书中,看到一个词,收购和投资。谈的是谷歌通过收购NEST来切入智能家居。对此思考投资和收购的区别,简单来说投资是不参与经营管理,收购是参与经营管理。让我想到微信和腾讯的关系,若是当年腾讯是参与微信经营管理,还有微信吗?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版本的手机QQ?由此可见,对于布局下一个时代,多个别人机会,多生"孩子",把自己的核心优势提炼出来,然后找"母体"来孵化,从而生出一个符合时代的"儿子"出来,若是腾讯没有微信这个儿子,估计今天就如同马总所说"倒下的巨人,身体还是暖的".

9、对于判断一个事情能不能做成,能否做成功,很多人是根据市值、市场规模、收入规模这些外在的指标来衡量。我和周总的判断趋同,看这个产品、这个事情,是看用户需求,看其产生的价值,最后能够改变多少人的生活,是带着人类往天使的一面走,还是引导人类往魔鬼的一面走。

10、做产品最大的问题不是体验不好,体验不好可以改,最大的问题是伪需求。这是最致命的。找不到真需求而开展后期的一切商业活动,都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只是一种自嗨而已。所以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刚需特别简单,就是反问自己:如果没有它会怎么样?生活是不是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自然就是刚需。事实上,很多产品和构想,要么不是刚需,要么解决的不是痛点,要么就是用户没有需求,这些其实都是伪需求。

11、对于市场的竞争,其实是一个零和游戏,市场只有100%的份额,谁多了,谁自然就会少,以前还可以说是2080法则,但是时至今日,这个法则已经不适用,现在对商业是1:99法则,商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你用了微信,你就不会再用来往,无论来往投多少钱和资源来死拼都没用。面对100%市场份额,不断有创新者进入这个零和市场,BAT也一样面临,无一例外,这也是创业者的机会。时代在变,他们不可能永远存在,总会被创新者给改变的,但是谁能够成为改变他们的那个,这就需要更高纬度的商业设计。而不是和他们在同一个时空维度上进行竞争。应该是高维设计,降维竞争。这就是很多维度低的企业,不断被看不懂的同行超越的根本原因。

12、互联网的颠覆力来自于链接,这是未来的商业必备基本要求,(1)、链接越多,越值钱。这包含两层意思,如何让自己的产品链接到网路,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和其他更多东西链接在一起。(2)、链接的层次,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原来的链接硬件,到链接软件、链接网站、链接App、链接硬件软件、链接大数据、最后人机互联合体,我认为这是链接的一个发展趋势。当然这只是外在的链接表现。人性需求的内在链接,在这里就先不谈。

《教养智能》读书笔记500字


《教养智能》读书笔记500字:

陈禾老师的这本书,其实算得上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最早知道他,我还是个童书小编辑,没有孩子,没混微博。那时候的微博母婴还叫新浪育儿,而陈老师是很红很红的育儿专家,有着30W的粉丝(这可是四五年前了),被多个平台、多家出版社竞相追捧。

《教养智能》到了2016年才出版,陈老师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也是一个原因,当时我已经有了红豆,离开童书出版,一半全职一半创业地allin混迹育儿圈,也算是跟陈老师继续有交集。

这本书讲的都是我很熟悉的内容,所以看得很快,也不是很细,但从头到尾萦绕心头的感受,都是来自长者的谆谆教导,絮絮叨叨,事无巨细,很不得将所有关于育儿的道理一股脑全教给你,有时候难免会觉得有点说教。

是的,如果作为一本育儿书,这本书一点都不友好,道理太多,细节太少,几乎没有故事,换句话也可以说,干货太密集,吸收空间没有留出来,确实像来自长辈的教化,想把我所知所学全部告诉你。这也是陈老师所提倡的,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步需要建立框架,调整自身,了解孩子,然后才是具体的方法策略,应对技巧。

如果是新手爸妈,想要给自己的育儿哲学选一个锚定点,那么这本研究了两万个案例总结出的长者智慧特别适合入门,但如果想找一本更具体、更细节,也更“现代”的育儿书,这本书就不合适了。不过,陈老师也说会继续写具体的实践和方法,期待一下。

《乡土中国》读后感2000字-差序格局漫谈


差序格局中外都有,只不过中国社会以此格局为主。差序格局在中国的主导格局是历史、地理特定时空的产物,乡土中国,社会变迁缓慢、地理闭塞、人口流动较少但因为封建社会特别漫长形成了这一传统、这一集体无意识,所以现代社会仍然是差序格局主导。差序格局的本质,我认为是一种人际的利益组织链条关系(社交圈子)。

如何破解差序格局,关键是打破这个利益链条;如何打破,首先破解它产生的时空条件:比如人口的进一步流动、规则的明确制定、透明化、加强舆论监督、法治化;将乡土中国里的长期博弈转化为短期博弈,大家就会更注重公正公平。科技的发达、教育的普及、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经济的活力,使得个人能更好地独立于圈子之外,这都是打破格局的途径民主首先建立在科技和经济的进步上,比如网络的发达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权利。现在需要的是在公权领域限制差序格局,在私人领域弘扬差序格局。如何做到公私分明?公私分明需要人们普遍地有规则意识。最大的规则就是法律和公德。这两方面的意识和素质都需要教育去推广去提高。

理解差序格局我觉得还要结合《礼法秩序》《欲望与需要》一起来解读。除非礼治秩序转化为法治秩序,除非阶级消失,利益分化消失,人的私心欲望和需要消失,不然不可能消除差序格局现象,只能从制度上限制,从文化上引导,最后提高全社会共识,明白这种秩序最终是增加了每个人的牟利(生存))成本,尤其对于广大中下层来说,真正获利者是中上层既得利益者。这可回到《米格尔街》王老师的观点,谁都知道这个秩序不好,但谁也没想去改变现状,而是想从现状里谋取利益。改变需要付出代价。

从地理决定论探讨,中国属于大陆文明,西方属于海洋文明,这两种文明有显著的区别:大陆追求稳定,海洋追求冒险,冒险需要团队合作,所以西方社会形成了团队格局。差序格局在历史上有其积极意义,而如今形势不一样了,全球化了,全球成为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大市场,每个人(国家)面对的都是不确定性。这种社会背景下更需要海洋文明的冒险精神,更需要注重分工合作、讲规则的团队格局。随着社会变迁,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自我更新,吸收借鉴外来文明;历史上基督教文化带来的迫害可能远甚儒家弊端,西方的团体格局的弊端也很明显,所以能综合二者是比较好的选择。公权上采用团体格局,私交上采用差序格局。关键是如何让公私分明?公私分明,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法治)建设,其次是文化建设。文化上的自我更新、人们自我权利意识的觉醒,有抗争意识才可能推动制度建设。但吊诡的是,其实可能每个人都有抗争意识,有权利意识,但就是没人抗争。每个人都有抗争意识有权利意识,虽然可能并没好采取明显的行动抗争;但这意识仍然有其积极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前抗争,先有抗争意识才有可能抗争有行动。另外,公私永远也不可能绝对分明,因为制度建设再完美也不可能限制人的情感,而情感是有倾向性的。感情是不可限制的,但是由感情激发的行为却是需要规范的。讨厌某个人,想杀了他,就可以依着这感情杀人吗?如果作为领导喜欢某个人,就可以依着喜欢破格提拔吗?所以由感情到行为的过程是需要规范的。感情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人的行为。如果感情是行为的源头、原罪,那么规范行为的成本就很高,不如从源头上解决,所以要立德树人。规范感情也很危险,万一制定规范、传播规范的人本身就错了呢?是人都有可能出错,个人在犯错中成长,人类社会(作为整体)也是在曲折中前进。制订者本身就可出错,所以还需要监督者、批评者、需要多元参照体系,所以需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言论自由。另外,感情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等引导,从而起到规范作用。费孝通引用了一句话欲望是文化的命令,你有何种欲望,是由你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决定的。法治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不能,这就有教化的必要性。能说教化和法治谁更重要吗?都重要!

但我有个疑问,既然农耕文明都是自食其力的,有一小块地,就能生存,就不需要仰仗集体、仰仗皇帝、仰仗什么组织,那不是更容易养成自主性和独立性吗?因为有阶级阶层分化,有利益分化,就产生了权力组织,权力组织背后是利益驱动。政府、甚至国家组织,只存在于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解释了横暴权力诞生的根源:阶级斗争。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诞生,前者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后者是社会进化、社会分工的产物。如果一个人能脱离阶级、拒绝接受社会分工,那就可以摆脱这两种权力的束缚,比如隐居在某个山洞

破解差序格局,当今社会格局的变革趋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打破差序格局诞生的时空环境,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加强人口的自由流动,改变古老乡土的闭塞,建立开放的乡土社会,比如西部大开发,人才走出去,引进来,自由流动,建立开放的市场;改善交通、通信状况,如今我们国家就是这么做的!2、加强社会分工与合作,增进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与依赖,产业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分工合作型转化,为团体格局的形成创造社会条件;3、发展科技、经济、教育,科教兴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科技创新,激活经济,提供更多创业机遇,让个体有更多发展机遇,可以脱离圈子文化,减少差序格局的影响力;4、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界定权利与义务,群己之界限,保障个人权益;开展普法教育,培养现代公民;5、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监督机制,杜绝腐败、权力寻租现象;公私分明,公权领域杜绝差序格局的影响;私交领域弘扬差序格局,构建和谐社会。6、重视个人主义文化,吸收其文明成果,通过新的文艺教化,弘扬个体价值,为文化、民族精神气质注入新血液

相信《《科学的极致:漫谈人工智能》读后感1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漫谈读书读后感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